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作文之作文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吴用

水作文之作文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吴用

作文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吴用

【篇一: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

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

《水浒传》里的那眼如丹凤,眉似卧蚕的黑三郎,大家还记得他么?他就是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天魁星呼保义宋江。他为人仗

义疏财,慷慨大度,又孝敬父亲,因专结交各路英雄豪杰而着称。

他性格直率,凡事不卑不亢,宽宏大量,尤其是喜欢帮助别人,所

以人送绰号及时雨。

我喜欢宋江,是因为他的讲义气。在他还未上梁山时,就已经结交

了众多好汉。凡是有人来到他庄里,宋江不管是谁,必将送他好些

银两,并安排吃住,从不厌倦。别人有难,他必将支援,从不推脱,大义凛然,帮助别人排忧解难,并且因此而闻名山东和河北。他济

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好结交江湖上诸多好汉,所以有许

多人都来投奔他。记得晁盖刚死的时候,宋江身带重孝,他为了结

晁盖的最后一句遗言,煞费苦心。这对朋友的忠厚之心是非常难得的。我喜爱宋江,是因为他的心胸宽广,为人正直。他不会因为一

点小事而愁眉不展,别人得罪他的事儿,一般也不会放在心上,不

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生气。记得他在京城,因阎婆惜不

知羞耻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他,他一气之下竟杀了阎婆惜,就是

因为他正直,不想做贼般勾当。

我佩服宋江的人品,佩服他的人格,但使我更加震惊而敬佩的则是:那一百零七个英雄好汉都能够服从他的命令,并且他能够把这么多

人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没有内乱,没有反叛,而且被捕来的人都能

听他的入伙。这让我很震惊。宋江的管理方面让我很钦佩。为什么

那一百多人都会听他的呢?我想,这就是因为他的大度,他的机智,还有他管理方面独特的才能吧。还有他相信每一个人,信任别人,

这也许是重要的一点。记得在大战高太尉军队的时候,高太尉被宋

江捕到山上,可宋江却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相信了高太尉把他放了。就是因为宋江的爽朗性格,他的军队才得以做到万众一心,为后来

的“替天行道”打下了铺垫。

虽然宋江箭法比不上小李广华荣,智慧比不上智多星吴用,武艺比

不上玉麒麟卢俊义,但是,他的管理才能却是这一百零八个人中最

厉害的,也是最受大家爱戴的。换句话说,宋江好比这一百单八将

中的虎头,《水浒传》中因他而精彩!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讲义气、受人爱戴的天魁星呼

保义宋江。

江苏常州钟楼区勤业中学初二:昌建伟

【篇二:我心中的水浒英雄】

我心中的水浒英雄

近来,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读了以后,我被它的情

节所打动,更为那108为好汉的义薄云天而发出由衷的感慨。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智多星吴用。

吴用是梁山泊的王牌军师,他曾策划了诸如智取生辰纲、智取玉麒

麟等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地位仅次于宋江。

我喜欢吴用,是因为他虽重义气,却不是像李逵、鲁智深那样的草

莽汉子,他用自己的机智、谋略,帮助众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可以说,任何棘手的问题都难不倒他!

就拿智取生辰纲来说吧,梁山泊好汉想劫富济贫,无奈护送财宝之

人武功实在高强,不能硬夺。吴用心生一计,想出了办法。他把想

法告诉了众人,众人均拍手叫好。

他们特地选了一个极其燥热的日子出发。当时护送财宝的士兵们都

因天气的缘故而口渴难耐,昏昏欲睡。这时,由好汉们扮成的买酒

小贩与卖枣商人出场了。众士兵们都嚷着要买酒喝,可那将领担心

有蒙汗药(麻醉药),便不允。卖枣商人见状,便假意买了一

桶酒喝。喝完后,便开始使计:假装无赖的样子,又跑去偷舀酒喝,并趁机下了蒙汗药。士兵那边,见麦枣商人喝酒平安无事,那将领

便松了口,同意士兵买了酒喝,结果呢,当然都被蒙汗药给麻翻了。吴用的计划成功了!看到这里时,很兴奋,也很佩服吴用。

可后来,宋江带领众人投奔了朝廷,逐一死于贪官之手。吴用足智

多谋,看穿诡计,早早罢官,来到当年聚义厅处,上吊而死。读到

这时,我哭了。

好了,不多说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去读读《水浒传》吧,相

信那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篇三:初中生写人作文--水浒传108将人物详细描写】水浒传108将人物详细描写

林冲武松宋江杨志

(一)典型化人物林冲

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典型地反映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展示了

梁山英雄“逼上梁山“的全部过程。《水浒传》写农民起义,其领导

成员不止是农民,它吸纳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来自统治阶级

中的人物。林冲说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农民队伍

中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

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他出场的穿着打扮所体现

的身份、风度,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相当地位的人物,接着就介绍了

他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这就跟没有家室,“赤

条条来去无牵挂”鲁智深截然不同。林冲一出场,作者就将他置于尖

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他的思想性格,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自己正看着鲁智深打禅杖出神时,妻子就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调戏了。一个军官,老婆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当他得知此事正要对那个人下拳时,看出了

不是别人,原来是那个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高

衙内”,此刻书中写到:“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本管高衙内,

先自手软了。”所谓“本管”,就是顶头上司,“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而是挖掘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当鲁智

深便带了二三十个人来帮他撕打时,林冲与鲁智深有两句简单对话,林冲说:“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而鲁智深却

是这样说:“你却怕他本管太尉,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鸟时,且

教他吃酒家三百禅杖了去。”请看:一个忍辱怕事,一个嫉恶如仇;

一个自己受迫害也能忍,一个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两个人的

性格的鲜明对照更突现出人物的典型化。

林冲所感受到并且非常不满的黑暗社会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无路可走的时候,才

最后走向反抗,走向梁山。

水浒英雄中,有很多人走的是林冲的路。那是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林冲的遭遇是领导者走向农民起义的典型代表,在那个受人逼迫的

社会里,曾经软弱的林冲被迫走向坚强,走向反抗。

作者在塑造林冲这一典型形象时,突出了林冲从逆来顺受到彻底反

抗的性格,以自身的遭遇展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水浒传》人

物描写的一大特色。

(二)生活化人物武松

张恨水评武松说:“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

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

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若武松者,则于此三点,庶几乎无遗憾

矣,”“天下有些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

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作官必为纯吏”。

张恨水的观点代表绝大部分人对武松的看法,他们几乎把形体武松

看成了传奇式的英雄人物,而我们认为,从作者对武松的倾情刻画

来看,武松其实被作者刻画成了生活化的英雄人物。

应该说,武松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生活化描写实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手法,它把人物放在不同的

生活环境,以其自身的行动来展示自己的性格,作者在《水浒传》

中多次运用生活化描写手法,武松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作为一个生活化的英雄人物,武松有优点也有缺点,作者在刻画这

一人物时,紧紧抓住了他的优缺点的彼此消涨过程,让人们在这一

变化过程中认识武松。

武松赤手空拳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

都头的职位,在他送税银出差时,武大郎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死,

在去县衙告状不准的情况下,借谢邻请酒取得真实口供,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然后到官府自首,被断配孟州。这段时期的武松

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偶尔还有那么一点儿虚荣,但他的英武

刚强却永远刻在读者的脑海里。

在孟州,武松帮对他有恩的施恩夺回了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因

而得罪了蒋门神,蒋门神的后台张都监、张团练设计将他当贼捉了。这时的武松虽然也很勇猛,但毕竟有些媚骨,不分青红皂白的知恩

图报让人感觉武松似乎分不清是非。

但血的教训让他走向成熟,怨怒之情化作了惊心动魄的反抗行为,

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蘸血在墙上写

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生活让武松认清了现实的社会,他不再

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龙山,后归梁山泊,投身武装反抗的行列。武松被动或主动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被生活改变了自己,作者

抓住了这一点,才更深入地塑造了武

松的光明形象。

在反抗官府围剿和攻城夺府的战斗中,武松勇敢坚定,是义军的主

要将领之一。他反招安,指责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

冷了弟兄们的心!”后来他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砍右臂,他不受封诰,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

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这要归功于

作者对武松的生活化描写。

我个人认为,武松是《水浒传》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因为这是

一个生活味十足的人物。我想,只有有生活气息的人物才能永远活

在人们心中。

(三)个性化人物杨志

应该说,作者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勾勒了许多有个性的人物,个

性化人物应该不仅仅只有杨志一个,事实确实如此。施耐庵善于抓

住人物的人性,这也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之一,在这里,

我仅以杨志为例来阐述这一观点。

对于杨志,茅盾先生也有一段精彩的评论:“杨志呢,因为失陷花石

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罪,

不料因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划了事”,“杨志一心想做官,‘搏个封妻荫子’,结

果是陪尽小心,”,“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又鄙薄其为人”。③茅盾先生对杨志的评价应该是既爱又恨的。事实上,对于杨

志这样一个人物,不同的人几乎都有不同的看法。

施耐庵对《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描写是被后人称道的,这归功于

他抓住了人物的个性,比如杨志,施耐庵就抓住了他是个“官迷”的

个性。抓住了个性,才能塑造丰满鲜活的人物。

从杨志的“官迷”个性出发,施耐庵留给我们的有个性化的语言、个

性化的行动、个性化的生活态度。在语言上,可看杨志杀了泼皮牛

二后所说的话:“不关列位的事,洒家杀此泼皮,你们随洒家到官府

出首。”虽然落魄卖刀,但他身上的那种凛凛然的不俗气质,依然列

列可现,难怪他总以“三代将门之后”自称,毫无疑问,他有着将相

的风范,敢作敢当,大丈夫也。

杨志的行动更能说明他是一个“官迷”。杨志曾做过殿司制使官,因

失落花石纲逃避在外,后收得一担财物,回京谋求复职,路过梁山

时与取“投名状”的林冲杀斗,不分上下,王伦欲邀他上山,他不肯

玷污“清白姓字”,拒绝入伙。到东京后,由于高俅作梗,财物用尽

而流落街头,又因卖刀杀了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梁中书赏识

做了提辖。他尽心尽力地给梁中书押送生辰纲,尽管他精明强干,

洞悉江湖情形,但仍败在晁盖、吴用手下。生辰纲被劫后,他与鲁

智深双夺宝珠寺,占据二龙山,走上反抗道

路。三山聚义打青州时,他提出与梁山泊联合,后同归水泊,做了

梁山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全身心为招安做准备,受招安后,于征

方腊途中病故。

杨志一生的追求就是做官。他身为军官,又是将门之后,渴望在边

庭建功立业,为祖宗争气,“搏得个荫妻封子”。他的生活的改变都

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清白姓字”时要做官,落草为寇时依然想

做官,等到招安后,他还是兢兢业业地为大宋打天下,直至病故。

施耐庵关于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点,并以此为中心塑造人物。杨志

便是这些人物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他的成功也证明了施耐庵

个性化人物描写艺术的成功。

(四)多重性性格的人物宋江

宋江历来是争议颇多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有学者因为宋江性格的矛

盾性而否定施耐庵的写作才能,我对此不以为然。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人物来表现。作者在构思

过程中,人物的形象和做事安排好像是同时成熟的;但事实上,一

定是心中先有了呼之欲出的人物,这才组织起故事来。如果不是这样,作品就难免(甚至一定会)是概念化”。④我对这一论说深信不疑,而且,我还认为,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心中一定已经有了

各个英雄人物的形象。至于宋江,我想施耐庵也一定看到了他的矛

盾性和多重性,他把这个有着多重性格且矛盾重重的人物写下来,

让读者去读去说去评,也未尝不是另一种高明。施耐庵塑造的宋江

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但他的一生中,我们会时常看到他身上的

矛盾性,但他的一生中,我们会时常看到他身上的矛盾性,施耐庵

抓住这一系列的矛盾来刻画宋江性格的多重性。一般读者都认为宋

江是个忠义双全的人。《水浒传》中也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塑造宋江

的“忠义”。但实际上,宋江在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当一般干部时,

便有意放走官府要捉拿的晁盖等人,并继续与那些人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还上过梁山,单纯从这几个方面看,我们可以讲宋江很够“义气”,但讲宋江忠,就有些难为情了。而且,放走晁盖后,宋江似乎

不讲忠,也不讲什么“国家法度”,而发配江州时,梁山好汉劫得他,欲放下他的枷锁时,他却说要不得,“此乃国家法度”;江州酒楼的

反诗,更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

丈夫”,宋江笑黄巢,造反心态跃然纸上,等到上了梁山,他又一心

忙于招安,还说“宁可朝庭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庭”。

《水浒传》写宋江“仗义疏财”,很讲义气,但遍览全书,并没有几

个穷苦人家得到宋江救济。倒是许多贪官强人,土豪劣绅笑纳过宋

江奉上的大绽银两,铁牛初见宋江时,曾受过他几绽银子,但那银

子却似乎整整管了铁牛一辈子。宋江好几次讲要取铁牛的头,铁牛

却并不跳将下来,两板斧下去,到后来被宋江害死,也心甘情愿。

以上所述正是《水浒传》中宋江的矛盾性所在,这些矛盾其实源于

宋江性格的多重性。作为封建社会不

得志的文人,宋江有着满腔报负却无处施展。他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这是他性格的温柔敦厚的一面,他孝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

江湖大盗,这是他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施耐庵通过描写宋江充满矛盾的行为,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性性格的人物。

施耐庵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他描写人物的手法可谓多种多样,以

上只是我的一点见解,要想有深入的了解,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

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

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

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

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

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武松、林冲、卢俊义三

人都武艺高强,是梁山第一等好汉,三人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

过军,而武松和林冲、卢俊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林冲、卢俊义在

充军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有时还向差人乞怜哀告。

两人又都是受骗被捆在树上低头受死。武松则相反,第一次充军孟州,一路上反而是两个差人服侍他。二次充军恩州,押解他的两个

差人被人收买,再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合谋在半路上害死他,四

个带刀的凶手,对付他一个带枷的犯人,反被他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他还不解恨,一口气奔回孟州,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

才算出了一口恶气。林冲、卢俊义不是武艺不精,原因在于,他们一

个是北京首富,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是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希望服刑期满,重振家声。两人又是懂

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怀怒未发,忍一口气。而武松,无家室之累,久走江湖,养成强悍的性格,无所顾忌,也就无

所畏惧,加上他受欺被诬,不断被人暗算,所以报复心强,手段也狠。

林冲、卢俊义和武松,表现截然不同,但他们二人也有些不同,林冲

的反抗性还较卢俊义为强。又如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们都

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拳打

镇关西,没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

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样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

起来,引起他的疑心,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

头的踢到粪坑里去了。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武松性情

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

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