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_田燕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_田燕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_田燕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_田燕

□ 田 燕,苏文龙,张力文,张一恒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优化策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资源型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产业亟待转型、城市空

间格局分散和发展用地不足等系列问题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加强了对城市空间优化和未

来发展策略的研究。研究在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类型、现状特点、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黄石为例,详

细分析其城市发展阶段及其空间演变特征,并从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更新和生态格局构建3个方面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优化

的策略,以期为黄石在城市转型期的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形态;空间演变;优化策略;黄石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9-0088-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Spatial 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esource Cities/Tian Y an, Su Wenlong, Zhang Liwen, Zhang Yihe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and demand-supply structure has changed.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ragmented urban space, and insufficient land have restricted resource cities development. These cities have conducted urban

spa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udies. The paper takes Huangshi ci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resource cities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evolu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aises spatial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new district construction, old

district renovation, and ecological layout cre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uangshi city in transition.

[Key words] Resource cities, Urban morphology, Spatial evolution, Improvement strategy, Huangshi

0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伴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及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资源型城市出现了产业亟待转型、城市空间格局分散和发展用地不足等系列问题,为了科学解决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加强对城市空间优化和未来发展策略的研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矿冶文明之都”—湖北黄石因矿而兴,拥有近三千年的工业历史,人们早在西周时期已开始在铜绿山采掘铜矿,后又依托丰富的矿山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矿冶文化[1]。伴随着“以矿建厂、以厂建镇、联镇成市”的产业发展历程,黄石逐渐形成了“矿—厂—镇—市”的城市空间发展脉络。

2013年,黄石作为衰退型城市首次被纳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黄石成为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同时,后资源时代的黄石是武汉“1+8”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其资源型产业遭遇发展瓶颈,而其独特的工矿文明又急需彰显,旅游产业亟待开发,城市空间格局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资源型城市黄石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及其空间格局优化策略进行探

索,是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8427)、湖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13BDF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IV-038)

田 燕,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

苏文龙,张力文,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一恒,助理规划师,现任职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资源型城市既具有城市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许多独特的发展特点。资源型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是各种城市空间要素不断聚集、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和城市空间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1.1城市空间形态类型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分为相对集中的城市形态和布局分散的城市形态两种。

(1)相对集中的城市形态。这种类型的城市形态是指随着城市空间的连片发展而形成的连续的城市空间形态,其大致可分为两类:①集中团状城市形态。这类形态的城市包括一些小型资源型城市(镇),由于其职能比较单一,城市结构也比较简单。②多中心带状城市形态。这类城市形态主要是由沿交通干线中多个职能不同或相近的城市组团连片发展而形成的。

(2)布局分散的城市形态。布局分散是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之一。从城市结构上分析,布局分散的城市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一主一副”或“一主多副”的城市形态。这类城市形态主要由城市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所在地的城市组团及其他一个或几个城市组团构成,城市结构主副分明。②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形态。这是我国一种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突出反映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因产业发展和条块分割而形成的资源产业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相分离的“二元化”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③多中心串珠状城市形态。这类城市形态是基于资源型城市对交通条件的依赖,由多个沿交通线布局的小型城市组团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形态[2]。

1.2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资源型城市的用地规模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而有扩大的趋势,其人均城市用地规模也有

所增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所下降。

②资源型城市具备基本的城市空间功能,

但总体质量不高,部分功能尚有缺失,

城市作为区域中心的基本功能严重缺乏;

为城市提高公共服务品质的生态空间和

公共空间比较缺乏,从而难以形成系统

和网络,导致城市的宜居性较差。③资

源型城市因其特殊的发展规律而产生了

城市空间功能的整体衰落和边缘化、城

市空间社会功能的分割与未整合、城市

公共空间功能的供给不足等空间发展问

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资源型城市的生

态环境恶化问题[3]。

1.3城市空间演变特征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要求其具有

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特别是资源开采

业和资源初加工业所在的产业空间,一

般均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有明确的空间

分割。当城市面临转型时,城市功能区

也出现“小型化”的趋势,原有的大规

模资源产业空间将会转变为多种其他功

能空间,同时新的功能空间相继出现,

城市功能空间的有机重组成为资源型城

市进行空间优化的主要任务。在城市功

能空间的有机重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

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为其空间发展

增加了弹性,原有的大规模资源产业空

间为其在转型期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

的空间供给和多种空间选择。

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具有先天分散的

多中心结构,这种多中心结构在城市发

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城市转型期具体体

现在3个方面:①城市空间的多数组成

部分呈现均衡增长趋势,在城市成功转

型后,城市空间的各组成部分形成组合

状态,经填充后可能发展为圈层增长模

式;②城市空间各组成部分呈现非均衡

增长趋势,各组成部分通过结构重组或

延绵扩展,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成为城市

空间的增长点,城市各种要素在这些增

长点中聚集,而其他边缘的空间组成部

分可能被城市空间的核心地域所覆盖或

吸引直至消失,因此在城市成功转型后,

城市空间各组成部分仍形成多中心的空

间结构[4],但其城市形态已发生巨大的

变化,这是最可能出现的一种发展情况;

③城市转型失败后仅有部分城市空间有

继续生存的基础,城市在此基础上继续

发展[2]。

1.4发展趋势

结合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和资源

环境等多项理论,可以明确资源型城市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空间发展与资源利

用、产业构成、经济政策和环境保护的

动态关系,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有3个

方面:①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具有

互动性,资源产业的发展与衰退促使城

市空间发生演变,而城市空间的再整合

又保证了转型产业的顺利发展;②在产

业转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文化遗产资源

的关联性,尤其要考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

再利用,因为工业文化作为资源型城市的

文化特征之一,可以为城市转型带来新

的动力和生机;③可以在城市转型过程

中逐步构建和完善区域生态体系,充分

梳理和重塑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网络,为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态保障。

从以上3个方面探索资源型城市转

型发展的空间发展新思路,可以逐步促进

城市“内生”功能要素的成长,增强区域

和城市的自主发展能力,完善其自身的功

能;也可以从工业化的调控入手,加强产

业的适度聚集,建立“城市―产业”共生

的发展体系,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同

发展;同时,还可以整合城市和区域内的

各种优势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

等),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2黄石城市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黄石的矿冶发展源于大冶,故研究

范围为黄石主城区(黄石港、西塞山、

下陆及铁山)和大冶市城区(图1)。

按黄石矿产资源的开采历程划分,其历史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

(1)开采初期与开采发展期(西周~1949年)。

人们自西周时期开始在铜绿山地区开采矿产资源,使周围先后出现了3座城池,分别为春秋时期的五里界城,战国时期的鄂王城和西汉时期的草王嘴城[5]。东汉时期在西塞山形成的黄石城,在大冶铜绿山以东,为黄石城区的最早所在地①。在黄石城建立之后,逐步形成了道士洑镇、磁湖镇、黄石港镇和石灰窑镇[5]。至宋代又形成了大冶县城。这些沿江市(镇)的次第形成,构成了如今黄石城市的早期雏形。随着1889年大冶铁矿等近代工业的引入和1949年黄石解放后“石黄工矿特区”②的设立,黄石得以逐步兴起。

(2)开采成熟期(1949~1979年)。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黄石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矿冶工业进入成熟期,城市格局基本形成。“一五”期间,作为原材料工业基地的黄石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区。从1956年的大冶区域规划[6]可知,黄石在“一五”期间的城市整治和工业调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工业空间布局,其中,以铁山区、下陆区、黄石区及大冶为中心的工业片区,产生了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金牛、保安、灵乡、龙角山、大萁铺和金山店10个工矿镇点,为黄石建立以资源型原材料开采及加工为主的现代重工业城市

奠定了基础。

(3)衰退期(1979~2009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采掘业

逐渐衰退,工业格局被打破,黄石急需

进行城市转型。黄石在1979年第一轮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之后迅速发展,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的黄石城市总体

规划提出了黄石与大冶对接的设想,对

黄石和大冶的一体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推动作用,城市开始由单一型的工矿城

市逐步向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工贸

大城市过渡。

(4)枯竭期(2009年后)。

黄石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

其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速,开始逐

步探索合适的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总体而言,在1979年之前,黄石

的城市扩展态势基本上与资源的开采和

利用度呈直接的正增长关系,当黄石逐

步进入资源衰竭期,城市的旧城区开始

衰败,原有产业逐渐退化,城市转型成

为未来发展的必然(图2)。

3黄石城市空间演变特征

3.1开采初期与开采发展期的空间形态

特征(西周~1949年)

资源开采初期的黄石,其城市形态

演变因子主要为厂矿企业的发展,如西

周铜绿山铜矿的开发、1908年汉冶萍

公司的成立、1914年大冶铁厂的成立、

1915年华记水泥厂的动工、1923年下

陆机厂的成立和1938年源华煤矿(富源

煤矿与富华煤矿)的合并,正是这一系

列的事件,促进了黄石城市的逐渐形成。

3.1.1古代因矿而生的采冶居民点的形成

世界罕见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

掘和大冶县域11处古冶炼炉的发现,证

明了我国在春秋战国乃至西周时期,大

冶地区的铜矿采冶技术已经相当于西欧

19世纪的水平[7]。而铜矿的开采促使当

时的政府在该地区设置了专门的机构,

以对铜矿的开采、冶炼及储运进行统一

管理。

3.1.2明清之后沿江市(镇)散点布局

结构的形成

由于军事、商贸和矿业的发展需要,

黄石在沿江地带依次形成了道士洑镇、

磁湖镇、黄石港镇和石灰窑镇,为唐宋

时期大冶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清之

后,由于石灰业和煤炭业的兴起,在上

窑、中窑及下窑一带相继建立了富华煤

矿公司、由汉冶萍公司筹建的大冶铁厂、

华记水泥厂和源华煤矿等9家厂矿,使

黄石港镇和石灰窑镇逐渐繁荣起来[8]。

该时期的黄石城市空间呈沿江发展、散

点布局的形态。

3.1.3工矿新镇和下陆“飞地”的形成

由于战争和近代工业发展对钢铁的

需求不断加大,储量巨大的大冶铁矿在

汉冶萍公司时期和“日铁”(日本铁路

公司)时期得到了充分开发,并在铁山片

区开始形成了紧凑的、功能单一的居民图

1 研究范围图

2 资源开采与黄石发展关系图

点—铁山新区。铁山新区的建设不仅拉动了石灰窑和黄石港地区经济的日益繁荣,也促使作为铁山、石灰窑、黄石港和大冶城区的交通枢纽地区的下陆城区快速形成。

3.2开采成熟期的空间形态特征(1949~1979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是黄石城市夯实基础、稳步扩展的阶段,其矿冶工业得到空前发展,如“石黄工矿特区”的设立(1949年)、大冶钢厂和黄石电厂的成立(“一五”期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和下陆工业区的设立(“二五”期间)。该时期黄石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其空间形态由散点布局慢慢扩张至连片发展。

黄石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1949年10月成立了“石黄工矿特区”。此后黄石在工矿业、商贸业和水运交通方面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五大厂矿的(大冶钢厂、华新水泥厂、源华煤矿、大冶铁矿和黄石电厂)分布格局,同时通过黄石大道和运矿铁路构成了“五片一线”相互隔离的组团式空间格局[9]。随后,黄石城区逐渐连片发展,形成了以黄石港和石灰窑城区为主的主城区,以及以铁矿为中心且功能相对单一的铁山新区;下陆则逐渐发展成为公路和铁路交通中心,陆续吸引了部分厂矿企业,呈现出沿交通线与铁山、黄石港和石灰窑城区

对接的态势[10] (图3)。

3.3衰退期的空间形态特征(1979~2009年)

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此期间,黄石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形态逐步改变。政府开始注重转变产业布局结构,加强旧城改造力度和对居住环境的营造,如编制黄石城市总体规划 (1979年)、开发团城山新区 (1986年)和成立黄石经济开发区 (1992年)。而黄石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7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大冶被定位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

年),对黄石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产生了

一定影响。在资源枯竭的压力下,黄石

开始向城市空间的成熟期逐步过渡,由

一个中小城市一跃发展为湖北省东南地

区的大城市(图4)。

3.3.1改革开放初期城区膨胀—新区

拓展

1979年后,黄石的城市规模不断膨

胀,并沿磁湖建设团城山新区,新区的

出现是黄石港和石灰窑老城区向外疏解

与扩张的必然结果。团城山新区被定位

为黄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形

成使得老城区的功能更加明确清晰。

3.3.2向大城市发展的结构调整—

联动大冶

2000年后,黄石开始逐步推进其

与大冶对接的设想,修编后的黄石城市

总体规划将其城市性质定义为“长江中

游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鄂东地区的中

心城市”,这些措施都推动了黄石和大

冶的一体化进程。

3.3.3新世纪之后的城市圈发展—

对接武汉

黄石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副

中心城市和特色先导区,承担着鄂东、图3 开采成熟期的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示意图

“一五”“二五”时期沿铁山、下陆扩张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连片发展

图4 衰退期的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示意图

罗桥发展连接黄石和大冶新港组团、江北组团和三山湖组团新区开发

新城扩张—团城山新区(1986年)工业园发展带动的新区组团(“十一五”)

赣北、皖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职能,需承接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转移,并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目前,黄石已拥有1个国家级工业区、5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市级开发区。这些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推动了黄石的新区发展,使其形成了内向集聚的多中心一体化发展格局。

4转型时期黄石城市空间发展优化策略

后资源时代的黄石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优化可以从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更新和生态格局构建3个方面着手。

4.1配合转型工业园区的新城区建设

目前黄石已形成有色金属、黑色金

属、建材、能源、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八大产业集群。转型之后,黄石应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如新港物流、新材料、低碳工业、循环经济和工业旅游等,以促进黄石城市多组团、多中心整体发展格局的形成。其内容主要包括:①依托黄金山工业园的发展,建设连接大冶城区和黄石城区的黄金山新区;②依托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港新区;③依托黄石长江大桥,对接黄石港工业园发展起来的江北新区;④依托铁山区发展,依靠武汉至黄石的入口门户优势发展起来的三山湖新区[11]。

上述4个新城区的发展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了老城区,东、南、西、北各布点1处,有效推进了黄石城区的扩展。同时,4个新城区的发展不再单一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是逐

渐转向新材料研发、物流业等产业,因此新城区的建设必然对未来黄石城区的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图5)。

4.2工业遗址保护思路下的旧城复兴

2012年,黄石矿冶工业遗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借助这一发展机遇,黄石积极开展旧城复兴活动,其城市品牌和旅游经济得以提升。黄石拥有四大工业遗产片区③,其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片区和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片区已被再开发为遗址公园,并设立了主题博物馆,但是位于老城区的华新水泥厂旧址片区和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片区的现状并不乐观。因此,在世界文化遗产申请工作的促进下,黄石需要运用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思路,促进旧城更新,迁出部分重度污染工业,合理进行

旧工业区的改造和再利用。同时,构建

图5 黄石城市一体化发展趋势预测示意图图

6 黄石工业旅游线路示意图

图7 黄石自然山水景观格局营造示意图图8 黄石城市空间演变历程及发展趋势图

完整的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图6),串联城区的矿冶遗址、革命文化遗产及其他遗产片区,融合矿冶文化、革命文化和城市文化等多种文化主题,配合文化遗址环境整治和规划,将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12]。

随着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片区作为国家矿山公园的开发日益成熟,其旅游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促进了铁山新区功能的完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片区由于其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较高,其文化效应逐渐形成,对黄石与大冶城区的空间对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华新水泥厂旧址片区和汉冶萍煤铁厂矿遗址片区是位于黄石中心城区的遗址片区,结合黄石的产业转型和工业旅游发展策略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对黄石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山水名城”的旅游品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江南与江北的联动发展。

4.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存的山水城市格局的打造

未来黄石城市的建设主要应采取“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方式。“环湖开发”,即推进环磁湖、大冶湖和三山湖沿岸的开发,建设生态休闲、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区;“沿江发展”,即推进沿江水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整体推进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此外,应提升城区环境质量,加大城市景区建设力度,将黄石建设成为一个“城、湖、山、江”和谐相融的现代化大都市。保护城市山脉,打造连续、联通的“东方山—黄荆山”山脉风景区,与矿业遗址旅游区连接。在城区内部打造大型山水城市公园,包括“团城山—磁湖”“大众山—青港湖”“青龙山—红星湖”“铜绿山—三里七湖”和“铁山—三山湖”5个山水城市公园。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冶湖”“保安湖”“海湖”自然保护区,最终形成“枕山、环水、面屏、左右护卫”的山水格局(图7)。5结语

黄石城市的变迁与矿冶工业的发展

息息相关,其空间形态在历史空间发展上

呈现出点状发展布局到矿镇扩展,再到沿

交通走廊带状填充并向多中心内向集聚及

开发区扩展带动的多组团和多中心发展的

演变特征。未来,黄石将形成与大冶对接、

江南江北跨江发展、水绕山抱及多中心内

向集聚扩张的空间发展格局(图8)。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总结城市空间演

变的内在规律,可为合理预测资源枯竭

型城市空间增长方向提供依据,避免浪

费土地,同时开展合理规划,促使用地

发展方向的科学选择和城市格局的合理

构建。

[注 释]

①《太平寰宇记》载:“《江表传》上刘

勋败于彭泽,走入楚江,从寻阳闻皖已

没,乃投西塞,将兵救皖,为孙策所破,

遂奔曹公,即黄石城也。”《湖广通志》

载:“黄石城在县东二十里,仙堂山下,

相传后汉末刘勋所筑。”

②1949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石灰

窑工业特区更名为“石黄工矿特区”,

辖黄石港、石灰窑两镇及铁麓、申五、

长乐、下章四乡。1950年8月,“石黄

工矿特区”更名为黄石市。1959年,大

冶划归黄石管辖,形成了现有黄石的行

政管辖范围。

③2011年12月1日,湖北省政府批准设

立“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这是湖

北省目前设立的唯一的工业遗产保护片

区,包括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

铁厂矿旧址和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

矿露天采场4个工业遗产片区,并对其

展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超.矿冶文化与工业文明—黄石

矿冶文化的价值定位研究[J].黄石理工

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1-9.

[2]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赵和生.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M].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宋,王士君,叶强,等.中国矿业城

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异[J].地

域研究与开发,2012(1):45-49.

[5]黄凌江.黄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委员会.

武汉—大冶区域规划、工业计划及进

行情况报告[R].1956.

[7]湖北省大冶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冶

县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8]黄石市石灰窑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石灰窑文史资料(第1辑)[M].黄石:

湖北黄石市石灰窑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

会,1991.

[9]吕勇.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源型工矿城市

发展研究(1949—1957)[D].成都:四

川大学,2005.

[10]黄凌江,王毅,王芬,等.资源型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力机制—以

黄石为例[C]//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ICRS 2010) Volume 3,2010.

[11]曾振,周剑峰,肖时禹.产城融合背

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J].

规划师,2013(12):46-50.

[12]张杰,庞骏.大事件背景下的旧城遗产

保护规划反思[J].规划师,2011(3):

82-86.

[收稿日期]2014-04-28;

[修回日期]2014-07-28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规划通讯稿)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年)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三、城市发展目标 立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围绕城市转

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石家庄空间进展战略 上海同济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 研究框架 1、关于战略规划研究的认识 战略规划研究是对以后进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期研究; 战略规划研究的核心在于提供以后进展的整体思路,而不是完成具体的、完整的规划方案; 战略规划研究的内容应要紧涉及到进展的战略性问题。 2、本报告的内容包括两部分: 1)总报告是对研究结论的描述,内容包括: 进展条件分析

区域进展背景:宏观过程的地区阻碍 进展目标和理念 产业与都市空间进展 空间进展方案的选择 空间进展战略 2)专题研究是针对重点问题的展开研究,其内容包括:石家庄都市进展的基础与条件研究 石家庄都市产业进展布局研究 石家庄都市空间拓展与布局模式研究 石家庄都市生态环境爱护研究 3、本研究的思路与结构框图

进展 的条 件分 析 1、机遇和制约:都市进展的外部环境 1)石家庄面临快速进展的机遇,但都市竞争力偏低会制约都市快速进展的步伐。今后进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则在于如何拓展市场的阻碍力。 2)首都经济圈具有较强的生长性,但石家庄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石家庄要做大做强,就地域空间而言要依靠自身的拓展,而从进展动力来讲,需要借助更强、甚至更远的外力。 3)石家庄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但仅具桥梁地位,缺乏流淌中的聚势,通过型经济的特征明显。因此,如何发挥通过型经济的优势,并通过现代流通业带动整体经济的进展,则是石家 庄能否快速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4)石家庄整体经济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且由于历史缘故,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封闭,与国内其他省市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比较薄弱,因此,在产业进展方面遭遇结构性调整的瓶颈。传统经济如何在新型工业化时期获得重生,以新型制造业带动起相关产业的进展,是石家庄产业进展的关键。 5)可持续进展推动都市整体的演进,石家庄面临着更长远的都市化战略的考验。石家庄要通过都市化战略带动地区进展、达成可持续进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而且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地区的配合。 2、优势和劣势:都市进展的内部资源 1)都市空间资源禀赋优良,但都市空间拓展遭遇多重要素的制约。因此,今后的进一步进展有必要借助战略性的跨越式进展模式来实现都市空间的重组,而如何集聚起相应的能量实现跨越,疏通相应的瓶颈,则是都市空间进展所直接面对着的关键性问题。 2)石家庄的经济进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第二时期,都市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唐山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人类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流通和国内外交往的中心,在社会建设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重大作用。然而,资源型城市不管是处于资源枯竭期,还是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只有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城市更好的存在与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就是城市转型的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也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难题。 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这些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长期集中于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财政上由国家统收统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一些城市主体资源衰减、经济结构失衡、职工生活困难、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城市资源衰竭。许多因资源而建的城市,随着资源逐渐枯竭,生产难以为继,负担日益加重,财政日益陷入困境。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事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问题。 资源型城市以开采利用矿产资源为重要特征。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存在着由兴起到鼎盛再到衰竭的客观规律,资源型城市当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成功的例子如日本将九州煤炭工业区成功改造为高新技术产业区;美国休斯敦由石油开采城变成石油研发城带动相关的机械、水泥、钢铁、电力、粮食及交通运输业发展,又进而借国家布点宇航中心之机,带动为其服务的电子、仪表、精密仪器产业的发展;英国西密德兰、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资源型城市类似的转型也已经进行了30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失败的例子如前苏联的巴库等。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成功的经验主要是:重视相关的立法及规划;政府实施灵活多样的财政税收支持;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注重就业转岗方面的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等。而对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尚无足够实践经验,同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结合目前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庆未来更长远阶段的发展形成清晰、准确、切合实际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和实施建议,从而推进大庆市城市建设走向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一、大庆转型的新理念 通过对大庆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规划认为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当前大庆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与发达地区和竞争城市相比,大庆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方面的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接续产业的竞争力,延缓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大庆的发展转型之路不应当仅局限于以新兴接续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动力的延续,更应当注重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进而推动接续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接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大庆未来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当抓住四个方面: 第一、优先强化市场腹地的联系与扩张。提高中心城市的流通能力,降低接续产业的物流成本,加强对腹地资源的吸附和加工能力。 第二、主动优化第二产业布局的空间效率。根据土地价值、环境影响和投入产出三大评估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充足、环境安全、接近市场、规模集群的地区布局新增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的空间竞争力。 第三、积极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集中式发展。全面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有重点的发展石油生产服务功能;通过城市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降低接续产业的交易成本。 第四、循序渐进的提升城市创新环境。在石油科技领域率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真正形成大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空间发展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产业疏解 逐步更新高新区核心地区内的低水平传统工业,控制宏伟、兴化两个园区的石化产能规模;在经开区、龙凤光明地区、大同林源地区和红岗大广高速出口地区等交通、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减少产业布局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兴产业运行效率。 战略二:双城整合 尽管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正在向庆南、庆北两翼展开,但城市人口仍然应当是基于滨洲铁路沿线地区的紧凑式发展,以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未来西城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向西跨越让通铁路,发展富强以西地区;而东城的主导发展方向近期应当通过高新区用地调整,增加土地供给,远期酌情推动安达的空间一体化。 战略三:中心集聚 规划提出以世纪大道为依托,建设一个服务功能综合、土地价值凸显、资本效益凝聚,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内容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转型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淮北市的基本情况为例,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入手,论述转型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为关键,从资源型城市政府和国家层面找寻推动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又称“资源性城市”、“资源城市”、“资源指向型城市”。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资源型城市大致可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因而所谓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目前,城市转型问题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从以上意义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包 - 1 -

括以煤炭、石油、冶金、森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50 年代到70 年代,我国实行封闭的重工业化战略,工业的发展依靠本国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作为支撑。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淮北市的情况看,1960年因开采闸河煤田而建市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就先后建成大小矿井37对,年产原煤2700多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55万千瓦,累计向国家提供原煤7亿多吨,输送电力100多亿度。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资源环境的耗竭性和空间结构形态的松散性。 首先,产业结构呈现单一性。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基地演变而来,资源开发企业在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多数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展开,并和资源主导产业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三次产业结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具有二产比重高、一、三产比重低的特点。比如淮北市煤炭、电力产业一直是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4:53.5:35.1。从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来看,产业结构都会有一个逐步趋向高级化的过程。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幅度都低于全国城市的平均变化水平。单一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 2 -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国发〔2013〕4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3〕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1月12日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编制,是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 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规划背景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历史贡献巨大、现实地位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铁矿石58亿吨、木材20亿立方

米,“一五”时期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3个布局在资源型城市,占总投资额的近50%,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现生机与活力。 但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由于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采掘业占二次产业的比重超过20%,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资源富集地区新矛盾显现,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开发强度过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出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资源开发、征地拆迁等引发的利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三是建立技术园区。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

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 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第二,洛林还把煤炭产业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并列入整个地区规划。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国土整治部门,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转型工作情况汇报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 地方交流材料 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转型工作情况汇报 葫芦岛市南票区人民政府 (2009年7月23日) 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我区位列其中。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精神,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工作,促进南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南票区委、区政府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南票实际确定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召开转型工作动员会,起步推进转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转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票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南票区位于辽西走廊中段,地处葫芦岛、锦州、朝阳三市交界,为葫芦岛市三个市辖区之一。

南票区总面积513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万人,农业人口8.2万人。全区辖4个乡镇、61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 (二)资源枯竭情况 南票区属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境内蕴藏各类资源30余种,其中以煤炭资源为主,南票煤田面积约8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约为2亿吨,经济可采量约为1.3亿吨。煤炭产业是南票地区长期以来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区地方税收80%来源于煤炭,60%以上居民生活来源于煤炭生产和煤炭企业辅助性生产。 1958年国家成立南票煤矿开发筹建处,1960年成立省直属国有煤炭企业原南票矿务局,成立之初共建煤矿8个,年核定生产能力205万吨,1980年后,国有井田中部分残余煤田要由地方乡镇煤矿进行残采,高峰时地方乡镇煤矿达到308家。 五十余年来,南票矿区作为辽宁省重点产煤县区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从1960年到2008年,南票地区累计产煤1.2亿吨,上缴利税12亿元。 可是,经过五十余年的规模采掘,南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由于资源萎缩和长期负债经营,2006年11月,原南票矿务局正式启动实施破产转制,于2007年5月组建南票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原有的8座矿井中已有三座因资源枯竭而关闭。据专家分析,南票煤田所属大中型矿井服务年限仅为6-8年。

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如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古往今来,城市要经历一个兴起、发展、繁荣、衰败乃至消亡的变化过程,世界各地众多的古城遗迹就是佐证;现今仍有一些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耗竭或产业下滑而“城衰”。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城市政府管理的中长期目标,也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经济繁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繁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生产,就无法维持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只有经济繁荣了,才能聚集人气,城市才能有活力,也才能有竞争力。 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要繁荣,就要一定数量的人口。人多了,人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数量就大;需求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相关行业就会发展繁荣起来。建国后,我国曾有过生产型城市还是消费型城市的讨论,现今看来已经没有人怀疑生产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了。于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并培育其发展壮大,就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我国增长潜力之所在,不仅可以扩大内需,也是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最经济途径。产业的选择要有利于城市化原动力的回归。进城、成为城里人,过上美好生活是我国农民的历史夙愿,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在西方,城市化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因此,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应以人为本,人的衣、食、住、行应成为城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向。需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居民生活要有宜人的园林环境,因此,要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重点推进城镇化,而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污染甚至破坏园林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格局。 应发挥投资对城镇建设的关键作用,推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难题,改善棚户区的住房条件。加快发展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既可以保证居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也应该成为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应投资建设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新一代高速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讯基础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国外的研究主要涵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交通通勤模式以及资源型城市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国内学者大多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集中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体系、转型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内涵及发展阶段的研究 1921年,英国学者Auronssean首次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193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Innis分析了单一产业城市的发展轨迹,针对其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又随着资源枯竭而快速没落的发展特征,Innis采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种剧烈变化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同时也正式开启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历程。 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的依赖性问题,资源型城市人口发展特征,资源型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型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Robinson Ira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业城镇基蒂马特、安大略的埃利奥特湖、布拉多铁矿区的矿业城镇谢弗维尔等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了这些城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Lucas系统地研究了资源型城镇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因素,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建设期、发展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理论”对之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Bradbury通过深入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他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应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3],Bradbury认为Lucas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不能完整地表示资源型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国发〔2007〕38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拓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城区与矿(林)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附件1: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1 总则 (2) 2 规划内容 (3) 3 规划成果 (7) 4 附则 (8)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1 总则 1.0.1 为规范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设区市及重点发展地区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其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1.0.3 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范围,应当包括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纳入中心城市市区统筹管理的县(市)、乡(镇)以及各类开发区、产业聚集区。 1.0.4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致。 1.0.5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6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对涉及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1.0.7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科学决策。 1.0.8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规划内容 2.1发展条件分析 2.1.1区位条件分析。研究城市所处区位条件,分析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2 资源禀赋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和气候、植被、河流、风向等自然环境要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等地方文化资源。 2.1.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城市经济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判断城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