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PGW光缆检验报告

OPGW光缆检验报告

OPGW光缆检验报告
OPGW光缆检验报告

15.1 OPGW光缆检验报告

1.铝包钢与铝合金混绞OPGW-36B1-145[87.5;170]

2.全铝包钢层绞OPGW-12B4+36B1-155[182;130.5]

3.中心束管OPGW-24B1-58[66;18.2]

光纤接续规范

光纤接续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特别在端面制备、熔接、盘纤等环节,要求操作者仔细观察,周密考虑,操作规范。 光纤接续方法及操作步骤如下: 一、接头盒制作 剥除护套。用小钢锯锯掉光缆的端头(通常去除1m);用横向剖刀在标刀处横向切割PE外护套和皱纹纵包钢带(长度一般约为1.5m);轻折光缆,使皱纹钢带在切割处完全断裂;用钢丝钳剪断加强芯;安装固定接头盒。 二、端面的制备 光纤端面的制备包括剥覆、清洁和切割这几个环节。合格的光纤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条件,端面质量直接影响到熔接质量。 1.光纤涂面层的剥除 去除光纤套塑(长度一般约为90cm,根据盒子的类型决定);光纤涂面层的剥除,要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准,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稳”,即剥纤钳要握得稳。“快”即剥纤要快,剥纤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右手,随之用力,顺光纤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2.裸纤的清洁 裸纤的清洁,应按下面的两步操作: 1)观察光纤剥除部分的涂覆层是否全部剥除,若有残留,应重新剥除。如有极少量不易剥除的涂覆层,可用绵球沾适量酒精,一边浸渍,一边逐步擦除。 2)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扇形小块,沾少许酒精(以两指相捏无溢出为宜),折成“V”形,夹住以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层面,这样即可提高棉花利用率,又防止了探纤的两次污染。3.裸纤的切割 裸纤的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精密、优良的切刀是基础,而严格、科学的操作规范是保证。 1)切刀的选择 切刀有手动(如日本CT—07切刀)和电动(如爱立信FSU—925)两种。前者操作简单,性能可靠,随着操作者水平的提高,切割效率和质量可大幅度提高,且要求裸纤较短,但该切刀对环境温差要求较高。后者切割质量较高,适宜在野外寒冷条件下作业,但操作较复杂,工作速度恒定,要求裸纤较长。熟练的操作者在常温下进行快速光缆接续或抢险,采用手动切刀为宜;反之初学者或在野外较寒冷条件下作业时,采用电动切刀。 2)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训练掌握动作要领和操作规范。首先要清洁切刀和调整切刀位置,切刀的摆放要平稳,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及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另外学会“弹钢琴”,合理分配和使用自己的右手手指,使之与切口的具体部件相对应、协调,提高切割速度和质量。 3)谨防端面污染 热缩套管应在剥覆前穿入,严禁在端面制备后穿入。裸纤的清洁、切割和熔接的时间应紧密衔接,不可间隔过长,特别是以制备的端面,切勿放在空气中。移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与其他物件擦碰。在接续中应根据环境,对切刀“V”形槽、压板、刀刃进行清洁,谨防端面污染。

光缆接续的步骤

光纤在接续过程中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光纤接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光纤的固定接续(俗称死接头),活动连接(俗称活接头)。活动连接一般是在机房内进行连接,利用光法兰盘把带有连接头的光纤进行连接,该方法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我们主要是讲光纤的固定接续。 光纤固定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接续方法有熔接法和非熔接法两种。目前,光纤的固定接续大都采用熔接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光纤的连接损耗低,安全可靠,受外界影响小,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价格昂贵的熔接设备。接续操作过程一般分为:剥除光纤覆层、光纤端面处理、光纤熔接、光纤接头保护、余纤的盘留等。 1、剥除光纤涂覆层: 利用涂覆剥除器(MILLER钳)剥除光纤涂覆层约30~40mm左右,然后用浸有无水酒精的清洁纸或纱布檫拭光纤表面,直至檫得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在剥除中应注意用力要适中均匀,用力过大会损伤纤芯或切断用纤,用力小了光纤护层剥不下来。 2、光纤端面处理: 这是光纤接续处理技术的关键,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续的质量。光纤切割是利用石英玻璃的脆性来达到光纤切断面的光滑,无毛刺。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出现光纤断面倾斜、有缺口、有毛刺或纤芯损伤等现象。造成接续不良。纤芯切断长度根据熔接机的限制或热缩管的长度来确定,一般为16±0.5mm。 3、光纤熔接: 将制做好的端面的光纤放置在熔接机的V型槽中,接下熔接机的“SET”键,即可完成整个熔接过种(其中包括调间隔、调焦、清灰、端面检查、对纤芯、熔接、检查及推定损耗等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端面与任何地方接触,保持纤芯干净。 4、光纤接头保护: 主要是增加接头处的抗拉、抗弯曲的强度。将套有热缩套管的纤芯轻轻地移到熔接部位(熔接之前,将保护管预先放入光纤的某一端),熔接部位一定要在保护管的中心,并将保护管放入熔接机的加热器中,用左侧的光纤轻轻下压,使左侧光纤钳合上。再轻轻地压下右侧光纤,使右侧光纤合上,然后关闭加热器盖。接下“HEAT”键,面板上的红灯亮,此时加热器开始加热,直至保护套管端部完全收缩为止。同时应注意确保光纤被覆部位的清洁,保持光纤笔直,不要扭曲光纤熔接部位。如果收缩不均匀,可延长加热时间,如果加热时产生气泡,可降低加热温度。 5、余纤的盘留: 为了保证光纤的接续质量和有利于今后接头的维修,光纤都要在接头的两边留有一定长度的余纤,一般用于盘纤,接续的余纤长度应大于1米。不同的光缆接续盒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的方法都是将余纤盘绕在接续盒的托盘上,尽量地盘大圈,一般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5cm。 光缆接续一般是指光缆护套的接续和光纤的接续在接续前一般应检查光纤芯数、结构程式等是否一致。通常整个光缆的接续按以下步骤进行: 1、开剥光缆,剥除光缆护套(使用工具:光缆开剥刀或横纵向开剥刀)。 2、清洗、去除光缆内的填充物和油膏。

光缆接续的步骤

光纤在接续过程中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光纤接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光纤的固定接续(俗称死接头),活动连接(俗称活接头)。活动连接一般是在机房内进行连接,利用光法兰盘把带有连接头的光纤进行连接,该方法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我们主要是讲光纤的固定接续。 光纤固定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接续方法有熔接法和非熔接法两种。目前,光纤的固定接续大都采用熔接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光纤的连接损耗低,安全可靠,受外界影响小,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价格昂贵的熔接设备。接续操作过程一般分为:剥除光纤覆层、光纤端面处理、光纤熔接、光纤接头保护、余纤的盘留等。 1、剥除光纤涂覆层: 利用涂覆剥除器(MILLER钳)剥除光纤涂覆层约30~40mm左右,然后用浸有无水酒精的清洁纸或纱布檫拭光纤表面,直至檫得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在剥除中应注意用力要适中均匀,用力过大会损伤纤芯或切断用纤,用力小了光纤护层剥不下来。 2、光纤端面处理: 这是光纤接续处理技术的关键,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续的质量。光纤切割是利用石英玻璃的脆性来达到光纤切断面的光滑,无毛刺。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出现光纤断面倾斜、有缺口、有毛刺或纤芯损伤等现象。造成接续不良。纤芯切断长度根据熔接机的限制或热缩管的长度来确定,一般为16±0.5mm。 3、光纤熔接: 将制做好的端面的光纤放置在熔接机的V型槽中,接下熔接机的“SET”键,即可完成整个熔接过种(其中包括调间隔、调焦、清灰、端面检查、对纤芯、熔接、检查及推定损耗等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端面与任何地方接触,保持纤芯干净。 4、光纤接头保护: 主要是增加接头处的抗拉、抗弯曲的强度。将套有热缩套管的纤芯轻轻地移到熔接部位(熔接之前,将保护管预先放入光纤的某一端),熔接部位一定要在保护管的中心,并将保护管放入熔接机的加热器中,用左侧的光纤轻轻下压,使左侧光纤钳合上。再轻轻地压下右侧光纤,使右侧光纤合上,然后关闭加热器盖。接下“HEAT”键,面板上的红灯亮,此时加热器开始加热,直至保护套管端部完全收缩为止。同时应注意确保光纤被覆部位的清洁,保持光纤笔直,不要扭曲光纤熔接部位。如果收缩不均匀,可延长加热时间,如果加热时产生气泡,可降低加热温度。 5、余纤的盘留: 为了保证光纤的接续质量和有利于今后接头的维修,光纤都要在接头的两边留有一定长度的余纤,一般用于盘纤,接续的余纤长度应大于1米。不同的光缆接续盒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的方法都是将余纤盘绕在接续盒的托盘上,尽量地盘大圈,一般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5cm。 光缆接续一般是指光缆护套的接续和光纤的接续在接续前一般应检查光纤芯数、结构程式等是否一致。通常整个光缆的接续按以下步骤进行: 1、开剥光缆,剥除光缆护套(使用工具:光缆开剥刀或横纵向开剥刀)。 2、清洗、去除光缆内的填充物和油膏。

光缆接续专业题库(施工维护)

光缆接续试题 一、填空题 1.光纤传输中最经常使用的三个光波波长分别为(850nm)、(1310nm)和(1550nm)。 2.光缆接头预留长度为()到()米。 3.光缆过桥,桥长200m以上时,桥两端各预留(1)到(3)米。 4.光缆型号GYTA53-8B中,“GY”的含义是(通信用室外光缆),“B”的含义是(单模光纤)。 5.理想的光纤端面应平整如镜,纤面与光纤轴(垂直)。 6.用OTDR进行光纤测量可分为三步: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 7.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损耗)。 8.组装接头盒拧紧各部位螺栓时,应(交替对角)均匀地进行,不得集中在一个部位。 9.光纤连接损耗的现场监测包括熔接机监测、OTDR监测和采用(光源光功率计)测量。 10.OTDR最常用于测量光纤的(衰减)和长度。 11.决定光传输特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损耗)和(色散)。 12.在光缆的结构中,最常用的光缆结构分为(层绞式)、(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和(带 状式)。 13.光缆富余度中,Mc代表光缆(线路富余度) 14.光缆富余度中,Me代表(设备富余度) 15.光缆埋深规定:粘性土、沙性土埋深为(~)m 16.铁路路肩岩石地段,光缆埋深为大于()m 17.铁路路肩粘土地段,光缆埋深为大于()m 18.光缆布放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8~10)m/侧 19.光缆布放局内预留长度(15~20)m。

20.光缆过河,在河两岸预留长度为(1~5)m 21.受地质、地形变化影响地段,光缆应预留(适当)长度 22.光缆的预留方式,长度小于5m时采用(普通)预留 23.光缆的预留方式,长度大于5m时采用(盘留)预留 24.光纤熔接时,熔接端面被污染,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25.光纤熔接时,切割角度不良,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26.光纤熔接时,切割端面不整,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27.光纤熔接时,光纤的纤芯不圆,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28.光纤熔接时,纤芯轴向错位,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29.光纤熔接时,纤芯与包层偏心,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30.光纤熔接时,纤芯模场直径不匹配,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31.光纤熔接时,纤芯的折射率不同,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32.光纤熔接时,两根不同光纤接续,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33.光纤熔接时,熔接机的参数设置不当,将会造成熔接(损耗)增大 34.去掉涂覆的光纤,在切割刀架上熔接机架上,光纤受夹,严重者损伤光纤表面影响光纤 (强度) 35.光纤熔接后,轴线不一致,不仅影响衰减还影响(光纤裂纹) 36.光纤熔接后,轴向错位,不仅影响衰减还影响(光纤强度) 37.为了提高光纤接头强度,保护光纤不被损坏,一般采用PE(热缩管)补强 38.地线标桩间隔,不大于(4)km 39.地线标桩设地线(防雷)装置 40.光、电缆标桩中,G代表(光缆)

光缆接续、测试培训资料

光缆接续测试培训资料 第一章光纤的种类和特性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外径125~140μm,芯径3~100μm.光纤在光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是,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条件下,以低损耗、小失真地将光信号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一、光纤的分类: 按传输模式分为(1)单模;(2)多模. 按使用材料(1)石英光纤;(2)全塑料光纤;(3)氟化物光纤;(4)重金属氧化物光纤. 按传输的光波长分为(1)短波长光纤(0.8~0.9μm); (2)长波长光纤(1.3~1.6μm); (3)超长波长光纤(2μm以上). 二、光纤的特性 1、传输特性(I)损耗特性:(1)吸收损耗:分固有吸收和杂质吸收 (2)散射损耗: 分固有散射和结构不定态散射 (3)辐射损耗 (II)带宽特性:(1)多模:模式畸变、材料、结构色散 (2)单模:材料色散影响 2、光纤的温度特性: 光缆温度特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光纤芯线值量.温度变化对光纤芯线影响最大的损耗特性,主要是光纤受到轴向压缩力的作用而产生微弯,使光纤损耗增大.改进方法主要是合理设计光纤结构,选择合适塑料材料,改进工艺. 3、机械特性 在光纤机械特性中,用户最关心抗拉强度. 光纤抗拉强度600g以上.

第二章铁路长途通信光缆 一、分类: 按敷设1、直埋光缆;2、管道光缆;3、架空光缆;4、水底光缆;5、室内光缆 按结构(1)紧结构光缆:1、层绞式;2、单元式层绞合;3、紧带结构 (2)松结构光缆:1、单芯松套管层绞合;2、松管内多芯单元式 3、螺旋骨架式 二、单模光缆命名方法: 光缆型号根据国标GB7424-87规定,总起来其型号由光缆型式和规格组成。 (1)光缆的型式由五部分组成: I II III IV V | | | | | 分类加强构件派生(形状、特性)护套外护层 (2)光缆的规格由五部分七项内容组成: I II III IV a b b c c V | | | | | | | 光纤数量光纤类别光纤主要尺寸参数使用波长损耗常数模式常数适用温度 第三章光纤接续 影响光纤接头特性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接头增加光纤损耗;二是接头影响强度变坏。 一、产生光纤接续损耗的原因: 1、模场直径不匹配; 2、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不同 3、纤芯与包层存在偏心

光缆测试接续题库最新稿

一、填空题: 1、光缆接头余留及接头盒的余留应留足,光缆接头余留一般不少 于(7米),接头盒最终余留长度应不少于(60厘米)。 2、光纤在接头盒的弯曲(半径)一般应大于等于(30mm)。 3、光缆护层开剥后,缆的油膏可用(煤油)或专用清洗剂擦干净, 一般正式接头不宜用汽油以避免对护层、光纤被覆层的(老化)影响。 4、光缆密封部位均应作(清洁和打磨),以提高光缆与防水密封胶 带间可靠的密封性能。注意砂纸不宜太粗,打磨方向应沿光缆 垂直方向旋转打磨,不宜与光缆(平行)方向打磨。 5、单模光纤在连接时,对连接损坏影响的外界因素有(轴心错位)、 (轴向倾斜)和纤芯变形。 6、光纤余留长度的作用是(再连接)的需要和(传输)性能的需 要。 7、为保证较低的连接损耗,单模光纤的端面制备误差要求小于 (0.5)度;光纤切割、制备后的裸光纤长度为(2厘米)。 8、光纤接头应作加强处理,经过补强后的接头应经得住振动,在 振幅为±3米、频率为(25)Hz的条件下,振动(10)次不 发生断裂。 9、单盘光缆现场测试可采用(剪断测量法)、后向测量法、(插入 法)进行测量,三个条件都具备时,优先采用后向测量法。10、光缆线路或线路中继段在工程完工时都要进行全段总衰耗测

量,看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测试方法可采用(插入衰耗法)和(背向散射法) 11、使用OTDR来进行光纤(衰减)的测量,通常结果都以(分贝 dB)来做单位。 12、光时域反射仪能够测试光纤损耗及接头损耗、(光纤长度)、(断 裂点位置)、以及光纤损耗的均匀性等。 13、光缆线路障碍点的测试通常使用(OTDR)来测量,通过显示 屏上出现的(菲涅尔反射峰)的位置,测出障碍点到测试点的大致距离。 14、光源和光(功率计)可以用来准确测量中继段的(全程损耗)。 15、在进行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测量时,要进行(双向测试),测 试结果取其双向测试值的(平均值)。 16、用后向散射法测量光纤时,在始端有一个(盲区),单模光纤的 盲区大约有(100)米左右。 17、在同一光纤中,波长(较短)的光会有较大的衰减,因为它容 易发生(瑞利散射)。 18、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 种通信方式。 19、目前使用的光纤通信波长围在近红外区,即波长在 0.8-1.8μm。可分为短波长和长波长,短波长指(0.85)μm, 长波长指(1.31~1.55)μm。这是目前所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20、光纤通信中光端机采用的光源有LD 是半导体激光器,LED

管道光缆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光缆敷设、接续、测试)

一、通信管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1、通信管道建筑避免在规划不定、尚未定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上(城市规划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应远离电腐蚀和化学腐蚀地带,尽量选择在地下或地上障碍物较少的街道上。 2、城区通信管道的位置,宜建筑在人行道下、高等级公路上的车道下,不宜建在快车道下。 3、通信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平行”和“垂直”净距应符合验收规范或设计标准(见附表1)。 4、城区内建筑通信管道的路由,必须经城管部门批准有红线图,否则严禁施工。 二、管道及人(手)孔建筑: (一)管道: 1、通信管道使用材料主要有水泥管块、高密度聚乙烯(HDPE)波纹管或硬质聚氯乙烯(PVC)硬塑管等。PVC硬塑管:应保证其直径在φ98/90mm以上;HDPE波纹管其直径在φ110/100mm以上。使用钢管、塑管时内径应一致。 2、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塑管:(1)腐蚀情况较严重的地段;(2)地下障碍复杂的地段;(3)施工期限要求迅速复原的地段;(4)塑管的接续宜采用承插法。采用承插法接续塑料管,其承插部分应涂粘合剂,应在距直管管口10mm处向管身涂抹,涂抹承插长度的2/3。(5)塑料管的组群管间缝隙为10-15mm,接续管头必须错开,每隔2-3米设垫物支撑,并保证管群的整体形状统一。进入人(手)孔窗口部分的堵抹(喇叭口)不应凸出墙面,应终止在墙体内30-50mm处。 3、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注:钢管壁厚 2.0mm以下时为薄壁钢管,2.0mm 以上时为厚壁钢管。)(1)钢管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有悬空跨度;(2)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重;(3)地基特别松软或有可能遭到强烈振动;(4)有强电危险或干扰影响需要防护;(5)在有腐蚀的地段采用钢管时,必须做钢管的防腐处理;(6)钢管接续宜采用管箍法,两根钢管应分别旋入管箍长度的1/3以上,两端管口应锉成坡边,使用有缝管时应将管缝置于上方。 4、管道应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地基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天然地基:稳定性土质,不需人工加固的地基;人工地基:在不稳定的土质上必须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加固方式有表面夯实、碎石加固、换土法和打桩加固法等。 5、管道的基础:基础是介于管道与地基中间的铆接结构,它支撑管道,把管道的荷重均匀传播到地基中,管道一般均应有基础,基础有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

光缆接续损耗及互联网测试计算方法

工信部颁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简称《暂规》,对光纤接续损耗的测量方法做了规定,但没有规定明确的标准。原信产部郑州设计院在中国电信南九试验段以后的工程中提出了中继段单纤平均接续损耗0.08dB/个的设计标准,以后的干线工程均沿用。 1、光纤衰减:1310nm波长,0.35dB/km;1490nm波长,0.22dB/km。 2、光活动连接器插入衰减:0.5dB/个(尾纤连接)。 3、光纤熔接接头衰减:束状光缆0.1dB/每个接头,带状光缆0.2db/每个接头。 4、冷接子双向平均值为0.15dB/每个接头。 互联网(Dedicated Internet Access)测试计算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换算关系为:1Byte=8bit 1B=8b----------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1KB/s=1024B/s 1MB=1024KB----------1MB/s=1024KB/s 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

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 G 3K (22G 3K u u u +-= ν (7.6) 这些值应该和排水常量k 和ν作比较,来估计压缩的效果。重要的是,在FLAC 3D 中,排水特性是用在机械连接的流变计算中的。对于可压缩颗粒,比奥模量对压缩模型的影响比例与流动。 7.3 固有的强度特性 在FLAC 3D 中,描述材料破坏的基本准则是摩尔-库仑准则,这一准则把剪切破坏面看作直线破坏面: s 13N f φσσ=-+ (7.7)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

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光纤工程的接续、施工与测试技术规范及要点

1、光纤接续 (1)光纤接续。光纤接续应遵循的原则是:芯数相等时,要同束管内的对应色光纤对接,芯数不同时,按顺序先接芯数大的,再接芯数小的。 (2)光纤接续的方法有:熔接、活动连接、机械连接三种。在工程中大都采用熔接法。采用这种熔接方法的接点损耗小,反射损耗大,可靠性高。 (3)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 ① 开剥光缆,并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注意不要伤到束管,开剥长度取1m 左右,用卫生纸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入接续盒,固定钢丝时一定要压紧,不能有松动。否则,有可能造成光缆打滚折断纤芯。 ②分纤将光纤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 ③打开古河S176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42种程式进行熔接,并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未。CATV使用的光纤有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也有1310nm和1550nm两种。所以,熔接前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④制作光纤端面。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一定要做好合格的端面。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25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mm-16mm,对0.9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 ⑤放置光纤。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可自动完成熔接,只需11秒。 ⑥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加热器可使用20mm微型热缩套管和40mm 及60mm一般热缩套管,20mm热缩管需40秒,60mm热缩管为85秒。 ⑦盘纤固定。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个线路的损耗越小。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径,使激光在纤芯里传输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⑧密封和挂起。野外接续盒一定要密封好,防止进水。熔接盒进水后,由于光纤及光纤熔接点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先出现部分光纤衰减增加。套上不锈钢挂钩并挂在吊线上。至此,光纤熔接完成。 2、光纤测试 光纤在架设,熔接完工后就是测试工作,使用的仪器主要是OTDR测试仪,用加拿大EXFO公司的FTB-100B便携式中文彩色触摸屏OTDR测试仪(动态范围有32/31、37.5/35、40/38、45/43db),可以测试,光纤断点的位置;光纤链路的全程损耗;了解沿光纤长度的损耗分布;光纤接续点的接头损耗。为了测试准确,OTDR测试仪的脉冲大小和宽度要适当选择,按照厂方给出的折射率n值的指标设定。在判断故障点时,如果光缆长度预先不知道,可先放在自动OTDR,找出故障点的大体地点,然后放在高级OTDR。将脉冲大小和宽度选择小一点,但要与光缆长度相对应,盲区减小直至与坐

1.光缆接续的步骤

第一章光纤接续 第一节:光纤接续工艺 光纤接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光纤的固定接续(俗称死接头),活动连接(俗称活接头)。活动连接一般是在机房内进行连接,利用光法兰盘把带有连接头的光纤进行连接,该方法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我们主要是讲光纤的固定接续。 光纤固定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接续方法有熔接法和非熔接法两种。目前,光纤的固定接续大都采用熔接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光纤的连接损耗低,安全可靠,受外界影响小,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价格昂贵的熔接设备。接续操作过程一般分为:剥除光纤覆层、光纤端面处理、光纤熔接、光纤接头保护、余纤的盘留等。 1、剥除光纤涂覆层:利用涂覆剥除器(MILLER钳)剥除光纤涂覆层约30~40mm 左右,然后用浸有无水酒精的清洁纸或纱布檫拭光纤表面,直至檫得发出“吱吱”的响声为止。在剥除中应注意用力要适中均匀,用力过大会损伤纤芯或切断用纤,用力小了光纤护层剥不下来。 2、光纤端面处理:这是光纤接续处理技术的关键,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续的质量。光纤切割是利用石英玻璃的脆性来达到光纤切断面的光滑,无毛刺。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出现光纤断面倾斜、有缺口、有毛刺或纤芯损伤等现象。造成接续不良。纤芯切断长度根据熔接机的限制或热缩管的长度来确定,一般为16±0.5mm。 3、光纤熔接:将制做好的端面的光纤放置在熔接机的V型槽中,接下熔接机的“SET”键,即可完成整个熔接过种(其中包括调间隔、调焦、清灰、端面检查、对纤芯、熔接、检查及推定损耗等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端面与任何地方接触,保持纤芯干净。 4、光纤接头保护:主要是增加接头处的抗拉、抗弯曲的强度。将套有热缩套管的纤芯轻轻地移到熔接部位(熔接之前,将保护管预先放入光纤的某一端),熔接部位一定要在保护管的中心,并将保护管放入熔接机的加热器中,用左侧的光纤轻轻下压,使左侧光纤钳合上。再轻轻地压下右侧光纤,使右侧光纤合上,然后关闭加热器盖。接下“HEAT”键,面板上的红灯亮,此时加热器开始加热,直至保护套管端部完全收缩为止。同时应注意确保光纤被覆部位的清洁,保持光纤笔直,不要扭曲光纤熔接部位。如果收缩不均匀,可延长加热时间,如果加热时产生气泡,可降低加热温度。 5、余纤的盘留:为了保证光纤的接续质量和有利于今后接头的维修,光纤都要在接头的两边留有一定长度的余纤,一般用于盘纤,接续的余纤长度应大于1米。不同的光缆接续盒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大致的方法都是将余纤盘绕在接续盒的托盘上,尽量地盘大圈,一般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5cm。 \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1 黄土的物理性质 试验用黄土采用甘肃兰(州)海(石湾)高速公路工程现场扰动土,其物理性质主要由它的物理性质指标来体现,其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孔隙率、天然含水量、容重和液塑限等。 由于黄土的生成与存在条件比较特殊,它的孔隙率比普通土的孔隙率要大。一般黄土中存在肉眼易见的孔隙,这些孔隙多为铅直圆孔,这类孔隙通称为大孔隙。大孔隙比例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黄土湿陷性的大小,大孔隙多的黄土湿陷程度大;反之则小。 试验所用黄土的天然含水量很低,一般在10%以下。含水量在剖面上的变化与黄土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没有直接关系。黄土的容重、比重取决于黄土的矿物成分、结构和含水量,而黄土的颗粒分散度、矿物成分、形状和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黄土的液塑性。 黄土的物理性质随成岩时代、成岩地区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为了得到该黄土的物理性质,我们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的要求,分别采用联合液塑限仪、烘箱和重型击实等方法进行了有关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如表2-1所示。 黄土的物理性质表2-1 一.主要成分分析 组成黄土的矿物约有60种,其中轻矿物(d﹤)含量占粗矿物(d﹥)总量的90%以上。黄土中粘土矿物(d﹤)以不同的方式同水和孔隙中的水溶液相互作用,显示出不同的亲水性,故粘土矿物的成分和比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黄土的湿陷性。 水溶盐的种类和含量与黄土的湿化、收缩和透水性关系密切,直接影响着黄土的工程性质。 水溶盐包括易溶盐、中溶盐和难溶盐三种。易溶盐(氧化物,硫酸镁和碳酸钠)极易溶于水或与水发生作用。它的含量直接影响到黄土的湿陷性。 中溶盐(石膏为主)的存在状态决定其与水的作用情况。以固体结晶形态存在时,

光缆线路工程中继段测试划分办法

划分方法 一.一般接入光缆的中继段测试划分方法: 光缆拓扑图 说明:上图距离为测试距离 根据成电对光缆线路工程竣工测试资料所做的最新要求,对上图光缆拓扑图光缆测试的中继段划分作如下规定: 第一个中继段:光交接点至接头1,测预留的1~24芯,按一个24芯中继段计列测试工时。 第二个中继段:接头1至接头2,测25~60芯,按一个48芯

中继段计列测试工时。 第三个中继段:接头2至接头**基站,测61~72芯,按一个12芯中继段计列测试工时。 测试工时按双窗口计列。 今后如遇相似情况,参照本划分方法执行。 二.光纤物理网光环的中继段的划分方法: 例: 本光环芯数为a。 光交接点A:公用纤b芯,接入纤芯为c芯。 光交接点B:公用纤b芯,接入纤芯为d芯。 光交接点C:公用纤b芯,接入纤芯为e芯。 光交接点D:公用纤b芯,接入纤芯为f芯。

光交接点E:公用纤b芯,接入纤芯为芯g。 未用纤芯h芯。 此例测试中继段划分方法如下: 光交接点A: b芯+ c芯中继段测试一段,b芯中继段测试一段,c 芯中继段测试一段。 光交接点B:b芯中继段测试一段, d芯中继段测试二段。 光交接点C:b芯中继段测试一段, e芯中继段测试二段。 光交接点D:b芯中继段测试一段,f芯中继段测试二段。 光交接点E:g芯中继段测试一段,g芯+ b芯中继段测试一段。未用纤芯h芯:h芯中继段测试一段。 测试工时按单窗口计列。 光纤物理网核心层中继段测试划分方法参照此例。 三.园区光缆中继段测试划分方法: 可参照一般接入光缆中继段的处理,测试工时按单窗口计列。 成都电信分公司网络发展部 二○○四年二月十日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第一节 土的物理性质 土是土粒(固体相),水(液体相)和空气(气体相)三者所组成的;土的物理性质就是研究三相的质量与体积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及固、液两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试验测定的,如含水量,密度和土粒比重;另一类是可以根据试验测定的指标换算的;如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等。 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 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m s 与其体积Vs 之比;即土粒的单位体积质量: s s s V m =ρ g/cm 3 土粒密度仅与组成土粒的矿物密度有关,而与土的孔隙大小和含水多少无关。实际上是土中各种矿物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5 g/cm 3左右 粉质砂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g/cm 3 粉质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68~2.72g/cm 3 粘土的土粒密度一般为:2.7-~2.75g/cm 3 土粒密度是实测指标。 (二)土的密度(soil density)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总质量m 与总体积V 之比,也即为土的单位体积 的质量。其中:V=Vs+Vv; m=m s +m w 按孔隙中充水程度不同,有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之分。 1.天然密度(湿密度)(density) 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称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 v s w s V V m m V m ++==ρ g/cm 3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泥炭沼泽土:1.4 g/cm3 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室内一般采用“环刀法”测定,称得环刀内土样质量,求得环刀容积;两者之比值。 2.干密度(dry density ) 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V m s d =ρ g/cm 3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 g/cm3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

光缆接续流程表

光缆施工接续技术规范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和维护中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的一道重要工序。光缆接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线路的传输使用质量和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光缆接续是一项专业技术、工艺、环境要求相对高的工作,接续时操作人员要严格操作规范,周密细致,才能有效降低接续损耗。光缆接续的步骤一般可分为:光缆的开剥、固定、光纤接续、接续损耗的监测和不合格纤的处理、余纤的收容、光缆接头的封盒。 1;接续前的准备工作; 接续前先检查接续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是否齐全;在接头坑(井)附近整理出一块能供接续时所用的场地。把所需要接续的A,B两条光缆预放到位。并且同时检查光缆是否在敷设时有所损伤。 2;光缆的开剥 光缆开剥前,首先用断线钳剪除两端光缆头0.5-1.5米,预防光缆端头在敷设时弯曲半径过大造成的纤芯损伤。然后清洁光缆外皮大约2米,用光缆环切刀开剥光缆外护套,一般光缆开剥长度1.2米~1.5米,开剥时一定要把握好环切刀片进刀深度,防止损伤光纤松套管。拔除光缆外护套拽缆时,光缆的转弯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开剥后的光缆口应平齐、无毛刺,束管纤芯无损伤。整理束管时,从开剥处剪断纱线及填充芯,加强芯留长约40㎜剪断(实际长度视

光缆熔接;光纤直通熔接应按两根接续光缆束管顺序和纤序一一对应。 1)光纤端面的制备,光纤端面的制备首先穿套纤芯热熔保护管、剥覆、清洁和切割四步,合格的光纤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条件,端面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纤熔接损耗的大小。 剥覆;剥除光纤表面的涂覆层,要掌握“平”、稳、快三字法。即手握光纤要握紧放平,剥纤钳要握稳抓牢,剥纤的动作要准要快。具体操作是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50㎜左右,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握纤力度,防止打滑,右手握钳,在距光纤端头35-40㎜(适用于60㎜热缩管)处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剥纤钳与光纤形成一定角度,(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用力顺着光纤平推剥除涂覆层,整个过程要连续流畅,一次完成。注意剥覆之前先在一端套入热缩管(光纤加强芯)。 清洁,剥除了涂覆层的光纤,不能直接切割,表面还有残留的涂覆材料,必须擦拭干净后方可切割。清洁方法是将医用脱脂棉撕成一薄小方块,占少许无水乙醇(酒精),将剥覆后的光纤放上对折夹住,顺光纤轴向从不同的角度擦拭,有吱吱声时,表明已清洁干净。 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的关键环节。切割光纤需用专用的光纤切割刀。切割前要将光纤切割刀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并用酒精棉签清洗切割刀片。光纤切割长度应根据使用热缩管的长度而定。对于60㎜长度的热缩管,光纤端面的切割长度16㎜左右。具体操作是打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测试方法

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光缆施工现场及验收的测试方法 对光缆工程正确、合理和规范的质量检测,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以便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减少光缆线路的维护量,确保通信畅通,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光缆施工的现场测试很重要,它是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做准备。光缆内光纤的测试项目有传输衰减的测量,对多模光纤,当需要时测试基带响应 单盘光缆测试的目的在于工厂产品的质量;施工布放后的测试是为检查布放过程有无损伤,并作为接续前的检查;接续中的测试是为了检查接头是否达到低损耗;接续后组成单元光缆段的测试,目的在于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对传输总衰减和总基带响应要求,作为连接光端机总调测的准备。 单模光纤是以色散系数来表征色散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本来很低,对于140Mbit/s系统的限额为300ps/nm,因此当中继段长小于50km时,该限额有很大余量,施工过程可以不必测量;565Mbit/s五次群的限额为120ps/nm,因此有必要在设计中考虑,施工后进行验证测量。 1、现场传输衰减的测量 1.1 光纤的衰减 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光功率的损失即为光纤的衰减,衰减A以分贝(dB)为单位, A=10lgP1/P2(dB) P1和P2分别是注入端和输出端的光功率。 1.2 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 为了测量得到精确的结果,必须保证功率分配是稳态模,因此在光源与被测光缆间增加注入系统。注入系统由扰模器、滤模器和包层模剥除器组成的一种模拟装置;对多模光纤可以用1km以上,以一定曲率半径圈绕的光纤。 1.3 3种测试方法比较 CCITT建议G.651推荐了3种测试方法。即剪断法、介入损耗法和后向散射法。剪断法精度高但有破坏性;介入损耗法是非破坏性,精度不如剪断法;而后向散射法,即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功能全、精度高和无破坏性,测量数据可直接打印出来。 1.4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的优点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如图1、2所示,用这种仪表不仅可以测量光纤的衰减系数,还能提供沿光纤长度衰减特性的详细情况,检测光纤的物理缺陷或断裂点的位置,测定接头的衰减和位置,以及被测光纤的长度,这种仪器带有打印机,可以把测绘的曲线打印出来。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