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人间正道是沧桑_模板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人间正道是沧桑_模板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人间正道是沧桑_模板

人间正道是沧桑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

张两两

《侯卫东官场笔记》这部小说已经伴随我几个月的时光了,痛苦的时候,它帮我排遣伤悲;无聊的时候,它替我消磨时光;更多的是干家务,开车或是骑行的路途中,它来填补我大脑的空白。之前,我对官场小说其实没有什么兴趣,不在官场,所以不关心里面的风起云涌。只是在那段时间觉得没有什么好听的,就点开了。到后来,觉得还挺有趣,因为他给我打开了一个时代的官场世界。

听书也是一种很好的关乎语文的学习方法,好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是读和听结合,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受益良多之后,他们也都无一例外的把这个好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们推广。听书和看电视不一样,看电视必须坐在那里,除了嗑点瓜子,吃点水果、点心外,几乎做不了什么,但听书就不一样了,他不耽误干活:洗脸、刷牙、吃饭,墩地、擦玻璃、洗衣服……都可以一边干,一边听,这也是统筹利用时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昨天,回原来的学校参加党小组活动,闲聊时听一个女老师说她的一个表姐在政府上班,工作相对要轻松,但她老公说她干不了那份工作,里面的人都勾心斗角。相对来说,教师这份职业还是比较单纯,这是她老公的观念。好像社会上也有很多关于政府官员明争暗斗非常严重的传闻。其实,我听这部小说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猎奇欲望,只是听下来之后,对官场的种种说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以我有限的了解,矛盾不在于你所从事的职业,而在于个人的修养,以及群体的风气——官场人多,自然矛盾也就集中。老百姓总爱用一种固有的敌对心态去放大某些阴暗面,对于一个国家,一个阶层,特别是当今社会下的政府官员,是有失公允的。

这部小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起,一直到本世纪本初,历时十几年,我正好经历了这个时代,虽然和他不在一条线上,但是我从中却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变迁,觉得它很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官员的百态。社会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潮流,只是在这个洪流中,有的人成了弄潮儿,有的人逆水行舟,结果被浪头拍在了沙滩上。

一个人的发展,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也就是说,要通过历史来检验。我们很难在短时期内,看清一个人。古语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无论怎样,用你的正值、善良去对待每一个人,用你的踏实、勤勉去对待每一份工作,甚至是工作里的每一件事情,总是我们应该坚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做人也好,当官也罢,心里一定要装着大家,少计较个人得失。

侯卫东由一个基层公务员干起,没有任何背景,没有金钱铺路,能够在短短十年时间内,一步步跃升到副市长,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有其内在的原因。他的激情、务实,他的勤勉、勇敢,他的好学、练达,等等优秀品质,注定了他前进的趋势。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一帆风顺,侯卫东也是,他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这是我们原来的刘校长常说的一句话,其实是一句可以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在侯卫东的经历中,也得到了验证。侯卫东刚毕业就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被分配到偏僻的上青林当驻村干部。古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他在那里是很难有晋升空间的。然而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他想通过修路来做出成绩,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修这条路是几代人的愿望,可残酷的现实让前面所有的人的理想都成为了幻想。侯卫东,初生牛犊,向自己母亲借五千块钱去赎工程师已经画好的图纸,一个村一个村的动员,以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乡亲们,说服了村干部,感动了镇、县领导,路终于修好了,而他的财富、仕途也就此踏上

了光明前程。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香港来的风水大师,对已经是副市长的侯卫东说了这样一句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侯卫东的发展轨迹来看,确实如此,其实,从任何人的人生轨迹来看,都逃不过这十个字,只不过是”福”与”祸”留存时间的长短问题。侯卫东之所以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是因为不论福祸,他都坚持努力奋斗,干实事。一个心存阳光的人,小而言之它会照亮自己,大而言之他会照亮别人,乃至照亮一方社会。侯卫东是一个官员,他始终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民办事的,而办事的过程中他又做了很多用制度来防止腐败的改革。权力与欲望总是相伴相生,而欲望又是滋生腐败的根源。当市长黄子堤因腐败被商人易中岭拉下水后,市长用权力来压他,要他在工程招标中予以疏通。他看透了易中岭的本质,予以了坚决的回绝。试问,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呢?然而,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黄子堤最后出逃外国,易中岭全国通缉。古语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能看到结果,又有谁愿意与黄子堤同流合污呢?生活是一个谜局,官场亦是如此,当我们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时,请遵从你内心的善念,无论如何,请相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当然,侯卫东也有他很多人性的弱点,比如他和段英、李菁、郭兰的关系。我不知道作者持什么样的观点,或许它符合生活的真实,或许他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或许……我不得而知,但我们读者应有自己的辨识。最近也读了一些关于宗教的书籍,人的欲念是无止境的,让自己变得纯净而美好,或许是我们应该努力穷尽一生追寻的东西吧。

侯卫东的升迁,有他的人脉体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极难把握,似乎又有章法可循。搞好与下级的关系是基础,搞好与上级的关系是关键。一个人为人处世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谁都喜欢和一个具有积极、阳光、健康心态的人相处,这是一个人的能量场,它也会影响身边的人。当正能量多了,生活、工作也便步入了正向循环的轨道。我心安处是吾乡,心里的安宁源自正念,坦坦荡荡做人,光明磊落做事,生活自然不负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在向前发展,社会在不断变革,人生不易,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百姓,但我们又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无论周遭怎样,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逃家小兔读后感100字

篇一:逃家小兔读后感

张芮铭

今天,我在家读了”逃家小兔”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的一段对话。小兔想要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离开家,但兔妈妈说她也要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追寻他。变来变去,小兔始终离不开妈妈的怀抱。这个故事告诉我:妈妈的爱,就象世界一样大,走在哪里,都有妈妈爱的存在。

篇二:《逃家小兔》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逃家小兔》。

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兔子千逃家小兔方百计地想要离家出走。当小兔子变成鳟鱼时,兔妈妈变成捕鱼人、当小兔子变成大石头时,兔妈妈变成了登山人、当小兔子变成小花时,兔妈妈变成了园丁…… 最后,小兔子回到了兔妈妈的怀抱。

读了这本书,我懂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妈妈都是很爱很爱自己孩子的。

篇三:逃家小兔读后感

张筱霏

《逃家小兔》这个故事讲了有一只小兔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变成小鱼去玩。妈妈说:

如果你变成小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小兔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变成大山上的岩石。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大山上的岩石,我就变成爬山的人找到你,这个故事真好笑!

篇四:《逃家小兔》读后感

妈妈给我介绍了一本很好看的绘本,叫《逃家小兔》,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一只小兔子想要离开家,可是不管他变成什么,走到哪里,他妈妈都会在他身边。妈妈很爱他。

插图很有趣,兔子一样的小鸟,兔子一样的花朵,兔子一样的大树……

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很爱我的,也像兔妈妈一样,我也像小兔子一样幸福。

篇五:逃家小兔读后感

李卓洋

第一次小兔变成了小鱼,妈妈用一根胡萝卜把他捞住,第二次小兔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登山去找到他。第三次小兔变成了小花,妈妈变成了园丁,陪着她。第四次他变成了小鸟,妈妈就变成了一颗大树吸引他回来。第五次他变成了帆船,于是妈妈变成了风儿,把他吹回家。

第六次他变成了马戏团离得空中飞人,于是妈妈就变成走钢丝的人,正好遇见他。第七次他变成了小男孩,妈妈就在家等着他。还是当个小白兔吧,妈妈送她一根胡萝卜。

篇六:《逃家小兔》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逃家小兔》的书。

这是一本有关母爱的书。就是小兔不管变成什么,它妈妈都会变成它身边物体。无时无刻都陪伴在它身边。直到最后,小兔说:”我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是你妈妈,我会张开双臂好好的抱住你。”“天哪!”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爱大于山,母爱是最伟大的爱。

篇七:《逃家小兔》读后感

读完《逃家小兔》,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小兔聪明可爱,一心想离家出走,兔妈妈聪明睿智。小兔变成鱼儿的时候,兔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用胡萝卜做鱼饵,引他上钩。不管小兔变成什么,兔妈妈都在他身边陪伴着他,直到小兔放弃离家出走。

在学习上生活中,妈妈常常陪伴在我身边,给我提示帮助,给我关爱。在不经意间常惹妈妈生气,我不是故意的,我要争取改掉这个坏毛病。

看见柴静读后感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睛。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人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是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柴静的自传。在这本书里,作者并没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描绘的只是平时的新闻报道。柴静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那个温热的跳动的就是活着》这章中,描述的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的故事。在着名作家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中也见识到非典时期的情况。病毒四处乱串,整个中国人心惶惶,病毒在无情的吞噬着人们的肉体,人们每天活在似乎无穷无尽的噩耗之中。尽管如此,中国人不甘放弃,顽强地同病毒抵抗着。医生没日没夜地抢救病毒患者,冒着生命顶在抗战病毒

的第一线。柴静作为记者也深入到病毒传染重地,在病菌环绕,沉闷的,带着死亡气氛的病房中穿梭,如果是没有很大勇气的凡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有这些勇敢的记者卫我们报道那些险情感人事迹,我们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顽强抵抗,团结一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中国人战胜了病毒!

还有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山西,山西》。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最初开发煤炭,人们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便无所顾虑的开采冶炼。因为开发煤炭,的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西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柴静在文中描写山西的状况:天像个烧了很长时间的锅一样盖在城市上空,一眼望去,不是灰,也不是黑,是焦黄色。村里各条路上全是煤渣,路边庄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孩子的红棉袄是唯一的亮色。从屋里往外看,只能看到焦化厂火苗赤红,风一刮,忽忽流窜。河里差不多断流了,只有一点水,味儿也挺大。二十四根桥柱地下已经没什么水可言,一块一块稠黑泥浆结成板块,枯水期还粘着一层厚厚的纸浆。河滩上的枣树上长满病菌一样的白点子,已经不结枣了,后来树都砍了……这不仅是山西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问题——环境问题。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环境的好坏,什么先污染后治理扯淡方案!如果人类继续一昧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去无所顾虑的破坏环境,那么最后尝到大自然给予的恶果也只能是人类自己!做尽坏事是会有报应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其中书中有一张插图最让我感动!一个小男孩双手抱着一只小猴子趴在他身上睡觉,用被子裹着自己和小猴子,小猴子还用可爱的小爪子抚着男孩的脸蛋儿,两位表情十分安详。一整个场景看起来很有爱,让人一瞬间有落泪的冲动。实在很难得!现在的人们不知到底怎么了,新闻屡次爆出有关脚踩小猫等一些伤害小动物的变态、散失人性的行为的新闻。不只是我们人类才有生命,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某些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点。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就要无情地去伤害其他动物甚至残忍到剥夺它们的生命权利,我不明白某些人类有什么权利这样做,他们只不过是比其他动物的智商高胜一筹而已,凭什么这样肆意妄为?!!!这种人即使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不管是环境还是其他动物,我们人类都应与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世界才会越变越好,未来才更加光明!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睛。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人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是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柴静的自传。在这本书里,作者并没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描绘的只是平时的新闻报道。柴静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那个温热的跳动的就是活着》这章中,描述的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的故事。在着名作家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中也见识到非典时期的情况。病毒四处乱串,整个中国人心惶惶,病毒在无情的吞噬着人们的肉体,人们每天活在似乎无穷无尽的噩耗之中。尽管如此,中国人不甘放弃,顽强地同病毒抵抗着。医生没日没夜地抢救病毒患者,冒着生命顶在抗战病毒的第一线。柴静作为记者也深入到病毒传染重地,在病菌环绕,沉闷的,带着死亡气氛的病房中穿梭,如果是没有很大勇气的凡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有这些勇敢的记者卫我们报道那些

险情感人事迹,我们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顽强抵抗,团结一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中国人战胜了病毒!

还有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山西,山西》。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最初开发煤炭,人们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便无所顾虑的开采冶炼。因为开发煤炭,的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西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柴静在文中描写山西的状况:天像个烧了很长时间的锅一样盖在城市上空,一眼望去,不是灰,也不是黑,是焦黄色。村里各条路上全是煤渣,路边庄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孩子的红棉袄是唯一的亮色。从屋里往外看,只能看到焦化厂火苗赤红,风一刮,忽忽流窜。河里差不多断流了,只有一点水,味儿也挺大。()二十四根桥柱地下已经没什么水可言,一块一块稠黑泥浆结成板块,枯水期还粘着一层厚厚的纸浆。河滩上的枣树上长满病菌一样的白点子,已经不结枣了,后来树都砍了……这不仅是山西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问题——环境问题。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环境的好坏,什么先污染后治理扯淡方案!如果人类继续一昧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去无所顾虑的破坏环境,那么最后尝到大自然给予的恶果也只能是人类自己!做尽坏事是会有报应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其中书中有一张插图最让我感动!一个小男孩双手抱着一只小猴子趴在他身上睡觉,用被子过着自己和小猴子,小猴子还用可爱的小爪子抚着男孩的脸蛋儿,两位表情十分安详。一整个场景看起来很有爱,让人一瞬间有落泪的冲动。实在很难得!现在的人们不知到底怎么了,新闻屡次爆出有关脚踩小猫等一些伤害小动物的变态、散失人性的行为的新闻。不只是我们人类才有生命,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某些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点。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就要无情地去伤害其他动物甚至残忍到剥夺它们的生命权利,我不明白某些人类有什么权利这样做,他们只不过是比其他动物的智商高胜一筹而已,凭什么这样肆意妄为?这种人即使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不管是环境还是其他动物,我们人类都应与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世界才会越变越好,未来才更加光明!看见柴静读后感读柴静《看见》有感1500字柴静《看见》读后感1000字《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读后感

谢燮

G20峰会刚刚在美丽的杭州闭幕,中国为准备这样的盛会,不仅仅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杭州作为主办城市的努力,从更高的视角来看,这是中国重构全球秩序的努力。习总书记在闭幕致辞中讲到了五个决心: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这样具有全局视野的讲话从习总口中说出而不是从奥巴马口中说出,已经表明当下的世界秩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直以来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已经逐步走向式微。而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朱云汉所撰《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恰恰就是为习总具有全局视野的讲话给出了最好的注解。

朱云汉的核心观点是:目前正值数百年难遇的历史分水岭,表现为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第一重趋势反转,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这包括美国无止尽的战争钱坑、霸权地位摇摇欲坠、软实力大幅消退、帝国过度扩张、对伊拉克始乱终弃等;第二重趋势反转,是”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这包括民主的退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富豪政治、利益集团与游说者占据民主殿堂、难以跨越的社会阶级鸿沟、民主体制的失灵、被反恐绑架的民主、劣质民主散播全球、民主成为空壳等;第三波趋势反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这包括金融全球

化给世界带来灾难、全球民主化退潮、多边贸易谈判已成鸡肋等;第四波趋势反转是西方中心世界的没落,也可以说是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世界权力的中心明显向亚洲移动,世界舞台上西方国家独占鳌头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

朱云汉认为,21世纪的特征就是”多元现代性”.不同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可能会以不同的路径走向现代化,而且它们成熟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的模样、组织原则中,有现代性成分,有共通成分,也有其特殊的成分。对于中国来讲,中国的王道思想可以为21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提供一套新的指导思维,因为王道思想正好可济西方核心理念之穷。王道思想为个人的道德责任提供明确实践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同时,王道思想也为群体间的互动准则设定三层不同的境界。第—层是先做到”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讲信修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余力则”济弱扶倾”、”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最后是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最高的实践目标。个人根据自己的资资材、德行、知识与客观条件,尽其所能,进退有据,但求无愧。王道思想也强调中道,要执两用中,不偏不倚,要在本质上有矛盾与冲突的事理中求取平衡,要处理不同层次群体间的利益关联与协调,既要顾全大局也要照顾个体需求;处理事务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兼容并蓄,道为纲、术为目。王道思想主张个人的生存意义在于增进群体的福祉,必须承担对群体的责任。‘天下”为最高的利益共同体,乃是个人最大的关怀对象与最高的道德责任所在。王道思想倡导局部与全体是有机的联系关系,无法分割;追求局部利益不能危害全体。此外,王道思想认为多元与差异本为自然状态,不但要包容差异,还要视其为理所当然,”多元体、和而不同、休戚与共”才是合理的自然秩序。王道想主张在多元中追求和谐共生,反对刻意压制差异或打造齐异族并非”外者”,而是与我共生的整体的一个部分,彼此命运相关联。唯有这种观念才可以化解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宗教冲突于无形。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而是欧亚大陆合二为一的战略,是再造全球秩序的切实行动。G20上习总的讲话处处体现中国重构购全球秩序中的努力。我们的经济确实面临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民生、民主、贪腐、区域差异、产权保护、医疗、房价、产能过剩等等问题也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但一定要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中国兴起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机遇,巨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协作能力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场。对全球形势的误判将使那些向西方移民的人们错失这样一个”数百年之未有变局”.习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未来,需要我们倾尽全力去实现,去改变经济社会中的不完善、不和谐,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制度架构,形成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观,支撑我们的可持续增长,并未全球秩序的重建提供基础的样板。中国并不是要回归到曾经”中华帝国”的朝贡体系,而是要以”天下为公”和”王道”等儒家优秀思想修正西方”强者恒强”、”胜者为王”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人,要怀有坚定的信心促进中国的兴起,也要怀有充分的现实感改进当下经济社会中的所有积弊和问题。

全球航运重心的东移还在不断推进,过往的逻辑是,中国的法律基础不足以支撑高端航运要素在中国集聚,因此对新加坡承接伦敦航运要素的转移比较看好。但是,如果按照全球秩序重组的逻辑,中国文化中包含”和而不同”以及”和谐”的价值观在现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代性,深入挖掘并内化到航运业的规则重构中,必将对当下低迷的航运市场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航运业以新的运行秩序服务经济社会,进而让航运业换发新的生机。

如果想对此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首先阅读亨廷顿的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提出自1920年以来,西方世界即开始走下坡路。还有本书值得一读,就是许纪霖的《中国何以文明》,提出了中国有富强走向文明的基本路径,其中涉及很多儒家思想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很有参考价值。

相信中国,相信未来!

绝顶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思考久了没头发;希望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与您同行,共

同成长,产生有深度、有价值的顶级思想。

谢燮,供职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水运战略、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在水运战略、水运政策、航运服务业、邮轮经济等方面具有较深研究积累,正在探索水运长远发展趋势与水运变革,《变革水运——水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