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人版2017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质量检测A卷试题 含答案

冀人版2017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质量检测A卷试题 含答案

冀人版2017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质量检测A卷试题   含答案
冀人版2017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质量检测A卷试题   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质量检测A卷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8分)

1.比较就是通过()、()等方法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仙人掌有很多(),防止被()。

3.非生物不能(),不能(),也不需要()和()。毛绒玩具与石子都是非生物。

4、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5.草的茎很(),叫();树的()很硬,叫()。

6、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作用,绒毛位于真毛的下层,()强。

7.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等丰富的()

8、北极熊生活在(),黑熊生活在我国()地区,马来熊

生活在()。

9.玉米的用途有()、()、()、

()和()等。

10、鱼的()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水体的(),还能感知()和水流的()。

11.动物可以分为()和(),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2、响尾蛇的眼睛对()一点儿都不敏感,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

13.动物的皮肤,有的(),有的有(),有的有(),还有的有()。

14、雷达和声呐是模仿()发明的。

15.有些昆虫有毒,不要()。

二、我会选(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有()

A玩具狗B石子C机器人D大豆

2. 响尾蛇和一些变温动物可以感受到()。

A.七彩光线

B.紫外线

C.红外线

3. 以下地区中,()的枸杞品质最好。

A甘肃B宁夏C新疆D陕西

4.下列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是?()

A.野兔

B.黑熊

C.北极熊

D.马来熊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大熊猫B褐马鸡C藏羚羊D宠物狗

6.下列植物中,能够在沙漠里生存的是?()

A.仙人掌

B.莲

C.菊花

D.向日葵

三、我会判(每题1分,共10分)

1、豆子和石子都是生物()

2、调换仙人掌和莲的生活环境,二者都可以存活。()

3、树和草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4、冬季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5、没有植物,人和动物也能生存下去。()

6、人为将北极熊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他们也能很好的生存。()

7、青蛙和蜗牛都是脊椎动物。()

8、蒙住蝙蝠的眼睛对它没有影响。()

9、蚕和七星瓢虫都是益虫。()

10、雷鸟换羽毛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四、我会连(本题5分)

蜻蜓

脊椎动物麻雀

蜗牛

无脊椎动物山羊

鲫鱼五、我会补(本题4分)

六、我会答(共31分)

1、(7分)什么是蒸馏水?

2、(8分)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哪些?

3、(8分)什么叫草质茎?什么叫木质茎?

4、(8分)机器人能否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为什么?

集群

越冬

求偶

孵化

燕子生活周期图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质量检测A卷参考答案

一、我会填

1、观察归纳9、食用饲料酿酒制药乙醇汽油

2、刺扎伤10、侧线震动水温方向

3、生长繁殖水营养物质11、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无脊柱

4、气体通道12、光线

5、柔软草质茎茎与枝干木质茎13、裸露毛发鳞片羽毛

6、保护保温性14、蝙蝠

7、物质原料15、用手触摸

8、北极东北东南亚

二、我会选

1-6 DCBCDA

三、我会判

1-5 ××√√×6-10 ××√√√

四、我会连五、我会补

蜻蜓

脊椎动物麻雀

蜗牛

无脊椎动物山羊

鲫鱼

六、我会答

1、答:蒸馏水是指自来水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纯净的水。

2、答: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1)喜欢温暖的地方;(2)背部的羽毛是黑色,腹部的羽毛为白色,尾巴像剪刀;(3)捕捉蚊蝇等昆虫,是益鸟;(4)衔泥筑巢,是候鸟。

3、答:草的茎很柔软,叫草质茎;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木质茎。

4、机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因为机器人是受程序指令控制的,不具有人类所具有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九年级道法期中质量检测试卷讲评》

“讲要升华,评要点睛” ——浅谈讲评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自教学一线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试卷讲评课作为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活动,重在反思,重在查漏补缺,发现问题,揭示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东方中学白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抓住了讲评课的特点,课堂精彩不断,亮点纷呈,达到了“讲要升华,评要点睛”的效果,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抓住重点,讲典型 二是分析思路,讲规律 三是甄别题型,讲技巧 四是迁移延伸,讲变化 具体来看: 一、抓住重点,讲典型 传统的讲评课往往从头到尾面面俱全按部就班地讲,既浪费时间,又难有成效。这节课大胆取舍,用简明的柱状图展示出错率,找出出错率较高的选择题的第6、8小题,非选中的11.1、13.1两小问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把这几个重点作为典型详细分析,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需要弥补的是什么,等等。这样抓住重点,讲典型,针对性强,效果好。 二、分析思路,讲规律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答题思路的引导,及答题规律的总结。比如对出错率最高的选择题第6题的思路引导:审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小车斑马线礼让老人”“老人鞠躬致谢”,引出题干的核心观点:文明交往、尊重他人、遵守交通法规; 审题肢,四个题肢的表述都正确; 审关系,四个题肢中,哪些符合题干的核心观点,哪些不符合,本题中,很明显题肢①不符合,故排除掉,②③④相符,应选择。 这样细剥葱式的层层引导,使得学生即学会了分析思路,同时又掌握了这一类试题的答题规律。 同样,对非选中的11.1、13.1两小问,也是先引思路,思路清晰了,也就会分析了,答题规律也就出来了。 更难得可贵的是,本节课的答题规律不是生硬的总结出的,而是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引导出来的。我认为这样的引导、分析,比生硬的讲解要强百倍。 三、甄别题型,讲技巧 这次期中考试的试题完全模仿中考,分选择与非选两大类,课堂上,白老师针对这两种题型,分两大块分别进行了典型错题的分析、解题思路的引导、答题方法与技巧的归纳总结,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分析引导非常到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这两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肯定会更加明确。 四、迁移延伸,讲变化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为、II 卷,共4页,答题纸4页。 3.I 4.II 第I 1. 或002.等于 3.已知ABC 中,三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sinB=A.1B.C.D.2 2

2 3 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21,则a4a5a6等于 A. 5. A. 7. 是 或 8.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1,则S5等于n(n1) C.A.1B.5611 D.630 9.在△ABC中,AB=3,BC=,AC=4,则边AC上的高为 A.322 B.333 C. D.3322

10.已知x>0,y>0,且x+y=1,求41的最小值是xy A.4 B.6 C.7 D.9 x211.若y2则目标函数zx2y的取值范围是 A.[2 12.、sinC A.II卷 13.,则 14.在△ABC中,若a2b2bcc2,则A_________。 15.小明在玩投石子游戏,第一次走1米放2颗石子,第二次走2米放4颗石子…第n次走n米放2颗石子,当小明一共走了36米时,他投放石子的总数是______.

16.若不等式mx+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求a5. (2)若 和公比q. 18. 在a、b、c (1 (2 数学试题第3页,共4页 第3/7页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48n。

六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六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一、填空题: 1.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14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3.用一张长31.4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这张纸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宽是圆柱体的()。 4.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5.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6.两个等高的圆柱体的底面半径的比是4:3,它们的体积比是()。 7.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是6dm,高是半径的一半,这个零件的体积是()dm3。 8.在一幅平面图上,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9.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高是4.5分米,底面积是()平方分米。 10.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5厘米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2.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 3.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 4.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5.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3π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三、选择题: 1.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A.50.24 B.100.48 C.64 2.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表面积表示为() A.2πrh B.2πr2+2πrh C.πr2+2πrh 3.一个圆柱,底面直径和高都是2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A.6π B.5π C.4π 4.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2倍, 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 A.2倍 B.4倍 C.8倍 5.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A.8分米 B.8毫米 C.8厘米 6.圆的周长和直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7.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周长与宽()。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8.()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C.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 四、计算: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4分 2.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8分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2021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2分) 1.由6个十万,5个千,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 2.一个数有两级,其中一级上的数字是3,6,0,另一级上的数字是5,6,0,0.这个数最大是( ). 3.根据国家统计局报表,2017年全国各厂家共生产小轿车三千零一十二万七千辆,写作( )辆。 4.在2017年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工作中,郓城县有198600人参保,巨野县有360280人参保。两县大约共有( )万人参保,巨野县参保人数比郓城县大约多( )万人。(以上两个括号里的数都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5.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数第( )位是万位。 6.八亿三千六百万零二十约为( )亿。 7.32公顷=( )平方米 4050000平方米=( )公顷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6430000公顷=( )平方千米8.如图,如果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DA=6,DB=4,那么CD的长度是( )。 9.下图中有( )条射线,组成的角有( ) 个锐角,( )个直角。 10.要想钉牢一根木棍,至少需要( )个钉子。

11.图中有( )条直线,( )条线段,( )条射线。 12.射线有( )个端点。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得到一条( )。 13.一辆小汽车2小时行驶204千米,速度是( )千米/时。 二、我会算。(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50×70= 40×30= 25×40= 160×3= 60×40= 200×7= 12×30= 22×4= 2.列竖式计算。(12分) 306×24= 703×50= 260×14= 480×70= 65×390= 42×102= 3.混合运算。(10分) 99+99×25 5300-125×8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认识自己 一、填空 1、我们每个人都是()的,没有两个长的()的人。 2、每个人的指纹都(),而且终生()。皮肤损伤后,新的皮肤仍具有()的纹理。 3、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的技术运用到其它领域。计算机中的()系统和()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二、判断。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 2、在人的一生中,身上的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3、双胞胎兄弟的身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4、人的左右手指纹是一样的。() 5、男的都是单眼皮,女的都是双眼皮。() 三、选择 1、如果测量身高、胸围却没有尺,应该选择下列哪些工具() a小直尺b绳子c秒表d秤 2、要看自己有没有双眼皮和酒窝,要用() a放大镜b眼镜c镜子d显微镜 四、连线 容貌秒表 身高镜子 体重尺子 心跳加速秤 五、问答:1、人体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2、科学家已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什么系统中? 答:主要应用在指纹登陆和银行储蓄中。 寻找动物和植物 一、填空。1、分辨动植物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用鼻子(),用耳朵(),用舌头(),用手()。 2、我们在寻找动植物时,要()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和()。 3、各种树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有的()。 二、判断。 1、蟋蟀住在高高的树上。() 2、青蛙只能生活在水里。() 3、草的总类很多,有长叶的,有圆叶的。() 4、花的颜色都是红的。() 5、叶子的颜色都是绿的。() 三、选择。 1、下面三种池塘中的生物,()和其它两种生存方式不同。 a乌龟b青蛙c金鱼 2、蜻蜓属于()类。 a鸟b动物c昆虫 3、()在晚上发出声音 a兔子b蟋蟀c麻雀 四、列举。 1、列举你发现的五种动物。 答:鱼、青蛙、七星瓢虫、蝴蝶、蜻蜓、小兔、麻雀 2、列举你发现的五种植物。 杨树、苹果树、月季、凤仙花、狗尾草、车前草 蚯蚓 一、填空。 1、蚯蚓生活在(),食物是()。 2、蚯蚓()是头,斩断后不可以()。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一年级数学 一、直接写得数。(共10分,每小题0.5分) 17―9= 20+6= 4―4= 40+3= 10+6= 12―10= 10+8= 15―10= 18-8= 10+6= 17-7= 25―5= 68―60= 20+5= 15―10= 20+8= 5+6+8= 18-9= 10+8= 15-9+10= 二、认真思考、正确填写。(共42分,第9小题每空0.5分,其它每空1分) (1) 7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 5个十和6个一组成();10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3)8个一是(),10个十是(),70里面有()个十。(4)68后面的第2个数是(),66前面的第2个数是()。(5)59里面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8大,个位上的数字比1小,这个数是()。 (7)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8)67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串。 (9)请写出五十八后面连续的3个数()、()、()。10.我会在○里填上“>”、“<”或“=” 19○29 68○64 8+20○28 25-20○25-5 8○10+2 26○12+4 10-5○15-10 5+5○20-10 11.把下面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 76 25 19 100 82 46 ()﹥()﹥()﹥()﹥()﹥()1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 +()=15 ()+4 = 11 10 = 17-() 10 =()- 6 13.将下面的图形个数填在()里。 长方形有()个, 正方形有()个, 圆形有()个, 平行四边形有()个, 三角形有()个。三、我会选。(共10分,每空2分) (1)68比()多8。 ① 6 ② 60 ③ 70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2008年秋期半期考试试卷 四年级数学 (试卷共100分,9 0分钟完卷) 一、看清题意,仔细填空(1-10题每空1分,11题2分,共25分) 1、在计算216—25×8时,第一步算______,再算______法,计算结果是______。 2、把260÷5=52,470—210=260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______这个综合算式的结果是 ______。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500 604000 640002 5605000 65000 “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__________。 5、与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红星小学给每个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 7、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少30,减数增加30,差就_______。 8、如图,有____条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_______线。 9、当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7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______度。

10、(51+a)+_______=a+(_____+ 39) 11、已知如图,∠1=60°,∠2=_______度(2分) 二、数学小法官,巧辩对与错。(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26+74÷2=100÷2=50() 2、我们在读203008这个数时,只读一个0() 3、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一条直线长5cm()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5分) 1、一个数是六位数,这个数() A、一定大于十万 B、不大于十万 C、一定大于九万 2、与453—21—79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453—79+21 B、453+79—21 C、453—(21+79) 3、小明家去学校走第()条路最近 A、1 B、2 C、3 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的角 A、46°,105° B、180°,120° C、135°, 110° 5、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最少要用()分钟。

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15、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改变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植物生长的环境。 16、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新】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学期的生活已经过去一半了!我们的收获什么样?一起检测一下吧。 1、圆周率是( )发现的,它是( )与( )的比值. 2、一个挂钟分针长5厘米,它的尖端走了2 1 圈是( )厘米。 3、105克盐水中含盐5克,盐占水的( )%。 4、比300少20%的数是( )。 5、按规律填数:100%,0.9,5 4,__(百分数),__(分数),__(小数),__(成数) 6、六(1)班有29名男同学,21名女同学,女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 7、甲数是40,乙数是80,甲数是乙数的( )%。 8、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直径扩大( )倍,周长扩大( ) 倍,面积扩大( )倍。 9、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数比乙数多( )% 。 10、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 11、用同样长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 )面积最大。 12、六年级(1)班共50人,某天的出勤率是98%,这个班当天缺勤( )人。 13、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 ) 。 1、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2、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 ( )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4、 半圆的周长就是周长的一半。( ) 5、一种商品“八五折”出售,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 。( ) 1、200比160大( )。 A .20% B .25% C .80% 2、笑笑和淘气放学后一块儿回家。走了一段路程后,笑笑对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40%,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90%。( )先到家。 A .笑笑 B .淘气 C .无法确定 3、画一个周长是50.2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 厘米。A 3 B 16 C 8 D 12 4、九月份比八月份用电节约了8%,九月份的用电是八月份的( ) A 108% B 92% C 8% D 无法判断 5、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比乙多( ),乙比甲少( )。 A 、50% B 、100% C 、200% 6、以大圆的半径为直径画一小圆,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 的( )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A 、2 B 、4 C 、6 D 、8 1、计算。0.23= 5.2÷10%= 2.5-2.5÷5= 0.25×6 5×4= 2.3+ 3.57= 0.18÷0.2= 4÷4%= 6 1 ×6% = 2、科学合理的计算 (8 5+ 272)×8+2711 20 9 ÷[23×(0.4+5 4)] 41× 9.9+4.1 3、巧解密码。 ① 50%χ + 30% χ = 8 ② χ - 20% χ = 40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三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分;()时整,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处。 2、40厘米=()分米 3吨5千克=()千克 7分=()秒 28毫米+72毫米=()厘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铅笔长16()一头牛重500() 爸爸每天工作8()刘翔跑110米栏只要9()多 4、小华每天放学的时间是在路上用了15分。他回到家的时间是()。 5、在○里填上>、<或= 900-454○500 2吨○2千克 8000米○9千米 4时○240分 6、()比289多756;1000比()多3。 7、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600,被减数是()。 8、括号里最大能填多少? 36+()<100 260-()>97 二、我会判断对错。(6分)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2、一个数与298相加,和是645,求这个数。列式是:645-298() 3、一包盐重250千克。() 4、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5、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走一大圈,分针走一大格秒针也就走一大圈。() 6、昨天那场大雨持续时间真长,整整下了3分钟。()

三、我选的准。(6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毫米 C.千米、米、厘米、毫米 D. 毫米、厘米、分米、米 2、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分针指向“7”,秒针指向“1”,这时是()。 A、2时7分1秒 B、3时35分5秒 C、2时35分5秒 3、一根绳子长90米,先用了28米,后来又用了39米,这时这根绳子短了()米。 A 、 23 B 、 67 C 、11 4、要使□54+350的和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数字是()。 A、7 B、6 C、5 5、54人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坐8人,至少要准备()张桌子。 A、6 B、7 C、8 6、4吨()4千米。 A、大于 B、等于 C、不能比较 四、我算的快。(32分) 1、我能很快写出得数。(6分) 700+600= 36+42= 54÷6= 73-37= 8000-2000= 46-15= 44+27= 80-24= 1000-600= 74-36= 60+34= 940-600= 2、我会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6分) ★105+789= 49+568= ★ 1308—356= 880-407= 505-287= 286+54=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 一亲历科学 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答: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 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 1. 记下现在的我的办法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勾画轮廓,是眼睛和手来帮忙。量身高和测体重,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4.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如:(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如:(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

具有(原来)的(纹理)。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 1.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我们周围的动物有蚂蚁、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4.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5. 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或物质的(味道)。 四蚯蚓 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2. 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身体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在离大环较(近)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3.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4.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同时,在

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共十三道大题。 一、拼词语,并把所填字按音序排列。(3分) shūqiào cān piáo yì ()忽()门晚()()泼()处 按音序排列 二、用“”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再用另一个读音组一个词。(6分) 雕琢.(zuózhuó)提供.(gōng gòng)开辟.(pìbì) 运载.(zài zǎi)剥.开(bōbāo)单薄.( bó báo) 二、查字典。(5分) “幽”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用部首查字,先查_____部,再查____画。 “既”查____部,再查____画。在字典中,①②③表示________“转”表示_______,“引”表示_________“喻”表示_______。 三、改正广告中的错别字。(3分) (1)“穿”流不息()(2)默默无“蚊”() (3)百“衣”百顺()(4)“鸡”不可失 (5)天长地“酒”(6)随心所“浴”() 五、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安静(宁静)(热闹) 聪明()()容易()() 糊涂()()鼓励()() 六、请写出带有十二生肖名称的词语。(6分) 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猴 鸡狗猪 七、根据意思写出带有“心”的成语。(5分) 1、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深刻地领会。() 4、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5、形容高兴极了。()

八、句子练习。(10分) 1、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缩句) 2、蝴蝶飞舞。(扩句) 3、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改成“把”字句) 4、大雪漫天飞舞,非常美丽。(改成比喻句) 5、急性子的人怎么可能做事从从容容?(改为陈述句) 九、句子门诊。(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8分) 1、学了《师恩难忘》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汽车在公路上飞快地奔驰。 3、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 4、宝鸡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地方。 十、积累运用。(7分) 1、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是: 2、我最喜欢的谚语是: 3、写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是 、、。 4、写出三个带“阳”字的城市名是 、、5、济南被称为“”。它的三大名胜是、 、。 十一、课文理解。(7分) 1、《飞夺泸定桥》记叙了,表现了。“飞”指 “夺”指。(3分) 2、《美丽的集邮册》介绍了我们国家的、、等古迹。(2分) 3、《草原》作者是,文中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诗句是 , 十二、开心阅读。(13分)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我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株株光杆荷花,茕茕孑立,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它们将珍贵的鱼水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忘我的保护荷花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 教 版 数 学 六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中 测 试 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求5个 38 的和是多少,列乘法算式并计算是( );把 5 6 ×3改写成加法算式 是( ). 2.直角的38 是( )°,平角的910 是( )°,2小时的2 5 是( )分. 3.张敏用一张23 m 求张敏用的彩色纸的面积列式为 (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求23 m m 2平 均分成( )份,也就是把1m 2平均分成( )份,最后求得的结果是( )m 2. 4.一袋大米30千克,已经吃了3 5 ,吃了( )千克,还剩下全部的( ).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 7 ,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6. 在○里填上“>”、“<”或“=”. 38 ×××9 67 ÷3 67 25 ÷25 34 ×43 7. 科学课上,同学们按药粉和水1:11的比配置60g 药水,药粉( )g,水( )g. 8. 0.25:0.405=( ):( ) 0.9:1213 =( ):( ) 9. 一个半径是3cm 的圆,它的直径是( )cm,周长是( )cm.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共6分) 1.白兔和灰兔只数的比是4:5,表示白兔只数少. ( ) 2.火车速度的 2 5 相当于汽车速度.这句话中单位“1”的量是汽车速度. ( ) 3. 张明面向西站立,向左转30°后所面向的方向是西偏南30°方向. ( ) 4. a 是自然数,a 的倒数是 a 1 . ( )

5. 半圆的周长是所在圆周长的一半. ( ) 6. 今年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4 ,那么今年的参赛人数是去年的4 5 .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6分) 1.一个比的前项是4,后项是前项的倒数,这个比的比值是( ). ① 4 ② 1 ③ 16 ④ 16 1 2. 王爷爷家10月份比9月份节约用水 8 1 ,10月份用水量是9月份的( ). ① 78 ② 87 ③ 71 ④ 15 8 3. 观察下图的位置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① 学校在公园北偏西 40°方向400m 处 ② 公园在少年宫东偏北 70°方向300m 处 ③ 公园在学校东偏南 40°方向400m 处 ④ 少年宫在公园北偏东 20°方向300m 处 4. 两个面积都是1cm 2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周长的比是( ). ① 1:3 ② 1:6 ③ 1:2 ④ 2:3 5. 与 56 ÷3 4 的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多选题) ① 56 ×34 ② 56 × 43 ③ 56 ÷4×3 ④ 5 6 ÷3×4 四、计算.(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10×25 = 13 ×5 6 = 154×310= 87÷14 = 1511÷533= 12 ×45 = 28×1349 = 61÷3 2= 2.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94×25×3 5 ×19 72×45 ÷13 6 3+269×13-32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亲历科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过程方法从自然和社会科学生活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提出问题。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1.态度情感能对周围的常见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 2.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一.引入活动: 1.通过观察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秘的好奇心。 2.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问题多。 观察“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秋天里书页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插图。小组讨论“关于电视的若干个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常见的电视机提出的问题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二.吹纸片: 1.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说出这个活动的现象和空气的流动有关系,允许学生对此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二.吹乒乓球 1.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均匀,快速,连续吹气。 2.这个实验大概要10分钟左右完成,一般选择在课上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3.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可以在乒乓球下面放一个盆,使球掉到盆里,避免学生四处找球。 学生在此活动进行的时候可分组完成,一般两人一组,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本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教师不必要纠缠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一)默写(12分)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4、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 5、《次北固上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积累与运用(6分,每题2分) 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拼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朗润淅xī淅沥沥澄清静谧mì B、酝yùn酿咄咄逼人绽dìng开着落 C、抖擞sǒu恍然大悟应合hè侍弄 D、贮蓄翻来覆去莅临感概kǎi 7、以下对于鲁迅《朝花夕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B、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C、《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写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 D、《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写出了阿长的纯朴善良以及愚昧。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二、文言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9—10题。(4分)

2020年冀人版三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0年冀人版三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15.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改变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1. 125的4倍是() 2.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4.一盒胶卷能照36张照片,6盒胶卷大约能照()张照片。 5.在()里填上“<”、“>”、“=”。 12×3()30 3×310()600 26×(4×2)()26×4×2 315×8×0()2520 6.把得数小于2000的写在括号内 () 557×2,378×4,299×6,432×7, 7、小明站在阳台上面向东方,她向左转,面向( )方。 8、操场在教学楼的东北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 9.楼洞中的电梯运动是()现象。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是()现象。滑雪是()现象。 10.商店进了5箱练习本,每箱175本。你能把下表填完整吗?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5×8的积的末尾有3个0. () 2.1和任何数相乘都1. () 3.当你面向东南方向时,你的后面是西北方向。() 4.539×8≈4800。() 5.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从高位乘起。() 三、选择题。 1.675×8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 2.你家在学校的东方,中午放学回家时,你()。 A.从东向西走 B.从西向东走 C.都不正确 3.□×2=604,□里应填() A.320 B.302 C.230 4.下面各数的积,中间有0的是() ×5 B.307×5 C.340×5 图是图形经过()得到的。A.平移 B.旋转 C.既平移又旋转

365×4=604×5=750×4= 3×450= 五、脱式计算 (800-428)×5 46+24×6 764-105×5 六、操作题 1、综合练习: 小明家学校奶奶家动物园 (1)动物园在植物园的()面,在少年宫的()方向。 (2)小明从家出发,向()走()米到学校,再向()走( )米到图书馆,然后向()走()米到少年宫,而后向()走()米就到了奶奶家。 2、综合练习: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3、移一移,画一画。

202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三、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1、观察画面 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找;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1、身边的材料 认识材料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2、塑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教学准备: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在书中的表中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同组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同学记录 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提示:分别向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内装入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学生自己预测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四、活动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 五、学习科学在线——活动四:认识新材料 1、认识书中介绍的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 六、拓展 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板书设计:2、塑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质 新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