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教学文案

最新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教学文案

最新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教学文案
最新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教学文案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以空气为工质,其循环的装置简图见图6-21,循环的

图和图如图6-22所示。从冷库出来的空气状态为1,其温度(为冷库温度)压力为,接着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升温升压到、,再进入冷却器进行定压放热,温度下降到(=),然后进入膨胀机实现膨胀,使压力下降到,温度进一步下降到最后进(),入冷库进行定压吸热过程完成循环。循环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称作增压比,用表示。

进行循环分析时,为突出主要问题,假定所有的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在压缩机内的压缩过程及膨胀机内的膨胀过程均为可逆绝热过程并且空气可作为比

热容取定值的理想气体。

压缩空气理想制冷循环的构成与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一样仅是

方向相反?是的,在热力学分析上,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可以视为布雷敦逆循环。

参看图6-22,循环中工质从低温热源(冷库)吸热量亦即循环中工质的制冷量:

排向高温热源的热量为

压气机消耗的功为

膨胀气缸中回收的功为

所以,循环消耗的净功是

因此,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考虑到1-2,3-4都是可逆绝热过程,因而有

将之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

(6-20)

上式表明,循环增压比越小,制冷系数越大。但增压比越小,单位质量工质的

制冷量也越小。当由(/)下降到(/)时制冷量也由面积1-4-4’-1’-1下降为面积1-9-9’-1’-1。所以,不能太小。

在相同的低温热源(冷库)和高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

与式(6-20)比较,因为,所以,这里再次看到相同温度两热源(和)之间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量为 (6-21)

式中,是循环工质的质流量。可见制冷量取决于温差和质流量。

双级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压力和压力的确定

双级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压力的确定 论文作者:吴春江 摘要: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对于用冷量大的系统采用单机双级压缩制冷装置已不是最佳方案,而采用单机配打双级压缩制冷装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双级压缩制冷过程中间压力对制冷系数的影响,从而为设计单机配打双级压缩制冷装置时,合理的选择中间压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制冷工况蒸发压力冷凝压力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双级压缩制冷技术已在国防、科研、化工、医院、食品等建筑中广泛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于制冷技术方面的能耗逐年增长。一些单位或工厂企业使用双级压缩制冷技术面越来越广,而对于单机配打双级压缩制冷装置设计使用过程中的通常是简单选择中间温度,也因为目前国内、外对于双级压缩制冷中间温度没有系统的标准,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双级压缩冷冻机经常不处于最大制冷系数的工况下工作,影响整套设备的制冷效果,不利于节能要求。 我国的节约能源法中指出,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的管理,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担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还包括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节能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具有更重大的意义。目前,全国各地电力十分紧张,但所需能量也在迅速增长。由此要求我们制冷专业人员在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应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节能的目的。 1、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制冷经济技术指标 两级压缩制冷机是将压缩过程分为两次来实现,系将来自蒸发器压为为Pe的低压制冷剂蒸气先用低压压缩机(或压缩机的低压级)压缩到中间压力Pm,然后再用高压压缩机(或压缩机的高压级)压缩到冷凝压力Pc。因此,它需要用两台压缩机(或使用双级压缩机)。现在,对于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大多是选用单级压缩机组合成两级压缩制冷机,而不专门针对两级压缩制冷的要求设计和生产高压及低压压缩机。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类型 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 T-S图: P-S图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使用说明书 杭州嘉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安全总则 (1) 使用前注意事项 (1) 1.0概述 (2) 2.0型号编制及说明 (4) 3.0配置及安装 (4) 4.0冷干机的操作方法 (7) 5.0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9)

安全总则 1、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的工作压力绝不能超过铭牌上标明的最高工作压力。 2、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在电力驱动下运行,请按国家电力标准进行安装。 3、在进行任何电气检修工作前,请务必先切断电源。 使用前注意事项 1、冷冻式干燥机属高级精密设备。机内制冷系统的精密元件、管道及控制系统 电子元件,均不得经受较大的冲击和震动。由公路作长途运输时,车速不得过高。当路面质量不良时,尤应减速行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本机在装卸、移动及安装时,无论装箱或拆箱状态,均需使用叉车从箱体或 机器的底部受力搬运。切忌在空气进、出口管道处受力搬运机器。 3、水冷式冷冻干燥机开机时应先通水,后通电。 4、冷却水温不高于320C,流量不小于0.2T/m3.h。 5、风冷式冷冻干燥机的进风口与墙体距离1.5m以上,两台干燥机的进风口与 排风口不要面对面,环境温度不高于350C。 6、冷冻干燥机开机前必须气、水(水冷型)、电三者具备。

1.0概述 1.1冷干机工作原理 JRL系列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是根据空气冷冻干燥原理,利用制冷设备使压缩空气冷却到一定的露点温度,析出相应所含的水份,并通过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再由自动排水阀将水排出。从而达到冷冻除湿的目的。同时,压缩空气中3μ及以上的固体尘粒及微油量成份都被滤除,使气源品质达到清洁、干燥的要求。 1.2工艺流程顺序 JRL系列产品的工作分为空气系统和制冷系统两个部分: 空气系统:含有水份、油份的压缩空气进入气对气热交换器,使压缩空气预冷,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除去一部份水分,再进入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使压缩空气冷却到2-100C的露点温度。水份、油份及部分杂质在此被凝结,冷却后的气体和已凝结的水份、油份及部分杂质通过气液分离器被分离,然后水份、油分被自动排水阀排出,干燥后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对气热交换器升温后输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管路“出汗”现象的发生。 制冷系统:低温液态制冷剂在气对制冷剂交换器吸收热量而蒸发成气态,气态制冷剂从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汽化器和吸气过滤器进入制冷压缩机吸气口,汽化器和吸气过滤器是为了防止液态制冷剂和杂质进入压缩机内而设置,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根据旁通阀的自动调节,有小部分气体直接进入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而大部分气体则进入冷凝器冷凝并降温,从冷凝器出来的低温液态制冷剂通过贮液器及干燥过滤器进入膨胀阀。贮液器和冷凝器的作用是保证制冷剂在膨胀阀的入口处为纯净的液态。液态制冷剂经膨胀进入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又在交换器中冷却压缩空气,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 当负载增大时,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温度压力升高,通过膨胀阀传感器信号控制膨胀口开大,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当负载过小时,旁通阀自动地向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提供一个人工负载,以防止吸气压力过低。特点 1、制冷压缩机采用美国泰康(TECUMSEH)、比斯图(BRISTOL)、法国美优乐(MANEURCP)等 公司的高温型全封闭制冷压缩机,运转声音小,省电寿命长。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安全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水冷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 1、系统配置: 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储罐→压缩空气母管→冷冻式干燥机→供气母管至设备 2、系统配用杭州仕嘉冷冻式干燥机,压力露点温度2-8℃(对应大气露点-23-- 17℃)。 3、空压机、冷干机为一对一配置,开启的空压机及冷干机风量必须相对应,停用的冷干 机必须关闭进出口阀门必须关闭。严禁冷干机停机但阀门开启。严禁无载长时间运 行。 4、开机前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观察冷干机制冷系统:冷媒高、低压表,在未开机时 两表基本平衡; 5、检查空气管路和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6、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水压为,水温≤32℃,打开冷却水进水阀门(冬季长时间停机 时应排出冷却水);开机检查电流、风扇马达等正常运转3分钟开启压缩空气进出阀门。 7、正常运行时,冷媒低压表指示在范围以内,冷媒高压表在范围以内。 8、开机30分钟检查排水系统自动排放应正常。 9、冷冻系统冷凝器应定时(2月/次)清洗以保证换热效果。每班手动排水2次,遇高 湿天气应适当增加排水次数。水量较多时可少开前端储气罐排水阀少量排水。 10、冷冻式干燥机配有前端、后端过滤器,应保证其底部自动排水阀排水管畅通。 11、控制仪表说明: 1)、冷媒低压表:指示蒸发器内冷媒的饱和压力值。 2)、冷媒低压表:指示冷媒的冷凝压力值。 3)、空气压力表:指示压缩空气在冷干机出口处的压力值。 4)、运行指示灯(RUN):此灯亮则表示冷干机正在运转工作。 5)、通电指示灯(POWER):此灯亮则表示电源接通。 6)、电流过载保护跳脱指示灯:此灯亮则表示压缩机工作电流过载。此时请再按一次停机按钮。 7)、 8)、启动按钮(START):按下此钮,冷干机被接通电源开始运转工作。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一、两级压缩采用得原因 制冷系统得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得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由于生产得发展,对制冷温度得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得比值(即压缩比)很高得条件下进行工作、由理想气体得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得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就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得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得单位制冷量与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得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得润滑油,因为润滑油得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得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得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得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就是不经济得,而且甚至就是不可能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得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但就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得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得多,且操作也较复杂。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就是有利得,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得组成及常见形式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就是指来自蒸发器得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就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得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就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得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与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得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与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其中,两次节流就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得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冷库得供液。因此实践中

空气制冷公式

按照让压缩空气直接在假想的一个空气透平中做功,直接膨胀到环境压力,即一个大气压计算的。实际上这个计算方法不合适,压缩空气,尤其是高压力的压缩空气,完全可以释放出比这更多的能量——能够多接近一倍。 首先,我给出热力学上的绝热膨胀功计算公式: 每公斤气体的膨胀功W=T3*Cp*i*{1-[1/(e^m)]} 式中, T3为膨胀前的温度(开氏温度), Cp为膨胀初、终温度之间气体的平均定压比热,常温空气为1.05左右(零下30度到零上200度左右,为1.005,温度超过200度则温度越高比热越大。但零下40度则为1.05,再以下我没有数据), i为等熵效率,高效率涡轮,比如先进燃气轮机的大型多级轴流式涡轮,等熵效率能够超过90%,甚至达到93%以上。但小型涡轮等熵效率较低,空气流量千克/秒数量级的轴流式涡轮,等熵效率氦比不上柴油机增压器的涡轮——向心式涡轮,其等熵效率只有70-80%;内燃机常用的曲柄连杆机构,传动效率也大约是85%;这里按照85%计算吧。 e为膨胀比,m为(k-1)/k,其中k为工质比热比,就是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的比值。对于常温空气,k=1.4。 以计算7大气压压缩空气膨胀做功为例,假设外界环境温度为1标准大气压、15度(这是核定发动机技术指标的国际标准大气条件),则W=288*1.05*0.85*{1-[1/7^0.286]}=109.7千焦/千克。 按照此计算方法,压缩压力为300公斤左右(30MPa)的气体膨胀时,每公斤空气膨胀功为:W=288*1.05*0.85*{1-[1/300^0.286]}=206.7千焦/千克 但是,换个思路。300公斤的压缩空气,不一次性膨胀,而是先膨胀一定的膨胀比,此时由于对外做功,气体的温度下降。然后利用热交换器将其加热,再膨胀...... 仍以300公斤的压缩空气计算,将其膨胀分成3次进行,每次膨胀比均为6.7,并且前二次膨胀后均将其排气升温到室温(仍取为15度),则总膨胀功为: W=3*288*1.05*0.85*{1-[1/6.7^0.286]}=3*107.8=323.5千焦/千克 与直接膨胀的膨胀功206.7千焦/千克相比,增加了56.5% 如果分成4次膨胀,每次膨胀比4.16计算,总膨胀功为344.3千焦/千克,与直接膨胀的膨胀功206.7千焦/千克相比增加了66.6%. 当然,有一些因素使得多次膨胀的实际收益率有所降低,这些因素包括: 膨胀后气体从环境吸热,由于换热器必然存在换热端差,因此实际上涡轮排气不可能升高到环境温度,肯定低一点;(不要提用火焰加热,那违背了压缩空气环保的初衷) 每次膨胀后,气流要经过管道、换热器,而二者必然存在流动损失,使总膨胀比有所降低;由于膨胀是间断进行的,因此上一级涡轮出口的其流动能有所损失,而在多级轴流式涡轮中,这部分动能是不损失的。 另外,在结构上,每增加一次膨胀,就需要增加一套管道和热交换器,装置的体积、重量都大幅增加。

冷冻式干燥机使用使用说明

SLAD系列 SLAD series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使用说明书 Freezing Type Compressed-Air Dryer Operation Instruction 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Hangzhou Shanli Purify Equipment CO.,LTD

尊敬的用户: 首先,感谢您选购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SLAD系列冷冻式干燥机,为了确保机器正常、可靠运行,请务必在使用本机器之前详细阅读说明书。 从您购买杭州山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产品之日起,您将会得到本公司一流的售后服务。

一、设备安装注意事项 一、冷干机安装标准要求:无须安装地脚螺栓,但要求基础水平坚固,并要顾及排水系统的高度和设置排水地沟。 二、冷干机与周围环境或机器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以利操作和维护保养。 三、请绝对避免安置于屋外直接日晒和雨淋或温度高、通风不良以及尘埃多的场所。 四、安装时应尽量避免管道太长,弯曲角度太多,管径太小,以免产生压力降。 五、冷干机出入口上方请加装旁路阀以利检修。 六、冷干机电源安装须特别注意: 1、额定电压在士5%范围以内。 2、电源进线的线径须视电流大小及线路长短而定。 3、SLAD-1NF∽6NF电源须专用。 七、冷却水或循环冷却水的水压须≥0.15Mpa,水温≦32℃且经过软化处理。 八、冷干机入口处最好加装主管路过滤器,可避免冷干机的热交换铜管表面被≥3u的固态杂质和油雾污染,直接影响冷干机的热交换性能。 九、冷干机最好装在后部冷却器与储气罐之后,以降低压缩空气在冷干机的进口温度,关系机体的性能及寿命,请妥善处理,如有疑难,欢迎查询。 二、冷冻式干燥机的保养要求 对冷干机的保养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不仅可使冷干机达到使用要求,而且可延长其寿命。

冷冻式干燥机说明书

k 冷冻式干燥机 安装 操作 调试 维护 说明书 杭州嘉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HANGZHOU JIALONG AIR EQUIPMENT CO.,LTD

目录 安全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使用前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安装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启动与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维护和保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故障和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总则 上标明的最高工作压力。 使用前注意事项 管道及控制系统电子元件均不得经受较大的冲击和振动。公路长途运输时车速不得过高,当道路情况不良时必须减速行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箱体或设备底部受力搬运,切忌在压缩空气进、出口管路处受力搬运设备。 ,两台设备的进风口与排风口 不要面对面,环境温度不高于38℃。 水冷式冷冻干燥机开机时应先通水,后通电。 冷却水温不高于32℃,流量不小于m3.h。 、电三者具备。 1.概述 原理及工艺流程 1.1工作原理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是根据空气冷冻干燥原理,利用制冷设备使压缩空气冷却到一定的露点温度,析出相应所含的水份,并通过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再由自动排水阀将水排出。从而达到冷冻除湿的目的。同时,压缩空气中3μ及以上的固体尘粒及微油量成份都被滤除,使气源品质达到清洁、干燥的要求。 工艺流程 冷干机工作分为空气系统和制冷系统两个部分: 空气系统:含有水份、油份的压缩空气进入气对气热交换器,使压缩空气预冷,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除去一部份水分,再进入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使压缩空气冷却到(2-10)℃的露点温度。水份、油份及部分杂质在此被凝结,冷却后的气体和已凝结的水份、油份及部分杂质通过气液分离器被分离,然后水份、油分被自动排水阀排出,干燥后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对气热交换器升温后输出,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管路“出汗”现象的发生。制冷系统:低温液态制冷剂在气对制冷剂交换器吸收热量而蒸发成气态,气态制冷剂从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汽化器和吸气过滤器进入制冷压缩机吸气口,汽化器和吸气过滤器是为了防止液态制冷剂和杂质进入压缩机内而设置,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并降温,从冷凝器出来的常温液态制冷剂通过贮液器及干燥过滤器进入膨胀阀。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后进入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又在交换器中冷却压缩空气,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 当负载增大时,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出口处的制冷剂过热度增大,通过感温包控制膨胀阀阀芯开大,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当负载过小时,气对制冷剂热交换器出口处的制冷剂过热度减小,通过感

压缩空气干燥方法及吸附式干燥机原理

压缩空气干燥方法 通常大气中总会含有一定量的气态水,水的含量与季节、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有关。当外 界空气进入空压机并被压缩时,这些气态水将凝结为液态水。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对气力除灰 系统的运行会产生以下影响: 1)使压缩空气管路、阀件等产生锈蚀; 2)使被输送的粉煤灰粘结,增加输送阻力,降低流速,甚至堵塞管道; 3)对于气动操作和控制系统,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会由于高速气流降压而发生冰堵,使气流中 断; 4)在布袋除尘器上,反吹空气的潮湿会使细灰粘结在过滤布袋上,使布袋过滤器的阻力增加, 滤气能力下降,输灰管的背压增高,严重时会造成布袋破损、脱落,甚至压扁布袋龙骨,除 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是确保气力除灰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压缩空气的干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冷冻法 利用类似空调机的原理,通过制冷系统使压缩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并使之通 过自动排水器排出,达到除水的目的。这种利用冷冻法净化压缩机空气的设备称为冷冻式压 缩空气干燥机(以下简称冷干机)。冷干机设计的最低压力露点为1.7℃(o.7MPa 时)。设定 此温度既考虑了避免温降的惰性可能使压力露点达到冰点而引起冰堵,又使冷干机具有最大 的干燥能力(压力露点尽可能低)。此压力露点相当于大气露点23℃,即每1M3 饱和空气仅 含有o.836g 的水分.已能满足大部分压缩空气用户的要求。 冷干机在除水的同时,还可使一部分油雾凝结,并使一部分尘粒和水汽与油雾凝并后一 同排出,其除油效率约70%,除尘效率约75%。 (二)吸附法

吸附法系用硅胶、活性氧化铝或分子筛等干燥剂能够吸附水分的特点,达到除去压缩空 气中水分的目的。基于吸附法原理的压缩空气干燥装置有: 1.有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机 通常采用两个吸附剂储罐,工作时一个储罐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另一个对罐内的吸附 剂进行加热脱水再生。经有热再生式压缩空气于燥机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其大气露点约-40 ℃:。加热方式有电加热或蒸汽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200-300℃。 当吸附剂升沮后,导人占总量不到10%的再生空气带走吸附剂中的水分,使干燥剂中 的平衡含水宰下降。当干燥罐内的吸附剂失去干燥作用.而再生罐内吸附剂脱水再生完毕时, 两罐通过气路阀门切换,使原干燥罐转入再生状态,原吸附罐进入干燥状态。 由于对再生罐进行加热后还需冷却,故通常要6—12h 切换一次,这就使有热再生式 干燥机罐体较大,需装较多的干燥剂,因而目前很少采用。 2.无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机__ 该干燥机的结构原理类似于有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机,不同的是吸附剂的再生不再加 热,而是直接用占总量12%—30%的压缩空气作为再生空气将再生吸附剂中的水分带走排 出,因而其罐体较小,但两罐切换频繁,通常30~600s 切换一次,故对切换阀的可靠性要求 较高。此外,因其切换频繁,吸附剂易粉化,因此在无热再生式干燥机后需设过滤器。无热 再生式干燥机处理后的压缩空气的大气露点也是-40qg。目前英国DOMNICKHUNTER 公司 生产了一种新型的无热再生式干燥机,其主体结构为内置双腔的扁平型钢,双腔即为干燥腔 和再生腔,每段型钢立置为一单元,可视用户气量积木式组合,上置封盖和连接管,下置切 换阀和控制装置、仪表等,结构紧凑,可靠性好,其大气露点可

两级压缩

1.1.3.3 多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在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当制冷剂选定后,其冷凝压力,蒸发压力由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受环境介质(水或空气)温度的限制,蒸发温度由制冷装臵的用途确定的,当冷凝温度升高或蒸发温度降低时,压缩机的压力增大,排气温度上升,在常温冷却条件下能够获得低温程度是有限的,即制冷温差是有限的。 当要求的制冷温差使循环的压力比超过单级压力比的上述限制时,一种解决办法是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就是分两极或多级达到循环所要求的总压力比,并且在低压即完成压缩后,现将其排气冷却降温后再到高压级继续压缩,从而每一级的压力比和排气温度均不超限。 由于考虑到超过两级后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及其他许多因素,故两级以上的循环在实际中很少使用,通常采用两级压缩循环,所以一下重点讨论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1.1.3.3.1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概述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当制冷剂选定后,其冷凝压力、蒸发压力由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受环境介质(水或空气)温度的限制,蒸发温度由制冷装臵的用途确定。当冷凝温度升高或蒸发温度降低时,压缩机的压力比将增大。由于压缩机余隙容积的存在,压力比提高到一定数值后,压缩机的容积系数变为零,压缩机不再吸气,制冷机虽然在不断运行,制冷量却变为零。

例1 有一台制冷压缩机,工质为R22,相对余隙容积,膨胀过程指数,冷凝温度℃,求允许最低蒸发温度。 解容积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当达到最低蒸发温度时,,上式可变为 代入具体数值,即 冷凝温度℃时,R22的冷凝压力,因此最低蒸发压力为 与相对应的蒸发温度℃,这就是蒸发温度的极限值。 单级压缩的最低蒸发温度不仅受到容积系数为零的限制,随着压力比的增大,除了引起制冷量下降,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经济性降低外,排气温度的限制也是选择压缩机级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排气温度过高,它将使润滑油变稀,润滑条件恶化,甚至会引起润滑油的碳化和出现拉缸等现象。当冷凝温度为40℃,蒸发温度为-30℃时,单级氨压缩机即使在等熵压缩的情况下,排气温度已高达160℃,显然它已超过了规的最高排气温度为150℃的限制。

冷冻式干燥机工作原理.

◎冷冻式干燥机工作原理 喷涂的原材料是否干净(可现场试验) 喷枪是否有问题(可现场操作) 清洗喷枪的清洗剂是否的问题(可现场操作) 现场喷漆人员的操作是否有问题(可向用户了解) 一、工况条件与技术指标 Working condition and technical data 进气温度(Inlet temperature): ≤80℃ 冷却方式(Cooling method): 风冷(Air-cooling) 进气压力(Inlet pressure): 0.4~1.0MPa 压力损失(Pressure drop): ≤0.03MPa 压力露点(Dew point): 2~10℃ 制冷剂(Refrigerant): R22 二、伽利略冷冻式干燥机产品特点: 1)人性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设计,外型新颖,美观大方,操作、维护、保养方便,安装简便(无基础)。2)机器制冷系统及空气系统经专家结合全国各地不同工况的差异性进行综合准确计算,设计参数留20%以上的裕量。 3)制冷压缩机: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如:松下、谷轮、泰康、美优乐公司等高性能制冷压缩机,低震动、低噪音、性能可靠、节能高效,确保整机的使用寿命长。压缩机防护等级为IP54级。 4)特殊热交换设计,可降低入口温度,并提高出口空气温度,可避免管路产生水滴,影响生产环境。5)多种形式(单、集、联控、PLC、变频等)的控制线路。适合不同用户的选用。 6)完善的智能保护装置:特设冷媒高低压保护、相序缺相保护、过低温保护以及自动融霜、故障自动停机、自动报警、电机过热保护等保护功能。 7)自动排水器按需设置,除水效率高。浮球式、电子定时可根据机器工况选择设置。 8)本机组采用独特的旋风式分离器。可将冷凝水从空气中彻底分离出来,并在各种气流条件下防止液态水份随压缩空气带出,保持高效的运行,达到最佳之干燥除水目的。 三、型号规格与性能参数 Model,size & technical data

压缩空气后处理

◎压缩空气后处理 ③冷凝器、二次冷凝器(预冷回热器) 在冷干机中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冷媒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冷媒蒸气冷却成为液态制冷剂,使制冷过程得以连续不断进行。由于冷凝器排出的热 组合式干燥机是由冷冻式干燥机和吸附式干燥机组合而成。 一、伽利略冷冻式干燥机产品特点: 1)人性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设计,外型新颖,美观大方,操作、维护、保养方便,安装简便(无基础)。2)机器制冷系统及空气系统经专家结合全国各地不同工况的差异性进行综合准确计算,设计参数留20%以上的裕量。 3)制冷压缩机: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如:松下、谷轮、泰康、美优乐公司等高性能制冷压缩机,低震动、低噪音、性能可靠、节能高效,确保整机的使用寿命长。压缩机防护等级为IP54级。 4)特殊热交换设计,可降低入口温度,并提高出口空气温度,可避免管路产生水滴,影响生产环境。5)多种形式(单、集、联控、PLC、变频等)的控制线路。适合不同用户的选用。 6)完善的智能保护装置:特设冷媒高低压保护、相序缺相保护、过低温保护以及自动融霜、故障自动停机、自动报警、电机过热保护等保护功能。 7)自动排水器按需设置,除水效率高。浮球式、电子定时可根据机器工况选择设置。 8)本机组采用独特的旋风式分离器。可将冷凝水从空气中彻底分离出来,并在各种气流条件下防止液态水份随压缩空气带出,保持高效的运行,达到最佳之干燥除水目的。 伽利略吸附式干燥机产品特点: 1)人性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设计,外型新颖,美观大方,长期高效,性能稳定,操作、维护、保养方便,安装简便(无基础)。 2)采用变压吸附的工作原理循环周期可根据工况进行编程,出厂标准设置10min。可根据客户需求合理选配多种控制模式,如:PLC控制、远程监控、露点显示及信号传输功能。 3)简体内壁作专业的防锈处理,10年不锈蚀。 4)灵活稳定的气动阀,工作可靠,寿命使用长。 5)吸附剂充填量极为充裕,大容量的干燥剂床保证了空气与干燥剂有充足的接触时间,使干燥剂能充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一、萨震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 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其中,两次节流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的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冷库的供液。因此实践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节流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至于采用哪一种中间冷

压缩空气干燥器工作原理

压缩空气干燥器工作原理 空气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含有水分的空气未经干燥,直接用于设备、仪表、仪器等, 将对各设备、仪表、仪器产生相当大的损害,使用寿命也将大大缩短。 压缩空气干燥器是一种用于去除压缩空气中水蒸汽的干燥设备,压缩空气干燥器主要分为吸附式干燥器和冷冻式干燥器两种。由于冷冻式干燥器采用的是制冷技术,管路容易产生冰堵,所以,冷冻式干燥的压力露点只能达到2℃以上,而在需要压力露点为-20℃以下的干燥空气时,吸附式干燥器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吸附式干燥器和冷冻式干燥器,二者之间的工作原理不同,所以性能也有所不同。 吸附式干燥器工作原理 吸附式干燥器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干燥器,属固体除湿法。采用的吸附剂主要有硅胶、铝胶和分子筛。这些吸附剂具有大量的孔隙,所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当吸附材料表面水蒸汽分压力小于空气中的水蒸汽表面分压力时,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就被吸附了。但当吸附剂吸附了足够多的水分,吸附剂饱和时就必须进行脱附再生,才能再一次吸附,以使干燥器能连续工作。所以,吸附式干燥器一般具有两塔,一个塔处在工作压力状态下,对空气进行吸附干燥,另一个塔在常压下进行脱附再生。由此两个塔在电控器的控制下进行干燥再生,并交替工作,连续提供干燥的压缩空气。 冷冻式干燥器工作原理 冷冻式空气干燥器是根据空气冷冻干燥原理、利用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膨胀、蒸发不断循环工作,从而将含有大量水蒸汽的压缩空气在低温下过饱和冷凝下来,析出相应的水分,再由自动排水阀排出,使压缩空气获得所需的露点。 由于冷冻式干燥器采用的是制冷技术,管路容易产生冰堵,所以冷冻式干燥的压力露点只能达到2℃以上。这种露点的空气已满足部分企业的用气要求,但对于压力露点在2℃以下的空气质量要求,冷冻式干燥则无法实现。

工程中,为什么不采用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空气作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压力过大 空气的的常温沸点在-190度,要使空气在常温下冷凝需要很高的压力,高压力对压缩机,及压力容器的要求会提高很多,高低压压差很大,膨胀阀也比较难选型,而且我个人认为压缩空气的电损耗很大 空气制冷的特点及应用 1.制冷工质是空气,容易取得,且安全无害。 2.因为空气本身既是制冷剂又是载冷剂,所以可以采用直接吸热循环,省去负载热交换器和载冷体循环动力,可直接为被冷却物体工地温环境。 3.空气压缩制冷实际流程灵活多变,对于不同使用要求的适应行强。 4.很容易实现高温、低温实验共用一室的方案。 5.利用空气压缩制冷易于获得较低温度剂直接吸热的特点,可以采用蓄冷循环,实现利用小容量制冷设备短时供应大冷量的目的. 6.空气压缩式制冷的最大缺点是制冷系数小,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空气压缩式制冷的单位轴功率产冷量小于蒸气压缩式制冷量,且使用温度越高,相差也越大。另外,噪音大是空气制冷的又一缺点,但通过噪音控制措施,可以的到改善。 空气压缩式制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应用:空气调节系统,如飞机空调系统大都采用这种制冷方式;低温环境实验;生产工艺过程的快速冷却;气体液化与低温分离装置等。 混合空气做制冷剂在技术上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它的绝热指数很高,要使它在常温常压下相变极不经济。飞机空调却能够应用是因为高空环境条件不同,使上述的不经济变为经济,不可能变为可能,仅此而已 逆布雷顿(Brayton)循环 逆布雷顿循环最初亦用于热力发动机。逆向布雷顿循环可用来制冷(简称逆布雷顿循环)。它的制冷原理是利用等熵膨胀制冷效应。单级循环适用于77-150K的温度范围。两级循环适用于20K,最低温度可达12K。布雷顿循环由压缩机、膨胀机及换热器组成。从理论上分析,循环有最佳压比,相应的功率及机器重量为最小。最佳压比通常在2.5-3左右。美国Creare公司在军方资助下已制成5W/77K的长寿命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该制冷机采用了气体轴承微型透平,已用于空间技术制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压缩空气单位制冷量小 2.制冷系数小 3.变温过程不可逆损失大 长期以来,空气制冷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只局限于飞机空调,因为飞机座舱空气制冷空调装置能充分利用飞机原有设备和条件: 利用飞机涡轮喷气发动机作为制冷系统的动力源和压缩机,以机外冲压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只增加透平膨胀机及其附属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系统小型化。 然而,要使空气制冷技术在空调领域得到推广,必须把其性能放在第一位考虑,这是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的现实要求,也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标志。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空气制冷应用于住宅和列车空调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早在1993年就设计出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空调(采暖、空调)的闭式空气循环制冷装置样机, 由Normalair -Garrett Limited 设计及制造的列车用闭式空气制冷空调系统于1998 年在往返于德国和荷兰的ICE- 3 高速列车上投入使

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2.5两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原理 2.5.1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 单级压缩在选用合适的制冷剂时,其蒸发温度只能达到-25~-35℃,原因是压缩比0 p p k 不能 再提高了。因为: (1)↑↓ ↓→ ↓→00p p p T k o ,压缩机输气量↓→制冷量↓ (2)↑→0p p k 压缩机排气温度↑(↑=↑RT pv )→汽缸壁温↑→吸入蒸汽温度↑→↑v →吸气量↓ 例如:当蒸发温度-30℃,冷凝温度40℃时,单级氨压缩机排气温度可达160℃以上。必须作如下限制: ① 单级氨压缩机排气温度<140℃ ② 单级氟压缩机(R12)排气温度<100℃ ③ 单级氟压缩机(R22)排气温度<115℃ (3) ↑→0 p p k 偏离理想等熵压缩机过程的程度↑→压缩机效率↓ 我国规定:R717: 0p p k ≤8 R12、R22:0 p p k ≤10 (P38表2-3) 要获得-30~-65℃的蒸发温度,又要符合合适的压缩比,则需要两级压缩制冷。 2.5.2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1.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类型 k m p p p p 压缩 压缩 (中间冷却器冷却后)→→→0201 总压缩比02 01p p p p k m ?= 每一级压缩比≤8~10以下 可分为???一级节流两级节流? ? ?中间不完全冷却中间完全冷却 * 两级节流:冷凝压力k p 节流到m p 中间压力,再节流到蒸发压力0p

* 一级节流:冷凝压力k p节流到蒸发压力0p,容易调节,实际生产中常用一级节流。 * 两级压缩采用中间冷却的目的是降低高压级的排气温度,降低压缩机功耗。 ①中间完全冷却——低压级排气温度(过热蒸汽)被冷却成m p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温 度。(氨压缩机) ②中间不完全冷却——低压级排气温度(过热蒸汽)被冷却降低了温度,来达到m p中间压 力下的干饱和蒸汽温度。(氟压缩机) 2.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这种循环形式被大多数的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所采用。 如图所示:从压缩机高压级排出的高压高温过热蒸汽4,进入冷凝器后被冷却成饱和液体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分为两路,一路经膨胀阀A进行节流,节流后降温为6,然后进入中间冷却器吸热,使中间冷却器中来自低压级的排气2充分冷却,6与2混合后的气体3为中间压力m p下的饱和温度m t,3作为高压级的吸气经高压级压缩后变成过热蒸汽4,至此构成一个高压级的循环回路;另一路饱和液体5经中间冷却器过冷后变成过冷液7,经膨胀阀B进行节流后变成低压液体8,进入蒸发器汽化制冷,然后变成饱和蒸汽1,在低压级压缩后变成过热蒸汽2,在中间冷却器冷却并与在中间冷却器汽化的蒸汽混合,变成饱和蒸汽了,作为高压级的吸气经压缩后变成高压级排气4,形成另一个循环,这是实现低温制冷的主循环。如果高压液体不要过冷时,可经过旁通阀直接进入膨胀阀B。 从图(b)可看到,循环3—4—5—6—3在中间冷却器里产生冷量,供另一个循环中饱和液体的过冷(过程5—7)和低压级过热蒸汽的完全冷却(过程2—3)之用。另一个循环1—2—3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以空气为工质,其循环的装置简图见图6-21,循环的 图和图如图6-22所示。从冷库出来的空气状态为1,其温度(为冷库温度)压力为,接着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升温升压到、,再进入 冷却器进行定压放热,温度下降到(=),然后进入膨胀机实现膨胀,使压 力下降到,温度进一步下降到最后进(),入冷库进行定压吸热过 程完成循环。循环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称作增压比,用表示。 进行循环分析时,为突出主要问题,假定所有的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在压缩机内的压缩过程及膨胀机内的膨胀过程均为可逆绝热过程并且空气可作为比热容取定值的理想气体。 压缩空气理想制冷循环的构成与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一样仅是方向相反?是的,在热力学分析上,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可以视为布雷敦逆循环。 参看图6-22,循环中工质从低温热源(冷库)吸热量亦即循环中工质的制冷量: 排向高温热源的热量为 压气机消耗的功为 膨胀气缸中回收的功为

所以,循环消耗的净功是 因此,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考虑到1-2,3-4都是可逆绝热过程,因而有 将之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 (6-20) 上式表明,循环增压比越小,制冷系数越大。但增压比越小,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也越小。当由(/)下降到(/)时制冷量也由面积1-4-4’-1’-1下降为面积1-9-9’-1’-1。所以,不能太小。 在相同的低温热源(冷库)和高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与式(6-20)比较,因为,所以,这里再次看到相同温度两热源(和)之间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量为 (6-21) 式中,是循环工质的质流量。可见制冷量取决于温差和质流量。

压缩空气设备初步知识

一、冷冻式干燥机工作原理、操作事项及维护保养 1、冷冻式干燥机系统流程图 2、工作原理 ※潮湿高温的压缩空气流入前置冷却器(高温型专用)散热后流入热交换器与从蒸发器排出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使进入蒸发器的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 换热后的压缩空气流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换热功能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空气中的热量被制冷剂带走,压缩空气迅速冷却,潮湿空气中的水份达到饱和温度迅速冷凝,冷凝后的水分经凝聚后形成水滴,经过独特气水分离器高速旋转,水分因离心力的作用与空气分离,分离后水从自动排水阀处排出。经降温后的空气压力露点最低可达2℃。降温后的冷空气流经空气热交换与入口的高温潮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的冷空气因吸收了入口空气的热量提升了温度,同时压缩空气还经过冷冻系统的二次冷凝器(同行独有的设计)与高温的冷媒再次热交换使出口的温度得到充分的加热,确保出口空气管路不结露。同时充分利用了出口空气的冷源,保证了机台冷冻系统的冷凝效果,确保了机台出口空气的质量。 3、机台主要仪表及主要控制开关说明 机台的主要仪表由压缩机空气压力表、冷媒高压表、冷媒低压表组成;主要控制器由ON/OFF按钮开关、冷冻系统高低保护开关、防冻开关组成。

①、空气压力表 ②、冷媒低压表 ①、空气压力表安装在仪表盘上,用于显示机台压缩空气的压力。表上由若干刻度组成,表内下方Mpa和中Kg/CM2代表的是压力的单位值。读取压力数值时,观察表上指针对应的刻度值加上其相对的单位值即可。 ②、冷媒低表安装在仪表盘上,用于显示冷冻系统的低压端的压力或温度,表上由若干刻度组成,读法与高压表相同。 备注:机台型号不同仪表数量、型式配置有所不同,实际配置以实物为准。 4、主要控制器 ①、ON/OFF按鈕開關安裝在機台的儀錶盤上,用於控制機台的運行與停止。 ②、冷凍系統高低壓保護開關安裝在機台內,用於控制冷凍系統高壓端及低壓端的壓力,避免機台的壓力超過使用範圍而造成設備的損壞。 ③、化霜电磁阀安裝在機台內,用於控制機台的冷凝壓力,避免機台冷凝壓力過低,造成蒸發器冰堵 5、冷冻式干燥机主要零配件

组合式低露点压缩空气干燥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43 组合式低露点压缩空气干燥器操作规 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组合式低露点压缩空气干燥器操作 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组合式干燥器设备操作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组合式低露点压缩空气干燥器的操作。 2 内容 2.1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如下:压缩空气(≤40℃)有入口经过冷冻干燥系统的预冷器与冷却排出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而预冷到约25℃后进行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空气冷却至接近冰点,水蒸汽呈饱和状态,约95%左右的水蒸气,凝成水珠,包括残留的油份,经挡板、气液分离器、自动排水器排出机外;冷空气经过截止阀进入吸附干燥系统,由截止阀进入吸附塔中的一只(如A塔),空气中残留的水汽,进一步被吸附剂所吸附,达到深干燥的空气,经止回阀进入预冷器复热至近常温,离开干燥系统排出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