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抒扬,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张抒扬,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张抒扬,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张抒扬,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

(2013年全临床药学会议大会报告)

2013-05-13----根据视频整理----2013-05-28结束

作者介绍:

张抒扬,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心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临床药理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内科杂志编委,2007年获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2007年至2010完成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组织多项国家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际和主要牵头的国内国家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完成国内外发表的期刊论文130余篇。是非常优秀的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也是临床药理学专家。

全文报告:

他汀类药物长期降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如果有使用他汀的指征,是否安全的积极到位地使用这个药。有我的周边,有高脂血症、糖尿病,或者冠心病,或者家庭中有脑卒中、冠心病的家属史的人,属于他汀应用的适合人群,由于顾虑它,而没有使用。

为什么要讲他汀,它是心血病治疗上的突破性进展,有30多年的使用历史。对于他汀的应用,随着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明确,它在心血病当中,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中的地位,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信息的分享,能够正确的认识他汀,能够自觉地安全使用它。

胆固醇和他汀的研究历程

已有100多年报研究历史。1833 年代发现胆固醇物质,到1910年看德国学者报告胆固醇和血管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开始探索血管粥样硬化发展机理学说。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跟血管的供血有直接的关系,在正常人当中,随着胆固醇高,患冠心病的风险就高。在冠心病人当中,随着胆固醇高,心肌梗死的风险就高,不但如此,脑卒听风险也增高。20世纪50年代后期,心脏研究首次证实,心脏胆固醇高,与心梗风险直接相关。

到1978年,对家庭胆固醇血症患者,一名妇女首次应用他汀药物,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同时也发现,患者出现明显的肌无力和肌萎缩症状,出现跟他汀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这就提出一个严肃问题,他汀能不能在人类的疾病上发挥它的作用。

1987年美国FDA批准洛伐他汀在美国销售的第一个他汀。

1990 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项荟萃分析文章,明确指出,降低胆量固醇能预防心梗和死亡,同时也注意到,自杀、他杀、或意外死亡可能有增加,提示要关注。

2001年,西立伐他汀研发,致死性的横文肌溶解症而被撤市,

这些一连串的治疗有效,同时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如何去面对,如何把科学东西、实践的东西,更加明确,积极地探索和研究,还在不断地进展。特别是临床大规模的试验验证,循证的结果,2010年,美国年均心梗致死亡人数较1980年降低50%。有1/6的下降应单独归功于他汀。对于胆固醇和他汀,是怎样关系,疗效是明确的,安全也值得关注。以后要不

断公布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试验。从高危的人群做起,逐渐做到健康人群。这就一个循医证据所走过的道路。

开始研究他汀,在心梗患者或者有心梗高风险人群中进行,发展到有多重风险因素的人,有冠心病风险的人群中,这就是一级预防。没有病,如何预防病。这一系列研究的结果,都一致表明,他汀,无论在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单独的冠心病患者,还有一种特别严重的冠心病的人群,以及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当中,脑血管病、卒中发生风险当中,应用他汀能够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特别是脑卒中的死亡,特别是心梗发生的明显减少,同时也降低了卒中发生的风险,以及复合的联合的终点。这些是其他类型的药物所不及的。他汀能够降低全?型的死亡。它相对风险的下降,从16%到50%左右。这样一个短期的下降,也是经过了2 年、3 年、或者5年的研究。

他汀的获益和安全性,经过这样一个循证医学探讨,随机的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心血管疾病,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中,这样一个手段,就是随机的、对照的试验。这些对照的实验,给我们看到的结果,他汀在心血管疾病当中,是长期获益的。

到底长期使用安全性如何?是不星长期使用一直带来获益,能够持地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有待于用证据来回答。

目录:

他汀长期治疗的获益;

他汀长期治疗的安全性

新指南推荐他汀的使用

总结

1,他汀长期治疗的获益;(有2点)

1,1,他汀长期生存的获益:(及:2,他汀长期治疗后的后效应))

研究项目有(表)(略),

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低密度的脂蛋白,开展临床验证,采取的都是大剂量他汀和一般剂量的他汀的对比,来看低密度脂蛋白是不是再低一点为好,这两实验平均观察都是5 年时间,看到的是事件的下降,风险明显降低。

还有一个,长期的对心脏保护的研究,用辛伐他汀40mg 和安慰剂的对照。也是看到一个明显的心脏获益。我讲得,他汀:20-80mg,干预2-5年所获得的获益程度。

GREAC研究:

用阿托伐他伐汀,20-40 mg不等,平均剂量,24mg/日,治疗3年,都在冠心病患者中治疗,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和各主心血管事件505左右。冠脉的事件的死亡下降,包括致死性的心肌梗死。非致死性的梗死也显减少。特别看到对于血管重建成的需要,他汀的治疗对于介于治疗的需要性。对于脑卒中发生的减少,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下降,高达50%。

这时观察3年的结果。更长期的研究如何?这个是一个特别有名的4S研究。在欧洲所作。4444例患者,入选都是冠心病,或者是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经过一个人成分年的研究,结束后继续延长它的治疗。4S研究,奠定了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里程碑,带有历史意义的。这个研究结束之后,基于它的有效性,使利用安慰剂的人,也加入,4S研究当时用的是辛伐他汀20和40mg,,观察4-5年,结果看到全缘型的死亡降低24%,结果,结束之后,哪些用安慰剂的人也要过渡到用药物治疗。这是对受试者权益的保护。延长期,两组都进入了活性药物治疗。继续观察,到10年,看到结

果,都获益的。但是,早期进入临床试验 5 年的这组人,获益比后来进入到活性药物治疗的这组人,进一步的获益。安慰剂也获益,获益的程度,不如前 5 年一直用药活性药物组。10年延长的研究,显示了他汀长期服用,长期获益,

10年延长研究的他汀长期服用,长期获益。

这个研究的局限性,在哪里呢?就是入选的人群,都是冠心病及冠心病极高危患者,还有男性在2/3以上,女性不及1/3,这些人单纯是冠心病患者。对于一些低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他是否需要用他汀,临床试验没有回答。对于这些病人的治疗,是否长期治疗,是否长期获益。没回答。

继4S研究之后,开展了有名的心脏的保护研究,(HPS研究)。入选了更大量的人群(20536例患者),它是一个2×2的系列研究,辛伐他汀40mg ,增加了剂量,4S 研究是20-40mg ,因为当时基本目标是高胆固醇血症,基本下降。现在是强化,40mg ,不但要下降,还要明显地下降,甚至要求达到一半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辛伐他汀40mg,加上安慰剂,同时临床试验还观察了维生素(和安慰剂),看它是否起到心脏保护作用,结果,没有看到阳性结果。这些都是早期限的临床试验,都有设有安慰剂,治疗期5 年,总随访11 年,都在英国69家医院进行。这里有一半患者使用4S 研究的病人,研究结束以后,进入40mg的研究,过渡到HPS研究。)下面重点讲辛伐他汀40mg和安慰剂对心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试验。

HPS研究的病人真实地反映了临床的真实情况,既有冠心病(13000例):(心脏病、心绞痛、血管重建手术患者),又有糖尿病(6000例包括1型和2型);和其他血管疾病(9000例(包括;中风,--),只要其中之一就可选,有1/3的人这三种病都有,是一个突出体现,全身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的病人。对这种人心脏保护的研究,既有实际的意义,在我们临床常见的。有时候在一个人身上,不光有心脏疾病,又有血管疾病,脑血管、下肢血管、糖尿病,这就HPS所研究的对象。经过一个5年的一个(心脏保护)研究,看到了辛伐他汀40mg能够降低主要风险24%,按统计学讲,每组都有1万多人群,用安慰剂组,事件的发生率,高达1/4(25.2%)。用辛伐他汀40mg,5 年后,它的风险下降,从25%下降到20%(19.8%)以内,是不少的贡献,P<0.0001;

对于不同疾病的情况,它的干预是否不同呢?

对于既往有冠脉事件的人,既往有卒中的人,既往有血管重建的人,用了辛伐他汀40mg,无论哪一种病人,比起服用安慰剂的人,临床事件都有明显下降;冠脉事件,相对而言风险下降27%;卒中的风险下降25%;血管再次重建的需要降低24%。

这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对于哪些不愿意接受血管重建的病人,还有什么方法延缓他的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用他汀治疗。

对于心脏保护作用研究中,着重看一下对脑卒中的影响。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还一些不明原因的卒中,用了辛伐他汀,获益的程度都在24%到25%之间地减少。

所以辛伐他汀对心脏保护的研究,不光是对心脏的保护,也对脑血管也是个保护。

再看对糖尿病的影响:

对所有的糖尿病的患者,只他要有糖尿病,我们认为糖尿病是冠脉的等外症。也就是说,患了糖尿病,不管他现在有没有心梗,有没有冠心病,有没有脑血管疾病,都相当于他得了这些病。因为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糖尿病人的预后,和得了心梗病人的预后一样的。对糖尿病人的干预,经过辛伐他汀40mg的研究,5年血管主要事件,都有明显下降,相对风险下降23%,无论是糖尿病伴有冠心病也好,还是没有冠心病也好,都有获益的。所以我们对糖尿病的病人,要特别地关注,一开始就要进行他汀的治疗。

对于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

如果说这些病人,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不高的话,要不要用他汀?这里也作了分析:入选的时候,看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有的人≥130的水平上,有的人在100和130之间。有的不高,小于100(mg/dl)。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小于100(mg/dl)都有入选了,有3421例。这些人入选后,也同样看到了事件的进一步下降。从21%降到16.4%.。什么意思呢?只要他是一个血管病,无论他是糖尿病,无论是冠心病,还是脑卒中,只要他是一个动脉粥样硬化性的一个高风险的病,用了辛伐他汀40mg,这些人都是获益的,不管他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高与低。

在这个临床试验上,比刚才4S研究(4444例研究),对于入选的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没有加以限制,只是说,他具有糖尿病,或者说他具有慢性血管疾病,或者他带有冠心病的话,都有可以进入心脏保护的研究。

这样的研究人们看到,基线的水平,并不是我们用不用他汀的唯一的标准。关键是看这个病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血管状态。

这个获益给我们提示了,对低密度胆固醇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就是小于100还不够,小于70又如何。

总结心脏保护的研究;

*5年治疗期获益显著:

---降低总人群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率;

---降低卒中发生率

---降低糖尿病患者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率

---降低不同LDL基线水平患者的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率

*更长时间的获益如何?

5 年是不是够了,看:5年后随访两组差距似乎缩小,分析起来,原因很多:

---失访;

---原治疗组患者停药;

---原对照组开始使用他汀;

---获益仍然存在

(这样混杂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两组没有多少差距,并不是没有条件的)

对于HPS研究,对于哪些坚持长期他汀治疗的患者,持续获益。长达11年的观察,还是获益的。

刚才我们都是针对糖尿病的,冠心病或者脑卒中的人。

我们看高血压的患者:

单纯高血压的患者,他汀治疗是否获益:--ASCOT研究,就是这样在一个研究。

10305例患者,本来是高血压的干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还加了一个联合方案:氨氯地平+贝托普利;与β受体阻制剂组的对照研。两组降压方案的基础上,又加上一组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的研究,观察他汀降脂治疗,降压药+阿托伐他汀,10mg ;对照组:降压药+安慰剂;用了降压治疗同时降脂治疗,降脂组明显获益,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平均下降,冠脉事件明显下降,减少36%,。

这个临床试验说明了,他汀的使用要扩展。从冠心病,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扩展到单纯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的心血管病,是个心血管综合症,是症状的表现,但深层次的含

义,是内皮功能的紊乱。是个全身性的疾病。血压上升,只是个症状,一个指标,它代表的是一个动脉粥样硬化的提前的发生。或者说动脉粥样硬化的事件高发的一个人群,对于单纯的降压,毫无疑问,降压,用得很广泛,大家愿意把自已的血压降下来,但是,同时降血脂的治疗,高血压的人群血脂再低一点,这样一个调脂的治疗,使得冠心病的事件降低。对如何预防冠心病,提出了人群的干预,对于一个单纯的高血压,尚无冠心病表现的人,加上调脂治疗,使这部分患者更加血管获益。

在这个临床试验中,我们还看到了,降压的同时,再加降脂的治疗,卒中的风险,在降压的情况下,风险进一步的下降,减少23%。卒中事件减少27%。

ASCOT研究的整体研究,降压的治疗,使卒中风险总体减少23%,加上降脂治疗,卒中的风险进一步下降,达到27%。(视频:31:03)

(ASCOT-LILA延长期研究)这个研究当时计划观察3年,由于提前获益,不到3年,就提前关闭了临床试验。病人用了降压同时用了降脂,明显获益。如果继续下去,还是体现了我们对于受试者权益的保护。因为我们临床药师和临床医理共同做一件事情,要让临床的干预事实来说话,来验证,是否有益。临床试验结束之后,继续延长期限的治疗,就使得所有的人群进入降压和降脂的治疗。延长的治疗,仍然看到的是,一开始就获益的人继续获益,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获益逐渐分开了。在这里也提示,用药要早用。(32:15)

1,2,他汀长期治疗后的后效应(32:17)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我讲的。后效应有一部分早期用药带来的,有一部分是长期坚持,就是早期和坚持的相加。

woscops研究,就是冠心病的试验。研究的对象是6950名男性,年龄45-60岁,胆固醇高的人,他现在还没有冠心病的人,胆固醇高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平均是120,观察5年,用了普伐他汀40mg ,加安慰剂对照。使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同时高密度有5%的上升。临床终点事件,在这些男性人身上看到的是,非致死性,死亡的风险减少31%。全缘因死亡减少22%;冠心病的死亡降低33%。对这些男性都是冠心病风险高发的人群。常常恶性事件在这一组人身上发生。特别是哪种吸烟的人,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少体力活动的人。这些地人,根据据冠心病一级预防的试验,给我们怎样思考和提示,有助于大家以及我们所关注的人群,这个研究提示,5 年的他汀治疗,得到是成功的效果。

woscops研究,总共还继续随访了15年,这些人观察了5年之后,继续往下走,(这个长期试验,还是流行病学,在我们中国,还远远做得不够。我们的临床药物试验的机构,药物试验的基地,有几百个,每年进行常规的资格认证,大家都有在做得试验。但鉴于过去做的试验,哪些作过贡献的受试者,是否有长期的随访昵?在这一点上,我们缺乏数据。(35:22)。

Woscops试验,长达15年的随访,看到的是,原治疗组的心血管风险比原对照组低23.9%.

(附多媒体原件内容:

Woscops研究延长期结果

◆5年研究期内,普伐他汀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心血管风险事件降低30.4%;

◆在研究后10随访中,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普伐他汀用药率分别38.7%和35.2%

◆10年随访中,心血管事件风险,原治疗组比对照组低16.5%;

◆在总共长达15年报随访中,原治疗组心血管事件风险比原对照组低23.9%.

刚才讲了4s研究,给我们很好的回答,延长期原治疗组的持续获益归功于早期启

动他汀的治疗。

ASCOT-研究,高血压的人群,在降压的同时,加上10mg的阿托伐他汀,延长期之后,我们看到,红的,是加了降脂的治疗,蓝色的,是单纯降压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分开,获益的不同,越来越明显。他汀在高血压人群当中应用,它们使降压的同时,使血管进一步获益。

经过这样一个介绍,他汀在疾病早期,在快速进展期,或者不稳定期,能尽早使用,并持续使用他汀,发挥它的最大效益。他汀除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外,不光是一个降脂的问题,还有调脂以外的多重的效应。包括抗氧化,稳定斑块,---等等,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来防止事件的发生,就是防止斑块的不稳定。

动脉粥样斑块涉及到人类的问题。随着年龄的进展,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血管老化,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突出的表现,就是斑块的作用,斑块好比一个冰山,冰山都有处在一个死的静止的状态,和我们共存,还好。问题是有的冰山,或者是说是火山,有时候它要爆发。就有事件。它斑块的不稳定,它的破裂,血栓形成。有血栓,就有要命的事发生。突然的血流中断,无论是死于功能衰竭,还是死于正常心肌和缺血坏死的心肌之间病不稳定,这个致死率如果说在院外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仍高达,20%-50%。由于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急忙诊救治,确确实实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是,心肌梗死无论如何早期救治,但毕竟是火山爆发了,心肌坏死。心脏,问题是什么?成人的心脏,心肌细胞不再再生。有一部分心肌或者大面积心肌坏死了,面临的是一个心功能的问题,心脏扩大问题。带来生活质量下降,心力衰竭的发生,死亡率是很高的。这样一个情景,就提出了预防的更为重要重要。他汀给我们很好循证的、正面的回答。

2,安全性

大家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坚持用他汀,或者启动他汀的治疗,其实是担心它的安全性。

他汀的安全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肝脏的问题;横纹肌溶解的问题;还是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看看循证的证据给我们什么经验;

GREACA研究,1600个病例,3 年随访。

这个研究,还有一组肝功能异常的病人。有一部分人肝功能本身的问题,有一部分人由于胆固醇的上升。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在肝脏,无疑增加肝脏负担,肝细胞破裂,转氨酶上升。

无论是肝功能异常,还是胆固醇增高,用了他汀,看是否获益,还是转氨酶上升了。看到这样在一个事实在,心血管事件和肝功能基础比较起来,肝功能正常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要低于肝功能基础异常那一组。用了药之后,肝功能异常那些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是降低,而且肝功能并没有因为用了他汀而上升。这就是,肝功能异常并不是禁用他汀的一个指标。(原PPT一张内容:提示: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接受他汀治疗3 年后,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基础的肝功能,我们看的是,无论肝功能好与坏,经过他汀治疗,都有明显获益。

对于这样一个临床试验,事实说话,美国FDA,2012年,修改调脂药物说明书,取消定期肝功检查规定,改为开始用药前和肝功不良症状时需要检查;他汀治疗的肝脏安全性临床无需过多的顾虑。这是一个最有权威的说明书。

再看横纹肌的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一个症状:

肌酶并不上升,表现为肌痛,乏力,就是肌病的一些表现。

还有一些横纹肌的溶解;什么叫横纹肌的溶解:肌酶升高大于10倍以上,伴有肌酐升高。

肌病:肌酶升高大于10倍以上或正常上限,伴有肌肉症状。

发生率是多少,我自已的临床实践,横纹肌的溶解极为罕见;肌痛确实有一些发生。

(原PPT一张内容:中低剂量他汀,引起肌病,肌痛,横纹肌溶解,发生率分别是每10万人年150,9和1.6)

肌酶异常的发生率很低,早期的研究和指南无需因此而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使用。

后来年发现,随剂量的增大,对肌肉的影响增大;大剂量的他汀可能性导致10-15%的肌肉损害。但是,横纹肌的溶解仍然为罕见的。

FDA新的意见,提出;

2011年辛伐他汀的肌肉安全性,在与某些药合用时不提倡剂量超过80mg,qd, 要慎重。

2012年,FDS修改了洛伐他汀的说明书,分级限制了和某些药合用的最大剂量,(这使得临床使用更加安全化,)

建议并未要求减少他汀的使用,而且建议家庭医生和患者更加警惕肌肉症状的早期表现,尤其是大剂量使用时。

而是更广泛地把握适应证。

下面看癌症的发生率

这个观点始上世纪的几个队列研究。尤其是2005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观察性研究。

这个观察性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观察研究主要观察一些直肠癌,结肠癌患者,研究认为:持续5 年以上的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将使用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升高50%,从而认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癌症发生率。

这个观察,入选的人并不多,他汀使用的加起来、有他汀使用的直肠癌的21 人,没有他汀使用的有168人,在新英格兰这样一个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轰动不小。

如何看等这个研究报告?有评论,也纷纷开展再研究。

刚才说的这个研究,是个观察的研究。不是随机的设计,存在着复杂的混杂因素,以及那些人是癌症发生高风险的人。关于他汀致癌,在动物实验中一直没有观察到。

---这个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的确认和核查。

在Lancet(柳叶刀)2010,376:1670-1681这样在一个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个有特别学术权威的,和学术纠正的一个文章:(荟萃分析:评估他汀和癌症风险的关系。

入选的人数>1000名,实际的他汀应用在2 年以上。排除的标准,在用以前,患有癌症风险的全排除。也就是说,入选的人,并没有癌症发生(刚才所说的研究,在入选以前,就有不少癌症发生了)。我们看到的荟萃分析结果:他汀没有增加癌症的风险

(图略)。这是一个21个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更有说服力的,他汀与安慰剂对照,是不是他汀比安慰剂组癌症明显增加。最后结果,风险落在“1”上,两者打平手,没有看到他汀增加临床癌症的发生。(49;00)

强化的治疗,即大剂量的他汀治疗,也没有看到他汀常规的治疗,癌症有发生增加的见险。

延长期的治疗,26个研究,也没看到他汀的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癌症的增加。

如果我们作一个经济学的分析,他汀治疗带来心血管事件的下降,比起人体中癌症发生的对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可对比的。(49:23)

这就我们对于癌症发生的一个目前观点。

我刚才讲的临床试验(HPS研究,20536例,随访11 年;ASCOT-LLA研究,10305例患者,11年随访;WOSCOPS研究。6595例患者,15年随访;4S研究,4444例患者,10年随访),也都有对癌症的发生作了观察,没有看到癌症增加的风险。而且在老年患者中,也没有看到癌症增加的风险。

更低水平的胆固醇,我们是不是需要干预?(50:05)

刚才在心脏保护中有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非随机的临床试验和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健康人,想要长寿的人,低密脂蛋白胆固醇多低为好?现在,没有一个说法。没有一个底线,就是说我们不能再低于这个水平的,有一个预值放在那里,没有。比如说,一个心肌梗死的患者,用他汀治疗,要使得他的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多少水平面的下降,并没有说达到多少水平,就停药了。就是说,在很低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情况下,由于他是临床上有使用他汀的适应证,(51:14)这些观察看到,少于40怎样?50-59之间,40-49之间,它们怎么样?它一年的死亡的风险,怎么样?不同的水平的,已经很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情况下,由于他是一个临床上有使用他汀的强适应证,比如说,他是一个心梗发生的患者,前段的临床已经证明,必梗发生之后,不是根据他原来基础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多低多高,都要开始他汀的治疗。有些人是很低的水平,我们观察到,用了他汀,空的,就是没有用他汀的人,黑的,就是即使他的代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到少于40mg ,仍然用了他汀,(注;针对PPT图象解说)用了之后,我们看的是进一步的获益。(52:20)。所以有人提出来,是不是我们的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我们婴儿出生时的水平,我们的血管就健康了呢?哪个水平可以低到多少

呢?---29mg/dl。当然,我个人建议并不达到这么低的水平,因为,必竟它是我们细

胞活动中一个必需的物质。但对于一些高危的人群来讲,我们还有必要探索它个体的一个治疗的水平。到底对于一个个人,达到多少为好,如果达到小于70mg/dl,仍然不断地反复地发生心肌梗死,反复地斑块的不稳定,那么,他汀的治疗不能质疑。但是,还有一点,目前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冠心病的发生,除了胆固醇的学说,最坚实可靠的学说之外,它还有很多,我们还不懂。(53;30)。

这个是介绍小于60mg/dl(介绍另一张PPT),也认为,如果他是用他汀的临床适应证的话,他仍然可以获益。

对于没有血管病的人(53:56),健康的人(另一张PPT)只要它是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30mg/dl,高敏的C反应蛋白(CRP)≥2mg/L。也就是说,刚才讲的,心梗的发生,冠心病的发生,跟炎症相关,这个斑块处于炎症状态下,容易斑块破裂。那么健康人,如果他炎症指标上升,我们用他汀的治疗干预之后,能不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呢?这个是“JUPITE研究”的设计所在。对于这样一组人,用上瑞舒伐他汀20mg/

天,使得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到平均水平55mg/dl,这是健康人。我说的健康,说的是目前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人,不到40%的人,有糖尿病,有45%的人有代谢综合症。

总之,他有高发心血病发生的风险,对于它的一个低水平的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干预,我们看到的是提供人们健康人所参考。(55:25)。目前你还没有糖尿病,还没有心血管病,可能预测到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JUPITE研究,用他汀来干预,能够降低风险。

3,介绍指南:(55:51)

现在,我们哪几种人必须用(他汀)强制性地用: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这个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有一致提出了,心梗之后,要尽量地早期使用他汀干预,目的是再一次降低事件发生的风险。也减少血管重建的发生。

还有心血管防治指南,以及心房颤动,包括心力衰竭,等等的指南。都有提到他汀的问题。

对于无须质疑的,我们前面讲到的,心梗的人,心血管疾病的人,无论脑卒中,还是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人,哪是确凿的,更加明确的心血管病。这些人都要尽早地使用他汀。而且希望他长期使用。

关于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我们并不建议用他汀

他汀应用更加细节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尽早启动大剂量他汀

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强烈推荐应用他汀

对于严重的心衰不建议他汀使用(57:26)

脏器功能衰竭的时候,都已经太晚了。

(STEMI指南)对STEMI患者血脂管理的指南推荐:

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管理,它的证据等级是一类,证据水平是A。什么是证据水平?是基于大规模的,循证的,随机的,对照的临床试验,证实了他汀在急性心肌坏死当中,它的应用的有益的、有效性。所以指南把它定为一类的。

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的血脂管理也提出了,比如;

糖尿病患者,用他汀的治疗来降低血管的风险。是一类、A类的指证。

心力衰竭指南:

CORONA研究和GISSI研究,不推荐瑞舒伐他汀用于心力衰竭。没有见到明显的获益。

4,总结:

长期的他汀的治疗明显获益;

---早期持续治疗,停药后持续获益(后效应)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他汀长期治疗会导致额外负担的安全性问题

我们应遵循指南的推荐,无论是没有血管病的,还是有了血管病的,都应该积极主

动地治疗。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是我们医学发展的一个手段,是我们医学发展的目标。

---所有动脉粥样硬功夫化患者都有建议使用

---ACS患者尽早启动大剂量的他汀治疗--(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

---[对冠心病、糖尿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使用他汀治疗。

------------------------------------------------------------------------------------------------

联珠”效应:他汀类药物(statins)副作用研究的新发现

“联珠”效应:他汀类药物(statins)副作用研究的新发现

(整理)他汀类药物及高血脂治疗.

高血脂症 治疗原则 1.继发性血脂异常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伴有原发性血脂异常的,需给予相应治疗。 2.治疗措施应是综合性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需严格掌握指征,必要时考虑血浆净化疗法或外科治疗。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1.医学营养治疗:根据患者血脂异常的程度、分型以及性别、年龄和劳动强度等制订食谱。高胆固醇血症要求采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外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要求改为严格的低脂肪饮食,脂肪摄入量<30%总热量;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要注意限制总热量及糖类,减轻体重,并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 2.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BMI)。 3.其他:戒烟;限盐;限制饮酒,禁烈性酒。 药物治疗 1.常用调脂药物 1.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他汀类) 2.苯氧芳酸类(贝特类) 3.烟酸类 4.胆酸螯合剂(树脂类) 5.依折麦布 6.普罗布考 7.n-3脂肪酸制剂 2.调脂药物的选择 1.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如单用他汀不能使血脂达到治疗目标值可加用依折麦布。 2.高甘油三酯血症:首选贝特类和烟酸类,也可选用n-3脂肪酸制剂。 3.混合型高脂血症:如以TC与LDL-C增高为主,首选他汀类;如以TG增高为主则选用贝特类;如TC、LDL-C与TG均显著升高,可考虑联合用药。轻型混合性高脂血症可联合应用他汀类与n-3脂肪酸制剂。 其他治疗措施 1.血浆净化治疗 仅用于极个别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的严重难治性高胆固醇血症者。 2.手术治疗 在少数情况下,对非常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如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对药物无法耐受的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何正确服用他汀类药物

如何正确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适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最全面的降脂药物,也是指南推荐的降脂首选药物,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全面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将他汀类降脂药可分为:短效类他汀,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血脂康等;长效类他汀,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酶发挥降脂作用。由于人体合成胆固醇的酶在夜间的活性最强,所以对于老一代他汀类药物如普伐他汀来说,最好在睡前服用,能够更好的抑制该酶,发挥最大的降脂效果。

但是,并非所有的他汀类药物都需要在睡前服用。 可以在早上服用的他汀:辛伐他汀正旨平。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般 起始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对于冠心病患者可以20mg/日为起始剂量,晚间顿服。 但有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提示: 1. 晨起服药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略低于晚间服药组,但仍可使两者分别下降21%和31 %。 2. 晨起服药组降低甘油三酯的幅度明显优于晚间服药组(38%比19%)。与晚间服药相比,晨起服药可更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调节轻中度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 需睡前服用的他汀:普伐他汀。成人开始剂量为10mg-20mg,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应随着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一日最高剂量40mg。 研究显示,睡前服用普伐他汀比上午服用的生物利用度低60%,但降脂疗效反而高。这表明肝脏在晚间摄取药物多,降脂效果更好。 需晚餐时服用的他汀:洛伐他汀。成人常用量为10-20mg,每日一次,晚餐时服用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天80mg。 食物有利于增加洛伐他汀的吸收,空腹时服用洛伐他汀吸收减少30%,因此需晚餐时服用。 【特别提醒】血脂康中的主要降脂成分为洛伐他汀。推荐的剂量为一次2粒,一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轻、中度患者一日2粒,晚饭后服用。 可晚餐时或睡前服用的他汀:氟伐他汀。推荐剂量为20或40毫克,每日一次。晚餐时或睡前吞服。 在稳态状态下,与晚饭后4小时给药相比,晚饭后即时给药会导致血浆峰浓度降低2倍,达峰时间增加2倍。因此可以晚餐时或睡前吞服。

张抒扬,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 (2013年全临床药学会议大会报告) 2013-05-13----根据视频整理----2013-05-28结束 作者介绍: 张抒扬,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心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兼临床药理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内科杂志编委,2007年获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2007年至2010完成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组织多项国家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际和主要牵头的国内国家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完成国内外发表的期刊论文130余篇。是非常优秀的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也是临床药理学专家。 全文报告: 他汀类药物长期降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如果有使用他汀的指征,是否安全的积极到位地使用这个药。有我的周边,有高脂血症、糖尿病,或者冠心病,或者家庭中有脑卒中、冠心病的家属史的人,属于他汀应用的适合人群,由于顾虑它,而没有使用。 为什么要讲他汀,它是心血病治疗上的突破性进展,有30多年的使用历史。对于他汀的应用,随着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明确,它在心血病当中,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中的地位,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信息的分享,能够正确的认识他汀,能够自觉地安全使用它。 胆固醇和他汀的研究历程 已有100多年报研究历史。1833 年代发现胆固醇物质,到1910年看德国学者报告胆固醇和血管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开始探索血管粥样硬化发展机理学说。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跟血管的供血有直接的关系,在正常人当中,随着胆固醇高,患冠心病的风险就高。在冠心病人当中,随着胆固醇高,心肌梗死的风险就高,不但如此,脑卒听风险也增高。20世纪50年代后期,心脏研究首次证实,心脏胆固醇高,与心梗风险直接相关。 到1978年,对家庭胆固醇血症患者,一名妇女首次应用他汀药物,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同时也发现,患者出现明显的肌无力和肌萎缩症状,出现跟他汀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这就提出一个严肃问题,他汀能不能在人类的疾病上发挥它的作用。 1987年美国FDA批准洛伐他汀在美国销售的第一个他汀。 1990 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项荟萃分析文章,明确指出,降低胆量固醇能预防心梗和死亡,同时也注意到,自杀、他杀、或意外死亡可能有增加,提示要关注。 2001年,西立伐他汀研发,致死性的横文肌溶解症而被撤市, 这些一连串的治疗有效,同时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如何去面对,如何把科学东西、实践的东西,更加明确,积极地探索和研究,还在不断地进展。特别是临床大规模的试验验证,循证的结果,2010年,美国年均心梗致死亡人数较1980年降低50%。有1/6的下降应单独归功于他汀。对于胆固醇和他汀,是怎样关系,疗效是明确的,安全也值得关注。以后要不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分类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治疗的主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血脂异常作为ASCVD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水平已成为当前预防与治疗ASCVD 的主要方式。临床常规检验提供的血脂参数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与甘油三酯(TG)。其中LDL-C水平与ASCVD的发病风险相关性最大,LDL可通过血管内皮进人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后者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因此,应将LDL-C作为控制血脂异常的主要干预靶点。他汀类药物能明显的降低LDL,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最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是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首选的调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增加肝脏细胞表面LDL受体以增强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减少体内LDL水平,从而通过上述药理机制发挥调脂作用。本院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氟伐他汀(来适可)、普伐他汀(富利他之)、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托伐他汀(阿乐、尤佳、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可定)等。本文通过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强度、药动学特征、不良反应等方面来介绍各药物的特点,以保障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1.作用强度:胆固醇治疗的目标值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需使LDL-C降低至<1.8、 2.6或 3.4mmol/L(详见相关指南)。不同他汀类药物降LDL-C强度差异明显,以LDL-C降幅38%为例,每日需氟伐他汀80mg、普伐他汀40mg、辛伐他汀20mg、阿托伐他汀10mg、瑞舒伐他汀<5mg。结合本院各他汀药物剂量和常规用法用量(富利他之20mg,qn;来适可40mg,qn;舒降之20mg,qn;阿乐、立普妥20mg,qd,尤佳10mg,qd;可定10mg,qd),可推算普伐他汀(富利他之)、氟伐他汀(来适可)具有低强度的降脂作用(使LDL-C降低<30%),而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托伐他汀(阿乐、尤佳、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可定)具有中等强度的降脂作用(使LDL-C降低30-50%)。可见同等剂量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市场状况分析

他汀类药物市场状况分析 当世界上第一个由默克公司生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Mevacor)于1987年经FDA批准上市后,立即引起了医药学界的关注,被认为该药的开发成功,是降血脂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该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以减少肝胆固醇的合成,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产生,并加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降低。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有:胆汁酸隔离剂、烟酸类、纤维酸衍生物类、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普罗布考、其它类。但是,从近几年世界药品市场来看,其中抗血脂药物发展得较快的品种首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自从洛伐他汀问世后,先后又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Zocor)、普伐他汀(pravastatin,Mevalo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Lescol)上市。第5个上市的是辉瑞公司的阿伐他汀(atorvastatin Ca,Lipitor),本品是“他汀”类药物中唯一能在高胆固醇血症病人中明显地适用于降低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药物。第6个上市的的拜耳公司的塞伐他汀(cerivatatin,Lipobay),该药于1997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上市。随着他汀家庭人丁兴旺,其在降血脂药物已经占据极为重要的一席。 一、全球他汀类药物销售格局 2000年,降血脂药(降胆固醇药)成为全球第二大治疗药物类别,全年销售额达159亿美元,同期增长21%。他汀类降血脂药是降血脂药的主力军,主要品种有辉瑞的Lipitor(阿伐他汀)、默克的Zocor(辛伐地汀)、BMS的Pravachol/Mevalotin(普伐他汀)、拜耳公司的Lipobay/Baycol(塞伐他汀)和诺华的Lescol(氟伐他汀)。从近几年他汀类几个主要品种的销售情况来看(见图1),2000年与1997年相比,其销售总额已经番了一番多,并保持了每年25~30%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20多亿美元。 据临床实验表明,对目前市售的6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分别各用40mg剂量,临床观察其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结果:洛伐他汀为31%,普伐他汀为30%,氟伐他汀为27%,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精心整理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瑞舒代他汀(可定)以及匹伐他汀(力清之)。这么多他汀有什么不同,哪一种适合自己呢?他汀类药物有相同的功能团—羟基戊二酸,都具有相同的共性,如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但因具有不同的取代基,故每个他汀类药又具有独特的异质性(个性)如药效学的强度(降脂效价)、药动学的参数、适应证、肌肾毒性的大小、相互作用的多少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的影响等均不相同。下面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他汀类药物做一比较。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 1 天然化合物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2 人工合成化合物氟 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亲脂性对于他汀类药的肝选择性十分重要,而更高亲脂性的则可更多的分布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包括与受体结合力强、作用持续久、风险更大等),也就可能存在更多的肌肉安全性问题。他汀类药物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是由它们的油水分配系数或辛醇 / 水分配系数,他汀类药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强烈相关。无论亲水性他汀类药还是亲脂性他汀类药均有利有弊,而理想的分配系数应是中性,即不太疏水性也不太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 ; 而亲水性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的效果评价

他汀类药物的效果评价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血脂紊乱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症。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一般高脂血症可分为4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高脂血症一般不会引起人们太多不适,常不为患者所察觉,其主要危险在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致死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应用调脂药物是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分为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本文将重点讨论他汀类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抑制人体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浓度的作用。一般的他汀类药物适用于治疗除纯合子家族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在他汀类药物中唯有辛伐他汀对于纯合子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的疗效)。短期内服用他汀类药物较为安全,长期服用此药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其血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及肌酸激酶等项目。儿童、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及存在肝脏病变者禁用他汀类药物。本类药不宜与烟酸、贝特类、环胞霉素合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肌肉及肝、肾功能损害。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如下几种: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 1.他汀类药物的适应症 1.1降脂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对其的抑制作用,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均降低,促进浓度依

他汀类药物的介绍

他汀类药物的介绍 他汀类( statins)药物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还能轻度降低甘油三酯( TG)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为当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 当前用于临床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罗 苏伐他汀等。 一、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1.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 (1)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的开放酸部分与HMG-CoA极为相似,因而对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有特异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起到调脂的作用。 (2)调脂疗效: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 ATP 公布的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使TC 下降 30%~ 40%,LDL-C 下降 35%~ 45%,TG 下降 5%~ 10%, HDL-C 升高 5%~10% 。2.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 (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抗凝固作用 (3)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作用 (4)抗炎症作用 (5)抗骨质疏松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预防痴呆 二、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表现:恶心、腹泻、腹痛、消化不良、ALT 或 AST 升高。 神经系统表现:失眠、头痛、视觉障碍、眩晕、外周神经病变等。 2.肌肉毒性 临床表现:肌痛、肌无力、严重者引起横纹肌溶解。 他汀类药物单独应用时的耐受性良好,在已有报道的严重肌肉不良反应中,有相当比例与他汀类 药物和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相关。一般来说,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引起肌病的发生率很低,大约 是千分之一,而且与剂量相关。 临床报道,补充辅酶Q10可以改善肌病症状。 3.肝毒性 所有他汀类药物都产生肝毒性,其发生率1%,且呈剂量依赖性。 4.其他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脱发,皮肤瘙痒,白内障,男性性欲丧失、勃起障碍等。 三、他汀类药物的比较与评价 1.药代动力学、剂量和用法 (1)药代动力学 所有的他汀类药物口服均能迅速吸收,4h 内血药浓度可达峰值,但吸收程度大不相同,30%~ 80%。

各种他汀类药物选择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作者:————————————————————————————————日期: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瑞舒代他汀(可定)以及匹伐他汀(力清之)。这么多他汀有什么不同,哪一种适合自己呢?他汀类药物有相同的功能团—羟基戊二酸,都具有相同的共性,如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但因具有不同的取代基,故每个他汀类药又具有独特的异质性(个性):如药效学的强度(降脂效价)、药动学的参数、适应证、肌肾毒性的大小、相互作用的多少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的影响等均不相同。下面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他汀类药物做一比较。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1 天然化合物 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2 人工合成化合物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亲脂性对于他汀类药的肝选择性十分重要,而更高亲脂性的则可更多的分布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包括与受体结合力强、作用持续久、风险更大等),也就可能存在更多的肌肉安全性问题。他汀类药物是水溶性还是脂溶性,是由它们的油水分配系数或辛醇/水分配系数,他汀类药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吸收、分布、代

谢、以及排泄强烈相关。无论亲水性他汀类药还是亲脂性他汀类药均有利有弊,而理想的分配系数应是中性,即不太疏水性也不太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 而亲水性他汀类药则更多的是依靠主动转运进入到肝脏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匹伐他汀属于亲脂性的 1半衰期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半衰期大于10小时,属于长效他汀,可以在一天任何时间服用。其他半衰期较短,需要晚上睡前服用。2药物代谢除了普伐他汀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外,其他或多或少都要通过肝药酶代谢。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主要经过P450酶3A4代谢,氟伐他汀通过P450酶2C9代谢,瑞舒伐他汀通过P450酶2C9和2C19代谢,匹伐他汀只有很少通过P450酶2C9代谢。3普伐他汀除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1)是天然水溶性他汀,很少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因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低;(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可与华法林、地高辛等高蛋白结合药物联合使用;(3)是唯一不主要依赖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代谢的他汀,可与大量与P450 酶系相关的药物合用,而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如红霉素、克拉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利托那韦、环孢素、免疫抑制剂等;(4)循环中无活性代谢产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2014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他汀为安全调脂药 2014-08-12 14:13来源:丁香园 字体大小 -|+ 笔者按:随着他汀类药物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为纠正广大患者和医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倡正确认识他汀安全性,在近日召开的血脂论坛上推出了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2014 年7 月19 日至7 月20 日,中国,长沙——由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承办的2014 年长沙血脂论坛在长沙召开,主要围绕血脂代谢、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脂管理等议题展开相关讨论,并对近20 年发表的所有重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细化解读,评价新近国际上发表的血脂相关指南,展望中国血脂指南的修改要点。 会上,论坛主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兼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所长赵水平教授作了题为《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共识草案》的主题报告,重点对他汀的肝脏安全性、肌肉安全性、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与认知功能改变和神经系统损害的关系、肾脏安全性等 5 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他汀类的肝脏安全性高 赵水平教授表示,目前认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可能引发肝酶增高(表1),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在所有接受他汀类治疗患者中,约1%~2% 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 3 倍,但减量或停药后肝酶水平即可下降,即使不调整剂量,70% 也会自行下降;在肝酶增高后继续使用他汀类,没有引起肝衰竭的报道,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汀与明显的肝损伤及肝衰竭有关,他汀治疗中肝衰竭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并不高于普通对照人群。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安全地使用,慢性肝病或代偿性肝硬化亦不属于此类药的禁忌证。他汀相关异常无需肝功能监测。但也要注意到,对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以及任何原因所致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3 倍、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要非常慎重地加以确认。 他汀类相关的肌病发生率低 他汀类偶可引起肌病,严重时可致命,但此种不良反应很少见。肌病包括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不伴CK 升高)、肌炎(有肌肉症状,并伴CK 升高)、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并伴CK 显著升高至10×ULN 以上,肌酐升高,常有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 对照试验显示,他汀类引起的肌痛的发生率为仅为5%,且在安慰剂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少数重度肌病也呈剂量依赖性,其发生率约为0.1%-1%。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更是罕见的,发生风险约为0.04%-0.2%,呈剂量依赖性,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或)联合用药的患者。应用时尽量选择药物相互作用较小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肌病发生风险。 他汀相关肌病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易患因素有:①高龄患者,②体型瘦小、虚弱者,③多系统疾病,④多种药物合用,⑤特殊状态如感染、创伤、围手术期、强体力劳动,⑥合用药物或饮食,⑦他汀的用量,⑧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曾有CK 升高等,⑨遗传因素。 他汀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发糖尿病风险 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此为他汀的类效应,但是它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增糖尿病的风险,另外,患者基线年龄与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强相关。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会轻度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但是无论是绝对风险还是与他汀类药物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相比,该风险的危害均很低。 在适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群中,需要继续使用,特别是对于有中高度心血管风险的人群及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他汀类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应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人群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他汀与认知改变和神经损害无明显相关性 美国FDA 曾要求他汀类药物的说明书提示其存在失忆和意识模糊方面的不良反应。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并未在大型临床试验中持续出现,即使出现通常也不严重,停药后就会消失。 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认知改变较少见,目前缺乏证据表明其与稳定性或进展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之间存在相关性。两项针对AD 患者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超过 2 万人参加的迄今最大规模降脂研究HPS 研究显示辛伐他汀组11 例出现外周神经病,安慰剂组则有8 例,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ROSPER 研究中,普伐他汀治疗组也未见外周神经病发生,对认知功能评价和身体伤残也无影响。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精心整理 各种他汀类药物如何选择? 他汀类药物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稳定逆转斑块,目前已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基石。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之)成。:以及排泄强烈相关。无论亲水性他汀类药还是亲脂性他汀类药均有利有弊,而理想的分配系数应是中性,即不太疏水性也不太亲水性。他汀类药物亲脂性顺序依次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他汀类药分布方式的区别在于亲脂性他汀类药是通过被动转运和非选择性扩散进入肝细胞和非肝组织;而亲水性他汀类

药则更多的是依靠主动转运进入到肝脏与非肝组织如肌肉等。匹伐他汀属于亲脂性的 1半衰期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半衰期大于10小时,属于长效他汀,可以在一天任何时间服用。其他半衰期较短,需要晚上睡前服用。2药物代谢除了普伐他汀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外,其他或多或少都要 特性: 剂等; 的他汀类药物半衰期较短,所以一般要求在临睡前服用,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匹伐他汀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及较好的降脂疗效,可于一天内任意固定时间服用。食物可促进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的吸收,最好晚餐时服用;对其他药物并无明显影响。美国血脂新指南将他汀类药物治疗按强度分为三类:1降低LDL-C水平2降低LDL-C水平30%~50%称为中强度3

降低LDL-C水平>50%称为高强度若要降低LDL-C水平>50%,指南只推荐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此,这两种药物也称为强效他汀。虽然常用的7个他汀类药物都具有降脂作用,但由于它们化学结构功能团的不同,其适应证也有差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7种他汀类药的适应证就各不相同,(见下表“√”表示可于相应疾病的治疗)。2007年3月8日FDA致死 中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而普伐他汀与洛伐他汀肌肉不良反应为最低。6种他汀类药物肌肉事件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他汀在肾安全性方面存在异质性。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使用他汀是安全的。估算肾小球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估研究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估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15T17:25:30.3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龙华燕 [导读]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安全性风险,其中以肝损害最为常见。 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药剂科 412002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进行评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方法:纳入4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46例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46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6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例为肝损害,2例为肌肉酸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结论: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安全性风险,其中以肝损害最为常见。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安全性风险;评估;研究 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他汀类药物是我国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药物,有效改善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然而较长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明显的安全风险,使用不当会对患者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为提高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安全性,我院本次研究对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性纳入2015年9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为(59.8±1.6)岁。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前,我院研究人员已获取患者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均给予46例患者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93221;生产单位: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mg)治疗,用药方法:温水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服用2个月后统计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46例患者中,共6例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其中4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肝损害,2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肌肉酸痛。 3.讨论 3.1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适应人群 他汀类药物在本质上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能够通过竞争性的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阻断细胞内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减少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发挥降血脂的功效,适用于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治疗[2]。此外,药理研究还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肝脏表面载脂蛋白的合成,在发挥良好降脂功效的同时,还可发挥抗炎、免疫抑制、增强骨密度等作用,适用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 3.2他汀类药物的肌肉安全性风险分析 2001年他汀类药物西立伐他汀因横纹肌溶解症导致患者死亡而撤市,使得临床及患者开始高度重视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长期临床应用发现,他汀类药物对患者肌肉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种,他汀类药物有三种,分别为肌肉酸痛、肌病和横纹肌溶解[4]。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肌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浓度有关,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临床调查发现,我国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的肌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欧洲国家的患者,且用药剂量大的患者肌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用药剂量小的患者。提示我国临床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避免大剂量用药,以降低他汀类药物的肌肉安全性风险。 3.3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风险分析 肝脏安全性风险是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普遍关注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肝脏内因具有丰富的血流和代谢酶系,是多种药物的代谢场所,他汀类药物也包括在其中。他汀类药物使用后可使患者的肝酶出现一过性升高,但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肝损害。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器官的机能处于衰退状态,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较易发生肝损害,尤其是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因此建议临床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患者实施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监测,用药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后,立即停止用药,避免老年患者发生肝损害,病情进一步加重。 3.4结果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安全性风险以肝损害为主,其次为肌肉酸痛,与上述阐述内容具有一致性。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虽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安全性风险,临床应加强对他汀类药物安全性风险的分析,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规避,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范琰,陈亚红,刘梅林等.老年患者应用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1):3-5. [2] 陈锐,王昊天.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2):158-160. [3] 纪明慧.脑出血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9(23):3863-3865. [4] 龙小云,魏国义,周洋等.医院2008-2012年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调研[J].中国医药,2013,8(6):845-847.

主要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区别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抑制人体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浓度的作用。一般的他汀类药物适用于治疗除纯合子家族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在他汀类药物中唯有辛伐他汀对于纯合子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的疗效)。短期内服用他汀类药物较为安全,长期服用此药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其血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及肌酸激酶等项目。本类药不宜与烟酸、贝特类、环胞霉素合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肌肉及肝、肾功能损害。 他汀分为天然他汀(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他汀(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匹伐他汀)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天然他汀是从生物中提取得到的,如美伐他汀可以从橘青霉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因而也叫做生物他汀。相应的,完全人工合成的他汀则被称为化学他汀。 目前,主要认为,化学他汀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服用以后,需要肝脏分泌羧基脂酶对其激活以后,才能抑制肝脏合成脂类物质。酶解过程会产生化学性肝损伤;而天然他汀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不需要酶解,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发生作用。其降脂作用比化学他汀强,也不存在个提差异。 辛伐他汀,与其余他汀类药不同的是,它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辛伐他汀适用于治疗伴有冠心病的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值得注意的是辛伐他汀不能与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合用。用法:成人的初始用药剂量是每次口服10毫克,每日服1次,晚睡前服用。以后可根据病人的病情调整用药剂量,但最大的用药剂量不可超过每日80毫克。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也可服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每日40毫克,饭后顿服。如果病人的胆固醇仍无下降的趋势,可每天将80毫克的辛伐他汀分3次服用,即早饭后、午饭后,各服20毫克,晚饭后服40毫克。 阿托伐他汀,此药是一种新合成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其副作用较小。阿托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在与别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并且,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较强。用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即能明显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用法:每天晚饭后口服一次。成人从每天10毫克的剂量开始服用。之后,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成人每日用药的最大剂量不可超过80毫克。 匹伐他汀,初始剂量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同阿托伐他汀相同,并且其药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发生较少等特点有潜力成为治疗脂质异常症的标准药物。通常成人每次1~2mg匹伐他汀,每天1次,饭后口服。根据年龄、病情可以酌情增减药量,低密度脂蛋白值下降不明显时,可以考虑增加药量,每天的最大用药量为4mg。匹伐他汀与其他他汀药物比有其独到之处,由于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而被称为“超级他汀”,因除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外,同时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与降低甘油三酯的能力强于其他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由于对血糖水平无影响,对伴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的高脂血症患者更为适合。

分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

分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方法116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1.0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652,P<0.05)。结论对他汀类药物用药指征应充分掌握,严格规范用药剂量与联合用药,对患者的症状表现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认真观察,保证用药安全,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临床用药;安全性 伴隨经济与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1]。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心脑卒中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具有相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冠状动脉(冠脉)事件发生率就会减少2%左右,说明血脂异常对心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预后质量有直接影响。伴随医药学的持续发展与深入研究,大规模临床实验加强降脂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的公布,他汀类药物成为降低血脂的首选药物,成为心血管病预防的常用药物[2,3]。但是,药物均会有一定的毒性与不良反应,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其毒性也会逐步增加,降脂药物通过肝脏并不会使肝脏的脂质沉积减少,甚至会使肝损伤加重。所以,需加强对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安全性研究,促使其在临床上可合理用药,使患者获得最大效益[4]。现对临床用药中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予以探究,选取本院2016年4月~ 2017年1月收治的116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分组分别予以小剂量与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6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疾病类型:高血压55例,冠心病32例,心律失常16例,高血脂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中女24例,男34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6.78±8.74)岁。观察组患者中女26例,男32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6.65±9.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原发病治疗前提下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口服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81)治疗,6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他汀类药

3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在各类人群的临床应用已近20年,大量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 1、他汀类药物与脑出血 现有资料表明,针对一级预防人群,他汀类药物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针对二级预防人群,尽管总体人群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且出血风险与降脂强度不相关,但对于二级预防人群中一些出血风险高位的个体,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权衡风险和获益,个体化使用他汀并合理监测 2、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 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新发糖尿病相对风险增加9%,且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的影响具有“类效应”,而非某一种他汀类的特点,研究还显示大剂量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他汀会使新发糖尿病相对风险增加12%。他汀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新发糖尿病的高位个体中:包括代谢综合征、他汀治疗时已有空腹血糖受损(>5.6mmol/L)、重度肥胖(BMI≥30kg/m2)、HbA1C升高(>6%)、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升高(>1.7mmol/L)及高血压病史。可以针对这部分新发糖尿病高危人群加强血糖监测。多数大规模研究证实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不影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非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研究证实糖尿病是他汀治疗的主要获益人群之一,无论是伴或不伴其他危险因素的糖尿病人群,均是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适宜人群。积极使用他汀降低LDL-C是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 3、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绝大多数患者的肝脏是安全的。FDA建议服用他汀类期间,应根据临床情况适当进行肝酶监测,治疗期间若发生肝损伤临床表现,应立即就诊,若在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且伴有临床症状或出现黄疸,则应停药,若原因不明,则不宜重新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考虑到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国情,建议在长期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监测肝酶指标。 4、他汀类药物的肌肉安全性 常规剂量内使用各类他汀类药物在推荐剂量情况下并无增加肌毒性的明确

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 例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各有50例,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配合使用 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 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出现不 良反应的情况,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安全性 近些年,心血管疾病高发,该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医学 领域提出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该类药物能够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 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治疗效果明显[1],研究其治疗时的安全性又是一个新的课题。我院就 该项内容做了简要研究,下面内容机该次研究的过程做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了100例作为研 究对象,将这些患者以随机的形式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是对照组,两组患者的 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患者中有22例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60-75岁,平 均年龄是(68.34±3.24)岁;对照组患者中有23例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9-76岁,平均年龄是(67.51±3.47)岁。这些患者具体患病类型分别是,初发性心绞痛14例,恶 化劳累性心绞痛28例,自发性心绞痛35例,混合型心绞痛23例。选取患者的标准:患者 除了心血管疾病外,没有其他的重大疾病,比如肾衰竭等等;患者有合适的年龄,没有超过80岁;患者并不患有精神类疾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患者有清楚的意识,可以正常同 医护人员沟通;患者并不具备严重肿瘤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其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均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以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内容与患者做了如实沟通,患者与患者家属均知晓具体情况,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考虑常规质量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并且使用了β受体滞剂、硝酸甘油、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并且辅助使用镇痛和镇静药物治疗[2]。观察组患者除了上 述药物治疗外,配合使用了他汀类药物,药物名称是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4008)。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存在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部件,使用心电图检查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ST段和T段的检查结果,符合正常标准,24h中患者原有缺血症状已经全部恢复;有效:患 者存在的临床症状呈现一些恢复地状态,但是并为全部恢复,使用心电图检查仪器对患者进 行检查,患者ST段和T段的检查结果基本符合标准,并且患者缺血的情况,在24h内呈现 出好转的状态;无效:患者存在的临床症状并未好转,使用心电图检查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ST段和T段的检查结果没有出现好转的趋势,患者缺血症状,在24h没能出现好转的 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