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教案

教 案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概念 (1)定义: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③整式方程....

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表达式:)0(02≠=++a c bx ax

⑶难点:如何理解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①该项系数不为“0”;

②未知数指数为“2”;

③若存在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讨论。

典型例题:

例题1:方程:①13122

=-x x ②05222=+-y xy x ③0172=+x ④022

=y 中一元二次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例题2:当a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0422=+++x 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 变式: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

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3:方程8)2(2)1(3++=-x x x 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方程x x 3122=-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例题5: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12132+=+x x

B 02112=-+x x

C 02=++c bx ax

D 122

2+=+x x x 例题6: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课堂练习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若0452=+-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不等式032>+a 的解集是 ( )

A 、23->a

B 、23-

C 、23->a 且0≠a

D 、2

3>a 2、若方程()013112=-+-+x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

A 、1

B 、-1

C 、1或-1

D 、不能确定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

()032422=+-+-m x m x m ,当m 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 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把方程3

3212-=+x x 化成一般形式,正确的是 ( ) A 、()(

)32132-=+x x B 、09322=--x x C 、62332-=+x x D 、09322=-+x x

2、将()()45312++=-x 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其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针对练习:

★1、方程782=x 的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若方程()021=--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⑴求m 的值;⑵写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若方程()11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方程nx m +2x n -2x 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

A.m=n=2

B.m=2,n=1

C.n=2,m=1

D.m=n=1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看到题目能准确的判断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能化简成一般形式。

课后作业

A 组习题:

1.下列方程中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3(x +1)2=2(x -1)

B .21x +x

1-2=0 C .ax 2+bx +c =0 D .x 2+2x =(x +1)(x -1)

2.把方程-5x 2+6x+3=0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可变为( ).

A .x 2+56x +5

3=0 B .x 2-6x -3=0 C .x 2-56x -53=0 D .x 2-56x +5

3=0 3.将方程3x 2=2x -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 系数和常数项系数可以是( ) .

A . 3,2,-1

B .3,-2,-1

C .3,-2,1

D . -3,-2,1

4.把一元二次方程(x +2)(x -3)= 4化成一般形式,得( ).

A .x 2+x -10=0

B .x 2-x -6=4

C .x 2-x -10=0

D .x 2-x -6=0

5. 方程x 2+3x -x +1=0的一次项系数是( ).

A .3

B .-1

C .3-1

D .3x -x

6.若2530a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不等式360a +>的解集是 ( ).

A .2a >-

B .2a <-

C .2a >-且0a ≠

D .12a >

7.已知方程(m +2)x 2+(m +1)x -m =0,当m 满足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m 满足_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8.一元二次方程226x x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之和为 .

9.关于x 的方程2322+-=-mx x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m 应满足什么条件?

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m -3)72-m

x -x=5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

B 组练习: 把方程2226332kx x k x kx -+=--整理为20ax bx c ++=的形式,并指出各项的系数.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讲教案

1对1个性化教案 学生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教师李瑞芳授课日期授课时段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解法、韦达定理及应用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怎样?其一般形式怎样? 2、你能说出下列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吗? (1) 2x + 3 = 0 (2) 3x – 8 = 0 (3) 3x + y = 7 (4) 3、分析: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各部分概念?(即认识:二次项及二次系数、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4、方程的根:x = 3是一元一次方程2x – 6 = 0的根吗? x = 1及x = -3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吗? 例1、你能找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思想-------降次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5)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重点知识】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200 ax bx c a ++=≠. 典型例题解析:

例1.方程()221 170m m m x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 分析: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条件(二次项系数a 不为零). 例2:指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a,b,c 的值 (1)2x 2+3x-4=0; (2)16y 2+9=24y ; (3)3x 2-2x+2=0; (4)3t 2-36t+2=0; (5)5(x 2+1)-7x=0. 二、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 或者 的方程; 例1、给下下列等式填上适当的数字。 例2、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根: 2、配方法:方程都能化成或形式,从而 去求解。 1、思考:求的根 例1:解下列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优秀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清江中学钱旭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直接开平方等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探究和发现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初步养成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模式】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辅助手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 不去,横着比门框多3尺,竖着比门框多1尺,另一 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杆,这个醉汉一试, 不多不少正好进去了。你能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学生思考)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门可以看成我们熟悉的什么图形? 生:矩形. 师:那么,醉汉三次摆放的竹竿中存在什么图形? 生:直角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将上述醉汉进门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问题,如果我们设竹竿长为x 尺,你能得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吗?请尝试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的成果. 生1 :我得到的是(x -1)2+(x -3)2=x 2 . 师:这个结果对不对,这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生:对!是一元二次方程. 师:能整理成一般形式吗?试一试. 学生很快完成,得到结果x 2-8x +10=0. 设计说明:以一个古代笑话“醉汉进门”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问题情境,生活气息浓厚,趣味性强,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能够很快进入状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该情境问题,简单易懂,起点低,且和本课所学内容密切相关,不同学生都可以进行探索,有所收获.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将生活问题数学化,进而列出方程,为后面的深入探究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探索一:从简单开始 师:要求出醉汉的竹竿长度,我们必须要求出x 2-8x +10=0的解,这是解决前面问题时出现的新问题. 师:如果解方程x 2-8x +10=0感觉很难的话,我们可以退一步,先从最简单的情况入手.谁能写出一个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生2:x 2=0. 多1尺多3尺1尺多3尺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olving quadratic equation of one variable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的方程; 2.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能够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4.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5.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降次”的数学方法,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和方程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试讲课件(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析 【要点综述】: 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 根据定义可知,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为:。 一元二次方程有三个特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 整式方程的概念:方程里所有的未知数都出现在分子上,分母只是常数而没有未知数。 因此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要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 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能整理为的形式,那么这个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下面再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有四种: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如下表:

方法适合方程类型注意事项 直接开平 方法 ≥0时有解,<0时无解。 配方法二次项系数若不为1,必须先把系 数化为1,再进行配方。 公式法≥0时,方程有解; <0时,方程无解。先化为一般形 式再用公式。 因式分解法方程的一边为0,另 一边分解成两个一 次因式的积。 方程的一边必须是0,另一边可用 任何方法分解因式。

【举例解析】 例1:用开平方法解下面的一元二次方程。 (1);(2) 分析: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的方程, 其解为。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第(1)、(2)两小题中的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 解:(1) ∴(注意不要丢解)由得,由得 ,∴原方程的解为:, (2) 由得, 由得∴原方程的解为:, 说明: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但如果不要求化为一般式, 像本题要求用开平方法直接求解,就不必化成一般式。用开平方法直接求解,应注意方程两边同时开方时, 只需在一边取正负号,还应注意不要丢解。 例3: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 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内容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以及高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我们从知识的横向联系上来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目标解析: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相乘(或因面积问题)导致方程的次数升高,从而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存在的实际背景,感受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 2.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统一为一般形式,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体会概括出数学模型的简洁和必要,针对“二次”规定a≠0的条件,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生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准确的说出方程的各项系数,并能确定简单的字母系数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列出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关方程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整式、分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1课时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编制:张媚 九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小组合作的意识。 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转化。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实际问题为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交流讨论,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设计适当练习,加深对知识理解,发展学生的能力,突破重点,降低难点。但现有 学生运算能力较差,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a ≠0)有一定困 难,对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也会出现困难。 导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1至4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问题1 如图,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 为3 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 ,宽为 .得方程 , 整理得 化简,得 .① 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 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 ____ 场. 列方程_ ____ = . 化简整理得 .② 知识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 个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 次 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 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整式方程. 自学反馈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自学检测: 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看课件) 二、合作探究(例题学习)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将方程3x (x -1)=5(x +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05212 =+-x x )(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讲课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期末复习——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注意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的三个条件:有一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是2,整式方程,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 (2)强调:要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才能确定a 、b 、c 的值。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它是以平方根的概念为基础,适合于形如,类型的 方程。 ax b c a c +=≠≥200() (2)配方法: ()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再对进行配方,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 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就能配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完全平方式,变形为:的形式,再直接开平方解方程。 1x px p x m n n 22220+?? ?? ?+=≥() (3)公式法: 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由此产生了第三种解法公式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 关键是把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确认、、的值(特别要 注意正、负号),求出的值(以便决定有无必要代入求根公式), 若,则代入求根公式。a b c b ac b ac x b b ac a ?=--≥=-±-22 244042 (4)因式分解法: 适用于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是零的方程。 我们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注意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解法,使解题过程简捷些。一般先考虑直接开平方法,再考虑因式分解法,最后考虑公式法。 对于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要注意分类讨论。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来判断。即根的情况可以用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c b a c bx ax 400 22 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ac 240-> 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ac 240-= 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b ac 240-< 根的判别式△=b 2-4ac 的意义,在于不解方程可以判别根的情况,还可以根据根的情况确定未知系数的取值范围。 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那么,,,逆命题也成立。x x ax bx c a x x b a x x c a 122121200≠+=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个根和待定系数的值。 (2)不解方程,求某些代数式的值。 (3)已知两个数,求作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4)已知两数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讲课教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分数:100分 班别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若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 .2±=m B .m =2 C .m = —2 D .2±≠m 2.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6x +2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92 B .k <92 C .k ≥92 D .k >92 3.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 +q =0的两根分别为x 1=3、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x 2+3x +4=0 B.x 2+4x -3=0 C.x 2-4x +3=0 D. x 2+3x -4=0 4.一元二次方程(m -2)x 2-4mx +2m -6=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等于 ( ) A. -6 B.1 C. 2 D. -6或1 5.已知m ,n 是方程x 2-2x -1=0的两根,且(7m 2-14m +a)(3n 2-6n -7)=8,则a 的值等于 ( ) A .-5 B.5 C.-9 D.9 6.已知代数式3-x 与-x 2+3x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 ) A .-1或3 B .1或-3 C .1或3 D .-1和-3 7.一元二次方程x 2+3x -4=0的解是 ( ). A .x 1=1,x 2=-4 B .x 1=-1,x 2=4 C .x 1=-1,x 2=-4 D .x 1=1,x 2=4 8.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 2-16x +60=0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4 B .24或58 C .48 D .58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讲课讲稿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8.1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开展教学,使学生数学学习的资料丰富起来,使学习更加多姿多彩。 本节课主要通过多媒体和学生访问数学教学网站,让学生在网站内进行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冀教版九年级(上)第30—32页,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本节课通过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出发点,以教师的诱导参与点拨为依托,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为主线来完成。在教学中渗透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实际问题模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2.难点: 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本节课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

经典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课时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7课时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5课时 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课时 第1课时 22.1 一元二次方程 (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 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补充练习: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3x+2=5y-3 (2) x2=4 (3) 3x2-5 x =0 (4) x2-4=(x+2) 2(5) a x2+bx+c=0 四、应用拓展 例3.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证明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m2-8m+17?≠0即可. 证明:m2-8m+17=(m-4)2+1 ∵(m-4)2≥0 ∴(m-4)2+1>0,即(m-4)2+1≠0 ∴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1.方程(2a—4)x2—2bx+a=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当m为何值时,方程(m+1)x/4m/-4+27mx+5=0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第2课时 22.1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例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其代入等式,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方程的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0x+12=0的两根. 例2.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 x2+bx+c=0(a≠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2007(a+b+c)的值 练习: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 x2+x+a 2-1=0的一个根为0,则求a的值 点拨:如果一个数是方程的根,那么把该数代入方程,一定能使左右两边相等,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经常用到,同学们要深刻理解. 例3.你能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1)x2-64=0 (2)3x2-6=0 (3)x2-3x=0 分析:要求出方程的根,就是要求出满足等式的数,可用直接观察结合平方根的意义. 解:略 三、巩固练习 教材P33思考题练习1、2.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讲教(学)案

1对1个性化教案 学生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 教师瑞芳授课日期授课时段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解法、韦达定理及应用 教 学 容 【基础知识:】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怎样?其一般形式怎样? 2、你能说出下列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吗? (1) 2x + 3 = 0 (2) 3x – 8 = 0 (3) 3x + y = 7 (4) 3、分析: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各部分概念?(即 认识:二次项及二次系数、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4、方程的根:x = 3是一元一次方程2x – 6 = 0的根吗? x = 1及x = -3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吗? 例1、你能找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思想-------降次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5)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重点知识】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 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200 ax bx c a ++=≠.典型例题解析:

例1.方程()2 21 170m m m x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 分析: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条件(二次项系数a 不为零). 例2:指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a,b,c 的值 (1)2x 2+3x-4=0; (2)16y 2+9=24y ; (3)3x 2-2x+2=0; (4)3t 2-36t+2=0; (5)5(x 2+1)-7x=0. 二、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 或者 的方程; 例1、给下下列等式填上适当的数字。 例2、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根: 2、配方法:方程都能化成或形式,从而 去求解。 1、思考:求的根 例1:解下列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讲课教案

教 案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概念 (1)定义: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③整式方程.... 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表达式:)0(02≠=++a c bx ax ⑶难点:如何理解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①该项系数不为“0”; ②未知数指数为“2”; ③若存在某项指数为待定系数,或系数也有待定,则需建立方程或不等式加以讨论。 典型例题: 例题1:方程:①13122 =-x x ②05222=+-y xy x ③0172=+x ④022 =y 中一元二次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例题2:当a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0422=+++x 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 变式: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 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3:方程8)2(2)1(3++=-x x x 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方程x x 3122=-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例题5: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12132+=+x x B 02112=-+x x C 02=++c bx ax D 122 2+=+x x x 例题6: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课堂练习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若0452=+-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不等式032>+a 的解集是 ( ) A 、23->a B 、23-a 且0≠a D 、2 3>a 2、若方程()013112=-+-+x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 A 、1 B 、-1 C 、1或-1 D 、不能确定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 ()032422=+-+-m x m x m ,当m 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 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把方程3 3212-=+x x 化成一般形式,正确的是 ( ) A 、()( )32132-=+x x B 、09322=--x x C 、62332-=+x x D 、09322=-+x x 2、将()()45312++=-x 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其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针对练习: ★1、方程782=x 的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若方程()021=--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⑴求m 的值;⑵写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若方程()11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方程nx m +2x n -2x 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 A.m=n=2 B.m=2,n=1 C.n=2,m=1 D.m=n=1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看到题目能准确的判断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能化简成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导入课重点和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导入课重点难点突破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不一定都是实际问题的解,本节的重难点是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突破设计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题.实际问题的解,不仅要满足所列方程,还应符合实际问题的具体题意.因此,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进行检验,以确定实际问题的答案.在以前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时,因为一般只有一个(组)解,往往符合实际意义,所以很少检验是否符合题意.而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方程的解一般有两个,这时就需要判断两个解是否都符合题意.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包括借助直观方法分析题意、检验所得方程及其根的实际意义,找出合乎实际的结果等.方程的解是不是实际问题的解,要根据实际意义来判断,不能想当然地主观判断.1.方程有负数解,不符合实际意义需舍掉;2.虽然方程的两个解都是正数,但实际问题要求的解有范围限制,有的方程的解不在要求的范围内,所以它们并不都是实际问题的解;有时实际问题要求是整数解时,方程有分数解,不符合实际意义需舍掉.例题解读 1.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解析】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元, 由题意,得(40-x)(20+2x)=1200, 解方程得,x1=10,x2=20. 因为要尽量减少库存,所以x=20. 答:每件衬衫应降价20元. 2若把上面的问题换为: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单价30元,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p(件)与每天的销售价x(元)满足关系:p=100-2x,若商店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要获得200元的销售利润,那么每件商品的售价应为多少元?每天要售出这种商品多少件? 【解析】根据题意得:(x-30)(100-2x)=200, 整理得:x2-80x+1600=0, ∴(x-40)2=0, ∴x=40, ∴p=100-2x=20(件). 答: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40元,每天要销售这种商品20件. 3.如图,在宽为20 m,长为32 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 m2,求道路的宽. (部分参考数据:322=1024,522=2704,482=2304) 【解析】利用平移,原图可转化为右图,设道路宽为x米, 根据题意得:(20-x)(32-x)=540.

最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说课稿

教育实习校内教学集训试讲说课稿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汪雄学号:10060141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1.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九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二十二章第二节,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整式的平方、开方、因式分解等,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高次方程的基础,同时还为后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研究一元二次函数解的分布情况作了有力的铺垫。它是整个方程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因此,在方程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节课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重点,选用恰当的方法解方程是难点,求根公式是关键,其理论依据是完全开平式。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2.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解法;理解选用恰当的方法解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从例题中总结出解方程的方法,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获取知识,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严谨性、深刻性等良好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悟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意义,进一步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为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设计思路。 3.说教学方法 教法选择与教学手段: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推广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即引导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数学与实践的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推广。 学法指导: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中的生动性、灵活性,把图形的静变成动,增强直观性;指导学生通过直

复习课《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公开课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复习课:《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开课时间:2012年3月28日星期三第5节开课地点:初三4)班教室授课教师:何煃祥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的基本概念,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确定 1、知识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的基本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渗透化归、整体的思想。 3、情感目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力图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情景,鼓励学生探索解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观察,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灵活使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针对初三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具备一定自我学习能力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交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努力为学生创造知识环境,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二)教学手段: 通过合理分组,学生经过小组探索合作交流,利用小黑板进行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及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学法指导: 教师注重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气氛通过探究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与一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几种解法的相互联系与拓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生课前准备: 认真阅读课本九上)第17页、第18页例题1、第19页例题2、第21页例题5、第23页、第24页例题6、第28页。 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21.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整式方程的意义,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熟练指出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等内容;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黄金分割以及身边的实际应用例子的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对应用问题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这类方程和前面所学的方程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学习新知的方法——类比法; 2.通过对类比法的说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在应用过程中归纳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在身边、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感知数学的应用能力和数学美。 2.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讲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处理问题的的严谨性和合理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难点:正确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和列一元二次方程。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学方法 激趣法、诱导法、探究与讨论法、设问法、归纳法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互动学习法,发现法,合作探究与讨论归纳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开头的应用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练习题、板书设计等内容),每个学生一份长10cm,宽5cm的矩形纸各一张。 ?学生准备: 刻度尺剪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索—导入新知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1和问题2: (师:请同学们思考大屏幕上这两个问题) 问题1.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统一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 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初中数学优课---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邓伟光)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邓伟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2.内容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次”的推广,它是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桥梁。 本节课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建立数学模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方程的共同特点,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体现了研究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也是对具体方程从“元”(未知数的个数)、“次数”和“项数”等角度进行归纳的结果.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接收新知识,有充分地反映出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有关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函数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节课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形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初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确定项和系数.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通过建立一元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相乘导致方程的次数升高,继而产生一元二次方程.学生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存在的实际背景,感受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用数学思维的意识. (2)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统一为一般形式,让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生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准确的说出方程的各项系数. (3)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我们从知识的横向联系上来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次实现“次”的提升.学生必然存在着疑问,为什么有些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二)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二)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资料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讲授法:教师启发学生,讲授基本的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3)列方程(4)解方程(5)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n表示整数) (二)例题讲解 例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 2、设元(几种设法)a.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b.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奇数为;c.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1: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由得,由得,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2:设较小的奇数为,则较大的奇数为。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解法3: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得,或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般式及其派生的概念; 3.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教学重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问题一: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则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正方形绿地的长为,不难列出方程 整理,得。 问题二: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共场。 设应邀请x 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队各赛1场,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比赛和乙队对 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全部比赛共场。 列方程X cm 10025023600x x --=()()2753500x x -+=4728?=1x -()1x x -()128x x -=( )

整理,得化简,得二、探索新知 思考、讨论: 这样,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 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 共同特点: (1)都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归纳概念: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a 、b 、c 是已知数,a ≠0)。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引导学生关注二次项系数a 的取值范围并回答为什么?)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28 x x -=256 x x -=20ax bx c ++=b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