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机电一体化

分院工程技术分院

摘要

数控技术发展飞速的今天,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控机床是数控制造业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床工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体现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企业效益的明显改善。目前机床行业的消费主流是数控机床。从国内外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来看,以后数控机床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型数控机床是以后的主流产品。二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数控车床的电气系统设计的过程。

CK6140数控车床,对其电气系统设计使尤为重要的,其内容包括强电设计、弱点设计、PLC输入输出及接口设计,绘制出整个机床的电气系统原理图等。

本设计给出了整个机床的原理图绘制过程,重点部分模块化,较详细地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及用途。分为 380V强电回路,控制回路,PLC输入输出控制,主轴驱动模块和进给伺服驱动模块,并介绍了相关的电气知识。

通过本设计说明书可以基本上掌握数控车床的电气原理,以及基本的电气常识,使读者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各个模块中都能够了解到数控车床相关的一系列电气知识。

关键词:数控系统;数控车床;主电路;控制电路;PLC控制;电气原理图

II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 引言 (4)

1.2 数控机床概述 (4)

1.3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3.1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CK6140数控车床主简介 (4)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5)

2.1 数控车床组成 (5)

2.2 数控车床工作原理 (7)

2.3 CK6140数控车床运动分析 (8)

2.4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系统简述 (9)

第三章CK6140数控车床主轴驱动系统 (12)

3.1主轴驱动系统概述 (12)

3.1.1主轴电动机 (12)

3.1.2主轴电动机选型的要求: (12)

3.1.3主轴电动机选型 (13)

3.2变频器电动机主轴驱动装置 (14)

3.2.1 FANUC 0i Mate主轴驱动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设备的选型方法 (14)

3.2.3 FANUC通用变频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变频器主轴伺服驱动电路 (1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常用电器元件的选型 (16)

6.1 低压电器选型的一般原则 (16)

6.2 断路器的选型 (16)

6.3 电动机保护用自动开关的选型 (17)

6.4 熔断器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结论 (35)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更为迅速,中、小批量的生产越来越多。在机械、军工、航空工业,中、小批零件的生产几乎占产品数量75%-80%,而且零件外形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机床己不能满足要求,柔性加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数控技术相关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大。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

(1)机械制造技术;

(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

(3)自动控制技术;

(4)伺服驱动技术;

(5)传感器技术;

(6)软件技术等。

1.2 数控机床概述

IV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缩写为NC)简称为数控,是指用数字指令来控制一台或多台设备的动作。它所控制对象有以下几种:

1、动作顺序的程序控制。

2、主轴、坐标进给速度、更换刀具、开闭冷却液等辅助功能控制。

3、有关部件位移量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坐标控制。

数控技术是与机床的控制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通常把采用数控装置来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率加工的机床统称为数控机床。在实现加工合理化及高效率方面,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它突出地表现为:

1、数控加工是用机械加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一种自动化手段。自动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是数控机床的突出特点。

2、数控加工能保持加工条件不变,而使产品质量稳定。由于加工所的条件(吃刀深度、进给量、主轴转速、刀具等)都己事先由指令规定,所以无论由谁操作都能得到同一加工质量。

3、数控加工极大地提高外形复杂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4、通过数控加工的零件,由于提高了工件与基准面相关尺寸的加工精度,有可能大大提高零件装配的互换性,而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5、由于加工时间固定,有利于管理,更进一步促使加工定量化,以达到生产管理的合理化、标准化。这为实现计算机管理生产乃至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由于操作技术被数据化后,熟练工人就可以减少。

7、可以大幅度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而降低废次品率。可以不间断地连续加工,从而缩短了加工周期.由于工夹具的标准化,减少了工夹具的需用量。

正是由于数控机床的这些特点,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精密机械与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数控机床也在迅速发展和演变。世界上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是由美国在五十年代开发研制的,使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到六十年代,由于半导体晶体管的开发应用,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价格下降。

七十年代随着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并伴随着纸带传输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效率及使用的灵活性,也使数控机床日趋完善。八十年代以来,微处理器的发展与应用,数控技术也迎来了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缩写为CNC)时代,随着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大。

从这些年数控机床的发展可以看出,它正向着高精度、多功能、高速化。

1、高精度化

当代工业产品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十年来,普通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超精密加工机床在向更高精度(纳米级)发展的同时,也向高效率、和大型化发展。与之相适应,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各种加工精度补偿技术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机床结构材料也开始普遍采用各种性能稳定、温度影响小的新型材料,如:花岗岩、精密陶瓷等,使得数控机床的各项精度越来越高。

2、高速度化

提高生产效率是机床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也表现在提高机床主轴的转速上。中等规格的机加中心的最高转速为4000-6000rpm,到了九十年代,则达到8000-12000rpm;另一方面,坐标轴的快速移动速度的提高,换刀时间和托盘交换时间等非切削时间的缩短,也使机床的加工效率大幅提高。

3、高柔性化

当代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机床提出了更高的柔性加工要求。如铣削加工中心可以铣削、钻孔、攻丝等。这种将各种加工功能在一台机床上进行集成,均是为了在一台机床上实现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对零件的不同加工要求,这充分展示了机床加工的柔性,并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4、高自动化

自动化是指在全部加工过程中,减少“人”的介入,而能自动地完成规定的任务。传统的自动化往往与大批量生产联系在一起,使用大量的专用设备和组合机床。而目前可以通过数控机床和机械加工中心,既可在大批量生产中实现自动化,也可在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生产中实现自动化加工。

5、造型宜人化

好的数控机床不仅功能齐全、操作安全可靠、性能良好,而且要成为外观宜人和符合操作人体学的一件艺术品。

6、操作简单化

从LED显示到TFT液晶显示,操作从按大量按钮到菜单选择甚至对话框操作使操作越来越简单,显示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明快。

7、高可靠性

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数控机床越来越可靠。同时,数控机床的这些特点也使得机床的数控化不仅从传统的铣、锉、车、钻一类切削机床,日益广泛地向磨床、压力机等塑性加工机床、绘图机、气割机等特殊加工设备方面发展,也向柔性制造系统(FMS),高速机床、专业机床发展。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但是,数控机床毕竟是一种高自动化的设备,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从其使用的

经济效益出发,在目前阶段,特别是在我国,仍多用于精度高、形状复杂的批量零件的加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柔性制造系统、无人工厂必将逐步取代现有的生产模式,成为机加行业的主导力量。

1.3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4 CK6140数控车床主简介

不同制造厂商制造的CKA6140数控车床选用FANUC OTD,FANUC 0i-MATE TC,FANUC 0i-TA,FANUC 0i-TB、安川J50L、SIEMENS 802D,FAGOR 8025T,FAGOR 8055T 等世界知名公司的数控系统。本次设计的CKA6140数控车床采用FANUC 0i-MATE 数控装置;FANUC通用变频器主轴变速;SVM1-20进给驱动装置等数控系统。

该机床为万能型通用产品。特别适合于军工、汽车、拖拉机、冶金等行业的机械加工。主要承担各种轴类及盘类零件的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可加工内、外圆柱面、锥面、车削螺纹、镗孔、铰孔以及各种曲线回转体,可对工件可进行多次重复循环加工。

基本配置:

(1)机床采用卧式平床身结构,床身及床腿采用树脂砂铸造,时效处理,导轨采用高频淬火,整体刚性强。

(2)主传动采用变频电机,可实现手动三档,档内无级调速。

(3)进给系统采用伺服电机,精密滚珠丝杠,高刚性精密复合轴承结构。定位准确、传动效率高。

(4)配置立式四工位刀架。

(5)配有独立的集中润滑器对床鞍及机床滑板进行自动润滑。主轴箱配有独立润滑系统。

(6)机床配有独立的冷却系统。

(7)主控制系统为FANUC 0i-MATE。

(8)大孔径主轴,其主轴通孔直径Φ60,能通过较大直径的棒料。主轴扭矩大,刚性强,可强力切削。

(9)独立放置的操纵箱可纵向滑移,便于操作者就近对刀,操纵箱面板采用触摸式按键,美观可靠。

(10)配有内冷却,不抬起刀架更有利于加工工件及防止冷却液飞溅。

(11)床鞍及滑板导轨结合面采用“贴塑”处理,移动部件可实现微量进给,防止爬行。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1 数控车床组成

数控车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CNC 装置(或称CNC 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 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反馈装置组成。如下图是数控车床的组成框图。

⑴、机床本体 电 气 回 路

辅 助 装 置 PLC 主轴伺服单元 操 作 面 板 主轴驱动装置 进给驱动装置 测量反馈装置

进给伺服单元 输入/输出

设 备 计算机 数 控

装 置 机

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与传统机床相似,由主轴传动装置、进给传动装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辅助运动装置、液压气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装置等组成。但数控机床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机构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数控机床的要求和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特点。

⑵、CNC单元

CNC单元是数控机床的核心,CNC单元由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CNC单元接受数字化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控制软件和逻辑电路进行译码、插补、逻辑处理后,将各种指令信息输出给伺服系统,伺服系统驱动执行部件作进给运动。

⑶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装置将各种加工信息传递于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在数控机床产生初期,输入装置为穿孔纸带,现已淘汰,后发展成盒式磁带,再发展成键盘、磁盘等便携式硬件,极大方便了信息输入工作,现通用DNC网络通讯串行通信的方式输入。

输出指输出内部工作参数(含机床正常、理想工作状态下的原始参数,故障诊断参数等),一般在机床刚工作状态需输出这些参数作记录保存,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将输出与原始资料作比较、对照,可帮助判断机床工作是否维持正常。

⑷伺服单元

伺服单元由驱动器、驱动电机组成,并与机床上的执行部件和机械传动部

件组成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它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的运动。对于步进电机来说,每一个脉冲信号使电机转过一个角度,进而带动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个微小距离。每个进给运动的执行部件都有相应的伺服驱动系统,整个机床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

⑸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把经放大的指令信号变为机械运动,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部件驱动机床,使工作台精确定位或按规定的轨迹作严格的相对运动,最后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和伺服单元相对应,驱动装置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等。

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可合称为伺服驱动系统,它是机床工作的动力装置,CNC装置的指令要靠伺服驱动系统付诸实施,所以,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⑹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 (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 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由于最初研制这种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设备的逻辑及开关控制,故把称它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当PLC用于控制机床顺序动作时,也可称之为编程机床控制器( PMC,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ler )。PLC己成为数控机床不可缺少的控制装置。CNC和PLC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对数控机床的控制。

⑺测量反馈装置

测量装置也称反馈元件,包括光栅、旋转编码器、激光测距仪、磁栅等。通常安装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丝杠上,它把机床工作台的实际位移转变成电信号反馈给CNC装置,供CNC装置与指令值比较产生误差信号,以控制机床向消除该误差的方向移动。

2.2 数控车床工作原理

使用数控机床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图纸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用规定的代码和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 然后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按照程序的要求,经过数控系统信息处理、分配,使各坐标移动若干个最小位移量,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完成零件的加工。

CK6140数控车床的技术参数:

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Φ400mm。

拖板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Φ200mm。

最大工件长度: 1000mm。

最大车削长度: 850mm。

主轴转速范围(变频): 40~1800r/min

可实现无级调速及恒线速切削。

主轴通孔直径: Φ52mm。

X向行程: 220mm,

Z向行程:1000mm。

快速进给速度X/Z: 6000/8000mm/min

每转切削进给量 0.005-100mm/r

进给电机扭矩(功率): X向4Nm,Z向6Nm

定位精度(全程):X向0.01mm,Z向0.01mm

重复定位精度: X向 0.007mm,Z向 0.01mm

尾架套筒内孔锥度: 莫氏5号

脉冲当量: 0.001mm

最高加工精度:IT6

表面粗糙度: Ra1.6

四工位电动刀架

刀杆截面尺寸:25mm×25mm

主轴电动机M1:7.5KW 1000r/min

刀台电动机M2:0.18KW 1500r/min

润滑电动机M3:0.09KW 1400r/min

冷却电动机M4:0.12KW 2900r/min

尾座套筒压紧力 90000N

尾座套筒直径85

尾座套筒行程 110

2.3 CK6140数控车床运动分析

数控车床的运动系统包括,主轴驱动系统,对主轴的控制,进给系统,各个坐标轴的控制,包括各坐标轴伺服电机速度、位置控制,刀具库(对于数控车床指电动刀架)、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等辅助功能的控制。

1、主运动传动

数控车床的主运动传动链的两端部件是主电动机与主轴,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源(电动机)的运动及动力传递给主轴,使主轴带动工件旋转实现主运动,并满足数控车床主轴变速和换向的要求。

主运动传动由交流主轴电动机配备变频器实现无级变速调速。

2、进给运动传动

进给运动传动是指机床上驱动刀架实现纵向(Z向)和横向(X向)运动的进给传动,在CK6140车床上,各轴都由交流流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

3、刀架传动

刀架运动是指实现刀架上刀架的转动和刀架的开定位、定位与夹紧的运动,以实现刀具的自动转换。刀架运动是由换刀交流电动机实现的。

4、冷却系统

数控机床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用于在切削过程中的冷却刀具和工件,同时也起冲屑作用,由冷却泵实现。

5、液压系统

CK6140数控车床液压系统主要进行主轴变速换挡,中心跟刀架电机排屑器

6、润滑系统

CK6140数控车床中的润滑系统为对机床导轨、滚珠丝杠等的润滑。润滑形式有电动间歇润滑泵和定量式集中润滑泵。

7、尾座

数控车床尾座一般是在加工时对工件起辅助支撑作用,它由尾座体和尾座套筒两部分组成。尾座体可在床身上移动和固定。尾座套筒前安装顶针,套筒可以自动伸出和缩回,实现顶尖对工件的支撑作用。

2.4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系统简述

CKA6140数控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是由CNC主控制装置、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主轴系统、强电控制部分等构成。CNC主控制装置以及伺服驱动装置,采用日本FANUC公司的产品,使机床性能价格比十分优越;主轴系统采用日本FANUC 变频器主轴变速,方便灵活。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CK614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框图

(1)机床电气容量及要求

电源总容量:24KVA

满载电流:34A

电源总熔断电流:40A

防护等级:IP54

(2)机床电气主要技术要求

机床供电电源要求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 50Hz交流电。三根相线(Ll,L2,L3)和一根中性线(N)均从电柜底部引入电气柜内电盘上的主接线板Ll,L2,L3和PE端子上,出厂前PE和N端子已联接,只要将供电电源中性线接在PE端上即可。供电电源的电缆或电线的截面积应采用不小于6mm2导电率高的铜线。保护地线还必须与机床所设置的专用接地螺钉牢固、可靠地连接,接地电阻R<10Ω。如有三相五线制的用户,应把供电电源引接在端子上,将接线板上的PE和N的连线分开,分别接在五线制中的PE和N端子上。

电网电压:交流380V(±10%)

电网频率:50Hz(±1Hz)

工作环境温度:5~40度

相对湿度:25°时80%

(3)机床电气的构成

1)数控系统CNC

日本FANUC公司:FANUC Oi MATE

2)伺服驱动装置及伺服电动机

X轴:β-SVM1-20伺服驱动装置 aC12/2000 伺服电动机

Z轴:β-SVM1-20伺服驱动装置 aC12/2000 伺服电动机

本伺服电动机配有绝对值编码器,在加工过程中有断电保护功能

X轴:理论最大进给速度6000m/min。

Z轴:理论最大进给速度8000m/min。

3)强电控制单元

主轴电动机M1:7.5KW 1000r/min 变频电动机

刀台电动机M2:0.18KW 1500r/min

润滑电动机M3:0.09KW 1400r/min

冷却电动机M4:0.12KW 2900r/min

控制变压器TC1:交流380V/220V/24V/26V/28V 630VA。主要为控制回路和冷却风扇提供220V电源;为整流桥提供26V交流电源;为稳压电源GS1提供220V交流输入

稳压电源GS1:为控制回路提供稳定的220V交流。

控制变压器TC2:交流380V/220V 2200VA。主要为稳压电源GS2、伺服驱动装置和伺服电动机提供220V交流。

稳压电源GS2:主要为CNC装置、LCD/MDI、I/O LINK、PLC I/O、伺服驱动装置等提供24V稳定的直流电源。

接触器构成该车床电气输出执行元件;继电器构成该车床电气输出放大元件;各种压力开关、防护开关、脚踏开关、按钮等构成该车床电气输入元件。

5)保护接地

本车床接地系统如图2-2所示。

图2-2 CKA6150数控车床接地系统

电柜与车床接地线用6mm2黄绿双色线;电柜与其它部件接地线用1~3mm2黄绿双色线。

第三章CK6140数控车床主轴驱动系统

3.1主轴驱动系统概述

主轴驱动系统包括主轴驱动装置和主轴电动机。主轴驱动系统分为直流驱动系统和交流驱动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多采用交流主轴驱动系统即交流主轴电动机配备变频器或主轴伺服驱动控制的方式。

本课题数控车床主轴驱动系统采用交流主轴电动机配备变频器控制的方式。

3.1.1主轴电动机

主轴驱动部分是数控机床的大功率执行机构,其功能是接受数控系统(CNC)的S代码速度指令及M代码辅助功能指令,驱动主轴进行切削加工。在数控机床上,同样由主轴夹持工件或刀具旋转,直接参加表面成形运动。主运动的最高与最低转速、转速范围、传递功率和动力特性,决定了数控机床的切削加工效率和加工工艺能力。主轴组件的回转精度、刚度、抗振性和热变形,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

3.1.2主轴电动机选型的要求:

一般要求

1.调速为了适应不同工件材料及刀具等各种切削工艺要求,主轴必须具有一定的调速范围,以保证加工时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从而获得最佳切削效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调速范围的指标,主要由各种加工工艺对主轴最低速与最高速的要求来确定。

2.功率要求主轴有足够的驱动功率或输出扭矩,能在整个速度范围内均能提供切削所需的功率或转矩,特别是满足机床强力切削时的要求。并且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和较硬的调速机械特性,即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如断续切削时),电动机转速波动较小。即要求在大力矩、强过载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宽范围无级变速

3.精度这里主要指主轴回转精度。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振性,具在较好的热稳定性,即主轴的轴向和径向尺寸随温度变化较小。

4.动态响应性要求主轴升降速时间短,调速时运转平稳。对有的机床需同时能实现正反转切削,则要求换向时均可进行自动加减速控制,即要求有四象限驱动能力。

3.1.3主轴电动机选型

查机电一体化手册车削功率在5-8kw 之间根据切削功率PC 与主传动链的总

效率η估算,即P=c

ηP 。主传动链的功率效率η=0.7—0.85, 数控车床多采用调速电动机和较短的机械传动链,效率较大,因此取

η=0.78,则估计P 在

6.41kw~10.25kw.之间。

数控车床的加工范围一般都比较大,切削功率PC 可根据有代表性的加工情况,由其主切削抗力Z F PC=60000Z F V

KW

Z F ---主切削力的切向分力,N ; v ---切削速度N ?cm ;

查金属切削手册知,以硬质合金刀具车削合金结构钢为例,数控车床有代表型的主切削力的切向分力Z F 大约在2500左右,切削速度取90—250r/min ,则知道

PC=2500?120/60000=5kw

P=

c

η

P

=6.4kw

考虑到空转运转的功率损失,如各传动件在空转运行时的摩损功耗,传动件的搅油和克服空气阻力功率以及其其它动载荷的摩擦损耗等。

CK6140数控车床床是中等规格数控车床,参照国内外同类机床的电动机功率,此机床可以选取7.5kw的电动机,考虑到数控机床变速范围比较大,选用交流变频电动机TLD12-YVP112,标称功率7.5kw,额定转矩60N?m 。

3.2变频器电动机主轴驱动装置

3.2.1 设备的选型方法

1、根据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如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可选择西门子MMV/MDV 变频器,FANUC变频器,ABB 公司ACS400 系列变频器等;如负载为风机、泵类负载可选择西门子ECO 、MM430 变频器,ABB 公司ACS800 系列变频器等。

2、选择变频器时应以实际电机电流值作为变频器选择的依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只能作为参考。另外,应充分考虑变频器的输出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会使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变坏。因此,用变频器给电动机供电与用工频电网供电相比较,电动机的电流会增加10%而温升会增加20%左右。所以在选择电动机和变频器时,应考虑到这种情况,适当留有余量,以防止温升过高,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3、变频器若要长电缆运行时,此时应该采取措施抑制长电缆对地耦合电容的影响,避免变频器出力不够。所以变频器应放大一、两档选择或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安装输出电抗器。

4、当变频器用于控制并联的几台电机时,一定要考虑变频器到电动机的电缆的长度总和在变频器的容许范围内。如果超过规定值,要放大一档或两档来选择变频器。另外在此种情况下,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只能为V/F 控制方式,并且变频器无法实现电动机的过流、过载保护,此时需在每台电动机侧加熔断器来实现保护。

5、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如高环境温度、高开关频率、高海拔高度等,此时会引起变频器的降容,变频器需放大一档选择。

6、使用变频器控制高速电机时,由于高速电动机的电抗小,会产生较多的高次谐波。而这些高次谐波会使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值增加。因此,选择用于高速电动机的变频器时,应比普通电动机的变频器稍大一些。

7、变频器用于变极电动机时,应充分注意选择变频器的容量,使其最大

额定电流在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流以下。另外,在运行中进行极数转换时,应先停止电动机工作,否则会造成电动机空转,恶劣时会造成变频器损坏。

8、驱动防爆电动机时,变频器没有防爆构造,应将变频器设置在危险场所之外。

9、使用变频器驱动齿轮减速电动机时,使用范围受到齿轮转动部分润滑方式的制约。润滑油润滑时,在低速范围内没有限制;在超过额定转速以上的高速范围内,有可能发生润滑油用光的危险。因此,不要超过最高转速容许值。

10、变频器驱动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时,由于绕线电动机与普通的鼠笼电动机相比,绕线电动机绕组的阻抗小,因此,容易发生由于纹波电流而引起的过电流跳闸现象,所以应选择比通常容量稍大的变频器。

11、变频器驱动同步电动机时,与工频电源相比,会降低输出容量10%~20%,变频器的连续输出电流要大于同步电动机额定电流与同步牵入电流的标幺值的乘积。

12、变频器驱动潜水泵电动机时,因为潜水泵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比通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大,所以选择变频器时,其额定电流要大于潜水泵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13、当变频器控制罗茨风机或特种风机时,由于其起动电流很大,所以选择变频器时一定要注意变频器的容量是否足够大。

14、选择变频器时,一定要注意其防护等级是否与现场的情况相匹配。否则现场的灰尘、水汽会影响变频器的长久运行。

15、单相电动机不适用变频器驱动。

3.2.2 变频器主轴伺服驱动电路

如图3-2所示,采用三相交流380V电源供电;速度指令由0、L脚输入(在数控车床上一般由数控装置或PLC的模拟量输出接口输入),指令电压范围是0-10V;主轴电动机的启动/停止以及旋转方向由继电器KA1、KA2控制,当KA1闭合时电动机正转,当KA2闭合时电动机反转,若KA1、KA2同时都断开或闭合则电动机停止,也可以定义为KA1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KA2控制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变频器根据输入的速度指令和运行状态指令输出相应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压,控制电动机旋转。

L3

L2L1W 1V 1U 1642531

3X 1m m B K

+T-QF164232

1

X411L+

(V+)

(0)JA405

7R S T B C

141513

U V W STF STR SD

-KA1-KA2

M 3 ~-QF13

3P-20A W 1

V 1U 1

15X10mm BK 3-AC380V

50Hz

5

图3-2变频器主轴伺服驱动图

第四章常用电器元件的选型

4.1 低压电器选型的一般原则

1、低压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回路的工作电压,即Ue ≥Ug

2、低压电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回路的计算工作电流,即Ie ≥Ig

3、设备的遮断电流应不小于短路电流,即Izh ≥Ich

4、热稳定保证值应不小于计算值

5、按回路起动情况选择低压电器。如,熔断器和自动空气开关就需按起动情况进行选择。

4.2 断路器的选型

断路器其保护装置由三部部分组成,即过电流(电磁)脱扣器、热脱扣器、失电压(欠电压)脱扣器组成。断路器相当于电源开关、熔断器、热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的组合,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进行短路、过载、失压(欠压)保护的电器。选用断路器时,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被控线路的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其所安装的过流脱扣器和热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其中过电流脱扣器和热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被保护线路的额定电流。过电流脱扣器的瞬的脱扣整定电流应大于负载电路正常工作时的尖峰电流,对于电机负载,其断路器的电流脱扣器的瞬时脱扣整定电流应取电机允许启动电流的 1.7倍。热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取被控电机或其它负载额定电流的1.1倍。选用断路器应参照断路器厂家样本中所示的电流脱扣曲线图和热脱扣曲线图,作为选择断路器的依据。

保护:过载,短路,欠电压

一般选型:

1、断路器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

2、断路器额定电流≥线路计算负荷电流;

3、断路器脱扣器额定电流≥线路计算负荷电流;

4、断路器极限通断能力≥线路中最大短路电流;

5、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不小于1.25 倍的自动开关瞬时(或短延时)脱扣整定电流;

6、断路器欠电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

4.3 电动机保护用自动开关的选型

1、长延时电流整定值=电动机额定电流;

2、6 倍长延时电流整定值的可返回时间≥电动机起动时间;

3、鼠笼形瞬时整定电流为8~15 倍脱扣器额定电流;绕线形瞬时整定电流为3~6 倍脱扣器额定电流。

4.4 接触器的选型

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电磁线圈的吸力特性使触头闭合或断开大电流电路,其可频繁接通或断开电机或其它负载。

交流接触器的额定电压,其额定电压应不小于负载回路的电压。交流接触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板式样

项目5 型腔加工训练一 训练目的 ●根据工艺要求掌握内型腔和封闭凹槽加工方案。 ●合理选用刀具及合理的切削用量。 ●运用环切法切削内型腔。 ●掌握内型腔的加工刀具、走刀路线、去除余量的方法和编程技巧。任务1 工艺分析及理 1.零件图样的分析 零件图 图1-5-1

毛坯图 图1-5-2 如图1-5-1所示,零件材料为硬铝,切削性能较好,加工部分由内型腔和岛内型腔构成,图中主要尺寸注明公差要考虑精度问题。零件毛坯100mm×120mm ×20mm的方料,已完成上下平面及周边侧面的加工,如图1-5-2所示。 2.选择加工机床 用立式三坐标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较为合适。机床型号:XK6325(FANUC-oi MC系统)或VMA600。这里选用VMA600加工中心。 3.加工工艺分析 本零件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内容,故确定一道工序,四个工步完成零件加工。 工步一用φ16的高速钢键槽铣刀环切法粗铣十字形凹槽。侧面留单边余量0.1mm。深度留0.1mm精加工余量。 工步二用φ16的高速钢立铣刀环切法精加工十字形凹槽到图纸尺寸要求。 工步三用φ8的高速钢键槽铣刀粗铣方形凹槽,侧面留单边余量0.1mm。深度方向留0.1mm精加工余量。 工步四用φ8的高速钢立铣刀精铣方形凹槽到图纸尺寸要求。 4.走刀路线 工步一环切法粗铣十字形凹槽。走刀路线如图1-5-3。从A(-10,0)点下

至切削深度,按A→C→D→E→F→H→I→J→K→M→N→L→P→Q→R →S→T→Z→D→E →F→H→B→O的路线进给,从O(0,0)点抬刀。 图1-5-3 粗铣十字形凹槽走刀路线 工步二环切法精铣十字形凹槽。走刀路线如图1-5-3所示。从A(-10,0)点下至切削深度,A→C建立左刀补,C→E直线切入,按E→F→H→I→J→K→M →N→L→P→Q→R →S→T→Z→D→E →F→H的路线进给,H→B直线切出,从B →O取消刀补,O点抬刀。 工步三粗铣封闭方型凹槽,方型凹槽内轮廓走刀路线(经旋转45度角后得到)如图1-5-4。O(0,0)→A(0,-40)建立左刀补,A点下刀至切削深度,按A→B→C→D→E→F→H→I→J→A的路线进给,A点抬刀,A→O点取消刀补。 方型凹槽外轮廓走刀路线(经旋转45度角后得到)如图1-5-4。O(0,0)→K(0,-40)建立右刀补,K点下刀至切削深度,按K→M→N→U→V→W→Q→P →S→K的路线进给,K点抬刀,K→O点取消刀补。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7-11-30T16:05:48.2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张春喜周云龙 [导读] 就数控机床而言,属于一类配置软件程序调控模块的职能机床设备。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44 摘要: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较为复杂、专业。虽然我国在数控机床的生产和优化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数控机床电力控制系统的设计升级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未来将逐步向更高端的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因此,电气控制系统的改良对于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简介 就数控机床而言,属于一类配置软件程序调控模块的职能机床设备。当然详细系统构造能够解决一些包含调控编码或类似符号指令的程序内容,同时完成编译过程,以编译成为代码的数字进行表达,以对应载体完成对数控设备的注入。然后根据处理流从数控设备产生不同的调控信息,从而达到管控机床操作流程的目标,即根据设计图例的形态与规格标准完成零件的自动加工。此外,相对传统机床,其主要的优势在于有效处理了繁琐、精细、大量、多样的零部件加工流程,体现出更强的灵活性与高效性,标志着了当代机床调控技术研究重点,也是机电一体化研究的重要产物。电气调控规划图包含多个方面构成,即如线路装配调整、运用及维持的参考资源,主要涵盖了原理图、装配线路图、元件分布图等多种图纸的规划。而且整个体系内一切电气设施的调控原则就是依照对应的原理进行,除了电气设施的装配以外,还包含整个系统的调控等等。 2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大。尤其是很多电气工程企业,他们主要通过电力输出带动生产力。数控机床的广泛使用,能够增大工业化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数控机床通过高效率工作,可以准确把握产品的生产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相比于之前传统的手工加工,数控机床实现了量化和质化的双重飞跃。所以,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使用数控机床,其实就是编程人员提前编辑好各项生产指标和参数,数控机床只负责自动化的模式生产。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将提前固定好。数控机床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稳固、快速的提升。数控机床中,电力控制系统是核心、是关键。它是保证数控机床正常运营的大脑,所以世界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列为专利,严格保密,被誉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数控机床电力控制系统的设计将无法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只能自行摸索。为了保证工业化生产进程能够稳步发展,我国对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资源,并且大力教育和定向培养相关专业的储备人才。 3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 数控机床电力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只有保证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研究的合理化、科学化,才能够保证数控机床的高效使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通常分为三大部分,而三大部分中又充斥着很多不同内容的小部分。 3.1硬件系统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小部分。 3.1.1 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是保证数控机床能够正常使用的最基本条件。在对电源电路进行设计时,需要采用至少两台伺服变压器,且合理化的电压设置尤为重要。 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主要有两路电源电路。这两条电路互不干扰,作用也不尽相同。一路是负责对电机、电控柜、冷却机等动力设备供电,另一路负责对NCU、PLC及继电器等控制设备供电。如果系统断电,数控机床可以做到断点及坐标记忆。当电路修复正常后,数控机床将可以自行恢复并继续加工。 3.1.2 急停保护电路系统 数控机床在高速运转时,为了保证相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早在最初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安装了实时监控和急停保护电路系统。该部分的电路设计主要是对机床的电压、电流、速度、位置等进行检测,通过一系列参数判断数控机床是否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如果出现问题,急停保护电路系统以及监控都可以发出相应的不同警报,从而对数控机床起到保护作用。 3.1.3 交流主传动电路设计 交流主传动电路设计是为了保证数控机床的稳定、高效运行。这些电路元器件包括NCU、伺服驱动器、电机、PLC、反馈检测模块等,其设计对于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想要保证数控机床的稳定运行,还需要不断完善、设计优化各项系统参数。 3.2 软件系统设置 软件系统设置中,参数设置至关重要。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依赖NCU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和PLC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这些参数设置及程序编写可以保证数控机床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运作,最终顺利完成生产过程。PLC程序设计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软件核心,而CPU又是PLC程序设计的心脏。PLC程序设计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优先级。其中,高优先级一般是为了处理系统中的紧急信号,低优先级主要负责处理系统中的正常信息。PLC程序设计中,供电系统占据重要地位。供电的程序设计则主要包括系统上电和下电的时序。如果处理不好或者不合理,将严重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或是机床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危及生产安全。所以,PLC的供电程序一直都备受关注。 4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4.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工作人员将生产的具体要求如各种参数输入到计算机程序,然后进行代码化的编程。这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主要是在合理选择数控系统的前提下,然后再对普通车床进行适当的机械改造,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床身的改造,为使改造后的机床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除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和机械故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尤其是机床导轨。 (2) 拖板的改造,拖板是数控系统直接控制的对象,所以对其改造尤显重要。这中间最突出一点就是选用滚珠丝杠代替滚动丝杠,提高了传动的灵敏性和降低功率步进电机力矩损失。 (3) 变速箱体的改造,由于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所以要对输入和输出轴以及减速齿轮进行设计,从而再对箱体进行改造。 (4) 刀架的改造,采用数控刀架,这样可以用数控系统直接控制,而且刀架体积小,重复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 通过对机床的改造并根据要求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这样改造后的机床就能基本满足现代化的加工要求。 关键字: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步进电机经济型数控系统数控刀架

一绪论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普通机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替换,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快,应用到数控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点:(1)改造闲置设备,能发挥机床原有的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提高了机床的使用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2)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生产;(3)自动化程度提高、专业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4)降低对工人的操作水平的要求;(5)数控改造费用低、经济性好;(6)数控改造的周期短,可满足生产急需。因此,我们必须走数控改造之路。 普通车床(如C616,C618,CA6140)等是金属切削加工最常用的一类机床。普通机床刀架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是由主轴回转运动经挂轮传递而来,通过进给箱变速后,由光杠或丝杠带动溜板箱、纵溜箱、横溜板移动。进给参数要靠手工预先调整好,改变参数时要停车进行操作。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和横向进给运动不能联动,切削次序也由人工控制。 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为用微机控制的、能独立运动的进给伺服系统;刀架改造成为能自动换刀的回转刀架。这样,利用数控装置,车床就可以按预先输入的加工指令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切削次序和刀具都会按程序自动调节和更换,再加上纵向和横向进给联动的功能,数控改装后的车床就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车削,

(完整版)数控车床主轴设计

绪论 随着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对零件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机床已不能满足要求。数控机床由于众多的优点已成为现代机床发展的主流方向。它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设计、制造的水平,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重视。 现代数控机床是信息集成和系统自动化的基础设备,它集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于一身,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对加工对象的适应强等优点。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的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机械制造竞争的实质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中运用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生产实习和实验等实践知识,达到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设计分析比较机床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学习构造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学习查阅有关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提高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获得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一般机械的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一、设计题目及参数 1.1 题目 本设计的题目是数控车床的主轴组件的设计。它主要由主轴箱,主轴,电动机,主轴脉冲发生器等组成。我主要设计的是主轴部分。 主轴是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位,其结构优劣对加工中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多加注意。主轴前后的受力不同,故要选用不同的轴承。 1.2参数 床身回转空间400mm 尾架顶尖与主轴端面距离1000mm 主轴卡盘外径Φ200mm 最大加工直径Φ600mm 棒料作业能力50~63mm 主轴前轴承内和110~130mm 最大扭矩480N·m 二、主轴的要求及结构 2.1主轴的要求 2.1.1旋转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转速的条件下,主轴前端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 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主要取决于各主要件,如主轴、轴承、箱体孔的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还决定于主轴转速,支撑的设计和性能,润滑剂及主轴组件的平衡。 通用(包括数控)机床的旋转精度已有标准规定可循。 2.1.2 静刚度 主轴组件的静刚度(简称刚度)反映组件抵抗静态外载荷变形的能力。影响主轴组件弯曲刚度的因素很多,如主轴的尺寸和形状,滚动轴承的型号,数量,配置形式和预紧,前后支撑的距离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传动件的布置方式,主轴组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等。 各类机床主轴组件的刚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2.1.3抗振性 主轴组件工作时产生震动会降低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缩短主轴轴承寿命,还会产生噪声影响环境。 振动表现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形式。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标题︰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 校外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4) 1.绪论 (5) 1.1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2. 零件工艺分析 (6) 2.1零件的用途 (6) 2.2零件图工艺分析 (6) 2.3零件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7) 3.加工设备及辅助工具的选择 (9) 3.1机床的选择 (9) 3.2刀具的选择 (9) 3.3量具的选择 (10) 3.4夹具的选择 (10) 4.拟定工艺方案 (11) 4.1加工工序的划分 (11) 4.2加工顺序的确定 (11) 4.3加工路线的确定 (12) 4.4零件定位基准的确定 (14) 4.5装夹方式的确定 (15) 4.6工作坐标原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16) 5.切削用量选择 (17) 5.1背吃刀量的确定 (17) 5.2主轴转速的确定 (17) 5.3进给速度的确定 (19) 6.切削液的选择 (20)

7.工艺文件的制定及程序编制 (21) 7.1数控加工工艺卡 (21) 7.2刀具卡 (22) 7.3程序编制 (23) 8.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表面质量 (31) 8.1机械加工精度 (31) 8.2零件表面质量 (31)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5) 后记 (36)

摘要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效能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主要是对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制定加工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该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由圆柱、圆弧、椭圆弧、螺纹、槽等组成内外表面的回转体。零件的加工过程是首先用粗基准定位,加工出精基准表面;然后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关健,它与定位基准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其次在机床、刀具、夹具切削用量的选择中,着重考虑到其对零件的加工的因素,为工艺设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本文内容大致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对零件加工工艺步骤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绘制椭圆轴的二维图,用G代码指令进行手工编程并制定了相关的工艺文件,最后对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表面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控技术、轴类零件、工艺设计、程序编制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电气控制设计例题 1.一运料小车由一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要求:(1)小车运料到位自动停车;(2)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3)回到原位自动停车。试画出控制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QS+ — SB2 — KM1+ —M转动,到位压下SQ1 —M停转,KT+ —延时到—KM2+ — M反转—到位压下SQ2,M停。 2.设计一个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机起动后,第二台电机才能起动;第二台电机停止后,第一台电机才能停止。 3.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动机起动10s后,第二台电动机自行起动,运行5s后,第一台电动机停止并同时使第三台电动机起动。再运行15s,第一台电机停止。 4.画出一种实现电动机点动控制及连续运转控制的控制线路。 5.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有一台三级皮带运输机,分别由M1、M2、M3三台电动机拖动。其动作要求如下: 1)起动时要求按M1M2M3顺序起动。 2)停车时要求按M3M2M1顺序停车。 3)上述动作要求有一定时间间隔。 6.为两台异步电动机设计一个控制线路,其要求如下: 1)两台电动机互不影响地独立操作。 2)能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当一台电动机发生过载时,两台电动机均停止。 7、某水泵由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按下列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电路: 1)采用Y-Δ减压起动; 2)三处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要有必要的保护环节。 8、试画出异步电动机既能正转连续运行,又能正、反转点动的控制线路。

CA6140普通车床数控改造电气控制原理图

(a) (c) (d) 图6-2-7 电气控制柜组装步骤 (a)在电气柜安装板上合理布局电气元件 (b)固定导轨线槽,用螺丝固定四件电器 (c)按照原理图、接口与控制电路图接线 (d)电器柜组装完成后加线槽盖板即成 (b)

一点的痕迹,山风呼呼,细雨微微。人行翦翦,心韵盈盈。思邃恒古,本义使然,让思想的光芒照亮每个心灵,让身心的热量变作普照大地的明媚,让蠕风的蠢蠢欲动万木复苏的定格。 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色彩是洁净的象征,静物是可修复的抱朴,人境是可绝缘的尘,合沓车马也无喧。吾生有无涯而也无涯,知也以有而随无也,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摘自于《庄子·齐物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一事,没一事不如了一事,了一事不如空无一事。人之所以不开心,那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人之所以不顺心,是因为付出太少,之所以不如意,也是因为,总计较那些得与失。 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沧海桑田。念人念心念天念地,随心律动,心随所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 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数控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零件图纸分析 (5) 2.1 零件的特征 (5) 2.2 数值计算 (5) 第三章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7) 3.1加工精度要求 (7)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3装夹方式 (7) 3.4工艺过程制定 (7) 第四章车削工艺分析 (9) 4.1 选择夹具 (9) 4.2 工步设计 (9) 4.3 刀具选择 (9) 4.4 设计走刀路线 (11) 第五章切削用量 (15) 5.1 切削用量 (15) 5.2 主轴转速的确定 (15) 第六章数控车床的对刀 (16) 6.1 刀位点 (16) 6.2 待加工毛坯的对刀 (16) 6.3 刀偏值的测定 (16) 第七章编程 (17) 第八章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后记 (2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 第一章绪论 关键词:数控车床车削加工工艺工艺分析 摘要: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的加工艺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为此,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 数控机床产生20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形状和结构不断改进,对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零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已无法达到零件加工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加工方法。 数控车床又称为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车床,即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的车床,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CNC车床能加工各种形状不同的轴类、盘类即其它回转体零件。 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采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 (二)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三)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 (四)工序、工步的设计; (五)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 (六)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写、校验与修改; (七)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的处理; (八)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

电大专科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试题 (宝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马全力提供) 2010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只要求能够精确地控制从一个坐标点到另一个坐标点的定位精度,而不管是按什么轨迹运动,在移动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那么这是属于( )。 A.直线控制的数控机床 B.轮廓控制的数控机床C.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 2.数控装置在硬件基础上必须有相应的系统软件来指挥和协调硬件的工作,两者缺一不可。数控装置的软件由( )组成。 A.控制软件 B.管理软件和控制软件两部分C.管理软件 3.( )不但能用于正常工作时不频繁接通和断开的电路,而且当电路发生过载、短路或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它后面的电气设备。 A.刀开关 B.低压断路器C.组合开关 4.电流继电器与电压继电器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 )不同。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匝数少、导线粗,与负载串联以反映电路电流的变化。电压继电器的线圈匝数多、导线细,与负载并联以反映其两端的电压。 A.线圈 B.衔铁C.触点 5.数控装置是整个数控系统的核心,按CNC装置中微处理器的个数可以分为单微处理器结构和( )。 A.专用型结构 B.功能模块式结构C.多微处理器结构 6.位置检测元件不直接安装在进给坐标的最终运动部件上,而是中间经过机械传动部件的位置转换(称为间接测量),亦即,坐标运动的传动链有一部分在位置闭环以外,这种伺服系统称为( )。 A.开环伺服系统 B.半闭环系统C.闭环伺服系统 7.( )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机械角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A.交流电动机 B.直流电动机 C.步进电动机 8.( )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当运动着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与之接近时,它就会发生物体接近而“动作”的信号,以不直接接触方式检测运动物体的位置。 A.接近开关 B.按钮开关C.组合开关 9.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切断电路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或其他负载的( )保护。 A.过压 B.过载C.过流 10.( )即用电气自控驱动工作台运动替代了人工机械驱动工作台运动。

数控机床主轴箱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2) 1.2主轴箱的概述 (2) 第2章主传动的设计 (2) 2.1驱动源的选择 (2) 2.2转速图的拟定 (2) 2.3传动轴的估算 (4) 2.4齿轮模数的估算 (3) 2.5V带的选择 (4) 第3章主轴箱展开图的设计 (7) 3.1各零件结构尺寸的设计 (7) 3.1.1 设计内容和步骤 (7) 3.1.2有关零件结构和尺寸的设计 (7) 3.1.3各轴结构的设计 (9) 3.1.4主轴组件的刚度和刚度损失的计算 (10) 3.1.5轴承的校核 (13) 3.2装配图的设计的概述 (13)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数控机床的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机床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使我们在拟定进给传动及变速等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CAD制图、设计计算、编写技术文件、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培养我们初步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 主轴箱的概述 主轴箱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传动系统它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车床的主轴箱比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两极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它主要是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以满足一定恒功率、和转速的问题。 第二章2主传动设计 2-1驱动源的选择 机床上常用的无级变速机构是直流或交流调速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从额定转速nd向上至最高转速nmax是调节磁场电流的方法来调速的,属于恒功率,从额定转速nd向下至最低转速nmin时调节电枢电压的方法来调速的属于恒转矩;交流调速电动机是靠调节供电频率的方法调速。由于交流调速电动机的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态响应快,没有电刷,能达到的最高转速比同功率的直流调速电动机高,磨损和故障也少,所以在中小功率领域,交流调速电动机占有较大的优势,鉴于此,本设计选用交流调速电动机。 根据主轴要求的最高转速4000r/min,最大切削功率5kw,选择北京数控设备厂的BESK-8型交流主轴电动机,最高转速是4500r/min。 2-2 转速图的拟定 根据交流主轴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和基本转速可以求得交流主轴电动机的恒功率转速范围Rdp=nmax/nd=3 而主轴要求的恒功率转速范围Rnp=3,远大于交流主轴电动机所能提供的恒功率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1.1 任务准备 (4) 1.1.1 机床结构 (4) 1.2 工作原理 (6)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6)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7)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8)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0) 2.1 数控车床概述 (10) 2.1.1数控车床的组 (10)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11) 2.1.3数控系统 (11)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12)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13)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13)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13)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13)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13)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14)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20) 3.1 零件图样分析......................................... (20) 3.2 工艺分析 (21)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21)

3.4 解决排屑问题 (21) 3.5 加工方法 (22)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24) 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24)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24)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绪论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 机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 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数控折弯机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机床●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 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设计姓名:钱春花 学号:07323 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历:大专 指导教师: 姜爱国

函授站: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南京 2012年5月 目录 前言(引言) 1.课题选择及说明 1.1 选题目标 1.2 课题说明 1.3图纸

2.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分析 2.1 加工结构及分布 2.2 加工要求分析 2.3 加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2.4加工内容和要求分析表 3.1加工方案设计初步考虑 3.1 加工过程设计 3.2 加工设计其它方案及优化4.加工设备选用 4.1机床选用: 4.2刀具选择 4.3夹具选用: 4.4量具 4.4工具清单 5.加工程序 6.操作加工要点 6.1加工准备 6.2工件加工 6.3对工件加工操作的改进 7.课题设计小结 7.1设计内容总结 7.2设计效果论证 7.4设计不足分析和可能的优化展望 7.3设计体会 参考文献资料

1.课题选择及说明 1.1 选题目标 通过典型轴零件数控车床加工设计,进一步提高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及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写、程序编写,提高综合数控加工技能。 是专业各门课程综合应用,提高专业能力。 设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目的: 1、通过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进一步掌握零件加工的过程和每一步的加工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在校所学内容,使之融会贯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加工三要素的设定,它们是加工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合理设置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缩短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通过设计可以更深一点地理解并掌握三要素的设定方法。 3、设计中涉及了车断面、车外圆、车椭圆、镗孔、车内外螺纹等加工方式。通过对如上常用加工方式的工艺设计,熟悉了这些加工方式的加工特点,工艺设计的方法。 4、在此次设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也能提高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都大有益处。 意义: 1、随着全国产业机械化的提高,相应的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随之愈加严格,对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合理设计能更好的在现有的加工条件下使加工精度得以最大化。 2、在制造业要求“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的大前提下,零件加工工艺也有充分的必要性。它可以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报废率,从另一方面讲,也有效的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二○○九年五月 制定人员: 张光跃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教授姜秀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张新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讲师陈剑重庆机床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学群重庆第二机床厂高级工程师 袁斌重庆长安汽车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执笔人:张光跃 审核部门: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实施部门:数控技术教研室 批准部门:教务处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来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CNC Machine tool electric control)是指数控机床内部涉及电气控制的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电源电器控制、主轴和进给伺服运动电气控制,刀架电气控制、面板电气控制、I/O接口电气控制以及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控制和调试等。《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以数控设备应用技术为背景,理论与实际并重,是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及相关的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打下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动手操作方法,并得到必要的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表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内容设计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能力要求是: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CNC接口技术、PLC应用技术、电气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专业目标的地位,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以获得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工作过程知识是根据职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工具、手段与对象结合,并指向目标的职业行动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注重对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按工作过程知识构建课程的学习内容,即按职业活动、岗位项目和具体的工作任务来组建学习内容,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圆心,凡是与工作过程任务有关的知识按圆周进行排列,纳入学习内容中,无关的知识尽量不讲,使课程的学习、内容构建从原来的学科体系的“平行结构”向工作任务体系的“圆周结构”转变。为使学生能很好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重庆地区数控设备构成和应用情况,选用典型的数控机床作为学习载体,按照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的要求将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课程的学习领域分解为七个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选择一个到三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学生学习完这七个学习模块,就能基本掌握对数控机床电气连接与调试,达到教学的要求。在工作任务学习模块中,基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 分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数控08—1班 学号: 080744080104 学生姓名: XXXX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研室主任: 审核日期: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邮箱釉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为间歇供油工作方式。因此,润滑系统中的压力采用定期检查方式,即在润滑泵每次工作以后检查。如果出现故障,如漏油、油泵失效、油路堵塞,润滑系统内的压力就会突然下降或升高,此时应立即强制机床停止运行,进行检查,以免事态扩大。油面过低以往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将“油面过低”信号与“压力异常”报警信号归为一类,作为紧急停止信号。一旦PMC系统接收到上述信号,机床立即进入紧急停止状态,同时让伺服系统断电。但是,与润滑系统因油路堵塞或漏油现象而造成“压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如果润滑泵油箱内油不够,短时间不至于影响机床的性能,无需立即使机床停止工作。但是,出现此现象后,控制系统应及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添加润滑油。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充,系统就会控制机床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只有及时补给润滑油后,才允许操作人员运行机床,继续中断的工作。针对“油面过低”信号,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停机,减少辅助加工时间,特别是在加工大型模具的时候。在设计时,我们将“油面过低”信号归为电气控制系统“进给暂停”类信号,采用“提醒——警告——暂停,禁止自动运行”的报警。一旦油箱内油过少,不仅在操作面板上有红色指示灯提示,在屏幕上也同时显示警告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如果该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消失,则让机床迅速进入进给暂停状态,此时暂停机床进行任何自动操作。操作人员往油箱内添加足够的润滑油后,只需要按“循环启动”按钮,就可以解除此状态,让机床继续暂停前的加工操作。 该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润滑电动机M立即运行,20S

(完整版)数控车床毕业设计98212

一、前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世纪,它是数控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数控机床代表一个民族制造工业现代化的水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行,可自动完成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表面、螺纹和端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槽、钻孔、扩孔、铰孔等工作。车削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更多的加工工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复杂形状回转类零件的加工。 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作为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数控车床。主要内容有关于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编程的注意事项、加工工艺分析、刀具的选用、刀位轨迹计算。 下面就是本文的主题,关于数控车床的编程与实例。

二、数控机床(主要介绍数控车床) 2.1数控车床简介 数控车床即装备了数控系统的车床。由数控系统通过伺服驱动系统去控制各运动部件的动作,主要用于轴类和盘类回转体零件的多工序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等综合特点,适合中小批量形状复杂零件的多品种、多规格生产。 数控车床按车削中心是在普通数控车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加工机床。除具有一般二轴联动数控车床的各种车削功能外,车削中心的转塔刀架上有能使刀具旋转的动力刀座,主轴具有按轮廓成形要求连续(不等速回转)运动和进行连续精确分度的C轴功能,并能与X轴或Z轴联动,控制轴除X、Z、C轴之外,还可具有Y轴。可进行端面和圆周上任意部位的钻削、铣削和攻螺纹等加工,在具有插补功能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各种曲面铣削加工。数控车床种类较多,但主体结构都是由:车床主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目录 1. 绪论 (2) 2.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3) 2.1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 (3) 2.2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 2.2.1机床主传动功率 (3) 2.2.2 主传动的调速围 (4) 2.2.3主传动系统设计要求 (4) 2.2.4 主传动系统电机选择 (6) 2.2.5 主传动分级变速设计 (6) 3. 主轴设计 (8) 3.1 主轴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8) 3.2 主轴尺寸确定 (8) 3.2.1 主轴前后颈及孔尺寸确定 (8) 3.2.2 主轴部件支承结构选择 (8) 3.3主轴组件设计 (9) 3.3.1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 (9) 3.3.2 主轴轴承的选择……………………………………………………… 10 3.3.3 主轴轴承的预紧及润滑……………………………………………… 11 3.3.4 主轴上齿轮参数确定及键的选择…………………………………… 12 3.3.5 主轴部件结构图……………………………………………………… 13 4. 主轴验算 (14) 4.1 确定弯曲变形的验算条件 (14) 4.1.1刚度标准 (14) 4.1.2主轴的载荷 (15) 4.2三支承主轴刚度验算………………………………………………………

17 5. 设计总结 (19) 6.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在现代制造技术中,数控机床已经用它所显示的效益和巨大潜力,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现代数控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机床主轴及其部件作为数控机床主要部件的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轴系统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加工产品的精度,因此在数控机床设计中当十分注意主轴及其部件的设计。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和主轴组件设计,学习和了解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的基本思路,理解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传动原理,以及主轴组件选用和数控主轴结构的构成。并熟悉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相关计算,了解数控机床设计中的一些验算公式,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或者刚度验算。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应当达到熟悉数控机床主轴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主轴系统设计流程,绘制主轴系统结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必要计算及一些经验公式的运用,初步具备数控机床主轴设计能力。

试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

试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 发表时间:2018-11-13T17:35:21.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作者:马秀恒[导读] 摘要: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般是先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整体思路,然后再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使用原件,最后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辅助设计。 (乌石化检维修中心化肥电修车间运行班)摘要: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般是先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整体思路,然后再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使用原件,最后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辅助设计。在设计整体思路时,要着重对线路需要满足的功能、线路负荷要求、运行速度调控技能、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整体构思。在设计使用元件时,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在设计辅助设计时,主要考虑信号判断设计和局部照明设计。基于此,本文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原则、 要求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原则;要求;注意事项了解掌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是提升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的必要前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人员只有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确保电气控制线路的安全运行。 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主要原则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原则主要表现为:(1)稳定原则。电气控制线路保持稳定运行,才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可以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元件使用数量、做好电路的绝缘处理工作、尽可能地使用直流电源等措施来增强线路的稳定性。(2)通用原则。主要是指电气线路设计的总体方案能够满足生产设备加工不同性质对象的要求。为此,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并经过大量实践验证的控制方案,以此来满足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路提出的要求。(3)精简化原则。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精简化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设计方法复杂或者不实用的情况。设计人员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越简洁,在后期维护检修时就越方便,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很快地查找出线路故障并进行修复,保证机电设备尽快恢复安全正常运行。 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为:(1)满足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承受力。线路功率超标是影响整体线路安全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时要加强对线路功率稳定性的设计,考虑到系统线路功率的额定负荷,从而保证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是电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影响到电路的运行速度及其质量,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电气线路发出的指令时,线路中的部分机械需要进行大功率的运转,功率运转的条件设计是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中的核心。(2)适应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多样化。必须实现电气控制线路的兼容性,其是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重要目的,同一机电设备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会配置多套线路运行方式,为了避免不同线路之间的互相影响,就需要从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入手,使得不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彼此兼容。例如一般工作状态下,电动机既要做好调压工作,同事还要进行转矩工作,此时为了保证其功能表达的有效性,就需要从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入手,增加不同的解决方案和运行方式。(3)满足电气控制线路运行方案。大多数机电设备的作业功能比较多,在投产运行使用时,给用户提供多种运行方案,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运行方案,这不仅能够便利用户的作业需求,而且能够提高机电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经营效益。而用户选择的不同运行方案的参数设置差异比较大,这就要求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要考虑线路的兼容性问题,满足多种运行方案需求。比如异步电机在一个运行方案中能够开展调压工作,而在另一个运行方案中进行恒定转矩工作。(4)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速度与设计一体化。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电路的转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适应不同机电多变的速度,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过程中要注意运行速度与机电设施的适用性及准确性。为此,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电气控制线路能承载运行时的的承受力,适应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多样化特点并满足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对速度的要求。 3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注意事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时,除了应该掌握各项基本控制线路的组成与原理外,还需要了解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求和使用与维护人员在长期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这些对于可靠、安全、合理地设计控制线路非常重要。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认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尽量减少电器元件的数量,采用标准器件并且尽可能选用相同型号的电器元件。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触头以便简化控制线路,在保证线路的可靠性同时提高线路的经济性。(2)尽量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缩短连接导线长度。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应该考虑到各个电器元件之间的实际接线的便利性,要注意电气柜与操作台和行程开关彼此之间连接线的合理性。(3)正确连接电器元件的线圈。交流控制电路中的一条支路上,不允许串接两个电器元件的线圈,即使外加的电压是两个线圈的额定电压之和,也不可以。因为每一个线圈上分配到的电压与线圈的阻抗成正比。所以需要两个电器元件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该并联相接。(4)正确连接电器元件的触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辅助触头彼此靠得很近,如果连接不当,是有可能造成线路工作不正常的。辅助触头如果不是等电位的,当触头产生电弧时,有可能在触头之间形成飞孤造成电源短路。所以,一般将各执行器件的线圈一端接在电源的一侧,将控制触头接在电源的另一侧。(5)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电器元件通电的数量。当线路通电运行后,有些电器元件会失去作用并长期通着电,从而浪费电能,减少电器使用寿命。合理的设计可以在电路接通后将不用的电器元件切断,这样既节约了电能,也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6)控制线路中应避免出现寄生回路。在电气控制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不正常接通的线路叫做寄生回路。而寄生回路的出现会破坏各元件和控制线路的动作顺序,因此设计控制线路时应避免。(7)要保证电气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想保证电气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为主要的就是选用可靠的电器元件,尽可能选用机械和电气使用寿命较长、结构合理、动作可靠、抗干扰性能好的电器元件。当电气控制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的触头与大容量接触器的线圈相接时,要考虑到继电器触头的容量是否足够。若不够,则必须加大继电器容量或者增加中间继电器,否则会使工作不可靠。(8)控制线路中应具备必要的保护环节。控制线路中应该具备必要的保护环节,以保证线路即使在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下也不至于造成事故。一般应根据线路来具体设计选用过载、短路、过流、过压、失压、欠压等保护环节,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加设合闸、断开、事故、安全等报警以及指示信号。除了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外,还需要注意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之间不仅要有电气联锁,还要有机械联锁,这样完善的保护措施不仅使线路安全可靠,同时也使线路设计趋于合理、更加经济。 4结束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