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答案

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答案

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答案
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答案

1、温思络将公共卫生定义为: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这些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机构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温思络定义内涵非常丰富。“科学和艺术”、“有组织的社区努力”和“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3个关键词以画龙点睛的手笔点出了公共卫生的本质和使命。温思络定义界定了公共卫生的范围,包括了公共卫生的早期目标(控制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以及当前越来越重要的健康促进,初级保健和社区卫生等工作。该定义明确指出社会环境和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强调公共卫生的目的是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健康长寿的人权。

2、公共卫生的3项核心功能:

(1)评价:公共卫生机构应定期地、有系统的收集、整合、分析并提供关于社区健康的有用信息,包括健康状况、社区卫生需求、流行病学自己其他健康问题研究的统计资料。(2)政策研究制定:公共卫生机构应通过促进科学知识库在公共卫生决策中的运用以及在领导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中发挥领导作用,制定出全面的公共卫生政策,以此服务公共利益。(3)保障:公共卫生机构应保障其服务人群享受到为实现健康目标而必需的服务,无论是通过鼓励其他相关实体开展行动,还是公共卫生机构自己直接提供服务,目标都旨在保证提供最基本的服务,从而达到让公众满意的预设目标。

从某种意义来说,公共卫生的三大核心功能与医学中的诊断和治疗功能相类似。如果将人群或社区看成一个人,评价就类似于诊断,保障就类似于治疗。政策研究制订则是介于评价和保障之间的一个中间步骤,类似于诊断之后的治疗计划研究制订过程。这三大核心功能全面地明确了公共卫生该做什么。

3、中国公共卫生的 10 项职能

①预防和控制疾病(或危害健康的事件);

②监测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

③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④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公共政策和规划;

⑤执行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卫生标准;

⑥鼓励社会参与,发展多部门间的协作关系;

⑦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

⑧保证公共卫生服务的实用性和可及性;

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工作;

⑩发展和施行创新性的公共卫生措施。

4、公共卫生体系

主要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妇幼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主要职责为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应用研究与指导。同时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以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村(居民区)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形成覆盖到村(居民区),联系所有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2)卫生监督体系

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为主体,承担卫生行政卫生监督职能,并建立乡镇(街道)卫生监督执法分支机构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主要职责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卫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并对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及现场卫生监督;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等。

(3)医疗救治体系

医疗救治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应急救治组合,承担社会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任务。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院前急救机构(急救中心、站)以及采供血机构等组成的医疗救治服务网络。并依托于综合性医院和符合规范要求的传染病医院和相关专科医院;定点对各类中毒、核辐射等伤害救治;在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设立符合隔离防护要求的独立的传染病病房(区)。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

由政府的卫生部门为主,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组织及其办事机构,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对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5)妇幼保健机构体系

妇幼保健机构体系是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以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妇幼保健网络。主要职责宣传贯彻《母婴保健法》和国家妇幼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保障生殖健康;推行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6)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居民免费提供计划免疫、妇幼卫生保健、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费用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门诊费用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经费支付。

5、中国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1.传染病仍然是当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

3. 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

4.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5.意外伤害发生率在我国不断上升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

7.妇女儿童健康备受关注

8.我国食品安全仍面临严峻的考验

9.人类健康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10. 其他问题卫生政策,卫生体制仍有待改进

6、述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慢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慢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慢病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不良生活方式疾病,是个人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Marmot等在英国公务员中所开展的“白厅研究”表明:冠心病死亡率与社会梯度曲线变化成反比。与此相一致的,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表明,高血压病患病率或血压水平与社会经济地位呈负相关,其他国家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间高血压病患病率呈不公平分布。同时,大量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越来越

多的学者认识到,慢病不能仅仅依靠个人行为方式来解释,而需要超越基于个人的角度,去理解事实上人们热衷的个人行为取决于社会环境。

SDH对慢病的影响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和老年环境不尽相同。这些环境的性质决定了不同群体不同的物质条件、心理、社会依托以及行为举止,进而影响了不同群体受到健康不良问题影响的程度。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社会地位人群慢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同,并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呈现不同的趋势。

第一是生理、行为方式途径。国外研究表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导致更多的不健康饮食、吸烟、肥胖,以及较少的体育锻炼。我国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中肥胖率、吸烟率或日吸量、饮酒率等慢病行为方式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同。个人行为方式并不是完全由其个人选择的,很大程度上受各种资源、条件的制约,如新鲜蔬菜、水果的可获得性;烟草控制的力度及环境;就业及工作场所环境;体育锻炼场所的可及等。

第二是精神因素途径。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的人群,通常对生活的控制能力较弱。这种较差的控制力反映在较差的社区居住环境如较高的犯罪率导致精神紧张;社会支持不足,个体对于解决生活中困境的能力较差;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使得个体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从而缺少个人自尊等。这种缺乏对生活的控制能力所带来的较大的压力会导致更多的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对慢病患病可能直接造成影响,也可能通过影响其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造成间接影响。

不仅如此,社会分化还造成了不同人群获得和利用卫生保健机会不一以及保障水平的不同。不同社会地位人群在定期体检、慢病治疗、康复训练等卫生服务利用上存在机会上的不公平,同时,保障的缺失或较低的保障水平使得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应对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导致拖延诊治、不规律治疗。

同时,应从更深层次上该认识到,日常生活环境的不公平源于更深刻的社会结构和进程,如受到全球、国家和地方各级金钱、权力和资源分配状况制约,并受政策选择的影响。

7、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决定因素的思考

此图分析了50年间全球1至24岁人群的死亡率数据,得出结论:50年来传统的死亡率模式发生了逆转,未来的全球健康目标应该更加关注10-24岁年龄组人群的健康问题。

儿童青少年健康决定因素:

1.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天的发展,科学研究发现,家族成员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日后患心理疾病的几率较家族成员没有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大;女性怀孕期间对胎儿的营养供给状况的好坏对胎儿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新生儿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哺育,会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心理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在成长过程中的意外创伤等会间接影响其脑功能从而造成心理障碍。

2.环境因素: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种致突变,致癌,致畸变因素对遗传物质的损害,将增加致病的突变基因,将会大大增加遗传病的发生机会。

3.家庭因素: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长为孩子提供的环境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为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养态度,家长的教育方法。

4.学校因素: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5.社会因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等因素会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与人生方向的确立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8、对妇女健康决定因素的思考

1、生命早期的因素。生命早期食物短缺,营养不良等增加妇女成年后超重和肥胖犯病的危

险。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保证婴儿期全面的营养与生长发育,而且对婴儿期后健康有长久有益作用。生长方式,父母离异等对儿童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了一些疾病的发生。

2、月经初潮年龄对女孩身心有巨大影响。一般月经来潮早的女孩进入青春的年龄也是提前的,身高体重较同龄人发展快,为以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3、生殖与妊娠是每个女性所必须的阶段,但是生殖和妊娠对一个女性身体的损害也是巨大的。从妊娠开始到终止四十二天内,会有很多意外或者不可避免的因素对女性的身体带来影响,比如为了胎儿健康生长,怀孕女性必须加强营养,而这一过程极有可能导致肥胖。在妊娠中和妊娠后期,也有可能导致一些疾病,比如妊娠高血压以及产后感染,妊娠糖尿病等。

4、社会经济地位生活习惯导致女性绝经年龄有所差异。绝经后女性内分泌紊乱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特别是一些心血管疾病等。

5、在一些比较穷的家庭以及偏远的地区,卫生条件比较差,女性健康卫生得不到保证。这些也可以导致妇科疾病,癌症比如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率增高。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女性对健康意识程度不高。

策略

1、对于女性健康问题给予重视,提高女性健康意识,增强女性身体素质。

2、国家宏观政策,妇女卫生保健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正确妇女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

3、完善医疗保证制度,保证妇女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

4、不断完善卫生法律法规政策,保护妇女健康权力。

9、对慢性病防控策略的思考

如图所示,慢性病的发展有两方面因素起作用——慢性病基因易感性和危险因素累积。此二者均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超重等,最终导致COPD、冠心病、中风等慢性疾病。而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前者如基因、性别等几乎不发生变化,后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地接触危险因素如烟草、酒精、不良饮食习惯等不断的累积,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危害。

因此,促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贯穿在整个生命周期之中,而不是生命之前决定,慢性病的防控需要密切整合在日常生活之中。

第一、成人期的危险因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故而应首先纠正,以达到更好防治慢性病的效果。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软饮料、烟草、高脂肪饮食,加强锻炼,并在社会、文化、政策等方面做出改变,以促进其形成。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给予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群体帮助。

10、SRAS来源于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

SARS流行早期失控原因分析:1、公共卫生系统能力弱化:非典流行的过程中,公共卫生部门的失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信息收集能力、数据管理能力和分析解释能力的不足导致不能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直接影响到医院疑似患者没有被记录、留观、隔离,传染源的播散,必然导致非典的爆发流行。在中央和省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权威部门,其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能力低下必然影响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有效行驶。

2、医院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忽略:这次非典流行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医院成了感染的场所,但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成为了非典的传染源。这就说明,SARS病例的院内感染,除了这个疾病的突发和来势凶猛外,医院对院内感染、消毒、隔离的重视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预防院内感染应始终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但在中国医院却始终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

非典流行之初,医护人员的经验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但在深层次,医院对传染病和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忽略占很大的比重。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医院的建筑和设施不合理,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低,造成严重的交叉感染。

3、科研求实和科研协作精神的缺乏,让中国在SARS病原的鉴定上败北。科研的独裁作风阻断了跨学科跨部门协作。

4、信息封锁和误导,导致流言四起,迷信活动猖獗,反而引起社会恐慌。

培养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公共卫生思维:

1、切实加强临床与公卫人员互动交流和相关培训

2、切实加强临床与公卫对接的相关制度建设

3、建立健全疾控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考核制度

4、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的采集、共享和分析机制

5、完善监测体系建设

6、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和环境优化。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测量学-效度)【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 第四部分心理测量学 第六章效度 测验的效度一般被理解为它能测量的对象的程度。测验具有多种效度,这些效度的确定依赖于测验的具体目的和评估效度的方法。效度所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度和真实性有多大?一般说来,效度的作用比信度的作用更为重要。一个测验的效度若很低,则无论其信度有多高,也是无用的。高的效度,是一个良好测验最重要的特性,是选择和评鉴测验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效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效度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或量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测验测量什么特性?它对所要测量的特性测得有多准?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必备条件,选用标准测验或自行设计编制测量工具,必须首先评鉴其效度。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其目的与功能。只有所测得的结果符合该测验的目的,才能认为它是个有效的测量工具。另外,测验是根据行为样本,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作间接的推断,只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正确性,而且测验的效度常以相关系数表示,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非全有与全无的差别,因此测验的效度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一组测验分数的总变异包括三部分;真实的、稳定的、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真实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随机误差的变异。

在测量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 效度=2 22/XY X V R S S 这里2XY R 代表测量的效度系数,2V S 代表有效变异数,2X S 代表总变异数。 一个测验的效度表明,在一组测验分数中,有多大比例的变异数是由测验所要测量的变异引起的。二、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信度和效度的差别在于所涉及的误差不同。信度考虑的是随机误差的影响,效度的误差则还包括由于测量了对测验目的来说无关的变量所引起的系统误差。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但一个测验的效度高的话,测验的信度必须高。换句话说,一个测验对某一个目的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并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量工具如果对某一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 三、影响效度的因素 凡是能产生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效度。一个效度低的测验,其得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与测验目的无关的因素影响,而效度高的测验则受无关因素影响很小。对效度有普遍影响的因素,可归纳为下列三方面: (一)测验组成方面 试题是构成测验的要素,测验之效度取决于试题性能。凡测验的取材,测验长度、试题的区分度。难度及其编排方式等皆与效度有关。要想提高测验的效度,须谨慎选择测验材料,适当安排测验的长度,使试题具有相当的鉴别力而且难易程度适中。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附全部答案)(36)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选题1、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的首选抗生素是 A. 红霉素 B. 庆大霉素 C. 氧氟沙星 D. 苄星青霉素 E. 林可霉素 2、胆总管的长度一般为 A. 13~15cm B. 11~13cm C. 9~11cm D. 7~9cm E. 5~7cm 3、男,36岁,1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抗生素系统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手直肠和乙状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结肠癌 B. 溃疡性结肠炎 C. 细菌性痢疾 D. 克罗恩病 E. 肠结核 4、确诊宫颈癌依靠 A. 临床表现 B.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C. 阴道镜检查 D. 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E. 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5、患者男性,18岁。左上臂近端疼痛、肿胀1月。就诊拍X线片显示:左肱骨上段膨胀性囊状透亮区,边界清,内有骨性间隔将囊腔分成蜂窝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骨囊肿 B.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C. 动脉瘤样骨囊肿 D. 内生性软骨瘤 E. 骨肉瘤 6、关于酶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 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底物结合部位 C. 增加底物浓度也不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D. 当抑制剂存在时Km值变大 E. 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 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 A. 肌肉血肿 B. 鼻出血 C. 月经过多 D. 口腔黏膜出血 E. 皮肤淤点 8、A.以患者为中心B.救死扶伤C.人道行医D. 大医精诚E.为人民健康服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理想的人格形象是 A. A.以患者为中心 B. B.救死扶伤 C. C.人道行医 D. D. 大医精诚 E. E.为人民健康服务 9、脾切除对下列哪种贫血疗效最好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 海洋性贫血 D.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历年真题与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历年真题及答案 1.生理(20) 1.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 E A、电位梯度 B、浓度梯度 C、钠泵供能 D、自由运动 E、电-化学梯度 2.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 A A.安静时K+比Na+更易透过细胞膜 B.兴奋时Na+比K+更易透过细胞膜 C.K+的不断外流和N/的不断内流 D.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膜上Na+-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 3.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Na+-K+泵活动时,可使细胞的 E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D A.Na+平衡电位 B.K+平衡电位 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D.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 E.超射值 5.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C A.腺苷酸环化酶 B.ATP酶 C.胆碱酯酶D.单胺氧化酶 E.Na+-K+依赖式ATP酶 6.能增强抗凝血酶Ⅲ抗凝作用的是 A A.肝素B.蛋白质C C.凝血酶调制素 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E.α2-巨球蛋白 7.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E A、激活因子X B、激活因子XⅢ C、水解纤维蛋白原 D、使因子Ⅷ的作用加强 E、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8.献血者为A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应为 B A.B型B.AB型C.A型 D.O型 E.A型或B型 9.主动脉瓣关闭发生于 C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D.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10.心源性水肿患者用地高辛和氢氯噻嗪疗,2周后出现多源性室性早搏,其主要原因是 A A、低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钠 D、高血镁 E、高血糖症 11.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是 B 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充盈期 12.心指数等于 A A.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水准测量原理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不同,主要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等。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及其使用、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与成果整理以及仪器的检验与校正等内容。 2-1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2-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 b a h AB -= (2-1) 图2-1 水准测量

原理 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2-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A 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a

心理测量详细版

概论 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简述: (1)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论?专学》中提到了类似现代“分心测验”的思想。 (2) 在中国古代,“七巧板”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其实它可以作为创造力测量的工具。 (3)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中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定性描述及带有道德判断色彩。 2、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出现: (1) 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2) 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验课。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 (3)1922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 (4)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 (5)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 (6)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7)至抗战前夕,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20种,教育测验50多种。 3、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 1936年,苏联在批判“儿童学”时扩大化,心理测验也被一概禁止。 (2) 从1978年北京大学首建心理系开始,心理测验才重新得到恢复。 (3) 1979年,林传鼎、张厚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4)1980年初,北师大心理系开设了心理测量课。1984年, 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心理测验工作 委员会,加强了测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4、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 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最初,人们用测验, 是因为要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病人。 (1) 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 开。他认为,精神病以情绪障碍为标志,不一定伴随智力落后, 而智力落后则是以出生时或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为主要 标志。 (2) 50多年后,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内提出应该从正常学校 学习的儿童中筛选出不适应的儿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级里学习 和教育。此举动导致了心理测验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第一个 智力测验的诞生。 (3)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还给心理测量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 严格的标准化程序。标准化是现代心理测验的重要评价指标。 5、西方早期的心理测验尝试: (1) 弗兰西斯?高尔顿是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的人。他于 1884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 室”。他的这一举动是心理测验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系统地测量 个体差异的尝试。 (2) 高尔顿还是使用评定量表和问卷法的先驱。并且他发 展了分析个体差异资料的统计方法,不仅扩充了古特列特的百 分位法,而且创造了粗浅的相关计算法。 (3)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980年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一文于《心理》杂志上,这是在心理学文献中首次出现“心理 测验”一词。 6、比内-西蒙量表的诞生及心理测验的发展: (1) 1904年比内为了鉴别弱智儿童,他与西蒙合作编制成 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1905年, 他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文章《诊断异常儿童的新方法》, 介绍了该量表,历史上称为“1905量表”。从此,比内-西蒙 量表宣告诞生。 (2) 比内-西蒙量表自1905年发表后,比内和西蒙亲自主 持过两次修订,一次在1908年,一次在1911年,此时比内已 不幸去世。 (3)1905年量表主要强调的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也 就是比内认为的智力的基本组成成分。1908年版的量表删掉了 1905年版中不合适的题目,增加了新题目,题目总数大59个。 所有测验题目按年龄分组,从3 ~ 13岁。测验的结果用“智力 水平”来表示。人们常叫它为“智力年龄”。它表示一个儿童 能完成何种年龄水平的儿童所能完成的测验。 (4)最有名的是1918年出版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 修订的“斯坦福-比内量表”这一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力商数” 的概念,简称为IQ,是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 (5)比较有名的几个测验。 A. 智力测验: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编制的团体智力测验, 2 后在次基础上发展出美国陆军用甲、乙两种测验。有基于因 素分析理论编制的测量多项能力的韦克斯勒的儿童智力量表。 还有桑代克编制的标准化教育测验。 B. 人格测验:1917年武德沃斯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 1912年问世的罗夏克墨迹图测验(RIT)和于1943年首次出版, 由哈撒韦和麦金利编制的目前影响最大的MMPI-明尼苏达多相 人格调查表。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可以进入你问我答交流专区,这里有 专业的老师和热心的网友为你解答。同时,也可以进入在线题 库测试熟练心理咨询师的考点,为2014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 试做准备。 7、测量: 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测量就是确 定一个事物的属性的量多少。因此,我们所指的测量,就是根 据一定的法则,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事物确定出一种数量 化的价值。 8、测量的要素是: 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它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绝对的零点;二是相对参照 点。最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心理测量中所用的参照点都是 人为的,因而测量的结果常常不能以“倍数”来解释。如IQ = 100的人IQ = 50的人的智力的两倍。 9、量表: 就是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 10、量表的种类有: 量表是由人来制订的,依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量表的种 类也不一样。根据测量精度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四个水 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 量表。 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命 名量表中的数字没有任何数值意义,不能作量化分析。无大小 意义,只表明类别。无参照点和单位。无法比较大小或进行任 何数学方法运算。 顺序量表:表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主要用于 分等论级和分类。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 或绝对值。无参照点(没有绝对零度)和单位。无法进行数学方 法运算。 等距量表:存在大小关系。无绝对零度,但存在相对零点。 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有相等单位。 等比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大多是物理量表。而心理量表 只能达到等距量表水平。可以知道事物之间的某种特点上相差

2019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大纲

2019年公卫执业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公共卫生职业素质 (一)团队协作能力 (二)组织协调能力 (三)沟通交流能力 (四)社会动员能力 二、临床基本技能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检查(生命征、发育、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检查(颜色、湿度与出汗、弹性、皮疹、出血点和紫癜、蜘蛛痣、毛发、水肿、其他); (3)淋巴结检查(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 2.头部 (1)眼(眼眉、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 (2)耳(外耳、乳突、听力); (3)鼻(鼻外形、鼻中隔、鼻出血和鼻腔分泌物、鼻窦); (4)口(口唇、黏膜、牙齿、牙龈、舌、咽及扁桃体、口腔异味)。 3.颈部 (1)颈部血管; (2)甲状腺; (3)气管。 4.胸部检查 (1)胸部视诊(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呼吸运动); (2)胸部触诊(胸部<廓>扩张度检查、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胸部叩诊(肺界、肺底移动度、对比叩诊、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心脏检查 (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2)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 (3)心脏叩诊(心界); (4)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 6.腹部检查 (1)腹部视诊(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视诊主要内容);

(2)腹部触诊(肝脏、脾脏、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 (3)腹部叩诊(腹部叩诊手法和叩诊音、肝浊音界叩诊、移动性浊音、脾脏叩诊、肾区、膀胱叩诊); (4)腹部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 7.神经系统 (1)神经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浅反射); (2)病理反射(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测 (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 (4)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5)肝功能; (6)肾功能; (7)血糖; (8)血脂; (9)病原学检测; (1O)血清学检测。 2.胸部X线片 (三)现场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 三、公共卫生案例分析 (一)传染病 1.病种范围 (1)鼠疫; (2)霍乱; (3)艾滋病; (4)病毒性肝炎; (5)脊髓灰质炎;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麻疹; (8)流行性出血热; (9)狂犬病; (1O)流行性乙型脑炎; (11)登革热;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_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2、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3、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情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效果较好。 ()5、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项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 ()6、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7、当重要细节必须被传递时,非语言沟通是最适宜的方式。 ()8、衡量绩效是控制活动的最终目的。 答案:1、×2、√3、×4、×5、√6、×7、×8、× 1、()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的假设。 2、()经验管理学派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但并不能因此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3、()目标并不决定未来,但它们是动员企业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去创造未来的手段。 4、()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所制定的计划越实际,越能保证得到切实完成。 5、()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6、()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的管理。 7、()赫茨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答案:1、×2、√3、√4、√5、×6、√7、√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3.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4.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经济人”,不是“社会人”。() 5.管理效益原理认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6.管理原理和管理原则基本没什么区别,可以等同。() 7.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8.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哥顿法属于集体决策方法。() 9.运用期望值法进行决策时,期望值大的方案较优。() 10.经济批量模型中库存费用与订货费用是成反比的。() 1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12.边际分析法是制订计划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13.力求维持最少部门是部门划分的原则之一。() 14.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但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 答案:1~5√×√××6~10××√×√11~14√×√× 1.管理的双重性是指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2.管理者权力比权威更重要。()

心理测验方法

心理测验方法 1.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方法:(1)心理测验(2)面试(3)评价中心 2.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形式。 3.阿纳斯塔西的概念: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测量。告诉我们:(1)心理测验是行为的测量(2)心理测验是一组样本的测量(3)心理测验的行为不一定是真实行为,有可能是概括化了的模型行为。(4)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测验(5)心理测验是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4.心理测验类别跟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较为通用的心理测验种类分类 5.心理测验的形式:指测验的表现形式,包括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 6.品德:是关于个体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个性,心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特征与倾向之总和。 7.品德的可测评行:(1)品德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品德的内部因素和外部行为构成一个耗散系统。(2)品德内位的统一性(3)品德具有稳定性(4)品德具有差异性 8.品德测评:是指一种建立在对品德特征信息测与量的基础上的分析与评判活动 9..测评所满足的三个充分条件:(1)测评对象客观存在(2)测评对象的质与量具有大小、强弱与多少上的程度差异、数量差异、或存在与否差异(3)测评对象这种质与量可以通过比较进行确定和报告 10.FRC 品德测评法:它是事实报告电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 心理 测验 认知测验 人格测验 成就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儿童测验) 性向:一般性向测验;特殊(内特机械性向测验) 态度(利克特态度量表) 兴趣(爱德华爱好测验 性格(卡特尔16因素测验) 道德(雷斯特道德测验)

FRC 品第测评法的操作流程图 11.、问卷法:卡特尔16因素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 12..卡特尔16因素问卷法:(16PF ) 被测评个体独立报告表征行为与事实 主管人员检查 判断 调查证实修正 或不处理 储存并利用专家仿真 测评系统测评 报告分数、等级、评语、 以及提出指导建议 水平性评定仿真系统 区分性选拔仿真系统 问题诊断指导仿真系统 因素A :乐群性 低分数特征:缄默、孤独、冷淡 高分数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 :聪慧性 低: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 高: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 因素C :稳定性 低:情绪激动、易烦恼 高: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E :恃强性】 抵:谦逊、顺从、通融、恭顺 高: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因素F :兴奋性 低: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高: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因素G:有恒性 低: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 高: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H:敢为性 低: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高:冒险敢为、少有顾虑 因素I :敏感性 低: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 高: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L :怀疑性 低: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高: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因素M :幻想性 低: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 高:幻想的、狂放任性 因素N :世故性 低:坦白、直率天真 高:精明能干、世故 因素O :忧虑性 低:安详、沉着、通常有自信心 高: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因素Q1:实验性 低: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 高: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于现实 因素Q2:独立性 低:依赖、随群附和 高: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学习心得1 ——对管理学的认识和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 一、对管理学的认识: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管理是社会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乃至其他社会组织,从农村、城市、国家乃至世界都需要管理,都存在管理活动。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或领域,都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 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人类集体协作的产物。其管理的基本含义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管理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能否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决定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2)、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共同目标的组织,就像一个乐队要演奏出动人心弦的乐

章,就需要指挥使演奏不同乐器的人员分工协作。指挥就是管理。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所谓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一切管理职能都要通过管理主体去发挥作用。要成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 (4)、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所谓管理客体也就是管理的对象,指的是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所作用的对象。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客体主要是指人、财、物、信息、技术和时间等一切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是对人的管理。 (5)、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职能的过程,这四个管理职能构成了管理过程。 (6)、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管理是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就是一种盲目的行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即管理的目的是协助企业组织实现宗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7)、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这个环境里能积极主动、热情高效并愉快地工作,使组织有效地完成任务。 另外,管理学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在当今社会,管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到国家、政

编制试卷的六个基本步骤

编制试卷的六个基本步骤: ①确定实验目的②制定编题计划③确定试题形式④选编题目⑤集合成试卷⑥将测验科学化标准化⑦编写考试说明。 育 ;常模参照测验: 是以学生群体的平均分数分布作为参照标准,检查学生们的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用于学生们的相互比较检查学生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物理教学资源: 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包括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 试题形式: 1.客观题①填空②选择(填空:再生式客观试题,选择:再认识客观试题) 2.主观题常用的有计算题、作图题、实验设计等。 导入新科常见方法 :①直接导入②旧知识导入③生活实例导入④直观导入⑤故事导入⑥问题导入⑦实验导入。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 ②要明显直观(a.要实现象要明显b。仪器简单,过程明了c.多种感官并用,提高感知效率)③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a.做好充分准备工作b.确保安全c.正确对待演示中的失误,切忌弄虚作假)④要有启发性 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 ③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 ④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 ⑤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 STS教育: 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和出发点不同。,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齐宗旨是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作为公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科学技术的决策,能够应用科学技术解决个人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研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科学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齐交流与合作 前概念特征 :①广泛性②迁移性③顽固性④共存性⑤情境性 物理教学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观察法、问卷法、成长记录法、测验法和日常非正规评价法 说课内容四说、两写、两展示。①说材料②说学生③说教法学则及依据④说教学过程 写说课板书和授课板书,展示课件和实验

测验编制步骤

测验编制步骤:8步 1、目的、对象 2、确定结构、确定测验结构, ①根据理论、智力测验有几个因素;人格特质,一个特质是一个维度。 ②因子分析,大致有个设想,初步构思,先是探索,验证,样本不一样,好的 测验要做几次。 首先检查共同度,低于0.5或0.3的题目去除,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共同成分。 认知能力有两种,斯皮尔曼理论。G因素和S因素,好的0.5以上。 碎石图拐点 因素负荷,各因子负荷分数,能区分、旋转后也不能把负荷集中,去掉。 如两个因子上都是0.4,结构不明确,某一题目属于谁不确定。 题目多时做验证性因素分析 A、首先做单维检验,一个维度属于一个ξ,如12道题, B、4个一加,4个一加,原始分相加,变成三个指标,指标太少,验证性因 素分析做不出来。

项目超过100个,旋转不出来,探索性因素分析旋转不出来。 ③分配权重:30分常识 60分词汇满分相差很大,通过转 换成量表分,变成Z分,转换成量表10分制。 麦卡锡幼儿量表分多的1/2 少的1.5 每个维度转换成30分左右。 有的分测验重要的,权重较大。 3、记分方法 4、常模:用到什么地方,抽样如何抽 A、一种看成是正态分布,知道S和X就可以。转化为Z分。 B、非正态数据,根据常模样本频数分布确定,累积百分数,你的分数一边是分数,以下是百分之多少。 累积百分比算出来了,某一分数对应P,累积百分率多少。 根据常模样本确定每一点的累积百分数。 常模样本分数分布,例如:艾森克 一般T 20~80分

最多90分,一般做到80分 艾森克远远超出80分,偏态。 5、设计项目:数据与资料,与测验相关理论、相关测验。 A、很多测验相互参考,很多人格测验用MMPI题目,有些是参考,有些是搬过来,16PF没有效度量表,187道题,有些被试在人才招聘时都选好的答案,用其它测验效度量表加进去,MMPI或艾森克测谎量表,20个题目,分散开,统计时是单独一个量表。 题目量要大,准备用50道,编100道,最好多一倍,有的是1:1.5,至少要多1/2的题目,便于淘汰。 B、试测:试测样本一般100~200个大样本就行。 目的:* 题目表述学生有无问题,语言方面,可以访谈一下,理解有无困难,定性的,有些项目是否意义有不同理解删掉 * 定量分析,难度,每个选项选的频率,5个选项,1或2个选项几乎是零,项目不合格,不低于5%,最理想的选项分布是正态 的,能力测验,正确答案多、其他错的少一些,但有一选项无人选,删掉。 * 难度:0.5的高些,两边少些,都有,总体难度平均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附全部答案)(57)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选题1、 ·在认知学习理论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 学习是主动的过程 B.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和重组 C. 强调理解与顿悟的作用 D. 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连接 E. 重视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不包括 A. 乳头内陷 B. 乳汁过多 C. 乳管不通 D. 乳房淋巴管阻塞 E. 婴儿吸乳少 3、溶菌酶的灭菌机制是 A. 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B. 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C. 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D. 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 破坏细胞膜 4、缓慢发生的肝昏迷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意识模糊 B. 肝臭 C. 行为异常,欣快 D. 定向力障碍 E. 意识模糊 5、一家省级的疾病控制中心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询问了该中心提供卫生服务的效率,以及是否保证老年人在他们步行15分钟内到达服务提供场所的情况。这种情况属于公共卫生功能的 A.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C. 保护环境免受破坏 D. 预防意外伤害 E. 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6、女性,10岁,诊断为重症心肌炎,心脏听诊可能出现的特征性体征是 A. 开瓣音 B. S2固定分裂 C. 钟摆律 D. S1增强 E. P2增强 7、 OCT阳性是指在测试中 A. 早期减速在10分钟内出现3次以上 B. 胎心率基线变异在6次以下 C. 无宫缩时10分钟内出现3次晚期减速 D. 在10分钟内晚期减速连续出现3次以上,胎心率基线变异在5次以下 E. 早期减速出现频率达50%以上 8、女性,30岁,1年前查体发现右侧卵巢肿瘤直径5cm,今晨起突发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妇检:触及右下腹肿物增大,有压痛,蒂部最明显,首先的处理是 A. 密切观察 B. 急查盆腔磁共振成像 C. 抗生素治疗 D. 急查血清CA125、甲胎蛋白 E. 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 9、关于慢性运动系统损伤的治疗,临床上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A. 限制致伤动作,纠正不良姿势 B. 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C. 理疗、按摩 D. 服用消炎镇痛药 E. 手术治疗 10、女,20岁。有明显糖尿病症状,三餐饭前普通胰岛素早6U,午6U,晚6U,睡前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 总论 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1:决策: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目标、行动) 2:组织:设计岗位,授权分工,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设计、授权) 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互相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励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指导、沟通、激励) 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衡量、纠偏) 5:创新:与其他职能结合中表现。 管理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 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三种技能:卡次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西方早期思想产生的三个人物:亚当斯密巴贝奇罗伯特欧文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附全部答案)(37)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选题1、A.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血清免疫球蛋自测定D. 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E.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体液免疫测定是指 A. A.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 B.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 C.血清免疫球蛋自测定 D. D. 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 E. E.硝基四唑氮蓝还原试验 2、侵葡的特点是 A. 水泡样组织局限宫腔 B. 葡萄胎未排出前不会转变为侵葡 C. 可无葡萄胎史 D. 不发乍宫旁、肺及阴道转移 E. 水泡状组织侵入子宫肌层 3、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硬膜外麻醉后较全麻后更易发生 B.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较甲状腺癌手术后更易发生 C. 胆囊切除术后较全髋置换术后更易发生 D. 术后活动过早 E. 术后镇痛药物应用过多 4、男性,35岁,体温38.5~39℃,腹痛、腹泻、肝区痛1个月来诊。查:肝区有触痛。下列各项检查中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的是 A. 腹部超声 B. 便常规及培养 C. 肝功能 D. 血常规 E. 尿常规 5、下列哪项应考虑为功血 A. 月经过多+进行性痛经

B. 月经周期紊乱+贫血 C. 月经过多+甲低 D. 月经过多+子宫增大不平 E. 月经不凋+卵巢囊肿 6、男,70岁。70%烧伤,第2日,收缩压80mmHg,呼吸34次1/分,每小时平均尿量l8ml,有黑色大便,血胆红素36μmol/L,血小板40x109/L,Glasgow计分5分。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 A. ARDS B. ARF C. DIC D. ATN E. MSOF 7、女婴,10个月。体重10kg,头围45cm,方颅,前囟1.5cm,平坦,今晨突然抽搐一次,持续1~2分钟缓解。当时测体温38.5℃。抽搐后即入睡。醒后活动如常。查血钙1.75mmol/L(7mg/dl),血磷45mmol/L(4.5mg/dl)。最可能的惊厥原因是 A. 脑积水,脑发育不良 B. 低血糖症发作 C. 癫痫 D. 低钙惊厥 E. 高热惊厥 8、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妊娠早期患肝炎致畸发生率高 B. 妊娠早期患肝炎易发展为急性、亚急性肝炎 C. 妊娠晚期发病易并发妊娠期高压病 D. 妊娠中晚期发病易诱发DIC E. 妊娠期发生病毒性肝炎致围生(产) 儿死亡率高 9、男,61岁。2周来水肿,尿中泡沫多,尿红细胞(—),查血清白蛋白30.5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g,最有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A. 微小病变肾病 B. 膜性肾病 C. FSGS D. 膜增生性肾炎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 ? ? ?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 ?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 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 ?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