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①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它是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元;②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它是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③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它是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神经元,位于脑和脊髓内。

此外,还可以按照神经元突起的数目不同,而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类(见下图)。假单极神经元由细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一定距离又分为两支,其中的一支相当于树突,另一支相当于轴突。如脊神经节的神经元是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由细胞体发出两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如耳蜗神经节的神经元为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由细胞体发出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如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大多属于多极神经元。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组成的。习惯上把神经纤维分为两类: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的轴突外面包有髓鞘。髓鞘呈有规则的节段,两个节段之间的细窄部分叫做郎氏结。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来源于施旺氏细胞,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髓鞘是由许多明暗相间的同心圆板层组成的。这种同心圆板层是由施旺氏细胞的细胞膜在轴突周围反复包卷而成的(见下图)。中枢神经纤维的髓鞘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细胞膜包卷轴突而成(其包卷方式与施旺氏细胞包卷方式不同)。

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髓鞘连续生成的过程示意图

无髓神经纤维过去认为没有髓鞘,现在证明它也有一薄层髓鞘,而不是完全没有髓鞘。在电镜下观察,无髓神经纤维是指一条或多条轴突被包在一个施旺氏细胞内,但细胞膜不作反复的螺旋卷绕,所以不形成具有板层结构的髓鞘(见下图)。由于施旺氏细胞不一定完全包裹这些轴突,所以常有裸露的部分。植物性神经的节后纤维、嗅神经或部分感觉神经纤维属于这类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示意图

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

功能材料论文: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 学校:上海电力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110103 姓名:赵立 学号:ys1110122026

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纳米碳纤维由于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和可控微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现状与发展,包括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性能与应用。并讨论了纳米碳纤维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性能;应用;发展前景 一、前言 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体育与休闲用品、医疗、机械、纺织等各领域。纳米碳纤维是当代纤维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 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 简称CNF)是化学气象生长碳纤维的一种形式,是由通过裂解气相碳氢化合物制备的非连续石墨纤维。纳米碳纤维的研究开始于1991年,日本科学家饭岛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在石墨棒放电所形成的阴极沉积物中发现纳米碳纤维,自从发现了纳米碳纤维,它就引起了理论研究者以及工业应用者的兴趣。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我国亦在进行跟踪研究。 从物理尺寸、性能和生产成本来看纳米碳纤维的构成是以碳黑、富勒烯、单壁和多壁纳米碳管为一端,以连续碳纤维为另一端链节中的一环。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在50~200nm之间,但目前不少研究工作者把直径在100nm以下的中空纤维称之为纳米碳管,亦即纳米碳纤维的直径介于纳米碳管和气相生长碳纤维之间[1]。与纳米碳管相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更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CNFs除了具有CVD法碳纤维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高导电、热稳定性等特性外,还具有缺陷数量非常少、长径比大、比表面积大、结构致密等优点。由于纳米碳纤维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可应用于电子器件、聚合物添加剂、储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电磁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等诸多领域。 二、制备 制备纳米碳纤维的三种主要方法以及特性是: (1) 基体法在石墨或陶瓷基体上分散纳米级催化剂颗粒的“种粒”,并在高温下通人碳氢气体化合物,热解后在催化剂颗粒上析出纳米碳纤维[2]。利用基体法可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纳米碳纤维,但由于超细催化剂颗粒的制备较为困难,且受从板温度和热解气体浓度不均及催化剂粒子在基板上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纤维生长疏密不匀,也很难得到直径较细的制品。此外,纳米碳纤维仅在有催化剂的基体上生长,产量不高,难以连续生长,不易实现工业生产。 (2) 喷淋法在苯等液体有机化合物中掺人催化剂,并将含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在外力作用下喷淋到高温反应室中,制备出纳米碳纤维[3]。喷淋法可实现催化剂连续喷入,为工业化连续生产提供了可能,但催化剂与烃类气体的比例难以优化,喷淋过程中催化剂颗粒分布不

多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多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3 牛 强,张孝彬,程继鹏,刘 芙,周胜名,聂安民,谭俊军,崔白雪,周丽娜(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 利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碱金属氧化物掺杂的铜催化剂,并使用这种催化剂在不同的温度、掺杂比例下通过热CVD法合成出了具有多孔分叉结构的纳米碳纤维。通过TEM、HR TEM、B ET和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显示这种纳米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可高达1162m2/g,远高于普通的碳电极材料,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中孔结构,克服了常规碳纳米纤维在应用中表现出的相对有效利用面积不大,比电容不高等缺陷,具备做电极材料的潜力。在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后,利用二次电池测试仪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了循环伏安曲线及恒流充放电曲线的测试,结果显示这种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行为,电极的可逆性良好,并且比电容值高达203F/g。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碳纳米材料可控制备的研究,并且提供了一种有一定应用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碱金属;多孔纳米碳纤维;超级电容器 中图分类号: O61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731(2009)022******* 1 引 言 超级电容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它的能量密度大,比充电电池功率密度高,而且可快速充放电,使用寿命长,是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能量存储装置,在一些情况下能代替电池,并且在大功率,大电流器件等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1,2]。 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等单一电极材料以及复合电极材料。综合制备工艺,成本因素以及性能表现,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新型的碳纳米纤维上[3]。 常规碳纳米纤维在应用中却表现出相对有效利用面积不大,电容质量比不高等缺陷。所以,将纳米碳纤维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关键就是设法使它具有特殊的结构[4~6]。这里我们制得了一种具有多孔分叉结构的纳米碳纤维,证明此纤维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十分适于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体来说,我们利用特殊的碱金属氧化物掺杂制得了新型的催化剂,继而利用热CVD合成出的这种多孔纳米碳纤维在具有常规碳纤维的优异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非常丰富的中孔,较高的比表面积[7~10]。并且在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后的各项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电容行为。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碳纳米材料可控制备的研究,并且提供了一种有一定应用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2 实 验 2.1 催化剂的制备 本实验中所用的催化剂采用简单的燃烧法制得。将KNO3,Cu(NO3)2?3H2O和Mg(NO3)2?3H2O 按n(K)∶n(Cu)∶n(Mg)=0.3∶1∶2的摩尔比混合,并添加柠檬酸作为助燃剂,在蒸馏水中混合溶解形成透明溶液。将溶液转移至瓷舟,并置于500℃的马弗炉中,溶液迅速燃烧,待完全燃尽后,取出石英舟,冷却至室温。最后将泡沫状的燃烧物研磨成粉末,即得到制备多孔分叉纳米碳纤维的催化剂。 2.2 多孔纳米碳纤维的制备 将炉温升至675℃,以600ml/min的速度通氮气5min,排除生长炉中石英管内的空气,接着按v(C2H2)∶v(N H3)∶v(N2)=100∶300∶200的比例,以600ml/min的速率通入3种气体的混合气,当气流和温度稳定后,将0.2g催化剂均匀铺在石英舟上,推至生长炉中段恒温区进行生长。反应30min后停止,在氮气氛围下冷却至室温,并收集黑色产物即为制备所得多孔纳米碳纤维。 2.3 多孔纳米碳纤维电极超级电容器的制作 首先将纳米碳纤维粗产物进行纯化处理以除去产物中的催化剂残余:以v(HNO3)∶v(H2SO4)=3∶1的体积比配制酸溶液,将纳米碳纤维粗产品浸泡入酸溶液中,超声波振荡5h后取出,置入离心机中反复离心、清洗至p H值约为7,再放入恒温烘箱中以95℃的温度恒温干燥。 以9∶1的质量比将纳米碳纤维与聚四氟乙烯(P TFE)=9∶1的质量比,在纳米碳纤维中加入P T2 FE乳液混合均匀,加蒸馏水调至乳胶状,均匀地涂覆在泡沫镍极片上,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在80℃下恒温干 413功 能 材 料 2009年第2期(40)卷 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1087) 收到初稿日期:2008207221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209227 通讯作者:张孝彬 作者简介:牛 强 (1984-),男,陕西西安人,在读硕士,师承张孝彬教授,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研究。

纳米活性炭纤维

纳米活性炭纤维 随着人口的増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有机物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都市生活污水量的不断増加,使有机污染物增加,而且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有机物的总量上升。化工、冶金、炼焦、轻工等行业是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行业排出的有机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有害和有毒的物质,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活性炭纤维(ACF)以它优异的吸附、脱附性能已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如有机化工中含氯仿废水、制药厂高浓度废水、页岩油干馏废水、农药废水、炼油厂废水、多氯联苯、甲苯废水、苯齡废水、有机染料废水、己内酰胺废水等。 理化性能 ACF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徼孔的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0%以上,微孔直径小且直接开口于纤维表面,因而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效率高、吸附和脱附速度快等优点,ACF表面也含有大量的有机基团,具有强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力。 纳米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大。微孔的孔径分布范围窄,再生性能大大优于颗粒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中以微孔为主,孔径小,对低浓度物质的吸附性能尤为突出,颗粒状活性炭在甲苯浓度低于0.01%时已基本失去吸附能力,而活性炭纤维在甲苯浓度低于0.001%时仍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工艺技术 操作过程 生产活性炭纤维(ACF)用的有机原纤维有:纤维素系、酚醛系、聚丙烯腈系、沥青系、聚乙焼醇系、苯乙焼源烃共聚系和木质系等,工业上所使用的主要是前4种原料。 在制造ACF之前,有机原纤维一般要经过低温200~400°C在空气中进行几十分钟乃至几小时的不熔化处理,随后进行(炭化)活化处理,也可以炭化和活化同时进行。活化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活化、化学活化。用C02为活化介质,在惰性气体如氮气的保护下,处理温度一般在600~1000°C。具体的处理过程根据原材料和实际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ACF的制造工艺过程,因原料和产品性能不同而异,但通常都要经过预处理、炭化和活化三个阶段。 预处理的目的,随原料纤维不同而异。对聚丙烯腈纤维和沥青纤维而言,为使原料纤维不熔化,即在炭化过程中不熔融变形,继续保持纤维形状,可采取预氧化稳定处理,使聚丙烯腈和沥青分子形高聚物而提高其热稳定性。而黏胶纤维预处理的目的患是高原料纤维的热氧稳定性、控制活化反应特性,以达到改善活性炭纤维的结构、性能并提高产品的得率。为此,采用无机盐溶液浸渍的方法;常用的浸渍剂为磷系或氯系化合物溶液,如磷酸、偏磷酸、焦磷酸及氯化锌等。酚酵树脂系纤维因不存在软化点,无需作不熔化处理,即可炭化和活化。

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_常笑雪

MM P s 的表达又有哪些意义,其刺激产生的每一种MM P s 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的传导通路是否相同等,还没有完全研究彻底。另外,E MM PR I N 分子的作用受体或催化底物也不清楚。由于E MM PR IN 和MM Ps 许多肿瘤中均有表达,且表达较高,故可为其在基因诊断和治疗中的标志物和靶向治疗提供很好的依据。E MM PR I N 和MM Ps 虽然广泛分布于体内,执行着许多功能,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它在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它们的作用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将会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相信阻断其表达或功能将能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参考文献: [1]Ste m li cht MD,W erb Z .H o w ma tri x metall opro tei nase regul a t e ce ll behav i or[J].A nnr R ev CellB i o l,2001,17:463.[2] John A,Tuszyns k iG.T he role ofMMP s i n tu m or ang i o genesi s and t u m or metastasi s[J].Patho lOnco lR es ,2001,7(1):14.[3]Sun J ,Hem l erM E .Regul ati onofMM P 1andMMP 2producti on , through ,CD147/ex trace ll ular matri x meta ll opro t e i nase i nduce i nteracti ons[J].Cancer Res ,2001,61(5):2276-2281.[4]L i R,Huang L ,G uo H ,et a.l Basi g i n (muri ne E MM PR I N ) stm i ul atesma tri x m et a ll oprotei nase prod uction by fi brobl ast s .[J]Cell Physi o,l 2001,186(3):371-379. [5]T ang Y ,K es avan P ,N akada MT,et a.l T u m or Stro ma i nteracti on : positi ve feed back regulation of extracell ular m atri x m et a ll oprotei nase I nd ucer (E MMPR I N )expression and m atri x m et a ll oprotei nase d mependent generati on of s o l ubl e E MM PRI N [J].M ol Cancer Res ,2004,2(2):73-80. [6]L m i M,M arti nezT ,JablonsD,et a.l Tu mor der i ved E MM PRI N (extracell ular matri x metall oprote i nase i nducer )stm i ulat es co ll agenase transcr i pti on through MAPK p38[J].FEBS Let,t 1998,411:88-92. [7]Y ang J M,X u ZD,W u H,et a.l O verexpressi on of ex trace ll ular m atri x me t a ll oprotei nase i nducer i n multi drug resistance cancer cell[J].M ol Cancer Res ,2003,1(6):420-427. [8]王善伟,陈丽荣.CD147,MM P 9和p ERK 在乳腺癌中的表 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2007,22(2):133-137.[9] Davidson B ,G ivant H or w itz V,Lazarov i c i P ,et a.l M atri x m etallopro t e i nases (MMP ),E MM PR I N (extrace ll ular m atri x m etallopro t e i nase i nducer)and m it ogenacti vated protei n ki nases (MAPK ):coexpressi on i n m et astatic serous ovari an carcino m a [J].Clin Exp M etastasi s ,2003,20(7);621-631. [10]Tong PL ,M ao TL ,Chan WY,et a.l Prognostic si gnificance o f stro ma lm etalloprote i nase 2i n ovar i an adencarci noma and i ts rel a tion to carc i no m a progressi on [J ].G yneco l Onco l ogy ,2004,92:559-566. [11]杨红,侯向华,辛晓燕.卵巢癌细胞系中C D147的表达对基 质金属蛋白酶分泌和活性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1):31-37.[12] Dav i dson B , G o l dberg I , Berner A,et a.l E MMPR I N (extracell ul ar ma tri x m etallopro t e i nase inducer)i s a nove l m arker o f poo r outcomein serous ovarian carc i no m a [J]. Gyneco lOnco,l 2003,90(2):248-257. [13]张荣玲,曾杰,马丽,等.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与基质金属蛋白酶 2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120-122.[14] Shi ba t a K,K i kk w u F,N awn A,et a.l F i bronecti n secreti on fro m hu m an pentonea l ti ssue M r92,000t ype I V co llegenase expressi on and i nvasi on i n ovar i an cancer cell li nes [J].Cancer Res ,1997,57(15):5416. [15]辛晓燕,邹伟,杨红等.RNA i 沉默CD147基因对卵巢癌细 胞HO 8910p m 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92-95. 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i n Study of N eurogli al Cell 常笑雪,张 鑫 摘 要:目的 阐述神经胶质细胞在脑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的神经胶质细胞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 近些年的多项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突触的形成并调节突触传递;参与神经的 发生并与神经细胞(神经元)之间有信息传递;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结论 神经胶质细胞在思维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几乎和神经元一样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突触;神经元发生 中图分类号:R 32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8X(2008)03-0233-03 收稿日期:2008-05-04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作者简介:常笑雪(1956-),女,河南偃师人,副教授,从事组织胚胎学 教学工作。 进化程度越高的动物神经胶质细胞所占比例越高,人脑 神经元约占脑细胞的10%,神经胶质细胞约占90%。几十年来,科学家把焦点集中于神经细胞上,认为它是脑内信息的主要传递者,是行使脑功能的主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一度被简单的认为是大脑的填充物,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项研究发现被忽视 233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9月 第26卷 第3期

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纳米碳纤维复合电极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超级电容器作为重要的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循环稳定等优势,在很多领域(如军事、混合动力汽车、电子移动设备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在不降低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前提下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论文从提高电极材料导电性能出发,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纳米碳纤维,重点研究了不同前驱体制备多孔纳米碳纤维及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碳纤维不仅作为支架负载活性材料,还作为良好的导电通道增强电子在复合材料中的传输。 这种一维结构也便于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离子充分反应,从而提高电荷存储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细菌纤维素具有超大的长径比可以得到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碳纤维,而它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可以吸附大分子撑开致密的纤维,再利用冻干法保持纤维素的疏松的状态,最后经过碳化得到直径20-30 nm的超细纳米碳纤维。 实验通过吸附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有机物调节碳纤维比表面积,最大可达 589.2 m2 g-1。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其比电容高达509 F g-1(0.5 A g-1),对称器件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7.7 Wh kg-1。 和普通碳纤维相比这种超细碳纤维比表面积增大,能量密度显著提高。但是纤维直径变细不仅导电性降低,影响了材料的倍率性能;还影响了其对活性材料 的负载。 为制备可控的纳米纤维,将聚丙烯腈(PAN)作为前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大小可控的纳米碳纤维。为提高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在纺丝溶液中加入硝酸钴,既作为造孔的模板还能在碳化过程起到催化非晶碳转化成石墨

纳米碳纤维在化学电源中的应用(1)

综述 2011.8Vol.35No.8 收稿日期:2011-03-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6073);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1QA1407200);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ChE-08C07)资助 作者简介:郑俊生(1979—),男,浙江省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碳材料、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1028 纳米碳纤维在化学电源中的应用 郑俊生1,2,张新胜2,李 平2,袁渭康2 (1.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201804;2.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9)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纳米碳纤维由于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和可控微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对纳米碳纤维发现、纳米碳纤维制备和结构性能进行了论述,重点对纳米碳纤维在化学电源领域,包括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关键词:纳米碳纤维;电化学;应用中图分类号:TM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7X(2011)08-1028-03 Application of carbon nanofibers in chemical power source ZHENG Jun-sheng 1,2,ZHANG Xin-sheng 2,LI Ping 2,YUAN Wei-kang 2 (1.Clean Energ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enter,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Asanovelcarbonnano-material,carbonnanofibers(CNFs)attractalotofresearchers'attentionrecently.Inthisarticle,thediscoveryofCNF,thepreparationandmicrostructuresofCNFwerediscussed.TheapplicationofCNFinthefieldofelectro-chemistrywasfocused,suchaslithiumionbattery,fuelcellandsupercapacitor.Keywords:carbonnanofibers;electrochemistry;application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和可控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Carbon Nanofibers,CNFs)受到研究者极大重视[1]。特别是与之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发现[2]及潜在应用研究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更激发了对CNFs 的研究[3]。目前,越来越多研究 者通过各种方法制备高质量、低成本的CNFs ,探索作为聚合物结构增强添加剂、场致发射器件、催化剂载体、高效储氢材料、电池和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潜力[1,3]。本文简要论述了CNFs 发现和制备,重点对在化学电源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1纳米碳纤维的发现 自富勒烯和CNTs 发现以来,涌现了碳基纳米材料的研究热潮。CNFs 发现可以追溯自1889年, Hughes 和Chambers 首先在观察含碳气体和高温金属作用时碳纤维的存在[1]。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如Fisher-Tropsch 合成和水蒸气转化中都可以发现CNFs 的生长[2]。 CNFs 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会导致催化剂破裂和失活甚至出现反应器龟裂,因此在较长时间内,对CNFs 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抑制其生长。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逐渐发现CNFs 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进行研究开发,在催化和材料等领域都获得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成果[4-5]。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CNFs 微结构控制,微结构调变及相关的应用等方面都在进行深入研究 [6-7] 。 2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和结构 CNFs 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法、激光溅射法和含碳气体在过渡金属催化剂表面催化气相沉积法等。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具有得到纯度高、微结构可控和工艺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按照生长过程中催化剂运动方式的差别,主要可分为固定床法和流化床法[8]两种形式。 目前研究者广泛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制备反应温度低,而且范围较宽(一般在400~900℃),使用催化剂一般为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或者金属粉末催化剂。 近年来,为了尽可能降低制备成本,很多研究者使用工艺较为复杂的流化床反应器。De Jong 和Geus [1]认为要使CNFs 得到广泛应用,必需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流化床被认为是连续生产最理想的反应器。俄罗斯Boreskov 催化研究所[9]应用流化床技术,对连续化生产进行了尝试。国内清华大学采用流化床技术, 实现了CNTs 的工业化生产[10];成都有机所于作龙也利用流化床技术实现了CNTs 的制备[11]。但是流化床的操作比固定床复杂,催化剂量和气体耗量都较大,因而流化床适合工业化制备而固定床适合于实验室研究。 从微结构来讲,CNFs 是一种介于石墨和C 60之间材料,可看成是具有纳米尺寸的石墨层在空间按不同的方式堆积而成。按照不同尺度标准,CNFs 的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结构即石墨层形貌及堆积方式;二是个体及其集聚体结构。CVD 合成的CNFs 通常直径在几十至200nm 之间,长度可达几个微米。这些纤维互相缠绕形成较大颗粒。微结构与其生长条件如催化剂活性组成与制备方法、含碳气体种类和温度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对CNFs 微结构而言,主要包括石墨层空

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基本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基本功能 1、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的胶质细胞一般分为四种,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其中,室管膜细胞位于脑室或中央管周围,其性质接近神经干细胞,而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游走巨噬细胞的单独一群,被认为来源于外周血。故CNS内胶质细胞的发育—般是指AST和OLs的生成,始于胚胎后期并延续到出生后,关于二者的起源目前尚存有争议,大部分观点认可它们源于共同的祖细胞-胶质限制性祖细胞/前体细胞(Glial restricted progenitor/precursor cells, GRPs),其作为神经管内衬,神经管构成脑的内表面,神经膜细胞来源于神经嵴。 1.1 OLs的发育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室周区及室下区有增殖能力的神经上皮细胞,即神经前体细胞或神经祖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NPC ),发育过程历经NPC→少突胶质祖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progenitor)→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OPC)→幼稚少突胶质细胞(Immature oligodendrocyte)→成熟少突胶质细胞(Mature oligodendrocyte)几个阶段。在各个发育时期细胞表达特异性的标志蛋白,只有当细胞发育成熟,开始表达MBP,PLP,MOG等髓鞘相关蛋白后,细胞才具髓鞘形成的能力。 1.2 AST的发育 1.2.1 正常成年动物脊髓AST的来源 传统的观点认为,正常情况下,CNS内细胞的补充來自两个限定区域: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一般认为脊髓内正常发育的绝大部分AST是由前体细胞GRPs,经历星形胶质前体细胞,最终发育为成熟的AST。也可由放射状胶质细胞或室管膜细胞分化形成。成年脊髓AST的主要来源有两类细胞:一类是位于中央管周围的缓慢分裂的室管膜细胞;还有一类就是在脊髓灰质和白质内弥漫分布的NG2阳性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尽管很多研究认为OPCs在正常脊髓内只形成少突胶质细胞,而不会分化为AST。其中室管膜细胞是补充维持正常脊髓内胶质细胞数量的主要来源。 1.2.2 脊椎损伤后新生AST的来源 脊髓损伤发生后,脊髓内的前体细胞和AST等迅速做出反应,生成新的AST。但在损伤条件下情况会变的复杂,可能会随着损伤的进展发生变化。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AST自身的活化 正常体内的AST更多的时候表现出终末分化细胞的特性,很少会增殖分裂。脊髓损伤发生时,原本静止的细胞很快发生活化,形成反应性增生的AST。这些增生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均明显肥大,基因表达等也会出现异常。反应性增生的AST是构成胶质瘢痕的主要细胞,且能够表达或分泌抑制神经轴突再生的分子,如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等,通常被认为起干扰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内容摘要: 本综述主要采用对神经胶质细胞的相关文献及资料的查阅与参考,就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做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对神经胶质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神经胶质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它对神经元形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维持神经系统微环境的稳定性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引起更多的医学研究者对神经胶质细胞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分类,形态结构特点,功能 前言: 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目前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也日趋明确,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还有人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比喻成同等重要的功能伙伴。基于此,本文查阅相关资料对神经胶质细胞目前的研究深度进行了一次简明的总结。 主体: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概念 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简称。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网状支架。其数量比神经元多10-50倍。神经胶质细胞也具有多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胞质内不含尼氏小体,没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但它们参与神经元的活动,对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鞘和修复等多种功能。)【1】.,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胶质细胞虽有突起,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有分裂的能力,还能够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大脑和小脑发育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提供原初的框架结构。神经轴突再生过程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导引才能成功。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两类:一类为大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另一类包括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上皮细胞【2】。而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主要有神经膜细胞(或称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神经膜细胞可形成神经纤维髓鞘,卫星细胞则位于周围神经节中节细胞周围。 星形胶质细胞 它是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呈星形,胞体直径3~5微米,核呈圆球形常位于中央,淡染。它有许多长突起,其中一个或几个伸向邻近的毛细血管,突起的末端膨大形成血管足突,围绕血管的内皮基膜形成一层胶质膜。某些星形细胞

什么是神经胶质细胞

什么是神经胶质细胞 什么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胶质细胞虽有突起,但不具轴突,也不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有分裂的能力,还能够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 大脑和小脑发育中细胞构筑的形成都有赖胶质细胞作前导,提供原初的框架结构。神经轴突再生过程必须有胶质细胞的导引才能成功。 中枢神经系统中还有这样一类细胞,即神经胶质细胞,或简称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比神经元多,在哺乳类,二者的比例约为十比一,胶质细胞没有传导能力,但对神经元的正常活动与物质代谢都有重要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又称胶质细胞(glial cell),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其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但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数量比例可能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实际上更接近于1:1),而总体积与神经元的总体积相差无几(神经元约占45%,神经胶质细胞约占50%),在常规的神经组织切片中,通常神经胶质细胞的体积比神经元小。 神经胶质细胞只有在静息状态下才能正常工作,才能在神经系统中发挥如下功能: 1、吞噬病原体,修复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吞噬因损伤而解体破碎的神经元,摧毁病原体并能修补填充、形成瘢痕); 2、养护神经元,并调控神经元周围环境(为神经元提供养分及氧气并维持周遭的液体环境恒定); 3、矫正异位的神经元,使神经元回到正确的位置(稳定神经元为其提供物理性支撑); 4、在神经元外层生成绝缘体,防止异常放电(可形成髓鞘以维持神经元的绝缘效果)。 石家庄癫痫病医院专家温馨提醒:为了方便患者了解以上更多什么是神经胶质细胞相关信息,您可免费在线健康咨询在线答疑,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问题,即可实现“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专家随时欢迎您点击咨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