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五)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五)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附答案)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人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東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5道小题,共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蒹葭》)(1分)

(2)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2分)

(3)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表达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面对故人的威逼利诱。

(2分)

(4),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1分)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补充完整(4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答案】(1)在水一方(2)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

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钝”“殷勤”“济”等字词的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chàn huǐ(__________),自个儿安慰。(2)他不在,我xīn yǒu líng xī(__________)地知道他在哪儿。

(3)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xiāo xī(________________)了。(4)昨天下午3点40分左右,洪泽湖上出现了hǎi shì shèn lóu (______________)壮观景象。

【答案】(1)忏悔(2)心有灵犀(3)杳无消息(4)海市蜃楼

【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曲。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1)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决心改正。“忏”易从“千”误读为“qiān”。(2)心有灵犀: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犀”字中间似“水”但不是“水”。(3)杳无消息,“杳”易误写“查”或“沓”。(4)“海市蜃楼”,注意“蜃”的写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听了他的话,我这才突然间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啊!

B.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凡事都依着孩子的性子来,也颇不以为然

....。

C.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杯子”以及“坐”、“站”、“行”这些词。

D.由于无人管理,小区门前的共享单车堆积如山,居民不得不乐此不疲

....的绕道而行。

【答案】C

【解析】A.“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情一下子明白过来、幡然醒悟,豁然开朗,“突然间”与之连用造成语意重复。B.“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本句有歧义。D.“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褒义词,与语境不符。故选C。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当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消息传来时,让同学们激动万分:我们又获诺贝尔奖了!(删去“让”)

B、对初中学生究竟应该见义勇为或见义智为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室里热闹万分。(把“热烈”改为“激烈”)

C、昨天上午,第二节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开幕式。(应将“发表主旨演讲”和“出席开幕式”互换)

D、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的措施。(删去句末“的措施”)

答案:B(将“或”改成“还是”)

5.综合性学习。(4分)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中央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2分) 答案:(1)《诗经》包括民间的《风》、宫廷的《雅》和庙堂祭祀的《公颂》。

(2)“国风”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和思想情感的结晶。

二、阅读题。(46分)

6.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

B.未尝.稍降辞色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足肤皲裂而.不知云归而.岩穴暝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或异二者之为.

(2)把“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我”幼年时向他人借书抄书,不敢懈怠,成年后奔跑到百里外向前辈请教,毕恭毕敬,由此可见“我”读书的艰苦与用心之坚。

B.“我”求学时身穿旧衣,与“我”同舍同学衣着光鲜形成鲜明对比,“我”内心却毫无羡慕,由此可见“我”追求的是精神享受。

C.“我”后来学有所成,置身君子行列,承受天子恩宠荣耀,身居高位名声远扬,却仍说自己没什么成就,由此可见“我”的谦虚。

D.“我”道出自己求学过程的艰难,一是为了勉励同乡努力学习,二是为了驳斥那些诋毁“我”自傲的人,由此可见“我”的良苦用心。

【解析】

(1)A.担心/祸患;B.都解释为:曾;C.表转折/表顺承; D.作为/行为,表现;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答案: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3)D.“为了驳斥那些诋毁‘我’自傲的人”不当。课文中无此意。故选D。

7.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日:“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期年

..出之②莫不然.矣

(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

(3)翻译“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4分)

答案:(1)①周年,满一年②如此,这样(2)①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古珍②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3)“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关键在掌握文言字词的常用意义,再结合语境灵活运用。“期年”理解为“满一年”;“然”古今异义,理解为“这样”。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可见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参考译文: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关注未成年人

材料一:

为提倡节能低碳理念、呵护下一代视力健康,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教育部和民政部日前在京启动“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含照明改善示范项目”。本项目由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晨辉光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将利用光效高,品质好的绿色照明产品,在四川、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改善1000间左右中小学教室的照明,惠及5万余名师生。

据教有部、卫生部调查,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超过25%初中生近视达到70%照明环境不合理、照明质量较羞、科学用眼知识缺乏等,是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率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记者今天从民政部获悉,由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三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于近日圆满结束。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救助保护机构共帮助64483名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复学。其中,接受义务教育38833人,占60.2%接受职业教育8428人,占13.1%接受特殊教育4226人,占6.6%;接受职业培训12996人,占20.1%。

据了解,2013年5月,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0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开展以“合力保学、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

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指导教助保护机构协调相关部门,整合义务教有、特殊教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采取返家安置、福利机构安置、技能培训后安置等方式对流浪未成年人予以妥善照顾,各地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助和临时教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孤儿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材料三:

材料四:

放眼当前校园,还有很多学生的责任心不够强、担当感不够强的现象。“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中国社会调查所高级调研员王新山告诉记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只顾埋头读书,不关心国家大事,只关心个人利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的感受,缺乏大局观与团队观念,漠视自己在一个集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等。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0%。

B.照明环境不合理、照明质量较差、科学用眼知识缺乏等是导致学生近视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C.由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三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共帮助64483名流浪未成年人返回初中复学。

D.“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对流浪未成年人予以妥善照顾。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教育部和民政部日前在全国启动“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校舍照明改善示范项目”,意在提倡节能低碳理念、呵护下一代视力健康。

B.由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三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的主题是“合力保学、快乐成长”。

C.各地民政部门将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D.中国社会调查所高级调研员王新山说,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但还有个别学生没有担当意识。

(3)阅读四则材料,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国家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关注未成年人的生活。(4分)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项,原文是“全国救助保护机构共帮助64483名流浪未成年人返校复学”,不是“返回初中”。故选C。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的“在全国启动”说法与“在京启动”不符;C项,与原文“各地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不完全相符;D项中的“个别学生没有担当意识”与原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责任感淡化”不符。故选B。

(3)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材料一中的“为提倡节能低碳理念、呵护下一代视力健康,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教育部和民政部日前在京启动‘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含照明改善示范项目’”;材料二中的“由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三年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来概括;材料三中依据图表,从法制的角度来概括;材料四,依据“放眼当前校园,还有很多学生的责任心不够强、担当感不够强的现象”这一内容来概括作答。

答案:示例:材料一:绿色照明,关注学生眼睛。材料二:关注流浪未成年人,让其返校复

学。材料三:加强法律宣传,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材料四:关注未成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父亲的麦粒

许心龙

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一晃,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

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

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入了口中。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收您爹看得最重。”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边说,“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

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给了父亲。面对坷垃秕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村主任笑笑,拍拍父亲的瘦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父亲叹

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

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我忙向村主任招手。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村主任走近了,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抓出一把,说:“来,村主任你看看。”

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点点头。

“嘎嘣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入口中。很快,嘎嘣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说:“村主任,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

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

“村主任,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

“我真咽不下这口气。”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①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村主任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好了,别伤心了。”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

“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

“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我知道看电视怕费电的父亲封闭了自己。父亲有的是力气,不需花钱的取之不竭的力气。

晚饭时,父亲破例喝了二两小酒,早早地睡了。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我惊醒。父亲喊道:“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娘摇摇头,轻推了父亲一把。父亲翻翻身,呼噜声再次响起。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村主任和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了。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我牵着父亲不停哆嗦的手,知道他一直很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呢,他的那嘎嘣嘎嘣的麦粒有多失望和忧伤呀!

(原载《百花园》2017年第9期)注释:(恁)这么。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4分)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几次写到父亲“嚼麦粒”,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4)村主任对父亲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坐在福中不知福”的具体含义,你如何看待父亲到老都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的行为?(5分)

(1)去年父亲交公粮的时候被人换了掺有土坷垃的麦子,受到广播批评(被冤枉);今年父亲准备用品质好的麦子来交公粮,为自己平反名声(用好麦子来雪冤),却被告知公粮免征;结果父亲一直到老都放不下被人冤枉这件事。

(2)动作描写,“一屁股坐”、“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这些动作生动地写出父亲得知不用交

公粮,不能洗刷自己冤情后的无奈,失望(失落),伤心,气愤(生气)的心情。

(3)①强调了父亲的麦粒质量过硬。②表现出父亲做事用心,老实诚信。③“嚼麦粒”“嘎嘣嘎嘣”作为父亲对麦粒质量的追求标准,作为父亲为挽回名誉所付出的感情,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结构清晰。

(4)①“坐在福中不知福”是指公粮免征,不要再交公粮,生活条件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善。

②父亲到老都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其实是因为父亲一直放不下交公粮被人冤枉的事情,父亲很爱面子(较真、固执、执拗),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关乎一个人的尊严,信誉(地位)。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的段落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事件是围绕麦子展开的,“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给了父亲。面对坷垃秕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等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即今年父亲准备用品质好的麦子来交公粮,却被告知公粮免征;“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交代了事情的结果,即父亲一直到老都放不下被人冤枉这件事。

(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句中“一屁股坐”、“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今年本来准备用品质好的麦子来交公粮,为自己平反名声,哪知却被告知公粮免征,因此父亲的愿望落空,这些动作就是父亲内心失望、伤心、无奈的外在表现,具体形象。

(3)本题考查反复的作用。反复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文中多次出现父亲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这一细节,就是反复。从“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可知,“嘎嘣嘎嘣”强调了父亲的麦粒质量过硬;从“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可知,表现出父亲做事用心,老实诚信,一心为公;文章从开头第4

段到结尾,多次出现了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可见全文情节是围绕麦子的质量展开的,结构明晰,线索清楚,内容集中;同时,能发生嘎嘣嘎嘣的脆响,说明麦子的质量好,这是父亲对对麦粒质量的追求标准,也是父亲用来挽回名誉的一个见证。

(4)本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及对人物心理的把握。

第一问:“坐在福中不知福”本义指的是生活在幸福之中,并不感到幸福。在文中的“福”是指国家免征公粮,农民不需要再交公粮,表明农民的生活条件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善了。但父亲还不了解这个政策,还希望今年能够交上公粮。所以村主任说他“坐在福中不知福”。第二问:父亲到老都在纠结公粮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在纠结公粮为什么突然不让上交,实际上是父亲内心深处没有放下去年因交公粮而被人冤枉的事情。因为有人趁父亲去上厕所之际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给调换了,他被村上广播批评了,感觉自己受了奇耻大辱,所以他希望通过第二年上交高质量的麦子来为自己平反名声,但这个愿望却因为政策原因落空了,他也一直没有机会来洗雪自己的冤情,挽回自己的面子,所以他到老都在纠结公粮的问题。

三、作文(5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几百年后,这里出现了一片胡杨林。

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会改变世界。

写作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

例文

改变自己

我能够改变世界,改变自己因花儿的改变,花园变得芬芳;因河水的改变,小溪变得清澈;因星星的改变,蓝天变得绚丽。当然我们不可能改变人类生活的世界,只能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取得成功,从改变做起。

当成绩不理想时,我们不能够改变成绩,但能够改变情绪。让自己自信,去迎接下一次考试。

我们不能够样样顺利,但能够事事尽力。

我们不能够改变时间,但能够把握时间。经过月考暴风雨的洗礼,我决定在沉默中爆发,改变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状态,适合自己的情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迎接下一次挑战。也许,对我来说,改变无疑是我最恰当的选取!

三国时,吕蒙因听了孙权的劝告,而发奋读书,令鲁肃刮目相看,他增长了才干与智慧,不再是当年吴国的大将了!

丑小鸭,虽然遭到了嘲笑,但它改变心态,应对嘲笑,不放下,勇敢执着的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

最终因自身的改变而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吕蒙、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改变自己很重要。

我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不再因为成绩而在默默流泪,而是将泪水转化为动力,勇往直前,在下一次挑战中,改变分数!

我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快乐,不再因为不开心的事情而痛苦,开心就笑,不开心就过会在笑,而是将痛苦转化为力量,激励自己,改变心态!

从此刻起,我要改变自己,要做让人铭记的故事后面的警示,或名言是这样写的: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我很喜欢这段话。

在应对一些事情时,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更接近与文中的国王,既然国王都不可能做到让全国的路上铺上牛皮,我们又怎能改变心中期望改变的事情呢?既然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

如果想要老师对自己好,就让自己努力学习;如果想要同学和你很亲密,就让自己真心对待;如果想要爸爸妈妈对自己放心,就让自己做事沉稳谨慎

只有努力改变自己,才会可能改变世界。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两粒种子不同的生长之路。两粒种子喻指两种人。一种是遇到困难只会抱怨,遇到挫折只会逃避;一种是积极面对现实,顽强奋斗。两种结果截然相反,前者在“抱怨”中死了,后者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中大有作为。据此可以得出两种立意,一个是不能只想着怨天尤人,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另一个是勇敢的面对生活。构思行文时,可以从正能量的角度描写在社会的角落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也可以写勇敢和苦难、挫折抗争的人。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在记叙事件的过程中,事件详略得当的处理,写作顺序学会使用倒叙、插叙都会使文章收到生动感人,波澜起伏的效果。也可以写议论文。

四、名著导读(10分)

1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四、名著导读(10分)

A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泪洒,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A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1)这段文字节选自《水浒传》,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从选段中能看出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案:(1)李逵;宋江怕他闹事,让他喝毒酒。

(2)忠诚:忠心;重情重义。

【解析】

(1)要求学生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情节和人物。结合“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得出:A人物是李逵。结合原著内容“只是宋江放心不下鲁莽兄弟李逵,念他终日说要造反,自己这一去,他定是要反,到头来,必坏了梁山泊忠义之名。于是临死,宋江特意唤来李逵,在给李逵的接风酒中下了慢药”分析得出:宋江怕他闹事,让他喝毒酒。(2)结合“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分析得出:忠诚、忠心、重情重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