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

1、法律与原始社会其他社会规范的不同

2、夏朝法律的来源

认可:礼、战争命令、苗族习惯法

制定:禹刑

3、夏朝法律的内容

法律是出现国家,出现私有制之后才出现的社会规范,法律跟原始社会的其它社会规范有什么不同呢?第一,法律是国家制订和认可的;第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也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效的方法,我们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学习。大家会问:法律是国家产生之后出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是凭空想出来的吗?我们说不是,虽然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它是符合社会经济基础要求之下通过认可已有的规范,制订新的社会规范,通过这两种方式制订它的。所以制订和认可是法律制订的两种方式。

夏朝作为第一个奴隶制法律,它主要采取哪种方式呢?夏朝更主要采取的是认可的方式,但并不排除制订。它所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原始社会的礼仪,认可了当时军队的命令、军令,认可了原始社会苗族的习惯法。在原始社会礼就存在,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它所包括是伦理道德等诸多的行为规范,它起着治理当时原始社会的作用。除了礼之外,原始社会的战争是很多的,所以说军队的命令自然而然也成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所以说军令也是夏朝法律的来源。

除此之外,在原始社会还有苗族,在统治它的原始社会时不信神,用的是法律。有史书记载苗族那时有了五刑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奴隶制五刑,这个五刑被夏朝法律所认可。除了认可这种形式外,还制订了一些统治阶级认为对统治所需要的一需内容。通过史料发现,夏朝出现了禹刑,这是原始社会所没有的。还在夏朝出现了赎刑,以钱来赎罪,它也是夏朝制订的新的内容。这些是夏朝法律从何而来。

夏朝法律容易有哪些内容:教材讲了四点,其中有制订的,有认可的。我们看一看具体内容:夏朝的法律制度大家重点掌握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3、“昏、墨、贼,杀”;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的监狱被称作“圜土”、“均台”或“夏台”。

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

1、商朝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神权思想

2、商朝的刑名,主要是死刑和肉刑

3、商朝王位的继承制度的发展

——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商朝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神权思想。商朝的统治者是受上天的指令对人间进行统治,你们要绝对的服从商王,也就是服从上天。商王对你们的处罚也是受了上天的指令,就是天罚,你们必须绝对服从。这样通过天命天罚对商朝人民进行统治,商朝是在这种神秘色彩的统治下存在的。

这章重点掌握商朝的刑名有哪些。商朝的死刑,它的适用方法有很多,有斩、炮烙、醢、脯、劓殄。肉刑的存在是一种不仁道的,它的适用方法有四种: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再加上大辟就是奴隶制五刑。

在商朝出现了继承制。在这里重点讲商朝王位的继承制度,我国的继承制度基本从商朝确定下来。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但以弟及为主。商朝中后期,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私有观念进一步加强,父死子继逐渐取代兄终弟及。实行父死子继以后,商朝后期,又逐渐实行嫡长继承制。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容易理解,那什么是“立子以贵不以长”呢?王位的继承必须是妻所生的长子,不管他贤与不贤。历史上的商纣王就依据此规定,当上国君的。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

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一个。

第三章西周的法律制度

1、西周的宗法礼治思想

“亲亲”、“尊尊”——礼治思想的核心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

3、婚姻立法

4、买卖契约质剂

西周时期把“亲亲”、“尊尊”作为礼治思想的核心,不允许任何人动摇它们的地位。西周在礼、刑的适用上,贯彻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原则。所谓“礼不下庶人”,一方面是说作为统治阶级特权的“礼遇”,庶人百姓不得享有或无从享有。所谓“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刑”在任何情况下不适用“大夫”以上的贵族,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嫡长继承制,长子继承财产、王位,所以都是长子继承,舜子不能参与继承,这样确立了宗法等级制度。

西周统治者总结了夏商灭亡的教训,在刑事立法方面提出了“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尚德,提倡德教,对犯罪者要施以宽缓的政策;所谓“慎罚”,就是对刑罚的适用,采取审慎的政策。“义刑义杀”指导思想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所以出现了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4)罪疑从赦。

西周统治者对婚姻问题极为重视。为了加强对婚姻问题的管理,设立了掌管婚姻事务的机构,媒氏就是婚姻管理机关。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照周礼规定,同姓之间不许通婚,“娶妻不娶同姓。” 这对当时或以后我国古代人口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娶于异姓”,还有其政治目的,就是“附远厚别”。还表现在婚礼方面。凡婚姻关系的缔结,要先后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道繁琐的程序,即后世所谓的“六礼”。

离婚是婚姻关系的终止。只有丈夫才有可以提出离婚,而妇女是不能提出理由的。据《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所以叫“七出”、“七去”。所谓“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但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丈夫则不得休弃妻子。“有所娶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故称“三不去”,也叫“三不出”。

西周出现了买卖契约质剂。

第四章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

1、春秋之际社会的变化

2、各国相继公布成文法

——郑国、晋国

3、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4、《法经》的制定、内容及意义

春秋,很多人说春秋的得名是因为孔子的著述而来,这个时期是百家争名百花齐放的时期,是中国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其中孔子的儒家是百家中的主要的一家,所以以孔子的春秋命名。何为战国,春秋百家之后通过兼并,逐渐变成了几个诸侯国,就成了战国。几个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战争不断。

春秋尚属于奴隶制的晚期,战国是新的社会的形态(封建制法律制度)建立的初期。这个时期周公的礼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经济权利,他们想从奴隶主手中夺取政策,这样两个不同阶层展开战乱,不同学派也对他们摇旗呐喊。这时期儒墨法道家的思想较为突出。这个时期在法律上提出的要求是要求奴隶主公布成文法。郑国和晋国的举动较大,郑国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子产铸刑鼎,第一次公布成文法。二是邓析造竹简。

春秋之后新兴地主从奴隶主手中夺取了政权,战国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新的政权,采用的是强有力的手段法家思想,他们提出,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3、重其轻者

《法经》是战国初期李悝制定的。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经》六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他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把盗、贼放在开头部分。从《法经》的内容,可看出其阶级本质:第一,它的锋芒主要是指向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第二,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第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在当时对各国立法曾产生了很大影响,商鞅就是携带《法经》入秦为相的,在《法经》的基础上制定了《秦律》,同时对以后的封建立法也有很大影响。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1、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2、秦朝的经济立法

3、司法机关——廷尉,主要任务

4、案件的受理:“公事告” 和“非公事告”

5、注意总结其刑名、罪名

秦始皇在当秦王的时候非常崇派韩非子,秦朝采用的是法家的思想,要求:有统一的法律。秦朝立法指导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法令由一统2、事皆决于法3、以刑杀为威。要理解其中每一点的含义。

刑朝的刑罚种类和罪名是比较多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的看书总结。

秦朝主要是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关于官营手工业方面;关于产品规格和关于产品定额、劳动力计算方法;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如出售商品要明码标价、货币的比价与使用、关于度量衡的使用与管理。这些对于当时秦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实行了郡县制,秦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廷尉”,它的主要任务是:a负责皇帝诏令审理的案件;b审理地方送来的疑难案例以及重大案例的复审。秦朝的案件受理划分为两种:“公事告” 和“非公事告”。

秦朝法律更多留下的是法律是如何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我们应当侧重于这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汉朝的法律制度

1、汉朝的立法概况

2、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3、注意总结汉朝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农民起义的罪名。

4、汉朝的定罪量刑原则

汉朝的内容体现在历史上是汉承秦制,在汉朝这一章里,首先知道汉朝主要的立法。有从刘邦进入咸阳开始的约法三章,当时约法三章深受其民的欢迎。真正到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发现光有约法三章过于简单,于是命令手下依照秦朝的法律制度汉朝的九章律。它是汉朝的重要法典也是基本法典,它的制订对于汉朝统治者来说集中精力要加强中央集权制。

在汉朝立法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董仲舒提出了儒家的正统法律思想,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德主刑辅的理论,但是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经过了历史转变。汉初至文景帝,汉朝统治者没有找到很好的立法指导思想,采取了皇老的无唯而至。武帝之后是董仲舒的儒家正统法律思想。

汉朝的罪名、刑名体现了儒家的一切思想。如亲亲德相首密。

另外,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还体现在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制度。体现了贵族官僚在法律上的特权。汉时统治者提出德主刑辅,所以在刑罚种类上比较宽缓。在汉朝的罪名里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和农民起义的打击。

汉朝对刑制改革也作了一些贡献,大家可以看书。

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重点掌握:

1、三国时期的魏律

2、两代时期的晋律

3、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内容的重要发展

三国时期的魏律的重要贡献,主要的内容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体例方面增加了篇条,避免了篇少则文荒,文荒则罪漏的体现。第二,对具律的完善。魏律将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改变了汉律不符合篇章体例的状况。第三,八议制度。八议是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第四,在刑罚制度方面的改革。第五,魏律对女子连做的贡献。

晋律:又称为泰始律,张、杜律。它的贡献:首先:提高了律的地位。第二,规定了杂抵罪。第三,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

北齐律:定律为十二篇,确立了“重罪十条”,确立了五刑。是一部上乘魏律之精神,下开隋唐律先河的法典。

教材在174页至176页,归纳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内容的重要发展,从刑事方面归纳了五大点,这都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包括:八议入律、官当入律、确立重罪十条、准五夫以治罪、刑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这些内容的发展为封建制法典唐律疏义奠定了坚石的基础。

第八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1、隋朝的立法概况

2、唐朝的立法概况

3、唐朝的法律形式

4、唐律的篇章、内容

5、唐朝的司法机关

隋朝的立法概况需要大家掌握。隋朝前后颁布了哪些法律,其中以开皇律为重点,它是承前启后的一部法典。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律法吸收又加以完善。一共十二篇,规定了八议、十恶、官当、确定了封建五刑。

唐朝是我们的重点内容,要知道唐朝先后制订了哪些法典,它的立法概况是什么样子的。唐朝的立法概况包括《武德律》、《武德令》、《武德式》、《贞观律》、《贞观格》、《贞观令》、《贞观式》、《永徽律疏》、《唐六典》,我们重点掌握唐律疏义。它作为唐朝的主要法典,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唐律十二篇的篇目分别是什么需要大家重点掌握。

唐朝的法律形式定格为律、令、格、式,它分别对不同内容加以规范。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效力是最高的。令是关于国家政治体制和其它各项制度的法规。格是国家机关办事的规章制度。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是中国封建法律中比较典型的四种法律形式。

唐律里具体的内容:八议、官当、法定五刑(奴隶制五刑)、十恶。

唐朝的司法机关也比较完善,开始出现三大司法机关,各司其职。有: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2)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犯罪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3)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还要注意唐朝的“三司推事”: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大案。

第九章宋元的法律制度

1、宋刑统

2、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立法

(1)立法上(2)刑罚制度(3)司法

3、元朝的立法概况(《元典章》)

重点掌握《宋刑统》,是我国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它的体例仿的是唐朝大中刑律体例,它的内容是唐律疏义,它颁布之后,以后不能修改,结果造成以后皇帝不敢修改它,但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要分别制订不同的法典,所以采取了发布赦令。出现了编赦的活动。

宋朝的农民起义是最多的,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取了各种措施,就出现了“重法地”盗贼重法”的法律,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出现了最残酷的刑罚:凌迟,打击农民起义。“刺配”实际上是肉刑的恢复。

在司法上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建立了审刑院。是设立在皇宫内的复核刑事案件的机构。

宋朝的法律制度主要根据特殊的政治形势制订的。

元朝的内容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在元朝主要的法典需要大家掌握它曾经制订了哪些法律。其中一部重要的法典《元典章》是大家重点掌握的,它是中央地方一级的官员对当时的法律法规进行归纳整理制订的。

元朝法律的特点不作为这次考试的内容。

第十章明清的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大明律、明大诰、)

2、严惩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的

3、明朝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4、清朝的《大清律例》

5、明朝的司法机关

6、明朝的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

明朝首先掌握《大明律》它将封建法典的体例做了重要改变,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内容没有太多的改变。

朱元璋采取重点治典、重点治吏,所以除了《大明律》先后还颁布了四部大诏,《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它相当于案例汇编,通过案例加强对老百姓和官吏的训

大明律对官吏惩处的详细规定。重点掌握:

一、严惩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1)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预朝政。(2)《大明律》中专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3)严禁内外官交结。“凡诸衙门官吏,若与内官及近侍人员互相交结,泄漏事情,夤缘作弊,而附同奏启者,皆斩,妻子流二千里安置。”(4)防止大臣们任用亲戚,结党营私,规定“凡除授官职,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

二、明朝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1)《大明律》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重惩处。(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40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所所谓“风宪官“的御吏,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两等处刑。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的朝代,它与汉朝是一脉相承的,重点掌握《大清律例》是中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它的体例和结构与《大明律》一样,只不过历史意义不一样。

明朝的司法机关有:(1)大理寺,不主管审判,专管复核,凡刑部、都察院审判的案件,均由大理寺复核。(2)刑部,主管审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3)都察院,为监察机关,监督刑部、大理寺的司法活动,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

特别要注意明朝的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1)小三法司会审(2)大三法司会审(3)九卿会审(4)秋审(5)朝审(6)热审。

第十一章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

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它是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它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了合法外衣。

饮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包括:正文:君上大权;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从它的编写体例看到,它实际上是以宪法的形势演盖了君主专制制度。正文共十四条,它负予了天皇种种权利,基本上不受到任何限制。臣民的权利和义务的重心关于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等义务,至于权利和义务写得非常简单。

它没有给人民任何的真正的民主权利,只是将君权宪法化。所以它的颁布引起了朝演的极大的不满。钦定历史意义:第一,《钦定宪法大纲》还是有民主的含义存在的,当时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第二,

《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虽然是君上大权,更多的是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它打破了传统中华法系的结构。第三,《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

二、《十九信条》

它是1911年11月3日宣布通过。

《十九信条》与《钦定宪法大纲》有所不同,可以从三点掌握:第一,它采用了责任内阁制。第二,它在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的权利。第三,是属于临时宪法性文件。

三、清王朝的官制改革。

清王朝的官制改革实际上是削弱了汉人的权利,扩大了满族人的权利。

四、清王朝设立了修订法律馆

在修订法律馆的主持下,清政府主要制订了商事、民事方面的法律。

《大清现行刑律》是过渡性的法典,存在半年的时间,但是它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第一,改编了传统封建法典的体例。如名称:将律改刑律,以刑律命名。第二,它的体例篇日按照律、户、礼、兵、刑、工而设立。第三,改革了刑罚,废除了过时的法条。

《大清新刑律》历时五年之久,《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分则两篇。主要的特点:仿照资产阶级刑法体例,采取资产阶级的刑罚体系。刑罚体例规定主刑和从刑。主刑包括:死刑、无期、有期、拘役、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工权、没收。

《大清民律草案》它没有公布,可以说是中西合并的产物。它一共包括五篇: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亲属和继承是中国封建比较善长的一部分,它是中国法学馆和礼学馆共同制订的。总则、物权、债权由日本法学家帮助起草。这样导致了大清民律草案集中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前三编体现了资产阶级体系,后二编展示了中国封建礼教。

还制订了独立的部门法典。

五、司法制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领事裁判决、会审攻宪的名词概念需要大家掌握。它充分体现了清末司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一、太平天国先后制订了哪几部

《十款天条》《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刑律》《资政新篇》

二、土地法律内容

平等、平均的分配土地。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三、经济法制制度

国库制度(圣库制度),它也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制订的。具体内容请看教材。

四、刑事方面的法律

掌握太平天国时期的刑罚种类。主要是杖刑、枷刑、死刑。

五、婚姻家庭法律内容:

结婚证书叫龙凤合挥

第十三章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一、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临时性的宪法文件,共四章二十一条,规定了政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参议院、行政各部掌握。它的特点:采用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采取一院制,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帝制和等级特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

二、《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三、《中华民国宪法》(曹锟宪法)

四、《六法全书》内容大家自己看一下教材。

第十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二、刑法种类:死刑、监禁(有期徒刑)、拘役及强迫劳动、褫夺工权、没收财产、驱除出境、罚金。

三、施政纲领、人权条例。

施政纲领的内容、意见需要大家掌握。

四、土地政策:减租减息政策。

五、抗日民主时期刑罚的变化:主刑:死刑、无期、有期、拘役、教育释放、当庭训戒

从刑:褫夺工权、没收财产、罚金。

六、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了解案情;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意见;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泥于形式。

七、解放时期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

八、刑罚:死刑、劳役、罚金、褫夺工权、没收财产、管制

中国法制史授课纲要第一讲夏朝商朝的法律制度fashuo.doc

第一讲:(一)导论(二)夏朝的法律制度(三)商朝的法律制度(一)导论对象论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专门学科。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在时间跨度上为4000多年,既有古代法制又有近现代法制;在内容上既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又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2、目的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建设有中国特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历史依据。通过对比学习,提高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加深对法学理论的理解,为学习部门法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常识。3、方法论(1)具体的方法要掌握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要掌握每个历史阶段下不同类型法律制度的特点;要掌握法律制度本身的因革演变关系;要在掌握一定部门法知识的基础上,理

解中国通史;要学会使用工具书。(2)抽象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的方法主观主义与历史研究4、阶段论(1)划分的依据:中国社会的演变过程为依据(2)阶段划分:中国法制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A.奴隶制发展时期B.封建社会发展时期C.半封建半殖民地发展时期D.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思考题:试述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2、试述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法制史。(二)夏朝的法律制度夏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大禹的儿子启是这个国家的开创者。从启开始,我国便正式进入阶级社会,其标志是建立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2、夏朝的法律制度(1)这个法律起源于夏朝(2)夏朝的法律制度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是夏朝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为追念其先祖而命名为“禹刑”。

第1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练案[1]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8·绵阳)下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它表明夏朝 ( B ) 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 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 【解析】: 夏朝王位世袭,但未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错误;夏朝王位传子是王位继承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夏朝王位的传承,不能得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故D项错误。 2、(2018·长春)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由此可见 ( B ) 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 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 【解析】: “商代‘诸妇’之封”不能代表所有妇女地位的崇高,故A项错误;“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统治者的赏罚均为维护其统治,故B项正确;“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可见依然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故C项错误;对妇女的封赏不能代表社会以母系为主,

故D项错误。 3、(2018·湛江)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来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 ( B ) 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解析】: 根据所学,分封制下诸侯国独立性较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有利于将原来周部落先进的管理制度带到各诸侯国,故B项正确;分封制会扩大周的统治范围,材料主旨是“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故C项错误;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分封主体,故D项错误。 4、(2018·滨州)西周时期,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样做的实质目的是 ( B ) A、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维护贵族等级秩序 C、构建家国一体的政局 D、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各级宗族成员都以“宗子”为中心,体现了宗法制当中的等级秩序不可僭越,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神”,A项错误;材料中只说了“家”,没有“国”的信息,排除B 项;虽然材料中有“尊祖”和“敬宗”,但这只是直接目的,不是实质目的,排除D项。 5、(2018·佛山)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治国的理念、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服务大局的理念和党的领导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项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项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主要内容为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其中,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手段和支撑,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核心和关键,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归宿、目的和最终落脚点。 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行政规章 7、特别行政区的法 8、国际条约。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 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由总理签署以国务院令颁布。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前者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后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停止使用武器:(一)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继续盘问的条件: 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治安调解的规定: (1)调解适用范围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并具备下列情形: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容易化解矛盾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2)哪些案件不适用调解:一是雇凶伤害他人的;二是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三是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四是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挑起事端的;五是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六是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3)调解的法律后果: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治安案件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节: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从重处罚:(一)有较严重后果的;(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我国刑法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罪行大小与刑事责任的大小刑罚轻重应当相称,重罪重判,轻罪轻判。 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 立案、侦查、侦查终结、破案、移送起诉、审判、执行;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答:(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电子证据(四)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五)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六)鉴定意见;(七)检测结论(八)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 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 答: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控告、检举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根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将案件交付侦查的诉讼活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犯罪事实;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属于自己管辖的。 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4)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5)提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需要复议、复核的;(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1)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2)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3)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4)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处置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首先没收保证金,然后根据不同情形,分别给予处理。对于违法情节较轻,不需逮捕,允许再次取保候审的,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者提出保证人;对于违反规定情节严重,不允许再取保候审的,应当采取监视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将保证金退还本人。 正当防卫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犯罪构成概念及要件?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以及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 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分为哪三种?六年、十年和长期 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哪些车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和轮式自行机械车。 在暂住地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申请哪些准驾车型驾驶证?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什么情况下不得申请增加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准驾车型?(一)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二)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三)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连续三个记分周期内有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四)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连续三个记分周期内有驾驶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行为,机动车驾驶证未被吊销的。 持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在填写《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表》后,应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属于复员、转业、退伍的人员,还应当提交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核发的复员、转业、退伍证明;(二)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三)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机动车驾驶证。 持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在填写《机动车驾驶证申请表》后,应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三)所持机动车驾驶证。属于非中文表述的,还应当出具中文翻译文本。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申请换证,应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驾驶证;(三)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属于申请驾驶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应当提交经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专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机动车驾驶证哪些业务?换证、补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延期办理和注销业务。 机动车驾驶人有哪些情形,不予换发机动车驾驶证?(一)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未处理完毕的;(二)身体条件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的;(三)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未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教育、考试的。 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可以办理本行政辖区内哪些车辆登记业务?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登记业务。 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处罚决定的处罚种类有哪些?警告、罚款或者暂扣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登记分为哪5种?分为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 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什么情况下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一)改变车身颜色的;(二)更换发动机的;(三)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四)因质量问题更换整车的;(五)营运机动车改为非营运机动车或者非营运机动车改为营运机动车等使用性质改变的;(六)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迁出或者迁入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的。 申请抵押登记的,需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登记证书;(三)机动车所有人和抵押权人依法订立的主合同和抵押合同。 申请办理机动车质押备案的,需提交哪些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和典当行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登记证书。 机动车登记证书灭失、丢失,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补领,需提交哪些证明、凭证?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身份证明,交验机动车。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被盗抢,车辆管理所应当如何处理?《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三十九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被盗抢的,车辆管理所应当根据刑侦部门提供的情况,在计算机登记系统内记录,停止办理该车的各项登记和业务。被盗抢机动车发还后,车辆管理所应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将"法"改为"律",是在()。 C 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 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D A五百B一千 C二千D三千 3、"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B A习惯B战争动员令 C祭祀D礼仪 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D)。 A昏B墨 C贼D杀 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解释: "杀人不忌为( )"。 C A昏B墨 C贼D杀 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A)。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7、《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D A囹圄B夏台 C钧台D圜土 8、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C) A圜土B钧台 C夏台D囹圄 9、奴隶制五行最早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A A苗族 B汉族 C少数民族 D藏族 二、多项选择题 1、夏朝的监狱叫做()。 ABC A圜土B夏台 C均台D囹圄 2、"昏、墨、贼,杀"是夏朝的法律制度,其中的罪名是()。 BCD A 杀B昏 C墨D贼 3、法和含义是()。ABC A均平、公平 B不偏不倚 C限制和强制 D音律 三、名词解释 1、禹刑 禹刑是夏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的总称。规定了五种刑罚,共3000条。 2、甘誓 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炮烙之刑出现于()。D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商朝 2、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C A、商王 B、贵族 C、卜者 D、掌戮 3、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后,又逐渐实行了()。A A、嫡长继承制 B、兄终弟及 C、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 D、诸子均分 4、商朝刑法的总称是()。D A、九刑 B、禹刑 C、宫刑 D、汤刑 5、把犯罪者晒成肉干的刑罚称作()。A A、脯 B、醢 C、墨 D、劓 二、多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构成,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一)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的十七大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任务。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法”应当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的“法”,而不是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和工具。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保障。 (二)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法治完备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统一。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完备的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完备首先是指形式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内在统一。实质意义上的完备则指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 (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指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的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一切国家权力和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支配下发挥作用。主要内容有:(1)宪法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制保障。(2)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根本的意义和作用。(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和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

中国法制史——夏、商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 考试大纲要求提示1 理解中国法起源的过程与特点; 2 了解夏朝与商朝法律制度的特点。 核心内容速记 一、中国法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 (一)中国法的起源 国家与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一样,中国国家与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国家与法的起源具有中国特色,其要点为: 1 氏族血缘纽带随着国家的形成而更加强韧 无论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所形成的父权家长制,还是此后逐步联结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至形成国家,人们的血缘关系不但没有松动、解体,而且恰恰相反,逐渐被打上阶级烙印,越来越牢固。 2 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威在向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日益加强 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传说中德高望重的英雄人物三皇五帝“为公”的观念逐渐淡漠,以至消失。从尧到舜再到禹,“帝”的权威在加速度地膨胀。既然没有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那么循着遇事动辄“予一人”的路子走向君主专制,便是历史的必然。 3 原始的以祭祀祖先仪式为核心的“礼”由习惯逐渐演变为法 礼的最早含义是为祭祀而举行的仪式,是人们自觉自愿遵循的习惯。出于对共同祖先的尊重和敬畏,能不能参加氏族祭祖的仪式,乃是区别人们是否属于这个氏族的基本条件。氏族晚期,逐渐形成了氏族贵族。贵族垄断了祭祀的主祭权,同时也控制了萌芽状态中的政治权利。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政权与神权合而为一。原始状态的礼也逐渐由氏族的习惯演化而具有法的性质和作用,原来用以区别血缘关系亲疏尊卑的礼,同时成了确定人们在国家组织中等级地位的法。 4 “刑起于兵” 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刑与战争分不开。所谓“大刑用甲兵”,指最重的刑罚是实行军事讨伐,有兴师问罪之意。 (二)夏朝法律制度简述 夏朝国家形成伊始,法制尚处草创阶段。据有关文献记载,夏朝法律制度基本上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氏族社会信奉天地鬼神的观念,对于夏朝法制具有极深的影响,是夏朝解释和论证罪与刑的基本根据。假借天意发布的王命是夏朝法的主要形式。 2 “禹刑” 所谓“禹刑”,最先见于《左传》,传说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所谓“夏刑三千条”,据说包括大辟、膑、宫、劓、墨等“五刑”。此时已有“昏、墨、贼、杀”的罪名和处刑。“昏”是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别人的美名;“贪以败官为墨”,“墨”是贪得无厌,败坏官纪;“杀人不忌为贼”,“贼”是肆无忌惮地杀人。这三种犯罪,都要处死。此外,夏朝已有残酷的军法及监狱。 1 2 3

夏朝政治经济文

夏朝政治经济文化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下面是有夏朝政治经济文化,欢迎参阅。 夏朝政治制度 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况为奉天罪罚。 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 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 夏奴隶制部落王国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对它的一种摧垮力量。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 夏朝奴隶制刑法 到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进一步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就在以往的基础上制定了《禹刑》,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奴隶制法典。 《唐律疏议名例律》中有,夏刑三千条,郑玄注《周礼》说: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可见夏朝法律数量应较多,规定应该比较细密,法制应初具规模。《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夏朝已初步形成奴隶制五刑,并有一些罪名及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 除了《禹刑》外,还有《政典》《甘誓》。《甘誓》是中国古

代最早的军法。 夏朝军事 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见当时已有强大的军队。 夏朝土地制度 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目前史学家虽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同志所同意。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奔有虞时说: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欢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这里所说的一成,当是《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说的九夫为井,方十里为成的成。方里而井,一井就是一里,方十里为成的成,就是百井。《汉书刑法志》又说:殷商以兵定天下矣。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这段话虽然说的是殷周之制,但从这里所说的成方十里、成十为终是区划土地的单位名称看来,使我们可以肯定《左传》中的有田一成的成,反映了夏代井田制即公社所有制的存在。所以,古代文献中也多谓井田之制,实始于禹。 夏朝赋税制度 根据《孟子滕文公上》的夏后氏五十而贡看来,夏代的公社农民可能在耕种自己的五十亩份地外,还要耕种五亩共有地,即如赵岐《孟子注》所说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这种年纳五亩之获以为贡的实际内容,如同马克思所指出,本是指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2

XX历代皇帝世系表(XX 清) 一、xx 历史朝代歌 夏后XXXX东周,XXXX收。XX东汉XX,西晋东晋兼XX。匈奴羯氏XXXX,XX 代北后称雄。XXXX是南朝,北魏XX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XX,XX又灭XX再统一。随灭XX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XX 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XX。 五代XX汉周,宋朝XXXX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XX北宋消。南宋偏安在XX,XX 兴起国号元。 灭XXXX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XX初起号后金。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XX。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7 年)历三帝,共统治建 15年 都: XX (今XXXX 市XX)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 221年——公元前 210 年)在位十二年 秦二世胡亥(公园前 209年——公元前 207 年)在位三年 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 206年——公元 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 214年 建都: XX (今 xxxx ) xx 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 179年——公元前 157 年)在位二十三年 年号: 、/. I —[ 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 156年——公元前 141 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 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 140年——公元前 87 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 86 年——公元前 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 汉高后吕雉(公元前 (注: 206 年——公元前 194 年——公元前 187 年——公元前 195 年)在位十二年 188 年)在位七年 180 年)在位八年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会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解读】 1.知道夏朝与周朝的建立;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重点难点】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所形成的“世袭制”“分封制”以及“宗法制”,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都有着深远影响。本课重点讲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而且重中之重讲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料如小字注释、人物图像、实物图像、示意图等,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导入新课】 “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 【知识梳理】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古代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的。 2.夏朝的政治制度(时间、地位、特点)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夏初建都阳城,其统治区域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向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2)制度: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表现为一定社会政治组织及其代表者所具有的影响和支配他人的一种强制力量。公共权力一般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国家的统一完整、维持并促进社会正常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世袭制的建立:开创者是启。禹传位与益,但启杀益夺位并传之子孙。方式表现为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于是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逐渐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表我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时间 原始社会 170 万年前—前 2070 年 奴隶社会 夏前 2070 年—前 1500 年 商前 1500 年—前 1046 年 周 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 东周 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 封建社会 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前 221 年—前 207 年 汉西汉(新)前 202—8 年( 8—23 年) 东汉 25 —220 年 三国 魏220 — 265 年 蜀 221 —263 年 吴222— 280 年 西晋 265 —316 年 十六国 东晋 317 —420 年

十六国 304 —439 年 南北朝 南朝 宋420 — 479 年 齐479 —502 年 梁502 —557 年 陈 557 —589 年 北朝 北魏 386 —534 年 东魏 534 —550 年 北齐 550 —577 年 西魏 535 —557 年 北周 557 —581 年 隋581 — 618 年 唐 618 —907 年 五代 后梁 907 —923 年 后唐 923 —936 年 后晋 936 —946 年 后汉 947 —950 年 后周 951--960年 十国 902 —979 年 辽916 —1125 年 北宋 960 —1127 年 南宋 1127 —1279 年 西夏 1038 —1227 年 金1115 — 1234 年 元 1271 — 1368 年 明 1368 — 1644 年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 1840 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1841 — 1912 年 中华民国 1912 — 1949 年 社会主义社会 夏 约前 21 世纪——前 16 后汉947—— 950世纪 十 约前 16 世纪——前 11 世 商国后周951—— 960 纪 西周前 11 世纪——前 771十国④902—— 979 周 东周前 700——前 256 宋 南宋960—— 1127春秋时代前 770——前 476北宋1127—— 1279战国时代①前 475——前 221辽907—— 1125秦前 221——前 206西夏1032—— 1227 汉西汉②前 202——公元 23金1115—— 1234东汉25—— 220元1279—— 136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与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由健全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强制约监督、自觉诚信守法、繁荣法学事业、坚持依法执政等七部分组成。这七部分要求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所必须要努力完成,努力做到的。 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总结改革开放几十年经验所得出的宝贵理论,我们要坚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2)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3)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宪法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律保障。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根本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土政策”、“土办法”、“你有法律、我有对策”等破坏法律权威的行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和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

力。(5)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二、执法为民 (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2)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如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强医疗保证建设、控制物价、控制房价等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如我们国家把维护人权写入宪法,温总理为民工讨薪等都是执法为民的要求。(4)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 三、公平正义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物质上矛盾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对平等享有、平等保护、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的关注期待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在法律制度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消除各种导致社会不公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平等对待、反对特权、禁止歧视是人人平等的体现。(3)

夏朝法律制度

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 了解夏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如何建立的,深刻领会法律的起源的问题及刑、法、律的含义,掌握夏朝法律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夏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与法的产生 一、夏朝建立以前的社会状况 (一)夏朝建立以前的我国原始社会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她的历史发展中,曾经经历过若干万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国家,也没有法律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我们的祖先早在二百多万年以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我们称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为原始群。经过近百万年的进化,大约距今两万年前,中国最早的人类开始进入氏族公社。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氏族公社的第一阶段为母系氏族公社,第二阶段为父系氏族公社。 历史上传说的炎帝和黄帝大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仰韶文化则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期。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点是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这时的婚姻形态为群婚,开始在氏族内部群婚,后来发展为族外群婚制。氏族成员以母亲的血缘确立亲属关系。 距今约五千年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父系氏族公社的重要代表。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点是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氏族成员以父亲的血缘确立亲属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产工具简单,共同占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时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与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的划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就是原始氏族公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氏族公社完全按血缘关系划分和组织居民,人们属于一个大家庭;氏族公社组织内部实行原始的民主管理,氏族大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氏族首领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要和其他氏族成员一样参加劳动和分配。《礼记·礼运篇》对原始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状况做过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又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余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 父系氏族公社取代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传说中的皇帝尧舜禹时代大体属于父系氏族公社,这个时期也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经历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过渡时期开始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 原始社会的三次大分工为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出现了第一次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石制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分离,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父系氏族公社末期,出现了商人阶级。分工使社会财富逐渐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每个家庭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同族共财制”消失,财产私有制逐渐产生。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墓葬。个别大墓有随葬品一百多件。有些墓穴里有不同数量的猪下颚骨,有的随葬陶器在二、三十件以上,最多的达一百八十多件。少数墓穴里还有玉铲、骨牙雕等贵重物品。但有的墓穴则只有少量甚至没有任何随葬品。此外,按照父系氏族公社的习惯,氏族首领和部落联盟酋长可以取得更多份额的共有财产和集体掠夺来的财产。这些都说明在父系氏族公社,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出现了私有财产。随着私有财产的发展,在一些人的意识里,逐渐产生了私有观念。

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神灵之一,也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那么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创始时期最早的王,他的生辰八字因为历史悠久无处考证。伏羲姓凤,是燧人氏的儿子。根据历史材料史记的记载伏羲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伏羲生于上古时期的成纪,成纪应该是在上古时期的旧石器时代。 成纪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是上古时期的中后期,伏羲曾在成纪时代生活过,传说伏羲是中国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医药始祖。伏羲也是人首蛇身,伏羲是和自己的妹妹女娲结婚生儿育女,他们的后代慢慢演化后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模样。 在历史史料记载当中有关伏羲的记载,说伏羲能够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推算出将要发生的事情。伏羲还发明了占卜八卦,占卜八卦后来被后人延续至今,伏羲还发明了文字,代替了以物记事的笨方法。据说我们现在用的捕鱼方法也是伏羲时代发明的,伏羲根据蜘蛛网捕食的原理发明了捕鱼网。伏羲和女娲在那个时代还发明了瑟,瑟是一种乐器。伏羲利用瑟作曲,这也是现代音乐的初形。 伏羲时代是人类刚刚起源的时代,伏羲为了繁衍生息和自己的同胞妹妹结婚,生下人类。伏羲在这个时代创造出很多方法都成为了第

一次,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笨,但是在伏羲时代已经是最先进的了。伏羲的发明创造还很多,上面说的只是如今被后人所利用比较频繁的方法。伏羲时代是人类刚刚起源的时代,伏羲在那个时代为人类的进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伏羲真的存在吗伏羲真的存在吗?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神灵之一,也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他和自己的同胞妹妹女娲结婚生子繁衍了人类。伏羲真的存不存在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关于伏羲的传说却渊源流长至今。人们对伏羲的存在信以为真,有好多地方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这一天拜祭伏羲。 据历史资料史记的记载,伏羲姓凤,母亲是燧人失氏,我们中华民族当中三黄五帝的天帝之一,降生在上古时期的成纪,那个时代是旧石器时期的中晚期。相传伏羲生下来时为人头蛇身,十分丑陋吓人。伏羲丑陋的外表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传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最早被称为王的人,伏羲和女娲生儿育女之后,为了给孩子治病发明了医药,在历史当中伏羲对医药的贡献非常大,后人称他为医药鼻祖。伏羲还根据蜘蛛通过蜘蛛网捕捉小动物的方法中,得出用渔网捕鱼的方法。渔网捕鱼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史记的记载中说道,伏羲至纯厚,创作易八卦。这句话肯定了伏羲对历史的作用,在学者眼里伏羲是存在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很多人在研究伏羲,通过考古和对上古时期各族部落的研究,发现伏羲是被中华民族的炎帝和黄帝所拜祭的。 上面所说只是从客观上讲述了伏羲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说实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