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一单元准备课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二单元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分,每空 分) 、在下面的( )里分别填上适当的分数。 ?分 ( )小时 ???毫升 ( )升 、2 9 里面有( )个 1 9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 数。 、在2 9 、 3 7 、 21 12 、 15 10 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 、 ÷ ?8 () () 40 () 64 、把 米长的的绳子,平均截成 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和 的最大公因数是( ),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 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 ?次发射,其中只有 次发射失败,发射成功的占总数的( )。 、在○里填上“﹥”、“﹤”或“ ”。 5 3 ○ 5 4 1 2 ○ 4 7 、用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都是 ???高 ???至少需要铁丝( )???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 )??

?、用( )个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紧挨在一起排成一排,全长( )米。 ?、在 ???????????????????????????? ?????这几个数据中,众数是( ),中位数是( )。二、判断( 分) 、因为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和乙数的最小公倍数是甲数( )。 、两段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段剪下4 7 米,第二段剪下全长的 4 7 ,那么两段剪下 的一样长。( )。 、 5 1 8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 、如果一个长方体,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 、棱长是 ??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三、选择( 分) 、一个长是 ??,宽是 ??,棱长总和是 ???的长方体,它的高是( )??。 ???? ??? ??? ??? 、下面的平面图形中( )不能折成正方体。 、下面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 5 8 ?? 8 15 ?? 7 20 ?? 1 8 、张师傅 小时做 个玩具,李师傅 ?小时做 ?个玩具,做得快是( )。 ??张师傅 ??李师傅 ??一样快 ??无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项题 号 题目 分 值 题 型 试题 来源(参 考、创 作) 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点、情感点等) 识 记 √ 理 解 √ 分 析 √ 运 用 √ 评 价 √ 考查意图说明 一、 口算直通车8 × 7 = 67 + 7 = 5 × 1 = 38–4–34 = 63–40 = 1 × 1 = 9 × 6 = 5 ×7 + 6 = 2 × 9 = 9 + 41= 7 × 4 = 4 ×5 + 5 = 8 + 48 = 4 × 6 = 52 –7 = 9 ×9–60 = 20计 算 创 作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对100以 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 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 二、用心思考,认真填空1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树高12()铅笔长13() 3 填 空 参 考 长度单位 √ 考查学生对长度单 位的理解 2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者庄玉春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4 鸡、鸭、鹅进行赛跑比赛,比赛结果是:鸡不是第一名,鸭跑在中间,第一名是(),最后一名是()。 A、鸡 B、鸭 C、鹅1选 择 创 作 数学广角 √ 考察学生通过分析对 可能性德理解 5 右图中,()是②号照相机拍摄的图案。1选 择参 考 观察物体√ 考察学生对物体的 观察 五、列 式计算57 + 24 = 80–43 = 42–28 + 69 = 8 + 52–35 = 12 计 算 创 作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考查学生对100以 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 计算习惯 六、看图列式计算1 = 3 看 图 列 式 创 作 表内乘法√ 考查学生乘法的认 识与理解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年中考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年 中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 21.(1)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2)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3)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4)此题考查数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 22.(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此题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并根据反比例函数求解线段的长。(3)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在证明邻边相等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90度,是正方形。 23.(1)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2)此题考查外接圆的作法。(3)此题考查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4.(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点坐标后,把 A、B两点坐标代入求值。(2)此题考查由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从而表示面积,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根据点C在抛物线上设点的坐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许

二年级数学(下)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e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为命题依据。命题范围: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

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

高考文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 知识点考查内容了解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列举法、描述法√包含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全集于空集√并集于交集的含义与运算√补集的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分段函数√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函数奇偶性√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模型背景√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指数函数图像√对数的概念与运算√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幂函数的概念√幂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跟的个数√集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指、对、幂函数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柱、锥、台的结构特征√三视图√斜二测画法和直观图√平行、中心投影√三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线面的位置关系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 √面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垂直的判定 √面面垂直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面面平行的性质 √线面垂直的性质 √面面垂直的性质 √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点、线、面位置关系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要求集合 函数概念 与基本初 等函数1 立体几何初步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应用空间几何体

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圆的几何要素,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算法的含义与思想√顺序、条件分支、循环逻辑结构√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和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画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方程√频率和概率的意义√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古典概型古典概型及其计算公式√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发生的概率√随机数的意义,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几何概型的意义√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正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对称 中心 √正切函数性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正弦型函数的参数对图像变化的影响√向量的实际背景√ 平面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实际背景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的相关性事件与概率几何概型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三角函数直线与方程 圆的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随机抽样统计 基本初等函数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算法初步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江西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知识双向细目表(理工农医类) 备考试内容能力层次高考要求 05年 06年 07年 08年注 有关集合的概念和理解意义 集合与集合运算有关术语和符号,1 1 6 2 掌握能正确地表示出一 些简单的-集合 逻辑联结词"或". " 逻辑联结词与四且" "非"的含义;理解种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相互 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条件 映射与函数理解有关概念函数的定义17(1) 17(1) 3,12 域?解析式?值掌握有关概念 域 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单调性的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奇13 偶性与图象的对函数的奇偶性掌握称性的关系描述 函数图象 反函数的概念及 了解互为反函数图象 间的关系反函数 会求一些简单函 14 13 理解数的反函数 解决有关数学问 6 二次函数掌握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10 指数函数与对掌握函数的概念图象数函数和性质 函数的图象理解有关概念 12 利用函数知识应用函数知识解掌握解应用题决实际难度问题 函数的综合问综合运用函数知 22 掌握题识解决数学问题 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概念数列的概念 Sa掌握由求的公式 nn when the Terminal level when installed on the line number (Word) should b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6.4.4 cable core must be completely loose and straight, but not damage the insulation and core. Core bundle of the same plate vertically or horizontally arrange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解熟练应用题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解 21 19 熟练应用题 有关概念及解决实21 22 22 5 数列的综合应用掌握际问题 任意角的正弦、余 弦、正切的定义, 用三角函数线表 三角函数概念示正弦、余弦和正掌握公式切;同角三角函数 的基本关系式;正 弦、余弦的诱导公 式 通过公式的推导, 3 了解它们的内在和差倍公式掌握联系,从而培养逻 辑推理能力

自编小学数学期末测试题(内含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试卷分析表、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双向细目表姓名:谢xx 专业:xxxx 学号:xxxx

2011年度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填空题 1、1 42 45 3 2、15 35 3、89 99 191 4、40 8 136 80 5、912 12 16 18÷24 0.75 6、 53 7 4 4 7、10 12 14 (注意,此题答案位置不可颠倒,题干中已经说明) 8、50.24 9、> 10、78 二、选择题 1、 D 2、C 3、A 4、B 5、C 三、判断题 1、× 2、× 3、 × 4、 √ 5、 × 四、计算题 1、1 0 43 53 95 83 121 6 5 (注意:本题只需写出最后结果) 2、 43 2 20 7 5 (注意:本体需有一些解题过程) 3、920 57 710 15 (注意:此题需按照方程的标准求解步骤求解)

五、作图题 1、 注:该题比较开放, 答案并不唯一教师视情况, 可酌情给分。 2、注意:该题需要步骤,学生不能直接做出最后图形,须有过程。 六、应用题 1、12 2、 15 4 3、55(分钟) 4、480元 5、150.72平方米 6、本班学生的体重,整体情况趁较集中的趋势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不是特别大,整体水平稳定。

附三: 2011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试卷分析表

2011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 命题人:谢xx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共28分,每空1分) 1、5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9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2、3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 () (,每段长) () (米。 3、分数单位是1 9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 4、一个长方体文具盒,已知它的长为10cm ,宽为4cm,高为2cm,那么,这个文具盒最大面的面积是( ),最小面的面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以及体积是( )。 5、3÷4=( )12 =12( ) =18÷( )=( )(填小数) 6、23 +1=( ), 2 - 14 =( ),84 +10 5 =( )。 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三个数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 ),( ),( )。 8、一个圆形的水池,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9、若在()里填上“>”、“<”或“=”。那么,当x=16 时, 15 -x ( ) 131 。 10、小红本学期5次数学诊断的成绩分别是:76,82,88,80,64。那么,小红本学期的平均 成绩是(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共5分,每题1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图形平移的是( )。 A 、转动着的电风扇 B 、扔出的铅笔 C 、山路上行驶的汽车 D 、笔直航行的轮船 2、今年“国庆七日长假”,陆老师想参加“千岛湖双日游”,哪两天去去呢,陆老师共有( )种不同的选择。 A 、4种 B 、5种 C 、6种 3、把两根分别长为45厘米和30厘米的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 )厘米。 A 、15 B 、5 C 、30 4、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4,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2 C 、无法确定 5、如果正方体的边长扩大3倍,那么他的面积将扩大( )倍。 A 、3倍 B 、6倍 C 、9倍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与 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 示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 义 √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 算 √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 对数 √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 解 √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 几何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项题号题目 分值题 型试题 来源(参 考、创作) 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知 识能力点、情感点等) 识 记 √ 理 解 √ 分 析 √ 运 用 √ 评 价 √ 考查意图说明 一、口算 直通车8 × 7 = 67 + 7 = 5 × 1 = 38–4–34 = 63–40 = 1 × 1 = 9 × 6 = 5 ×7 + 6 = 2 × 9 = 9 + 41= 7 × 4 = 4 ×5 + 5 = 8 + 48 = 4 × 6 = 52 –7 = 9 ×9–60 = 20 计 算 创 作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对100以内 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计算 能力和计算习惯 二、用心思考,认真填空1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树高12()铅笔长13() 3 填 空 参 考 长度单位 √ 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 的理解 2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二十一五八() 6 填 空 参 考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乘法表的识 记 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者庄玉春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5 右图中,( )是②号照相机拍摄的图案。 1 选择 参 考 观察物体 √ 考察学生对物体的观察 五、列式计算 57 + 24 = 80–43 = 42–28 + 69 = 8 + 52–35 = 12 计算 创 作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 考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 六、看图列式计算 1 = 3 看图列式 创 作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乘法的认识与理解 2 8枝 ?枝 = 3 看图列式 创 作 表内乘法 √ 考察学生对被的认识与理解。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精)(20200616150705)

2020届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5 分 值2016 分 值 2017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解掌握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列举法、描述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 补集含义与运算√ 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 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结合图像, 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 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 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 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 圆与方程圆的几何要素, 标准方程和一般 方程 √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完整word版)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doc

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考察 水平了解理解掌握题型分值题号难度内容 有理数有理数的意义 比较有理数大小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简单的混合运算 较大数字★ ★ ★ ★ ★ ★ 数与代数 ·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 无理数、实数 近似数、有效数字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 ★ ★ ★ ★ 代数式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 求代数式的值 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 ★ ★

科学记数法★ 整式与分式整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法★ 乘法公式★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 分式及基本性质★ 简单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注: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乘法公式指: a+b))(a-b)=a 2 -b 2 ,(a+b) 2 =a 2 +2ab+b 2 ; 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时),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数与代数 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 方程、方程组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注: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组) 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运用★ 函数 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方法★

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值 一次函数及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 数与代数函数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及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公 式不要求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 ★ ★ ★ ★ ★ 注:加强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的考查,其难易程度不超过教材上例、习题的难度点、线、面★ 角、比较角的大小★ 角度的简单换算★ 空间与图 角平分线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补(余)角及性质、对顶角及性质★ 形 垂线,垂线段及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平行线间的距离★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

二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双向细目表 单元课 题 教学要点 学习目标检测方法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操 作 兴 趣 a b b c c d d e e 数据收集整理1 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能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 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 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 2 统计数据的方法,学会用简 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双向细目表 单元教学要点 学习目标检测方法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操 作 兴 趣 a b b c c d d e e 表内除除法 的初 步认 识 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 方法 √√√√√√√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 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 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 分的名称。

法2~6 的乘 法口 诀求 商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 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 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 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双向细目表 单元教学要点 学习目标检测方法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操 作 兴 趣 a b b c c d d e e 图形的运动学会 辨认 轴对 称图 形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 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 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 图形的对称轴。 √√√√√√√√ 初步 感知 平移、 旋转 现象 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正确 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 √√√√√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试卷双向细目表

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试卷双向细目表必修1 说明:A :了解 B :理解与掌握 C :综合运用 南京市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试卷必修1(C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 ={x |22≤x <10}和m =π,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 ?A B .m ∈/A C .{m }∈A D .{m }?A 2.若全集U ={1,2,3,4},集合A ={1,2},则满足A ∪B =U 的集合B 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设集合M ={x|0≤x ≤2},集合N ={y |0≤y ≤2},下图给出4个图形分别表示集合M 到集合N 的对应,其中是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的是( ). 4.已知函数y =x 2+ax +3的定义域为[-1,1]且当x =- 1时,函数有最小值;当x =1时,函数有最大值,则a 满足( ). A .0<a ≤2 B .a ≥2 C .a < 0 D .a ∈R 5.当x ∈[- 2,2)时,f (x )=3- x 的值域是( ). A .[19,9) B .(19,9) C .[19,9] D .(19 ,9] 6.已知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4 B .1 2 C .2 D .4 7.函数y =x 2的图象与函数y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部分(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x 轴对称 C .关于y 轴对称 D .关于直线y =x 对称 8.设0<a <1,则函数y =log a (x +5)的图象经过( ). A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B .第一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C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四象限 D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9.若关于x 的方程a x =x +a 有两个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 C . (0,1) D .? 10.已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为(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设全集U ={2,3,a 2+2a -3},A ={|2a -1|,2},U A ={5},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___. 12.若集合A ={x |kx 2+4x +4=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__. 13.某工厂8年来某种产品的总产量c 与时间t (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下列四种说法: (1)前三年,总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2)前三年中,总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3)第三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 (4)第三年后,年产量保持不变.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14.若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x (x +1),则当x <0时,f (x )= . 15.若log 37·log 29·log 49a =log 41 2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 16.若函数y =x 2-6x +2m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A B D C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朱

二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双向细目表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为命题依据。命题范围: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

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

2018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8 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考查内容 分值 集合运算 4 充分必要条件 4 函数的性质 4 平行垂直 4 函数导数的简单应用 4 函数,基本不等式 4 期望基本运算 4 解三角形 4 平面向量 4 二面角线面角的定义 4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6 三视图体积表面积 6 线性规划 6 二项式公式 6 排列组合,概率 4 抛物线问题 4 双曲线离心率最值问题 4 三角函数化简求值和性质 14 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的判断及几何法求面面角 15 函数及导数的应用 15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函数的最值 15 数列的通项及非特殊数列利用放缩法求和 15 1 / 22
难易程度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中档题 中等偏难题 中档题 中档题 较难题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中档题 较难题 较难题 较难题 容易题 容易题 中档题 较难题 较难题

考试设计说明
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2018 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在选题上: (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 的特色。 二、命题原则: (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 (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
2 / 22

数学双向细目表

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 学 模 拟 试 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场馆之一,它的外层膜的展开面积约为260000平方米,将260000平方米用科学技术法表示 是 平方米. 2.函数 y= x x 1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3.如图,AB=AC ,要使△ABE ≌△ACD,可添加一个条件: . 4.当X= 时,二次函数y=x 2 -6x+10的值最小. 5.如图,把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D 落在点 E 处, 已知∠BAC=50°,那么∠BC E 等于 度. 6.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提高5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 结果每件仍获利20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元. 7.有一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长度,先从中截下1米长 的一段,称出它的质量为a ,再称出剩下电线的质量为b , 则这捆电线的总长度等于 米. 8.盒子里装有大小、形状、质地均相同的2个红球和1个黄球, 摇匀后摸出一个球,放回摇匀后再摸第二个球,两次取出的恰是同颜色 球的概率是 .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6, ∠CAD=30°, A E B C D 3题图 A E B D 5题图 装 订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0.在△ABC 中,∠B=25°,AD 是BC 边上的高,且AD 2 =BD ·CD 则∠BAC 等于 度.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2 = 6 1 (B)X ·X=X 2 (C)(-x 2·y)3=-x 6y 3 (D)(x 2+y 2)2=x 4+y 4 12.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13.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5,BC=6,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sinB= 65 (B) sinB=53 (C)cosB=54 (D)tanB=3 4 14.某博物馆免费对观众开放后,一段时间内共接待参观的人数统计如表(单位:万人) ( ) 其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万人,2万人 ; (B)2万人,2.5 万人; (C)1.2万人,2.5万人;(D)1.2万人,2万人; 15.不等式组??? ??--≥12 512>x x x 的所有整数解有 ( ) (A) 0个 (B)2个 (C)4个 (D)无数个 16 . 反 比例 函 数 y=a 和一次函数y=ax -a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 数学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命题人:周传璞 校对人:马达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与 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 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 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 数 √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docx

2018 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序考查内容分值难易程度1集合运算4容易题2充分必要条件4容易题3函数的性质4容易题4平行垂直4容易题5函数导数的简单应用4容易题6函数,基本不等式4中档题7期望基本运算4中等偏难题8解三角形4中档题9平面向量4中档题10二面角线面角的定义4较难题11数列的通项与求和6容易题12三视图体积表面积6容易题13线性规划6容易题14二项式公式6中档题15排列组合,概率4较难题16抛物线问题4较难题17双曲线离心率最值问题4较难题18三角函数化简求值和性质14容易题19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的判断及几何法求面面角15容易题20函数及导数的应用15中档题21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函数的最值15较难题22数列的通项及非特殊数列利用放缩法求和15较难题

考试设计说明 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 2018 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在选题上: (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 的特色。 二、命题原则: (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 (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辛

二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双向细目表 e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为命题依据。命题范围: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

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