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夏辽师研一中特理论专题考试重点(详细版)

2016年夏辽师研一中特理论专题考试重点(详细版)

政治备考精简版

1.文化竞争面临的挑战(挑战、问题、思路)

2.针对不和谐音符,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有哪些?

3.共产党是什么,为什么会执政,以及成果(效果?)怎么样?

4.一带一路?

5.供给侧改革?

一.文化建设

文化竞争面临的挑战(挑战、问题、思路)

文化软实力的定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文化竞争面临的挑战(挑战、问题、思路)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1)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失衡,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占很小一部分,恩格尔系数增长,但其中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较小

(2)我国文化发展慢,不平衡,起步晚,地域范围大,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文化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文化产品出口能力较弱,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不强,导致我国文化被“误解”并遭受“软打击”

(3)吸收和借用资本主义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但,资本主义始终企图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渗透和颠覆,通过报刊,电影,宗教,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对中国大量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控制占领中国的思想文化阵地,瓦解和消融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对我国构成了强烈的冲击,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的危险。

(4)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挑战: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体制改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引起人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多样化。

(5)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完全对立,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打着继承传统文化的旗号存在取代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文化底蕴的核心观念——马克思主义的潜在危险。

(6)社会转型和发展以及体制改革带来一系列不良因素的影响: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也增加了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代表中国社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难度。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形成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导向和法制保障;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取外国文明成果。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断从其他民族,国家,地区中借鉴精华部分,丰富自身,发展自身;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重要意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有利于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经济强国。

怎样提高

统筹发展两种生产力,实现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2)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3)增强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增强我国文化对世界的亲和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4)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坚持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文化创新主体、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支持文化创新的外部环境、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注重发展文化生产力,通过文化产业的促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社会建设

针对不和谐音符,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有哪些?

我国经过30多年经济大发展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社会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我们在探索中不断解决,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路子。

(1)保障和改善民生: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质量的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3)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4)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从而解决医疗供需矛盾突出,看病难的问题。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一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收入分配秩序,实现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2)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3)加强社会管理创新:1)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体系,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各方面协同作用。2)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基本制度,3)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体系4)完善公共服务体系5)完善社会规范体系6)完善公共安全体系7)完善虚拟社会管理体系

(4)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1)了解民众利益诉求,扩宽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2)完善利益协商、保障、调节机制,通过制度支持,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利

(5)优化社会结构:1)优化“职业分工”结构,降低农民比例,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2)优化“社会经济位置”结构,保持中等能力者占多数,两头占少数3)优化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消除城乡户籍壁垒,所有制歧视,区域市场分割等(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所有成员的效用最大化,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民生为目标,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互助制度,个人积蓄积累保障

三.执政

共产党是什么,为什么会执政,以及成果(效果?)怎么样?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紧密联系群众。党的阶级性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广泛性是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和全体人民与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也紧密相连。

3.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第一,政治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第二,思想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动员、组织和鼓舞人民自觉地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第三,组织领导,主要体现为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成果: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缔造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农村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积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初步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全面推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战役、中越自卫反击战等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陆续同多个邻国解决领土争议,达成和平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朝友好互助条约等维护了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陆续同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目前中国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收回半个黑瞎子岛,香港、澳门和平回归,推进了中国统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国在国际赛事上成绩不断刷新。

四.一带一路

1.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2.中国背景

1.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

2.、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3、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

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启动原则“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4.启动目的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

5.启动意义1.“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2.“一带一路”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3.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将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4.“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5.“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6.“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6.三重使命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肩负着三大使命: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2、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比如,“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其中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以经济增长极辐射周边,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本着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7.共建原则

(1)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2)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3)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4)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5)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系,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存在问题

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去有针对性地解决。

1、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为此,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需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去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行业等。

2、区域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尤其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此,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推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区域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例如,有些地方享有很多“特权”政策,有些地方发展严重滞后。为此,需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区划体制改革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解决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3、要素投入结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快科技体制、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地实现创新驱动。

4、排放结构问题中国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这种不合理的排放结构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特别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5、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特别是过度依赖投资来拉动。其实,“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边短期动力,只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对应着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6、收入分配结构问题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等,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2.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传统的先增长后治理、追求增长忽视公平等发展方式失去了可持续性,必然走到尽头。新常态下,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

3.改革实质

供给方式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决定性作用。说到底,供给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离开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决定性作用谈供给侧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无形之手,不仅不会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会损害已有的市场化改革成果。

供给结构从中国中央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明确表示看,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还是降低垄断程度、放松行政管制,也无论是降低融资成本、减税让利民众,还是减少对土地、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供给限制,实际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内容。

4.改革角度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5.改革重点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推进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即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特点时特别强调中国经济面临三大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重大调整。

推进供给侧改革应当以推进上述三大结构调整为重点:1、经济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按层次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进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调整产品结构包括生产性消费品结构和生活性消费品结构,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2、动力结构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与投资贡献率最高。美国次贷危机以后,特别是我国经济已步入自然回落周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内需逐渐成为主要动力。因此,供给侧结构改革要适应和推进动力结构的调整。3、经济增长方式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经济新常态第三个特点时指出,中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将创新发展确定为五大发展战略之首。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在供给侧理论、供给侧制度、供给侧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忽略另一侧。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都亟待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6.实施路径

1、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