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倍体无籽西瓜缘何四倍体做母本

三倍体无籽西瓜缘何四倍体做母本

三倍体无籽西瓜缘何四倍体做母本
三倍体无籽西瓜缘何四倍体做母本

摘要: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一定要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作父本吗?这是所有生物学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实践中,反交情况下得到的三倍体所结的西瓜中,胚珠发育成厚且硬的种皮,食用品质差,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籽。究其原因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论,笔者先就各种假说做简单的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无籽西瓜;多倍体育种;母本

一、核质遗传说

种子胚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有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物质两个部分。根据细胞核遗传具有正、反交结果相同的特点,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能得到三倍体的种子。我们知道,生物的核遗传性状由父母亲本共同决定,细胞质遗传性状则几乎完全由母本决定。也就是说,如果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时,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是由四倍体母本提供的;反之,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的母本。实践中出现正反交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基因表达不同。

二、发育顺序说

生物的染色体组数越多,生长发育越慢,但同时体型会变大。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而种皮是母本发育的,是四倍体。因此,胚发育的时间短,而种皮发育的时间长。当胚发育完全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故种皮较薄,利于种子的萌发。反之,若是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胚同样是三倍体,但种皮是二倍体,种皮发育完全时胚尚未发育完全,等胚最终发育完全时,种皮已经发育得过度了,此时种皮增厚、硬化,播种时形成的三倍体种子难于突破种皮萌发。这一点只说明了三倍体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是否遇到障碍,并未真正解决三倍体种子种下后所结的三倍体果实为何出现“空壳种子”?但这也可以解释四倍体做母本更合适。

三、遗传缺陷说

选用四倍体做母本是因为多倍体的花粉的可育性低于二倍体。三倍体习惯产生过程中,四倍体的西瓜是普通二倍体经秋水仙素溶液诱导而形成的四倍体做母本,此四倍体为同源四倍体,属于同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是指细胞内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既由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形成的多倍体,而异源多倍体是指细胞内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同源多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往往多条染色体联合到一起形成多价体,使染色体分离不规则,导致育性下降,则同源多倍体比异源多倍体可育性低,那么,以二倍体做父本种子产量会高些。异源多倍体具有一般多倍体生长旺盛、器官巨大等优点,并且由于染色体组的多样化,具有永久杂合性(又称纯系优势)、遗传上的缓冲性和进化上较强的适应,所以更适于直接用于生产。三倍体西瓜做母本的四倍体在生产实践中并没有优势。

四、收获最大化说

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易想到的解释。正交时,得到的西瓜因为果肉细胞(即果皮)是四倍体的,因此果实比较大、味道甜美;而反交得到的西瓜(果皮细胞是二倍体的)比较小、含糖量也比较低。故从为人类服务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四倍体做母本,以获取更多产品。

海南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海南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摘要:从不同区域播种期的选择,幼苗的培育与管理,大田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介绍了海南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海南省是我国的“天然大温室”,其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使海南岛成为我国秋冬季无籽西瓜栽培的最理想场所。由于海南地形为多山地、少平原,中部有东北向西南走向的五指山做屏障,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气候,给海南无籽西瓜秋冬季生产延长播种和采收时问创造了条件,也形成了不同的栽培特点。 1.同区域播种期的选择海南栽培无籽西瓜可划分为3个区域: ①以五指山西南的东方、乐东县为主,这一区域遭受台风的几率相对较少,光照充足。秋西瓜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平均月降雨量仅15.6 mm,且逐渐减少,利于无籽西瓜的坐果及果实膨大。采收期为t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春种西瓜播种期在1月中旬至2月份,生长季节为该区的低温干旱期,灌溉方便又能避免北风袭击。 ②以海南南部三亚和陵水为代表,该区域播种期在l0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此时台风登陆渐止,雨量减少,光照充足。由于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南端,温度最低的1月份平均气温仍达19.6~C,因而是冬季栽培无籽西瓜最安全的地区。采收期在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 ③以琼东的文昌、琼海为主,该区域播种期在12月上中旬至翌年2月份,无籽西瓜生长前期温度较低,果实膨大期是在正常年份的雨季来临之前。 2.幼苗的培育与管理海南无籽西瓜生产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栽培,其过程包括选种、浸种、嗑种、催芽播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营养土按50%腐熟牛粪、50%地表土、加0.2%j元复合肥配制。海南土壤含沙量较大,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土中养分不高,加之东方、乐东、三亚秋种育苗期间常出现暴雨天气,土中养分容易流失,故应在营养土中增加有机肥含量,幼苗生长较弱时适当追施0.3%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料,以便培育壮苗。苗期管理根据海南不同区域的气候特性各有偏重。东方、乐东、三亚地区秋种育苗期间,高温、暴雨尚未完全结束,常会出现34℃以上高温天气,气温变化大,晴雨有时1 d内交替出现几次,因此既要防止高温出现高脚苗,又要防止暴风雨突然袭击使幼苗损失,产生病害。文吕、琼海区域育苗多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促进幼苗生长。为了方便管理及确保定植

关于无籽西瓜的几个问题

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三倍体无籽西瓜没有种子,那么他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是哪里得来的呢? 三倍体无籽西瓜发育生长素的来源问题 新教材上册讲到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时说:“发育着的种子能够产生大量生长素,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下册教材讲三倍体时又言:“三倍体开花时,授以二倍体成熟花粉,能刺激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西瓜),因为胚珠并不发育成种子,所以这种西瓜叫无子西瓜”。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没有胚珠,不形成种子,也就不产生大量生长素,那三倍体子房如何发育?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受的二倍体的花粉起了作用。我们知道,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可能产生种子。但是当其柱头接受了二倍体的花粉后,花粉在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使得色氨酸转化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了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子房中去,促发了其子房合成了大量生长素;还有,二倍体花粉本身也携带少量的生长素,受粉以后也可以扩散到子房中去,正是这两种途径的共同作用,才促使了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最终形成了无籽西瓜! ★必须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①关于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是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 成果实。 ②为何不以二倍体西瓜为母体? 如果以二倍体西瓜作为母体,四倍体西瓜作父本,也能得到三倍体种子,但这种三倍体种子结的西瓜,因珠被发育成厚硬的种皮,达不到“无籽”的目的。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秋水仙素应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幼苗具有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 ④秋水仙素处理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如根部细胞染色体数仍为二倍体。 ⑤四倍体植株上结四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内结的种子为三倍体,其种皮为四倍体。 三倍体西瓜的果皮种皮是四个染色体组,来源于母本,胚芽由受精卵发育来,有3个染色体组(2 1),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有五个染色体组 用二倍体西瓜为亲本,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倍体西瓜 答案选A。 5个染色体是指胚乳吗,可是西瓜有胚乳? C选项的当年杂交的结果是什么意思? 8.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物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形成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无籽西瓜高效栽培专业技术

无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无籽西瓜因其瓜形为圆球形、耐储存、肉脆嫩、含糖量高、口感好、优质、高产而受到广大市民欢迎。近年来在我市种植,平均667㎡产量4100㎏以上,品质优良。 一、前期准备 1、土壤选择 土壤应选择3年未种过瓜类的砂壤土为宜。 2、炕土除草 土壤在秋冬季深翻炕土,当土表出现杂草约1㎝高、面积60%左右时施用除草剂,除草剂选用百草枯;当土表杂草枯死后再深翻炕土,整地起垄,施用除草剂除草,同时理好排水沟。 3、重施基肥 在定植前一周左右亩施复合肥50kg、尿素10kg、钾肥20kg、饼肥100kg、农家肥1000-2000kg作基肥,将瓜畦整成瓦背形,瓜畦宽度在3.0-3.5米间,覆盖好地膜待用。 4、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要求肥沃、营养成分齐全、通透性良好、无虫、无菌、无草籽。营养土可用70%未种过瓜类的园土加30%腐熟堆肥拌匀,每百公斤营养土加0.5kg复合肥配制而成,配制好营养土用

福尔马林及敌百虫进行消毒。 二、适时播种 1、种子选择 种子选择湖南南湘种苗公司引进的中晚熟、抗逆力强、优质、高产的无籽西瓜品种:“雪峰”花皮无籽、“雪峰”黑马王子、“雪峰”密黄无籽。 2、种子处理 西瓜种子因壳厚而出芽率及成苗率低,需人工破壳。浸种可用55℃温水在自然冷却下,浸种2.0小时左右,充分洗净后,用牙齿或钳子将种壳破开1/3,破壳以不损害种胚为原则,要保证钳子、嘴、手不沾油,然后催芽。催芽时,先将种子放置在32-35℃的温度下催芽4-5小时,促其迅速萌动,再用28-30℃的温度继续催芽24-36小时,待种芽有1.0cm时开始播种。 3、适时播种 我地以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为确保温度一般应采用双棚覆盖加电热线育苗。播种的方法为:在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充分浇透底水,覆盖好地膜待用。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央打一深约1cm的小孔,将芽尖向下,芽一边贴土,种子平放土面,然后盖土,厚度在1-1.5cm左右。 4、苗床管理

浅谈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目录 目录 0 摘要 (1) 前言 (2) 1 现状及展望 (3) 1.1无籽西瓜的栽培概况 (3) 1.2无籽西瓜的栽培制度 (3) 1.3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 (3) 2 瓜的选地与整地 (4) 2.1瓜田的选择 (4) 2.2施基肥、整地做畦 (4) 3 无籽西瓜育苗移栽与大田直播 (4) 3.1嗑种催芽 (4) 3.2育苗移栽 (5) 3.3大田直播 (5) 4 无籽西瓜的田间管理 (5) 4.1中耕除草 (5) 4.2追肥浇水 (5) 4.3整枝与压蔓 (6) 4.4人工授粉促进坐果 (6) 4.5果实管理 (6) 5 无籽西瓜的适时采收 (6)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9)

摘要 本文概述了无籽西瓜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无籽西瓜的发展前景,对包括整地施肥、催芽育苗、田间管理等无籽西瓜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管理要求和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为科学种植无籽西瓜提供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为实际生产者的规范化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无籽西瓜;温度;人工授粉

前言 西瓜汁多味甜,清凉爽口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果味甘甜而性寒。,堪称瓜中之王。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在炽热的夏日或气温闷热的热带夜晚,只要有冷冻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热的效果。西瓜富含维生素A、Bl、B2、C,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4N=44),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4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3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籽。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在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一般来说,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幼嫩种子提供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根据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而来的。但是,无籽西瓜的发育仍然需要生长素。一般来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存在着与生长素合成有关的酶系。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脱羧作用和两个氧化步骤,最终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长素外,同样也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四倍体植株的子房内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体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无籽西瓜是用种子种出来的,但这个种子不是无籽西瓜里的种子,而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里的种子.由于是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时期会发生紊乱,所以它本身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没有种子. 无籽西瓜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果品,是受欢迎的保健蔬菜。长期以来,许多园艺科技工作者为生产无子果实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今无籽果实的培育工作已有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了。在育种方面,培育出了无核密橘、无核葡萄等作物品种;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面,用2,4-D处理雌花子房结出了无籽番茄,用赤霉素处理结出了无核葡萄。在无籽西瓜的培育上更是硕果累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育成了凤山1号、农友新1号、新秋3号、无籽3号、雪峰无籽304、广西2号、黑蜜2号、新晨1号等著名无籽西瓜品种,并开始大面积栽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5年的统计资料,西瓜在世界十大果品之中居第五位,我国西瓜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之冠,2002年的总产量占全世界的68%,堪称世界第一西瓜栽培大国。 瓜类作物的经济效益高又是理想的前茬作物,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增产,且可实行棉、粮、油行间套作,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很高,瓜类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一定的作

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三倍体西瓜的果皮种皮是四个染色体组,来源于母本,胚芽由受精卵发育来,有3个染色体组(3×11),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有5个染色体组。 [注意]四倍体植株上结四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内结的种子为三倍体,其种皮为四倍体。1.用二倍体西瓜为亲本,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倍体西瓜 答案:A 5个染色体组是指胚乳吗,可是西瓜有胚乳?C选项的当年杂交的结果是什么意思? 2.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物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形成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A.4、2、2、4 B.4、4、3、5 C.3、3、3、4 D.4、4、3、6 3.已知西瓜为雌雄同株且雌雄异花的植物。果皮浅绿色的基因型为aaaa四倍体西瓜与果皮带深绿色条纹的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间行种植,随机受粉。然后用四倍体植株所结的种子再种植,待上述种子长成植株后去雄再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则所得的西瓜() A果皮均为浅绿色,无子B果皮均为带深绿色条纹的,有子 C果皮有的为浅绿色的,有子;果皮有的为带深绿色条纹的,无子 D果皮有的为浅绿色的,无子;果皮有的为带深绿色条纹的,有子 4..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解析】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一代西瓜植株是三倍体,由于其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因而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故不能结种子。若经适当处理,如用二倍体花粉刺激其子房,可结出无籽西瓜。该果实仅由果皮构成,由于果皮细胞属于三倍体西瓜植株的体细胞,故该果实为三倍体。答案:CD 点评: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较复杂,应利用课本插图加深理解。 问题二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两者都为单性结实(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因而果实中都无种子。但有三方面不同: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种皮是母本发育的,是四倍体,所以胚的发育时间比种皮的发育时间短,当胚发育完全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故种皮较薄,利于播种。 反过来,若是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胚是三倍体,种皮是二倍体,种皮发育完全时胚尚未发育完全,等胚最终发育完全时,种皮已经发育的过盛了,此时种皮较厚,播种时便不利于发芽了。故只能用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 那还与细胞质的遗传有关,细胞质的遗传是母本遗传,正如:用4倍体做母本~以后的西瓜的瓢就多皮很薄的意思 西瓜三倍体植株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未形成正常生殖细胞,因而不能形成种子。但在三倍体植株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色氨酸转变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西瓜三倍体植株的子房中去,引起子房合成大量的生长素;其次,二倍体西瓜花粉本身的少量生长素,在授粉后也可扩散到子房中去,这两种来源的生长素均能使子房发育成果实(三倍体无籽西瓜)。 如果用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四倍体西瓜作父本,即进行反交,则会使珠被发育形成的种皮厚硬,从而影响无子西瓜的品质。 如果仅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考虑,无论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还是用四倍体作父本用二倍体作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代都是三倍体。但是,三倍体西瓜并非不产生胚珠,而是胚珠中不能正常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没有种子的所有部分,只是没有种子的胚和胚乳而已,种子的种皮还是有的。 我们知道,真核生物除了有核基因外,线粒体、叶绿体中还有细胞核质基因,而后者则几乎全部是来自母本的。也就是说,如果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四倍体;反过来,如果用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 实践证明,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的三倍体西瓜,其珠被能正常发育成种皮!这样一来,得到的“无籽西瓜”在吃的时候,人们的感觉将是完全有籽的!因为,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有籽西瓜,并不是不喜欢它种子中的胚,而是不喜欢它那坚硬的种皮!

【整理】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三倍体无籽西瓜没有种子,那么他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是哪里得来的呢? 三倍体无籽西瓜发育生长素的来源问题 新教材上册讲到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时说:“发育着的种子能够产生大量生长素,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下册教材讲三倍体时又言:“三倍体开花时,授以二倍体成熟花粉,能刺激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西瓜),因为胚珠并不发育成种子,所以这种西瓜叫无子西瓜”。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没有胚珠,不形成种子,也就不产生大量生长素,那三倍体子房如何发育?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受的二倍体的花粉起了作用。我们知道,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可能产生种子。但是当其柱头接受了二倍体的花粉后,花粉在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使得色氨酸转化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了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子房中去,促发了其子房合成了大量生长素;还有,二倍体花粉本身也携带少量的生长素,受粉以后也可以扩散到子房中去,正是这两种途径的共同作用,才促使了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最终形成了无籽西瓜! 必须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①关于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是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②为何不以二倍体西瓜为母体? 如果以二倍体西瓜作为母体,四倍体西瓜作父本,也能得到三倍体种子,但这种三倍体种子结的西瓜,因珠被发育成厚硬的种皮,达不到“无籽”的目的。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秋水仙素应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幼苗具有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 ④秋水仙素处理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如根部细胞染色体数仍为二倍体。 ⑤四倍体植株上结四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内结的种子为三倍体,其种皮为四倍体。 三倍体西瓜的果皮种皮是四个染色体组,来源于母本,胚芽由受精卵发育来,有3个染色体组(2 1),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有五个染色体组 用二倍体西瓜为亲本,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倍体西瓜 答案选A。 5个染色体是指胚乳吗,可是西瓜有胚乳? C选项的当年杂交的结果是什么意思? 8.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物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形成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A.4、2、2、4 B.4、4、3、5 C.3、3、3、4 D.4、4、3、6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的问题释疑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的问题释疑 1、三倍体无籽西瓜为什么含糖量比普通西瓜能提高10%,且产量高,抗逆性强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这一系列变异特征,显然是由于核内染色体加倍,以致等位基因增加而引起的“剂量效应”。当然,由于三倍体西瓜无籽,本当储藏于种子的子叶中的那部分营养物质,就以糖的形式存在于果实的果肉细胞中了,这也是三倍体无籽西瓜比普通西瓜含糖量高的原因之一。 2、使用人工方法获得同源四倍体,为什么选择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作为处理对象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实质上是利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导致植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能力较强,故适合作为处理对象。 3、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是否所有细胞染色体组都是四个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秋水仙素应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幼苗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 但秋水仙素处理后,只能使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如根部细胞染色体组数仍为两个染色体组。 4、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4n×♂2n)时,用二倍体为四倍体提供花粉,如果反交,能否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 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如果反交,能否获得三倍体的西瓜种子呢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无论正交或反交,都能产生三倍体的种子。但是反交获得的三倍体西瓜雌花中的珠被会发育成硬壳种皮,种子发育比较困难,形成的三倍体种子难于萌发;且果实品质差,而正交,不但能获得三倍体的种子,且四倍体的西瓜吃着味道甜美。故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时通常以二倍体为四倍体提供花粉。 5、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获得三倍体西瓜,为什么高度不育 三倍体西瓜的细胞内有三个染色体组,当它进行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会发生紊乱,造成染色体很难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结果得到的绝大多数配子是染色体数目不均衡的配子,不能正常的受精结实,只有极少数的配子为正常配子,可见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高度不育的。 6、三倍体无籽西瓜真的无籽吗若有子,可为几倍体 三倍体无籽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中存在三条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常常发生联会紊乱,导致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我们说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无子的。 但也会出现减数分裂过程中,两组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组移到另一极,这样就可以产生含两个染色体组和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那么它在接受二倍体植物产生的花粉以后,就可以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和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将来就可以形成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种子。也可能三个染色体都移向一极。 7、三倍体无籽西瓜能否遗传如何遗传 因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但是三倍体无籽西瓜由于没有种子,所以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要想大量繁殖,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如扦插瓜秧)。 8、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两次用到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其生理作用相同吗 两次授粉,其生理作用是不同的。 (1)第一次授粉是将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在四倍体西瓜的雌蕊柱头上,其目的是让二者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

牙鲆单倍体_三倍体_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第23卷第3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Vol.23No.3 2008年6月JOURNAL OF DAL I A N F I SHER I ES UN I V ERSI TY Jun.2008 文章编号:1000-9957(2008)03-0161-07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 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刘海金1, 王常安2、3, 朱晓琛2、3, 刘永新4,  张晓彦4, 侯吉伦4, 唐 楠4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在水温为(1610±015)℃、pH为810~813、盐度为301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 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 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 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 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 通二倍体胚胎约61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h30m in和67h50m in孵化出膜, 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 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15±212)%,畸形率为(9712±116)%;雌核 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16±310)%,畸形率为(1312±213)%;三倍体出膜率为(8213±311)%,畸形 率为(1613±21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关键词: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 中图分类号:Q13214 文献标志码:A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冷温性底层海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海域。牙鲆生长快、个体大,且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牙鲆的养殖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在解决了从孵化到变态的培育技术后,日本开展了规模化育苗和放流增殖[2-3]。20世纪90年代,国内牙鲆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现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 关于牙鲆的胚胎发育,据安永义畅[5]报道,牙鲆卵的直径约019mm,有1个油球,围卵腔较窄;在水温10~20℃,盐度26~50下可以正常发育,最适水温为15℃,盐度为34;10℃水温下孵化时间约165h,20℃时约33h。田永胜等[6]的观察结果表明,牙鲆在14~16℃下发育93h出膜。张榭令等[7]报道,牙鲆在水温1416~1515℃下,胚胎发育经63h30m in进入孵化期。关于牙鲆胚胎发育的时序关系还缺乏精确的定量研究。 牙鲆雌性个体比雄性大,为了发挥雌性生长快的优势,作者在进行人工诱导牙鲆雌核发育研究的同时,对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过程作了比较,以期为牙鲆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亦为牙鲆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和试验条件 试验分别于2005年5月和200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进行。试验亲鱼为该站人工养殖的牙鲆,真鲷Pagroso m us m ajor为福建网箱养殖的商品鱼经人工养殖成为亲鱼。雌性牙鲆亲鱼体重约2500g,雄性牙鲆亲鱼体重约1000g,雄性真鲷体重约1200g。牙鲆产卵水温  收稿日期:2007-09-25  基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1207);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6跨18);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 B23260365) 作者简介:刘海金(1951-),男,研究员。E-mail:liuhaijin2005@1261com

无籽西瓜培育过程相关问题

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三倍体无籽西瓜没有种子,那么他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是哪里得来的呢? 三倍体无籽西瓜发育生长素的来源问题 新教材上册讲到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时说:“发育着的种子能够产生大量生长素,在生长素的作用下,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下册教材讲三倍体时又言:“三倍体开花时,授以二倍体成熟花粉,能刺激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西瓜),因为胚珠并不发育成种子,所以这种西瓜叫无子西瓜”。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没有胚珠,不形成种子,也就不产生大量生长素,那三倍体子房如何发育?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受的二倍体的花粉起了作用。我们知道,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可能产生种子。但是当其柱头接受了二倍体的花粉后,花粉在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使得色氨酸转化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了三倍体西瓜植株的子房中去,促发了其子房合成了大量生长素;还有,二倍体花粉本身也携带少量的生长素,受粉以后也可以扩散到子房中去,正是这两种途径的共同作用,才促使了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最终形成了无籽西瓜! ★必须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①关于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是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②为何不以二倍体西瓜为母体? 如果以二倍体西瓜作为母体,四倍体西瓜作父本,也能得到三倍体种子,但这种三倍体种子结的西瓜,因珠被发育成厚硬的种皮,达不到“无籽”的目的。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秋水仙素应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幼苗具有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 ④秋水仙素处理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如根部细胞染色体数仍为二倍体。 ⑤四倍体植株上结四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结的种子为三倍体,其种皮为四倍体。 三倍体西瓜的果皮种皮是四个染色体组,来源于母本,胚芽由受精卵发育来,有3个染色体组(2 1),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有五个染色体组 例1:用二倍体西瓜为亲本,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 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体组数可存在2、3、4、5个染色体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第一年结的西瓜其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数不同,均是当年杂交的结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体做母本,与二倍体的父本产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倍体西瓜【解析】第一年,二倍体西瓜植株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加倍,成为四倍体西瓜,作母本,普通二倍体西瓜作父本,二倍体西瓜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组为2个,四倍体西瓜体细胞染色体组为4个;二倍体西瓜植株开花,其花粉粒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都减半,为1个染色体组;四倍体为母本,其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的问题释疑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的问 题释疑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中的问题释疑 1、三倍体无籽西瓜为什么含糖量比普通西瓜能提高10%,且产量高,抗逆性强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这一系列变异特征,显然是由于核内染色体加倍,以致等位基因增加而引起的“剂量效应”。当然,由于三倍体西瓜无籽,本当储藏于种子的子叶中的那部分营养物质,就以糖的形式存在于果实的果肉细胞中了,这也是三倍体无籽西瓜比普通西瓜含糖量高的原因之一。 2、使用人工方法获得同源四倍体,为什么选择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作为处理对象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实质上是利用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导致植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由于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能力较强,故适合作为处理对象。 3、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是否所有细胞染色体组都是四个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秋水仙素应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幼苗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 但秋水仙素处理后,只能使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如根部细胞染色体组数仍为两个染色体组。 4、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 4n×♂ 2n)时,用二倍体为四倍体提供花粉,如果反交,能否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 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如果反交,能否获得三倍体的西瓜种子呢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无论正交或反交,都能产生三倍体的种子。但是反交获得的三倍体西瓜雌花中的珠被会发育成硬壳种皮,种子发育比较困难,形成的三倍体种子难于萌发;且果实品质差,而正交,不但能获得三倍体的种子,且四倍体的西瓜吃着味道甜美。故获得三倍体西瓜种子时通常以二倍体为四倍体提供花粉。 5、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获得三倍体西瓜,为什么高度不育 三倍体西瓜的细胞内有三个染色体组,当它进行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会发生紊乱,造成染色体很难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结果得到的绝大多数配子是染色体数目不均衡的配子,不能正常的受精结实,只有极少数的配子为正常配子,可见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高度不育的。 6、三倍体无籽西瓜真的无籽吗若有子,可为几倍体 三倍体无籽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中存在三条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常常发生联会紊乱,导致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我们说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无子的。 但也会出现减数分裂过程中,两组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组移到另一极,这样就可以产生含两个染色体组和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那么它在接受二倍体植物产生的花粉以后,就可以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和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将来就可以形成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种子。也可能三个染色体都移向一极。 7、三倍体无籽西瓜能否遗传如何遗传 因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但是三倍体无籽西瓜由于没有种子,所以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要想大量繁殖,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如扦插瓜秧)。 8、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两次用到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其生理作用相同吗 两次授粉,其生理作用是不同的。 (1)第一次授粉是将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在四倍体西瓜的雌蕊柱头上,其目的是让二者进行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

鱼类三倍体育种及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实施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区别 金玥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0812104) 摘要:本文就现在推广的三倍体育种和传统的二倍体育种在鱼体的身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血液理化指标及三种育种方法上做一比较,得出即使三倍体育种现在广泛推行但是它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所以在我们大力支持三倍体育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传统的二倍体育苗,毕竟回归自然改善自然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体现.本文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三倍体二倍体育种 一.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定义: 三倍体是: ?定义1: 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 ?定义2: 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 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定义4: 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 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二倍体是: ?定义1: 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生物为二倍体。 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 ?定义2: 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 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以2n表示。 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定义4: 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 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二.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身体结构区别 1.外形 成年三倍体鲫鱼(图一) 成年二倍体鲫鱼(图二) 从图一和图二可见成年三倍体鲫鱼在体积上比成年二倍体鲫鱼要大,其鱼尾、腹鳍、背鳍和头部的大部分器官都比二倍体的鱼大。此外,三倍体鱼的腹部比二倍体体积要大,其背部肌肉比二倍体鱼要紧实。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露地+大棚)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1 .种子 “破壳 ” 无籽西瓜种子的种皮较厚,不饱满,所以出芽很困难,必须进行 “破壳”才能顺利发芽。种子 消毒后,经 8-10 小时浸泡,捞出用干布擦净种子表面水及粘液质物,然后用牙齿轻轻嗑一 下种脐。磕时将种面垂直,立着磕种子嘴,使其略开一个小口,占种脐长度的 1/3 左右即 可。磕种时一定要轻,种皮开口要小,不要伤及种仁。也可用克丝钳轻轻格种子嘴夹开,或 用小刀斜削种脐两边,进行 2 .催芽和育苗温度要高 无籽西瓜发芽要求的温度较高, 育苗温度也要高于普通西瓜 如架设风障,加厚草苫或麦秸等。此外,在苗床管理时,还应 适当减少通风量,以防止床内 温度 下降太快。 3 .及早育苗 无籽西瓜幼苗期生长缓馒, 长势较弱, 应比普通西瓜早播种早育苗。 由于无籽西瓜耐热性比 普通西瓜强,所以多采用温床育苗,如电热温床、火炕、加温温室等。播种期应比普通西瓜 提早 3-5 天 4 .肥水齐攻 无籽西瓜伸蔓后, 根系发达, 茎叶生长旺盛因而需肥数量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多。 一般亩施土 杂肥 4000-5000 公斤,饼肥 60-80 公斤,过磷酸钙 40- 50 公斤,硫酸铵 50 公斤或尿 素 30 公斤,硫酸钾 25 公斤。土杂肥和磷肥做基肥沟施或穴施,其他肥料做追肥分 3-4 次施用。 无籽西瓜苗期生长缓慢, 伸蔓以后生、长加快,到开花坐果期生长势更加旺盛,这时如果肥 水供应不当,很容易造成徒长跑秧,难以坐果。因此,从幼苗 花开花前应适当控制肥水。浇水 以小水暗浇为宜。从果后 肥水供应量,肥水齐攻,促进果实迅速膨大。 5 .间种普通西瓜 由于无籽西瓜的花粉。没有生殖能力,不能起授粉作用, 田必须间种普通西瓜品种。生产上一般 3 行或 4 行无籽西瓜间种 1 行普通西瓜, 作为授粉 株,主要是借助授粉株花粉的刺激作用使无籽西瓜的子房膨大。 选用的普通西瓜品种的果皮, 应与无籽西瓜品种的果皮有明显的不同特征,以便在采收时与无籽西瓜区别开来。 6 .高节位留瓜 无籽西瓜坐果节位低时, 不仅果实小, 果形不正, 果皮厚, 而且种壳多, 并有着色的硬种壳, 易空心和裂果。适宜坐果节位的果实则个头较大,形状美观,果皮较薄,秕籽少,不易空心 和裂果。生产中一般多选留主蔓上第三雌花 7 .适当早采 无籽西瓜的收获适期比普通西瓜要求严格,破壳 ”。 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平均约高 3 — 5 C,即以32 — 35 C 为宜。 3-4 C,因此,除利用温床育苗外,要加强苗床的保温工作, “甩龙头 ”后到目的节位的雌 5 — 7 天,幼果鸡蛋大小后,加大 单独种植坐不住果;所以无籽西瓜 ( 第二十节左右 ) 留瓜。 生产中一般比普通西瓜适当提早采收。 如果采收

三倍体无籽西瓜缘何四倍体做母本

摘要: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一定要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作父本吗?这是所有生物学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实践中,反交情况下得到的三倍体所结的西瓜中,胚珠发育成厚且硬的种皮,食用品质差,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籽。究其原因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论,笔者先就各种假说做简单的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无籽西瓜;多倍体育种;母本 一、核质遗传说 种子胚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有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物质两个部分。根据细胞核遗传具有正、反交结果相同的特点,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能得到三倍体的种子。我们知道,生物的核遗传性状由父母亲本共同决定,细胞质遗传性状则几乎完全由母本决定。也就是说,如果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时,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是由四倍体母本提供的;反之,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的母本。实践中出现正反交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基因表达不同。 二、发育顺序说 生物的染色体组数越多,生长发育越慢,但同时体型会变大。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而种皮是母本发育的,是四倍体。因此,胚发育的时间短,而种皮发育的时间长。当胚发育完全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故种皮较薄,利于种子的萌发。反之,若是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胚同样是三倍体,但种皮是二倍体,种皮发育完全时胚尚未发育完全,等胚最终发育完全时,种皮已经发育得过度了,此时种皮增厚、硬化,播种时形成的三倍体种子难于突破种皮萌发。这一点只说明了三倍体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是否遇到障碍,并未真正解决三倍体种子种下后所结的三倍体果实为何出现“空壳种子”?但这也可以解释四倍体做母本更合适。 三、遗传缺陷说 选用四倍体做母本是因为多倍体的花粉的可育性低于二倍体。三倍体习惯产生过程中,四倍体的西瓜是普通二倍体经秋水仙素溶液诱导而形成的四倍体做母本,此四倍体为同源四倍体,属于同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是指细胞内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既由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形成的多倍体,而异源多倍体是指细胞内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同源多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往往多条染色体联合到一起形成多价体,使染色体分离不规则,导致育性下降,则同源多倍体比异源多倍体可育性低,那么,以二倍体做父本种子产量会高些。异源多倍体具有一般多倍体生长旺盛、器官巨大等优点,并且由于染色体组的多样化,具有永久杂合性(又称纯系优势)、遗传上的缓冲性和进化上较强的适应,所以更适于直接用于生产。三倍体西瓜做母本的四倍体在生产实践中并没有优势。 四、收获最大化说 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易想到的解释。正交时,得到的西瓜因为果肉细胞(即果皮)是四倍体的,因此果实比较大、味道甜美;而反交得到的西瓜(果皮细胞是二倍体的)比较小、含糖量也比较低。故从为人类服务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四倍体做母本,以获取更多产品。

遗传学名词解释

1. 表现度(Expressivity):一些基因在不同个体中表达不一致,具有个体差异性。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2. 拟表型(Phenocopy):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化,有时与基因改变引起的表型变化类似。 3.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F1表现与亲本之一相同,而非双亲的中间型或者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4.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杂合子中显性形状不能完全掩盖隐性性状的现象。 5.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 6.共显性(Codominance):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 7. 致死基因(lethal allele):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8.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的基因叫隐性致死基因。如植物中的白化基因等。 9.显性致死(dominant lethal):杂合状态即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如显性基因Rb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人的结节性硬化症。 10.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在配子期致死。 11.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在胚胎期或成体期致死。 12. 等位基因(allele):二倍体生物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13.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指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14.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指不能进行自花受精或同一品系内异株花粉受精,而不同基因型株间授粉可结实的现象。 15. 连锁(linkage):若干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而发生连系 遗传的现象。 16. 连锁群(linkage group):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是指同一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凡是充分研究过的生物,连锁群的数目都应等于其单倍体的染色体数。 17. 交换(exchange):成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基因的互换。 交换的过程:杂种减数分裂时期(前期I的粗线期)。 18. 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将这种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一般以XY或ZW表示。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成对的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19. 常染色体(Autosomal):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其它各对染色体,通常以A表示。常染色体的各对同源染色体一般都是同型,即形态、结构和大小基本相同。 20. 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21. 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又称“X小体”、“X染色质”、“性染色质或巴氏小体”。女性间期细胞核中的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有转录活性,另一条则失去转录活性,并形成固缩状态,染色很深,紧贴在核膜内侧缘,大小约1μm,其形态为平凸形、馒头形或三角形等,称为性染色质。也指高等哺乳动物体细胞核内的一种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小体。遗传上为堕性的X染色体木身由于在分裂间期的体细胞核内进行了异常的凝缩,所以又称X染色质。 22. 性连锁(sex linkage):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