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实验三【 串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三【 串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三【 串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三【 串的基本操作】

院系: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课程名称: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 04 月 29 日

数据结构实验三(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 { DataType data[MAXSIZE]; int top; }sqstack; sqstack *InitStack(sqstack *S)出* 1.顺序栈的初始化*┃\n"); printf("\t┃* * *┃\n"); printf("\t┃************************************************************┃\n"); printf("\t┃* * *┃\n"); printf("\t┃* 2.元素的入栈* 3.元素的出栈*┃\n"); printf("\t┃* * *┃\n"); printf("\t┃************************************************************┃\n"); printf("\t┃* * *┃\n"); printf("\t┃* 4.取栈顶元素* 5.判空*┃\n"); printf("\t┃* * *┃\n"); printf("\t┃************************************************************┃\n"); printf("\t┃* *┃\n"); printf("\t┃* 6.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n"); printf("\t┃* *┃\n"); printf("\t┃************************************************************┃\n"); printf("\t┗━━━━━━━━━━━━━━━━━━━━━━━━━━━━━━┛\n"); while ((m='0')&&(m='1')&&(m='2')&&(m='3')&&(m='4')&&(m='5')&&(m='6')&&(m='7')) { printf("\n请选择你需要操作的步骤(0至7):"); fflush(stdin); scanf("%c",&m); switch(m) { case '0': { exit(0); break;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3--链串

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 数据结构 ___ __ 实验项目:链串的基本算法 指导教师: 实验位置:电子楼二楼机房姓名: 学号: 班级:计科102 日期: 2011/10/13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串的定义和串的基本操作。 2)掌握链串的基本运算。 3)加深对串数据结构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环境 装有Visual C++6.0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链串的各种基本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主程序。具体如下: 编写栈的基本操作函数 链串类型定义如下所示: typedef struct snode{ char data; struct snode *next; }listring; (1)串赋值Assign(s,t) 将一个字符串常量赋给串s,即生成一个其值等于t的串s (2)串复制StrCopy(s,t)

?将串t赋给串s (3)计算串长度StrLength(s) ?返回串s中字符个数 (4)判断串相等StrEqual(s,t) ?若两个串s与t相等则返回1;否则返回0。 (5)串连接Concat(s,t) ?返回由两个串s和t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新串。 (6)求子串SubStr(s,i,j) ?返回串s中从第i(1≤i≤StrLength(s))个字符开始的、由连续j 个字符组成的子串。 (7)插入InsStr (s,i,t) ?将串t插入到串s的第i(1≤i≤StrLength(s)+1)个字符中,即将t 的第一个字符作为s的第i个字符,并返回产生的新串(8)串删除DelStr (s,i,j) ?从串s中删去从第i(1≤i≤StrLength(s))个字符开始的长度为j 的子串,并返回产生的新串。 (9)串替换RepStr (s,s1,s2) ?在串s中,将所有出现的子串s1均替换成s2。 (10)输出串DispStr(s) ?输出串s的所有元素值 (11)判断串是否为空IsEmpty(s) 编写主函数 调用上述函数实现下列操作: (1)建立串s=“abcdefghijklmn”,串s1=“xyz”,串t=“hijk” (2)复制串t到t1,并输出t1的长度 (3)在串s的第9个字符位置插入串s1而产生串s2,并输出s2 (4)删除s第2个字符开始的5个字符而产生串s3,并输出s3 (5)将串s第2个字符开始的3个字符替换成串s1而产生串s4,并输出s4 (6)提取串s的第8个字符开始的4个字符而产生串s5,并输出s5 (7)将串s1和串t连接起来而产生串s6,并输出s6 (8)比较串s1和s5是否相等,输出结果 程序清单: #include

数据结构实验

实验2 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静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 2. 熟练掌握动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 3. 掌握hash表的技术. ?实验内容 1.用二分查找法对查找表进行查找; 2.建立二叉排序树并对该树进行查找; 3.确定hash函数及冲突处理方法,建立一个hash表并实现查找。 程序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rraay[10]={1,2,3,4,5,6,7,8,9,10}; int binary_search(int a[10],int t); cout<<"Enter the target:"; int target; cin>>target; binary_search(arraay,target); return 0; } int binary_search(int a[10],int t) { int bottom=0,top=9; while(bottom

cout<<"Not present!"; } return 0; } 结果 二叉排序树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keyType key; struct Node* left; struct Node* right; struct Node* parent; }Node,*PNode; void inseart(PNode* root, keyType key) { PNode p = (PNode)malloc(sizeof(Node)); p -> key = key;

基本运算器实验定稿版

基本运算器实验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器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员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要求

(1)实验之前,应认真准备,写出实验步骤和具体设计内容,否则实验效率会很低,一次实验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实验任务; (2)应在实验前掌握所以控制信号的作用,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并带入实验室; (3)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既不要因为粗心造成短路等事故而损坏设备,又要自习思考实验有关内容; (4)实验之后,应认真思考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和具体实验结果,遇到的问题和分析与解决思路。还应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对教学实验提出新的建议等。实验报告要上交老师。 二、实验逻辑原理图与分析 画实验逻辑原理图 逻辑原理图分析 上图为运算器原理图。如图所示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 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CN来决定(三选一开关),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FZ。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中。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题目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行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项),对比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二.解决方案 对于前三个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个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ck.h"//栈的头文件,没有用上 typedefintElemType; //数据类型 typedefint Status; //返回值类型 //定义二叉树结构 typedefstructBiT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BiT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子树域 }BiTNode, *BiTree; intInsertBST(BiTree&T,int key){//插入二叉树函数 if(T==NULL)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key;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else if(keydata){ InsertBST(T->lChild,key); } else if(key>T->data){ InsertBST(T->rChild,key); } else return 0; } BiTreeCreateBST(int a[],int n){//创建二叉树函数 BiTreebst=NULL; inti=0; while(i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的实验报告 学期: 2010 至_2011 第 2 学期 2011年 3月 27日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09 级5班实验编号: 03 实验项目:栈和队列实验指导教师 _冯山_姓名:朱群学号: 2009060548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栈和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及其结构特点; (2)实现基本的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算法程序。 二实验内容:(类C算法的程序实现,任选其一) (1) 设计与实现基本的堆栈和队列结构下的各种操作(如堆栈的PUSH、POP 等操作)(必做); (2)以表达式计算为例,完成一个可以进行算术表达式计算功能的算法设计 与实现(选做); (3)以迷宫问题为例,以堆栈结构完成迷宫问题的求解算法和程序(选做)。三实验准备: 1) 计算机设备;2)程序调试环境的准备,如TC环境;3)实验内容的算法分 析与代码设计与分析准备。 四实验步骤: 1.录入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和算法分析; 2.编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过程 一设计与实现基本的堆栈结构下的各种操作(如堆栈的PUSH、POP等操作)(1)问题描述 实现堆栈各种基本操作,如Pop,Push,GetTop等操作,即输入数据,通过Push入栈,再通过Pop操作输出出栈的元素,即入栈a,b,c,d,出栈d,c,b,a (2)算法实现及基本思想 堆栈是后进先出的线性表,由Push输入元素,Pop输出元素,堆栈的Push 操作思想,即插入元素e为新的的栈顶元素,先判断栈满与否,追加存储空间,然后将e值赋给栈顶指针Top。输入数据时用for循环 堆栈的Pop操作思想,先判断栈是否为空,若栈不空,则删除栈的栈顶元素,用e返回其值, (3)数据结构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

运算器部件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算器部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与深入理解4位运算器芯片Am2901的功能和内部组成,运行中要求 使用的控制信号及其各自的控制作用。 ●熟悉与深入理解用4片4位的运算器芯片构成16位的运算器部件的具体方 案,各数据位信号、各控制位信号的连接关系。 ●熟悉与深入理解用2片GAL20v8芯片解决ALU最低位的进位输入信号和 最高、最低位的移位输入信号、实现4位的标志位寄存器的方案,理解为什么这些功能不能在运算器芯片之内实现而要到芯片之外另外处理。 ●明确教学计算机的运算器部件,使用总计24位的控制信号就完全确定了它 的全部运算与处理功能,脱机运算器实验中可以通过24位的微型开关提供这些控制信号。 二、实验说明 脱机运算器实验,是指让运算器从教学计算机整机中脱离出来,此时,它的全部控制与操作均需通过24位的微型开关来完成,通过开关、按键控制教学机的运算器完成指定的运算功能,并通过指示灯观察运算结果。 三、实验要求 1、实验之前认真预习,写出预习报告,包括操作步骤,实验过程所用数据和运行结果等 2、实验过程当中,要仔细进行,防止损坏设备,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现象,判断结果是否正确,记录运行结果 3、实验之后,认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对遇到的各种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自己在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与收获。 四、实验所使用到的控制信号 AM2901所用的控制信号

1、将教学机设置为单步、16位、脱机状态下,即把教学机左下方的5个控制开关置为1XX00。 2、按一下RESET按键,进行初始化。 3、按照指定功能给出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观察各信号指示灯状态。 4、按压START键,给出脉冲信号,观察各信号灯状态。 六、实验内容 1、下表中所列操作在教学机上进行运算器脱机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运算器功能所用到的控制信号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0年12月15日

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的实现为重点; 3、掌握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4、通过本章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的参数调用、指针类型的 应用和链表的建立等各种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约瑟夫问题的实现:n只猴子要选猴王,所有的猴子按1,2,…,n编号围坐一圈,从第一号开始按1,2…,m报数,凡报到m号的猴子退出圈外,如此次循环报数,知道圈内剩下一只猴子时,这个猴子就是猴王。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上述过程,n和m由键盘输入。【实验要求】 1、要求用顺序表和链表分别实现约瑟夫问题。 2、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3、上的实验报告有如下部分组成: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实验内容:问题描述:数据描述:算法描述:程序清单:测试数据 算法: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LPeople { int num; struct LPeople *next; }peo; void Joseph(int n,int m) //用循环链表实现 { int i,j; peo *p,*q,*head; head=p=q=(peo *)malloc(sizeof(peo)); p->num=0;p->next=head; for(i=1;inum=i;q->next=p;p->next=head; } q=p;p=p->next; i=0;j=1; while(i

数据结构_实验三_栈和队列及其应用

实验编号:3四川师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016年10月29日 实验三栈与队列及其应用_ 一.实验目得及要求 (1)掌握栈与队列这两种特殊得线性表,熟悉它们得特性,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它们; (2)本实验训练得要点就是“栈”得观点及其典型用法; (3)掌握问题求解得状态表示及其递归算法,以及由递归程序到非递归程序得转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程实现栈在两种存储结构中得基本操作(栈得初始化、判栈空、入栈、出栈等); (2)应用栈得基本操作,实现数制转换(任意进制); (3)编程实现队列在两种存储结构中得基本操作(队列得初始化、判队列空、入队列、出队列); (4)利用栈实现任一个表达式中得语法检查(括号得匹配)。 (5)利用栈实现表达式得求值。 注:(1)~(3)必做,(4)~(5)选做。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软件 (1)PC机 (2)Dev C++ ,Visual C++, VS2010等 四.实验主要流程、基本操作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1)编程实现栈在两种存储结构中得基本操作(栈得初始化、判栈空、入栈、出栈等); A、顺序储存: ?代码部分: //Main、cpp: #include"SStack、h" int main() { SqStack S; SElemType e;

int elect=1; InitStack(S); cout << "已经创建一个存放字符型得栈" << endl; while (elect) { Muse(); cin >> elect; cout << endl; switch (elect) { case 1: cout << "input data:"; cin >> e; Push(S, e); break; case 2: if(Pop(S, e)) {cout << e <<" is pop"<< endl; } else{cout<<"blank"<

嵌入式--计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器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设计主要分工 04009320 文斌:算法设计,LCD显示。 04** 张希:界面(按钮控件)设计,文件内容读取。 共同调试、完善设计。 二、程序设计实现功能效果 (1)支持整数、小数基本加减乘除运算; (2)有优先级的判别计算。优先级由高到低一次为括号运算、乘除运算、加减运算。(3)支持键盘输入和触摸屏输入; (4)能读取指定目录下文本内容(内容为计算表达式)并计算得出结果,将内容和结果显示在LCD上。 程序任务开始后,等待键盘或触摸屏的输入。输入键有0~9数字键、+-*/()运算符、del退格键、clear清屏键、read读指定目录文本内容并计算键、enter'='键、‘.’小数点键。 每当有字符输入时,触摸屏相应键显示“AAA”,100ms后恢复原相应按键符号,同时LCD 屏幕上显示相应字符。当输入'del'键时,屏幕显示去掉最后一位字符。当输入'='号后,得出计算结果,结果显示于表达式的下一行。若是除零错误,则结果显示为“/0ERROR!”。若有非法字符(触摸点不能识别为设计按键符则视为非法字符),则结果输出为“Syntax Error!!”。若表达式有运算符连续输入,则忽略前面的运算符,只取最后一位运算符计算,正常显示数字结果。当输入'clear'键时,情况显示区域。当输入'read'键时,从指定目录文本文件中读取表达式并计算。将表达式内容和计算结果显示在LCD上。 三、程序算法实现 1、计算算法 首先将输入的0~9数字、+-*/()运算符的内容存储于一个全局变量cal[number]中, 表达为中缀表达式。用void str2repol()函数,将输入字符串cal[number]转换成逆波 兰表达式并存于全局数组char repol[maxs]中。str2repol()函数中缀表达式转成逆波兰 后缀表达式算法如下: (1)首先构造一个运算符栈stack[maxs],此运算符在栈内遵循越往栈顶优先级越高的 原则。

数据结构实验

长春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二栈和队列的操作与应用 班级:网络14406 姓名:李奎学号:041440624 实验地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2.掌握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顺序栈的操作及应用。 3.掌握链队的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 4.加深对栈结构和队列结构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内容、要求和环境: 注:将完成的实验报告重命名为: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二),(如:041340538张三(实验二)),发邮件到:ccujsjzl@https://www.doczj.com/doc/3a8995004.html,。提交时限:本次实验后24小时之内。 阅读程序,完成填空,并上机运行调试。 1、顺序栈,对于输入的任意一个非负十进制整数,打印输出与其等值的八进制数 (1)文件SqStackDef. h 中实现了栈的顺序存储表示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 /*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2 /*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typedef struct SqStack { SElemType *base; /* 在栈构造之前和销毁之后,base 的值为NULL */ SElemType *top; /* 栈顶指针*/ int stacksize; /*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以元素为单位*/ }SqStack; /* 顺序栈*/ (2)文件SqStackAlgo.h 中实现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存储结构由SqStackDef.h 定义)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 /* 构造一个空栈S */ S.base=(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SElemType)); if(!S.base) exit(OVERFLOW); /* 存储分配失败*/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 { // 返回S 的元素个数,即栈的长度, 编写此函数

数据结构实验三

实验报告 学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赵振宇学号20175302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2017级4班实验项目 实验三:图的遍历与应用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代码 0661913 实验时间 2019年5月27日 第3、4节 实验地点 7-219 考核标准实验过程25分 程序运行20分 回答问题15分 实验报告30分 特色功能5分 考勤违纪情况5分 成绩 成绩栏 其它批改意见: 教师签字: 考核内容 评价在实验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态度、编写程序过程等内容等。 □功能完善,□功能不全□有小错□无法运行 ○正确○基本正确○有提示○无法回答 ○完整○较完整 ○一般 ○内容极少○无报告 ○有 ○无 ○有 ○无一、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图的主要存储结构,掌握图的构造算法、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能运用图解决具体应用问题。 二、实验题目与要求 要求:第1题为必做题,2,3,4至少选一 1.输入指定的边数和顶点数建立图,并输出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的结果。 1)问题描述:在主程序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用相应的函数功能:1…图的建立2…深度优先遍历图3…广度优先遍历图0…结束

2)实验要求:在程序中定义下述函数,并实现要求的函数功能:CreateGraph():按从键盘的数据建立图 DFSGrahp():深度优先遍历图 BFSGrahp():广度优先遍历图 3)实验提示: 图的存储可采用邻接表或邻接矩阵; 图存储数据类型定义(邻接表存储) #define MAX_VERTEX_NUM8//顶点最大个数 typedef struct ArcNode {int adjvex; struct ArcNode*nextarc; int weight;//边的权 }ArcNode;//表结点 #define VertexType int//顶点元素类型 typedef struct VNode {int degree,indegree;//顶点的度,入度 VertexType data; ArcNode*firstarc; }Vnode/*头结点*/,AdjList[MAX_VERTEX_NUM]; typedef struct{ AdjList vertices; int vexnum,arcnum;//顶点的实际数,边的实际数}ALGraph; 4)注意问题: 注意理解各算法实现时所采用的存储结构。 注意区别正、逆邻接。 2.教学计划编制问题

数据结构实验3二叉树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变量的含义。 2.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征,以及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3.掌握用指针类型描述、访问和处理二叉树的运算。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参考程序。 2.按照对二叉树的操作需要,在创建好二叉树后再通过遍历算法验证创建结果。3.保存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三、实验内容 以下参考程序是按完全二叉树思想将输入的字符串生成二叉树,并通过遍历来验证二叉树创建正确与否,但不能创建非完全二叉树,请认真研究该程序,然后模仿教材例6.4初始化方式创建二叉树:所有的空指针均用#表示,如教材图 6-13对应的二叉树,建立时的初始序列为:AB#D##CE##F##。然后通过遍历算法验证二叉树是否正确(先递归验证后非递归验证)。 参考程序略 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char Datatyp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b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bnode *lchild,*rchild; }BNode,*BTree; typedef struct{ BTree data[MAXSIZE]; int front,rear; }seqqueue,*Pseqqueue; typedef struct{ BNode *node; int flag; }Data;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 Data[MAXSIZE]; int top; }SeqStack,*PSeqStack; PSeqStack Init(void)

java计算器实验报告

Java计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032 胡勇健 03095218 2005年5月5日

目录 1.设计名称与要求 2.各模块功能的介绍和实现3.系统的特色和不足4.参考书

一. 实验名称及其要求: A)名称: java计算器的设计 B)要求:1.实验目的:图形界面设计。 熟悉java.awt包中的组件,掌握图形界面设计方法,理解委托事件处理模型。 2.题意: 请设计并实现Windows系统中“计算器”的窗口及功能。 3.实验要求: (1)设计图形界面添加菜单:窗口上添加各种组件及菜单,并处理组件及菜单的事件监听程序。 (2)运算:实现多种运算,保证运算正确性。 二.各模块功能的介绍和实现: A)GUI图形界面的组件: a)所用到的Java类库包: java.awt.*; 基本的图形界面组件来源于awt包。 java.awt.event.*; 事件的属性处理来源于awt.event包。 javax.swing.*; swing组件增加了awt包中所不具备的各种优越功能。 java.awt.datatransfer.*; 用于计算器与外部的程序进行复制粘贴。 b)所用的各部分图形组件的定义: Frame mainFrame; //主框架 JTextField answerText; //显示计算结果 JTextField memoryState; //显示计算器内存的使用情况MenuBar menuGroup; //菜单栏 Menu editMenu,viewMenu,helpMenu; //编辑,查看,帮助菜单 MenuItem copyItem,pasteItem; //复制,粘贴 MenuItem standardModel; //标准型 CheckboxMenuItem numGroup; //数字分组 MenuItem aboutCal; //关于计算器 Button buttonBackSpace,buttonCE,buttonC; //退格,清除,清空按钮 Button buttonMC,buttonMR,buttonMS,buttonMADD; //内存操作按钮 Button buttonNum[]; //数字按钮 Button buttonAdd,buttonSub,buttonMul,buttonDiv; //+,-,*,/ Button buttonDot,buttonSign,buttonEqual; //. +/- =

数据结构实验3

数据结构实验3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3 实验项目名称:链式表的操作学号1507112104 姓名陈忠表专业、班15商智实验地点指导教师林开标实验时间16.11.09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通过实验理解单链表的逻辑结构; 2. 通过实验掌握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和具体的函数实现。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微型计算机; windows 操作系统;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链式表表示和实现线性表的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定义结点 { int data; //结点的数据域为整型 struct node *next; //结点的指针域 }ListNode; typedef ListNode * LinkList; // 自

定义LinkList单链表类型 LinkList CreatListR1(); //函数,用尾插入法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ListNode *LocateNode(LinkList head, int key); //函数,按值查找结点 void DeleteList(LinkList head,int key); //函数,删除指定值的结点 void printlist(LinkList head); //函数,打印链表中的所有值 void DeleteAll(LinkList head); //函数,删除所有结点,释放内存 //==========主函数============== void main() { int num; char ch; LinkList head; head=CreatListR1(); //用尾插入 法建立单链表,返回头指针 printlist(head); //遍历链表 输出其值 printf(" Delete node (y/n):"); //输入

(精选)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3

实验难度: A □ B □ C □序号学号姓名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学期:2017秋季学期 任课教师: 实验题目: 组员及组长: 承担工作: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完成提交时间:年月日

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 (本部分应包括:描述实验实现的基本思路,包括所用到的离散数学、工程数学、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概要性地分析) 魔王语言的解释规则: 大写字母表示魔王语言的词汇,小写字母表示人的词汇语言,魔王语言中可以包含括号,魔王语言的产生式规则在程序中给定,当接收用户输入的合法的魔王语言时,通过调用魔王语言翻译函数来实现翻译。 在 A 的基础上,(根据产生式)自定义规则,将一段魔王的话翻译为有意义的人类语言(中文):输入wasjg,则魔王语言解释为“我爱数据结构”。 运用了离散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及程序设计知识。 二、【实验设计(Design)】(20%) (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和基本操作说明,程序包含的模块以及各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关键算法伪码描述及程序流程图等,如有界面则需包括界面设计,功能说明等)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define STACK_INIT_SIZE 50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define OVERLOW -2 #define ERROR -1 typedef struct { char *base; //顺序栈的栈底指针 int top; //顺序栈的栈顶 int size; //栈元素空间的大小 }SqStack; //结构体类型顺序栈 typedef struct { char *base; int front; int rear; }SqQueue; //结构体类型队列 //---------------各个模块功能的描述------------------// void Init_SqStack(SqStack &s) //初始化顺序桟 void Push_SqStack(SqStack &s, char c) //压入数据 int Pop_SqStack(SqStack &s, char &e) //出桟 char GetTop_SqStack(SqStack s)//或得栈顶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2011~2012第一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信管一班 学号:201051018 姓名:史孟晨

实验报告题目及要求 一、实验题目 设某班级有M(6)名学生,本学期共开设N(3)门课程,要求实现并修改如下程序(算法)。 1. 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和 N 门课程的成绩(输入提示和输出显示使用汉字系统), 输出实验结果。(15分) 2. 计算每个学生本学期 N 门课程的总分,输出总分和N门课程成绩排在前 3 名学 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3. 按学生总分和 N 门课程成绩关键字升序排列名次,总分相同者同名次。 二、实验要求 1.修改算法。将奇偶排序算法升序改为降序。(15分) 2.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分别替换奇偶排序算法,并将升序算法修改为降序算法;。(45分)) 3.编译、链接以上算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25)。 4. 修改后算法的所有语句必须加下划线,没做修改语句保持按原样不动。 5.用A4纸打印输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数据可自定义,每种排序算法数据要求均不重复。 (1) 实验题目:《N门课程学生成绩名次排序算法实现》; (2)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实验方法和验证算法的准确性; (3) 实验要求:对算法进行上机编译、链接、运行; (4) 实验环境(Windows XP-sp3,Visual c++); (5) 实验算法(给出四种排序算法修改后的全部清单); (6) 实验结果(四种排序算法模拟运行后的实验结果); (7) 实验体会(文字说明本实验成功或不足之处)。

三、实验源程序(算法) Scor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 6 #define N 3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10]; int number; int score[N+1]; /*score[N]为总分,score[0]-score[2]为学科成绩*/ }stu[M]; void changesort(struct student a[],int n,int j) {int flag=1,i; struct student temp; while(flag) { flag=0; for(i=1;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 for(i=0;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数据结构》实验3实验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1.熟悉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顺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2.链式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及删除。 三、实验步骤 1.建立含n个数据元素的顺序表并输出该表中各元素的值及顺序表的长度。 2.利用前面的实验先建立一个顺序表L={21,23,14,5,56,17,31},然后在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学号)。 3.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的值域为整型数据。要求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按尾插入法来建立相应单链表。 四、程序主要语句及作用 程序1的主要代码(附简要注释) #includ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int data; struct BSTNODE *lchild; struct BSTNODE *rchild; }BSTNODE; BSTNODE* initBST(int n, BSTNODE *p) { if(p==NULL) { p=(BSTNODE*)malloc(sizeof(BSTNODE)); p->lchild=NULL;

p->rchild=NULL; p->data=n; } else if(n>p->data) p->rchild=initBST(n,p->rchild); else p->lchild=initBST(n,p->lchild); return p; } void inorder(BSTNODE *BT){ if(BT!=NULL){ inorder(BT->lchild); printf("%d",BT->data); inorder(BT->rchild); } } BSTNODE *search_btree(BSTNODE *root,int key) { if(!root) {printf("Emptu btree\n"); return root;} while(root->data!=key) { if(keydata) root=root->lchild; else root=root->rchild; if(root==0) { printf("Search Failure\n"); break; } }/*while(root->info!=key*/ if(root!=0) printf("Successful search\n key%d\n",root->data); }/* *search_btree(root,key) */ int main() { BSTNODE *p=NULL; int i,n,sd; int a[100];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nodes:"); scanf("%d",&n);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the tree:"); for(i=0;i #include

数据结构实验三实验报告

三题目:哈夫曼编/译码器 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日期:15.11.14 一、题目要求 描述:写一个哈夫曼码的编/译码系统,要求能对要传输的报文进行编码和解码。构造哈夫曼树时,权值小的放左子树,权值大的放右子树,编码时右子树编码为1,左子树编码为0. 输入:输入表示字符集大小为n(n <= 100)的正整数,以及n个字符和n个权值(正整数,值越大表示该字符出现的概率越大); 输入串长小于或等于100的目标报文。 输出:经过编码后的二进制码,占一行; 以及对应解码后的报文,占一行; 最后输出一个回车符。 输入样例: 5 a b c d e 12 40 15 8 25 bbbaddeccbbb 输出样例: 00011111110111010110110000 bbbaddeccbbb 提示:利用编码前缀性质。 二、概要设计 1.设计需要的数据结构:树型结构 2.需要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Tree{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关系R:若D为空集,则称为空树; 若D仅含有一个数据元素,则R为空集,否则R={H},H是如下二元关系: (1) 在D中存在唯一的称为根的数据元素root,它在关系H下无前驱; (2) 若D-{root}≠NULL,则存在D-{root}的一个划分D1,D2,D3,…,Dm(m>0),对于任意j≠k(≤j,k≤m)有Dj∩Dk=NULL,且对任意的i(1≤i≤m),唯一存在数据元素xi?Di有?H; (3) 对应于D-{root}的划分,H-{,…,}有唯一的一个划分H1,H2,…,Hm(m>0),对任意j≠k(1≤j,k≤m)有Hj∩Hk=NULL,且对任意i(1≤i≤m),Hi是Di上的二元关系,(Di,{Hi}) 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树,称为根root的子树。 基本操作: InitTree(&T); 操作结果:构造空树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