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2、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教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4、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标式

15、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的()。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6、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

17、“美育”一词最早是()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希勒

D、卢梭

18、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19、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工作指明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培养目标

20、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制定各自的()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

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22、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决定教育目的追求和价值倾向性的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价值取向

C、教育功能

D、教育方针

23、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应当怎样看待人和社会的关系()

A、应当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B、应当把人的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

C、应当把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

D、应当随社会的发展来确定二者的关系

24、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人本身

B、社会

C、经济发展

D、分工

25、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

A、社会条件

B、社会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

2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改善教育设施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大教育投入

D、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27、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素质教育面向()

A、社会

B、未来

C、全体学生

D、世界发展

2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A、创新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29、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是()

A、培养爱国主义者

B、培养高科技人才

C、培养劳动者

D、培养有知识的人

30、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D、发展科技和经济

31、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教育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产生的理论

D、中国传统文化

3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是()

A、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B、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D、重视教育手段的运用

33、衡量社会主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

A、培养一批尖子学生

B、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C、全体学生平衡发展

D、每个学生都有所长

34、(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35、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6、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37、()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江泽民

B、温家宝

C、胡锦涛

D、邓小平

38、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

B、社会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3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40、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41、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4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3、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44、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45、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6、教育目的本质是( )。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47、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48、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49、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50、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51、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5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54、下列不属于美国民主主义教育目标的是()

A、自我实现的目标

B、人际关系的目标

C、公民责任的目标

D、发展认识能力

55、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56、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5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5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5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60、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审美观

6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6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属()范畴。

A、智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63、相对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作用。

A、一般

B、支撑

C、辅助

D、主导

6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6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66、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67、美育即()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68、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

年年年

69、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是()提出的。

A、卢梭

B、斯宾塞

C、杜威

D、赫尔巴特

70、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71、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72、斯宾塞认为,学生应该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等课程,这是()的活动做准备。

A、为直接维持自己生存

B、为获得生活生活上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

C、为抚养子女

D、为更好履行社会义务、维持正常社会关系

73、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评价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74、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75、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

A、知识

B、能力

C、态度

D、素质

76、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定位作用

7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78、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方向

7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80、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实施素质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81、自然主义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主体思想()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泰戈尔

D、卢梭

82、下列哪位将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

A、赫尔巴特

B、加涅

C、乔姆斯基

D、杜威

83、《理想国》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

A、尼采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84、()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85、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调控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86、()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87、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88、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89、“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90、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做出规定。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素质结构

D、人才规格

9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培尔

9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93、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95、18世纪法人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A、社会环境

B、儿童自然

C、儿童社会

D、社会影响

96、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殊教育

D、终身教育

9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98、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99、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社会成员

D、全部个性

100、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

A、实践能力

B、健康的体魄

C、高尚的道德

D、创新精神

101、素质教育是促进()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102、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103、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04、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0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06、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它具有强制性。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107、培养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

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08、()是着眼于受教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有哪些作用()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E、协调作用

2、教育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

A、为谁培养人

B、怎样培养人

C、培养什么人

D、怎样办教育

E、办什么样的教育

3、在制定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涉及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

A、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B、教育与文化的问题

C、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D、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问题

E、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问题

4、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有()

A、卢梭

B、孔德

C、裴斯泰洛奇

D、马斯洛

E、萨特

5、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有()

A、孔德

B、卢梭

C、纳托普

D、凯兴斯泰纳

E、涂尔干

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

A、全面发展

B、社会经济发展

C、社会制度

D、文化背景

E、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7、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A、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B、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E、素质教育要体现地区特色

8、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A、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重视人文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E、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9、构成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有()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10、“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况的教育目的”体现出教育目的应该()

A、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

B、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

C、培养“完善的人”

D、培养有能力的人

E、培养创造性

1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1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13、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E、社会的价值取向

1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15、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

A、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D、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E、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

16、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表现在()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B、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C、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D、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E、检查学校的物质设备

17、下列各项中受教育目的制约的有()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制度

D、教育内容

E、教育思想

18、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

A、教育目的是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内容确定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最高准则

B、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选择等有支配、协调的作用

C、教育目的对国家的教育规划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

D、教育目的是检验教育活动成果与否的最根本标准

E、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涵,也是教育评估最高准则

19、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有()

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E、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0、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

B、教育发展程度和教育规律

C、哲学观念

D、人性假设观念

E、理想人格

21、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B、受时代思想发展水平的制约

C、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D、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E、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与广义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这表现在()

A、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

B、学校有健全的设施

C、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

D、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效为全面的考虑

E、学校是接受政府管理的

23、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具体说来,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三点。()

A、管理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E、教育功能

24、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以下教育学家支持“神学的教育目的论”的是()

A、夸美纽斯

B、雅克·马里坦

C、小原国芳

D、卢梭

E、洛克

25、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其代表人物有()

A、卢梭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洛克

E、裴斯泰洛齐

26、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这一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A、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B、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C、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D、社会主义可以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E、原始社会的人的发展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典范

27、以下正确表达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A、我国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我国具备了所有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D、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8、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A、创造精神

B、实践能力

C、活动能力

D、开放思维

E、崇高理想

29、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必须正确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

B、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D、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E、校长权利与教师权利的关系

30、美国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包括()

A、自我实现的目标

B、人际关系的目标

C、经济效率的目标

D、公民责任的目标

E、共产主义的目标

31、下列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 )

A、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C、公民责任的目标

D、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

E、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32、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

A、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B、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C、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D、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E、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3、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

A、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心理品质

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D、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E、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4、下列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理解正确的有()

A、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B、只有在现代才有创新精神

C、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D、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般区别

E、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

1、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理论研究中可以相互替代。()

2、教育目的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

3、在确定教育价值取向上,应该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

4、传统教育不可能体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5、由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时应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差异。()

6、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7、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

8、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9、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所以应该反对传统教育。()

10、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11、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平均发展。()

1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1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5、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16、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8、广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指国家的教育目的。()

19、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预期的目的,但不是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

20、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认知的;二是情感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21、由于存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因此教育目的并不是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

2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23、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24、教育目的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具有激励的作用。()

25、美国学者华生认为:“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26、教育方针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8、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不需要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29、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30、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培养目标。()

3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一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2、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方法的选择。()

33、各级各类学校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34、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35、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所应形成的各种素质的预测。()

36、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3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8、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39、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德国的康德等。()

40、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萨特,德国的康德等。()

41、目的与目标实际上是一回事,都可以测量。()

4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根据一般的教育对象提出来的。()

4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4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称为教学目标。()

45、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

能取代。()

46、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47、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8、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49、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实质上都是强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50、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51、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52、前苏联是一个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其教育目的包括自我实现的目标等。()

53、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54、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教育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

55、教育目的是具有客观性,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56、教育目的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57、拉伯雷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上,他们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人。()

5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9、马克思认为,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60、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6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62、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3、教育目的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发展。()

64、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65、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素质教育面向社会。()

66、德育就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68、重视智力的发展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69、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积累。()

70、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71、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不存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72、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73、创造美的能力仅仅指艺术美的创造。()

7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是中学智育的表现。()

7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76、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了“四有、两爱、两精神”的表述。()

77、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1985年《决定》中规定的。()

7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79、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80、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81、人的片面发展是旧的劳动分工和阶级对立的产物。()

82、人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发展。()

83、应试教育的核心点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84、“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一个教育科学的概念。()

85、“素质教育”就是针对我国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

86、《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87、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8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89、素质教育就是多开一些音、体、美之类的课程。()

90、素质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指导方针,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

91、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

9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

93、素质教育包含了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全民教育的教育思想的转变。( )

94、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拥有大众个性的人。()

95、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

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个人价值作出规定。( )

96、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97、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98、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应试教育。()

99、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调控的根本体现。()

100、教育目的并不是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CBAD,6—10:CCCCC;11—15:DDBDB,16—20:ACDCC,21—25:CBADA,26—30:BCACB,31—35:ACBAD,36—40:AACAA,41—45:ADBCA,46—50:DBBDC,51—55:BACDA,56—60:DDDCC,61—65:DADAC,66—70:DABBA,71—75:BABBC,76—80:ABADC,81—85:DDBCB,86—90:ACABA,91—95:ACDCB,96—100:BCABD,101—105:ACCCA,106—108:CDB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5:××√×√,6—10:√×√×√,11—15:××√√√,16—20:√√××√,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1—65:×√×√×,66—70:×√××√,71—75:×√××√,76—80:××√√√,81—85:√√×××,86—90:√√√××,91—95:√√√××,96—100:√√××√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思维导图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四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 教育目的的意义: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总体性的、高度概括的 培养目标——学校 教学目标——教师(课堂):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的教育理想;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

洛齐、马斯洛、赫钦斯;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使人的本性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等;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杜威 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马克思辩证统一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独立个性: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本宗旨,重要使命。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 德育:思想基础、灵魂、前提、保障、动力; 培养要求:政治方向:良好思想品德、道德品质 正确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 智育:智力基础、为其他各育奠定基础

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2021年)

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2021年)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al probation ( 实习报告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年终总结/全文可改

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2021年) 一、教育见习目的及意义 教育见习是高等师范院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见习的目的:使实习生受到一次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熟悉和了解中学学校教育,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使实习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综合运用,培养他们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实习生从事教育调查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培养未来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教师与教育专家进行初步训练; 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师范专业生了解当前的地理教育和就业形

式。将所学专业知识联系于教学实际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育见习是在高中和初中的学校进行的,对学校的了解,能够给我们对职业判断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对地理教育前景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见习概述 (介绍见习单位情况、时间和过程等) 1、见习单位情况。 会理县实验中学坐落在会理县城西环路南段。这是一所充满现代和人文气息,各种建筑分布合理,起点高,为满足会理县40多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升会理县教育档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高级中学。 学校以“创名校,育英才”为办学目标,以“树一流意识,创一流业绩”为办学理念,以“崇贤尚雅,博学创新”为校训,以“团结奋进,自强不息”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勤勉、求精”为教风,以“勤学、尊师、励志、竞优”为学风,围绕“质量”和“发展”,探讨并形成了新形势下适合校情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构

教育学教育目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 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 B.上位概念 C.同义词 D.交叉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B和C 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 D.实证主义 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人的异化理论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 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D.有联系也有区别 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 B.一种教育模式 C.一种教育政策 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 (三)判断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2.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3.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映。 5.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完全放弃考试。

教育学教育目的

教育学教育目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2、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教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4、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标式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大学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是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取其精华,整理而成,原名为The Zen Of Education,译为大学教育之禅。 大学的声望和录取率对学生今后的收入产生一定独立的影响,但收入差距大多出现在大学内部,也就是说,出现在某一所大学毕业生内部。这中内在的差距取决于才能,资源,成绩和专业等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努力程度至关重要。真正驱动成功,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是职业。 与其说大学教育交给你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使你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其实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用到的微乎其微,更有甚很多人今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任何联系,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在毕业五至十年后几乎被遗忘殆尽,真正成功的关键不是所学知识的多少。 然而无论用于读研究生、工作还是娱乐----------批判性的阅读能力----使你对工作中复杂的行动方案进行清晰的阐述;必要的写作能力----使你清楚地向同僚阐明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能力-----使你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使你轻松应对工作和娱乐中的不断变化。 对于上述说法,他不确定这到底是归功于大学教育还是个人成熟和成长的必然表现。毕竟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个人条件都是比较优秀的。“教育的目的”这个短语非常陈腐,

教育本没有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教育的“教化”之处,就是养成一种好习惯,以探求新的含义,寻找新的联系,将体验复杂化,广泛化使其更丰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无法被预测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我所说的教育没有目的,是指我们不应该希冀现在接受教育会在日后得到回报,无论这种回报是进一步深造还是其他的什麽。同时,我们接受教育也不应该是为了利用教育得到其本身之外的东西。大学期间获得的技能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并非至关重要,事实上,大学毕业后五年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所学知识忘光。如果是为了实用,你没有必要到大学来接受教育,学习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选择某专业并为之沉迷,你在别处学不到的,你在这里照样学不到。所以,忘掉你们曾经信奉的大学教育实用性的说法把,接受教育的原因其实就是,接受教育比不接受教育好。接受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习惯,去挖掘我们所研究的各种事件或现象中多重的全新的意义。教育本身不是这些示例,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本能的习性,即探求新的意义,质疑旧的观念,反复玩味并不断挑战我们赋予事件文本和现象的含义,不断开拓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具价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有助于个人成就自我。你们可以凭借这里无与伦比的资源系统,来找寻开悟之光,以照亮你们内心教育的光芒。与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受过教育的人人生阅历会更丰富,当然,这并不是说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理念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B.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 C.导向作用、推动作用、评价作用 D.推动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家长的期望 B.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要求 C.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D.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学习目标 6.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7.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8.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可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9.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0.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是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1.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2.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属于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4.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体育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目的概述教案 一、教学时间安排: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的应然性与应然性的意义; 3、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然性教育目的与实然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的换分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蜜粉的活动与建筑师的活动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1、涵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从内涵上讲,教育目的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每个人对自身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能够给每个人带来什么的一种预设。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从形态上分,教育目的可分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之间,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教育目的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制定

教育学基础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 2、对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二)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三)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2.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们师范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 (1) 队员见习期间必须参加原任教师的授课,做好见习记录,课后虚心请教。争取本科组老师的课。 (2)每位队员必须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 (3)每个实习生都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教案必须交原任教师指导,必须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每节课上课前应进行检查性预讲,同专业的队员必须参加听课,并邀请原任教师指导,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老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6)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一个班的实习老师,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 (7)实习授课期间,如出现课时冲突等情况,一定要请示原任老师批准。(8)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作支撑,其中人才素质高低对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面临全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中,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培训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在能力培训方面,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更广博的知识,培训员工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同时,培训使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也为员工提供更多晋升和较高收入的机会。 2. 职业培训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经营人才,为进军世界市场打好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员工培训可提高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员工培训就是要不断培训与开发高素质的人才,以获得竞争优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人类社会步入以知识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为重要依托的新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获取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竞争不再依靠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精良的机器和雄厚的财力,而主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本。员工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完成本职工作的技术)、高级技能(如怎样运用科技与其他员工共享信息、对客户和生产系统了解)以及自我激发创造力。因此,这要求建立一种新的适合未来发展与竞争的培训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 职业培训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质量、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质量等。毫无疑问,培训使员工素质、职业能力提高并增强,将直接提高和改善企业工作质量。培训能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降低成本;培训可增加员工的安全操作知识;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增加员工的责任感,规范生产安全规程;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和知识的培训。 4. 职业培训有利于高效工作绩效系统的构建。在21世纪,科学技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附答案)

第五章教育目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⒈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⒉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⒊美育即()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⒋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定位作用 ⒌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监督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⒍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⒎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⒏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⒐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C.教育内容 D.教育的方向 ⒑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A.美育 B.体育 C.智育 D.德育 ⒒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是否得以实现。 A.教育目的 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⒓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性质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⒔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教育学 教育目的 简答整理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定义: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2.相关概念辨析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和总方向。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对自身发展的一种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倾向和追求,更是教育所追求的永恒目标。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2.旧分工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4.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价值取向;二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和变化,而不是受强制、遭奴役、被凝固。 ①完整发展:人的最基本素质的整体发展;②和谐发展:人的最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③多方面发展:人的各素质要素在主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多样化发展; ④自由发展:人的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核心观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爱伦?¤凯。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核心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和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柏拉图、孔德、迪尔凯姆(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 3、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1.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 (1)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国第一个教育方针。 (2)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确立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的。 (3)文革中:偏离方向。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教育学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 、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科学本位论D 、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 占优势的基础上” ,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 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 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 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 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教育学教育目的题库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A)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其中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与人类共始终。教育的永恒性是教育本身的职能所决定的。 23.辨析题: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辨析题: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确定教育目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等。因此,题干将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简化为人的发展需求这个单一因素,说法错误。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2.辨析题: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31.材料分析题: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

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当今的人,应该说绝大部分的都上过学,如果按一般的说法都接受过教育,然而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很多人都没认真的思考过。 教育是为受教育者能够平安和幸福渡过一生服务的,因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决定了他走什么样的道路,也决定了他一生的结果,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活目的和方向都应遵从自然的规律,否则人生必定会犯错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对人生的实质的研究上前人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成果。儒释道三教是解决人生观最好的教材,特别是佛教,对什么是人,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需要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都作出了完满的答案。严格来说,佛教不是一门宗教,更不是一门哲学和一种思想。而是反映和提示生命的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受教育者要学会如何做人, 要有起码的道德观念,要使人明白,遵守道德其实是为保护自己,是为自己一生保驾护航 懂得自己一生应负的责任,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应负什么责任,其中包括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具体来说,小时候要懂如何做儿子,做女儿,如何做哥哥,做弟弟,做姐姐,做妹妹。长大后要学会如何做父母,如何对待父母,公婆,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领导和同事。要知道情义和负责远比金钱和地位宝贵。 使受教育者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具有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知道社会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义的善良的,什么是邪恶的可耻的 在教育中可以举出历史的问题,也可以举出现实的事。同时教育人要坚持正义,自己觉得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然后也要保护别人的正当利益,但不要为了利益去附和某种势力,要有独立的人格。 身体是生活的本钱,要使人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才能健康,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比如中医的一些知识。人一辈子并不能什么都靠医院的。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一、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1.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2.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们师范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 1、教学实习工作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 (1) 队员见习期间必须参加原任教师的授课,做好见习记录,课后虚心请教。争取本科组老师的课。 (2)每位队员必须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 (3)每个实习生都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教案必须交原任教师指导,必须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5)每节课上课前应进行检查性预讲,同专业的队员必须参加听课,并邀请原任教师指导,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老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 (6)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一个班的实习老师,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 (7)实习授课期间,如出现课时冲突等情况,一定要请示原任老师批准。(8)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讲课稿

《教育学》教育目的 教案

教育目的概述教案 一、教学时间安排: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的应然性与应然性的意义; ?3、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然性教育目的与实然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的换分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蜜粉的活动与建筑师的活动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1、涵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从内涵上讲,教育目的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每个人对自身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能够给每个人带来什么的一种预设。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从形态上分,教育目的可分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之间,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教育目的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