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法亚小语种外语培训学校

Fir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ttps://www.doczj.com/doc/3a9499383.html,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或称威尼斯电影节,是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与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加拿大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认可的国际五大电影节,也是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之一(德国柏林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俄罗斯莫斯科电影节)。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将于当地时间2010年9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

意大利语: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

其他名称: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时间:1932年

主办单位:威尼斯艺术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电影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威尼斯电影节是威尼斯双年展的组成部分。

华人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的获奖情况

1989年

第46届最佳影片金狮奖(侯孝贤)《悲情城市》

1991年

最佳影片银狮奖: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

法亚小语种外语培训学校

Fir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ttps://www.doczj.com/doc/3a9499383.html, 1992年

第49届最佳影片金狮奖(张艺谋)

最佳女演员(巩俐)《秋菊打官司》

1994年

第51届最佳影片金狮奖(蔡明亮)《爱情万岁》

最佳男演员(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9年

第56届最佳影片金狮奖(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

最佳导演奖(张元)《过年回家》

2001年

第58届评委会特别奖(伍仕贤)《车四十四》

2002年

第59届圣马可最佳影片奖(田壮壮)《小城之春》

特别关注奖(陈果)《人民公厕》

2005年

第62届最佳影片金狮奖(李安)《断背山》

欧洲艺术交流奖关锦鹏《长恨歌》

2006年

第63届最佳影片金狮奖(贾樟柯)《三峡好人》

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刘杰《马背上的法庭》

2007年

第64届最佳影片金狮奖(李安)《色.戒》

地平线单元纪录片奖(贾樟柯)《无用》

2010年

第67届终身成就奖(吴宇森)《赤壁》《碟中谍2》《英雄本色》

2011年

第68届最佳导演奖银狮奖蔡尚君《人山人海》

最佳女演员叶德娴《桃姐》

2012年

第69届地平线单元大奖(王兵)《三姊妹》

2013年

第70届评审团大奖(蔡明亮)《郊游》

《威尼斯的小艇》作业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作业设计 ☆(一)基础知识 1、形近字组词。 祷()艇()纵()穷() 衬()挺()丛()帘() 姆()笼()哗()艄() 拇()聋()桦()艘() 2、多音字组词。 哗huā()huá() 曲qū()qǔ() 只zhī()zhǐ() 夹jiā()jiá() 3、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顾、雇)工(华、哗)笑船(梢、艄)保(母、姆) (簇、族)拥自(于、如)桥(梁、粱)(郊、效)外 4、读课文填空。 威尼斯小艇在构造上有与众不同的特点:①长度为________尺,“又________又________”,有点像________。 ②制作比较讲究,“船头和船尾向上________,像________; ③有________穿行的特点,”“仿佛________”。 ④船内舒适自在,________,似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桥梁()的妇女 ()的威尼斯()的街道 ()的交通工具()的影子 ()的水上城市()的声音 6、把下列句子补充为比喻句。 (1).小艇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ǐ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怎么拥挤,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作急转(zhuǎn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dàodǎo)退,我们的眼(晴睛)忙极了,不知看(哪那)一处好。 1、短文选自课文《》,威尼斯是(国家)北部的一座()。 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②、③。因此,短文的写作方法是先(),后()。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一、教案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二、教案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三、教案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威尼斯的小艇》,谁来读课题?(让同学们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课题) 1、从课题上看,文章主要写什么?写哪里的小艇?作者围绕小艇写了些什么? 2、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二)、学习1-3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理解这里的大街指什

么?汽车指什么? 2、过渡:小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抽读第二自然段。 3、看看课件上的句子比较它和书上的哪个写的好?好在哪里?(运用了比喻)把小艇比作了什么?(独木舟、新月、水蛇) 4、这样比喻都突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请你找出描写小艇特点的词打上点。 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 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向上翘起的特点。 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特点。(让学生回答一个给词语打点并出示相应的图画,图文对比) 5、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小艇不同的特点描写得很精彩,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一下吧!(让学生齐读) 6、我们看小艇的样子这样独特,如果坐在里面,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作者的感受——舒适、充满情趣。充满情趣是什么意思?(有意思,很有趣)坐在小艇上能看到威尼斯形式不同的石桥,古老的建筑,还能跟来往船只打招呼,多么的有意思啊,那你们想不想去威尼斯游览一番? 7、课件:欣赏威尼斯 8、过渡:小艇是死的,要使我们看到这么美的异国风情,那还得需要驾驶小艇的人——也就是船夫,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到了船夫(4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5、马克吐温先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小艇的特点,巧用了三个比喻,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你能通过朗读把小艇的样子读出来吗? (1)自己试试,找到感觉了吗?怎样才更把小艇的样子读出来呢?(表示特点的词语重读;用轻快灵活的语气读) (2)有了同学们的提示,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试试?那同学读,女同学读,大家一起读。 (3)威尼斯的小艇这么奇特,想不想把这段描写他的文字记在脑海里?同桌启发一下怎样记得更快更牢?(画、做动作) 谁展示一下? (4)这么奇特的小艇,这么优美的文字,来看着图画(课件)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能背上来的同学可以不看提示。 四、细品文本,感悟船夫技艺: 1.过度:来到威尼斯,作者被造型奇特的小艇所吸引,吸引作者的还有呢? 2、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小组合作完成) (1)这段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2)文中哪个词语最能准确地解释船夫驾驶技术好?圈出来。 (3)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最后一句的意思,如果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是————。 思考:这一句与本段中心句有关系吗?可否删去,为什么? 3、请小组长带领大家完成自主学习单的第二题。 4、哪个小组来交流? “操纵自如”的反义词是什么?作者用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多么巧妙呀。)你能给“操纵自如”找一个近义词吗?(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找同义词,是解释词语的一个好方法,平时我们还怎样来解释词语?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说说“操纵自如”的意思吗?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船夫的驾驶技术:(课件) (1)在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的情况下,他---- (2)在拥挤的情况下,他能------- (3)在极窄的地方,他能----- (补充:据我所知,威尼斯最窄的河道只有1.4米,两岸人家打开窗户可以相互握手问好,在这种情况下,船夫不仅没有减速,还在玩特技,所以作者由衷地称赞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6、问题四,目不暇接、应接不暇。如果说前面几句是正面的直接地对船夫的驾驶技术进行描写,那么,这一句就是以自己的感受侧面的间接地来写,衬托船夫。二者结合起来,更具说服力!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借鉴呢? 7、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好,你想不想夸夸他? (1)如果船夫就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夸她? (2)如果把自己想象成船夫,又该怎样夸呢? (3)谁先来自夸一番? (4)同桌两真诚地互相夸一夸 (5)老师做船夫,大家来夸夸我,有困难可以看一眼书。 五、课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随马克吐温先生一起领略了威尼斯消停的奇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课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牢记于心了吗?我们来检测一下。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生读:艄shāo 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āo) 师:一起读。 生:船艄 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à)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chā(交叉) chà(劈叉) 生……叉chā 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3、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4、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城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世界地图;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简介威尼斯和作者。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名城,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这个城市建筑在118个岛上,全市有117条大小河道。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姊妹城”。本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2.指名读学习要求。 3.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和程

序三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程序四、五。 二、读练一一自学程序与方一和三的部分内容 自学提示: ①根据课后习题六第1小题的提示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 ②概括自然段段意; ③根据课后习题六第1在小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老师巡回辅导。 三、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逐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课文写了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船艄向上翘起,像新月;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坐在小艇里看风景很舒适;船夫驾驶技术好,行船速度快。) 2.逐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第一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自然段写小艇的样子;第三自然段写乘船游览的乐趣;第四自然段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第五、六自然段写小艇同威尼斯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3.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自然段)总讲小艇的作用;第二段(第卜一一自然段)讲小艇的样子和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重点讲解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重点讲解)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2.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在这个水上城市发挥的重要作用。 3.学习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达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课文。 1.同学们,因为“九运团体操”的训练,大部分同学在今年都没有出外旅游,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外国旅游,好吗? 2.好!现在我们已下了飞机,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请同学们用你的摄像机——眼睛把威尼斯的风光摄下来,呆会告诉老师你们都拍摄了什么景物? 3.放图片、音乐。 4.游览了威尼斯,你们有什么感受?(美极了!) 5.你们都见到了什么?看谁的摄像机最好,摄入的景物最多。(石桥,古建筑,河道,小艇……) 6.这些啊,大作家马克吐温也都见到过,而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写下了一篇文章,什么文章啊?(学生齐读课题) 7.可是,为什么作者在这众多的事物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学生读)8.好,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因为小艇是威尼斯的交通工具) 9.说到交通工具,我记得文中有句话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交通工具”。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河道)“汽车”呢?(小艇) 10.课前,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记得)都有写了谁?(商人、妇女、老人、小孩) 11.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小艇的这一特点,你说是什么?(小艇作用大)(板书:作用大)正因为小艇有这个突出特点,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台。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录像导入 同学们,大家能不能用最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一遍?(威尼斯的小艇) 这“威尼斯”,你去过吗?好,我们现在就到威尼斯,去领略—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好吗?[放录像] 游览了威尼斯,你都见到了些什么? 这些啊,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也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在游览威尼斯时,也都见过,而且是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可他为什么在众多的事物当中,选择了“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 2、初读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3、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说到这一点呀,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2)这一课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有)都写了谁? (写了商人、妇女、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小艇) (3)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儿[主要的工具],从这里、我们得出了小艇的—个特点,你说是什么?(小艇作用大,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他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结合板书样子奇特;驾驶技术特别好;作用大) (4)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到了小艇这些特点。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来学习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2、学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走进意大利的威尼斯,去感受那副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你了解的威尼斯。 (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

师:威尼斯是一个著名的水上城市,她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生活在这样一座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人们必备的交通工具,她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深入学习,体会重点。 师:这些景物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也都曾见过,他就是本文的作者。但他为什么在众多景物中只选小艇来写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 师:文章第一段写“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你知道在威尼斯街道指的是什么吗?威尼斯市内没有马路,没有街道,也没有汽车和自行车,因此,小艇成了那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小艇,可见,小艇的作用很大。(板书:作用大) 过渡:小艇什么样呢?请你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那些词写出了小艇的特点?引导理解学生词语:窄、深、翘、轻快、灵活、新月,练习朗读句子,使学生感悟小艇的样子奇特。(板书:样子奇特、长、窄、深、翘)师:文中还用了三个比喻句,把小艇各比做什么? 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

李吉林情境教育_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李吉林情境教育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作者:施建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簇拥”、“静寂”、“操纵自如”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用确切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背文中精彩语段。 情感目标: 感受威尼斯小艇独特的美,在情境中体会小艇在水上城市威尼斯航行时的情景及美感,领略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教学准备] 1、威尼斯风光短片 2、小艇模型 3、两份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威尼斯吗?对,威尼斯是一座城市。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2、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3、刚才大家提出了不少问题,遇到问题有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来寻找答案。比如刚才有的同学想了解威尼斯,就可以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来解决。我给大家找了一份有关威尼斯的材料,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要求读的时候能抓住要点,并且有一定的速度。下面就请大家阅读资料一。 学生阅读介绍威尼斯的小资料。 二、学习第1小节 1、读完了吗?这份资料中的什么最让你惊讶,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威尼斯有118个小岛,117条水道,401座桥梁) 2、威尼斯竟有一百多条水道,这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呀!难怪威尼斯被称为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板书世界闻名 3、这一百多条水道有横的,有纵的(画河道),交叉在了一起。因为河道多而密,所以小艇就成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些内容都写在了课文第1节里呢,我请位同学来读第一小节。 指名读第一小节。 4、读这一小节,我们应该把能体现威尼斯城的特色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特殊地位的词读突出来,比如哪些词?(世界闻名、水上、主要等)我们再一起把第1小节读一遍。 学生齐读。 三、范读 1、刚才大家围绕课题提问时,就小艇提出了许多问题,大家对小艇挺感兴趣的。现在老师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威尼斯的小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18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会认“尼、艄、翘”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哗”,会写“尼、斯、艇”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纵横、窗帘、手忙脚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2.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教学本课生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声母为翘舌音的“艄(shāo)”,读准“尼(ní)”和“艇(tǐnɡ)”;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艇”“翘”和“祷”,提醒学生注意“祷”的左边不要写成“衤”,可以采用教师范写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好“艇”“翘”“祷”等生字的字形结构。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哗”,“哗”在文中读“huá”。 2.阅读理解 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3.语言运用 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尼、艄、翘”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哗”,会写“尼、斯、艇”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纵横、窗帘、手忙脚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课外文段,猜一猜。 (1)这段话写的是哪里?(威尼斯) (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威尼斯?(水天一色的、蓝蓝的威尼斯) 2.课件出示图片,简介威尼斯。 (1)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威尼斯有什么特点?(威尼斯没有街道,是一座水城) (2)教师简介:威尼斯的意思是“海中的城”。它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城市,意大利就像一只长筒靴,而威尼斯就是这只长筒靴靴腰上的一颗明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威尼斯的小艇》。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5.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威尼斯在哪儿?小艇的样子怎样?小艇的作用如何? 6.教师小结: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质疑课文题目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水都威尼斯》阅读附答案

《水都威尼斯》阅读附答案 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15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河道宽窄不一,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四百余座。他们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又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屋覆盖。而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时,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也是各式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 1.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这一特点,为了说明这一特点,举了______桥、______桥和圣马克广场上的临时木板桥三个例子。 2.威尼斯有水城的雅号。你知道吗?法国首都有____________的雅号,奥地利首都有____________的雅号。 3.把短文分成两段。两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读第2小节。威尼斯“水都”的特点是___________。其中第二句话主要是写_______这一特点。 5.“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和“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屋覆盖。”中的“——”叫_____号,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4自然段。这一节写了威尼斯的船在当地的_______以及他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数量极多、各具风姿;各具风姿,里阿托大、叹息 2.花城或浪漫之都;音乐之都 3.1 // 234 总分 4. 河多河道宽窄不一 5.破折号不同解释说明加强重点 6.作用各式各样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小学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作业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作业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基础知识 1、形近字组词。?? 祷( ) 艇( ) 纵( ) 穷( ) 衬( ) 挺( ) 丛( ) 帘( ) 姆( ) 笼( ) 哗( ) 艄( ) 拇( ) 聋( ) 桦( ) 艘( ) 2、多音字组词。 哗huā( ) huá( )?? 曲qū ( ) qǔ ( ) 只zhī( ) zhǐ( ) 夹jiā( ) jiá( ) 3、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 顾、雇 )工( 华、哗 )笑船( 梢、艄 ) 保( 母、姆 )??( 簇、族 )拥自( 于、如 ) 桥( 梁、粱 ) ( 郊、效 )外?? 4、读课文填空。 威尼斯小艇在构造上有与众不同的特点:①长度为________尺,“又 ________又________”,有点像________。

②制作比较讲究,“船头和船尾向上________,像________; ③有________穿行的特点,”“仿佛________”。 ④船内舒适自在,________,似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桥梁( )的妇女?? ( )的威尼斯( )的街道?? ( )的交通工具( )的影子?? ( )的水上城市( )的声音?? 6、把下列句子补充为比喻句。?? (1).小艇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ǐ 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怎么拥挤,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的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晴睛)忙极了,不知看(哪那)一处好。

威尼斯的小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李培蓉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引导学生把握住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学生对于水上城市威尼斯比较陌生。对此,我主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分析描写小艇的句子,并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特点,为后面学习威尼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人物的活动同景物、风景结合起来描写的。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勾画圈点法 3.合作探究法 4.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大家一定喜欢旅游吧!说说看,你都曾去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情景导入,走进威尼斯: 导入语:可以四处旅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能换一种心情。今天,我们将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去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看看那里的独特风光。 (齐读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公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尼、艄”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尼、斯”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纵横交叉、手忙脚乱、祷告、雇定”等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并以此为依据理清课文层次。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写作方法,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紧扣“小艇” 1、展示威尼斯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神奇的城市,先来看几张图片。你觉得这个城市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说,有很多河;你说,建筑非常漂亮;你说,有很多的船;是啊,这个城市就是这就是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它有180多个岛屿组成,而连接这些岛屿的正是这纵横交错的河道,一共有100多条呢。 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第一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什么?是的,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2、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走进——威尼斯的小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标准。 2、生字词学习:船艄船舱祷告雇定哗笑保姆(强调哗笑hua ) 3、刚开始老师提的一个问题你们还记得吗?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你读出来了,你说说,老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就是写了小艇的外形特征(板书:外形特征)还读懂了什么?你说,哦,船里面的沙发,也就是小艇的内部构造(板书:内部构造);还有补充的,你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高(板书:驾驶技术),接着说,说明小艇在威尼斯人们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重要作用)快速看文章,这四个方面对应文章的那几个自然段。 三、走进“小艇”,精读课文 1、了解“外形特征”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机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图片]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河道纵横交错,桥梁姿态各异, 小艇轻便灵活。威尼斯充满了异国情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去游览欣赏。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威尼斯,去细细感受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味。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为这样三个大问题:1、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小艇样子?2、乂是如何精彩地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3、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浏览资料,自读课文 自学提示:在研究时,可以先读读课文,在数字课堂上找寻资料,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新发现、新体会、新感受,最后用自己的话表述研究结果。 三、各抒己见,交流发表 1、交流一: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小艇样子 (1)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乂窄乂深,有点像独木舟。 点拨:这句抓住小艇的长度、深窄写出了小艇外型特点。 (2)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点拨:什么时候的月亮称为新月?小艇像天边一弯新月,造型多美啊。除了像新月,还像什么?

(3)小艇行动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点拨:这句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灵活。 [相机出示句子: 1、行动轻快灵活,好像一条蛇。 2、行动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能不能改?师小结:作者打比方也不重复,写得那么好,多生动、形象、优美。还有其它的比喻词吗?] (4)观看录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一下威尼斯小艇的独特、轻快、灵活。 (5)指导读笫二节:这么漂亮的小艇,这么优美的文字,一起来美美地读好吧。 (6)填空:美妙的文字,真想牢牢记在脑海里啊。完成填空题。 (7)学生假想:读到这样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你有什么感觉?最想做什么? (8)指导读第三节:游客坐在小艇里观赏周用的景色,多惬意。书上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那休闲自得愉快的情致?我们也一齐把那份悠闲自得的情致读出来。 2、交流二: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 同学们已经领略到威尼斯小艇的独特,灵活,轻快,怪不得同学说,我真想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小艇是物,没有了船夫,就没有它的特色,所以,咱们去威尼斯特别不能忘的是船夫。 (1)谁能概括地说说船夫的驾驶技术,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2)威尼斯船夫的驾驶技术真是精湛,我们来欣赏。(观看录像) (3)语言训练: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边,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船夫最想说什么? (4)演一演:推荐三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千方口计吆喝好。能不能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自己各国,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 (5)交流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厉害,有精湛的技术,乂有经商头脑,对威尼斯的风景点非常熟悉,那么威尼斯到底有什么样的美丽风景呢?[交流网上看到的资料](5)师生对读第四节。 3、交流三: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精选3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精选3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1 课文简介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相关链接 1.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克里斯曼。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哈里贝利·芬历险记》等。 2.威尼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威尼斯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样闻名于世。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并以次为依据给课文分段。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学习重点提示 1.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方法运用直观语言,借助书中插图,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理解课文内容。由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马路。学生缺乏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难度,体味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难了。 教学时,首先应适时适度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介绍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岛城、桥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展开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 执教者:吴执成 第二课时 教案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样子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美丽独特的异国风情,受到文章语言的感染,体会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案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教案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案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威尼斯的资料,对水城的风光、人情等有所了解。 2.制作课件,准备课堂练习。 教案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读课题两遍) 2.出示生词,开火车,然后齐读词语,看哪一位同学读得最好的。 3.读得真不错!谁能用上这里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4、说得很好!接着,我们继续走进威尼斯这座独特的水上城市,去看看那里的小艇。你还记得课文围绕着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吗?(板书:样子、驾驶技术、与人们的关系。) 二、品读探究,合作交流 (一)了解小艇的样子奇特。(8分钟) 1.小艇是怎么样子的呢?打开课本P153,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图片和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1)、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你见过这样的小艇吗?(板书:“奇”) (2)、威尼斯的小艇奇在哪里?(像独木舟、像新月、像水蛇。)(3).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小艇分别比作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这3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动作提示:长、窄、深,船头船艄翘起,行动轻快敏捷。) 过渡语:作者观察细致,描写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加上比喻的巧用,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小艇的新奇读出来?(指名读,简单评价,然后齐读) (4)、你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坐在这样的小艇上游览风光,感觉如何呢?(舒服、有趣、新奇......) (5)课文也把作者的真事感受写了出来,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三自然段。)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呀?(像坐在软软的沙发上,别有一番情趣。) (二)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好。(10分钟) 过渡语:人坐在小艇里真舒服,真别有一番情趣呢!但老师有个疑问,这样的小船你们敢坐吗?(敢)不怕翻船吗?为什么呢?(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板书: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会让你如此放心呢?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出示句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1)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第一句)后面就围绕着第一句

威尼斯的小艇一等奖教学设计[1]

26、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PPT:威尼斯的风光) 1、导入:同学们,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它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00多条纵横交叉的河道,它又被称为“水城”或“百岛城”。小艇是威尼斯一张亮丽的名片。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马克、吐温乘上威尼斯的小艇,感受它独特的异域风情! (板书:26、威尼斯的小艇)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生: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板书) 二:自读自悟 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主要引导学生答出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1、你怎么理解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的? 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什么?(生:河道)汽车指的是?(生:小艇) 2、小艇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能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在文中找找答案。 三、研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小艇的样子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 2、作者在描写小艇特点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有什么好

处? 3、为什么小艇要设计成这样? 小艇的这些特点与威尼斯的河道有密切的关系。 4、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作者坐在小艇上的感受又如何呢?谁来读读。(找一位学生朗读第三段) (二)船夫的驾驶技术 1、威尼斯的小艇样子独特,坐在里面充满了情趣,但是要使小艇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得需要谁?(生:船夫) 2、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生:特别好) 3、从哪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4、这么好的驾驶技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行船速度快 B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5、文中有一个词把他的驾驶技术体现的特别好,是哪一个词? (让学生体会操纵自如在文中的意思) 操纵自如:船夫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6、在这一段中,作者使用了一些关联词语,你能快速的勾画出来吗? 生:不管。。。总总。。。而且。。。还 这些关联词语有什么作用? 生:把内容写得调理清晰,而且更能突出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 7、你能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本领读出来吗?(重读关联词语) 8、如果你坐在小艇上,面对着技术高超的船夫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三)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1、人们把小艇设计得又窄又深、轻快灵活,是为了适应纵横交叉的河道,那么船夫在驾驶小艇时,面对那么错综复杂的环境,为什么还能熟练灵活,操纵自如,? 2、人们乘坐小艇去干什么呢?快速浏览最后两段,根据表格提示,筛选主要信息。 (想一想青年妇女乘小艇去干什么了?)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第16课 水都威尼斯》同步练习卷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6课水都威尼斯》同步练习卷二、标题 1.(3分)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àhéxù shuāi bài fùráo píng zhàng liàn yàn kōng méng jiǒng yì yǐnǐdìjié 2.(3分)根据意思写成语。 (1)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2)从书本出发谈论用兵策略。比喻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3)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4)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错综复杂。 (5)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3.(3分)选词填空。 敬重敬佩敬爱 (1)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竟能自学成才,真令人。 (3)老校长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全校师生的。 坚定坚强坚决 (1)李勇是一个的战士,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2)我们要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3)我们拥护党的各项方针、策略。 4.(3分)修改病句。 (1)我们要学习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 (2)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5.(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新建创建)了住宅楼,走过的人都说不错。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那儿参观。

一走进住宅区,远远就看见了一座大花坛。金秋季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你瞧,菊花一簇簇,一丛丛,五彩缤纷,姿态万千:有嫩黄的,有雪白的,有粉红的;有的像开屏的孔雀,有的像满天繁星。花坛周围是绿茵茵的草坪,小草是那么嫩,那么绿,把菊花(陪衬衬托)得更加美丽。花坛的左边是喷水池,高高的水柱,洒下来的时候真像天女散花一般。晚上,喷水池周围的霓虹灯亮了起来,彩色的灯光映着喷落的水花,更是美不胜收。 走过喷水池,我们来到绿化带。这儿的树木郁郁葱葱,那(繁茂繁华)的枝叶伸展开来就像一顶绿绒大伞。鸟儿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 沿着水泥路走过去,就是住宅楼了。住宅楼高大、美丽而气派。大楼共有12层,墙体是奶黄色的,一块块整齐而明亮的落地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照耀)出各种美丽的色彩。爸爸告诉我,这幢住宅楼全部分给了农户。 “太美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啊!”离开住宅区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说。我爱美丽的住宅区,更爱我的家乡。 (1)从短文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3)这篇短文按照的顺序写的,依次记述了、、、和几处景物。 (4)下面最合适做短文题目的是。 ①可爱的住宅区 ②美丽的住宅区 ③高大、美丽、气派的住宅区 (5)作者写菊花,抓住了、的特点;写树木抓住了的特点;写住宅楼抓住了、、的特点。 (6)“五彩缤纷”在文中指“”。“姿态万千”在文中指“”。 (7)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