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科学史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22

生物科学史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22

生物科学史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22
生物科学史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22

生物科学史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

摘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正顺着科学史的历程对一个个实验进行探讨时,教师有时却使用结论性的语言来代替科学家实际做过的实验,这种急刹车式的内容编排抹杀了科学史的真实感,并会使学生认为所谓的探究不过是事先编好的套餐。这不仅挫伤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也违背了探究式学习开放性的原则,因为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资源的开放性上,另一方面表现在问题选择、研究与解决方式的开放性上。探究式教学应从立足结果向立足过程与方法的转变。以下四个案列力求做到过程的开放性与探究逻辑上的完整性。

关键词:生命科学史;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案例一:《新陈代谢与酶》的模式应用

以前的教科书将酶定义为“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酶的认识亦在不断深化,并突破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的认识。酶的发现过程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包含了科学家们的一步步的探索,教师则需要整合不同年代的研究过程以及酶的最新发展,使学生体会到真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阶段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特定的情境会激发人的特定思维。教师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生命科学史上前人的认识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提出相应的疑问。

教师“: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远在夏朝之时,祖师爷杜康就掌握了高粱酿酒的技术,那么现在我们喝的酒是用什么材料酿成的呢,注意,我说的不是勾兑的酒?”

学生踊跃回答,列举出各种粮食作物比如玉米、大麦、小麦等。

教师:“酿酒首先是用米曲霉或者黑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那么糖类又是怎样一步步变成酒精的呢?十九世纪的大多数化学家认为这纯粹是一个化学过程,然而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显微镜下观察酿酒的发酵液样品时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酵母菌在发酵正常时是圆的而在发酵不正常时却变长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同学们想一下。”学生:“酵母菌和发酵有种特殊的关联”。

这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巴斯德的一些生平事迹,使学生深受感染。阶段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

师:“当时巴斯德和你们一样也觉得:酿酒中只有酵母菌的活细胞才能进行发酵,於是巴斯德认为在酵母细胞中存在着一种活力物质,并将之命

名为“酵素”。他假设发酵是这种活力物质催化的结果,并且还猜想活力物质只存在于生命体之中,一旦细胞破裂,发酵作用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巴斯德的分析到底合理吗?是否有其他的解释呢?”

学生:“会不会是酵母菌中的与酵母菌是死是活无关的某种物质在起作用呢?”

教师:“对极了!当时还有一位科学家李比希与巴斯德看法相左:酵母细胞中与发酵有关的物质起作用的前提就是酵母细胞的死亡裂解。孰是孰非,何以为证?”

学生:“唯实验耳!”

然而探究并不等于实验操作,本实验过於复杂、耗时费力而且中学实验室一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因此,教师只能用生命科学史上科学家的思路和方法步骤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过以程和结果。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那应该用什么材料?”

学生在讨论交流後得出:“葡萄糖溶液,酵母菌和酵母菌细胞提取液。”教师:“那么实验该如何设计呢?”

至此,教师便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培养其合作精神。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每位学生先独立设计然後再小组讨论,得到一个最终方案,然后根据该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然後,教师演示毕希纳的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对照分析。

阶段三:执行实验设计、反复探究。

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科学史第一个案例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延续探究过程,俾学生之认识不断升华。

教师:“毕希纳通过实验发现,一种从破碎后的酵母细胞提取出来的物质可以将葡萄糖溶液转化成酒精。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即使酵母细胞死了,其中的某种物质仍有发酵作用。”

教师:“毕希纳称这种物质为酿酶,其化学本质又为何物?想想我们前面学过哪几种重要的物质”

学生:“难道是蛋白质?”

教师:“何以验证?”

学生:“把这种物质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中分离出来,後用双缩脉试剂鉴定之。”

阶段四:得出结论、扩展运用。

此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并加以扩展,并对探究过程加以反思。

师:“妙,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1926年,詹姆斯.B.萨姆纳制备出了脉酶结晶。後用双缩脉试剂检验,发现其呈蓝色,则脉酶的化学本质究竟为何物?”

学生:“是蛋白质无疑。”

教师:“美国的诺思罗普在1935年将胃蛋白酶分离出来,经鉴定,其亦是一种蛋白质。

然後又得到了一些酶,其化学本质也无一例外全是蛋白质。那么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吗?”

学生:“可能会有例外吧”师:“是的,切赫和奥特曼在1983年发现一种酶,该酶由80%的RNA和20%的蛋白质组成,他们除去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却发现剩下的RNA仍然拥有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这又能说明什么呀?”

学生:“这种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吧。”

教师:“结合上述材料,酶的化学本质究竟为何物?”

学生:“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教师:“那么,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实用价值呢?现在的酶工程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随着学生认识的逐步深入,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探讨酶的研究前景,让学生感觉到任重道远学无止境。

案例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模式应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节是科学方法应用的范例,因为孟德尔经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才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他所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思路为:“先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後通过推理和想像来提出问题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再进行演绎和推理,然後借助实验来检验前面靠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结论,则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证明该假说是错误的。”[1]

因此,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发现,并非只是一个3:1的表型分离比和一系列的推理,更包含着孟德尔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巧妙的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因此,研究这种科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分离定律之理解,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当时进行科学研究的艰辛。

步骤一:教师创设历史情境,揭示认知矛盾。

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介绍早期的植物杂交实验的进展,然後谈谈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不同的性状在杂交之後即融合到一起无法分开,如此说来,植物就不会有显隐性性状之分,更谈不上分离现象了。但是,一部分早期的植物学家已经注意到植物有显隐性性状

并存在着分离现象。可遍观整个植物学界,唯有孟德尔一人认清了融

合理论与分离现象的尖锐对立,於是他开始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力图揭示真正的遗传法则。

步骤二:提出假说,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於本节课的内容,因为思维难度较大,因此不宜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而应让学生通过追溯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来学习如何利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问题。孟德尔研究了豌豆765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得出的结果是,F2代发生了分离现象并表现出3:1的表型分离比。於是,孟德尔便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然而,假说不等於真理假说有待于实验之检验。但是孟德尔的假说限於当时的实验水平,无法用实验进行直接证明,於是孟德尔将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导出可检验的结论,然後再设计实验证明之。

孟德尔是这么推理的:

若F1代为杂合体,则它肯定能够产生比例相同的两种生殖细胞,若与Fl代杂交的是隐性纯合体,则应产生两种性状比例相同的后代,这便是测交实验。[5]

步骤三:反复实验,不断探究

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孟德尔采集、计算数以万计的豌豆种子,先区分亲代和子代的性状情况,从连续各代的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的表现中观察对比统计分析,寻找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然後进行量化计算。

步骤四:得出结论,反思过程

孟德尔通过不懈复杂的的实验,发现实验结果竟然与演绎推理的每一步预期完全一致。这就从理论上基本证实了基因分离的定律。孟德尔定律重发现後,许多科学家对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案例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模式应用

阶段一:介绍问题的背景,引出问题

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艾弗里通过巧妙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初步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但限於当时的实验技术。艾弗里实验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依然有0.02%的蛋白质,故而依然有人怀疑实验的结论。教师提问:蛋白质和DNA到底谁是遗传物质的,何以验证?”同学做答:“一定要将蛋白质和DNA区分开,分别观察其作用。”

阶段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设想,并展示生命科学史的素材,然後引出一种被生物学家经常用的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以後,头部和尾部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而噬菌体自身遗传物质则注入到大肠杆菌的体内,然後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之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後,大肠杆菌就会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按照各自的思路来进行实验设计。有同学提出:“遗传物质的作用是保持亲代与子代之间的连续性,那我们不妨找找子代到底从亲代遗传了什么物质。”还有的同学提出的方案:把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染成一种颜色,DNA染成另外一种颜色。待大肠杆菌裂解后,区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的颜色即可。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方案,并继续引导:“如何染色?”这时教师可以提供背景知识:T2噬菌体的化学组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并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只在DNA分子中才含有磷。於是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上学期学过的“同位素标记法”,即分别用P和S的同位素作示踪元素,来对DNA和蛋白质分别标记,并利用其放射性追踪其去向。然後学生改进实验设计方案:“用磷的同位素标记过DNA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等到大肠杆菌裂解後,对子代的噬菌体施以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若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磷的同位素,则表明DNA在亲代和子代之间是具有连续性的,DNA是遗传物质。若检测不到,则说明DNA不是遗传物质。同理,再用硫的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做同样的侵染实验,来判断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2]“善哉!”教师继续提问:“同位素原本不在噬菌体上,何以标记?”同学:“先制备含有磷的同位素的培养基,在里面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普通噬菌体侵染之,所获的子代噬菌体就被磷的同位素标记上了。同理,我们亦可获得被硫的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阶段三:进行模拟实验,并与科学家的历史上的真实实验做对照。本实验涉及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很明显不适宜由学生亲手操作,而应与生命科学史结合来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应组织讨论,并告诉大家,科学家也是这么做的,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学生非常想知道科学家的经典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当他们听老师介绍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的时候,学生会为自己能有与科学家相同的思路而感到自豪。

阶段四:得到实验结果,进行反思

接着第三阶段,学生会对科学家的实验结果相当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

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32P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可以在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的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而用35S标记的实验,在细菌外的噬菌体颗粒中能检测到,而在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而两组实验在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而不能检出35S标记的蛋白质。由些同学们也得出了结论:DNA是遗传物质!然後,教师引导同学们总结这个经典实验的成功原因。比如,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噬菌体,实验方案的巧妙,离心分离法和同位素标记的技术应用为实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换言之,学生的探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这个经典实验有利於学生理解“遗传物质基础”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

案例四:《摩尔根果蝇实验》的模式应用

阶段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

摩尔根果蝇实验中有这么一句话: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现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有的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摩尔根要设想Y染色体上没有红白眼等位基因?还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到底是什么?

阶段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如果老师引用事实性的结论来解释学生的疑问,虽然可以快速解释疑问,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式学习的意义,探究式学习的意义在于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和探究方法本身,并非结果的直接呈现,更不应由施教者根据难易与喜好删减科学史材料。有的教师会呈现事实性结论,即X与Y形态不一样,有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确实没有红白眼基因。这样的回答将若干年后分子生物学的结论放到了摩尔根的经典遗传学实验之中,不仅与史不符,更不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性原则。老师这时应正视疑问,追本溯源以回答问题。虽然这样做会耗时较多,而且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未必能完全解释清楚。但学生却在探究中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科研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提高了科学素养。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教材中的实验只是摩尔根众多实验中的一小部分,他的假设并非凭空设想,而是有着众多的实验基础和深厚的逻辑分析与推理的依据,有些理由甚至来源于科学家在长期实验中形成的直觉思维。

阶段三:展现科学史材料进行模拟实验

1903年,萨顿观察到一种蝗虫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应用类比推理的思想,他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1908年开始,摩尔根及其学生开始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到1910年5月,摩尔根偶

然在一群红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尽管摩尔根从史蒂文斯的细胞系研究结果中获雌果蝇有两条X染色体,雄果蝇只有一条,但他还是不确定是否该将基因放诸染色体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不喜欢假说,尤其不喜欢必须依赖其他学说(比如萨顿的染色体假说)的帮助才能成立的假说。“在实验时大胆解释实验现象、提出假说时慎重”是摩尔根一贯坚持的原则。他认为要把染色体和基因关联起来,还需要更多的突变和实验,仅仅依靠红白眼果蝇的杂交和测交实验,并不能彻底地证明染色体理论。随着白眼突变后,摩尔根的实验室又得到了粉红色和朱砂眼突变,其中朱砂眼突变和白眼突变一样是伴性遗传,而粉红色眼色和白眼眼色这对性状则完全符合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这才开始相信染色体学说很可能是正确的。[3]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不难发现,野生型红眼雌果蝇与突变型白眼雄果蝇杂交,就果蝇红眼与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子一代全为红眼,子一代雌雄果蝇互交,子二代红眼与白眼之间的数量比例为3:1,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规律,表明果蝇的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不同的是,子一代间的雌雄交配,子二代红眼有雌有雄,而白眼只有雄果蝇,这表明子二代中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则该等位基因不应该在常染色体上,而应该在性染色体上。

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下面的遗传图解来进行合理的解释

之后,摩尔根又做了测交实验,用红眼的雄果蝇和白眼的雌果蝇交配

结果子一代中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全是白眼上述结果可以用下面的遗传图解进行合理的解释

至此,为什么Y染色体上没有红白眼基因的问题已经以经典遗传学的方

法得到圆满的解释。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到底是什么呢?

阶段四:得到实验结果,并进行深入探讨

1910年,摩尔根在果蝇中发现的白眼性状的遗传方式,第一次把一个特定基因与特定染色体联系起来,伴性遗传的基因的行为与性染色体之行为完全平行。尤其是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测交实验,子一代中雄果蝇全是白眼,雌果蝇全是红眼,已经充分说明了特定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必然联系。只有特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才能解释得通。但两者的平

行是否只是偶然的巧合而已?因为它更像是一场完美的逻辑推理游戏,而非直观的实验证据。其实摩尔根最初怀疑孟德尔定律的普遍性时也有类似的过程。他用白腹黄侧的家鼠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结果五花八门,这表明生殖细胞带有其他颜色的基因。因此,摩尔根一度认为也许只有豌豆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4]因此在1909年的美国育种家协会的一次会议上,他发表了对孟德尔的尖刻批评:“有的人是根据需要去假定某种因子存在,然后又从这种假定出发去解释实验结果,就像在玩魔术一样,如果一个因子不能解释事实,那就找来两个因子,如果两个仍然不够,就造出三个因子来。由这臆造出来的因子来解释事实,当然会解释得很好,却是根本靠不住的。”其实,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奇斯在1916年利用果蝇X染色体不分开现象做的一个经典实验,才真正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这主要根据不分开现象的各种预期都能得到显微镜下细胞学观察的证实。也就是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始终是把显微镜下染色体形态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数学统计分析及逻辑推理紧密结合起来的,而教材上却并未说明,可谓是一个遗憾。[6]

参考文献

[1]陈铭德.高二生物科学史教学中进行案例开发及教学实践的研究

[D].上海:华东师大

[2]范大学,2007: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魏冰.让科学史走进课堂[J].化学教育,2000(4):38-40.

[4]卫·杰纳·马丁著,于力华,华瑞年,贾志宏等译.走进中小学科学课——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第二版)[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5]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95]杨瑞林,王永胜.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4):68-71.

生物学史复习题

生物学史复习题 一、生物学史的内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内涵:生物学史是研究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历史科学。 研究对象: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包括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推理等)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1)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2)生物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人类社会(尤其是创新意识)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4)科学方法论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生物学史有何意义? 1、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 思想受文化背景和科技水平制约,生物学新知识的产生需要首先从思想方法上有所突破。“物种演变”思想是对“物种不变”思想的突破。思想影响认识。反过来,通过对事物的科学探究,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又会改变人的思想,认识上产生一次飞跃。 2、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形成的历史 它能够从整体上告诉我们各个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还能告诉我们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学习者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3、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 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定量化;观察、实验;在自我更正中完善和积累。 4、展示了人们的合作过程 生命科学史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相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和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的合作。 5、展示了各种观点的碰撞和论争过程 生命科学史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所持观点之间的碰撞和论争,在碰撞与论争中,知识得到不断的澄清。 6、展示了成功的实验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是分不开的 7、呈现着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 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 科学精神: 敢于怀疑、敢于求真、敢于创新; 科学世界观: 世界是可知的,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养成负责任的态度。 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缺陷 1、在没有了解事物本质之前,急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往往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 如:亚里士多德解释呼吸的目的:使空气与血液接触,以冷却血液,这一结论明显是错误的。 2、关于世界的起源和性质的设想 (1)持续时间短的静止世界(犹太-基督教创造世界); (2)持续时间无限的静止世界(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 (3)循环变化的世界,鼎盛期与衰败期交相更替; (4)逐渐进化的世界(拉马克,达尔文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坚信世界基本完美无缺从而排除了进化的观点。 3、他认为人是最完善的动物,而其它动物都是低劣的、有缺陷的,因此在描述动物的特征时总要与人作比较。 如:海豹缺乏外耳,他认为这是一种畸形。 他认为女人也是男人缺少某些器官的产物。在新个体产生过程中,男人提供“形”的要素(产生和发育的动力)即精液,而女人则贡献以经血为主的质料。 四、论述盖仑的“三精气学说”,该学说有何主要缺陷? 他从生命最终取决于空气(气)概念出发,提出了“三精气说”。即人体内有三种“精气”:自然精气、生命精气、动物精气。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资源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册回归课本 一、教材科学史 1、人教版必修一册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0页)细胞核的功能探究(52页)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65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81页)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01页) 2、人教版必修二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42页) 3、人教版必修三册 促胰液素的发现(23页)生长素的发现历程(46页) 二、重要概念 1、人教版必修一册 单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物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的少数种类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加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人教版必修二册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可DNA分子的多样性。 DNA的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转绿: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加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3、人教版必修三册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自生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着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群密度: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三、与生产和生活有关 育种方法比较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质壁分离的应用信息传递的应用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特点,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不可置否,微课教学模式冲破了以往授课中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而利用微课,使得课堂模式在创新中优化的具体运行方案还有待探究,本论文关于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创新、课堂模式 教育事业应当紧随时代的潮流,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若止步不前,固守传统,则无法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全能人才。“微时代”席卷了整个世界,微信、微博等接踵而至。可见,加入到微课大家庭是必然趋势。 一、微课特点 微课导入方法决定了微课课堂的效果,导入方式唯有千变万化,才可提高课堂效率。而要想得知微课导入方法,知晓打造高效微课课堂的方案,应当先了解微课的特点。 (一)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微课时,教师应以趣味作为切入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活跃度。例如:如果教师在微课导入时先设置悬念,或者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引入微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便会提升。 (二)实效性。微课应当注重实际效果。教师在利用微课时,要抓准所教内容的重难点,观察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素材,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授重难点内容。 二、微课创新课堂模式策略 (一)力求微课导入巧妙有效 课堂以何种方法开头,往往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因此应注重微课导入的方法,在导入时力求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具体的创新方案有以下三点: 1、衔接导入法。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学习内容。这一方法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趣味性较低。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做练习、提问等方法,进行导入。 2、问题导入法。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可通过提问,设问等方法,故作悬念的方法,打造微课课堂。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流派具有渊源关系。任何教学模式不管自觉与否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依托或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具体化。因此,可以说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受多种教育理论的影响,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过程中,提高了认识能力。所以,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问题。人的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的说来,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方法,贯彻“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探究式教学正是贯彻这一哲学认识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原来的认识结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究,不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探究式教学影响重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更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多元智力理论。哈佛大学霍华德加纳教授在《心智的结构》中把智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同时,他认为人的智力是一组智力而不是一种能力,至少包括7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由于学生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要求教学要成为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的活动。研究型课程打破了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载体,使教学的过程更多元化,具有综合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而不单纯是竞争的关系。由于不同的智力领域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并有着独特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也要有相应的针对性的指导。由于探究式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形式,学生们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自己的选择,老师在交流和指导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具体的建议,更多元的评价标准,学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和成功机会。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理性,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长态度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到实现。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

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识总结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 识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涵盖必修一至必修三书上出现的所有生物学史内容,包括正文和资料分析。) 细胞学说: 维萨里比利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法国指出器官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 虎克英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 虎克荷兰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马尔比基意大利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微细结构。 施莱登德国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了细胞是构成植物体 的基本单位。 施旺德国《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不祥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 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德国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细胞世界探微三例: 克劳德美国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 的不同组分分开。 德迪夫比利时发现某种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内,当膜破裂后,酶得以释 放。这层膜经其他科学家证实存在,并命名此细胞 器为“溶酶体”。 帕拉德罗马尼亚发现了核糖体、线粒体的结构,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 的合成、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上述事例说明: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欧文顿国籍不祥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其中脂溶性物 质比非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膜。由此提出 膜是脂质组成的。 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细胞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罗伯特森国籍不祥提出所有生物膜均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构成,描述生物膜为“静态统一结构”。 桑格、尼克森国籍不祥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酶的本质: 巴斯德法国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 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李比希德国提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 母菌死亡并被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技巧

浅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技巧 中学生物学教育,肩负着为廿一世纪培养生命科学技术队伍的后备力量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双重任务。生物科学也是与人类生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在自然科学中渗透最广、作用最大、涉及面最宽的科学。但是由于在初中为考查科目,不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兴趣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呢?我们广大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中学生物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秀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是我们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在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的。 一、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因为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随时注意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最能够吸引和教育学生。如在绪论课中,可向学生介绍世界及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特别是要介绍在世界未来十项热门高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遗传工程和仿生学的最新成果。 在遗传工程方面,目前对于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比较深入,进展也

较快。生物细胞已被作为“微型工厂”用于生产各种“高附加值的物质”,诸如抗菌素、抗癌物质、香料、激素和酶等;基因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以基因为靶子的药物研制将成为医药开发的焦点;已可将抗灾害和防病虫的基因植入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幼苗中。仿生学的深入研究,将制造人体许多部位(如假肢、人造眼等)的替代物……生物科学确实发展迅猛,前景光辉灿烂。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科学,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谁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争先,谁的经济就会扶摇直上,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激起他们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树立参与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另外,也可在学年、学期开始时,向学生说明总的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在学习每章每节时让学生明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二、注重开发学习空间。 1. 学生活动的空间 充分保证和发展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应潜意识地渗透到每个具体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中。其基本做法如下: (1)尽可能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被教师和其他同学 挤占,减少和克服仅仅让几位学生参与就大发感想的做法。 (2)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归纳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归纳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科学家研究成果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 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 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4、1858 年德国的魏尔肖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 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科学家研究成果 1、1895 年欧文顿(E.Overton)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 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 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 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 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 的假说。 2、1959 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 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生 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 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即“单位膜模型” 假说。 3、1970 年拉里·弗莱(Larry Frye )等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 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 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 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提出假说: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 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 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上课前在大屏幕上打出学案情况反馈:规范认真的个人及团队,予以表彰激励。 1.课前准备:(1)激情培训设计。(2)认真批阅学案,发现集中的问题,做好难点突破设计。(3)课前培训:预习要求培训;学习状态培训确保小组成员积极投入本节课学习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的培训;对学习过程的达标过关、评价记录.(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与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深下去预习与讨论,高效展示与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导入新课,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1)板书课题:课题板书要认真、工整且醒目,通常是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2)板书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易实施、目标容易达成且效果好,如: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等。(3)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体现学科特点,我们用物理学发展史、丰富的视频资源、形象的flash课件、老师制作的教具、小组自主制作的模型等等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好玩。(附学生自制的水流星,引入新课效果非常好!) 看我做的水流星,里面盛满了水!转起来在最高点水真的流不出来呀! (4)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最后回扣目标,总结归纳。 温馨提示: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生成、四回 扣。“一到位”,对学习目标阐释到位;“二围绕”,课堂学习活动要围绕学习目标达成展开;“三生成”,引导学生解决好生成目标;“三回扣”,一堂课结束时要回扣学习目标,清出学习目标的底子。 3.自主学习、整理问题(5分钟) (1)迅速整理导学案,把没做完的题作完 (2)有困难的问题红笔标记出,等待讨论时解决 (3)完成同学进行概念规律总结记忆 要求:①分层目标:AB层同学积极思考,及时补充和拓展C层大胆质疑。 ②在导学案上用红笔做好勾画和补充。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 科学探究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最好方法,传统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把规律的结论告诉给学生,然后反复在应用结论上下功夫,新课程却要求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在获取过程中使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熏陶。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任何科学规律或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科学探究。作为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物理学决不能离开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师,首先必须掌握科学探究的理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然后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并达成一定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历”,意思是说:亲身经历的过程,印象尤为深刻。与传统教材相比,现在的教材较多地设置了对知识的探究活动,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新教材中都设置了这样一些小栏目,如: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小栏目往往把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这些小栏目,对于重要概念、规律的教学可以设置一些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去交流、去体验、去产生情感、去获取知识。我的体会是:探究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能够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决不能由教师来包办。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的素质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探究式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树立真正的教育观念外,还应该根据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必修1 第1 章 1.19 世纪3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 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543 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1665 年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1838 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858 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2 章 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 年努力,终于在1953 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965 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第3 章 1、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细胞分开。——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2、比利时的德迪夫发现了溶酶体 3、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第4 章 1、19 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生物课程在高中学习中十分重要,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教学 的有关工作者必须要积极地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阐述了此方法应用于高中教 学中的策略及必要性,旨在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 步为高中生的全方面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027-01 在先进计算机、网络、等科技和设备的支持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而生。该模式使 学习过程得到了重新构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各个学生的差异化学习 需求,同时,该法也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师生明确此模式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应采取更加有效、有意义的应用方法。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先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在翻转课 堂上,师生便可以通过交流和沟通,以此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从而提高知识的运用效率,使教学得质量和效果更加明显。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运用翻转课 堂教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广泛。借助新科技,学生可以获得优质、全面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 生的知识获取来源也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师生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促进学生成 绩的提高。 2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中生物课程较其他阶段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该课程的知识内容专业 性较强,而且包括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实验内容。为了改善该课程在实践开展中的成效,教 师应从各个角度进行实践和探索。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学习 的热情难以得到激发,这不仅影响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还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 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效果欠佳。为改变这种严峻的局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教师 的高度关注,为了发挥其最大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应积极配合教师,借助课前自由时间,主 动了解课堂上要学习的课本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视频、网络等工具, 应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此模式的影响下,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更 加融洽,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学生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前资源准备 以课本中“细胞的分化”这章节为例,为满足翻转课堂教学需求,教师需结合教材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查阅有关学习资源,制作恰当的自学视频,本课的内容包括细胞分化的概念、 实质、特点、意义等,制作微视频最好在10min左右。在正式授课前,将学习资源分享到班群,学生便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3.2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学习任务单,明确本次自主学习的知识点、目标与方法,利用网络工具,如微信群和QQ群等,师生间或学生间,借助已有的学习资料进行沟通,以此尽早发现、解 决自学的疑点难点。在自学部分完成后,填写发布的学习任务单,网上提交后,系统能自动 标出作业中的错误或问题,并能提供对应的训练知识,进而巩固了自学内容。与此同时,学 生也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例如,在课本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章节中,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通过编制学习任务单, 让学生填写知识特征,从而巩固知识。 3.3课堂知识内化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具体内容如下:①探 究情景。教学实践中应包括师生交互探究和学生独立探究等,利用不同探索模式,不仅可以 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难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如交流、沟通和协作等。例如,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施莱登和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8、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0、斯帕兰札尼:意大利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李比希:德国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毕希纳:德国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萨姆纳:美国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杜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发言材料心得体会 王慧丽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加强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中心,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在全校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活动,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为建设学习型校园、创建研究型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会课改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模式创新活动
多年来,我校注重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生源、设施等),明确提出了“善导?互动?精练?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成功体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学期以来,我校以全市第三次课改现场会为契机,把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核心,从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目标确定、信息资源整合、教学程序设计、学习过程监控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引导教师进行探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为保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的扎实开展,学校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及时的宣传、动员、指导,组织所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和反思文章,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教师创新的潜能;组织文科、理科骨干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用心了解师生们的想法,悉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反馈、总结、改进、完善各项工作;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探讨适合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广大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形成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的喜人局面。 二、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创新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我校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启发思考(3)自主(或小组)探究(4)协作交流(5)总结提高而在本节课中,王老师一开始创设了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过程,可以说,他完成前面的三个环节都是不错的。但是,在后面的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却完成得不好,比如张婷在课中发现的问题也是这样。所以说,这节课并不算成功,教师还需要在探究中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协作交流与总结提高两个环节上,还需要加强。4、你认为什么样的课程活动适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答: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功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的交流功能,组织讨论与合作等学习活动。在以下情况中,可以考虑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1)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可以将来自网络服务器和教师机的硬盘或光盘上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传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也可以将教师机或任一学生机的屏幕内容传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终端将操作示范发送给某个学生、某个小组或全体学生;可实现全动态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实时同步发送。(2)分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进行教学。(3)监听监视。教师可以用循环方式自动轮流监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可以调回任何一个学生的屏幕内容进行监视。(4)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方式与教师联系,进行实时交互式的教学。(5)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己调用文件服务器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6)语言辅导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耳机、话筒通话。教师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接受学生的意见或问题,再进行语言指导。(7)网上学习。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相连,并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学生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开展网上交流合作等。(8)资源共享。可以提供文件服务器、打印、传真等多种设备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9)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学生可以自己调用网络服务器上的试题库进行自学、自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以便调整学习的进度。教师可以通过调用试题库或新建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以通过分析系统得出每一个学生、每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在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参考。5、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电脑对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反馈,您认为这是否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答:我认为,这不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这是因为,电脑对学生的操作虽然有一定的反馈,但这种反馈是建立在老师设计的程式的基础上的,它往往只能判断对与错,并提供正确的参考答案。至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根本是谈不上的。所以,电脑对学生的操作的反馈,几乎是固定的、死板的、缺乏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 2 )启发思考( 3 )自主(或小组)探 究( 4 )协作交流( 5 )总结提高 而在本节课中,王老师一开始创设了情境,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并通过计算机辅助

高考生物学史整理

高考生物学史整理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罗伯特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3.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4.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5.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历程 1.1895年,欧文顿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并让两种细胞融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酶的发现史 1.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看法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的“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模式主宰着课堂,教师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地被动接受或应付,久而久之,课堂变得了无生趣,学生的头脑被禁锢了,学生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依赖心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实施新课程以后,教材变了,变得更贴近生活实际,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而我们很多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老师的包办和对学生的不放心,导致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模糊,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上课开小差的多起来了,学生考试的分数越来越低,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不读书、厌学的学生也随之增多……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便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 关注新理念指导下的发展和创新原则 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突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创新,立足于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开拓崭新的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 1、关注人的发展,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发展就是关注学生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指向未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可持续学习的意志品质、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最终培养学生的不竭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建立全新教学思路。教学的全过程都应该在围绕学生发展上动脑筋。 2、推崇个性化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张扬个性,反对整齐划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自由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 关注教与学动态发展的原则 我们主张活的教学,在相互促进、互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关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从双方动态发展的状况,来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加强实践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二是重视教方法、学法,导规律。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三)关注“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原则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体现对人格的尊重与塑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重视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启发诱导、激励,立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