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芳香烃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84
第八章 芳香烃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或命名给出化合物: (1) 4-甲基-5-(对溴苯基)-1-戊炔 (2) 2,4,6-三硝基甲苯 (3)(4)CH 2Cl(5) 1-氟-2,4-二硝基苯 (6) 对氨基苯磺酸(7) 对氯苄基氯(8)CH 3CH 3(1)CH 3(9)CH 3(3)(10)SO 3H(11)Br(7)CH 3(12)CH(CH 3)2CH 32.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 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 ② 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③ 由乙烯制聚乙烯,苯乙烯制取聚苯乙烯 ④ 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溴苯 (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③ (D )只有①④(2)能够说明苯中不是单双键交递的事实是( )(A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B )对二甲苯只有一种 (C )苯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D )苯能和液溴反应(3)苯环上有一个—C 4H 9和一个—C 3H 7两个取代基的有机物共有同分异构体( ) (A )12种 (B )4种 (C )8种 (D )24种(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ph C CH 3C3H ,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D )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5)C 6H 5OCH 3 (I),C 6H 5COCH 3 (II),C 6H 6 (III),C 6H 5Cl (IV)四种化合物硝化反应速率次序为: ( )(A) I>III>II>IV (B) I>III>IV>II (C) IV>I>II>III (D) I>IV>II>III(6)CO2HNO2进行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是( )CO2HNO2NO2CO2HNO2O2NCO2HNO2NO2CO2HNO2NO2(A)(B) (C)(D)(7)NO2进行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NO2NO2NO2NO2NO2NO2NO2NO2(A)(B)(C)(D)(8)苯乙烯用热KMnO4氧化,得到产物是( )(A)CH2COOH CH CH2OHOH(B)CO2H (D)CH2CHO(C)(9)傅-克反应烷基易发生重排,为了得到正烷基苯,最可靠的方法是( )(A) 使用AlCl3作催化剂(B) 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 通过酰基化反应,再还原(D) 使用硝基苯作溶剂(10)CH3C(CH3)3用KMnO4氧化的产物是( )(A)COOHC(CH 3)3(B)CH 3COOH(D)CHOC(CH 3)3(C)COOHCOOH(11)根据定位法则哪种基团是间位定位基( )(A) 带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 (B) 负离子 (C) 致活基团 (D) 带正电荷或吸电子基团 (12)正丙基苯在光照下溴代的主要产物是( )(A) 1-苯基-1-溴丙烷 (B) 1-苯基-2-溴丙烷 (C) 邻溴丙苯 (D) 对溴丙苯 (13)邻甲基乙苯在KMnO 4,H + 作用下主要产物是( )(A) 邻甲基苯甲酸 (B) 邻苯二甲酸 (C) 邻甲基苯乙酸 (D) 邻乙基苯甲酸 (14)由萘氧化成邻苯二甲酸酐的条件是( )(A) CrO 3,CH 3COOH (B) V 2O 5,空气,400~500℃ (C) KMnO 4,H + (D) O 3,H 2O (15) 分子式为C 9H 12的芳烃,氧化时,生成三元羧酸,硝化时只有一种一元硝化物,则该化合物的构造式应为 ( )(A)CH 3CH 3H 3CCH 3CH 3CH 3CH 2CH 3CH 3CH 3CH 3CH 3(B)(C)(D)(16)CH 2CH 2CH 2( )(A)(B)(C)(D)COCH 2CH 2CH 3OCH 2CH 2CH 2CO(17)芳香硝基化合物最主要用途之一是做炸药,TNT 是什么化合物? ( )(A)NO 2O 2NNO 2O 2NNO 2NO 2CH 3NO 2NO 2O 2NCOOHNO 2NO 2O 2N(B)(C)(D)OH(18)下列化合物按发生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最大的为 ( ) (A) 溴苯 (B) 三氟甲苯 (C) 甲苯 (D) 苯酚 (19)下列化合物哪个没有芳香性? ( )(A)(B)(C)(D)+NO(20)下列哪个具有芳香性? ( )(A)(B)(C)(D)+NO(21)下列反应属于哪种类型? ( )C 6H 6+CH 3AlCl 36H 5COCH 3(A) 亲电反应 (B) 亲核反应 (C) 自由基反应 (D) 周环反应(22)下面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B)(C)(D)COCH 3CH 3OCH 3NHCOCH 3(23) 下面化合物中无芳香性的是( )(A)(B)(C)(D)+_+(24)下面化合物中有芳香性的是 ( )(1)(2)(3)(4)+(A) (2) (3) (B) (1) (2) (C) (1) (4) (D) (1) (3)(25) 下列化合物中, 不能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的是( )(A)(B)(C)(D)CH3CH 2ClNO 2(26)PhCH=CHCH 3与HBr 反应的主要产物为 ( )(A)(B)(C)(D)PhCHCH 2CH 3BrPhCH 2CHCH 3BrBrCH CHCH 3BrCHCH 2CH 3Br(27)下列反应,当G 为何基团时,反应最难?( )G+RCClOAlCl 3GCOR(A) ─NO 2 (B) ─OCH 3 (C) ─CH(CH 3)2 (D) ─H(28) 由苯合成对氯间硝基苯磺酸可由三步反应完成,你看三步反应以哪个顺序较好? ( )(A) (1) 磺化 (2) 硝化 (3 )氯化 (B) (1) 氯化 (2) 磺化 (3) 硝化 (C) (1) 硝化 (2) 磺化 (3)氯化 (D) (1) 氯化 (2) 硝化 (3) 磺化 3.完成下列反应式:(1)△C 2H 5H 3C (2)+(CH 3)3CClCH 3CH 3AlCl(3)H 2SO 4ClH 3C(4)Br 2Cl 2hvH 3C(5)H 2SO 4+60℃(6)CH 2ClCH 33+CO Zn-Hg 浓HCl(7)CH 3CH(CH 3)2(CH 3)3C4H +(8)H 2SO 4NO 2NH HNO 3CO(9)H 2SO 4KMnO 4BrC 2H 5HNO 3(10)OCH 3COCH 3O(11)+(12)24CH 2O 2 N(13)NO 22OCH 3Fe(14)+ClCH 2CH(CH 3)23(15)24H KMnO 4HNO 3(16)CH 2ClCH 3AlCl +CO C O(17)CH 2CH 2CH 3NBSC 2H 5OH KOH4. 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次硝化,试用箭头表示硝基进入的位置(指主要产物)CH 3NO 2NHCOCH 3NO 2ClOHCOOHCH 3CH 3OHSO 3HBrClNO 2COCH 3COOH5. 预测下列化合物溴代的主要产物: (1) 对氯硝基苯 (2) 间二硝基苯(3)CH 3NH 2( 4 ) O-ClC 6H 4COCH 3 ( 5 ) m-CH 3C 6H 4CN( 6 )NO 2NH 2( 7 ) p-ClC 6H 4COCH 3CH 3( 8 )NO 2OHOCH 3( 9 )( 10 )OHCH 3( 11 )NH 3HSO 3(12 )CF 36. 用反应机理解释下列反应过程:(1)+(CH 3)2CHCH 23C(CH 3)3(2)3CH 2CH 2C OO7. 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苯、乙苯、苯基乙炔 (2) 环己烷、环己烯、苯8. 由苯或甲苯和其它无机物合成下列化合物: NO 2COOHCH 3CH(CH 3)2COOHBrNO 2BrCH 2ClBrO 2NCH 3COOHCl CH 2CH 2CH 3NO 2(1)(2)(3)(4)(5)(6)(7)9. 推测结构:(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9H8,在室温下能迅速使Br2-CCl4溶液和稀的KMnO4溶液褪色,在温和条件下氢化时只吸收1mol H2,生成化合物(B),(B)的分子式为C9H10;(A)在强烈的条件下氢化时可吸收4mol H2,强烈氧化时可生成邻苯二甲酸;试写出(A),(B)的构造式。
化学芳香烃讲解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芳香烃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和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征;(2)掌握芳香烃的命名规则;(3)了解芳香烃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掌握芳香烃的合成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芳香烃的分子式和结构式;(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进行简单的芳香烃合成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征;2.芳香烃的命名规则;3.芳香烃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芳香烃的合成方法。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导入:介绍芳香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芳香烃的特殊之处;2.基本概念: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征,通过示例进行分析;3.命名规则:讲解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引导学生进行练习;4.性质:讲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5.合成方法:讲解芳香烃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用于讲解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和合成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芳香烃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3.实验法:用于观察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芳香烃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通过PPT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单元综合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单元综合检测题(带解析) (共20题;共67分)1. (2分) (2019高二下·重庆期末)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聚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 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有醇生成C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ˉD . 用稀盐酸可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 (2分) (2020高一下·乌鲁木齐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B . 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和天然气,管道煤气消耗氧气体积大C .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是食物中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D . 金属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可以用来区分乙醇、乙酸和苯3. (2分) (2017高一下·海南期末)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 . 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 . 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 . 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4. (2分) (2020高二上·长春期中) 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B .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互为同分异构体C .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越大越好,最好使用无水乙醇D . 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5. (2分) (2016高二下·海南期末) 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 . CH3—O—CH3B . HC≡CHC . C6H5—CH=CH—CHOD . CF2=CF26. (2分) (2020高二上·广州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可用NaHCO3溶液区分乙醇、乙酸和苯B . 苯和液溴的混合物撒入铁粉可发生加成反应C . 乙烯和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平一面上D . 石蜡油分解的产物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7. (2分)(2018·和平模拟)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煤的干馏可得煤油,乙烯和苯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B . 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 .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是氨基酸,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是核甘酸D . 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2种烯烃8. (2分) (2020高三下·大庆开学考) 《礼记•内则》中记载“冠带垢,和灰(草木灰)请漱;衣带垢,和灰请浣。
主备:孙琳备导学案时间:3 月 6 日备课组长:张秋慧统稿时间:3月6 日签审:上课时间:月日导学案顺序号:学习目标1.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
2.认识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1.什么是芳香烃?2.最简单的芳香烃是______一.苯的物理性质二.苯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1.组成与结构2.苯的化学性质1)苯的氧化反应2)苯的取代反应3)苯的加成反应三.苯的同系物1.定义:通式:结构特点:2.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1)可燃性(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加成反应四.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来源2.应用[基础练习]1.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芳香烃B.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都能在空气中燃烧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2.有7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苯乙烯⑤2—丁烯⑥环己烷⑦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A.③④⑤B. ④⑤⑦C. ④⑤D. ③④⑤⑦3.(双选)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对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C.能发生加聚反应,其加聚产物可以用表示D.该烃不是苯的同系物4.在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的解释是()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碳原子数比苯多B.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C.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D.由于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使侧链和苯环均易被氧化[能力提升]某芳香烃的分子式是C4H8,它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共()种,其中()(写结构简式)在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过程创意反思重难点目标1环节预设导入、出示目标2--自主学习10--讨论5--准备展示3---展示15-巩固3--小结2预设问题及方法提示板书设计课题课型学习目标,重难点环节预设文本问题你的课堂,你的舞台,相信自己,你能行!反思:主备:孙琳备导学案时间: 3 月 7 日备课组长:张秋慧统稿时间:3 月 7 日签审:上课时间:月日导学案顺序号:学习目标1.了解卤代烃的官能团及分类。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引 言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
我们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
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
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 绪论1-1解:(1)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3杂化改变为sp 2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2)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
(3)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2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1-2解:(1) Lewis 酸 H +, R +,R -C +=O ,Br +, AlCl 3, BF 3, Li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Lewis 酸。
(2)Lewis 碱 x -, RO -, HS -, NH 2, RNH 2, ROH , RSH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Lewis 碱。
1-3解:硫原子个数 n=5734 3.4%6.0832..07⨯=1-4解: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CH 3NH 2 >(CH 3)2NH >(CH 3)3N1-5解: 32751.4%1412.0Cn ⨯==,327 4.3%141.0H n ⨯==,32712.8%314.0N n ⨯==,3279.8%132.0S n ⨯==, 32714.7%316.0O n ⨯==, 3277.0%123.0Na n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6解: CO 2:5.7mg H 2O :2.9mg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1解:(1) 碳链异构(2)位置异构(3)官能团异构(4)互变异构2-2解:(1) 2,2,5,5-四甲基己烷 (2 ) 2,4-二甲基己烷(3)1-丁烯-3-炔(4)2-甲基-3-氯丁烷(5)2-丁胺(6)1-丙胺(7)(E)-3,4-二甲基-3-己烯(8)(3E,5E)-3-甲基-4,5-二氯-3,5-辛二烯(9)2,5-二甲基-2,4-己二烯(10)甲苯(11)硝基苯(12)苯甲醛(13)1-硝基-3-溴甲苯(14)苯甲酰胺(15)2-氨基-4-溴甲苯(16)2,2,4-三甲基-1-戊醇(17)5-甲基-2-己醇(18)乙醚(19)苯甲醚(20) 甲乙醚 (21) 3-戊酮 (22 ) 3-甲基-戊醛(23)2,4-戊二酮(24)邻苯二甲酸酐(25)苯乙酸甲酯(26)N,N-二甲基苯甲酰胺(27)3-甲基吡咯(28)2-乙基噻吩(29)α-呋喃甲酸(30)4-甲基-吡喃(31)4-乙基-吡喃(32)硬脂酸(33)反-1,3-二氯环己烷(34)顺-1-甲基-2-乙基环戊烷(35)顺-1,2-二甲基环丙烷2-3解:(1)CH3CHCH3CH3CH3CHCH3CH3C(2)CH3CHCH3CH2CH2CH2CH3C2H5(3)CH3CHCH3CHCH2C2CH3C2H525 (4)C2H5HCH3H(5) H2252CH2CH3(6)(7)HCH3HCH3HH(8)3(9)52H5 (10)(11) CH3NO2NO2 (12)H3(13) (14)OHCOOHBr(15) BrCHOCH3CH3 (16)CH3CH2OH(17) OH (18)OH BrBr(19)OHSO3HNO2(20)OO O(21) O(22)O(23)HCH3HCHO(24)H33(25)NHCH3O(26)NH2NH(27)NHO(28)S(29)NCH2H5OCH2H5(30) CH3(CH2)7CH=CH(CH2)7COOH(31)NH2ONH2(32)H2N-CONH-C-NH2(33) OOO(34)OCHO2-4解:(1)C H3CH2CH3CH3CHCH3CH3C命名更正为:2,3,3-三甲基戊烷(2)C H3CH2CHCHCH3CH3CH3(3)(4)(5)(6)(7)(8)2-5解:可能的结构式2-6解:(1)(2)CH3C2H5CH2CH2CH3CH2CH2CH2CH3(3)CH3CH3CH2CH2CH3CH3C2H5C2H5C2H5CH2CH2CH3 2-7解:1,3-戊二烯 1,4-戊二烯H2CH2CH32CH3H31-戊炔 2-戊炔H2C2H5CH3CH CH31,2-戊二烯 2,3-戊二烯H2333-甲基-1,2-丁二烯第三章饱和烃3-1解:(1) 2,3,3,4-二甲基戊烷 (2)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 3,3-二甲基戊烷 (4)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 2,5-二甲基庚烷 (6) 2-甲基-3-乙基己烷(7)2-甲基-4-环丙基自己烷(8)1-甲基-3-乙基环戊烷3-2解:(1)H3332CH3(2)(3) H333(4)(5) (6)3-3解:(1) 有误,更正为:3-甲基戊烷(2) 正确(3) 有误,更正为:3-甲基十二烷(4) 有误,更正为:4-异丙基辛烷(5) 4,4-二甲基辛烷(6) 有误,更正为:2,2,4-三甲基己烷3-4解:(3) > (2) > (5) > (1) > (4)3-5解:BrHH HHBr BrHHHHBrBrHHBrHHBrHB rHH(A)对位交叉式 (B)部分重叠式 (C)邻位交叉式 (D)全重叠式A>C>B>D3-6解:(1)相同 (2)构造异构(3)相同(4)相同(5)构造异构体 (6)相同3-7解:由于烷烃氯代是经历自由基历程,而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大于甲基自由基,故一氯甲烷的含量要比一氯乙烷的含量要少。
大学有机化学芳香烃练习题学习指导:1. 芳烃构造异构和命名;2. 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定位规则卤化,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 氧化反应;4. 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一、命名 1、写出的名称。
2、写出的系统名称。
3、写出苯乙炔的构造式。
5、写出反-5-甲基-1-苯基-2-庚烯的构造式。
、写出的系统名称。
二、 1、、完成下列各反应式3、4、5、6、7、2C==CH28、三、理化性质比较题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大小:C6H5CH2CH2CH==CH C6H5CH==C C6H5CH2CH==CHCH3 C6H5CH==CHCH==CH22、将苄基正离子、对硝基苄基正离子、对甲氧基苄基正离子和对氯苄基正离子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次序。
3、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4、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5、将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6、下列哪对异构体的稳定性最接近?7、比较Fe存在下~位置上氯代的反应活性:8、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3C+ C6H5CH2+ CH3+、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能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 ?10、预测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
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苯甲苯甲基环己烷2、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五、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环己烷中的少量甲苯。
六、有机合成题1、以甲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2、完成转化:3、以甲苯和2-丁醇为原料合成:七、推导结构题1、某烃A的分子式为C9H10,强氧化得苯甲酸,臭氧化分解产物有苯乙醛和甲醛。
推测A的构造。
2、某芳烃A含九个碳原子,其余为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硝化后只得到两种一元硝基化合物B和C。
B和C分别用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同一化合物D。
PAHs多环芳烃的详细介绍PAHs介绍多环芳烃(PAHs)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多环芳烃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 150余种化合物。
英文全称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简称PAHs。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见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国际癌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
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a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a)芘作为多环芳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
PAHS的用途与危害多并最终儿童行为的结果联系起来。
研究发现,接触到更高水平的PAH伴有焦虑/抑郁症的儿童年龄6至7比那些与低暴露水平的24%更高的分数。
发现有婴幼儿在他们的脐带血PAH水平升高46%更可能比那些脐带血中PAH水平低,最终得分高的焦虑/抑郁量表。
主要成分多环芳烃(PAHs)主要的十八种化合物为: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和苯并(g,h,i)苝、1-甲基奈、2-甲基萘。
目前确定的PAHs常见的24种同类物质主要包括: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ASREACh EPAOEKO-TEX100GS MarkBenzo[a]pyrene苯骈 (a) 芘 (BaP) 50-32-8 X X X X Benzo[e]pyrene苯并[e]芘(BeP) 192-97-2 X X Benzo[a]anthracene苯骈 (a) 蒽 (BaA) 56-55-3 X X X X Dibenzo[a,h]anthracene二苯骈 (a,h),蒽 (DBA)53-70-3 X X X X Benzo[b]fluoranthene苯骈 (b) 萤蒽 (BbFA)205-99-2 X X X X Benzo[j]fluoranthene苯并[J]荧(BiFA) 205-82-3 X X Benzo[k]fluoranthene苯骈 (k) 萤蒽 (BkF)207-08-9 X X X X Chrysene屈 (CHR) 218-01-9 X X X Acenaphthene苊 (ANA) 83-32-9 X X X Acenaphthylene苊烯 (ANY) 208-96-8 X X X Anthracene蒽 (ANT) 120-12-7 SVHC X X X Benzo[ghi]perylene苯骈 (g,h,i) 苝 (BP191-24-2 X X XE)Fluoranthene萤蒽 (FLT) 206-44-0 X X XFluorene芴 (FLU) 86-73-7 X X XIndeno[1,2,3-cd]pyrene茚苯 (1,2,3-Cd)193-39-5 X X X 芘 (IPY)Naphthalene萘 (NAP) 91-20-3 X X XPhenanthrene菲 (PHE) 85-01-8 X X XPyrene芘 (PYR) 129-00-0 X X X27208-37XCyclopenta[c,d]pyrene环戊烯(c,d)芘-3Dibenzo[a,e]pyrene二苯并(a,e)芘192-65-4 XDibenzo[a,h]pyrene二苯并(a,h)芘189-64-0 XDibenzo[a,i]pyrene二苯并[a,i]芘189-55-9 XDibenzo[a,l]pyrene二苯并(a,l)芘191-30-0 X2381-21-X1-Methylpyrene1-甲基芘7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
科研技能训练I(科技论文写作)题 目: 多环芳烃的降解院(系、部): 理化学院 学 生 姓 名: 刘怡麟 指 导 教 师: 宋爱君2011年 11月24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Hebei Normal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 c h n o l o g y 专业: 化学 学号: 1012090216摘要摘要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
它的降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
光降解就是多环芳香烃降解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在气相、液相和固相不同介质中的多环芳烃光降解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对多环芳烃在液相介质的降解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光氧化过程中,水中的多环芳烃是在光诱发所产生的单线态氧、臭氧或羟基游离基的作用下发生氧化降解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在实验室中水萃效率最高时的实验条件以及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多环芳烃降解的半衰期。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光氧化Abstract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re the ubiquitous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and their degradation has been of public concern.Among the degradation ways of these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photodegradation is the important one.In the gas, liquid and solid phas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different media photodegrada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with emphasis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liquid medium, the degradation r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discussed in depth.In the photooxidation process, in the water multi-link aromatic hydrocarbon is the single track condition oxygen, the ozone or under the hydroxyl free radical function which produces in the light suggestion has the oxidative degradation.This experiment is for the purpose of observing in the laboratory the water gathering efficiency Gao Shi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s well as the half-life which the multi-link aromatic hydrocarbon degrades in under the laboratory control condition.K e y w o rd 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gradation;Photo-oxidation目录目录摘要 (I)A b s t ra c t (I)1前言 (I)2实验部分 (2)2.1实验材料与方法 (2)2.2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1实验仪器设备 (3)2.2.2实验试剂 (3)2.3反应溶液介质和溶液的配制 (3)2.4实验步骤 (4)2.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6)2.6色谱条件 (6)3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芴工作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芳烃抽提装置高级工试题一、填空题:1.装置主要由预处理、(芳烃抽提)、芳烃分离、抽余油加氢四个单元组成。
2.预处理的作用是将宽馏份的(重整稳定汽油)切除C5-,C8+组分,获得合格C6~C7馏份。
3.芳烃抽提的作用是采用(环丁砜抽提技术),将C6~C7馏份中的芳烃抽提分离获得高纯度混合芳烃和抽余油。
4.芳烃分离的作用是将混合芳烃精馏分别获得(苯、甲苯)产品。
5.抽余油加氢的作用是将抽余油加氢后,经分馏得(6#、120#)溶剂油产品。
6.影响抽余油加氢精制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空速、(氢油比)。
7.本装置抽提所用的溶剂是环丁砜,化学分子式的(C4H8SO2),凝固点27.4~27.8℃,分解温度〉220℃。
8.抽余油加氢催化剂的型号是MH-705,加氢反应空速为(4h-1)。
9.影响抽提过程的因素有温度,回流比,原料性质,(溶剂比)溶剂含水量,•抽提量。
10.抽提溶剂比过大会影响(混芳质量),溶剂比过小会影响混芳收率。
11.衡量抽提过程好坏的因素有回收率,(芳烃质量)溶剂损耗量。
12.芳烃抽提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芳烃与非芳对溶剂有(不同的溶解度),二是富溶剂以简单方法可以分离,三是富溶剂与抽余油比重不同,易分层。
13.在生产过程中,环丁砜会被氧化生成有机酸腐蚀设备,加入单乙醇胺中和这部分有机酸,可以保护设备,延长溶剂使用寿命。
当贫溶剂的PH达到(5.5~6.0)时,就要加入单乙醇胺。
14.环丁砜溶剂对不同类烃类溶解度的大小规律是芳烃>环烯烃>环烷烃>烷崐烃,对芳烃的溶解度大小是(苯>甲苯)。
15.脱戊烷油的初馏点要求在63±2℃,太低在抽提塔内易于汽化,影响抽提效果,太高则苯的收率(下降),影响芳烃产率。
16.影响芳烃回收率的因素有(一次溶剂量),进料组成,反洗量,温度,含水,贫溶剂含烃,进料位置。
17.抽提原料芳烃含量过高,应采取(提高溶剂比),降低进料点,减少反洗量和崐降低温度等措施.18.C-203真空度下降的原因有(蒸汽压力不够),进料含水多,蒸汽流量不足和崐真空器堵。
烃和卤代烃脂肪烃1、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
又称烃。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烃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
2、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3、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4、有机反应的特点反应缓慢、反应产物复杂、反应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5、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6、同系物:同一类物质,相差碳原子数。
7、烷烃通式CnH2n+2(n≥1)。
8、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9、所有烷烃均不溶于水,密度均小于1。
10、常温下烷烃的状态:C1—C4为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为固态。
11、烷烃通常状况下,跟强酸、强碱及酸性高锰酸钾都不发生反应。
12、烷烃①氧化反应,指可燃性②光照下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13、烷烃燃烧的通式。
14、确定烷烃一卤代物数目的方法是利用对称法找氢原子的类型,有几种氢,就有几种一卤代烃。
15、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16、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
混合光照,试管内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17、乙烷生成一氯乙烷的方程式。
18、写出结构简式: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19、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烃。
烯烃通式CnH2n (n≥2)。
20、随着烯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烯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21、常温下烯烃的状态:C2—C4为气态。
22、烯烃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23、烯烃的氧化反应指可燃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4、烯烃燃烧的通式。
25、烯烃的加成反应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H2、HCl (HBr)、Cl2、H2O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26、乙烯的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27、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