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资料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资料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资料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资料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它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通常取大地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4、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5、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比如:位移、速度、力、加速度、电场等

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直接求代数和。比如:路程,速率,质量,密度,时间,时刻

?x?v,单位:米/秒(m/s)6、平均速度:是位移与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

?tv?v0t,单位:公式:a=8、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t?v2(速度的的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m/s。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12at??vtx at?v?v(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002v?vx220?v?ax??vv2 4)平均速度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o t22、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2h22gth?ghv2?gtv??t5、自由落体运动①速度公式③速度位移公式:④到地面所需时间:②位移公式:2g6、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小于6V,一般是4V~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即一秒打50个点。先穿纸带后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第三章:相互作用

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力是矢量。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3、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f F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 (3)N≤ff为最大静摩擦力)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

≤≤ F +F , F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力的合成分解方法: F-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F。42 2 119、受力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2)一重力,二弹力,三摩擦力,四其他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静止或加速(画力的施力物体,

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

第四章、牛顿运动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与物体的(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 maF=的方向相同.公式:合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mol尔] ] 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物质的量(摩[)时间(秒长度(米m)、质量(千克 kg s)、电流(安[培)德拉] cd发光强度(坎[ 、关于超重和失重:

5

a=0 F=mg 1)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匀速或静止)F a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mg=ma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2) 超重:N

F -=ma a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mg 3) 失重: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N

4)完全失重:如果物体的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变为零第五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 1.

运动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1)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变速运动。直线:2)曲线运动的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之间,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 3.平抛运动

. 研究方法: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2v?vgtv?v?v?v水平方向的速度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合速度大小为yx0xy1222gtyx?tvx?,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对抛出点的合位移为x= y ,竖直方向位移:=合02gty vgt???y

tan③合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tan?

vx2Vv00x1y22gt?y?t,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④平抛运动的时间:由得2gy2vv?vt?x⑤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共同决定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水平位移由初速度y和下落的高度000g22??4vR222 2 ????V??R?2Rf4?R?R?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f、4a =R 向心加速度:2TRT.

22?4v2 2

?2mvw m??R F= ma = m向心力:m4 n R= R= m ?2R T. (2)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角速度、周期、频率变量(5)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①火车砖弯:,当火车以规定速、弯道半径为r)火车拐弯时在弯道处外轨高于内轨(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v??mtan?gr?mgtan?v度拐弯时,向心力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来提供。当火车拐弯的速度大于规定速度r v时,火车车轮对外轨有侧压力,当火车拐弯的速度小于规定速度v时,火车车轮对内轨有侧压力22vvm?N?mg?N?mg?m N =mgr的凸形桥的最高点时,F —②拱形桥凸形桥:当车以速度v过半径为向rr

22vvmmg?NN?mg?m??—凹形桥:当车以速度v过半径为r的凸形桥的最低点时,,F=Nmg 向rr

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①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②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 :1、开普勒三定律他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因为相等时间内面积相等,所以近日点速度最大,远日点速度最小3Rk?③所有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同,即T2T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与行星无关的恒量。比值k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2、万有引力定律:mm21G?F2-1122 /kg ,为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量出来,公式: G=6.67×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0N.m2r、解决天体问题的两条思路3FF是我们研究=1)所有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都来自万有引力。因此,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即万向

GMMm??maaG a. 天体运动建立的基本关系式是向心加速度,式中的22rr 2)物体在地球(天体)表面时受到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GM Mmmg?G?g g为地球(天体)表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式中得R为地球(天体)的半径,22R R MmGmg?)黄金代换:有1)在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天体的质量时,只能测出中心天体的质量.2注意:可

2R2gRGM? R易记住,粗略计算时,采用上述代换。和GM两个参数不易记住,而以得出:g 和。由于1○、三种宇宙速度: 4 =7.9Km/s,第一宇宙速度V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1MGv?v?gR或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式R2第二宇宙速度V○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11.2km/s,2.

③第三宇宙速度V=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5、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轨道半径r环绕速度v及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均相同

③同步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必须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且高度是固定不变的。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cos?FLW为力与位移的夹角,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单位为

焦耳(J一、功:W?P(平均功率)公式:二、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单位:瓦特,用W表示t??cosP?FFvP?(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当F与v同向时

E?mgh h——物体距参考面的竖直高度,单位为焦耳(:公式:三、重力势能J),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p W?mgh?mghE?W?E重力做正功时,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时,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即2G121Gpp12mvE?单位为焦耳(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表达式:J),动能是标量。四、动能:k22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合力1122Wmv?mv?EE?W?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或(W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少。121k2k22E?E?Ep。1机械能包含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部分,即五、机械能:k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1122?mgh?mv?mvmgh E?EE??E?EE公式或或2121211Pk2kp21223机械能守恒条件:①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无其它力做功;②还受其他力,但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六、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E?E?E?E其它12其它2机械能机械能1。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即

2能量耗散:无法将释放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的现象叫能量耗散,它反映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物理学史

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质量决定,伽利略推翻他的观点,认为重物和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2、伽利略理想实验: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三大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4、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

5、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6、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7、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8.

广东省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力学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核力等等;(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D)重心: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产生的作用力;(A)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胡克定律F=Kx(X为弹簧伸长或者压缩量)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 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4)合力、分力:(A)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第二章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矢量;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斜率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瞬间的速度叫瞬时速度;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2)速率表示速度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加速度的定义式:a=v t-v0/t(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4)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单位是m/s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关系:v t=v0+at.匀变速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关系:s=v0t+1/2at2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 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1、位移公式:h=1/2gt2 速度公式v t=gt 推论:2gh=v t2第三章牛顿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合外力为零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 3、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 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 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 的大小才相等。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 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 间 t的比值。 即 v=s/t 。速度是矢量,既 有 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 为 我们定义 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 内 s, 则 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加速度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 值,定 义式:a= V t V0 t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文科生学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它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通常取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 4、路程:物体运动的长度。 5、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到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6、矢量:既有大小又有,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比如:位移、速度、力、加速度等 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直接求代数和。比如:路程,速率,质量,密度,时间,时刻 7、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 ? ,单位:米/秒(m/s), 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8、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等于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公式:,单位:。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v ?(速度的的变化量)方向相同。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v-t关系(2)x-t关系 (3)x-v关系(4)平均速度公式 2、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2-x1=x3-x2=……=x n-x n-1= 3、自由落体运动:只在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aT x =?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力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完整地表达一个力,除了说明力的大小,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4.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名称是牛顿,符号N. 5.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通常用力的图示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图示.做力的图示时,先选定一个标度,再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将力的大小与标度比较确定线段的长度,最后加上箭头. 7.力的测量:常用测力计来测量,一般用弹簧秤. 8.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2)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反之,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重力 1.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 3.大小: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两极出外),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

4.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1)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相对于水平面而言,垂直向下是相对于接触面而言. (2)一般不指向地心(赤道和两极除外). 5.重心 (1) 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2)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3)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三、弹力 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形变而引起.例如a对b的弹力是由于A形变而引起. 3.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 4.弹力的方向 ⑴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⑶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5.弹力的大小: (1)与物体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需结合运动状态来计算; (2)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跟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即: 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因素(材料、长度、截面)确定,与F、x无关. 说明: 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全)

物理知识点公式汇总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 2.参考系(A )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路程和位移(A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t x v ??= (1)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5.匀速直线运动(A ) 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A )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t v a ??= a 的方向与△v 的方 向一致,是矢量。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v 、速度的变化x ?v 均无必然关系。(怎 样理解?)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2 aT x =?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注意:对aT x =?要正确理解: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

文科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

文科物理学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 电荷 库仑定律 【知识梳理】 1.电荷的种类,电荷守恒定律(b )——在大量的摩擦起电实验中,人们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守恒定律:大量事实表明,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不变. 2.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的本质(b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移到另一个物体,静电感应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点电荷的概念,理想化方法(b )——在做题过程中,忽略电荷的质量,只考虑电荷的带电量. 4.库仑定律的简单应用(c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 律.公式:F =kQ 1Q 2r 2,公式中k 叫做静电力常量,其数值为9.0×109N ·m 2/C 2. 5.电荷量概念及其单位,元电荷的值(a )——元电荷——与质子(或电子)电荷量绝对值 相等的电荷量. 1e =1.6×10-19C ,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考点2 电场 【知识梳理】 1.电场的基本性质(a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人们认识到,电荷周围存在着一种叫做电场的物质,电荷之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有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单位及方向(b )——定义式:E =F q ,单位是N/C.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用E =F q 进行简单的计算(c )——在做题中能熟练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4.典型电场的电场线(b )——电场线的定义:为形象地描述电场的性质而引入的假想的线. 5.匀强电场的特点(b )——如果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这个电场就叫匀强电场. 考点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知识梳理】 1.避雷针的工作原理(b )——导体尖锐部分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很强,会产生尖端放电.高压电气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要很光滑,就是为避免因尖端放电而造成电能损失或造成事故.避雷针则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同种电荷受到排斥,流入大地,建筑物上留下了异号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强烈放电现象,可能产生雷击.如果建筑物安装了避雷针,在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空气中的电荷,保护建筑物,使其免遭雷击. 2.静电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防护(b )——(1)应用: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静电复印;静电喷漆.(2)防护: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油罐车拖一条铁链;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

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总结汇总(1)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汇编 3 1、矢量和标量 矢量:有方向又有大小。 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标量:有大小无方向。 如:路程、质量、时间、功、电压、电流、能 2、物理学家及其发现 1、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kx ) 2、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3、伽利略: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4、牛顿: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5、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6、库仑: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7、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8、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9、赫兹: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10、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11、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12、洛伦: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洛伦磁力。Bqv F =洛 13、安培:磁场对运动电流有力的作用,安培力。BIL F =安 3、物理量:符号表示(单位) 时间:t (s ) 路程和位移:S 或x (m ) 质量:m (kg ) 周期:T(s) 速度:v (m/s) 初速度:0v (s m ) 末速度:t v (s m ) 加速度:α( 2 s m ) 力:F 或N (N ) 重力:G( N) 摩擦力f (N) 频率: f (HZ) 形变量:x (m ) 劲度系数:K ( m N ) μ动摩擦因数: 电动势:E (v ) 电荷量:q (C ) 电流:l (A) 电压:U (V) 电阻:R (Ω) 内阻:r( Ω ) 4.四个基本单位:长度:米(m ); 质量:千克(kg ); 时间:秒(s ); 电流:安培(A ) (必修1) 1、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①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 ②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就是理想化的不存在的东西。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可以看成质点:地球公转、轨迹、轮船的在航线、马拉松、铅球运动轨迹、计算物体间的引力和电荷间的作用力时都要把它们看成质点 不可以看成质点:地球自转、动作 3.路程和位移 ①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租出车是按路程收费的;公路牌上标哪到哪的距离指的是路程。 ②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的运动t s v =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能精细的描述物体的运动。 ①当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②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③汽车速度表测的是瞬时速度 4、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 t v v t v a t 0 -= ??= ,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若初速度为正方向,2 /3s m a =指的是速度每秒钟增加s m /3; 若初速度为正方向,2 /3s m a -=指的是速度每秒钟减少s m /3。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 (3)加速度t v v t v a 0 t -=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 x t a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 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 注意 公式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at V V t +=0 不涉及到X ) (202 1 X at t V += 不需要求t V ) (X 2202a V V t =- 不涉及到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 t -=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 1 2x t a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 02 =- ( o v 初速度, 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 :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公式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at V V t +=0 不涉及到X ) (202 1X at t V += 不需要求t V ) (X 22 02a V V t =- 不涉及到时间 t 求位移)(0X 2t V V V t += = 不知道 a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 2 1gt h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 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 ≈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 ≈10m/s 2 ,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求 1F 和2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2 aT x =?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整理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每一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或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 作用点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大小:mg G=,其中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增大而增大(赤道最小),通常取9.8m/s2。 3.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 和质量分布决定。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 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 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5.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 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弹簧弹力:kx F=(k: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x:指弹 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6.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7.滑动摩擦力:f=μF Nμ:动摩擦因素,由接触面 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F N:正压力,即物体跟 接触面的弹力,也可简单理解为物体所受支持力。 8.静摩擦力: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 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两物体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 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9.摩擦力产生条件:直接接触;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面粗糙;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0.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力的 11.F1、F2大小不变,其合 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12.为使F1、F2的合 力不变,则F1、F2随其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二、直线运动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 模型。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研究问题来决定, 与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2.位移和路程: 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叫做 位移,可以表示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 段。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注意:单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平均速度:物体经过某一路段(或某一过程) 的 速度, 4.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叫做瞬时速度 5.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平均速率= 路程/ 度的大小不相等 6.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式: t v v t v a0 - = ? ? = 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位移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公式:2 aT x= ? 9.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学习指导语:明确考纲内容、熟练掌握其中的规律及知识点 1.质点 A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A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A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a =Δv /Δt=(v t -v 0)/Δ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人教版物理必修1学考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它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通常取大地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第n 秒内”时间都是1秒,“前n 秒”时间是n 秒, 4、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5、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6、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比如:位移、速度、力、加速度等 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直接求代数和。比如:路程,速率,质量,密度,时间,时刻 7、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单位:米/秒(m/s ),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 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8、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公式:a= t v v t 0-,单位:m/s 2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v ?(速度的的变化量)方向相同。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at v v +=0 (2)位移公式 202 1at t v x + = (3)速度与位移式 ax v v o 22 2=- (4)平均速度公式 2 0v v t x v +== 2、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 2-x 1=x 3-x 2=……=x n -x n-1=aT 2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02 v v v t +=

物理学考知识点归纳(一)

物理学考知识点归纳(一) 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v =Δx /Δt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Δv /Δt =(v t -v 0)/Δ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 v =+=20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静止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2.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高中物理学考前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 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 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 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 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v a t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12V V V 2 +=平均。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t 0 v v t a =+ (2)位移公式201v t 2 x at =+ (3)速度与位移式22t 0v =2ax v - (4)平均速度公式()0t v v v 2 x t += =平均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学考物理复习知识点

物理知识点归纳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