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镁产业发展历程

镁产业发展历程

镁产业发展历程
镁产业发展历程

一、引言

镁属轻金属元素,其比重只有1.74g/cm3,仅为铁的1/5、铝的2/3,与塑料相近。镁的储藏量极为丰富,占地壳含量的2.8%,海水含量的0.13%,在工程金属中仅次于铝、铁而居第三位。镁合金是在纯镁中加入铝、锌、锰和稀土等元素形成的,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在交通、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受技术和价格等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镁合金只少量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军事工业。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节能和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对汽车减重节能降耗的要求不断高涨,轻量化已成为汽车选材的主要发展方向。镁合金作为工业应用最轻的金属工程材料,具备阻尼减震等优良性能,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此外,镁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导热导电性、电磁屏蔽性以及环境相容性好等优良性能,可代替塑料壳体满足3C(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轻、薄、小型化、高集成化以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信息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镁及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金属材料,其应用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出来,生产加工及应用技术还远不如钢铁、铜、铝等金属材料成熟。因此,在许多传统金属矿产资源趋于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加速镁及其合金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所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基于上述原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镁合金开发应用热潮,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从战略高度纷纷出台大型研究计划推动镁合金在交通、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随着技术和价格两大瓶颈的突破,全球镁合金用量急剧增长,应用范围不断

扩大,正在成为继钢铁、铝之后的第三大金属工程材料,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

我国镁资源储量、生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镁冶炼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中国造原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1990年~2001年我国原镁产量增长了40倍,从镁进口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镁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原镁已占全球产能的3/4,产量的1/2。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镁合金应用开发严重滞后,80%以上的原镁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出口,属典型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原料出口型工业,已连续几次被欧盟和北镁反倾销,原镁生产企业面临严重压力,与我国作为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为改变这种局面,“十五”计划期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镁合金应用开发与产业化”,其最终目标是建立镁合金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应用开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镁合金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群,将我国的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新材料领域、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计划也启动了对镁合金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工作,国家发改委也将镁合金产业化列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此外,有关地方政府配合国家项目也对镁合金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作给予了支持。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目前在北到长春、沈阳,南到珠江三角洲,西到宁夏、青海,东到胶东半岛、长江三角洲以及西南的重庆、四川等辽阔的中国土地上,已经形成从高品质镁及镁合金、镁合金关键装备与工艺、镁合金应用产品开发生产到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的一条完整的镁合金技术创新

产业链,初步形成了我国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对我国镁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技术在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与影响力进行分析,证明技术在推动镁产业发展和

升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我国镁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矿石种类齐全、分布广,总储量居世界第一,在我国发展镁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我国菱镁矿储量占世界的60%,已探明储量达到31.45亿吨,占世界的24.2%,白云石资源遍及我国的各省区,特别是山西、宁夏、河南等省区,现已探明白云石储量40亿吨以上。我国所特有的四大盐湖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镁盐矿产资源的远景储量数十亿吨,特别是青海湖区的柴达木盆地,镁盐资源居全国之冠。我国镁盐资源总量估计达65亿吨,其中氯化镁和硫酸镁储量分别达到了31.43亿吨和16.73亿吨,而海水储镁量更是无法估量。我国的镁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镁产业形成初期

20世纪50年代末,正值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经济的时代。根据当时军工生产的需要,国家直接投资从前苏联引进了菱镁矿氯化电解镁工艺,于1957年在抚顺铝厂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镁生产厂,从此拉开了我国镁产业的序曲。与此同时,为满足国防军工对镁加工材的需求,1958年国家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建设了镁合金熔炼和镁材表面处理车间,利用该厂生产铝加工材的设备生产镁合金加工材,60年代初又在洛阳铜加工厂投资建设了镁板生产车间。我国镁压铸

业也起步于50年代后期,当时西北地区一家军工企业用一台小冷室压铸机成功地生产了镁合金压铸件,揭开了我国镁压铸工业的序幕。60年代初,陕西渭南西北林业机械厂开始生产镁压铸件,主要产品有链锯、汽油发动机等,成为我国最早批量生产镁压铸件的工厂。其后,江西宜春风动工具厂、成都飞机发动机公司、南京飞机公司也开始生产镁合金铸件,但主要都是满足军工生产的需要,规模都不大。

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原镁及镁合金产品生产主要是为满足军事需求,特别是航空工业对镁合金板材、挤压材和锻造产品的需求,应用非常有限;在民用领域,只在生产铝合金、金属还原和钢铁脱硫等方面有少量应用,需求量小而且需求增长缓慢。在此阶段,我国只有一家电解法原镁生产厂和几家镁合金产品生产厂,生产企业少、镁产业整体规模小。

2.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镁产业形成后期

此阶段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电解法炼镁在国家支持下继续得到发展。1987年11月,青海民和镁厂建成投产,采用钾光卤石脱水—电解镁工艺,产能为4000吨/年,1992年完成二期扩建后形成7000吨/年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电解法炼镁生产企业。在此期间,我国又先后建有4家电解镁生产企业,后因成本原因停产。

我国的皮江法生产起步于70年代末。皮江法是以白云石、硅铁和氟石为原料,先将白云石煅烧成煅白(MgCO3.CaCO3MgO.CaO+2CO2)然后把煅白、硅铁和氟石制成粉末,再将粉末混合后压制成球团,并在1150~1200℃高温、1~5

帕高真空的还原罐中还原,在大约500℃结晶器中冷凝,得到冠状结晶镁(粗镁)。1978年我国在郑州铝厂、兰州炭素厂、南京白云石矿进行过皮江法炼镁的工业性试验,后因成本比电解法还高而中止。1988年5月,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在总结国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皮江法镁厂的实际情况,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家工业化规模的皮江法镁厂——湖北省通山县金属镁厂,设计产能500吨/年。此后,中国皮江法炼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在国际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原镁产量从1990年的0.58万吨迅速跃升到1999年的15.7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原镁生产大国,使全球原镁的战略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形成了我国以皮江法原镁生产和出口为主导的镁产业格局。而在镁产业形成初期的电解法炼镁企业则因成本问题逐步退出市场。

3.21世纪初至2005年——镁产业成长期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有关镁的科研与产业化计划的实施,我国镁产业技术水平得以提升,生产规模继续稳步扩大。2005年我国的原镁产量及镁产品出口量达到46.76万吨和35.7万吨,继续保持全球原镁生产与出口的领先地位,同时镁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以原镁出口为主的初级原料出口工业向包括深加工、装备和应用在内的多元化高级工业转移。图1为1990~2005年中国原镁产量变化情况。

从国内镁产业发展看,2000年以前,我国的原镁基本以出口为主,国内消费很少,从2001年后国内消费开始增长,2004年镁的总体消费量为7.05万吨,2005年则达到了11万吨,消费量同比增长已达到59%。图2是2000年~2005年我国镁出口量与国内消费量的情况,图3是国内消费量的增长率情况。由图可知,2002年以

后我国国内镁消费增长较快,2004和2005年增速分别达到了37.7%和56%。随着国内消费的增加,2005年的出口下降了7.5%。

在中国镁产业中,铝合金和铸件用镁量是镁消费市场的主要领域,其用镁量占到中国镁消费总量的53%,其中平均发展速度最快的是铸件用镁领域。相对于原镁和镁合金生产企业,我国的镁压铸业则从90年代末才真正起步,当时只有为桑塔纳轿车变速箱壳体提供配套的上海乾通镁合金压铸厂是规模化生产企业,年压铸量3000多吨。随着香港、台湾地区的嘉瑞、富士康及黄江精城等厂商在广东等地陆续设厂生产镁合金3C产品零部件,我国的镁合金压铸业才开始进入发展期。2001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的推动下,一批新兴的股份制镁合金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设备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应运而生,同时,国内的一些汽车生产商也加入到镁合金压铸件的研发与生产行列,从1999年至今,铸件用镁量已经增长了8.5倍,2005年达到2.59万吨,我国的镁压铸产业已初具规模。

在此期间,原镁生产企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加,镁冶炼企业开始向大型化转变。截至2005年底,我国产能大于1万吨规模的企业已经增加到27家,产量大于1万吨规模的企业9家,规模最大的原镁生产企业的年产量已达7.6万吨。2005年年产量前10位的企业总产量为2.47万吨,已超过全国原镁总产量的一半,产业集中度C10为52.8%。2005年中国原镁产量前10位的企业见表2。从区域分布来看,原镁冶炼企业主要集中在山西和宁夏,区域集中度较高。

在此阶段,随着我国大陆镁产业的崛起及产业链的完善,台湾各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及镁合金压铸件配套生产企业纷纷赴大陆设

厂,使我国大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与镁合金电脑外壳生产基地。目前,台湾地区主要的镁合金压铸厂已基本完成向大陆转移产能,主要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山西省,使这些区域成为全球镁合金3C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市场份额超过全球的80%。从总体看,目前我国已经在全球形成镁及镁合金、镁合金压铸两条价值链主线,整体产业水平得到提升。

三、我国镁产业发展各阶段的技术影响力分析

1.镁产业形成初期的技术影响力分析

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从全球镁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看,用电解法和热还原法生产原镁以及镁合金冶炼技术已趋于成熟,压铸和变形加工技术也开始进入应用开发阶段。为推动我国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满足军工生产需要,我国政府直接投资从前苏联引进了先进的电解镁生产工艺技术和变形镁加工技术,通过政府主导,高端切入,使我国在当时迅速具备了电解法炼镁、镁合金冶炼、形变加工等相对完整的配套生产技术,为解决当时军工生产的急需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镁产业形成初期,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技术推动的发展模式。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只考虑保证军工生产的需要,缺乏市场驱动力,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的动力不足,镁产品价格昂贵,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缓慢。

2.镁产业形成后期的技术影响力分析

进入80年代,国际镁产业已开始进入成长期。为满足环保和汽车轻量化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镁合金压铸及装备等相关技术,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和应用镁合金零部件阶段,推动了镁合金高端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形成了很高的技术与市场壁

垒。在此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技术领先和资本优势,开始在全球国际垂直分工的趋势下占领镁产业价值链高端,而将原镁生产等价值链低端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及产业后进国家转移。

因此,在80年代初,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后,首先面对的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以压铸技术为支撑的镁合金压铸件高端市场,以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组织的能力,难以突破该环节的技术和市场壁垒,因而只能在发达国家将高能源及高资源消耗的原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及产业后进国家转移的过程中,在镁产业的价值链低端寻找突破。

从皮江法炼镁技术的全球发展趋势看,其发展不如电解法技术发展完善,主要原因在于皮江法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能源、资源消耗大,还原罐单罐产量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同时污染较为严重。因此,西方大部分原镁生产国将主要力量放在了电解法炼镁技术开发方面,而皮江法技术一直未能得到大的发展。除加拿大对皮江法技术的发展有所推动外,日本自50年代以来对皮江法技术的改进也作了大量工作,使日本的原镁生产在40多年时间里保持了持续发展。从整体上看,21世纪以前电解法技术在全球原镁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皮江法炼镁技术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1988年,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在总结国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皮江法炼镁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在皮江法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了燃煤还原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皮江法生产工艺技术,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家工业化规模的皮江法原镁生产厂——湖北省通山县金属镁厂,设计产能500 吨/年。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白云石

矿、煤矿、硅铁等资源及能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将国外用重油和以电为燃料的还原炉改为以煤为燃料,简化了皮江法关键装备与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产业进入的门槛,提高了产业利润率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90年代,国际市场对原镁的需求急剧增加,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由于我国自己研发的皮江法技术所需装备及工艺简单、投资少,进入的门槛低、利润高,因此率先进入市场的企业获取了高额利润。在先入企业的示范带动下,通过技术扩散,各种规模不等(大的年产3000吨,小的只有几十吨)装备简单的具有同质性的小镁厂纷纷上马,有的厂就直接建在村里。到1995年,全国共建有皮江法炼镁厂约500余家,分布在我国20个省区,其中90%以上为1000吨/年以下的小厂,原镁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1990~1995年,我国原镁年产量从0.58万吨急增至9.35万吨,从原镁进口国一跃成为原镁生产与出口大国。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中国原镁企业出现,使全球原镁生产能力大大过剩,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价格大幅下降,加上欧美开始对中国原镁实施反倾销,征收高达61.4%的反倾销关税,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大上升。从1996年开始,大批中国原镁企业倒闭,从高峰时期的500多家下降到了100多家,当年原镁产量开始下降。

在国外反倾销和国内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具有一定实力的皮江法炼镁企业加快了皮江法技术改造步伐。在装备方面,多数镁厂开始由竖窑煅烧白云石,人工配料开始转向采用回转窑煅烧白云石,微机自动配料;还原炉结构改进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采用了卧式双排罐还原炉,使炉子热效率和单炉产量大为提高;在燃

料方面,普遍采用直接燃煤取代发生炉水煤气,使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在真空系统方面,利用还原炉余热的余热锅炉-射流真空泵系统取代叶片式机械真空泵系统,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和真空机组运行费用、缩短了抽真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措施为我国皮江法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吨镁成本持续下降,使企业在全球原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仍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因此从1997年开始,随着技术进步,原镁产量又重新开始持续增长。到90年代末,我国皮江法炼镁技术经济指标已有很大提高,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此可见,在中国特色的皮江法产业化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我国原镁产业遭受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欧美反倾销的双重压力,但我国原镁生产成本仍低于国际主流电解法和国外皮江法的生产成本,原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到1999年,我国原镁产量和出口总量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产量达到15.7万吨,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增长迅猛;同时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皮江法炼镁企业由500家减少到100多家,并且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开始向山西、宁夏等地集中;原镁生产厂开始向大型化发展,出现了一批产能超过万吨的大型企业。

由此可以看到,在国际市场的拉动下,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皮江法工艺技术的突破,我国在短短几年内一跃成为全球原镁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而我国的电解法原镁生产企业由于技术老化,成本过高,于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逐步退出了市场。因此,我国镁产业的形成后期是在国际市场的驱动下,通过皮江法共性技术支撑的自然发展模式。在技术与市场的推动下,大量创业企业通过

皮江法共性技术的扩散进入原镁产业,使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以原镁生产与出口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3.镁产业成长期的技术影响力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镁产业进入了成长期。国家科技部首先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启动了“镁合金应用开发与产业化”重大项目。该项目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结合,集中组织了高品质镁合金生产、镁合金压铸工艺与装备、表面处理工艺与装备,交通和3C等领域应用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与示范等高度关联的关键技术攻关。该项目围绕压铸产业链的建立,共投入国拨资金4750万,联合了国内22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相关部门以及40多家企业、高校及研究所参加攻关工作,带动各方面的投入超过10亿元。经过联合攻关,突破了镁合金压铸装备及表面处理两大核心关键技术,直接推动了我国压铸产业的形成及竞争力的提高。

在镁合金压铸成型关键装备方面,我国已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0吨到3000吨冷室、热室镁合金压铸机共10款机型并实现了工业应用,整体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形成了我国镁合金压铸成型装备生产体系,成为国内镁合金压铸产业的重要支撑。2004年国产压铸机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在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方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规格表面微弧氧化装备与工艺,可以满足镁合金3C产品,汽车、摩托车压铸件,管材、型材等对防腐及抗摩擦方面的要求。目前已在国内建立了29条微弧氧化处理生产线,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镁合金应用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

由此可以看到,镁合金压铸装备与表面处理两大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对我国高端镁合金压铸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00年~2005年,我国大陆地区镁合金压铸产量由3千多吨提高到2.59万吨,增长8倍多;镁合金压铸企业由原来的4~5家增长到目前的40多家,产品品种覆盖汽车、摩托车、自行车、3C产品、电动工具、五金等多个行业,共开发出了25种镁合金摩托车零部件,14类镁合金3C产品,52种镁合金汽车零件,8种列车零件,大部分零部件已批量装车应用;镁合金装备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几亿产值并带动了几十亿镁合金压铸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青岛-威海-北京的环渤海、上海-昆山为中心的长三角、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山西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六大镁合金压铸产业化基地;在原镁生产方面,通过国家对皮江法清洁环保规模化生产技术的支持,原镁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产量和出口量在2005年分别达到了46.76万吨和35.7万吨,在全球保持了绝对领先的位置。

因此,在镁产业成长期,产业发展的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和技术推动,其中镁合金压铸装备与表面处理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对我国镁合金压铸产业链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我国在短短五年内就实现了镁产业结构升级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总结

通过对我国镁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技术在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在镁产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镁产业形成初期,通过政府直接引进先进的电解镁生产工艺技术和变形镁加工技术,使我国迅速形成了镁合金制品的生产能力,为满足当时军工生产的急需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镁产业

的形成后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皮江法技术使大批创业企业具备了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我国在短短几年内一跃成为全球原镁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改变了全球原镁生产的战略格局,而我国的电解法原镁生产企业由于技术老化,成本过高,于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逐步退出了市场;在镁产业成长期,镁合金压铸装备与表面处理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直接推动了我国镁合金压铸产业链的形成,实现了我国镁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技术在推动我国镁产业的形成、发展与结构升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历史

3、我国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3.1我国农村基层廉政建设过程中的现有成效 3.1.1国家的反腐倡廉的宣传,已形成了有效预防腐败的思想教育体系; 中国共产党召开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后,加大了反对腐败的力度,大力倡导廉洁办公,在党内努力建设廉正的风气,坚持不懈的与腐败作斗争,党中央会议一致认为针对反对腐败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十分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科学的反腐倡廉工作”这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这也成为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能取得重要进展的有力保障。农村是宣传反腐倡廉基层基础工作的排头兵,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断摸索出新的方法将反腐倡廉工作切实有效的宣传下去,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共同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农村基层建立起能够有效的预防腐败的发生的思想教育体系。 3.1.2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源头纯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不仅是领导农村居民进行生产的组织者,同时在宣传、推动共产党的路线、方针以及党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这些政策具体的执行,农村基层干部能将广大的农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紧密的连接起来,带领广大的农民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因此,怎么选好基层的干部便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关党的十七大指定的路线、方针能否在农村有效的执行,能否实现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着重于选拔干部人才的方法,建立合适和完整的一系列制度用于在农在村选拔和任用基层工作的干部。建立完整的监督基层干部和考核基层干部的机制,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充分的调动农村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成立完整的制度,进行激励保障。不仅要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严格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关心和爱护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在激励的同时,将保障工作做到位。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工作干部的综合能力,采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能动性,使每个干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充分挖掘基层干部的潜力,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工作。在提高政策的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方面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19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概况 从1783年美国独立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美国经济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迅速跃居世界经济的前列。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的废除,更是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此,美国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出新的变化。 一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9世纪是美国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时期,学区制在18世纪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完善,州教育管理体制得以最终确立,而联邦教育管理制度也正式出台。这些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20世纪美国教育的崛起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及基础,对于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 1.学区制的兴衰 在马萨诸塞州学区制的影响下,到19世纪中期时,各州纷纷建立学区制度,使学区制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管理的主要制度。学区制的优点在于便于学生的就近入学,同时也符合了居民自治的愿望,因而受到地方人士的大力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学区制也开始暴露出其不足,即由于各学区的经费投入因学校区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而存在事实上差别,这也导致各学区的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出现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失衡。为此,美国社会开始对学区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两方面的改革意见。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如将教师聘任和教材选择的权力从学区上收,以保证学区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等。二是合并学区,通过把许多乡村的地的小学区进行合并使之成为大学区,这样,既便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到19世纪90年代为止,学区合并成为学区制度改革的趋势。 2.州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美国教育管理权利主要集中在州政府的制度设计是在19世纪完成的。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制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利,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正是以此为依据,美国社会认为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权利应属于州的政府所有。由此确立了美国的州教育管理体制。1812年到1821年。纽约州设立教育督察长,对全州的初等学校进行管理。这标志着美国州教育管理体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马萨诸塞州于1837年设立州教育委员会,真正确立起了州教育的全面领导与管理,这也直接影响了其他各州教育委员会的设立。导19世纪下半期,州教育管理与领导体制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该制度也一直延续至今。 3.联邦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

全过程咨询风险管理

4全过程工程咨询风险管理 4.1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各阶段的主要风险 4.1.1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风险 市场风险: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政策及经济状况)的分析和对市场供需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对竞争力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市场调研报告(包括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竞争策略、营销策略等内容)及其论证或者评估不正确或不可靠所引起的风险。 4.1.2技术风险 1工艺技术选用,在先进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耐久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所引起的风险。 2由于对产品品种、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和建设地址的选择报告(包括建设条件、资源状况、材料来源与供应、总平面布置、环保、安全、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可行性研究及其论证或评估不正确或不可靠引起的风险。 4.1.3筹、融资风险 由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渠道与筹措方式不合理或不可靠引起风险。

4.1.4环境风险 由于建设地区的社会、法律、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环境因素对项目目标产生不利影响所引起的风险。 4.1.5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风险 项目成立后到承包合同签订之前,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风险 1招标风险:风险承担人是项目主办人(单位)。 2投标(报价)风险:风险承担人是承包商。 3合同风险:风险承担人为双方,但主要是承包商。 4.1.6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 承包合同签订后,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风险: 1勘察设计风险 1设计风险 2采购风险 3项目管理风险(质量、安全、费用、进度等风险) 4.1.7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风险 1合同收尾 2管理收尾 此阶段的风险承担人主要是项目业主。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初表现为黑人院校的建立与发展。黑人院校主要是指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学院和大学(HistoricallyBlackCollegesandUniversities),是专门为黑人接受高等教育而开办的两年制初级学院或提供学士学位教育的 场所。绝大多数黑人院校创立于1964年之前,且得到州政 府的认可。由于种族主义的存在,黑人院校成为美国黑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惟一场所,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代表了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直到20世纪60年代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实行黑人与白人合校,黑人高等教育才突破了“黑人院校”的局限。 在美国黑人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教会、政府、慈善团体和黑人本身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但种族主义不仅造成了黑人院校作为黑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门场所的存在,而且也制约了其正常发展,最终阻碍了整个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将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并结合各个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展开论述。 一、19世纪上半叶:萌芽期

黑人自从被贩卖到美洲大陆,就遭遇着悲惨的处境:奴隶贩子、种植园主和资本家把黑人视作牟取暴利的工具,美国南部各蓄奴州甚至以法律形式剥夺了黑人受教育的权利,并对那些教授奴隶识字读书的人施予重罚。因此,黑人要想接受高等教育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教会在对黑人进行奴化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黑人 的聪颖,希望能够从心灵上拯救他们,因此教会在美国北部、中部建立了许多慈善学校,为穷苦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提供免费教育,部分黑人也由此踏上了求知之旅。一些教会团体专门建立了从事黑人教育的学院,如1837年教友派(Quakers)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有色青年学院” (1nstituteforColored Youth),对黑人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在教友的捐助下,该校将课程设置从职业教育转向更为广泛的学术教育,1852年该校完全变成了学术性的日校。在其带动下,清教徒、长老会、卫理公会、天主教会等为了训练遵循本派教义的牧师,开始兴建黑人院校,如:1854年长老派(Presbyterians)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阿什姆学院(Asbmunlnstisute,今林肯大学),1856年卫理公会主教会在俄亥俄州建立威尔伯福斯大学(WilberforceUniversity)。此外,一些教反主张废除奴隶制度,为黑人提供教育。他们捐款建立了一些高校,其中较著名的埃弗里(C.Avery)大学就是1849年由教友捐款3万元在匹兹堡市建立的。虽然这些学校

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渐入佳境的今天,大大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而财务风险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终究绕不开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企业的财务人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朝着好的方向生存发展。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研究财务风险,重点剖析了在瞬息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以期促进企业大展宏图。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虽然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却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与产生的缘由。只有从最根本的了解开始,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能够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存在财务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出现状况,企业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经营活动失败的现象。财务风险如同看不见的空气一样始终萦绕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否拥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其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陷入不利地位的情况。 (二)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是企业无法绕开的。企业只有全面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每时每刻,每个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会被彻底消灭。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它,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2.全面性:企业在积累、筹集以及分配、应用资金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简而言之也就是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即贯穿于各个环节[1]。 3.不确定性:外界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也就是外界环境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发生机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外界环境又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它,合理的利用它,那就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4.风险与收益共存性:虽说在某些时候,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险往往也会带来机遇,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甚至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包括外部因素。企业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往往企业不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外部因素。诸如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无法预测,改变的。而这也就决定着个来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那么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如果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及运用,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财富大3:涌现,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的风险损害也不断增加。尤其是随着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使得原来最为松散的社会联系变得十分紧密,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安全生产怠识的提高。在现代企业中,安全管理怠识得到了普遍增强。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1931年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最先倡导风险管理。1932年美国纽约儿家大公司组织起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该协会定期讨论有关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后逐渐发展为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美国保险及风险管理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兴起。风险管理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由于社会化生产程度的提岛,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扩火,使得风险损害的范唞扩大了。如20 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遭受了灾难性破坏;1973年一1976年的西方石油危机也给西方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东欧、苏联解体,使得国际社会发生了动荡。所有这一切,都会带来工厂停产或倒闭、破产,使得亿万劳动大军失业,这就增加了人们的恐惧与忧虑,同时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比如核辐射、核污染、航天飞机失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等等。 其次是利润最大化冲动。从长期来看,一个企业是否能取得预期利润,是企业能否生存的根本标志。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直接冲动在于获得最大利润。然而,无论是高风险还是高技术行

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教育之启示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世界前20名大学美国占据了17所,世界前50名大学美国则占据了35所;美国大学集聚了70%的诺贝尔获奖人,有30%的世界科研及工程文献在美国大学中产生,时常被引用的文章44%来自美国大学。因而美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而美国发展高等教育可资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很多。 首先,要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的立法和规划。综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法律的推动是十分明显的。正是有了《莫雷尔法案》,一批赠地学院应运而生,州办公立大学迅速发展;有了《退伍军人权益保障法》,大大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有了合理的纳税制度,使得美国大学校长每年都能从企业家、校友中筹集到大量的办学资金。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立法要滞后得多,尽管有了《高等教育法》等专门法规,但与之具体相配套的有很强的操作层面的立法却迟迟不见出现,比如,由于国家没有合理的配套的税务政策,学校从社会和企业筹措办学资金困难重重。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规划,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加州的高等教育制度,是由《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奠定基础的,它使得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从此走上了有序的道路。在总体规划的规范下,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不能改变其类别,例如社区学院不能改制为州立学院,而州立学院因受到开设博士学位、专业领域的课程及研究方向的限制无法成为加州大学的一员。同样的,加州大学也必须担负其特定任务,不能合并州立学院或社区学院。显然,这正是加州高等教育之所以令人称道的原因所在。 其次,要切实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这主要是指大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在这方面,美国一些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威斯康星大学是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即大学必须为社会服务,为本州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发源地;得州农工大学所属的农业试验推广站,作为农业科学的推广机构,在得州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正是有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立大学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州的硅谷得以迅速发展。而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州的奥斯汀分校可谓独树一帜。奥斯汀分校是得州的主要智力资源,影响着得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有了奥斯汀分校,使得州成为全美第二大科技活动基地,拥有50万高科技工作者,拥有世界著名的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集成电路

企业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企业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摘要:当下企业管理方针不能脱离风险管理,在企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怎样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效、合理的避开分先或是降低风险的指数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企业应该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行政机构,使各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工作,领导基层的智慧方针、制定的合理制度会有效控制风险,从而达到企业风险的降低、抑制风险的产生的目的,使企业能够达到长时间蓬勃发展。 关键词:企业风险经济收益控制风险 一、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状况 1、企业战略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只浮于风险的表象,不能从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思考怎样应对。而对于是否应该建立健全企业制度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着眼,管理人员只知风险来了就躲,不会用心、用脑、用策略去发现风险、审视风险、评估风险。某些企业,因为忽视了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被风险重重不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所困,以致最终被成为其他企业的盘中餐,被优秀企业并购。此外有一些企业在制定和规划企业战略发展时,由于对企业经营现状研究不足,没能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缺乏准确定位,加之战略方针缺乏更加详尽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不清晰。 2、人力资源风险。一个拥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最核心的力量来自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持续开发。因此,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在诸如研发、生产、市场、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员空缺或者是胜任力差的员工从事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用人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方向偏差、与岗位文化格格不入、企业用人成本加大等负面效果。例如,有些在企业存在基层管理职位长期空缺,导致了部门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管理,部门人员工作懒散,工作安排不到位,管理机能不完善等。另外一些企业,既想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又想突出企业的人情味,对于一些元老级的高层员工,不舍得换岗、开除,而他们身上固有的阶层概念、

论文(风险管理与发展)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论文评比活动) 姓名:莫彬兴 (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内容摘要: 生存与发展需要创新,更需要控制风险;企业发展过程中,风险和收益并存,没有风险,一定意义上也就不可能有收益。机遇和风险是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管理团队习惯把机遇定义为“有利”的风险,对应的损失风险归类“不利”的风险。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风险,理想状态下,应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但是怎样才能正确的理解和看待风险管理,更好的把握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质和内容,使之真正能够为提升企业价值服务,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或者额外增加企业的管理负担,的确需要每一位企业管理者深思。当今对于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风险管理发展执行

目录 一、企业与风险的根本.............................................................................................................. - 2 - 二、浅析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2 - 三、企业的风险及管理.............................................................................................................. - 3 - 四、企业风险管理常见的问题 ................................................................................................. - 5 - 五、如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 5 - 六、实际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体现.............................................................................................. - 7 - 七、结论...................................................................................................................................... - 8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起源和发展历程 1.起源: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完善 2.5 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账目间的相互核对,方式是设立不兼 容岗位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会计制度为核心,建立健全 规章制度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控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1992-1994 年 COSO报告中的 5 大部分,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 沟通,内部监督 (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2004 年 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 4 的基础上,拓展为 8 个相 互关联的整体,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 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内部 监督 3.中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1999 年《会计法》 2001 年财政部 7 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2001 年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2 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2003 年审计署《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2005 年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 2006 年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2006 年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6 年国务院《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6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7 年证监会《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7 年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2008 年 5 部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4.企业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设 (1)明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信息真实完整,经营 效率和效果提高,促进企业发展战略 (2)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打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加 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包括: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 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 管理监督和改进。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a526784.html,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作者:高国庆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10期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可分为殖民地学院的产生、州立大学的兴起、赠地学院的兴起和现代大学的产生、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等五个阶段。这一进程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规律,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教育强国 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虽不到400年,比起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短得多,但其以独有的多样性、开放性、自治性、竞争性闻名于世,无论是其发展速度、规模,还是水平,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高等教育进程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缩影,具有高等教育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基本历程 (一)殖民地学院的产生(1636年至1776年) 美国高等教育滥觞于英国殖民地时期由教会创办的殖民地学院。1636年,英国殖民者在 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开办哈佛学院,宣告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开端。从哈佛学院建立到北美独立之前,北美殖民地先后创立了九所学院。 (二)州立大学的兴起(1776年至1862年) 1776年,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年美国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美国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政治、 管理才干的管理人员。1819年,托马斯·杰佛逊创建了美國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州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州立大学与殖民地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公立的,经费由州政府提供,接受州立法机关的控制,校董事会由州长任命。同时是完全世俗的,不允许宗教势力的渗透,不设神学讲座。美国州立大学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方针,使美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了世俗化。 (三)赠地学院的兴起和现代大学的产生(l862年至1940年代) 南北战争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水岭。南北战争后,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职能扩展到服务社会方面。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赠地法案》, 即《莫里尔法案》,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教育的先河,标志着古典的尖子高等教育已逐步让位于以应用技术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从而带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大发展,使美国一跃而成为新的高等教育中心。1876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成立,专门创办研究生院,正式培养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

美国私立大学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借鉴

第32卷第5期大连大学学报Vol.32No.5 2011年10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ct.2011 美国私立大学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借鉴 郭 波,李 成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烟台,265713) 摘 要:现代大学制度是所有大学实现办学目标并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而办学体制则是其具体体现。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在办学体制上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美国私立大学;发展历史;办学体制;中国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11)05-0088-06 收稿日期:2011-06-26 作者简介:郭波(1950-),男,烟台南山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理论。李成(1955-),男,烟台南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一、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历史 (一)历史进程 1.创办期 美国的私立大学创办于殖民地时期。1636年,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建立,这既是美国私立大学的发端,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开始。随后,1701年又创办了耶鲁学院(Yale College),即今天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前身。美国在1776年独立以前,共创办了10所大学。这些大学完全是私立的,并仿照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而设立。由于这些大学基本由教会开办,所以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传教士、教会工作者和虔诚于宗教的政府官吏,其课程也偏重于基督教(《圣经》学)、伦理学、语言学(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及修辞学)、历史学和一些简明的自然科学知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美国创办的大学仅仅是其宗主国英国一些大学的翻版,在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都与本国实际需求有着不小的距离[1]。 2.成型期 美国的私立大学基本成型于独立(1776年)后到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时期。美国独立以后,联邦政府深知发展高等教育对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所以力主发展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由于当时的私立大学严重不足,联邦政府又提出由政府出资办高等教育。1795年,美国第一所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在北卡罗利纳州建立。这一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形成了包括私立大学与州立大学并存的办学结构,但私立大学仍占较大比重。到1860年,全美建立了264所高校,其中州立大学仅17所。其原因,恐怕除了受教会办学的传统影响外,与美国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有很大关系。由于是联邦制,联邦政府很少运用行政手段干预高等教育,且根据美国的《权利法案》(1789年对宪法的修正案)规定:“凡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和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得使民间办学有很大的自由度。 3.成熟期 这一时期从南北战争到二十世纪初。南北战争胜利给美国带来了统一政局和共和政府,这不仅为自由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也为高等教育的成熟创造了条件。其成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了大学的学系教育制和系统的学位制度;二是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从1885年始,陆续成立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一批著名的私立大学,这些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宗旨,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保留大学本科部的同时增设研究生院,并引入不同学科系统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标志着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除了上述新建研究型大学,大量面向地方经济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大学——初级学院(Junior Collage)也应运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同任何学科一样,风险管理也是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本文将根据风险管理这三个阶段在内容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主要特点,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综述评论。 1、国外研究综述 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思想自萌芽逐渐形成全球性的运动,期间取得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突破。学术界一般认为风险管理始于美国。1931年,美国保险部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并研究风险管理及保险问题。1952年,马科维兹发表“组合选择”理论,假设投资风险可以视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加以度量,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1956年,Snider 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得到美国管理协会(AMA)和美国风险管理协会(ASIM)的承认和支持。1962年,AMA出版了第一本风险管理的专著《风险管理之崛起》,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1965年,夏普在马科维兹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套利定价理论。1973年,Black,Scholes发表期权定价公式,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策略。至此,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美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一个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思想进入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策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一。1971年,风险管理顾问费利克斯和约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企业风险管理者处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该系统不断地向风险管理者发送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者也不断地把关于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1983年,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学会上,世界各地专家学者通过了针对危害性风险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其中包括: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财务管理、索赔管理、职工福利、退休年金和国际风险管理等。1984年日本关西大学著名教授龟井利明将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衡量、

风险管理的演变过程

风险管理的演变过程 (一)什么是风险管理 1.美国COSO2004年版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流程,在一个实体进行战略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过程中,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旨在识别可能影响实体的潜在事件,管理风险,以使其处于该实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实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理解这个定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风险管理是一个流程,是降低和控制风险的一系列程序,涉及对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风险的识别与评价、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以及对风险管理计划持续不断地检查和修正的一个过程。其次,风险管理的工作需要所有员工的参与。最后,该定义表明了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不惜一切代价降低风险,而是尽量使风险减低至可以接受的容量范围内。而且,企业风险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只能做出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 2.2006年4月,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专家组,通过五轮投票将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试图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和过程,以保障和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

3.ISO31000:2009标准将“风险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针对风险所采取的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其框架见下图: 风险管理就是运用管理手段,对风险所实施的指挥和控制协调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减少损害,从而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伴随着风险的产生与发展,风险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二)风险管理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是大自然造就和哺育的,并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而成长起来。人类一出现,风险就相伴而生,相伴而行。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开荒种地,生产粮食,以应付来日饥荒之风险;人们设法制作各种工具用以应付毒蛇猛兽的侵袭,属于风险预防措施;他们将住处安排在山洞

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韩萌 一、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历程 1殖民地学院的建立 美国高等教育起源于私立学校,1776年独立以前是英属殖民地。从1636年至1769年,殖民地共建了9所学院。1636年,经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批准,公理会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哈佛学院;1693年,由圣公会在南部殖民地威廉斯堡创建了威廉玛丽学院;从1701年至1769年,殖民地相继建立了耶鲁学院、新泽西学院、金斯学院、费城学院、罗得岛学院、女王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等学院。 美国殖民地学院多由宗教教派创办。培养宗教工作者和传播宗教是殖民地学院的首要宗旨。威廉.玛丽学院宣称:“为教会提供宗教信仰虔诚的具有渊博知识和优雅举止的青年,并在印第安人中传播基督教。”耶鲁学院院长克拉普明确宣布:“学院是传教士的社团,耶鲁学院的伟大意图,是按我们的途径培养传教士。”然而,“由于殖民地的扩大,教会的和政治的事务需要越来越紧迫。由于缺少适当的指导和填补各种政治职务的一批有能力的人士,政府的事务也更为难办”,因此,殖民地学院除致力于培养各个教派的牧师之外,也追求多方面的教育目标。如费城学院就十分注重科学教育,神学色彩淡薄,将“祛除文盲所带来的社会灾难,灌输正确的宗教原则,引导民众形成守法的公民意识”列为目标之一;哈佛学院也提出了“促进一切的良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及“对这一国土的英国的和印第安的青年在知识和虔诚方面实施教育”的要求。正是这种殖民地学院的职能释解与社会的迫切需要,促进了殖民地学院的职能拓展和建国后美国州立大学的快速发展。 2、州立太学的崛起 1776年建国后,美国急需培养大批具有政治、管理才干的官员和优良素质的公民,由于教派主办的大学难以履行或胜任这一使命,很难满足新型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筹建“公立”高校势在必行。1819年,托马斯·杰弗逊以“中央学院”为基础,创建了由州管理的弗吉尼亚大学。它是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州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个新时期的到来。不同于殖民地学院,州立大学的校董事会由州长任命,经费由州政府提供,大学的任何事务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州立法机关的控制,并在办学目标、谋程设置、教师聘任等方面进行改革。弗吉尼亚大学公开表明自己是完全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服务世俗社会的实际需要。它十分重视地质测量和农业科学等应用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并将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满足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并公开宣称要向学生提供超出现有学院的高水平的教育;允许学生存在职业性倾向并享有选课的自由。 为确保弗吉尼亚大学的良性运行,杰弗逊不允许各种教派来挑选教授或董事会成员,不设神座,拒绝来自任何教派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实践的控制和干预;学校设立了不包括神学教授在内的古代语文、现代语言、数学、哲学、历史、解剖学和医学、法学、伦理学等8个学科的教授职位,并赋予教授最大限度的学术自由。弗吉尼亚大学的办学模式,不仅为南方各州的大学提供了样板,而且对中西部州立大学的建设、乃至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3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风险管理过程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NTT-RSKM-PROC-FXGLGC 版本号:V1.0 风险管理过程 惠州市新中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惠州市新中新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本文件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文件更改摘要

一、目的和方针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RSKM)的目的在于识别潜在的问题,以便策划处理风险的活动(识别、分析评估和缓解)和在必要时在整个项目生存周期中实施这些活动,缓解不利的影响,实现项目目标。 本过程建立组织级的风险管理策略,定义风险参数。项目经理依据本过程在项目策划阶段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制订风险缓解措施。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应用持续风险管理的方法持续地识别、评估、监控和缓解风险,确保有效地抵御或缓解具有关键影响的风险。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类型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 三、术语 无 四、角色与职责

五、入口准则 ●项目启动 ●项目里程碑阶段 六、输入 ●项目立项过程和策划过程信息 ●项目监督和控制过程信息 七、流程图 风险管理过程如下图: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为了积极设法尽量减小风险对项目的影响,而有系统地进行策划、防止和缓解风险。包括:在项目策划过程中,与共利益者合作,早期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影响,制订风险缓解措施;在项目监督和控制过程中,处理所识别的风险(包括在必要时实施风险缓解计划)以及持续识别、评估风险,针对新的风险制订缓解措施。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第二章文献研究 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1.1 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8世纪中期~20世纪50年代) 人类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开端,在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制度和公元前四百年的船货押贷制度则被认为是保险与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 而对风险方面的研究始于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瑞?法约尔(Hneri Fayol)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领域。1901年,美国学者威雷特(A.H.Willett)在其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首次给出风险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 在一战时期及战后的德国,近乎天文数字的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受到重视,著名学者莱特纳于1915年发表著作《企业风险论》,这一时期德国的风险政策以保护企业为目的,强调风险的控制、分散、转移、回避和抵消。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详细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强调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而一般不确定性则是“不可测定的”。同年,著名学者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风险转移和风险排除处理风险。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率先倡导企业风险管理,并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研究和探讨风险管理问题。从此,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理论探讨在一些大企业中开始初步实践并逐步展开。 2.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1975年) 1952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正式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 学者莫布雷(Mowbray)在其合著《保险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内涵。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的战后重建,特别是西欧经济的复苏,“项目风险管理”概念孕育而生。1961年,美国保险管理协会(ASIM)开设了为期12周的“风险管理”课程,印第安纳大学赫奇斯(Hedges)教授主持成立ASIM的“风险与保险学课程概念”特别委员会,并发表“风险与保险学课程概念”一文,为风险与保险学科领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1963年,赫奇斯和梅尔(Maher)合著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在《保险手册》上发表,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使风险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管理中一门独立的专门的学科。1975年,美国保险管理协会更名为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sk & Insurance Management Society. RIMS),标志着风险管理从原来意义上的保险方式转变为真正按照风险管理思想来处置风险,风险管理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