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同煤集团总医院超声科检查标准及操作规程 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1、腹部超声检查 【适应证】 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蛔虫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液性或实性占位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检查方法】 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内部组织结果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必要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

适当加压,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洗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对位于下腹腔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 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 3.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4.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一、检查适应症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的有关原理来检查人体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实质性脏器及含液性脏器的检查,对空腔脏器、肺、骨效果较差。 二、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1、腹部超声检查应在上午空腹进行,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胆管、腹膜后、腹腔大血管等,检查前晚九点后禁食,十二点后禁饮水。 2、超声检查应安排在镜(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由于胃肠气体干扰,即使空腹准备,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声检查。急诊超声检查(如:外伤、怀疑胆道结石嵌顿等)不受上述条件制约。 3、膀胱、前列腺、精囊、输尿管结石、妇科及早孕超声检查(13周前,即怀孕3个月)应憋尿后进行。患者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水500~1000毫升。 4、经直肠检查前列腺及精囊前应排便,适度憋尿。经阴道超声检查前应排空小便,宜经期后检查,以避免感染。 5、一般情况下,妊娠中晚期胎儿、肾脏、脾脏、眼、甲状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脏等器官检查时不需做特殊准备。 6、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宜穿宽松服装

就诊。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等)不要佩戴项链等饰物。 7、婴幼儿患者如不配合,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服用镇静药物后进行检查。 8、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一些检查项目可能需要特殊准备,需要时,超声检查医师会提供具体的指导。 超声检查的适用和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在现在医院已经是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妇产科超声检查是必须的,那么哪些情况可做超声检查?做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来了解超声检查的适用和注意事项。 (1) 妇科:B超或彩超可检查子宫和卵巢的大小、位置、形状有无发育异常,有无肿瘤以及肿瘤与子宫、卵巢的关系,可查出盆腔有无异常积液,子宫腔有无异物。对于肥胖、腹壁紧,尤其未婚妇女或婴幼儿,无法查清盆腔情况时,均可应用B超进行检查。 (2) 产科:通过B超或彩超可判断出胎儿的月龄、胎位、是否为多胎、胎盘的位置、脐带及胎儿有无异常等。 (3) 腹部:B超或彩超能迅速地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否受到周围肿瘤或脏器的压迫,并能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武隆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超 声 诊 断 质 量 控 制 规 范 及 考 评 标 准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目录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4)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8)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1)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8)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42)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48) 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53) 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54)

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55) 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说明 (57) 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58) 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78)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 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医师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5、承担心血管超声诊断检查的医师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三、仪器设备要求 1.实时超声诊断仪,并配有与检查项目有关的探头及软件。主机具有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机内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应具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脉冲及连续多普勒、彩色增益、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技术与参数。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较完整的产科

腹部B超检查大全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腹部超声检查大全(B超) 1、超声波的基本知识 (1)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KHZ(千赫兹)的声波。由于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因而人耳感觉不到声音。超声波具有声波所有的物理性质,但其频率高,波长短。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有多种,现代超声波的产生主要是利用某些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锆钛酸铅等)的特殊物理性质----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超声波的声束由于超声波的波长较短,接近红外线的波长,因此和光线一样,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形成超声束。在超声技术中,超声波由探头发出并进入人体后,在距离探头较近的一段区域内,形成一条宽度近似探头直径的超声束,此区称为近场。在近场的远侧超声束逐渐增宽,此区称为远场。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当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质分界面将产生反射。超声波在介面反射后,剩余能量的超声波将进入第二介质,称为透射。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相同,透射声束的方向将等于入射声束的方向。但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不同,透射声束将发生方向的转折,称为折射。剩余能量将以某一中心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称散射。散射进返回探头的回声信号强度明显减弱。超声波的吸收和衰减超声波在体内传播的过程中,强度将随着所传深度的增加而进行性减弱,称衰减。超声波在体内衰减是由于超声波的反射、散射和超声波吸收而引起的。 (2)超声波的声像图 超声诊断仪的探头又称换能器。它先将电能转换成声能而发生超声波。超声束进入人体后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面的分界面产生反射,称为回声,剩余的能量继续深入,当再遇到不同介质的介面时又发生反射,依此类推。超声波诊断仪又将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回声通过探头回收到仪器内,并将声能再转换成电能而显示在荧光屏上就成为声像图。所以声像图也就能间接反应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结构。 (3)B型超声波诊断仪 反应回声大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波形来反应,波形的振幅(即高度)大者回声强,反之弱。此型又称振幅型,英文字为AMPLITUDETYPE,所以又称A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基本不用了。另一种是通过光点来反应,光点的亮度大者回声强,反之弱。此型又称光点显示型,英文字为BRIHGTNESSTYPE。所以又称B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广为应用。 2、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1)检查前的准备与检查时的体位 检查前一天少吃油腻食物,并需空腹8小时。 体位:取仰卧位,作深吸气动作。为扩大观察范围,常需适当变动体位,如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 (2)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肝右叶厚度小于14CM,左叶厚度小于6CM。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一般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稍强而较胰腺稍弱或相似。 (3)病理声像图 肝囊肿 在肝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的暗区,囊壁很薄,轮廓平整光滑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其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超声操作规范(B超室)

超声操作规范〔B超室〕一: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对于空腔脏器〔例如胃,膀胱〕,检查前通常需要使其充盈液体并排除内部气体。2.对胆囊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时要求空腹,以减少胃肠内容物的干扰。3.对子宫,前列腺等盆腔深在脏器或痛变检查时,需使膀胱充盈,作为透声窗。4.对胆道系统检查时,需要先禁食,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5.在需要评价胆囊功能或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时,则要准备脂餐。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方法:(1)消化系统(肝,胆,脾,胰)使用B型超声诊断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 2.5~5.0MHZ。采取常规平卧位,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平静均匀呼吸,必要时让患者做呼吸运动的配合。肝脏:扫查方法:①自右侧第五肋间隙开始,测量肝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胆囊,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干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②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③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位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④剑突下横切或半横位切面,探头前后转动显示第一肝门,门静脉及其左干分支,肝圆韧带,静脉韧带,三支肝静脉。(2)第二肝门与部分下腔静脉:① 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挤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② 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③ 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

肋缘下向膈肌斜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拌行的左右肝胆管。④ 患者取由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一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脾脏:①左肋间斜切,声束朝向脾门,切面经脾脏长轴时测量,脾脏长径及厚径,声束转向头端,可观察脾上部膈下区,声束转向脾门下部,可观察胰尾与脾门的关系,在转向长轴可观察脾脏上极和下极,以及脾门处的脾血管。②左肋下斜切,脾肿大时,可观察脾肋缘下的厚度。胰腺:①在左第8~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脾静脉旁观察胰尾。 ②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的关系。③肝外胆道扩张者须观察胰腺及胆道的全长。④对于较胖体形者,胰腺起声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生位或右侧卧位下检查。(2)泌尿系统(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 双肾:径腹壁法,凸阵或扇扫探头,频率为25~50MHZ ① 病人仰卧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②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图。③ 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④ 利用冠状切面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膀胱: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充分充盈,在耻骨上膀胱区由低向高横切,由中线向两侧纵切,进行系列检查。输尿管:①受检者侧卧位冠状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1. 肝脏: 肝右叶最大斜径:9.97—14.33 cm 肝左叶上下径:4.02—8.3cm 前后径: 4.14—7.4cm 肝外胆管内径v 8mm ,<伴行静脉1/ 3. > 8mm为扩张,6—8mm可疑扩张,老年人60岁以上大于10mm 为扩张。 胆囊长径:v 10cm,横径v 3.5cm。空腹状态下v 3mm。 2. 脾脏: 脾厚径:男 3.0±0.6cm 女 2.8 ±0.5cm 脾长径:男:9.0 ± 1.1cm 女8.5 ± 1.0cm 3. 胰腺: 成人胰头前后径v 2.5cm 胰体和胰尾前后径v 1.5cm-1.7cm..主胰管v 2mm 4. 肾脏: 长径:9-12cm 宽径:4-5cm 厚径:3-4cm 。 肾实质厚 1.5—2.5cm 肾皮质厚:0.5---0.7cm 肾窦宽度约占肾横断面的1/2—1/3. 5. 输尿管: 成人输尿管全长20---34cm,内径5—7mm,狭窄部内径约2mm。 6. 前列腺: 厚径:2cm, 长径:3cm 横径:4cm..体积为20cm3 重量20g. 精囊腺长4---5cm 宽1.5---2cm 。 7. 胃肠: 长轴断面上贲门外径一般不大于15mm。管壁不大于6mm。 正常胃壁厚度v 5.0mm(3.7 ± 0.5) 幽门厚度v 6.0mm,新生儿及婴儿v 4.0mm. 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充盈一般为 2.5— 3.5mm,肠腔内径: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v 3cm,其余小肠内径v 2cm,大肠内径v 4cm。阑尾极少清晰显示,一旦梗阻发炎可显示。一般最大 直径大于7mm 可作为阑尾肿大标准。 8. 妇产科: a.子宫:生育期:纵径5.0—7.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 经产妇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大 1.0—2.0cm ,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小 1.0---2.0cm.宫颈:长径 2.5— 3.0cm,前后径v 3.0cm.青春期和婴儿期为:1:2 绝经后为1:1. 子宫内膜:月经期:1—4mm, 增殖期:5—7mm 排卵期:11mm 分泌期7---16mm, 绝经 后不超过0.5cm. b 卵巢 成年卵巢长x宽x厚4.0x3.0x1.0cm,容积 < 6ml。 卵巢动脉多普勒血流 值: 卵巢动脉RI 卵巢动脉PI子宫动脉PI 卵泡期0.65—0.7 1.8---2.2 1.67± 0.22 排卵期0.55 —0.6 1.0 —1.3 1.89 ± 0.40 黄体期0.60---0.65 1.3 —1.8 2.23 ± 0.67 绝经期0.60---1.0 1.3---4.0 1.8---3.8 c. 宫内节育器 正常位置节育器位于宫腔中上部, 其上缘靠近宫底部内膜, 在子宫纵切面上节育器上缘到宫底外缘的距离为1.1 — 1.7cm。大于2.0cm或节育器达宫颈区为下移。 d. 产科: 孕囊:一般5-6 周可见,阴超4-4.5 周可见,妊囊壁完整,厚度基本均匀,回声强度接近一

腹部B超检查大全

腹部超声检查大全(B超) 1、超声波的基本知识 (1)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KHZ(千赫兹)的声波。由于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围,因而人耳感觉不到声音。超声波具有声波所有的物理性质,但其频率高,波长短。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有多种,现代超声波的产生主要是利用某些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锆钛酸铅等)的特殊物理性质----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超声波的声束由于超声波的波长较短,接近红外线的波长,因此和光线一样,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形成超声束。在超声技术中,超声波由探头发出并进入人体后,在距离探头较近的一段区域,形成一条宽度近似探头直径的超声束,此区称为近场。在近场的远侧超声束逐渐增宽,此区称为远场。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当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质分界面将产生反射。超声波在介面反射后,剩余能量的超声波将进入第二介质,称为透射。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相同,透射声束的方向将等于入射声束的方向。但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不同,透射声束将发生方向的转折,称为折射。剩余能量将以某一中心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称散射。散射进返回探头的回声信号强度明显减弱。超声波的吸收和衰减超声波在体传播的过程中,强度将随着所传深度的增加而进行性减弱,称衰减。超声波在体衰减是由于超声波的反射、散射和超声波吸收而引起的。 (2)超声波的声像图 超声诊断仪的探头又称换能器。它先将电能转换成声能而发生超声波。超声束进入人体后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面的分界面产生反射,称为回声,剩余的能量继续深入,当再遇到不同介质的介面时又发生反射,依此类推。超声波诊断仪又将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回声通过探头回收到仪器,并将声能再转换成电能而显示在荧光屏上就成为声像图。所以声像图也就能间接反应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结构。 (3)B型超声波诊断仪 反应回声大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波形来反应,波形的振幅(即高度)大者回声强,反之弱。此型又称振幅型,英文字为AMPLITUDETYPE,所以又称A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基本不用了。另一种是通过光点来反应,光点的亮度大者回声强,反之弱。此型又称光点显示型,英文字为BRIHGTNESSTYPE。所以又称B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广为应用。 2、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1)检查前的准备与检查时的体位 检查前一天少吃油腻食物,并需空腹8小时。 体位:取仰卧位,作深吸气动作。为扩大观察围,常需适当变动体位,如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 (2)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肝右叶厚度小于14CM,左叶厚度小于6CM。肝结构:肝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径小于0.6CM。肝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一般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稍强而较胰腺稍弱或相似。 (3)病理声像图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1.肝脏: 肝右叶最大斜径:9.97—14.33 cm 肝左叶上下径: 4.02—8.3cm 前后径:4.14—7.4cm 肝外胆管内径<8mm,<伴行静脉1/3. >8mm为扩张,6—8mm可疑扩张,老年人60岁以上大于10mm为扩张。 胆囊长径:<10cm ,横径<3.5cm。空腹状态下<3mm。 2.脾脏: 脾厚径:男3.0±0.6cm 女2.8±0.5cm 脾长径:男:9.0±1.1cm 女8.5±1.0cm 3.胰腺: 成人胰头前后径<2.5cm 胰体和胰尾前后径<1.5cm-1.7cm..主胰管<2mm。 4.肾脏: 长径:9-12cm 宽径:4-5cm 厚径:3-4cm。 肾实质厚1.5—2.5cm 肾皮质厚:0.5---0.7cm 肾窦宽度约占肾横断面的1/2—1/3. 5.输尿管: 成人输尿管全长20---34cm,内径5—7mm,狭窄部内径约2mm。 6.前列腺: 厚径:2cm, 长径:3cm 横径:4cm..体积为20cm3 重量20g. 精囊腺长4---5cm 宽1.5---2cm。 7.胃肠: 长轴断面上贲门外径一般不大于15mm。管壁不大于6mm。 正常胃壁厚度<5.0mm(3.7±0.5) 幽门厚度<6.0mm,新生儿及婴儿<4.0mm. 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充盈一般为2.5—3.5mm,肠腔内径: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3cm,其余小肠内径<2cm, 大肠内径<4cm。阑尾极少清晰显示,一旦梗阻发炎可显示。一般最大直径大于7mm可作为阑尾肿大标准。 8.妇产科: a.子宫:生育期:纵径5.0—7.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 经产妇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大 1.0—2.0cm,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小1.0---2.0cm. 宫颈:长径2.5—3.0cm,前后径<3.0cm. 青春期和婴儿期为:1:2 绝经后为1:1.子宫内膜:月经期:1—4mm, 增殖期:5—7mm 排卵期:11mm 分泌期7---16mm,绝经后不超过0.5cm. b卵巢 成年卵巢长x宽x厚4.0x3.0x1.0cm,容积≤6ml。 卵巢动脉多普勒血流值: 卵巢动脉RI 卵巢动脉PI 子宫动脉PI 卵泡期0.65—0.7 1.8---2.2 1.67±0.22 排卵期0.55—0.6 1.0—1.3 1.89±0.40 黄体期0.60---0.65 1.3—1.8 2.23±0.67 绝经期0.60---1.0 1.3---4.0 1.8---3.8 c.宫内节育器 正常位置节育器位于宫腔中上部,其上缘靠近宫底部内膜,在子宫纵切面上节育器上缘到宫底外缘的距离为1.1—1.7cm。大于2.0cm或节育器达宫颈区为下移。

超声正常值

超声正常值 儿童! 1)心界 年龄左界右界 <1岁, 左锁骨中线外1~2cm , 沿右胸骨旁线 2-5岁, 左锁骨中线外1cm ,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 左锁骨中线上或线内0.5~1cm ,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 左锁骨中线内0.5~1cm , 右胸骨线 心胸比率<1岁:<0.6、1~6岁:<0.55、>6岁:<0.5 (2)肝脏大小: 正常:<1岁:肋下2cm内,1~4岁:肋下1cm内,>7岁:肋下不能扪及 轻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上 中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下,但未超过脐平 重度肿大:肝脏下缘超过脐平 (3)脾大分度: 正常:一般肋下不能扪及(10%的1岁以内小儿肋下恰及)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内 重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4)头围出生:34cm、6月:43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出生:32cm、1岁:=头围、>1岁:=头围+岁数—1 腹围<2岁:=胸围、>2岁:<胸围 (7)身长出生:50cm、3月:60-61cm、1岁:75cm、2-12岁:=岁数×7+70cm 体重1~6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6+月龄×0.25、≥2岁:岁数×2+7(或8) (9)前囟1.5岁前闭合、后囟6-8周前闭合、骨缝3-4月前闭合 (10)腕部骨化中心数1~9岁=年龄+1 (11)体表面积<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0.035+0.1 >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30)×0.02+1.05 成人各器官正常测量切面及测量值: 第一节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 事项

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一、检查适应症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的有关原理来检查人体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实质性脏器及含液性脏器的检查,对空腔 脏器、肺、骨效果较差。 二、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1、腹部超声检查应在上午空腹进行,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胆管、腹膜后、腹腔大血管等,检查前晚九点后禁食,十二点后禁饮水。 2、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内镜(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由于胃肠气体干扰,即使空腹准备,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声检查。急诊超声检查(如:外伤、怀疑胆道结石嵌顿等)不受上述条件制约。 3、膀胱、前列腺、精囊、输尿管结石、妇科及早孕超声检查(13周前,即怀孕3个月内)应憋尿后进行。患者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水500~1000毫升。 4、经直肠检查前列腺及精囊前应排便,适度憋尿。经阴道超声检查前应排空小便,宜经期后检查,以避免感染。 5、一般情况下,妊娠中晚期胎儿、肾脏、脾脏、眼、甲状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脏等器官检查时不需做特殊准备。 6、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宜穿宽松服装就诊。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等)不要佩戴项链等

饰物。 7、婴幼儿患者如不配合,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服用镇静药物后进行检查。 8、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一些检查项目可能需要特殊准备,需要时,超声检查医师会提供具体的指导。 超声检查的适用和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在现在医院已经是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特别是妇产科超声检查是必须的,那么哪些情况可做超声检查?做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来了解超声检查的适用和注意事项。 (1) 妇科:B超或彩超可检查子宫和卵巢的大小、位置、形状有无发育异常,有无肿瘤以及肿瘤与子宫、卵巢的关系, 可查出盆腔内有无异常积液,子宫腔内有无异物。对于肥胖、腹壁紧张,特别未婚妇女或婴幼儿,无法查清盆腔内情况时,均可应用B超进行检查。 (2) 产科:经过B超或彩超可判断出胎儿的月龄、胎位、是否为多胎、胎盘的位置、脐带及胎儿有无异常等。 (3) 腹部:B超或彩超能迅速地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否受到周围肿瘤或脏器的压迫,并能确切地判定腹腔内肿物的部位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能准确地辨别出肿物是实质性的还是液体性囊肿、血肿及脓肿等。B超或彩超能准确判

超声检查方法

! 超声检查方法 第一节:超声检查基本方法 一、检查前病人准备 1、空腹:适用于腹部脏器检查一般应空腹>12h。 2、适当充盈膀胱:适用于盆腔脏器观察。 3、肠道准备-灌肠:适用于经直肠观察。 4、其它特殊要求。 二、医生准备 # 了解病史,化验结果,其它影像资料,及至查体,仪器工作条件及调节: 1、使用频率的要求:胸腹部:-或-,浅表器官:-或-,颅脑:-。 2、扫描方式及探头选择:心脏:相控阵探头、扇扫;腹部:凸阵探头、弧形扫描;浅 表器官:线阵探头、矩形。 3、灵敏度调节:总增益与时间增益补偿(TGC),TGC调节使不同深度的图像清晰、不 失真,要求:图像完整均匀。 4、探查深度选择 三、病人体位:仰卧位(最常用)、侧卧位、俯卧位、坐位、半坐位。 四、超声检查的基本手法 首先:藕合剂的使用,排除探头与皮肤之间空气,减少反射折射。 。 手法:1、顺序连续平行断面法或编织法。 2、定点侧动探头扫查法。 3、十字交叉扫查法。 以求获得完整图像,增强立体概念,不遗漏病变,尽量避免超声盲区。 五、常用超声图像断面与图像方位 1、常用断面:纵断面(失状断面)、横断面、斜断面、冠状断面 横断面纵断面冠状断面 图左人体左人体头(上)人体头(上) ; 图右人体右人体足(下)人体足(下) 图上人体前(浅)人体前(浅)左侧时,图上-左 图下人体后(深)人体后(深)图下-右 右侧时,图上-右 图下-左 六、超声观察的基本内容 1、定位 2、大小 3、外形 4、边缘轮廓、被膜 5、内部回声,包括:强、较强、等回声、低、无 6、后壁后方回声 7、毗邻关系 8、位置及活动度 9、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第二节:颅脑的超声检查 [ 主要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 一、适应症 1、颅内出血(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出血) 2、脑 积水 3、脑梗塞与脑软片 4、囊肿性占位 5、脑脓肿 6、脑肿瘤 7、介入性超声应用

超声检查操作要求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 一、心脏及大血管 【检查前准备】 患者无需作特殊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检查容及适应症】 1.判定心脏的位置以及心脏与脏的位置关系。 2.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等。 3.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 4.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 5.检出心包疾病。定量和半定量评价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价药物疗效。判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 6.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 7.评价心脏功能。常规应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定心脏收缩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功能。 【检查程序】 1.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2.启动仪器,调节仪器的分辨力,以保持显像清晰。在仪器基本具备M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波多普勒及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成人或儿童的探头。 3.操作者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取得医师执照。 4.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区(第二到第四肋骨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骨上窝。特殊情况探头应置于胸骨右缘,如右位心等。 5.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基本方法的常规步骤:(1)用M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尖波群、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 (2)用二维超声在胸骨旁心前区显示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左心室短轴(在二尖瓣口水平、腱索水平、乳头肌和心尖水平)切面、右心室流入和流出道切面,在心尖区显示心尖四腔心、心尖五腔心、左心两腔心,在剑下区显示四腔心、五腔心、右室流出道长轴,上下腔静脉长轴等切面,在胸骨上窝显示主动脉弓长轴和短轴切面。 (3)彩色血流显像显示心和大血管血流,脉冲或连续多普勒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分流和瓣膜反流,半定量分流和瓣膜反流的程度。视血流速度选用脉冲和连续多普勒测定瓣口、分流口、流出道异常血流的流速和压差,以及在适当条件下估测肺动脉压力。6.要检查特殊切面。右位心在胸骨右缘显示相应切面,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还应在胸骨右

腹部B超检查大全

腹部超声检查大全(B超) 1>超声波的基本知识 (1)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KHZ (千赫兹)的声波.由于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因而人耳感觉不到声音。超声波具 有声波所有的物理性质,但其频率高,波长短。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有多种,现代超声波的产生主要是利用某些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错钛酸铅等)的特殊物理性质--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超声波的声束由于超声波的波长较短,接近红外线的波长,因此和光线一样,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形成超声束.在超声技术中,超声波由探头发出并进入人体后,在距离探头较近的一段区 域内,形成一条宽度近似探头直径的超声束,此区称为近场。在 近场的远侧超声束逐渐增宽, 此区称为远场。超声波的反射、折 射和散射当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 在介质分界面将产生反射。超声波在介面反射后,剩余能量的超声波将进 入第二介质,称为透射。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相同,透射声束的方向将等于入射声束的方向。但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不同,透射声束将发生方向的转折,称为折射。剩余能量将以某一中心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称散射。散射进返回探头的回声信号强度明显减弱。超声波的吸收和衰减超声波在体内传播的过程中,强度将随着所传深度的增加而进行性减弱,称衰减.超声波在体内 衰减是由于超声波的反射、散射和超声波吸收而引起的。 (2)超声波的声像图 超声诊断仪的探头又称换能器。它先将电能转换成声能而 发生超声波。超声束进入人体后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面的分界面产生反射,称为回声,剩余的能量继续深入,当再遇到不同介质的介面时又发生反射,依此类推。超声波诊断仪又将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回声通过探头回收到仪器内,并将声能再转换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一、心脏及大血管 【检查前准备】 患者无需作特殊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检查内容及适应症】 1.判定心脏的位置以及心脏与内脏的位置关系。 2.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等。 3.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 4.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内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 5.检出心包疾病。定量和半定量评价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价药物疗效。判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 6.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

转归。 7.评价心脏功能。常规应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定心脏收缩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检查程序】 1.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2.启动仪器,调节仪器的分辨力,以保持显像清晰。在仪器基本具备M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波多普勒及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成人或儿童的探头。 3.操作者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取得医师执照。 4.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区(第二到第四肋骨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骨上窝。特殊情况探头应置于胸骨右缘,如右位心等。 5.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基本方法的常规步骤:(1)用M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尖波群、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2)用二维超声在胸骨旁心前区显示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左心室短轴(在二尖瓣口水平、腱索水平、乳头肌和心尖水平)切面、右心室流入和流出道切面,在心尖区显示心尖四腔心、心尖五腔心、左心两腔心,在剑下区显示四腔心、五腔心、右室流出道长轴,上下腔静脉长轴等切面,在胸骨上窝显示主动脉弓长轴和短轴切面。(3)彩色血流显像显示心内和大血管血流,脉冲或连续多普勒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分流和瓣膜反流,半定量分流和瓣膜反流的程度。视血流速度选

超声科检查标准及其操作规程

超声科检查规范及操作规程 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1、腹部超声检查 【适应证】 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蛔虫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液性或实性占位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检查方法】 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内部组织结果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必要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洗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对位于下腹腔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 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 3.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

(完整)超声科规章制度

(完整)超声科规章制度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超声科规章制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超声科规章制度的全部内容。

超声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超声质量和服务质量,积 极学习外地经验,配合临床、科研。开展新项目新方法,满足临床与病人的要求,及 时和临床沟通,通过临床验证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需作检查的病人,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症状、体征,并说明检查目的及 要求,标明检查部位.急诊及危重病号应开通绿色通道,需预约患者提前登记,预约 检查日期,预约时应向病人详细说明检查前应注意的事项。 3.超声工作人员应按申请单、收费凭证接诊,杜绝私收费、漏收费、乱收费;查对病人 姓名、性别、年龄,明确检查目的,检查部位。报告单发出前再次核查病人信息,核查 报告单描述及诊断是否正确无误,诊断报告应及时发出,门诊病人应在检查结束立即 发送报告,住院患者8小时内发出报告,疑难复杂报告24小时内发出。 4.书写报告要求专业术语,超声所见描述详细,重要阳性声像图应附照片和体位标志,明 确奖惩制度,对于书写规范、准确率高的报告工作人员作为范例适当奖励,对于错发、漏诊、误诊病例的工作人员施行严厉的惩罚制度. 5.超声人员工作期间本着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禁止工作期间聊天、打电话,禁 止训斥患者,遇到处理不了的病例应及时向上 级医师汇报,必要时及时和临床医师沟通。 6.工作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的工作环境,每日清扫一次,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应穿戴 整洁的工作服,换拖鞋入室,患者应戴鞋套入室,除危重及特殊患者外应仅患者一人 入内. 7.严格上下班制度,工作期间不得私自外出,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8.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篇二:超声科制度汇编 xx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工作制度汇编 目录 超声科工作制 度 .。。。.。..。.......。。.。..。.。.。。.。.。。.。。.。.。。.。.。。。。。。。.。..。.....。。。 1 心电图室工作制 度 .。.。。..。..。..。.。。。。。.。。..。.。..。。.。。。。...。。..。.。。.。。.。.。。。。.。。 3 b超室工作制度。..。。。。.。..。。。.。..。。。.。。...。.。.。.....。。.....。。。.。.。。. .。。。。。..。。。.. 4 超声科值、交接班制 度 ..。.....。.。。...。。。。。。。。.。..。。.。.。.。...。..。..。.....。.. 5超声科临床病例随访制度。。.。..。。..。.。.。.。.。。.....。。...。。.。.。。。。..。。。.. (6)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7超声科上级医师审核制度。.。。.。.。。。..。.。。....。.。。。...。。。。。.。。.。。...。....。. 8超声报告单复核、报告签发制 度 .。.。。.。。。..。.......。。.。。.。...。。。...。. 9

腹部主要脏器的超声检查

腹部主要脏器的基础超声检查 消化系统:肝胆胰脾(若需要则空腹检查) 肝(1)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主要位于右季肋部, 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肝上界与膈同高,平右侧第五肋间;下面一般不超过右侧肋弓。肝脏膈面呈圆顶形,下面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一条横沟。横沟为肝门(第一肝门),门静脉、肝静脉和胆管等由此进入。右纵沟前方为胆囊窝,内有胆囊;后方静脉窝有下腔静脉通过。 从正面透视图来看,肝脏的大部分被肋骨、肋软骨、肋弓、胸骨柄和剑突遮挡,在膈肌下发还被左肺下叶覆盖。故作超声扫描时,应充分估计上述障碍。并需采用适当的扫查技巧及病人的配合,包括深吸气、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坐位)等,以完成较全面的肝脏超声探测。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1.右肋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右前叶、右后叶及第一、二肝门。 2.剑突下位主要显示左内叶、尾状叶、左外叶的内侧部及第二肝门。 3.左肋下位主要显示左外上段、左外下段及左叶的外侧角及左下角。 4.右肋间位主要显示肝脏右前、右后叶及斜切三种。 胆(1)胆道的的超声解剖:胆道是指肝脏排泄的胆汁输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 构,胆道系统的超声显像可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管以肝内为界,分为肝内及肝外两部分。 1.胆囊: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下方的胆囊窝内,呈梨形,为中空器官,由肝内向下延伸至肝缘。胆囊底部微露于肝脏下缘,其体表投影的位置相当于右上腹腹直肌外缘和右肋弓缘交界处或右侧第9肋软骨处。胆囊底部一般游离,位置易变,胆囊肿大时多突向内下方。 2.肝外胆管:肝总管在十二指肠韧带外缘走行,位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和门静脉的右前方,肝总管背侧有右肝动脉横行通过,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合成胆总管。胆总管依行程分为十二指肠上、后、下段和壁内段。 (2)扫查方法: 1.胆囊的观察:将探头置于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的交界处,慢慢倾斜,直到在肝右叶下方出现胆囊轮廓。 2.肝外胆管的观察:右上腹斜切,不难显示肝门部的门静脉,其右侧前壁可发现与其平行的肝外胆管,向下追踪至胰头。 3.肝内胆管的观察:探头置于剑突右侧肋缘下,向上断层可显示门静脉左、右支。向左可显示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左外上、下支及左内侧支。向下扫查可显示门静脉右前支及右后支。 胰(1)胰腺的超声解剖:胰腺横贴在上腹部腹膜后间隙,是一个无包膜的腹 膜后脏器。胰腺于正中线横跨第1~2腰椎的前方为形状狭长的腺体。它的体表投影是:胰腺的上缘相当于脐上10cm,胰腺的下缘相当于脐上5cm。分头、颈、体、尾四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