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近年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系统科学将众多独立形成、自成理论的新兴学科综合统一起来,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已为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系统科学结构的许多见解。其中一种见解种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另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这一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

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类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使之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革。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一般系统论”之“一般进化论”的内涵

文章作者:陇菲

自从196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L·贝塔兰菲(Ludwing von Bertalanffy)的《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一书发表以来,在“三论归一”(“三论”指“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当代科学总体整合的途程中,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它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且,由于L·贝塔兰菲采用了“类比”式的“从各个学科中出现的问题着手,说明系统观点的必要性,然后用实例或详或简地介绍”(1)的方法;因此,它仍具有描述实证之科学经验的特点,而未臻分析抽象之科学规律的佳境。它虽然已经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系统观点的必要“,但并未深入透彻地揭示出系统生成、发育的机制。(也就是说:一般系统论的方法论特点是“结构主义”的,而未能着重探索“系统”生成、发育的功能。)而在实际上,正如萨特(Jean - paul Sartre)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所说:

由于运动,空间在时间中产生。(2)

或如普里高津 (ILya Prigogine,又译普里戈金)在《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所说:

演化组成实体。(3)

也就是说:“系统”乃是“进化”的结果。宇宙之共时的系统层次的存在,不过是其历时的进化系列的集合。换言之:空间的杂多的存在,统一于时间的动态的机制。正如恩格斯阐明之黑格尔的“伟大的基本思想”所说: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4)

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才认为“系统观点”是“必要”的。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才认为“人文进化”不仅是“一般系统”(General System)整体结构的一个较高层次;而且,“人文进化”有着“一般进化”(General Evolution)的内涵。换言之,如果说“一般系统论”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 ism)的话;那末,它必然要发展成为“解结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的、“功能主义” (Functionalism)的、本书作者称之为“一般进化论”(General Evolution Theory)的新兴学科。而“人文进化学”正是着重探索系统生成、发育机制之“一般进化论”的分支。

“系统”(System),最初是人类对于大宇长宙之根本统一的直觉。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术语描述着整个世界统一的巨大系统,并且建构了各个学科自己的分支系统。古代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之《世界大系统》一书,是人类最早采用“系统”这个术语的著作;而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是对系统“整体性联系”的最初表达方式。L·贝塔兰菲认为:这种表述“至今仍然正确”。(5)

“系统”的观念,西方世界中,只是到了康德,才第一次由“单是经验的规律里碰到”的“系统化的统一性”,(6)上升为“在少数原理下的多样变化”的“统一性”。(7)康德不仅正确地认识到:“一个事物,……它的各部分,……它们的存在与形式,都只能由于它们对于其全体的关系才成为可能”;(8)“事物的各部分相互为其形式的因果而自行结合为一个全体的统一;(9)事物的“每一部分……是由于一切其余的部分的作用而有其存在的,而且又是为了其它各部分以及为了其全部而存在的”。(10)而且,他进一步地明确指出:

但是这还是不够的。(11)

康德认为:

在它(自然)里面,有一个我们能把握的类和种的层次、诸类又按照一个共同的原理相互接近,于是从一类到另一类的过渡和由此达到上一级的类成为可能。(12)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康德早就提出了“自组织”的概念,(12)并且于1755年发表了他的《一般自然历史和天体理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高度评价了康德的贡献。他说:

如果大多数自然科学家对于思维不像牛顿在“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呵!”这个警告中所表现的那样厌恶,那末他们一定会从康德的这个天才发现中得出结论,免得走无穷无尽的弯路,并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劳动,因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如果地球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那末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一定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如果立即沿着这个方向坚决地继续研究下去,那末自然科学现在就会进步得多。(14)

遗憾的是,西方的自然科学世界中,对“大宇”之空间几何拓扑性质的关切,在很长的时间中,一直压抑了对“长宙”之时间绵延流逝性质的认识。如普里高津所说:

在西方的经典物理学中,时间(t)只起一个参数的作用,过去和未来是等价的。

(15)

这种时间观的根源在于一种“现实世界简单性”的信念。(16)

直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才建立了“时--空连续统”的概念。但是,如同法国理论物理学家巴沙拉布·尼科莱斯库 (Basarab Nicolescu)所说:

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情况毫无改变。我们仍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过去几百年的思想行事。(17)

“一般系统论”的早期学科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系统生成、发育机制及其进化、演变历史的漠然,证是西方自然科学对“长宙”之时间绵延流逝性质自古以来缺乏认识觉悟的典型。

这种情况,在近来有了令人喜悦的改变。作为继系统论创始人贝塔兰菲之后在美国推动“系统运动”的最有力的人物之一的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于1978年在其《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一书(18)中明确指出:

在对来自环境的挑战作出反应的过程中,自然的系统自己创造自己。(19)

存在着一个从多样性和混乱走向单一性和秩序的进程。(20)

直到整个网络有了巨系统(giant System)的性质。(21)

结构或功能的复杂性并不是进化的目的,而是进化的结果。(22)

如果进化确实在各个地方进行着,那么它就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不存在其它的路径。(23)

这就明确规定了宇宙的时间之矢。(24)

这样,“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之“一般进化论”(General EvoIution Theory)的内涵,第一次为人明确揭示出来。

其实,“一般系统论”原本就是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的贝塔兰菲,原是一个生物学家。他的最初的“系统论”学说,乃是“有机论的生物学”(Organical Biology)。在他所谓的“有机论生物学”中,他提出了“动态性”、“等级性、“系统性”的三个基本观点。而这三个基本观点,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Theory of Biological Evolution)的主旨所在。

查理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在1859年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人们常常把它与“生物进化论”的诞生联系在一起,但在此之前,“早已屡次有人提出进化论的思想。达尔文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最无可辩驳的有关生物进化的事实证据,并[初步]阐明了发生进化的机制。这一机制当然就是自然选择”。(25)

达尔文的贡献,并不是创造了“进化”的概念,而是以大最的资料证明了“进化”的事实。同样,达尔文的贡献,也并不是建立了生物的“系统”;这个历史任务,早由卡尔·林耐 (Carl von Linne)在1735年发表的《自然系统》一书中完成。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旨,是对“系统发育机制”的探索。达尔文“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自然选择”的学说,是对于“生物进化”之“系统发育机制”的最初的说明。达尔文对“系统发育机制”的探索,是西方自然科学界进入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阶段的标志,它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及进一步的发挥。正如普里高津所说:

生物学家达尔文、哲学家斯宾塞、马克思、恩格斯都对“时间”及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因素”的研究作出了很多贡献。(26)

达尔文明确指出:

“自然系统”是以伴随着变化的进化为基础的。自然学者所认为足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间真正亲缘关系的性状,都是从共同的祖先传下来的,所以,一切正确的分类必然是依据世系的;共同的家系是自然学者无意中找到的一个隐蔽的联系。(27)

自然系统是依据世系排列的,好像是一个宗谱。(28)

[自然系统]它是力图照世系排列,用变种、种、属、科、目和纲等术语来表示所获得的差异的等级。(29)

因此,达尔文认为,在生物界内所存在的“系统”,乃是一个持续生长发育的、有等级差异的“生命之树”。在达尔文看来,当今世界所共时并存的各种生物,以及在地层中所发现的各种化石所记录之早已灭绝的许多古代生物,都不过是历时的物种进化序列的集合和结果。达尔文用诗一样的语言说道:

同一纲内一切生物的亲缘关系,常常可用一株大树来表示。我相信这种比拟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真实,……依我想,这巨大的“生命之树”……它的许多已毁灭而脱落的枝条,充塞了大地,它的不断的美丽分枝,遮盖了大地。(31)

当代一般系统论常用的“系统树”的图形,正是具有如此的内涵。当代一般系统论所谓动态的、有层次差异的、递价结构的“一般系统”,无非是把达尔文所谓因自然选择而进化的、有等级差异的、宗谱结构的“生物系统”做了进一步的推衍泛化。

自从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之后,几乎所有的生物学家,

都或早或晚地接受了达尔文的思想,并“推而广之,进而探索所有物种的系统发育史”。(32)正如美国生物学家艾伦(G·E·Allen)所说:

19世纪的后40年,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科,除了普通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以外,都将系统发育的研究看得高于一切,而把本门学科的研究放在次要地位,或者被融于进化论的研究之中。(33)

这种历史趋势,使得“进化论”在20世纪初叶实现了与“群体遗传学”(Genetics of Populations)的综合,并于20世纪中叶进一步实现了与“分子生物学”(Molecu lar Biology)水平的“基因遗传学” 或称“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的综合,从而使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发展到了所谓“新达尔文主义”(New Darwinism)的新阶段;从而使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并且为使人们了解“一般进化”的内在机制,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虽然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但并没有能够回答“自然选择”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他的理论中,还有某种“后天获得性遗传”的意味。(34)

但是,正如奥地利的一个僧侣格里哥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在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问世6年之后 (1866年)发表而迟于1900年才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Versuch uber Pfanzenhybriden)所揭示的那样:“自然选择”所能够发生作用的,并不是“后天获得”的“性状饰变”,而是“遗传基因”的“重新组合”。物种进化中的“变异”或“突变”(mutation)并不是生命的个体和群体后天适应环境的结果,而是某种“重组”后的“遗传基因型”因其“达尔文适合度”(Darwn-ian Fitness)而在一个“孟德尔式群体”(Mendelan

Population)中得到表现的结果。

在孟德尔之后,1953年,莫·休·弗·威尔金斯(M·H·F·Wilkins)、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詹姆斯·沃森(Jame D·Waston)终于搞清了遗传物质“DNA” (脱氧核糖核酸)亦即“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基因”(gene)的“双螺旋”结构。从而使人们认识到:DNA链上的碱基排列具有《易林》所谓“符左契右,相与合齿”的密码的作用。而所谓“基因的重组”,是发生于“DNA”之双螺旋之间的碱基合符、对契的过程之中。正是“DNA”之双螺旋之间的碱基在合符、对契过程中的随机可能,才成为进化的无尽源泉;而这种在微观层次所发生的随机可能,只是在相比较而言的宏观层次中,才能得到表现的机会。如同法国分子生物学家雅克·莫诺 (Jaques Mo-nod)所说:

[必须]通过自然选择来最后判定对扰动性能的取舍。(35)

[微观层次的]扰动在宏观系统内积累起来以后,就将缓慢地但又肯定改变这个系统的结构。(36)

当代所谓的“突变论”正是对于微观扰动所引起的宏观突变之机制的数学说明。这样,“生物进化论”与“群体遗传学”的综合,便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奠定了“新达尔文主义”或称“综合进化论”的三个基本概念——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

世系遗传

也就是说:在微观层次即在分子水平上的“基因重组”,必须经过宏观群体中的“选择”,才能得以表现从而作为一种稳定的特性而在世系中“遗传”。

基于如上的认识,人们终于发现:“一切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共同的”。(37)只是由于同一“遗传密码”之近于无穷的可能组合,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发育长成了犹如“生命之树”的巨大生物系统。基于这个发现,美国加里福尼亚工科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马克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uck)在1949年提出了他对生命问题的哲学点。他认为:

寻求生物现象的统一规律,只有根据进化这一事实。(38)

如果把“基因重组”之“随机可能”比喻为自然界中的“噪声源泉”的话,那末,正如法国分子生物学家雅克·莫诺(Jaque Monod)在其1970年发表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自然选择能够从一个噪声源泉中谱写出生物界的全部乐曲。(39)

但是,人类并不仅仅满足于用“物种进化”的理论来揭示人与生物系统的统一,了解人在生物系统中的位置。正如赫胥黎(Thomas H·HuxIey)早在1863年所说的那样:

关于人类在动物界[以及在生物界]的位置的知识,是正确理解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预备知识。(40)

赫胥黎进一步地指出:

关于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由生物产生的力量和其他力量之间的密切关系,没有理由使我怀疑,从不成形的到成形的,从无机的到有机的,从盲目的力量到有意识的智慧和意志,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界的伟大进程中的相互联系的东西。(41)

赫胥黎明言,这种“相互联系”是在“自然界的伟大进程中”。这实际上,已经把“生物进化论”推衍、泛化成为了“一般进化论”。

当然,在19世纪的历史条件中,赫胥黎还不可能认识“一般进化”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只是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末期由于“非平衡态热力学(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以及“耗散结构论(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的创立,人们才开始了解,作为高度有序的生物系统,只不过是在所谓“宇宙大爆炸”之后,在宇宙整体上服从“平衡态热力学”或者“熵定律”(The Law of Entropy)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过程中,在局部区域由于“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规律,而“从混沌到有序” (Order out of Chaos)的产物之一。换言之,由于不断

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在宇宙的局部区域(如地球)出现了熵值递减的趋势。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才说:

一切状态……都是进化的结果。(42)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里高津才说:

达尔文教导我们,人类是镶嵌在生物进化中的;爱因斯坦教导我们,我们被镶嵌在一个进化着的宇宙之中。(43)

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困难:如果说某些状态是“非平衡态热力学”之“从混沌到有序”的“进化的结果”的话;那末,它们在更深的层次上,仍然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服从“平衡态热力学”的规律之“从有序走向无序”的“退化的结果”;更何况,在宇宙中不仅存在着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也存在着平衡态的“有序结构”,还存在着介于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之间的“有序结

构”。(44)因此,所谓“进化”,就“一般进化论”的意义而言,无非是意味着每一种层次的结构都以前面的一些层次的结构为先决条件的不同等级的层次及其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各种历时产生的异质结构在空间中的并存。

这里,本书作者有必要对“一般进化”作一个更为清晰的说明。

自达尔文进化论创立以来,它虽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并未获得进一步的理论升华与体系泛化,更未能形成一个能够揭示所有存在层次发生、演变之进化历史的一般进化理论。这是因为,“达尔文理论是一个一般化的历史解释”。(45)在其中,并“没有关于进化的达尔文定律”。(46)所谓“适者生存”,无非是说“生存者即适合者”、“生存者即生存者”。因此,卡尔·波普尔 (Karl R·Popper)于1965年在其《关于云和钟--对理性问题与人类自由的探讨》(47)一文中说:

进化理论的困境是它的同语反复,或几乎是同语反复的这个特点。(48)

因此,尽管卡尔·波普尔后来改变了对于“进化论”的轻视态度,而且提出了建立“新的进化论”(49)或者“更一般的进化理论”(50)的动议。然而,他仍旧不无疑虑地说:

恐怕我除了重新强调几处之外,对现在的进化理论增添不了多少东西。(51)

这种困境,也曾使本世纪60年代美国一部分在“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认识层面上倡导“文化进化论”的学者苦恼。1960年出版的由莱斯利·A·怀特(Les lie A·White)作序、托马斯·哈定(Thomas G·Harding)等人合著的《文化与进化》一书的《导言》中便坦率地承认:

大多数关于进化的定义--无论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或者是两者结合的,都不甚贴切。(52)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不过是用“进化”一语来取代“历史”、“发展”、“演变”、“运动”等等术语。即使在莱斯利·A·怀特称作“对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作的区别应该大大有助于澄清历史与进化两者概念上长期存在的混乱”(53) 的萨赫林斯(Marshall D·SahlIns)的论文《进化: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54)之中,也不过说:“特殊进化是……从同质性到异质性的运动。一般进化则是……指生命更高形式的出现。”(55)

本书作者所谓“每一种层次的结构都以前面的一些层次的结构为先决条件的不同等级的层次及其复杂性的增加以及各种历时产生的异质结构在空间中的并存”的说法,则强调了“同质性到异质性的运动”乃是一个不可逆的“增长着的等级系统”(56)历时发生的时间过程;并摒弃了所谓“生命更高形式”之“价值论”的含意。在本书作者看来,“每一种层次的结构都以前面的一些层次的结构为先决条件”,并不意味着“后来”产生的结构比“先前”产生的结构“更高”、“更有价值”。此外,本书作者还以“各种历时产生的异质结构在空间中的并存”的说法,揭示了所谓“多元进化”的实质所在。

这里,仍尚未涉及“一般进化”之“内在机制”的问题(这将是本书作者在下一章中的任务)。

但是,无论如何,“一般系统论”之“一般进化论”的内涵,毕竟因生物系统的“发育生成”而显现,并且终于因“耗散结构论”、“协同论”(Synergelics)、“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的创立而得到了进一步的说明。

欧文·拉兹洛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得以揭示“一般系统论”之“一般进化论”的内涵。或者换言之,“类比”型的“一般系统论”由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出现,渐渐朝着“参量”型的“一般系统论”转变。还可

以说:“一般系统论”正在被“还原”成为了“一般进化论”。当然,这种“还原”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正如赫伯特·A·西

蒙(Herbert A·Simon)在其《人工科学》一书中所说:

用过程描述代替状态描述这一思想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7) [但]要解决问题,就要使对同一复杂现实情形的状态描述与过程描述不断相互转化。(58)

在“一般进化论”的认识层面上,从物理结构到化学结构,到生物结构,到人与动物共有的社会结构,(59)到人类社会独有的人文结构,这样一个有着递价秩序的系统层次,并不是单纯的“空间差异”,而是可以还原为“时间差异”的“一般进化”的“序列”。这个序列之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不可逆的时间中”的“分叉的连续”,(60)其内在机制,是微观扰动经网络放大后引起宏观状态的非连续性突变。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宇宙由于“微观的扰动”或者如中国唐代道家张果所说的“自然因缘”(61),一方面创造着生命,向有序进化;一方面又趋于死亡,向无序退化。

但是,从“一般进化论”的角度观察,我们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各种不同层次的结构的共性;而特别注目于从物理结构到化学结构,到生物结构,到社会结构,到人文结构之逐级有加的信息量增值、运动速率加大的有序化进程;并且要着重指出:每一个较“低级”的层次,进化到一个较“高级”的层次,都产生了质的飞跃。因此,正如欧文·拉兹洛所说,在系统谱系之中:

从下往上有着连续性,从上往下则有着不可简约性。(62)

这就是说,尽管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社会结构、人文结构等都是“一般进化”的结果;但是它们在一般进化的谱系中,处于不同的层次,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因此,任何一个在一般进化谱系中处于较“高级”层次的内在结构,都不能完全“还原”为在一般进化谱系中处于较“低级”层次的内在结构。

也就是说,在“一般进化论”看来,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社会结构、人文结构,一方面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共同的发育、生成机制;一方面又是不同进化阶段的产物,有着不同的发育、生成途径。

在这一方面,除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之外,本书作者创立的“人文进化学”即对于“人类在生物进化基础上的体外非生物进化”(63)的研究,以及国外某些学者所谓的“扩大的新达尔文主义”,也对“一般进化论”的建构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正是“人文进化学”或者是“扩大的新达尔文主义”着重探讨了自然科学家很少涉及的人类文明结构的生成、发育即“进化”的机制。美国学者C·J·巴杰玛曾说:

近年来,有一定数量的人类学家、遗传学家和生物学家采用了控制论模型把文化系统描述成为人类与环境相关的非遗传信息的差异性传递,并且从新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出发描绘出文化系统和遗传系统的相互作用。(64)

但是,根据本书作者和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文化即人文进化与生物进化即遗传进化之显著的不同,并不仅仅是通过“非生物”的方式脉传进化信息。因为在社会结构中,通过“模仿”式的“学习”,动物也能够通过“非生物”的方式脉传进化信息。人之异于动物的,不仅在于人类能够“通过符号语言”(65)来脉传进化信息;更重要的,人类之所异于动物,在于其通过“体外非生物进化”(66),而使“环境”适应于“人类”(67)。正如恩格斯所说:

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

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68)

正是由于“人文进化学”的建立,“新达尔文主义”或“综合进化论”便朝着“一般进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在“人文进化学”的认识层面上,我们可以把宇宙的一般进化历史归结为如下的系统序列——

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社会结构--→ 人文结构

物理进化--→化学进化--→生物进化--→社会进化--→ 人文进化

(陇菲按:社会结构、社会进化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人文进化、人文结构为人类所独有。)

也就是说:“人文进化学”正是对于宇宙历史进化之最高层次“人文结构”之生成、发育机制的研究。这种研究,只有在“一般进化论”的科学基础上,才能透视“人文结构”所跨越的所有层次,并从而洞察“人文结构”与其他各种结构层次之间的反馈协同关系。

“一般进化论”不仅有着西方自然科学的背景,也是中国古典哲学之“整体性和自发性”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正如普里高津所说:

现代新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69)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把世界看做“天人合一”的整体,并提出了以“动态”为其特征的中国古典系统论学说“阴阳五行说”。

许多学者都曾经把“阴阳五行说”说成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思想”;但很少有人指出“阴阳五行说”与“一般系统论”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时间、功能,后者强调空间、结构。不仅如此,“阴阳五行说”还强调“时--空”的统一,以及时间对空间的“率领”;因而,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在实际上早已具有“一般进化论”的内涵。

宗白华先生曾说:

我们的空间意识的象征不是埃及的直线甬道,不是希腊的立体雕像,也不是欧洲近代人的无尽空间,而是潆迥委屈,绸缪往复,遥望着一个目标的行程(道)!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的空间,因而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体”。

(70)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古典哲学早就形成了“时间率领着空间”的“时空合一体”(即西方现代物理学所谓的“时空连续统”)的“宇宙”观念。正如《淮南子·齐俗训》所说: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不像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宇宙”(cosmas universe)观念一样,只是“空间”的观念,而是一个“时空合一”的观念。“阴阳五行说”,正是这种观念的典型。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

五行之随,各如其序;五行之官,各致其能。

这里强调的是历时的“随”、“序”,强调的是五行的“官”、“能”。各种不同结构的事物(“官”),正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前后相随,构成了状态的序列,而实现着自己的功能。只是在这个朴素的“一般进化”的意义上,“阴阳五行说”才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系统。“阴阳五行说”并不只是以“类比”

的方式把万事万物归结为五种类型,而是以“行”的动态,来统一万事万物的差异区别。因此,《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强调:

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

这就是说,所谓“五行”,强调的是共同的动态,故谓之“行”;这后一个“行”字,便是“运行”。(国外文献一般把“五行”译为“Five eIemet”--“五种元素”;其实,正确的译法应是“Five Motion state”--“五类行态”)所谓“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则正是强调了在共同的行运之中,又有态势的差异。如果说,“阴阳五行说”强调了“动态”之“行”的话;那末,老子的《道德经》,则早已明确地申明:万事万物都是由从“首”、从“走”之“道”的动态而生。老子《道德经》明言:

有生於无。(7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通法自然。(73)

这是对“从无序走向有序”之“自然发生”机制的天才直觉,是对“天人合一”之系统整体性特别是对其发育生成之历时进化的天才直觉。

中国古代的儒家,正是兼采了道家的精华,才提出了“原道”的人文发生学说。《文心雕龙·原道》明言: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这样,便自“无”而“有”,勾画出了一条由自然到生理 (心生);再由生理到人文(言立)的系统发生的轨迹;勾画了一条从“古有无文者”(74)到“刻镂文采”(75)之人文结构发育生成的历史轨迹。

当然,刘勰在《文心雕龙》之中并未能把“心生”和“言立”,即“生物结构”的发生和“人文结构”的发生本质地区别开来。他所谓“心生而言立”,乃是一个有着“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78)之内涵的命题。这样,便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一元论的、历时进化的命题,篡改成了文明与自然“并生”的二元论的、空间差异的命题。真正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还有待于后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整个世界的统一的规律。但是直到现在,人们才终于开始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的统一,正在于宇宙永无休止的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有着一个不可逆的“方向”。此所谓“有着一个不可逆的方向的运动”,正是所谓的“进化”。本书作者所谓的“一般进化论”正是以“进化”的功能对世界统一性之哲学的说明。正如普里高津所说:

载着时间之矢的动力状态的概念融合了古典观念排斥的方面。对状态的规定与产生状态的过去联系了起来。状态产生于时间中的定向演化,对状态的规定保留了这种方向。(77)

物理学赋予瞬时概念以方向的新规定,表达了一种不再需要任何无限认识的可能性来说明的形式在概念上出人意料的丰富性。(78)

大宇长宙正是如此而“有生於无”,正是如此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是如此而发育生成了“物理结构-→化学给构-→生物结构-→社会结构-→人文结构-→……”此正如李约瑟(Josph Needbam)在《四海之内》一书中所说:

在这个无比庞大的进化系统中,我们看到只有一条原则贯穿其中,我们可以称之为组织层次上升的原则,即,不断向更高级的综合整体发展的进化现象。(79)

此正所谓“一般进化论”(General Evolution Theory),此正所谓“人文进化学”的科学基础。

注释:

(1) L·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6月版,《修订版前言》,第7页。

(2)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3月版,第289页。

(3)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264页。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240页。

(5) L·贝塔兰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现状》转引自《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305页。

(6)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1月版,第22页。

(7)同注(6)第20页。

(8)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版,第20页至第21页。

(9)同注(8)第21页。

(10)同注(8)第22页。

(11)同注(8)第22页。

(12)同注(8)第23页。

(13)同注(8)第22页。按: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6月第2版)中曾说到“自已建立自己的东西”(第30页)这也是“自组织”思想的一种表述。

(14)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450页。

(15)(16)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载1980年第l期《自然杂志》。

(17)巴沙拉布·尼科莱斯库《科学与传统》,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7年第1期《信使》。

(18)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19)同注(18)第41页。

(20)同注(18)第46页。

(21)同注(18)第45页。

(22)(23)同注(18)第53页。

(24)同注(18)第48页。

(25)K·J·R·爱德华译《现代生物学的进化论》,彭奕欣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8月版第l页。按:方括号中的文字为本书作者所加。

(26)同注(15)。

(27)达尔文《物种起源》,谢蕴贞译,科学出版社1972年8月版,第277页。

(28)同注(27)第278页。

(29)同注(27)第30l页。

(30)(31)同注(27)第84页。

(32)(33)G·E·艾伦《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谭茜、田铭、王云松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19页。

(34)陇菲按:值得注意的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后天获得性遗传”的错误,常常被一般对生物遗传学并没有深人了解的人们所广泛接受。李泽厚所谓“人类集体的某种深层结构,却保存在、积淀在有血有肉之躯的人类个体之中”以及高尔太所谓“心理的东西深沉到生理的水平”的“积淀”说,正是此一类“后天获得性遗传”的谬论。

(35)雅克·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上诲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6月版,第91页。

(36)同注(35)第83页。

(37)参安·罗勒(Ann Roller)《分子生物学入门》渡边格、铃术孯之日译,杨庆尧、徐思舜中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274页。

(38)转引自近藤宗平《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未来》,见木村资生编《从遗传学看人类的未来》,高庆生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104页。

(39)同注(35)第88页。

(40)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翻译组译,科学出版社1971年5月版,第54页。

(41)同注(40)第99页。

(42)普里高津《〈新的同盟〉(La Nouvelle Auiance)1986年法文版序》,李培林译,转引自1986年第4期《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同》。陇菲按:中译的“演化”,在法语中应是“evolution”。故此,在本书引文中改写为“进化”。

(43)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26页。

(44)陇菲按:由此而进一步想到:目前的科学理论中,并不是只有一种“不可逆转”的“时间之矢”。所谓“宇宙大爆炸”的“时间之矢”,本身是从“有序状态”开始的;那末,作为“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状态,不正是对于“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逆转”吗?换言之,在“宇宙大爆炸”的假说中,本身便内涵着一个“从无序走向有序”和“从有序走向无序”的“逆转”循环。当代物理学所谓“从有序走向混沌(Chaos)”的认识,也许正是这个“循环”的中介。

(45)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曾聪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282页。

(46)同注(45)第279页。

(47)见《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同注(45))。

(48)同注(45)第253页。

(49)同注(5)第244页。

(50)同注(45)第253页。

(51)同注(45)。

(52)见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5页。

(53)同注(52)第4页。

(54)见《文化与进化》一书(同注(52))。

(55)同注(52)第13页。

(56)语出卡尔·波普尔《关于云和钟——对理性问题与人类自由的探讨》,见《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一书(同注(45)),第254页。

(57)赫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武夷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版,第196页。

(58)同注(57)第191页。

(59)陇菲按:这里所说的“社会结构”,只是指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在“生物群体”意义上而言的“社会结构”。至于“人文进化”之人类社会的结构,乃是“生物群体”意义上而言的“社会结构”与“人文进化”之“人文结构”的综合。

(60)同注(43)第213页。

(61)语出《道体论》。

(62)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第116页。

(63)参本书代序一。

(64)C·J·巴杰玛《遗传进化和文化进化过程的控制论模型》,王志康译,载1985年第4期《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

(65)同注(64)。

(66)(67)同注(63)。

(6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517页。

(69)同注(15)。

(7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第94页至第95页。

(71)《道德经·四十章》。

(72)《道德经·四十二章》。

(73)《道德经·二十五章》。

(74)《墨子·辞过》。

(75)同注(74)。

(76)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77)同注(42)。

(78)同注(42)。

(79)李约瑟《四海之内》,劳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4月版,第93页。

1987年3月20日讲义

1987年11月9日修订

牛龙菲著《人文进化学——一个元文化学的研究札记》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72-96页

《现代科学与技术》 综合练习

课程名称:《现代科学与技术》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是() A.爱因斯坦 B.拉普拉斯 C.开普勒 D.魏格纳 2.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的提出者是( ) A.弗里德曼 B.哈勃 C.伽莫夫 D.爱因斯坦 3.维萨里于()年出版了《人体的结构》 A.1514 B.1534 C.1543 D.1553 4.最早创造了零的概念及其数字符号的国家是() A.中国 B.巴比伦 C.印度 D.埃及 5.克隆羊多利是属生物技术中的()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6.提出人体血液小循环理论的是() A.塞尔维特 B.维萨里 C.哈维 D.盖伦 7.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 A.伏打 B.法拉第 C.奥斯特 D.伽伐尼 8.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 ) A.电力技术 B.能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蒸气机技术 9.科学燃烧理论的创立者( ) A.玻义耳 B.拉瓦锡 C.舍勒 D.普利斯特列 10.()的人工合成突破了有机物和生物高分子的界限。 A.尿素 B.RNA C.胰岛素 D.DNA 1、古代科学技术泛指()。 A、四大文明古国的科技 B、古希腊古罗马科技 C、16世纪以前的科技 D、17世纪以前的科技 2、()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A、埃及人 B、中国人 C、印度人 D、巴比伦人 3、()的《几何原本》集希腊古典数学之大成,构造了世界数学史上第一个宏伟的演绎系统。 A、阿喀琉斯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4、贾思勰的()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和生物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氾胜之书》 D、《陈旉农书》 5、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A.狄亚士 B. 哥伦布 C.麦哲伦 D. 达.伽马 6、《人体的构造》一书的作者() A.维萨里 B.哈维 C.塞尔维特 D.达芬奇 7、获得“天空立法者”美誉的天文学家是() A.伽利略 B.开普勒 C.哥白尼 D. 牛顿 8、《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作者() A.开普勒 B.伽利略 C.牛顿 D. 哥白尼 9、近代生物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施莱登 B.拉马克 C.达尔文 D.林耐 10、地球地壳的六大板块分别是( ) A.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板块; B. 西玛拉雅板快、印度板块、非洲板块、澳洲板块、美洲及南极洲板块;

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发展的硕果――大成智慧工程

2002年5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5期 文章编号:100026788(2002)0520008204 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发展的硕果——大成智慧工程 戴汝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 扼要地介绍钱学森院士倡导的思维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一些观点;并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思 维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交叉发展以及大成智慧工程(m etasynthetic engineering)的形成Λ 关键词: 形象思维;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大成智慧工程 中图分类号: N94 文献标识码: A α A R esu lt of System Sciences and N oetic Sciences C ro ss D evelopm en t-M etasyn thetic Engineering DA I R u2w ei (In stitu te of A u tom ati on,Ch 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0,Ch ina) Abstract: Several view s of system sciences and noetic sciences given by academ ician qian are b riefly in troduced.Besides,from the po in t of view of system,the fo rm ati on of m etasyn thetic engineering by system sciences and noetic science cro ss developm en t is also described in th is article. Key words: th ink ing in i m agery;m etasyn thesis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 titative;hall fo r w o rk shop of m etasyn thetic engineering;m etasyn thetic engineering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近20多年来,对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整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Λ钱学森对应用力学,火箭技术以及“两弹一星”等方面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他近些年来在现代科学方面的贡献了解的人可能并不多Λ他曾经担任过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的理事长,历时20年之久Λ他对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都有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对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发展与整合所做出的贡献,形成了大成智慧工程(m etasyn thetic engineering). 在国务院、中央军委于1991年10月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大会上,他讲过一段话:“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Λ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科学体系去解决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Λ并讲:“我在今后的余生中就想促进这件事情”Λ实际上,钱学森所说建立一个科学体系的工作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Λ钱学森于80年代在中央党校讲课时,首次把原来人们心目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门,扩展到八大部门Λ加上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和文艺理论,形成了一个体系Λ过了几年又加上地理科学、行为科学Λ1996年6月又提出建筑科学的设想,在这个过程中曾与建筑专家及城市规划专家谈过Λ总 α收稿日期:2002204204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9990581) 作者简介:戴汝为,男,中科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从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的研究.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体系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体系 一百多年以来,科学哲学一直在探讨“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科学,并根据它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特征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定义。但是,科学的诞生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绝对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现代科学产生之后,在思想界出现了对教会的批判。现代科学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文化思维在西方的出现。现代科学是西方在17世纪之后,由笛卡儿奠基之后才逐步形成的。所以,现代科学是西方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里,现代科学已经有十分清楚的定义。只有那些被世界学术界接受,并且可以在世界学术界认可的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工作才属于科学的范畴。在现代以来,科学和技术融合得越来越紧密,已经很难将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分开,而且将两者融合为科学技术。 科学的体系结构问题历来是科学家、哲学家特别重视和感兴趣的课题,对科学的体系结构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不同时代的科学体系乃是科学技术知识长期进化而形成的有机的结构整体。这种体系结构的形成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程度的反映, 也是科学技术内在逻辑的体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给科学分类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科学技术的体系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第一、自然科学由单一的基础科学层次发展到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科学三个层次,科学技术的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技术上拥有强大的手段,自然科学像渺观、微观、胀观各个领域全方位发展,深入到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在学科门类上发展得更为齐全。同时,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一靠自然科学理论成果直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已显得不够。从而使得科学技术层次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二、科学技术由单一的自然科学部门发展成为众多的科学技术部门,科学技术的部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的整体化日益明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科学技术部门,内部及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科学技术日益显现出了其整体性,科学技术整体化的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这些学科的出现,使传统学科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也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加紧密的联系为一个整体了。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历史上采用最多的是以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作为分类标准的。这样就造成了每个科学技术部门就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各个学科的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根据门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三个方面,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 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1日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 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 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2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15分)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试卷号117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10 -14__m。 3.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4.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5.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 )。 A.染色体复制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C.核酸组成 D.遗传因子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 A.地貌 B.地心 C.海沟 D.内核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 C.纳米 D.生物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 A.爱因斯坦 B.达默 C牛顿 D.诺贝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力革命指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_9

系统科学参考资料

systematic scientific methods; system science method; systematic scientific method; system science methods; 系统科学方法" 英文对照 1、是对系统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信息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的统称。△形象点说,系统科学是这些方法产生的母体,而这些新型方法则是系统科学的结晶,因而我们把这些方法统称为系统科学方法。(庞元正《现代思维与改革》) 查看全文 "系统科学方法"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1.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观点所谓系统科学方法是指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文献来源 "系统科学方法"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科学 系统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方法" 在工具书中的参考阅读 研究 "系统科学方法" 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 黄强 李明锋 畅建霞 马来平 王惠珍 陈有亮 王义民 王方华 王继荣 涂国平 陈依元 王凡 孟庆云 李丹 柳晓春 肖萍 李自强 张文泉 李妍 乌杰 《系统辩证学学报》 乌杰系统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3113007884.html,/Default.asp 系统科学中文书目 N.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2。 H.格林尼斯基《控制论简述》,科学出版社,1963。 W.R.艾什比《控制论导论》,张理京译,科学出版社,1965。 [奥]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

冯.诺意曼《计算机和人脑》,甘子玉译,商务印书馆,1979。 W.B.坎农《躯体的智慧》,范岳年魏有仁译,商务印书馆,1980。 [苏]А.Я.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刘定一译,科学出版社,1980。 涂序彦潘华郭江黄秉宪编《生物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0。 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杨小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M.A.阿尔贝勃《大脑、机器和数学》,朱熹豪金观涛译,商务印书馆,1982。 P.卡洛《生物机器--研究生命的控制论途径》,科学出版社,1982。, 湛垦华沈小峰等编《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思想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 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H.哈肯《协同学--引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徐锡申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84。 A.F.G.汉肯《控制论和社会》,黎鸣译,商务印书馆,1984。 瓦·尼·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论原理》,贾泽林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 黄麟雏李继宗邹珊刚《系统思想与方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5。 [美]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上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伊·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曾庆宏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尼科利斯普里戈京合著《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徐锡申等译,科学出版社,1986。 尼柯里斯普利高津合著《探索复杂性》,罗久星等译,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王雨田主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和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李如生编著《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美]拉·迈尔斯主编《系统思想》,杨志信、葛明浩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美]司马贺(Herbert A.Simon)《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张厚粲译,科学出版社,1986。 宋毅何国祥编著《耗散结构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杨士尧编著《系统科学导论》,农业出版社,1986. 路·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文献出版社,1987。 E.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普里戈金斯唐热合著《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金观涛《整体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邹珊刚、黄麟雏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沈小峰胡岗姜璐编著《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载呜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霍绍周编著《系统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拉兹洛《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周仲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陈禹《关于系统的对话--现象、启示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马清健《系统和辩证法》,求实出版社,1989。 [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得水平,人们才能考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去改变人类精神生活的呢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们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开发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这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中叶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确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石。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关,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的一种反面表现,是基于这种认识不足而发生的惶恐和迷

系统科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系统科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姓名:崔俊毅 学号:2015210211 专业:防灾减灾专硕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前言 学习了五周的的自然辩证法,时间虽然短,但却收获很多。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学习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系统科学方法论。学习当中,老师介绍了很多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用到过的,只是没有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给它们一个专门的定义。通过学习,我才发现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竟然如此广泛,我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防灾减灾方向,下面我就谈谈系统科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由于只是短时间的学习,可能对系统科学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我就在这里依据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一下,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还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论系统科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一、系统科学方法 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人们正确解释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伟大变革。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随着人类实践手段的发展和实践范围的拓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场所,从远古人类诞生伊始,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目标之一。好的建筑能够横跨历史,不仅成为人们研究相应历史时期人文及科学的重要参照物,而且还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给人们以精神上的启迪。 2、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是关于系统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由于系统是一个普遍的存在,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系统,因而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作为各种科学研究的辅助工具。关于系统科学方法,近年来做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结构,论述较少。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结构是由系统科学自身的结构所决定的。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部门构成。各个部门的科学技术一般都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因此,系统科学技术也有这么三个层次的构成:即系统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系统科学技术的应用学科,系统科学技术的工程技术。相应于这三个层次,系统科学方法也有三个层次的结构。它们是一般系统科学方法、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 科学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科学技术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它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的建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发展演化观的划时代的变革。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需要辩证法,加以科学的认识、概括和总结。 系统科学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比自然科学群的形成晚了近三个世纪。被称为系统科学的学科,迄今为止,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及广义进化论,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论的移植中,较为突出的是对系统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借鉴。这是当代科学综合发展趋势所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百科知识竞赛自然科学类试题

自然科学类 001.“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微量物质是? A 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盐的食盐 C.漂白粉等消毒剂D.小打 002.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CO2逐年增加,对此最担心的是? B A.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供人类呼吸 B.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C.会使人体吸进大量CO2损害健康 D.会使石灰岩大量溶解,破坏自然风光 003.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氟氯烃(“氟利昂”等)。科学家呼吁人类要重视对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中,臭氧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是? D A.吸收CO2 B.补充O2 C.吸收红外线D.吸收紫外线OO4.绿色食品是指? D A.绿颜色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在加工和包装上干净、卫生的食品 D.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005.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设计有利于人类健康和使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C.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006.炸油条用的膨松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它是? A A.铝 B.铜 C.铁 D.铅 007.下列哪一个是发酵粉的正确组成? C A.硝酸和碳酸钠 B.酒石酸和碳酸铜 C.柠檬酸和碳酸钠 D. 柠檬酸和碳酸氢铵 008.下列哪一种属于碳酸饮料? B A.矿泉水 B.汽水 C.白酒 D.菊花茶 009.用淀粉酿制白酒的过程产物是? A A.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精 B. 淀粉→葡萄糖→麦芽糖→酒精 C. 淀粉→蔗糖→葡萄糖→酒精 D. 淀粉→果糖→葡萄糖→酒精 010.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物质是? B A.含有Fe2O3的硅胶 B. 含有CrO3的硅胶 C. 含有CuSO4的硅胶 D. 含有Ca(OH)2的硅胶

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复习题题库

1、名词解释 1)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和在固 定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 2)絮凝,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 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 3)层析分离,是利用各组分物理性质(吸引力、溶解度、分子的形状与大小、 分子的电荷性与亲和力)的不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和流动相上的亲和性差异,利用移动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4)吸附分离,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 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再用适当的洗脱剂将其解吸达到分离纯化的过程 5)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 子(印迹分子) 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 6)反渗析,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的性质,对溶液 施加压力,克服溶液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7)共沉淀分离,共沉淀分离法是富集痕量组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溶液中 主沉淀物(称为载体)析出时将共存的某些微量组分载带下来而得到分离的方法 8)离子交换分离,通过分子中的活性离子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 子交换剂上,然后用适当的洗脱溶剂将吸附物质再从离子交换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9)沉降分离,在外力场作用下,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密度差,使之发生相 对运动而实现非均相混合物分离。 10)液膜分离,液膜萃取,也称液膜分离,是将第三种液体展成膜状以隔开两个 液相,使料液中的某些组分透过液膜进入接收液,从而实现料液组分的分离。 11)临界胶团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12)液膜分离,

系统科学与工程练习题

《系统科学与工程》课程期末练习试卷 姓名:学号:所属院系: 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钱学森教授提出,系统工程是一门( B )。 A.经济控制的技术 B.组织管理的技术 C.现代工程技术 D.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2.霍尔的三维结构包括( C )。 A.时间维、逻辑维、空间维 B.时间维、空间维、知识维 C.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D.空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3.关于综合集成工程方法学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它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B 采用人机结合以机器为主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式 C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D 由机器体系、专家体系和知识体系组成 4.邻接矩阵中,若某列(第j列)的元素全为( A ),则Pi为系统的源 点,是系统的输入要素。 A.0 B.1 C.2 D.3 5.在决策树中,从状态节点引出的分枝叫( B)分枝。 A.方案 B.状态 C.概率 D.决策 6.对于一些“亦此亦彼”的现象及不确切概念事物,如“好天气”、“容貌突出”等 问题,你认为采用下来哪种评价方法比较合适?( A) A、层次分析法 B、冲突分析方法 C、模糊综合评判法 D、A.古林法 7.如果决策环境不确定,甚至连发生的概率也一无所知,只能靠决策者的经 验、直觉进行主观决策,则这种决策称为( B)。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战术决策

8. 下图是一个有向连接图,它的邻接矩阵是( A )。 A 、????????????????011000000100011 0010000000B 、??? ???????? ?? ???1110001001 00111 0011000001 C 、????????????????01111 010******* 0010100000 D 、??? ???? ???? ?? ???11111 01001 00111 0011100001 9. 某投资模用AHP 方法进行系统评 价,得到如下表所示判断矩阵, 对于计算结果下列哪项为正确的?( B ) 10. 相传英国有个名叫霍布森的商人,他在卖马的时候一直说,允许顾客任意挑选马匹,但需要符合一个条件,即只能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一匹。在此例中,顾客拥有的决策权限:( B ) A .很大,因为他可以任意挑选马匹。 B .很小,因为他的决策前提受到了严格控制。 C .无大小之别,因为这里顾客只是在买马,而不是在作决策。 D .无法判断,因为决策权限大小取决于所作决策的类型与重要程度。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 系统是指由 两个 以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2. 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有霍尔的 三维 结构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切克兰 特的软系统工程方法论等。 3. 所谓结构模型,就是应用 有向连接图 来描述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 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 A 、C.R=0.176,满足一致性要求 B 、C.R=0.176,不满足一致性要求 C 、C.R=0.096,满足一致性要求 C 、C.R=0.096,不满足一致性要求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 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 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 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刘德明 (辽宁科技大学电信2010.2班,102081101198) 摘要:本文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科学技术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社会化和数学化的特点,以及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趋势,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机遇,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科学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 引言 19世纪末开始的物理学革命拉开了人类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帷幕,以蒸汽机等机械技术为代表构成这次科技革命的先导。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为前提,以电、磁技术为代表和主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现代自然辞学在广度和深度上、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在学科结构及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均出现质的飞跃,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跨越式地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本世纪中叶以来,数学、物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在理论上相继取得重大突破,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和激光技术等新技术群相继问世并得到蓬勃发展。已经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科技正在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和标志,已直接影响和决

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的竞争[1]。 2 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 2.1加速性发展的特点 大量的统计发现,科学文献每隔10--15年增加一倍,科学期刊种类每60年增长10倍,文摘期刊每50年增长10倍。美国近50年科学家数量的增长大约以12.5年为倍增周期,全世界科技人员数量几乎每50年增长10倍,而且层次越高,科学人才的增长速度越快。科学理论物化和创新的连度尤其在加快。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电视机只用了12年,晶体管只用了5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建成只用了3年,而激光器从实验室发明到在工业上应用则仅仅只有1年。 2.2数学化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数学的大量运用。现代数学及其庞大的分支学科的充分和高度的发晨为现代科学技术走向精密化提供了 现实可能性,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更加推进了这一进程。如今,不仅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学科、领域日益与数学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各个分支与应用领域也都愈来愈普遍地进入到计量化、模型化、

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2012版)

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2012版) 一级学科名称类 别 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综合类A1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A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大学 高技术通讯(中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厦门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吉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学报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山东大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大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京航天总医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大学 工程图学学报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 数学 A1 数学学报 中国数学会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A2 数学年刊 教育部主办(复旦大学承办) 应用数学学报 中国数学会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数学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系统科学与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物理 学 A1 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 A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