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片

万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片

万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片
万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片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会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问题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解决措施:

教学准备:多媒体或实物投影或图片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一:倒入(出示教材43页例4)

已知信息一: 1)空调扇558元 2)学习机225元 3)护眼灯166元

所求问题二:1)收银员应收回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问题二: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明确买三种商品—→三种商品分别多少钱—→应该怎样运算

题中不要求558+225+166的准确结果,怎样得到大致结果呢?

问题三:探究估算方法

小组讨论,得出方法。法一:把加数估成整百的数。法二:把加数估成几百几十的数

问题三:检验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1)计算准确结果(2)对比估算结果

问题五:根据总结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二、应用:课本练习九第2,7,12,13,14页

二、总结:把三位数估成整百或几百几十。

三、板书设计:估算解决问题

558+225+166=949(元)

558≈560 225≈230 166≈170 560+230+170=960(元)答:收银员应收回949元,小红的爸爸应准备960元

万以内加减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2节减法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法的估算,掌握估算的方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 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逐步形成估算意识,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选择合理策略解决冋题,逐步形成用估算解决冋题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选择方法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课件出示)口算下面各题。 26-18= 76-64= 340-70= 550-20= 2?请你在练习本上笔算下面各题。 (板书:212+98= 246 —168= 400 —279=) 3. 找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请2名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4.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在进行三位数笔算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重点板书: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够减时要向前一 位借一当十,十位是0向百位借1,点清退位点,哪位被借完以后要少一进行计算。 5.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寻找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这是一张销售清单,你从这幅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谁能列式? 2. 生活中的精算 (1)收银员应收多少元? (2)怎么列式?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小结:要求应收多少元就是求什么?

(4)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答案。 (5)在黑板上反馈学生的算法,你是怎么计算的? 558+225+166=949 (元) 5 5 8 2 2 5 + 1^,6 9 4 9 (6)小结:要想求收银员应收多少元,就是求小朋友一共花了多少元。生活中,收银员收银要准确,所以要精确计算。 “尢银员收钱要准斓1( J吳精确计算:. 丿 3 ?生活中的估算 (1)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呢?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2)面对这道题,我们还需要精确计算吗?为什么? (3)小结:要准备多少钱?生活中我们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出结果,只需要按照需求估算即可。 |煜备多少钱才够.不用讥 @计算* 估一估就行丿 那到底需要准备多少钱合适呢?如何列式? 560+230+170 =560+400 =960(元) 4 ?总结: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谁能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 要想求园内有多少位游客我们怎么分析?I (3) 自主列式计算。 (4) 说说你的列式是什么?是怎么算的呀? (5) 怎么检验是否正确? 科技园内上年有睛容892人* 中午有緒兀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住沸客,这时园內

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人教一下数学

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总结(课前必读):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比如:56+3 把56分成50和6,先算6+3=9,再算50+9=5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比如35+32 先算个位5+2=7,再算十位30+30=60,最后算60+7=67.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比如:16+8,先算个位6+8=14,因为“14”满十,所以向十位进“1”,个位写“4”表示4个一。原来十位的“1”和进上来的“1”相加得“2”,表示2个十,两个十和个位的4个一组成24,所以16+8=24.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 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比如35+2,先算个位5+2=7,“7”写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十位的“3”不变落下来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所以35+2=37。5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比如:35+52 先算个位5+2=7,“7”写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再算十位3+5=8,“8”写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所以35+52=87。

6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比如:47+25,先算个位7+5=12,因为“12”满十,所以向十位进“1”,“2”写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十位的4+2=6,再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7”,“7”写在十位上,表示7个十。所以47+25=72. 7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比如:45-7,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因为个位的5不够减7,从十位退“1”是10,再用10加个位的5等于15,15减7等于8,写在个位;十位原来有4个十,借走1个十,还剩3个十,3写在十位上。所以45-7=38。 8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验算方法:如果:差+减数=被减数。就说明是正确的。如果和被减数不一样,说明计算错误,重新再算。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 识点整理 【知识要点】 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相转。 3、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4、小数的读写法。 5、借助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 6、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7、了解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测量活动(小数的单位换算) 1、1分米=0.1米 厘米=0.01米 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2、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购物小票-----小数的加减法 1、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量体重----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减去小数,可以在整数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帮助计算。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样。 2、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估算。

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练习题

解决问题练习题 一、1、17-9=()(1)想加算减:9+()=17 所以17-9=()(2)破十法;先算()再算() 13-8=()(1)想加算减:8+()=13 所以13-8=()(2)破十法;先算()再算() 16-7=()(1)想加算减:7+()=16 所以16-7=()(2)破十法;先算()再算() 二、(1)17比8大(),8比13() (2)比19小6的数()比6大7的数是() (3)19比6大(),7比16小() (4)比13小9的数()比9大8的数是() (5)()比18少7,16比()多4 (6)15比()少9, 14比()多6 (7)()比12少5, 13比()少4 三、1、红红买了16支铅笔和13支钢笔,用了7支铅笔,还有几支铅笔? 2、小兰有14朵花,蓝花有8朵,送给小丽7朵,还剩多少朵?

3、一共有12人参加跑步比赛,女生有5人,一组有6人,二组有多少人? 4、有20颗樱桃,明明吃了8颗,亮亮吃了9颗,两人一共吃了几颗? 5、原来有18台电视机和6台电脑,卖了9台电视机,还剩多少台电视机? 6、我们班有19人,有9名女生,有8名爱画画,男生有多少人? 7、小明有13个香蕉和5个桔子,吃了6个香蕉,还剩多少香蕉? 8、我们班有17人参加植树,要植10棵树,其中女生7人,男生有几人? 9、黑猫钓了9条鱼,花猫钓了12条鱼,白猫钓6条鱼,花猫比黑猫多钓 几条鱼? 10、一共要做15道口算题,小红做了9道,小刚做了3道,小红还有几道没有做?

11、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四、1、同学们参加踢毽子比赛。娟娟踢了14个,秀秀踢了5个,英英7个。 (1)娟娟比秀秀多踢了几下? (2)你还能提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玩具店新进了三种玩具。布娃娃15个,叮当猫9个,小熊4个。(1)布娃娃比叮当猫多几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小丽做了12朵花,小明做了7朵花,小婷做了9朵花。 (1)小丽比小明多做几朵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小丽和小新一共做了15朵花,其中黄色的有6朵,小丽做了8朵。小新做了几朵?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加。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运用使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加。 2、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为什么?那你说说在超市选了东西能直接走出超市吗?为什么? 我们在超市买了东西后,手里拿的那个纸条叫销售清单,星期天,小红一家三口来到万家乐超市买东西,买好了东西来到了收银台,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43页,看看小红一家三口买东西的销售清单,他们家买了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对销售清单的理解不太透彻,我便设计了“让学生自己说说在超市买东西的情形”,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销售清单的理解,加之三年级学生特别喜欢逛超市,我又对学生说出“你们喜欢逛超市

吗?”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我们这节课共同来研究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预学探究 1、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43页,并完成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a、问题是什么? b、需要利用那些信息?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自学和理解课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语文与数学的联系紧密。 2、学生交流汇报: 问题是:(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需要利用的信息: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25元、护眼灯166元。 3、你是怎样理解“应收”、“应准备”的? 学生小组交流: “应收”: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应准备”: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应收”和“应准备”的,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

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一年级数学 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比如:56+3 把56分成50和6,先算6+3=9,再算50+9=5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比如35+32 先算个位5+2=7,再算十位30+30=60,最后算60+7=67.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比如:16+8,先算个位6+8=14,因为“14”满十,所以向十位进“1”,个位写“4”表示4个一。原来十位的“1”和进上来的“1”相加得“2”,表示2个十,两个十和个位的4个一组成24,所以16+8=24.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 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比如35+2,先算个位5+2=7,“7”写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十位的“3”不变落下来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所以35+2=37。5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比如:35+52 先算个位5+2=7,“7”写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再算十位3+5=8,“8”

写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所以35+52=87。 6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比如:47+25,先算个位7+5=12,因为“12”满十,所以向十位进“1”,“2”写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十位的4+2=6,再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7”,“7”写在十位上,表示7个十。所以47+25=72. 7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比如:45-7,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因为个位的5不够减7,从十位退“1”是10,再用10加个位的5等于15,15减7等于8,写在个位;十位原来有4个十,借走1个十,还剩3个十,3写在十位上。所以45-7=38。 8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验算方法:如果:差+减数=被减数。就说明是正确的。如果和被减数不一样,说明计算错误,重新再算。

最新公开课万以内加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6-37内容及相关联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方法,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用竖式计算的习惯。 3.能够使用验算来检查运算结果。(至少学会2种方法) 学习难点:1.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并计算正确。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口算和几百加几百的运算, 今天我们先复习以前学过的 内容。 1.用竖式计算 650+340= 990 370+480=850 指名学生演板 师点评,大部分正确,鼓 励。 师:大家真棒!我们今天 学习新的内容,三位数的 加法(二)。(板书)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师:同学们,根据前两行的数据,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回答。直到提到加法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加法,那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我们用竖式计算,有没有同学愿意上台演板。其他的同学在练习本做题,做完的请举手。 生:答题。 师点评。 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找四位同学,用竖式计算课件上的两道题目,其他的同学在练习本做题,做完的请举手。(出示课件) 生:答题。 师点评。 师:同桌相互看看,两道题作对的请举手,自己给自己鼓鼓掌,错误的在旁边订正一下。 师:我们同桌相互讨论一下,想一想在用竖式进行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你遇见哪些新问题?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生:回答 从而得出笔算加法法则(出示课件) ①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师:齐声朗读两遍,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想一想,下面这个题应该怎样计算? ?271+903,怎样计算?

第2讲: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

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晓塘小学戴叶子 教学目标 1、会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是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圆片学具。 课前游戏:你看到了什么?(人脸+花瓶,兔+马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算一算算式的结果,看谁的计算本领大! 5+4= 6+8= 7+3= 5+9= 6+7= 2+8= 7+9= 8+4= 8+8= 9+4=

教师:看9+4=13这个算式,能编一编数学问题吗?可能是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这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障碍;回顾创造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要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迁移。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全景主题图:运动会场上有拉拉队的表演,为运动员们加油,看, 表演多精彩呀! 教师:我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板书:一共有几人?你愿意帮助我吗? 你打算怎么帮助我?马上就能算啦?要先干什么呢?(生:看图! 是的,那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黑板张贴 a学生观察,自己说 b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 c汇集大家的智慧(教师分区域板书 教师:你能把图中的数学信息用学具摆出来,让大家看清楚吗? 教师指名展示。(到黑板上张贴红黄圆片并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从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条件是什么、通过摆学具把图中的人物抽象成图形,帮助思考:条件中的各部分分别是什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教师:看到圆片图,怎样解答(黑板贴图这个问题?(生独立尝试 教师:怎样用算式表达出你的想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8+7=15(人”。

三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大全-(1)

一、用竖式计算 995-775= 985-807= 136+471= 345+427= 437+270= 683+181= 903-786= 81+519= 736-675= 461+433= 833-732= 525-412= 188-14= 166+262= 961-600= 718-608= 419+489= 811-796= 230-177= 275+421=

395-46= 487-35= 391+589= 696+266= 856-213= 999-921= 256+728= 726-501= 168+750= 694-149= 651-615= 361+331= 332+384= 515+483= 156-25= 878-128= 423+493= 867-387= 711-17= 803-408=

568-309= 59+583= 494+264= 771-419= 443+286= 893-818= 829-10= 182+465= 715-594= 38+241= 277+566= 630-341= 214+739= 299+437= 476-68= 334+491= 313+478= 376+373=

432+316= 469+293= 202+764= 179+686= 145-117= 391+416= 910-284= 557-401= 435+481= 662-523= 380+480= 430+457= 39+497= 492+85= 74+273= 540+448= 683-604= 476+451=

2020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四、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优选

第四、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 这部分的口算题的速度取决于20以内的口算熟练程度; 这部分的口算题的正确率的技巧如下: 4 5 + 2 9 = 7 4 1 2. 竖式计算 (1)要按照课本84页、88页的格式进行计算【进位必须写1,借必须在十位 的数字上加点】 (2)竖式计算需注意以下要点: ①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之间一般要空出一个数字的位置; ②两个加数要各占一行; ③“+”或“-”要写在下面一个数的前面; ④横线要用直尺画【不要画得太长,也不要画得太短,刚好包住“+”“-”号和数字为宜】; ⑤“+”时个位向十位进上的“1”要写得略小些; “-”时,如果个位不够减需要向十位借的话,必须在十位数字的上面点上一个点; ⑥有横式的一定不要忘记将计算出的得数写在横式的后面. 3.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按照“秘诀”将需要的两个数字写出来; (2)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判断是加法还是减法; (3)算出答案,带上单位名称; (4)口头答一下【其实一年级不作要求,只是为了提前训练】. 【备注:①“秘诀”即:将题目中的大数写在前面,小数写在后面,目的为了 64-18=46 .

防止孩子们算减法时将小数写在前面或将答案写在了前面;②“关键词”:一般情况下,若是求:一共的总数、付出的钱数、原来有多少……此类题目用“+”法计算;若是求:还剩多少?卖出多少?拿走多少?借走多少?用去多少钱?找回多少钱?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贵多少、便宜多少?……此类问题用“-”法计算.】 【例1】:丽丽拿了30元钱去买水壶,一个水壶要39元钱,丽丽还差多少钱?常见错误: 30+9=39(元) 30-39=9(元) 正确列式: 39-30=9(元)【按照“秘诀”就不会出错,先写大数39,再写小数 30.判断“-”法……】 【例2】:李叔叔收了一批鸡蛋,前3天卖出64个,还剩6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鸡蛋? 6 4 + 6 = 7 0(个) 【例3】:图书角一共有74本书,借走了28本,还剩多少本? 7 4 – 2 8 = 4 6(本) “秘诀”还能解决下列问题: 【例1】 9 + = 52 【例2 - 7 = 4 5 = =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3-()=43 利用例2的方法可知()=93-43即()里填50、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讲义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课前检测 1、下面各数中,与5最接近的数是(). A.5.01 B.4.98 C.5.002 2、按照顺序排列 1. 1.81千克1千克81克1086克2千克 ()﹥()﹥()﹥() 2. 5.1 15.01 5.01 5.001 ()﹤()﹤()﹤() 3、填空. 125克=()千克 4.07千米=()千米()米4吨50千克=()吨16.5元=()元()角 3.25米=()米()分米()厘米 4、100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75千克,1千克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克?1吨呢?10千克呢?

知识纵横 知识点一: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题求解 【例题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 59.46 + 18.28 = (2)46.31 - 21.76 = 【例题2】计算 (1) 1.76 - 1.12+2.3 = (2) 2.7-(10.6 -9.7)= 得数末尾有0,一般 要把0去掉。

【例题3】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运用 585+189+215 768-274-126 5.67-(2.34+1.67)5.85+1.89+2.15 24.8+14.6+15.4 5.85-1.75-0.25 【例题4】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9元5角3分+6角8分4米25厘米+6米85厘米 2吨150千克+28千克10千克﹣4千克800克 【例题5】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课堂运用 【基础】 1.口算我最棒! 2.6+0.4= 0.375+0.625= 5.8+2= 5-0.2= 4.3-1.6= 0.74-6.4= 1-0.89= 3-2.3=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好用的)-20以内减法难题

20以加减法口算练习题(一):___ 时间: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80题)10+8=10+2=13+2=8+2+3= 8+10=17-7=19-3=9+1+4= 18-8=10+8=3+11=7+3+5= 18-10=3+10=16-4=7+4+6= 10+1=10+2=19-4=7+8+3= 1+10=10+10=19-5=6+4+7= 11-1=14-4=15-3=8+2+5= 11-10= 18-8=10+4=5+4+6= 6+10=6+10=13-3=7+2+3= 16-6=10+9=14-1=3+4+10= 16-10=8+10=10+2=11-1-5= 10+3=13-3=13-3=17-7-3= 3+10=5+10=3+15=19-9+1= 13-3=16-10=18-8=15-5-7= 13-10=11-10=5+5=13-3-4= 10+5=13-10=4+6=18-10-4= 5+10=18-10=20-20=17-10-7= 10+8=10-10=12+4=14-10+5= 3+10= 10+9=8-8=16-10+3= 11-1=10-5=10+0=20-10-7=

20以加减法练习题(二) :_______ 时间:_____ 做对了_____题(共100题) 9+1=8+7=8+4=9+7=9+7=8+2=7+9=8+5=6+6=6+5=8+3=7+5=9+6=4+9=2+8=2+9=8+6=6+8=6+5=7+7=19-9=8+8=7+9=5+8=8+8=9+3=7+4=8+10=5+7=4+8=8+4=8+5=7+4=8+7=8+6=5+9=7+7=5+7=4+8=7+6= 8+6=6+5=9+2 = 8+6 = 3+9= 4+9=1+9= 7+8 =7+10= 5+ 9= 5+9=7+3=9+8=2+8 = 3+8= 6+9=6+7 = 9+2=10-9=6+4=7+9=5+6=8+3=2+10=7+2=8+9= 8-5=6+7=9+8 = 6+9= 9+0=10-7=8+4 = 6+3 = 6+8= 5+8=6+7=1+9=10+45+1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及复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及复习题 例1、口算 1、50+20=70+5=12-7=78-70= 62-7= 65+8= 6+55=90-40= 75-25= 54-14= 67-24= 65-6= 77-34= 96-61= 49+5= 25+( )=30 ()+62=7077-( )=5 ( )-8=20 45-25-3= 45+40-35= 43-6-9= 100-70+5=

例2、填一填 1、我会在计数器上画线表示出结果,并填空。 2、在○里填上“>、<”或“=” 42-8○45-8 6+27○33 25+33○52 7+19○19+7 88-19○68 46-12+28○46+17 3、找规律填数。 (1)28,35,42,( ),( ),63,( ) (2)80,72,( ),56,( ),( ),32 “蒙牛”牌酸奶“友芝友”牌酸奶“光明”牌酸奶原有86盒( )盒70盒 卖出29盒28盒()盒 剩下( )盒46盒35盒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 0 □61 5 □7 -2□- 4 □ +4 □+5 □ 5 4 3 8 □ 1 8 3 3 6 6 4 4 59 2 + 4 2 - 2 8 +37 -2 6 ( ) () ( ) ( ) + 1 6 - 2 3-2 6+1 7

( ) ( ) ( ) ( ) 6、()里最大能填几。 32+( )<40 ( )+25<30 ( )-6<50 80-( )>50 ( )+30<47 92-()>38 例3、笔算下列各题 54-19=38+24= 75-46= 33+55= 34+12+17= 80-13-37= 67-(28+34)= 46+17-25= 44+28+26= 85-27-35= 48+29-39= 80-(21+39)= 例4、解决问题。 1、妈妈买来36个苹果,第一天吃了16个,还剩多少个?

小数加减法复习教案

《复习笔算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 【复习分析】 笔算小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小学小数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笔算小数加减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另一部分是小数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和简算。这节课主要复习第一部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之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解题方法。 2、能力目标:能应用小数加减法的解题方法正确、快速地解答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提高应用知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小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解题方法。 复习难点:小数的退位减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退位减。 突破重难点设想:通过观察,找病因,改正,发现易错的地方,提出应注意的方面,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复习过程】

1、小数点要对齐。 2、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3、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报,在小组内 议一议:计算 小数加减法 时我们要注 意哪些方面 并组织汇报。 集笔算小数 加减法应注 意的环节,引 起特别的注 意,提高计算 的正确率 三、专项训练、巩固知识 笔算下面各题 += += -= -= +2= 100-=独立解答,小 组内订正。 通过平行题 型的训练,进 一步巩固小 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形 成计算技能 四、综合测评、融会贯通 1、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 ()-= () 2、笔算。 += += -= -= += -= 3、解决问题。 (1)、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秒。 我的成绩是秒,我比你慢多少呀 (2)、亮亮是个非常爱运动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带着亮亮到体育商场买东西。 ①、一双运动鞋元,一根跳绳元。一共多少元 ②、爸爸付了50元,要找回多少钱呢 (3)、黄瓜卖了元,豆角卖了元,茄子卖了元。这三样菜一共卖了多少钱 (4)、一个书包的价格是元,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元,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第1题指名口 答。 第2题选择其 中的两题笔 算,解答完成 后板演订正。 第三题独立 解答,集体订 正。(教师相 机课件展示) 通过练习,能 够把学到的 知识行及时 的巩固复习。 同时把所学 知识应用到 解决实际生

《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给出的条件问题直接计算,到根据情景和信息提出问题再计算,最后到完全由学生自己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一个问题应具备的条件,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谈话的方式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的情境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训练,并体现了层次性。 上完课的第一感受:学生的回答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回答问题还是比较积极的,至少比我想象的要积极,但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问题在于我自己的引导。让我觉得引导的不够巧妙。 经过领导与同事推心置腹地评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没有根据算式来理解图意,对题目的意思没有理解; 2、在做一做的环节中,处理得不是很好,使得学生对题目没有完全理解。 3、本想从扶到放,结果好像并没有真正放手。 4、在教学语言上我觉得还是不够好。 基于以上问题,我深刻反思,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数学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 1、应结合图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识图,读文字,只有理解了图才能提问题。(最好让学生点着读,养成良好的读书、搜集信息的好习惯。)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减法和加法。 3、“还剩多少人没来?”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问法。“还可以怎么问?”学生可能回答:“还有几人没来?还差几人没来?“再让学生选取最合适的问法。“还有几人没来?”这样就避免了看到剩就用减法,断章取义的弊端。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或实物,让学生知道求还剩多少?不一定都用减法,有时加法也可以解决问题。 1 / 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 经典教案案例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经典教案案例一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难)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二年级数学14年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年级数学14年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年级数学14年知识点来袭,查字典数学网为您带来,希望帮到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不进位加法 (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求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先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络,进一步提高处置效果的才干。 2、进位加法 (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求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停止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提高处置效果的才干。 3、不退位减法 (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求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育提出效果、处置效果的看法和才干。 4、退位减法 (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求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

停止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提高处置效果的才干。 5、多几、少几的运用 (1)在详细情境中,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践效果。 (2)可以应用学具的操作,让先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停止比拟,然后发作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载上去。 (3)能正确列式处置相应的实践效果。 (4)浸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求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处置生活中的实践效果,并体验处置效果战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求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的看法和才干。 8、加减法的预算 (1)在详细情境中,了解加减法预算的实践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预算方法,能正确停止预算。 (3)开展预算看法,提高预算才干。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要点】 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相转。 3、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4、小数的读写法。 5、借助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 6、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7、了解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测量活动(小数的单位换算) 1、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2、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购物小票-----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1、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量体重----小数的加减法(进位加、退位减) 1、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加、减法的法则相同)。

2、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减去小数,可以在整数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帮助计算。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样。 2、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估算。

万以内加减法教案(全)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和旧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 1、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个单元。现在这部分内 容在三册已经出现。 2、原来按不连续进位到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到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 现在基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大。 3、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的部分,并且验算 的方法单一。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 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 用计算器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 理解。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同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确计算。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 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情感与态度 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课时划分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100 以内的加减 法》知识点 2+3=5 表示: 2 个一加 3 个一等于 5 个一,就是5。 20+30=50 表示: 2 个十加 3 个十等于 5 个十,就是50。 70-30=40 表示: 7 个十减 3 个十等于 4 个十,就是4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 1)不进位 25+2=27 25+20=45 先算: 5+2=7 先算: 20+20=40 再算: 20+7=27 再算: 40+5=45 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数相加。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加 ( 2)进位 24+9=33 24+9=33 先算: 4+9=13 先算: 24+6=30 再算: 20+13=33 再算: 30+3=33 ★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 1)不退位 35-2=33 35-20=15

先算: 5-2=3 先算: 30-20=10 再算: 30+3=33 再算: 10+5=15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要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相同数位的上数才能直接相减 ( 2)退位 36-8=28 36-8=28 先算: 10-8=2 先算: 16-8=8 再算: 26+2=28 再算: 20+8=28 ★ 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是不退位减法。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是退位减法。 4、小括号 10-2-3=5 10-( 2+3) =5 先算: 10-2=8 先算: 2+3=5 再算: 8-3=5 再算: 10-5=5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5、解决连加问题 3 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 6 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 1)加法解答 6+6+6=18(个 ) (2)列表解 答人数 1 2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