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教学实验指导(供土地管理专业用)

李娟编写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

2007年11月

前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劳动的对象。就其性质而言,土地资源除了包含本身所固有的一切自然特性外,同时又包含了具有可供人类发展生产的社会经济特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可以说人与土地的这种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最基本的生产关系。随着21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逐渐超出了单一的民族或国家的范畴,而上升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问题。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是研究其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也是土地科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概论课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资源管理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其研究内容和学科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为了更加系统化和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实践的需要,结合教材编写了一本实验指导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这本实验指导是专门为土地管理本科专业而开设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该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又能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指导包括了三个实验: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及其构成要素读图分析;河南省粮食安全耕地预警系统研究演示;河南省县域耕地预警的计算,共计6学时。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的发展,该课程开设的实验内容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改变。

本指导引用的参考文献甚多,限于篇幅,不能全部列出,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谢忱。编写过程中得到农学院资源系土管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和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指导涉及内容广泛,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老师、同行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再修改时,集思广益,更加完善。

编者

2007年11月

实验一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及其构成要素读图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阅读我国境内各自然要素的类型、分布图,了解土地资源各自然构成要素的种类、基本特征及其区域分异,从而全面认识土地综合体的特征,深入理解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

二、实验方式

阅读《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三、实验用具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四、实验内容

1、阅读中国气候资源要素图(包括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区划及积温与作物熟制表、积温与宜种作物表等附录),认识气候资源各指标要素的分布规律,理解其对农业土地利用的作用太阳辐射能不仅以其热效应给予动植物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更重要的是在光的作用下,绿色植物因表现出了光合效应、光形态效益和光周期效应,而正常地生长发育,并为一切生物(包括动物,人类和植物自身)制造有机物。因而,太阳光能的多少和利用率的高低, 与一定区域内的作物产量与品质关系极大。

我国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地理分布,通常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但也受各地天气情况影响而有很大变化。我国各地区年总辐射量大体在 33×108焦耳/米 2之间。60×108 焦耳/米2等值线大致从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至云南和西藏交接处,此线将全国分为两大部分。此线西北部较高,一般在 53×108-83×108焦耳/米2,呈南高北低的趋势;而东南部一般都低于 50×108焦耳/米2。这是因为我国东南部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多,阴天多,晴天少。西北部受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阴天少,晴天多,从而影响到地面太阳辐射总量的收入。

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地区,除其东南部地区因阴雨天气较多,光量较少以外,绝大部分地区在 70×108焦耳/米2以上,高原西南部达 80×108焦耳/米2;其中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和冈底斯山脉一带最高。自塔里木盆

地经河西走廊至内蒙高原西部,是我国另一辐射高值区域。在我国东部(100°E 以东)以35°N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此线以北的年总辐射值高于南部。由于冬半年在蒙古高压控制下,晴天多,日照多,而当冷空气南下时,在华中、华南一带形成阴雨天气;夏半年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我国东部的影响也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弱。因此,南方年辐射低于北方。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大致沿大小兴安岭山脉,太阳年辐射总量自北向西南逐步增加;南部明显地自西向东减少。西辽河中游一带由于下垫面和地势等原因,形成了一个高值区。华北地区黄河中下游一带在 50×108-55×108 焦耳/米2之间,并自东向西北递增。在我国广大的东南部地区,形成了一个范围十分广大的闭合低值区,45×108焦耳/2的等值域包括了四川、贵州、湖南、湖北西南部、江西西北部、 广西北部和广东部分地区。四川盆地、秦巴山地、贵州及湘鄂西部是 35×108焦耳/米2以下的低值区。主要是由于山脉和丘陵起伏地形阻滞作用,秋、冬常形成静止锋面,春季西南低涡活动频繁,夏季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侵入,阴雨多日照少所致。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总辐射值在45×108-50×108焦耳/米2之间,南北差异不显著。南岭以南沿海地区总辐射又稍有增加的趋势,包括海南岛与台湾中部地区,达 55×108焦耳/米2以上。与世界各地相比,我国光能资源尚属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年辐射总量均高于纬度较北的欧洲多数地区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等国,光量较少的川黔等地区也与西欧、北欧等地相当。我国丰富的光能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从光能资源与水热资源的地区结合而言,却存在着某些明显的不足。如我国东部水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光能资源却较少,而西部光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却水热资源不足。从而使西部地区较差的水热条件限制了光能的充分利用,而东部特别是川黔等的光量不足,则又使水热资源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当然,如果从光热水互补的角度来看,我国东部特别是川黔等光资源虽然不足,但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降水较多,作物可周年生长,年产量仍然较高;而西部地区水热资源虽不足,但太阳辐射较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热量的不足,灌溉地区喜凉作物一季产量仍然很高。另外,我国光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有数量较多,强度较大的地区,也有数量较少,强度较小的地区,这就使我国既可种植喜光作物,又可种植耐阴作物,形成了土地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

日照时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光量的多少和强弱,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影响很大。我国日照分布特点,一般是纬度越高,日照时数越多;气候越干旱少雨的地方,日照时数越多。因此,南方少于北方,东部少于西部。全年日照时数华南一般在18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约45%;长江中下游为2000-2200小时,百分率在40-50%间;华北日照时数约2600小时,百分率为65%左右;内蒙和西北各地 3000小时,百分率为60-70% 。全国日照时数最少的中心在川黔地区,多在1400小时以内,而且川黔与湘鄂等长江中下游相连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低值区,年日照时数小于2000小时;全年日照数最多的中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内蒙西部、宁夏和甘肃北部、柴达木盆地和西藏西部地区,全年日照时数达3100-3300 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0%。

我国由于受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气流场的交互作用,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征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冬季风受大陆西伯利亚冷高压所控制,形成偏北气流,寒冷而又干燥;夏季风则分别源自太平洋副高压带与印度洋洋面,温暖湿润。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雨量不断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也达到最大值。正常年份,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 60-90%不等。气温较差大,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蛋白质的合成。如我国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小麦品质比南方好;日较差大的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有些农产品的品质及产量比日较差小的地区优。降水因受季风的影响,季节分配很不均匀,相对集中于每年的 4、9 月,冬春则雨雪稀少。此外,我国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也很大。以降水为例,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平均年变率在 10-30%之间,生长期中各月的变率更大,而降水较少的北部及西北内陆一般降水变率大于 30%,有些干旱内陆盆地的降水变率更高达 50%以上。年际变化大所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较多,对多熟制地区作物总产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我国南方热带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10℃积温在8000℃以上,基本无霜,水稻可一年三熟,甘薯可一年四熟,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油棕、椰子、腰果、咖啡等;亚热带地区年均气温在14℃以上,≥10℃积温为4250-8000℃,无霜期220-365天,水稻可一年两熟,部分地区可三熟,玉米、甘薯可冬种,亚热带南部盛产龙眼、荔枝、菠萝、香蕉等水果;暖温带120-255

天。由于高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分布上限高,如冬小麦可种植到海拔4300米,青稞可到4750米,天然森林分布于4400米,藏羊放牧地可到5800 米。

2、阅读中国地势、地貌类型图,认识我国地势特征、各地貌类型,了解各类地形在全国的分布及比重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按地貌形态特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类型,其中以山地和高原面积最广(见表1),成为我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与丘陵等的空间分布格局。

表 1 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其面积比重

地貌类型 山 地 高 原 盆 地 平 原 丘 陵 面积 ( 万 km2) 316.80 249.60 182.40 118.20 96.00 比 重 (%) 33 26 19 12 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从青藏高原向东至近海海域,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内部分布有一系列山脉,海拔均在5000-6000米以上,各山脉之间则形成了一些地势和缓的宽浅洼地和湖盆,以及大片沼泽地;第二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主要由广阔的高原与大盆地组成,如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不等;第二级阶梯以东,直至浅海大陆架部分为第三级阶梯,由海拔不及200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普遍不超过500米的丘陵所构成。这种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境内的大气环流、地面水分分布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造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显著的地域差异。

3、阅读中国土壤类型图,观看土壤剖面图,熟悉各土类名称,了解我国土壤地域分布规律

土壤是构成土地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具有肥力,即供应和调节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植物生活要素的能力。自然土壤都是在一

定的成土过程下形成的,深受其它自然因素所制约。我国土壤的空间分布,总的说来在大尺度的地域范围内与生物气候带及大的地貌格局相适应而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而在较小的地域内则与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土壤的地带性分布,首先表现为自北而南、随热量条件的变化 ( 由冷到热 ) 而出现的纬度地带性,在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尤其明显。自北而南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 ( 寒温带 ) 、暗棕色森林土 ( 温带 ) 、棕壤 ( 暖温带 ) 、黄棕壤 ( 北亚热带 ) 、黄壤和红壤 ( 中亚热带 ) 、砖红壤化红壤 ( 南亚热带 ) 、砖红壤性土 ( 热带 ) 。其次,表现为自东而西、随水分条件由湿到干而出现的经度地带性,以温带和暖温带最为明显。在温带范围内,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色森林土 ( 森林土壤 ) 、黑土 ( 森林草原土壤 ) 、黑钙土 ( 草原土壤 ) 、栗钙土 ( 干草原土壤 ) 、棕钙土和灰钙土 ( 荒漠草原土壤 ) 、灰棕色荒漠土(荒漠土壤)。在暖温带范围内,自东而西依次为:棕壤(森林土壤)、褐土 ( 森林草原土壤 ) 、黑垆土 ( 草原土壤 ) 以及棕色荒漠土 ( 荒漠土壤 ) 。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由于水分条件东西差别不显著,加以山地多,地形复杂,土壤的经度地带性不明显。第三,表现为山区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出现的垂直地带性。我国所有山地都有一定的土壤垂直地带谱,其基带土壤即为当地的地带性土壤。例如,海南岛五指山 ( 热带湿润地区 ) 土壤垂直地带谱为:砖红壤→山地砖红壤→山地黄壤→山地灰化黄壤→山地矮林草甸土;江西、福建武夷山西北坡 ( 中亚热带 ) 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矮林灌丛草甸土;陕西太白山北坡 ( 暖温带 ) 为: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灰化土→山地草甸土;长白山白头山 ( 温带 ) 为:白浆土→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冰沼土。

4、阅读中国植被类型图及典型植被图谱,熟悉我国各区域植被综合特征

植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资源特征、类型及分布对一定地域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生产力水平及其利用价值具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势差异悬殊,气候多样,再加上植物发生历史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多样的地区之一。

我国森林植被主要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我国针叶林分布很广,从寒温带的大兴安岭到热带海南岛,从

东部平原到西部高原山地,都有针叶林分布,其中以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最为丰富。针叶林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 54%,主要树种有落叶松、云杉、冷杉、云南松、马尾松、红松、杉木、油松、铁杉等。针叶树立木高大,单位面积蓄积量高,利用价值较高,如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主要树种落叶松,一般高度为20-25米,胸径达80厘米,木材坚硬耐腐,是我国主要的工业木材生产基础。樟子松是常绿针叶林,平均树高14米,树干通直,是我国北方绿化、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也是重要用材树种,但数量很少。云杉和冷杉是常绿针叶林,它具有较强的适应力。树高可达30米,木材纹理通直,耐腐蚀,是建筑和制造车、船、以及造纸等优质木材。亚热带、热带针叶林有杉木、水杉、水松、马尾松、云南松、柏木、铁杉等,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林。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林,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及东南丘陵一带。水杉林和水松林是第三纪残遗树种。水杉树高大通直,高可达38米,胸径2米以上,生长快,是亚热带平原绿化速生优良树种。水松林多为人工栽培。马尾松生长快,树干富含松脂,产量占全国的 90%,是我国采松脂的主要树种,木材用途甚广。柏木的木材坚韧而有香味,耐湿耐腐,为造船、建筑、制家具的良材。柏木生长较快,更新力强,其分布之广,仅次于马尾松林。阔叶林全国都有分布,在我国东部,从北方到南方的山区分布尤广。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落叶阔叶树,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常绿阔叶树开始出现,长江以南以常绿阔叶树占优势,南岭以南地区则是终年都能生长的常绿树。我国阔叶林将近1000属、2000种,其中木质优良、经济价值的有 1000 种,如北方温带、暖温带的栎树,木质坚硬,为制造农具和车辆的优良木材,树叶是喂养榨蚕的材料。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如栲类林、青冈林、苦槠林、木荷林等,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以下,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南方竹林分布在100-800米丘陵山地和河谷,生长迅速,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可供造纸和加工胶合板及日用品等。

我国除上述植物资源外,还有特种经济林木,如橡胶、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经济价值很高。木本油料,热带有椰子、油棕等;亚热带有茶、油茶、油桐、乌桕、漆树等;温带有核桃、榛子等。我国果树有300种,苹果、柑桔、梨、葡萄、桃等分布很广。柑桔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苹果、梨、葡萄等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南岭以南的两广、闽南、台湾等地,还有香蕉、菠

萝、荔枝、龙眼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海拔高度对林地和草地分布也有明显影响。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 海拔600米以下为草原带,600-1000米为阔叶林带,1000-1500米为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在西北地区天山中段,海拔1600米以下为干草原带,1600-2700米为森林草原带,2700-3200米为高山草甸带,3200-3500米为高山寒漠带,3500米以上为常年积雪带;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大渡河上游,海拔2400米为半干旱河谷灌丛带, 2400-3000米为中山针、阔混交林带, 3000-3400 米为亚高山暗针叶林带,40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灌丛带,4400米以上为高山石漠带; 4600 米以上为积雪。

5、阅读中国水系流域、径流带分布、河川动态类型、湖泊、地下水分布等图,认识我国地表水、地下水的特征及分布

我国径流资源比较丰富。据初步估计,全国多年河川平均径流量为26600多亿立方米,次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六位。在气候和地形的制约下,我国水系的地域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其中,外流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阴山山脉、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而止于西端的国境线,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近。

外流区河流的干流,大部分导源于三大阶梯隆起带上:第一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里发育的都是源远流长的巨川,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等。第二带是发源于第二阶梯边缘的隆起带,即大兴安岭、冀晋山地、豫西山地和云贵高原一带,如黑龙江、辽河、海河、西江等,也都是重要的大河。第三带是长白山地、山东丘陵和东南沿海山地丘陵。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韩江以及珠江的支流东江和北江等。

地表径流的分布受降水量、地形、植被、土壤、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降水的影响是主要的。地表径流的分布基本上和降水量的分布趋势一致,大致表现为东南部大于西北部,沿海大于内陆,山地大于平原。根据径流量的多少和自然景观特点,可将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量级的径流地带: (1)丰水带 包括广东、福建、台湾等的大部、江西、湖南的山地、广西南部、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

(2)多水带 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以及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过渡带 包括黄淮海平原,山西、陕西的大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

(4)少水带 包括东北西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部和北部以及西藏西部。

(5)缺水带 包括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准葛尔、塔里木、柴达木三大盆地以及甘肃北部的沙漠地带。

我国湖泊的地域分布具有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根据成因和水文特性大致可分为五个比较集中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华北平原湖区——我国淡水湖比较集中的地区、东北湖区、云贵高原湖区、内蒙古新疆湖区及青藏高原湖区。

我国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祁连山北麓、天山南麓、昆仑山北麓、柴达木盆地周围、大兴安岭东麓等山前地带。这些地区因地处山麓冲积、洪积扇地带,地下水丰富,水质良好,埋藏浅,开发利用方便,而且地面有较大的坡度,排水良好,因而成为我国北方灌溉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在西北干旱地区发展成灌溉绿洲和农业基地。我国南方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南部等地区,石灰岩广泛分布,喀斯特地形非常发育,地表多裂隙和陷穴,雨水大多渗入地下潜流。这些地方的农业用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水发展灌溉。

6、阅读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分布图,结合我国12个景观生态区域划分,认识各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特点是:

(1)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在全国土地调查总面积中,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即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之和)占66.7%, 即占2/3, 居主导地位。而在农业用地中,牧草地、林地比重大,耕地次之,园地比重最小。

(2)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农村道路占地和独立工矿用地的比重较大。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和农村道路所占比重最大,两项之和占建设用地的57.4% ;其次为独立工矿用地,占7.8% 。

(3)未利用土地多为难利用土地。全国未利用土地中目前难以开发利用的

沙漠、荒漠、裸岩及石砾地、重盐碱地、重沼泽地等占 3/4 左右。这些土地大部分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开发难度大。

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域分布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由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条件与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1)东、西部的差异 以大兴安岭-长城-兰州-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为界,此线以东为季风区域,气候湿润、半湿润,水源充足,雨热同季,绝大部分在海拨1000米以下,大部分为平原、丘陵和低山,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极少难利用土地,是全国土地资源最富饶的地区,也是土地开发历史最早、土地利用率、生产率最高的地区。这里煤、石油和多种金属矿蕴藏丰富,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这个地区包括除蒙、新、藏、青、宁、甘以外的24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5.4%,却集中了全国93.7%的人口,85%的耕地,95.8%的园地,79.6%的林地,62.8%的水域和86.2%的居民点及工用地、85.1%的交通用地,而牧草地仅占全国的9.9%,未利用土地仅占全国的21.5%。此线以西为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海拨1000米以上,其中一半在3000米以上,难利用的沙漠、戈壁、裸岩比重大,可耕地资源少,天然草地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利用困难。这里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4.6%,却只有全国6.3%的人口,15%的耕地,4.2%的园地,20.4%的林地,13.8%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14.9%的交通用地,37.2%的水域,而牧草地则占全国的90.1%,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78.5%,是以牧业为主兼有绿洲农业的地区,也是全国难利用土地(冰川及永久雪地,沙漠,戈壁)集中分布的地区。

(2)南、北部的差异 在前述的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包括黑、吉、辽、京、津、冀、晋、鲁、豫、陕10个省、市,属温带气候区,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7%,水热条件稍差,但有松辽和黄淮两大平原,耕地以旱地和水浇地为主,旱地和水浇地占全国的52.7%,是全国小麦、大豆、棉花、油料的生产基地。除东北地区外,林地比重较小。牧草地多分布在半牧半农区。这里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工矿建设用地多,占全国的44.4%。秦岭、淮河以南的14个省、市、自治区,则属于亚热带至热带气候,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7%,水、热条件好,但山地多;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全国水

田面积的86.7%;山区有部分旱地,森林茂密,林地面积占全国林地的53.6%;水网密布,水域面积占全国的39.8%,淡水养殖业发达,淡水养殖水面占全国的59.8%,是全国水稻、亚热带经济林和热带作物的主产区。

在前述的西部地区,如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亦可分为南北两部。北部包括蒙、新、宁、甘4个省、自治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4%,其中沙漠、戈壁占很大比重,沙地占全国的86.3%,裸岩石砾地占全国的61.9%。海拨1000-3000米,草场广阔,放牧畜牧业发达,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的50.7%。农区小而分散,耕地仅占全国耕地14.2%且大部分依赖灌溉。林地少,面积仅占全国林地的13.7%。人口少,只占全国人口的5.7%,居民点稀疏,占地亦少。昆仑山、祁连山南部的青海、西藏2个省、自治区,为海拨3000-6000米的青藏高原,由山地、台地、湖盆和谷地相间组成,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0.2%。其中冰川、永久积雪和裸岩比重大,冰川及永久积雪占全国的52.3%,裸岩石砾地占两个省区总面积的46.5%。人口少,只占全国的0.6%,以利用广阔高寒草原、草甸的放牧业为主。这里的耕地很少,只占全国耕地的0.8%,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一带,是全国土地垦殖率最低的区域。

7 观看分区自然景观照片,了解我国分区景观特色

五、作业: 结合我国土地资源自然构成要素现状,撰写读图分析报告。

实验二 河南省粮食安全耕地预警系统研究演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耕地预警系统对粮食安全的意义。

(2)熟悉河南省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及耕地预警研究的方法。

(3)了解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在高、低两种投入方案下的人口承载力及相应耕地保护措施。

二、实验方式

《河南省耕地预警研究》幻灯片放映与《河南省经济地图集》读图分析相结合。

三、实验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制作的课件

四、实验内容

河南省耕地预警研究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粮食生产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渐增,解决粮食问题成为一个事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历史上粮食问题的解决,一是靠扩大耕地面积,二是靠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然而,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一方面人均消费的口粮比例有所降低,但动物性食品消费比例的增加使得粮食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非农用地数量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递减。从现在起到21世纪30年代预计中国人口出现零增长为止的时期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不可控制的惯性增长,同时难以避免的大量耕地会被占用。这迫使我们一方面不得不尽量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粮食单产,同时,对耕地加以保护,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以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国土资源部李元副部长最近指出: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尤为珍贵的基本国情出发,新世纪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第一优先目标是:切实保护耕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人口的增加将使总人口在21世纪前半叶就达到16亿的高峰。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

的粮食安全不可能建立在大量进口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耕地总量大,但土与淡水、光热配合条件好的耕地比例很低,而且总体气候条件仍在恶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不可能有10多亿亩的稳产高产田。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作物单产,同时还必须保证耕地的数量。据多方计算论证,可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9亿亩。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的第一大省,1996年全省总人口9172万,位居全国第一位。由于人口较多,使得人均资源量较少。1996年全省人均耕地0.087公顷,占全国平均数0.112公顷的78%,比全国平均少0.023公顷。有关方面研究,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正常需要,人均必需保证0.067公顷的耕地,联合国把人均0.8亩定为警界线;因此如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限制耕地占用,河南省的耕地供求状况十分紧张。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土地开发程度较高,后备耕地资源非常缺乏。土地利用率,全国是73%,河南是89%,土地垦殖率全国为14%,而河南是51.6%,耕地复种率全国是157.8%,河南是173.6%,由此可知,河南的后备资源与全国相比明显不足。在河南更应该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保证一定的农田不被占用。

开展土地生产潜力研究,分析提高单产的可能性和提高幅度,阐明粮食产出潜力及潜力分区,对于河南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还应进一步对河南省的耕地进行预警研究,明确耕地的保有量,以实现粮食的安全保障。

预警就是对未来经济社会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状态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宏观经济运行中可能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和实施系统。进行预警研究对于宏观决策和管理,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就全省的省情来说,开展耕地的预警研究尤为

重要。

1.河南省的自然经济状况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北纵跨530km(跨32-36五个纬度区),东西横越580km(跨111-116六个经度区),土地总面积16.55万km2。

1.1 地形地貌概况

河南省全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山地、丘陵、平原分异明显。北、西南三面环山,间有陷落盆地,东部为平原。山地丘陵区面积为73674.5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4.4%,为林业主分布区。平原盆地区面积为92015.5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6%,是主要的农业区。河南省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都很发育,黄土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也相当典型,地貌区域组合特点较为明显,致使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十分重要。

1.2气候概况

河南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全省地跨北温带和北亚热带两个热量带,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反映在气温和降水的南北地区差异上,大致可以伏牛山和淮河干流为分界线,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地区,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另外,山地和平原间的气候也有明显差异。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13-15℃,由北向南递增。最冷月平均气温-2-2℃,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6-28℃。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4200-4900℃,全年无霜期190-230天。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600-900mm之间,而豫南大别山区达1000-1300mm。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尤以七、八月最多。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1955-2644小时,光合有效辐射量为231-260kJ/ cm2。本省的气候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的生长和多种经济作物的栽培。但雨量季节分配过于悬殊,有时易形成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等土地利用有较大影响。

1.3 水资源概况

河南省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全省河流分属于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 km2的有16条。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总量约330亿m3,折合径流深将近200mm。全省地表水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之势。在豫南山地(淮南大别山北侧)、豫西山地东南部(鲁山西部伏牛山主峰石人山附近)、豫北山地东部(豫北太行山东麓南寨一带)形成三个高值区,年径流深在200-600mm以上;在南阳盆地南部和豫东黄河两岸平原形成两个低值区,年径流深为50-200mm以下。全省地下水资源可采量为222亿立方米/年,平原多,山地少。

与全国相比,我省的水资源不算太丰富。今后随工业、生活等非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上述水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将大大影响土地利用。

1.4 土壤概况

本省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潮土、黄棕壤和黄褐土,其次为盐碱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褐土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和伏牛山、太行山山前丘岗地区;潮土、砂姜黑土和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广大的豫东平原和南阳盆地底部;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淮南和南阳盆地周围的丘陵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的中山山地;水稻土则主要分布在经过长期水耕熟化的豫南稻区;山区棕壤、黄棕壤和淋溶性褐土大部分是由森林植被所覆盖,粗骨土主要为疏林地及草灌丛植被所利用,风沙土上的植被主要是人工营造的防护林带。

1.5 社会经济概况

1996年河南省总人口为91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9万人,占总人口的17.3%。人口密度为554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多。人均土地资源仅为0.18公顷,不及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以全国1.7%的土地承载着占全国8%的人口。

河南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农作物种类较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红薯、豆类等,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产区之一;经济

作物有棉花、烟叶、芝麻、花生、西瓜和油菜籽等。本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位居前列。

河南省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一个包括煤炭、电力、水泥、卷烟、造纸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能源产业为本省的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生产重点发展了棉纺和卷烟等部门。

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我们采用统计--机理混合模型的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对全省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研究。作物生产力的形成是在大气--作物--土壤这一开放系统中进行的。生产力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作物遗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中的适应性和环境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对作物的适宜程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物质投入。作物环境包括许多相互制约的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湿度和土壤。采用一种合适的作物。首先,从阳光入手,然后对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依次加以研究,根据从每个因素得出的潜力与限制性,可能的生产力也就随之确定下来。作物生产力由四个依次递减的层次构成,它们分别是: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土地生产潜力。

光合生产潜力是指作用具有理想群体结构,且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水分和肥料等环境参数都处于最佳状态的作物,其光合器官的最大速率摄取太阳能的条件下,根据光合理论计算的单位面积上所能获得的产量。

光温生产潜力是指在光合潜力的基础上,假设除温度以外的其他环境因子仍然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不影响潜力的发挥,这时,由光、温两因子共同决定的生产潜力为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水分的满足程度来决定的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潜力是由光、温、水、土等各种综合作用所决定的,土地生产潜力可直接用土地生产力指数对气候潜力加以修正得到。在完成光温潜力或气候潜力测算以后,确定土地生产潜力的关键在于土地生产力指数的计算。

本研究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的要求,采用逐级订正的方法计算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计算作物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进行温度和水分影响订正,从而获得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然后,在参考《中国人口承载力研究》对气候生产潜力修正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的土壤和施肥状况,把气候生产潜力订正到土壤生产潜力,最后结合河南省的实际,耕作操作水平修订到实际应能达到的最高潜力。

2.1 光辐射生产潜力

根据河南省的日照分率图和主要作物和耕作制度,计算指定作物在其生长季内的光辐射生产潜力,其中根据河南的作物构成情况把小麦和玉米作为计算生产潜力的指定作物。

根据日照百分率图和纬度带对河南省进行分区,共分14个区,然后分别计算各区指定作物的光辐射生产潜力。由计算结果可得出,河南省小麦、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分别达到25459.19公斤/公顷和25749.01公斤/公顷。光合潜力最高的地区分布在濮阳地区,主要是这一带日照时数比较长,而光合潜力最低的地区分布在南阳地区,主要是这一带日照时数过短。

2.2 光温生产潜力计算

在得出光照生产潜力图的基础上,叠加作物生长季的温度图,得到光温生产潜力图。对每一图斑的作物光合生产潜力进行温度订正,可得到光温生产潜力。

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的平均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14173.06公斤/公顷和24344.13公斤/公顷。河南省光温生产潜力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濮阳、焦作一带,而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和南阳盆地。

2.3 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

对光温生产潜力进一步用水分条件进行修正可得到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利用河南省的蒸散量图和灌溉保证率图和降雨量图与光温生产潜力图进行叠加得到气候生产潜力图,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图斑的气候生产潜力。

经计算,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的平均光温水生潜力分别为12455.77

公斤/公顷和21323.53公斤/公顷。河南省光温水生产潜力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信阳、驻马店以及清丰、南乐等那些降水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和郑州地区。

2.4 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潜力可用土壤生产潜力指数对光温潜力订正而获得。土壤生产力指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质量等级的表示方法,它是就某一特定用途而言,所评价的土地相对最佳土地的自然生产力,这里采用产量法。根据收集到的各地粮食产量资料,确定各地的土地生产力指数。

河南省小麦、玉米的平均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分别为8181.62公斤/公顷和14042.52公斤/公顷。河南省光温水土生产潜力最高的地区分布在濮阳的清丰、南乐以及许昌、焦作地区,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西的三门峡地区。

3 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量

根据现有的耕地数量和土地生产潜力状况计算未来指定年的粮食产量。这是依据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耕地数量保持不变,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通过大田平均管理水平作物病虫害的控制状况,以及自然灾害的情况,进一步进行修正可得到现实的单产。根据现状粮食产量与计算的土地生产潜力的比较,以及对未来经营管理水平的预测,可得到指定粮食作物到2010年平均经营管理水平平均可达到光、温、水、土生产潜力的0.68,到2030年达到0.85。经过修正到2000年小麦的平均单产水平可以达到5415.21公斤/公顷,玉米的平均单产水平可以达到9298.06公斤/公顷。到2030年小麦的平均单产水平可以达到6683.25公斤/公顷,玉米的平均单产水平可以达到11473.06公斤/公顷。这里结合河南省的实际以小麦为标准作物,然后把所有粮食作物的单产通过产量比系数折算成标准粮单产。2010年河南省标准粮单产平均可达到5415.21公斤/公顷,2030年达到6683.25公斤/公顷。粮食单产水平最高的地区分布在焦作地区,最低的地区分布在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区。

根据全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可推算出2010年和2030年的粮经比。1994年全省粮经比为72.9:27.1,1995年为72.6:27.4,1996年为73.1:26.9,三年平均值为72.9:27.1。从1978年至今的近20年中,全省粮经结构中,粮食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从83.2下降到73.1。表现为一种波动式下降,从全省对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看,未来粮经结构中,粮食作物的比重还将有所下降,而经济作物的比重将有所上升。对1978年至1996年粮经比作三年滑动处理后,进行曲线拟合,计算2010年到2030年的粮经比将分别达到65:35,60:40。

1994—1996三年河南省的复种指数分别为176.95%、178.32%、180.63%,就全省的气候条件和目前的复种水平而言,全省复种指数会有缓慢提高,并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预计2010年和2030年的复种指数分别达到192%、200%。

根据各县的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粮经比和复种指数可得到各县2010年和2030年的粮食产量。河南省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5481.12万吨,2030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6501.41万砘。

4 未来人口预测

人口发展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又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中又起着决定作用,人口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预测要以人口运动的自然规律出发。

人口预测可分为趋势性人口预测和规划性人口预测。趋势性预测就是根据各种可变因素的取值范围或区间,推测未来人口发展的规模,规划性预测就是在人口政策和人口目标的要求下,在趋势性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参数的确良选择性调整,确定未来的人口规模,实质上就是在趋势性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政策,人口发展目标,人口控制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未来人口规模或结构,这里,根据我国的人口政策特点,这里采用规划性预测。

根据全省人口规划近年来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以2030年人口实现零增长为目标,预策未来人口数。人口预测分高低两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x

课程号:0107231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 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 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 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 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 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 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 5 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 2 分);稳 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 2 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2 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 2 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 2 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3 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 3 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 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

土地资源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学: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将使产量增加,但达到某一点后,其单位投入的边际收益将逐渐下降,并最终成为负数的规律。 土地类型:狭义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指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 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合并或者自上而下划分,产生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类型结构: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与数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土地面积中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组成。也称土地利用构成 土地潜力评价: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和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等顶级的过程 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即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土地的等级或价格 比配:将土地的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应性结果计算相应结合的过程。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一定生活水平下人口限度的最大水平 AEZ法: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可持续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持续性包括了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涵义。 土地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优化和选择 土地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 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的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和运移 基本农田: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必须确保的农田 土地整理: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土地储备: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地进行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二、填空 1土地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 2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条件的再分配。 3土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支撑功能、净化功能、养育功能三方面。 4地表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5根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将平原进一步划分为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扇形平原、滨海平原四种类型。 7土地资源调查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路线勘察、制作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测三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原则有、、、、。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类型特征、时空变异规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整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的应用型基础学科。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我国及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室内试验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包括认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评价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图片相关系列图件;土地自然条件与利用现状调查;模拟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训练。 野外综合练习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掌握土壤要素观察和样品采集方法。引导学生实地感知土地资源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基本技能及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其他专业课如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土地资源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 五、教学方式 录像讲授、章节自学、实验模拟、野外实习(录像演示)相结合。 六、成绩评定办法 章节自测、实验或实习报告、在线综合练习(或测试)考试加权评定。 七、教材及教参,期刊名称 教材: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推荐使用教参: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 1.《中国土地科学》 2.《资源科学》 3. 《自然资源学报》 4. 《 Land Use Policy》

土地资源学(复习)(1)

名词解释: 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类型: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土地分级:在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分类:按土地性质和特征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将一个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个体土地分级单位做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与归并,从而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 地域分异:指地球表层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其中具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土地类型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在质和量上的对比以及它们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或图式。类别:空间结构、数量结构 土地类型演替:是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转化的过程。匹配:是指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得调整与适宜性结果计算相结合的过程。(两个过程:①依据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性状的分析比较得出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②提出新的土地利用方式) 最小因子法:是指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最小的那个因子的等级决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的方法。(①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②通过对照比较确定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③对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进行比较选最小的等级作为这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 土地利用系统: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构成。土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中的一切有机体与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特点:整体性、开放性、区域分异性、可变性 土地质量:土地的状态或健康状况,特别是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地持续利用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土地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土地整理: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复垦:对被破坏的土地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土地开发: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 水土流失:即土壤侵蚀,是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土壤物质分离、破坏、运移和沉积的现象。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4.土地退化: 5.土地分级: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 略地分为、 、 、 、 和 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 、 、 、 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 、 、 、 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 三、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简述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了中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 四、论述题(共20分,每题20分) 1.试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 之间的关系。 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

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4.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5.土地分级: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 山地、 高原 和 盆地等五大类。 2.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类型,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方式。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指标是评价因子性质的量化表示。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中选因子的指标分级体系。它反映每个评价因子在数量上的变化与评价对象质量差异的对应关系。由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聘请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完成。(2分)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每个因子的指标分级都要力求有科学依据,避免采用等差级数机械处理的方法;(2分) (2)各因子间划分的等级数目不强求一致;(2分) (3)特别注意反映出评价因子的最佳评价条件和临界条件;(2分) (4)某些定性指标如土壤侵蚀程度,自然灾害,排水条件等,要寻找较好的量化方法。(2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于土地治理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因此,在土地治理中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2

土地资源学重点zs

1.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3.土地资源: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4.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 .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 5.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6.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对比。 7.积温:是指日均温度的累积,大于等于10℃的积温,对农业生产而言,积温大小可以显著的影响作物的适种性及其熟度。 8.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和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9.农耕期:平均气温≥0℃始现期和终现期一般代表田间耕作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其持续期即为农耕期。 10.地球化学条件: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集聚导致的化学元素的多或少的存在状态。 11.耕层:土壤表层经耕作熟化的土层。 12.耕作层: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 13.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14.土地使用制度: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全部自然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16.土地经济生产力: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 17.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称为~。 18.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上内具有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特性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化分为一种类型组合。 19.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20.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21.土地利用结构:指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格局,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的总和。 22.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 23.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内容调查。 24.土地资源质量:是土地资源相对特定用途下表现出的效果优良程度。 2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的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26.农业生态区法(AZE):根据比例尺大小将地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按生态单元为单位分别采用动态模拟模型计算土地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能力。27.粮食安全:只有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的粮食,来满足其健康和积极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8.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耕地数量、耕地质量 29.由于受季节、纬度、海拔高度及云量等的影响,我国的太阳辐射总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一般略高于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 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土地资源学复习要点

《土地资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 3.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 自然地理综合体。 4.土地资源: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5.土地与土地资源的联系:土地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 阐述其具体含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什么样的土地资源;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大;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地更具体。 6.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参照书本、展 开论述) 7.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 性之一。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 所决定。 8.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9.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入流通。 10.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11.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12.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空间功能。 13.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16.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二章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 2.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3.在一天之内,夜间的总辐射为零,正午最高;一年之中,夏季的总辐射最高,冬季最低。 4.目前我国光照强度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 5.一般情况下,强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殖生长,弱光照有利于植物的营养生长。 6.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7.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度来控制。 8.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积温。积温的高低决定着作物一年的熟制。 9.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10.地球上的水资源可分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其中降水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11.降水的时空分布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 分,共15 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 分,共20 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 、、、、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 分,共10 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 B 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C. 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ft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 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12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单选 1.【D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P55) A 土地使用制 B 土地承包制 C 土地租赁制 D 土地所有制 2.目前我国【 B 】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P26) A 光照强度 B 光照长度 C 光照质量 D 光照数量 3.我国中低产田比例很大,占总耕地面积的【 B 】。(P280) A 1/2多 B 3/4多 C 2/5多 D 3/5多 4.土地资源评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D 】鉴定的过程。 (P121) A 自然生产力 B 潜在生产力 C 数量 D 质量 5.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B 】来控制。 (P28) A 水分 B 温度 C 光照 D 湿度 6.土壤调查的重点是土壤【A 】特性。(P101) A 肥力 B 性能 C 质量 D 数量 7.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土地构成要素的【C 】差异性。(P60) A 质量 B 分布 C 空间 D 时间

8.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我国土地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B 】位。 (P279) A 2 B 3 C 4 D 5 9.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A 】。(P56) A 土地公有制 B 土地私有制 C 国家所有制 D 集体所有制 10.下列那项不是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D】。(P25) A 光 B 温 C 水 D 气 1. 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C】的积温。(P28) A 0℃ B 5℃ C 10℃ D 15℃ 2.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B 】基础。(P25) A 物质 B 能量 C 生物 D 经济 3. 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 D 】。(P44) A 强碱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弱酸性至弱碱性 4. 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最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是【D 】。(P143) A 收入——成本分析法 B 费用——效益分析法 C 成本——利润分析法 D 投入——产出分析法 5.据估算,人类食物的【 D 】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P5) A 80% B 88% C 90% D 98% 6. 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A 】。(P246) A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增加土地面积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 (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 替代性 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 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 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

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5.5%,居世界第五位 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 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 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 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 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 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 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 (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 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 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土地资源学(专升本)

土地资源学(专升本) 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土地的资源属性的是_____。(5分)(A) 生产性(B) 整体性性(C) 动态性(D) 不可更新性参考标准答案:D 2. 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_____。(5分)(A) 地形特征(B) 利用特性(C) 植被特性(D) 气候特性参考标准答案:A 3. _____是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5分)(A) 沉积岩(B) 岩浆岩(C) 变质岩(D) 岩浆岩和变质岩参考标准答案:B 4. 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属于_____。(5分)(A) 地质构造(B) 地理构造(C) 地表构造D) 地貌构造参考标准答案:A 5.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会因_____而丧失。(5分)(A) 国家依法征收(B) 国家依法征用(C) 集体之间互换(D) 政府划拨参考标准答案:A 多选题 6.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_____。(5分)A) 后备土地资源有限(B) 土地类型多样,山地 多于平地(C) 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D) 水土资源不平衡,林地覆盖率低参考标准答案:A,B,C,D 7. 土地的功能有_____。(5分)A) 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B) 人类生存的场所(C) 人类生活的场所(D) 人类生存资料的来源参考标准答案:A,B,C,D 8. 土壤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包括_____。(5分)(A) 重金属污染物(B) 有机污染物(C) 固体废物(D) 放射性污染物参考标准答案:A,B,C,D 9. 我国主要三种主要作物是_____。(5分)(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高粱参考标准答案:A,B,C 10. 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特征包括_____。(5分)(A) 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B) 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C) 是一种无偿的行为(D) 可以是有限期的,也可以是无限期的参考标准答案:A,C,D 判断题11. 土地是包括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两部分。(5分)正确错误参考标准答案:错误 12. 作为自然的产物,土地与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生产资料,土地可以永续利用。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土地。(5分)正确错误参考标准答案:错误13. 红壤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5分)正确错误参考标准答案:正确 14. 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是不难彻底清楚的,对人类危害不重。(5分)正确错误参考标准答案:错误15. 土地产权是存在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总称。(5分)正确错误参考标准答案:正确 填空题16.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温.___(1)___ 3要素,它们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5分) (1). 参考标准 水 答案: 17. 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2)___ 条件的再分配。(5分) (1). 参考标准 气候 答案: 18. 根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将平原进一步划分为 ___(3)___ .湖积平原.扇形平原.滨海平原四种类型。(5 (1). 参考标准 冲积平原 答案: 19. 根据土地的排他程度,可以区分为___(4)___ .私有产权和国有产权。(5分) (1). 参考标准 共有产权 答案: 20. ___(5)___ 是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利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5分) (1). 参考标准 土地使用权 答案: 单选题1. _____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元。(5分)(A) 土地分类(B) 土地分级(C) 土地估价(D) 土地调查参考标准答案:B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土管专业复习 第一、二章 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有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和资产特性(商品性、产权特性、增值性、不动产性)。 积温: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农业生产种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或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的温度总和。 平原: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进一步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 地表水: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土层厚度:一般而言,土层厚度是指土壤剖面中能够被作物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即真正发生了成土过程的土层厚度,但从生产方面而言,多指有效土层厚度,尤其是耕作层的厚度,即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百分数组成而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如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黏土等。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值某一区域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总和 土地所有制: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土地使用制:指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 填空: 2、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它们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进一步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 4、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5、土壤质地是指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石砾、沙粒、粉粒、黏粒)百分数组成而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如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黏土等。 简答题: 1.土地的含义: (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它可分为土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3)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降水量的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从东南到西北,全国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各区面积占比不同,可见,全国水资源丰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 (1)

第一章绪论 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②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2.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 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 综合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①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③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 论问题。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 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 (1)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2)热量资源: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3)降水: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地形与降水 2.简要分析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举例说明。 答: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1)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 (2)坡度: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3)地貌类型:粗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 3.地质条件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 答:(1)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土壤和地下水 (2)不同风化壳母质类型:形成各种沉积物 4.在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时,如何考虑水文地质与地球化学条件? 答:(1)水文条件:地表水资源、地下水水文地质 (2)地球化学条件:主要是研究一些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的规律。 5.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答: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学要点精编 一、名词解释 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影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的组合,即土地类型。 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土地类型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的对比关系,以及它们组合而形成的一定的格局,包括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土地资源调查: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借助遥感和测绘制图的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服务。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是指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的适宜性程度。 土宜:一个区域的土地条件对某些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高度适宜性,而且对该类作物的产品经济特性有着特有的适宜性,在此区域形成特有的经济品种,这种特有的适宜性称为土宜。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评定这一潜在能力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核查计算。 土地评价单元:整个评价范围的土地,按土地性状的组合方式,划分成一个个的土地片,即土地评价单元。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土地利用:是指人们以土地资源对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土地利用系统: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构成一个土地利用系统。 可持续土地利用: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全面安排和布局。 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8)

土地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分,共20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 为:、、、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B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 C.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