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统计报表(小学)讲义

学校统计报表(小学)讲义

学校统计报表(小学)讲义
学校统计报表(小学)讲义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小学)

小学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

1.填报范围:小学、小学教学点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

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

小学:是指招收适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小学教学点:是指为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实施初等教育不计校数的教学机构。

少数民族学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小学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5.学制规定

规定年制:是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义务教育法定年限,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的修业年限制度,包括小学五年制、小学六年制。

规定入学年龄:是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依据《义务教育法》,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入学年龄。小学规定入学年龄一般为6.7周岁。

二、填报说明

1.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

2.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

3. 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

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6位代码,后6位为0。

4. 附设教学班: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附设教学班报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

6.学校(机构)所在地经度、学校(机构)所在地纬度: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纵向。经度表示形式:经度 .经分.经秒,有效值范围为东经73度~135度。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横向。纬度表示形式:纬度.纬分.纬秒,有效值范围为北纬4度~54度。取值方式:国家公布的1:50000的电子地图(已经颁布),县规划局、国土局、测绘局有电子地图。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小学)

(201 /201 学年初)

制定机关:教育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3】 78号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包括一类模式、二类模式、三类模式。

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文(汉语)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民族语授课,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类模式:是指除民族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文(汉语)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类模式:是指部分学科用民族语授课,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2.双语教学学生:是指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

双语教学专任教师:是指面向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双语教学岗位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3.仪器设备配备达标情况:是指学校各项仪器设备是否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仪器配备标准。包括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理科实验仪器等是否达标。

4.体育器械配备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

5.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

6.校园网:是指在校园内为教学、管理等实现宽带互联,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含通过城域网形成的逻辑校园网)。

二、填报说明

1.附属学校(园):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独立填报,在基础基112基本情况表中填写所附属高等学校(机构)的名称和代码。

2.接入互联网:已接入互联网的学校,填报“是”,同时填报接入互联网方式(1.拨号、2.ADSL 、

3.光纤、

4.无线、

5.其它)(通过城域网形成逻辑校园网的,填报“光纤”)。

3.接入互联网方式:1.拨号:是指电话线拨号接入(PSTN)和ISDN(一线通);PSTN是通过电话线及自带调制解调器(MODEM)的PC完成接入,最高的速率为56kbps;ISDN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用户利用一条ISDN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ISDN的极限带宽为128kbps。2.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是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配上专用的Modem即可实现数据高速传输,速率为1Mbps~8Mbps,VDSL是ADSL的快速版本,VDSL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ps。3. 光纤: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接入系统总的传输容量为155Mbps。

4. 无线:是一种有线接入的延伸技术,使用无线射频(RF)技术越空收发数据,带宽总容量为 600Mbps,用户共享带宽。

5.其他:一般包括DDN(主干网传输媒介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用户端多使用普通电缆和双绞线)、(Cable-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利用现成的有线电视(CATV)网进行数据传输)、LAN(是利用以太网技术,采用光缆+双绞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综合布线)等。

4.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填写学校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对外出口带宽之和。网络出口包括中国电信出口、中国网通出口、教育科研网出口等。对于建立校园网的,填写校园网对外出口带宽之和(通过城域网形成逻辑校园网的,按学校接入城域网带宽填报);对于没有建立校园网但已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按学校连接互联网的带宽之和填报;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的填报单位为(Mbps),换算时,按1M=1024K,1G=1024M计算。

5.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2省(自治区)填报本项。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情况:是指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要求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各评价指标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7.网管供水:即通常说的自来水,指市政供水部门通过管网将水输送至学校内。

8.自备水源:是指利用学校内的水窖、手压井、引泉水、大口井和机井等提供学校日常所需的饮用水。

9.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必须及时清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包含如下类型:①三格化粪池厕所,②粪尿分集式厕所,③三联沼气式厕所,④水冲式厕所(完整下水道水冲式)等。

10.安全保卫人员:包括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校内职工、临时工、外聘保安公司等人员。

1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在开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设立了心理辅导室的学校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职是指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不兼任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

12.政府购买学位数:是指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地方各级政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民办学校购买的用以安排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位的数量。填报时,以财政实际支付的人数为准。本指标为民办的普通中、小学填报。

13. 小学、小学教学点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

1.表内关系

行20= 行21+行22+行23+行24

[基础基112].(行30)<= [基础基112].(行29) 2.表间关系

[基础基112].(行25)<=[基础基422].(行01,列1) [基础基112].(行29)<=[基础基412].(行1,列2)

基础基212小学教学班数、班额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教学班:是指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复式班:是指几个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实施不同年级教学计划的一个教学班。

3.班额:是指教学班学生的规模。

二、填报说明

1.复式班:统计时复式班只作一个班统计。

2.小学、小学教学点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

表内关系

列1=列2+列3+列4+列5+列6+列7+列8

行01=行03+行04+行05+行06+行07+行08+行09+行10+行11+行12

行01>=行02

基础基212小学教学班数、班额情况单位:个

基础基312小学学生数

一、指标解释

1.毕业生数:是指上学年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数。

2.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

3.在校生数:是指具有学籍并在本学年初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

4.预计毕业生数:是指学历教育中本学年内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数。

5.复式班:是指几个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实施不同年级教学计划的一个教学班。

6.重读生:是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接受过某年级教育后,在同年级再次接受教育的学生,不包括已经毕业补习重读的学生。

7.寄宿生:是指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里住宿的学生。

8.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

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人

的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9.其他残疾:是指‘残疾人’中除视力残疾、听力残疾

和智力残疾以外的残疾人。

10.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

外县(区),随父母到输入地(同住)并在校接受教育的适

龄儿童少年。

1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

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

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2.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的农民

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

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填报说明

1.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残疾

人。

2.随迁子女:本指标只统计因为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到

异地工作,随同父母来到异地就读普通中小学的适龄儿童少

年;不包括跨区(县)招生或择校等原因到异地就读的学生;

不包括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3.小学、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

校、附设小学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

1.表内关系

列4=列6+列7+列8+列9+列10+列11

(行01,列2)=(行24,列2)+(行25,列2)…+(行34,列2)

(行01,{列4至列11})=(行24,{列4至列11})+(行25,{列4至列11})+…+(行34,{列4至列11})

行09=行10+行11

行12=行13+行14

行16=行20+行21+行22+行23

列2>=列3

列4>=列5

列4>=列12

列4>=列1

列4>=列2

列6>=列2

行01>=行02

行01>=行03

行01>=行04

行01>=行05

行01>行06

行06>=行07

行01>=行08

行01>=行09 行01>=行12

行01>=行15

行01>=行16

行16>=行17

行16>=行18

行16>=行19

(行01,列2)+(行06,列6)=(行01,列6)

(行02,列2)+(行07,列6)=(行02,列6)

(行01,列4)-(行01,列5)>=(行03,列4)-(行03,列5)

(行01,列4)-(行01,列5)>=(行04,列4)-(行04,列5)

(行01,列4)-(行01,列5)>=(行05,列4)-(行05,列5)

(行01,列4)-(行01,列5)>=(行08,列4)-(行08,列5)

(行01,列2)-(行01,列3)>=(行03,列2)-(行03,列3)

(行01,列2)-(行01,列3)>=(行04,列2)-(行04,列3)

(行01,列2)-(行01,列3)>=(行05,列2)-(行05,列3)

(行02,列6)-(行02,列2)>=(行07,列6)

(行03,列6)-(行03,列2)<=(行06,列6)

(行01,列12)-(行01,列11)<=(行01,列10)

(行02,列12)-(行02,列11)<=(行02,列10)

(行03,列12)-(行03,列11)<=(行03,列10)

(行04,列12)-(行04,列11)<=(行04,列10)

(行07,列12)-(行07,列11)<=(行07,列10)

(行16,列12)-(行16,列11)<=(行16,列10)

(行01,列11)+(行04,列10)=(行01,列12)

(行02,列4)=(行01,列5)

(行04,列10)=(行04,列12)

(行17,列4)=(行16,列5)

(行07,列4)=(行06,列5)

如果是城区学校:(行15,列1~列12)为空

2.表间关系

[基础基312].(行01,列1)=[基础基331].(行01,列8)

[基础基312].(行01,列2)=[基础基331].(行01,列3)

[基础基312].(行01,列4)=[基础基331].(行01,列15)

[基础基312].(行02,列1)=[基础基331].(行02,列8)

[基础基312].(行02,列2)=[基础基331].(行02,列3)

[基础基312].(行02,列4)=[基础基331].(行02,列15)

[基础基312].(行03,列1)=[基础基331].(行03,列8)

[基础基312].(行03,列2)=[基础基331].(行03,列3)

[基础基312].(行03,列4)=[基础基331].(行03,列15)

[基础基312].(行01,列6)>=[基础基331].(行01,列3)

[基础基312].(行02,列6)>=[基础基331].(行02,列3)

[基础基312].(行03,列6)>=[基础基331].(行03,列3)

基础基331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变动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毕业生数:是指上学年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数。

2.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

3.结业生数:在学历教育中是指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但因个别课程或者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而未达到所学专业的毕业要求,未取得毕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的学生;在非学历教育(如培训、进修等)中是指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可取得培训结业证明的学生

4.休学:是指因身体状况需要,经学校同意暂时离开学校,学校保留其学籍的学生。

5.复学:是指因故休学的学生,休学期满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

6.退学:是指因故中断学业、放弃学籍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7.转学:是指经学校同意,因故由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包括转入和转出。

二、填报说明

小学、小学教学点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

1.表内关系

列2=列3+列4+列5+列6

列7=列8+列9+列10+列11+列12+列13+列14

列15=列1+列2-列7

行01>=行02

行01>=行03

2.表间关系

[基础基331].(行01,列12)=[基础基332].(行04,列1) [基础基312].(行01,列1)=[基础基331].(行01,列8) [基础基312].(行01,列2)=[基础基331].(行01,列3) [基础基312].(行01,列4)=[基础基331].(行01,列15) [基础基312].(行02,列1)=[基础基331].(行02,列8) [基础基312].(行02,列2)=[基础基331].(行02,列3) [基础基312].(行02,列4)=[基础基331].(行02,列15) [基础基312].(行03,列1)=[基础基331].(行03,列8) [基础基312].(行03,列2)=[基础基331].(行03,列3) [基础基312].(行03,列4)=[基础基331].(行03,列15) [基础基312].(行01,列6)>=[基础基331].(行01,列3) [基础基312].(行02,列6)>=[基础基331].(行02,列3) [基础基312].(行03,列6)>=[基础基331].(行03,列3)

基础基332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填报说明

1.打架斗殴:是指由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造成的死亡。

2.校园伤害:是指由于学校教职工对学生伤害造成的死亡。

3.刑事案件:是指由于外来人员入侵,在校园及校园周边实施犯罪造成的死亡。

4.小学、小学教学点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

1.表内关系

列1=列2+列3+列4+...+列23+列24

行04=行05+行06

2.表间关系

[基础基331].(行01,列12)=[基础基332].(行04,列1)

统计报表网上申报操作步骤

北京市统计局电子报表申报系统操作步骤 1.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址www. zgc – cp . gov . cn登录昌平园网站。 2.点击“报表下载”“统计报表下载:”“统计报表电子申报系统下载”,把安装程序setup.exe保存在桌面上。 3.双击桌面上的安装程序setup.exe,安装电子报表申报系统。 安装成功后,桌面上会出现申报系统图标。 4. 填报统计年月报时,双击此图标进行操作(注意正确选择报告期)。 第一次填报统计报表时,要首先“导入企业信息”,[用户名及密码见“昌平园区统计报表网上申报用户卡(绿卡片)”]。以后凡重装系统都需重新“导入企业信息”。 5.导入企业信息后,点击“开始填表”依次填表,每填完一张报表, 点击“选择报表”来选择你要填的下一张表。对于带有标记的项,点击该按钮,选择相应的选项。(填写报表时,不需上网)。 6.当所有报表名后都出现“已填写”字样时。点击“产生上报盘”, 以软盘或网络方式上报数据。注:无论何种方式上报都必须点击“产生上报盘”。 7.成功产生上报盘后,点击“网络上传报表”进行网上申报。 8.网络方式上传后,出现:服务器返回的信息,确认上报成功后,

方可。 9.每月要对系统做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10.一台机器安装多家企业的,进行完第3步后,安装多用户软盘。打 开多用户软盘,双击setup.exe,使系统成为多用户代理系统,再进行第4步。 注:1、2005年程序与2004年程序无关,二 者不相冲突。可将2004年程序保留,以便查看2004年月报 数据。 2、具体操作流程见“统计报表电子申报系统演示(可从 统计报表下载处下载)”。

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培训简明讲义

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培训简明讲义 一、湖南省基本信息采集系统(学校级) 填报范围: ①、中、小学校 ②、中职学校 采集内容: ①、学生基本信息 ②、教职工基本信息 1、安装软件。 2、软件的启动界面

3、操作系统的流程图 4、模板文件有两个:一是教职工信息模板,二是学生信息模板。 模板文件是包含宏的EXCEL文件,在打开模板文件之前请设置好EXCEL宏的安全性:“工具”菜单—“宏”—“宏的安全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中或低”。否则模板文件将不能正常打开。

打开模板文件,请选择“启用宏”按钮。 如果需要添加记录行数,在增加行数中直接输入想要增加的行数。

5、将填写完整的模板文件导入到信息采集系统中去。选择“数据导入导出”选项卡,然后分别选择相应的模板文件,注意先点击“校验”,如果显示没有错误,再点击导入,否则将操作不成功。 6、数据汇总 系统将根据录入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相关统计数据填入到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去。 7、数据上报 选择“数据上报”选项卡,选择文件上报的路径,点击上报即可。将成ZIP压缩包文件,请不要尝试解压缩。

二、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系统 (一)、系统安装 1、软件安装文件等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3a7636368.html,/rjgx/2013soft_z.html 2、第一步: 操作系统补丁(必须安装),第一次安装教育统计系统,必须先安装操作补丁。如果补丁安装失败,教育事业统计系统即使安装成功将也不能使用。 3、第二步:安装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系统

双击安装程序文件,点击下 一步,安装完成即可。注意不 要改变安装路径。 4、第三步:导入代码 运行教育事业统计软件, 出现对话框。 点击“登陆系统”按钮。选择“系统设置”按钮。将弹出系统设置对话框。

学校统计报表(幼儿园)

学校统计报表(幼儿园)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幼儿园) 2

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 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3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 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 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4

幼儿园基层统计报表

幼儿园基层统计报表 (2015/2016学年初) 制定机关:教育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3】78号 填报范围:凡经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幼儿园应填报本表。 报送单位:本表报送乡(镇)教育行政部门二份,经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 报送时间:表表应于本学年9月20日前报出。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说明:学校(机构)标识码指由教育部按照按照国家标准用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说明:学校(机构)地址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市/县(区)/乡(镇、办事处)/街(村)/门牌号。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 说明: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在电话“—”前填写区号,“—”后填写本校电话。学校(机构)所在地经度、学校(机构)所在地纬度: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纵向。经度表示形式:经度、经分、经秒,有效值范围为东经73度~135度。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横向,纬度表示形式:纬度、纬分、纬秒,有效值范围为北纬4度~54度。取值方式:国家公布的1:50000的电子地图(已经颂布),县规划局、国土局、测绘局有电子地图。 说明:幼儿园如有附设班,请勾选,一并填写附设班统计报表 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说明:内容列出现“是、否”、“有、无”的,请勾选相应项,若为附属园,请填写附属高校名称,若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请填写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语言。学校供水方式和学校厕所情况请填写相应选项。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 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其他部门(幼儿园):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或国有资产举办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事业单位(幼儿园):是指

全员信息系统报表统计口径

全员信息系统报表统计口径 三、WIS信息管理 针对查询结果有三种操作: 1、退出:点击"退出"按钮,将会弹出退出管理的界面,选择退出原因并填写退出日期后点击"退出",就可将该对夫妻WIS管理信息进行注销(不是物理删除),但注销后的信息仍然可以查询到; 2、删除:点击"删除"按钮,将会把该对夫妻的WIS管理信息删除(只是做了删除标记),只有涉及到省重复卡片的才能进行删除,否则用"退出"功能进行注销,删除后的信息系统将查询不到; 登记岀生信息特殊情况: 1、如果全员已登记,WIS未登记的,在WIS登记出生,"是否加入全员"勾选框不要选中,只将出生信息登记到WIS中,然后通过全员与WIS绑定功能将全员信息与WIS信息进行绑定; 2、如果WIS有,但全员未建的,在全员中添加户成员,然后再与WIS绑定; 3、其他类人员的录入,不要进入WIS的,直接在全员"添加户成员"中进行添加; 4、单身抱养或单身生育子女的登记,先要在WIS管理中添加父亲或母亲信息,然后再逬行子女信息的登记。 (五)WIS报表 报表可以分级进行显示。 报表主要分固定报表和临时报表两种,只有表一、表二和表五三种报表即有临时报表又有固定报表,其它报表均只有固定报表: 1、报表统计口径: (1)表一(出生、新婚、死亡信息表): 主要统计某一时期内人口类型为"常住人口"、"流出人口"或"迁入人口" 的育龄人群(WIS管理信息中未删除、注销原因不是"重卡"的)生育信息、单亲生育信息或无父母的出生人口信息,新婚信息和死亡信息。 出生政策属性的统计口径: —孩按照夫妻双方年龄,只要生育时夫妻双方均已达到或超过法定婚龄的均统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表式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表式 企业基本情况 2012年 表 号:电软统企1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一、企业标识代码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组织机构代码:□□□□□□□□□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二、企业基本情况 A.企业名称: B.企业法人代表: C.母公司组织机构代码:□□□□□□□□□ D.邮政编码:□□□□□□ E .企业开业时间: F.企业地址: G .填表人姓名: H.电话号码: I.传真号码: J.电子邮箱(E-mail ): K.企业主页地址(HTTP ): L.软件企业认证号: 认证机关: M.系统集成认证号: 认证机关: N.CMM/CMMI 认证级别: 认证号: 认证机关: O.ISO9001质量认证号: 认证机关: P.企业有无设立研发机构(在相应的□内划√): □有 □无 Q.公司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 % 三、企业开展业务情况 *主要应用或服务领域: (1)通用 (2)安全 (3)电子政务 (4)企业管理 (5)通信 (6)金融 (7)能源 (8)工业控制 (9)交通 (10)教育 (11)娱乐 (12)医疗 (13)其他

企业主要指标 2012年 表号:电软统企2表 制定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企业名称: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0号 组织机构代码: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 注:*A5、A82两项仅由行业代码归属到“E6205”的企业填报。 审核要点: 1.C01≥A0 2.A0=A1+A2+A3+A4+A5+A6 3. A0≥A7 4. A0≥A8x6.4(参考) 5. A8≥A81+A82 6.A7≥A81x 6.4(参考)7.A5≥A82x 6.4(参考)8.C06≥C061+C062 9.C08=C01-C02-C03+C04-C05-C06-C07-D01+D02+D03 10.C14=C12-C13 11.B1≥B11+B12 12.B1=B15+B16+B17 13.B1、B2、B3不能为0 14.. 10<(T12+T13+T14+B3)/C01*100<60(参考) 16.允许C04、C07、C071、D01、D02、 D03、C08、C09、C121、C131、C14、C15、C16、C17、T13、T14为负值。17.A1、A2、A3、A4、A5、A6必须分别 等于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电软统企3表)中相应类之和。 18. A8必须等于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电软统企3表)中本年出口之和。 19.A82必须等于软件业务收入分类表中“E5 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合计。

学校统计报表

学校统计报表(总1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幼儿园)

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 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 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 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 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 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 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 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 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 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幼儿园):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或国有资产举办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国家级金 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事业单位(幼儿园):是指利用国有资产或财政专项补贴举办幼儿园的事业单位。如科研机构,大、中、小学(除民办) 等。 部队(幼儿园):是指在各地举办幼儿园的军队系统。 集体(幼儿园):是指利用集体或公共资产、经费举办幼儿园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或村委会。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 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二、填报说明 1.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 2.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 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 3.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 (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 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 名称;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6位代码,后6位为0。 4.附设教学班: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 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附设教学班报 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 6.学校(机构)所在地经度、学校(机构)所在地纬度: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纵向。经度表示形式:经度 .经分.经秒,有 效值范围为东经73度~135度。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横向。纬度表示形式:纬度.纬分.纬秒,有效值范围为北纬4度~54度。 取值方式:国家公布的1:50000的电子地图(已经颁布),县规划局、国土局、测绘局有电子地图。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 (201 /201 学年初) 制定机关:教育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3】 78 号

小学基层统计报表

小学基层统计报表 制表机关:教育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4]182号 填报范围:凡经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学、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小学教学点、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均应填报本表。报送单位:本表报送乡(镇)教育行政部门二份,经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 报送时间:本表应于本学年9月20日前报出。 说明:1、省地县代码使用国标码;乡镇代码由县(区)编序;学校名称代码由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或乡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序。 2、类别及类别代码填写:小学“11”;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2”;一贯制学校小学部“17”;小学教学点“18”;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19”。 3、办别及办别代码填写:教育部门和集体办“1”、民办“2”、其它部门办“3”。 4、城乡栏,城市学校填写“城市”,代码为“1”,县及镇政府所在地的学校填写“县镇”,代码为“2”;乡政府所在地和农村学校填写“农村”,代码为“3”。 5、所有名称和代码都要填写,不能为空格。 6、县镇学校具体所在地(县/镇)只有县镇学校填写,县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1”,镇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2”。 说明:1、在电话号码“-”前填写区号“-”后填写本校电话;2、校长、填表人只填汉字,不填代码;3、“学校属性代码”从左到右,前四位由国家级使用,后六位由省级使用。 单位:个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8);行关系为(01)=(02)+…+(07)。 小基3—1分年级、分年龄学生数单位:人

小基3-2 学生变动单位:人 …+(6); (7)=(8)+(9)+(10)+(11)+(12)+(14)+(15)。 小基4—1教职工 小基

学校统计工作方案

东新小学2016-2017学校统计工作方案随着教育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加强了对学校经费的控制,很多领导者中往往只重视教育管理,而忽视了对学校财务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导致学校财务混乱,资产流失严重。因此,内部审计显得尤重要。为充分发挥学校基础教育统计的服务职能,尽职尽责地落实好学校基础统计工作,推进我校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 的组织原则,我校建立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权负责统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严格进行数据审核和对统计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抽查。 为了保证学校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保副组长:吴庆峰(统计工作的策划、布置、各方工作协调) 组员:高明桥、马英、王刚(负责开展数据收集、汇总) 二、具体工作 1.制定学年度统计工作方案、修订和补充相关制度。 2.采集学生学籍数据与入学新生户籍分布情况;制作与学籍管理系统信息相符的学生花名册,完成相关报表。 3.收集教职员工信息变化与参加培训情况;建立培训情况记录档案,完成相关报表统计。 4.负责审核教学设备和图书购置与使用情况,完成相关报表统计。 5.核对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等变化情况,完成相关报表统计。 6.审核学校各部门上报数据是否达标。存档,存档过程严格遵守学校学籍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做好保密工作。 三、学校学籍管理、基础教育统计收尾工作。

做好学校学籍管理、教育统计等全部工作的电子、文本数据的档案留存和收尾工作,完善学校统计工作台账、学籍与统计工作档案。东新小学2016-2017学校统计工作方案

学校基层统计报表

2011-2012 学年初 学校基层统计报表 机构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_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111 幼儿园办别:□民办□集体□县级教育部门

基础基111 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 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 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设立幼儿园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并予备案。 3. 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 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 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其他部门(幼儿园):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或国有资产举办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事业单位(幼儿园):是指利用国有资产或财政专项补贴举办幼儿园的事业单位。如科研机构,大、中、小学(除民办)等。部队(幼儿园):是指在各地举办幼儿园的军队系统。 集体(幼儿园):是指利用集体或公共资产、经费举办幼儿园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或村委会。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二、填报说明 1. 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 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 2. 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 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 3. 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 位《统计用区划代码》。 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填写12 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 (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 6 位代码,后 6 位为0。 4. 附设教学班: 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附设教学班报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 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

用Excel 服务器实现生产统计报表管理信息系统

用E XCEL 服务器实现生产统计报表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 本文介绍应用Excel 服务器管理软件设计矿山生产统计报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介绍其中一套关联模板来阐明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关键词] 信息化、生产统计报表、Excel服务器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局部网覆盖面已经延伸到了各坑口、股室、工区,但在生产统计报表的业务流程上,目前仍处于各计算机独立工作,统计报表繁琐。统计日、月、季度、年度等报表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处理数据,数据采集较难,报表统计时间不及时,复制粘贴容易出错,查询工作量很大。Excel服务器(BC Excel Server 2008)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管理软件、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她将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集成为一个网络数据业务协同工作环境。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充分发挥Excel的应用水平,通过设计模板、定义工作流、定义表间公式等简易直观的操作,实现管理意图,轻松、快速构建能够适应变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系统设计基本思路 2.1安装与配置 安装Excel服务器软件时,需要选定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安装服务端程序和数据库,在服务器上需要安装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数据库。目前Excel 服务器支持的数据库产品是MS SQL Server2000、MSDE2000、MS SQL Server 2005。客户端只需要安装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客户端安装包。服务端的基础配置十分简单,进入管理控制台根据向导即可配置完成。客户端不需要任何配置,只要在登录服务器处输入服务端IP地址(或计算机名)即可。图一为服务器控制台的基本配置,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权限管理类工作:设置部门、角色、用户。 建立规范类工作:定义自动产生编号的规则,建立下拉列表、树型选择及列表选择等。 系统管理类工作:备份/恢复数据库,建立与其它应用系统(如财务软件、ERP 系统等)的数据库的集成,查看系统日志,监控与管理用户的连接等。 (图一)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幼儿园(盖章) 2016-2017学年度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制 二〇一五年六月

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 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 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 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幼儿园):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或国有资产举办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事业单位(幼儿园):是指利用国有资产或财政专项补贴举办幼儿园的事业单位。如科研机构,大、中、小学(除民办)等。 部队(幼儿园):是指在各地举办幼儿园的军队系统。 集体(幼儿园):是指利用集体或公共资产、经费举办幼儿园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或村委会。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二、填报说明 1.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 2.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 3.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 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6位代码,后6位为0。 4.附设教学班: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附设教学班报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 6.学校(机构)所在地经度、学校(机构)所在地纬度: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纵向。经度表示形式:经度 .经分.经秒,有效值范围为东经73度~135度。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横向。纬度表示形式:纬度.纬分.纬秒,有效值范围为北纬4度~54度。取值方式:国家公布的1:50000的电子地图(已经颁布),县规划局、国土局、测绘局有电子地图。

学校统计报表(小学)讲义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小学)

小学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 1.填报范围:小学、小学教学点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 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 小学:是指招收适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小学教学点:是指为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实施初等教育不计校数的教学机构。 少数民族学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小学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5.学制规定

统计系统多维报表使用说明

统计系统多维报表使用说明 统计系统现推出多维报表的试用版,通过此种方式,用户可以在Excel中自由组合自己需要的任意格式的汇总报表及图形展示。目前该功能仅对二级公司开放,各二级公司可以使用上次下发的初始化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使用说明如下: 1.安装Microsoft Query: 使用Excel连接多维报表需要客户端安装Microsoft Query。 a)在光驱中插入Microsoft Office光盘。 b)单击“添加或删除功能”按钮。如图(1): 图(1) c)展开Office工具项目,找到Microsoft Query,并选择“从本机运行”如图(2)

图(2) d)单击“开始更新”开始安装Microsoft Query。 2.连接多维报表: a)打开Microsoft Excel,单击菜单“数据/获取外部数据/新建数据库查询”,如图(3): 图(3) b)Excel弹出“选择数据源对话框”,选择“OLAP多维数据集”页,然后选中“<新 数据源>”,最后单击确定,如图(4):

图(5) c)弹出“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在“请输入数据源名称”的文本框中输入查询的名 称,例如“水路货代”。在“为您要访问的数据库选定一个OLAP供应者:”下拉列表中选择“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lap Services 8.0”。最后单击“连接” 按钮,如图(6): 图(6) d)Excel弹出“多维连接”向导。首先确保“分析服务器”处于选中状态。如果通过 外网访问,则在“服务器”文本框中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3a7636368.html,,如果通过内网访问,则输入http://172.16.0.228。在“用户ID”和“密码”中输入各自的初始用户名和密码(该用户名和密码为总公司统一下发的登录网络版的初始用户名和密码,如果遗忘请查阅电子邮件或向上级公司查询)。单击“下一步”,如图(7)(8):

学校统计报表幼儿园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幼儿园)

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 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校(机构) 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 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幼儿园):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或国有资产举办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事业单位(幼儿园):是指利用国有资产或财政专项补贴举办幼儿园的事业单位。如科研机构,大、中、小学(除民办)等。 部队(幼儿园):是指在各地举办幼儿园的军队系统。 集体(幼儿园):是指利用集体或公共资产、经费举办幼儿园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或村委会。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二、填报说明 1.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 2.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 3.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 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6位代码,后6位为0。 4.附设教学班: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附设教学班报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 6.学校(机构)所在地经度、学校(机构)所在地纬度: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纵向。经度表示形式:经度 .经分.经秒,有效值范围为东经73度~135度。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横向。纬度表示形式:纬度.纬分.纬秒,有效值范围为北纬4度~54度。取值方式:国家公布的1:50000的电子地图(已经颁布),县规划局、国土局、测绘局有电子地图。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