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寻根文学 《爸爸爸》

寻根文学 《爸爸爸》

寻根文学 《爸爸爸》
寻根文学 《爸爸爸》

寻根文学《爸爸爸》

寻根文学代表作《爸爸爸》把笔触深入到了民族文化之中,既追寻"根源",在作品中呈现出了一幅瑰丽奇特的文化空间,又找寻"劣根",用理性来审视民族文化的腐朽成分,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繁复的审美意味和批判的高度。但是,同其它寻根作品一样,《爸爸爸》中也不由流露着对传统文化的得意赏玩,由于对其有着根本上的摇摆态度和暧昧,作品的思想力度被削弱。更重要的是,寻根文学最大的努力也只是一种文化的批判性重铸,无法从本体上实现超越,这一局限性注定了寻根潮流的思想境界。

作品赏析

《爸爸爸》作者韩少功,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陆续发表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等。韩少功是以“知青文学”名世的。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探寻、反思的同时,十分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在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不断向现代派小说吸取有益的营养,特点是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技法进行移植、借鉴,小说语言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地域特点。这些,使他成为人们公认的有成就的“寻根”作家”。

《爸爸爸》是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是他主张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辨,希望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之迷的具体实践。这篇小说,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艺术方面,均有修复我们重视之处。

首先,作家进行民族自审的深刻立意颇为精警。作家将目光投向了湘西的古老山寨,描写了似乎是化外之地的山乡,那种怵目惊心的原始洪荒和愚味闭塞。那山、那寨、那人、那事,都很难用现代化眼光去观照,很难用现代意识去评断。实

际上,这种蛮荒落后的文化特点,即巫楚文化的原生状态,只是作家寄慨遥深的一个认识层面。他真正要开掘的则是蕴藏其中的深层含义,他要清理的则是这些化外之民身上世代流传、绵绵不绝的深厚文化积淀:对落后、愚昧、原始祖训奉若神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本能地抵御和反抗,乃至于拚命的排斥、打击和扼杀。这种“言外意”、“弦外音”是通过两方面来完成的。一是作品刻划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侏儒和白痴——丙崽的形象。这是个永远处于童稚状态、退化返祖、兽性大于人性的怪胎。无疑,它是集一切肮脏、愚昧、粗鄙等历史积垢于一身的民族劣根象征体。二是描写了革新者“离经叛道”的失败。比如丙崽娘带来的些许文明的消失,及至后来她本人也杳无音信:仁宝想按

其次,作品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大胆实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叙述视角独特,时空安排诡谲。作者此前的多数作品,大都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一个生活中真实完整的故事。《爸爸爸》却全然不是如此,它是一种病残心理和变异心态来描写客体的。所以,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混沌颠倒、虚实相生的生存状态。由于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时空的有序状态被彻底打乱,痴迷与清醒、白昼与梦境界线模糊,时间空间错乱无序,从而表现出一种非理性状态。再如大量采用象征与暗示手法。作品中的鸡头寨即是总体象征物。鸡头寨虽然没有彻底隔绝于世,但还昏睡在历史的迷梦之中。不管山外大时代的风雨如何迷漫,这里依然是风雨不动安如山。人们说话操着古音,使用古代的一些语词,过着靠天吃饭、靠人恩赐的自然状态的生活。人们笃信泛神论,有无穷无尽的禁忌……显然,鸡头寨象征着自我封闭、封建割据的“夜郎国”。小说中还有不少个体象征,四个人物即是生活中的人物,又都象征和暗示着某种思想和某个群体。通常的理解是:丙崽代表野蛮、愚昧,裁缝仲满是固有传统的象征,丙崽娘的变化正是文明的种子被同化的标志,仁宝似乎象征着改革的力量。此

外,环境氛围、历史背景等都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还有,作品借鉴了拉美文学的魔幻、夸张、荒诞等手法,从“审丑”的角度开掘古老久远的初民原生态,以种种丑态切入民族的劣质,从而表达对理想的生命和生存环境的追求。对于韩少功的这些艺术探索,评论界均给予较高的评价。

试论寻根文学在八十年代文学思潮中的意义。

--------------------------------------------------------------------------------

发布时间: 2007-8-24 16:28:15 被阅览数: 697 次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

第一、寻根小说是反思与回归浪潮的最高峰,它将文革后文学对中国社会历史悲剧的反思推到了文化的高度。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文学向人、向自身的回归。

第二、寻根小说也是实验与回归进程的推进,使文学逐步趋近了自己的本体,进而使本体意义上的实验与探索成为

可能。

第三、寻根小说以启蒙立场和文化批判的手段,回归并延续了五四文学的传统,也代表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中文化思潮的最高成就,并对文化电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四、寻根小说是立足现代精神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入反思和发掘,因此,它与我们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形成了一种反差和张力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它特有的现代性

汪曾祺的短篇《受戒》、《大淖记事》等被看做寻根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作者家乡江苏高邮地区市镇的旧时生活,展现了那里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及民间生存伦理和规范。《受戒》对小英子和小和尚明海纯美爱情的描绘表现了质朴自然的人性,作家人为地将现实社会悬置起来,把笔触深入到存在的本真处寻找生命的价值意义,他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他的小说细

致入微地考察了故乡高邮市镇的住居、饮食、衣着、言语、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信仰等等,极大地拓展了文革以来文学表现的空间。他的小说呈现的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他用简洁质朴的散文化笔法抒写乡镇民间生活的美和健康的人性,他善于发现民间独特的生命活力,善于表现普通人内在的欢乐,他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14),他的艺术求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京派作家的艺术追求有着精神旨趣上内在的关联,从某种程度上说汪曾祺的小说接续了沈从文的文学选择和审美追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小说系列”,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郑万隆笔下的黑龙江边陲的山村,乌热尔图的鄂温克族生活等,都可汇入“寻根”所诱发的民俗风情叙述潮流中。其次,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风味小说”,如邓友梅笔下的北京,冯骥才的“津门系列”,陆文夫的苏州小巷等,对城市生活和风俗沿革的考察是广泛而深入的,对普通市民言语、心理、情感、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刻画,细微而又传神,带有明显的寻根特征。

寻根作家在思想倾向和价值评估上,较之伤痕、反思和改革作家们要复杂暧昧许多,他们在经历了对“传统文化”的孺慕之后,开始了反思,开始对“不规范”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创作中展现野史、传说、民歌、偏远地区的民风民俗中的文化蕴藉,挖掘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的文化精髓,而对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规范”的体制化传统,则持批

判、拒斥的态度,从而接续了鲁迅

阿城的中篇小说《棋王》发表于1984年,以知青生活为题材,作者却有意淡化了故事发生的政治时代特征,消解了社会矛盾,从人的基本生存层面(吃)和精神层面(下棋)来表现普通人在“文革”中的生活。王一生是一个天生柔弱的知识青年,他对吃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吃是生存之需,是基本的生存欲望,而下棋则是他的精神需要,是他对自身的一种精神修炼。他是一个被政治和时代边缘化的人,内心又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要想在政治风浪中站稳脚跟,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

义,就只有保持自身精神的平衡,而下棋正是保持内心平衡、适应外界各种变化的一种方式,于是下棋成为王一生生命存在的方式。当王一生战胜曾经的县冠军成为棋王时,他已经成为一座雕塑,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下棋”成为生命力的展现,他通过“下棋”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生哲学是中国道家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具体表现是:不随流,不合污,矢志弥坚,操守如一,超然于世,解忧散怀,寄情养性,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等。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显示了内在的充分自由性,小说蕴含着作者对自由境界和不受约束的自由人格的自觉追求,折射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人们自觉超越的良好意愿。小说对人物“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的极力渲染,本身就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性,那种看似纯然的出世精神蕴含着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欲望,小说用“王一生”这一略显极端的人物表达了自己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精神的尝试与探索,把道家思想作为人们在“乱世”中超越世俗生活的凭藉。

韩少功作为寻根文学的倡导者,在他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等小说中实践着他的理论主张,他善于以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扑朔迷离的形式感来发掘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在《爸爸爸》中,他塑造了丙崽这一文化意象,丙崽是永远长不大也死不了的白痴、侏儒,他长相丑陋,思维混乱,言语不清,行为猥琐,盲从迷信依附,他生活在近乎静态封闭、愚昧龌龊的鸡头寨,这是一个偏僻落后又充满神秘感和巫术感的几乎原始荒蛮的村落,作者把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在把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这种原始意识主要表现在:鸡头寨人相信万物有灵,丙崽娘曾烧死过一只绿眼赤身大蜘蛛,冒犯了神明,所以生下体残心呆的儿子;他们畏天祭神,烂了秧就拿丙崽祭谷神,祭神时听到惊打冤”成为遗风民尚,男人们好勇斗狠,集团仇杀的事时有发生。凡此种种,延续几千年,才产生了丙崽这一文化意象,韩少功把传统文化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浓缩在丙崽身

上,丙崽的产生正是中国文化丧失了“根”的结果,这一人物形象传达出作家对传统文化既眷恋又痛恨的窘境,丙崽不仅长不大,而且长僵了,我们的文化缺少自我批判和创新的能力。作者把丙崽作为一种意象成人生的象征,把他所生活的氛围和环境看成一种凝固了的社会空间,小说揭示出的这种生命形态成为我们边远地区和落后地区至今还保存着的民族生存形态,同时,它也成为一种稳态的意识结构渗透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韩少功将它进行变形的夸张与放大,其目的是想引起疗救的注意。然而,作者的探索还停留在批判的层面,而没能为未来文化的创造与建构提供更多的思想文化内容和方法论上的启示,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并没有超越鲁迅。此外,小说的文体实验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作者采用了打破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打破时空界限,吸收欧美现代派时序颠倒、多角度叙述、幻觉与现实交错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弥漫着一种飘忽不定的、扑朔迷离的神秘感,作者滞重的叙述语调,整个作品阴郁压抑的情感氛围,及在神秘的叙述之中所透露出来的象征意蕴,显示了作者对这样一个衰败腐朽发霉的“种族”的悲观与无奈,促发读者去思考更深层的文化意蕴。小说对山地的风俗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糅进的神话描写也为小说的内容表达和形式表现增添了赏心悦目的色彩效果。

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将笔触深入到“历史”的纵深处,在“高密东北乡”——那片充

满野性活力和原始生命力的生活场景上,在“我爷爷”

关于寻根,作家们或以自己的理论,或以自己的创作,来表达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探索的真正目的都是为着人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寻根热潮中,我更尊重和敬佩史铁生的文化探索及其意义,他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都表现了一个肉体残疾者对社会人生和世俗生活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在他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他对伤残者命运和痛苦的持续关注早已超越了个体生命的体验,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对人类精神“伤残”现象的人

文关怀,他的小说也写伤残者的生活困顿和精神困境,却没有自怨自怜自叹,他把写作当成个人的精神探索,这使他的小说具有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用温情而又感伤的笔调诉说着命运的荒诞无情与人类宿命般的抗争。他对“寻根”的阐释,是对寻根文学意义的最好总结,他说:“‘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他认为寻根“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15)寻根是人类永恒的宿命,寻根文学作为思潮会成为过去,但寻根作为一种文化冲动,却永远不会消失。只要还有寻根的冲动和愿望,人类就有到达彼岸世界的希望。

寻根文学的文化意义

寻根文学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寻根看传统文化热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文学界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以韩少功为代表的寻根作家,他们利用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 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时光如逝,寻找传统镜头转眼聚焦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百家讲堂》将一场以研读论语为名的国学热遍及中国各个阶层。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有学者(董乃强,中国孔子协会理事)认为,当今的文化热,即当年的寻根热的延续。两者在产生背景、指导思想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寻根文学发端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动乱走向稳定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人们思想开始跳出阶级的囚笼,旧的意识形态显然无法对现实发挥积极作用。面对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方的现代文化思想也与其他经验和技术一起进入中国,是再次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还是批判性接纳?茫然中的人们需要令人信服的答案。于是,人们寻求答案的眼睛转向曾被自己亲手打垮的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上。作为文坛上力量日益成熟的知青作家们需要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改变文学受到政治控制的现状,“寻根热”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出现在中国文学界。知青作家们通过一篇篇富有黄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将这股思潮推向顶峰。 传统文化热兴起的背景,虽没有权威论断,但个人认为有三点:第一,这与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国家地位,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关系。作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标准之一的文化影响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现重要性。新时期“崛起”的含义不单是做个经济强国、军事大国而已,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文化领域里发起的新的“争夺战”。例如,我们的近邻韩国将端午节、屈原、汉字、孔子申请世界遗产;日本早在多年前通过漫画、动漫、电影向世界宣传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及本国价值观。中国在这方面也不能干于人后。第二是为了对抗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侵略”,导致当地文化的消亡。要对抗这样的“文化殖民”中国需要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第三,在过去我们抛弃的传统文化时,也抛弃了中国人的文化精髓,如信用的缺失正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的后果,弘扬文化精髓变成了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由此可见,文学寻根与传统热都是在国家发展的转型期发端,都带着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解答,都肩负着改造现实的任务,在这几点上两种思潮一脉相承。 寻根文学作家们,并非是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以后,他们不得不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文化寻根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在今日的传统文化热中,不难发现这些“寻根热”所倡导的意识的影子。越来越多的

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当代文艺思潮》课程小论文 题目: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班级: 07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学号: 2007080110 姓名: 周健 指导老师: 罗如春 完成日期: 2010 年 12月

对寻根文学的现代思考 摘要: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著自身特珠的精神语系和文学史价值。 关键字:寻根文学现代性群体作家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文坛上提出“寻根”的口号:“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继之,郑万隆在《我的根》、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等文中,分别对这一主张做了进一步阐述,并以各自的文学实践,合力形成了寻根文学思潮。1983年王蒙发表的“在伊犁”系列,为寻根文学开了先河。其后,随着王安忆、李杭育、阿城、张承志等知青作家的加人,寻根文学的创主体逐渐形成。 寻根文学作为知青作家的一次群体出场,在将个人记忆放大成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的同时,也将其推到了文坛前沿,参与当代文化和思想的对话。“他们之所以会走向文化寻根,一方面是出于身份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代主义试验遭遇意识形态制约后的逃逸策略需要,试图借助民族传统包装,含蓄表现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 [2]。正是在这一点上,寻根作家与汪曾棋、邓友梅等前辈民俗作家有了区别文化寻根不是向传统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合适的接受场。 新时期文学在“伤痕”、“反思”中延续,当人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伤痛抚慰和近距离的历史归因时,便开始思索起悲剧发生的文化动因和潜在规则。于是,作家们从个体、社会的悲剧声讨声中走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寻找集体无意识所衍生的原初形态。他们一方面潜入民族文化的个性体验与发现之中,确认民族身份,恢复传统记忆;另一方面,又希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现代观念的热能”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从“伤痕”经“反思”到“改革”再到“寻根”,文学史演进的轨迹说明,政治、社会因素的强化在凸显文学现实功能的同时,急需提升文学的审美性和历史感。从一定意义上说,寻根作家是以一种深切的反思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诉诸感性的审美选择,实现了作家主体的精神自救与文学自身审美归位的双重愿望。 与以往的叙事作品相比,寻根文学的审美重心不是揭示世事变迁、人物命运,而是以此为衍生点,表现更为厚重的文化追思主题;它强调更多的是群体意志而非个人命运,描写人物、叙述事件、营造氛围、还原历史等都是指向人的群体本质。乌热尔图笔下的猎人、郑万隆笔下的淘金者、李杭育笔下的渔人、韩少功笔下的丙息、阿城笔下的棋王……单一来看,个个都鲜活灵动,但这些人物都是象征体,代表着

结合作家作品谈对八十年代寻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认识

结合作家作品谈对八十年代寻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 术特色的理解认识 世纪年代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新启蒙文化语境之下, 一、寻根小说的思想内容 的根蒂,这个根深深扎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也深深地扎在广袤的民间。于是广大的寻根小说作家都纷纷潜沉进民间,为世界呈现自己最熟悉的家乡那极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活图景,在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中,在最朴质的心灵中,反观传统文化的劣根和圭臬。 怨言, 了, , 失意落破之时的精神避难所,阿城的《棋王》正是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作品中王一生在动乱的岁月里,整日沉拼于棋道之中,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没有去造反,去寻求精神的外在扩张,而是退回内心,安身避祸。“何以解优,唯有象棋”,他寄情于楚河汉界,来躲避纷纷扰扰的尘世,以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在他的另一部作品《孩子王》中,“我”对别人都很羡慕的教书工作临到自己头上并没有欣喜万分,而是淡然处之;当被辞退后也没有苦恼悲伤,而是安常处顺,泰然从容。在动乱的年代里,王一生们以知足常乐的态度、清静无为的性情来自我排解外界的纷扰,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愿“心为刑役”,抗拒“人为物役”,不能不说是一种智者的态度。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显示出一种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而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现。但如果我们从社会政治观的

角度来看,这种知足常乐,安时顺世的人生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能不说是消极的。道家的无为专注于个体内心,缺少了对现实世界所存在问题的关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寻根”小说所表现的重要的现代意识,就是与现代工业文明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的扭曲相联系的人的生存困境。新时代的作家怀抱着对顽强生命力的向往,在作品中批判了代人生命力消退和萎缩孱弱的生存状态,大力地歌颂原始生命蓬勃昂扬的野性之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便是这一类型寻根文学的代表。 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这种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作家歌颂民间未被儒 , 饮血 1、 2、 因而. 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强烈的批判意识对原始的初民形态进行了冷峻的审视。《爸爸爸》中的鸡头寨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闭塞的生活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僵化保守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仍然昏睡在远古的历史噩梦之中。 小说中所着意描写的丙患是一个侏儒兼白痴。他的全部语言只能表示两种基本意向,凡属肯定的就叫“爸爸,.凡属否定的就叫“妈妈”在鸡头寨村民的眼里,他是一个只知吃喝拉撒睡的废物,是一个取乐的对象.甚至要拿他的头去祭谷神,但当动刀之际.天空的炸雷又使大家犹豫起来。后来大家又从他那“爸爸”、“妈妈”的语言符号中,揣测出“莫非是阴阳二卦?”又把他作为顶礼膜拜的神根。在这里,作者批判的是民族传统中将自身命运交付给某种荒诞而抽象的异己物,致使整个民族常常陷入一种无理性的盲动之中。

从韩少功的爸爸爸》论寻根文学的特点

从韩少功的《爸爸爸》 ——论“寻根文学”的写作特点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在众多的作品中,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很多人视为"寻根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本文将试从小说中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现代意识、艺术手法等方面方面来论述《爸爸爸》中是如何体现“寻根文学“的特点的。 关键字:地域的点风俗意识现代意识艺术特征 一鲜明的地域特点,风俗意识 80年代受到到普遍认可的小说观念是,“特定地域的民情风俗和人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美感滋生的丰厚土壤”【1】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也曾这样说道:“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所以不少作家重视加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这一生活方式的时代变迁,细致考察某一地域的居住、饮食、衣着、言语、交际方式、婚丧节庆礼仪、宗教信仰等,成为拓展创作试镜的凭借。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生活抒情诗”。 有学者曾经指出:“韩少功是一个深受楚文化和近世湖湘文化影响的青年作家,而且他是一个有意识地在发掘这种“根”,并使之在现实中发扬光大的湖南作家。”【2】韩少功在自己的楚人血统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走进传统的湘西世界,在神秘的巫楚文化里开辟了一个

新的文学世界。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基本上是以这一地域文化为土壤而展开的。《爸爸爸》中对地域特点、风俗意识的描绘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关传说及其相关行为。《爸爸爸》中的蛇好淫及特殊的取蛇胆方法;"挑生虫"的怪病,症状是"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其治疗方法居然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迷了路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岔路鬼";敬天神及杀人祭神以求宽恕;追求女人及“花咒”之术;放蛊害人及放蛊者益寿延年之说;巫术占卜凶吉及杀牛卜战争结果之事。二是传统的迷信、禁忌。《爸爸爸》中烧窑要挂太极图;禁止女人与小孩上窑,后生担泥坯时禁出恶言秽语;灌大粪可以治疗疯癫,喝牛血可以解毒;丙崽娘得罪了蜘蛛精才会生下那个畸形儿。三是传统的习俗。《爸爸爸》中野蛮的吃枪头肉习俗;械斗失败后举族迁走时毒死所有老幼的恶习;。四是多样的地域方言。《爸爸爸》中把"说"说成"话",把"父亲"称为"叔叔"把"姐姐"称为"哥哥”,把“他”说成“渠”,把“看”说成“视”、,把“嫂嫂”说成“姐姐”,把“蠢”说成“宝”,把“站立”说成“倚”,把“睡觉”说成“卧”,“话份”等等。经过这四个层次,韩少功对湘楚大地悠久的文化习俗作了详细的描绘。【3】这些描绘表现了民间文化形态的审美性的一面,展示了一个闭塞、神秘、怪诞、奇特的乡村世界,那些美妙的乡间歌谣源远流长,男女之间原始欲望冲动自然真实,韩少功寻找到了民间的自在状态,把久违的民风、民俗、民间气息通过传说、民歌、巫术等方式艺术化的展现,从审美的角度肯定了民间文化形态的精神价值。这如他所说的,“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俚

浅论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

以韩少功作品为例分析"寻根文学"的特征。 《爸爸爸》是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他主张文学创作 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辨,希望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之迷。作品通过一个山寨的衰微,反思全民族发展的途径。作品在进行民族自审方面,外化了人民身上世代流传、绵绵不绝的深厚文化积淀:对落后、愚昧、原始祖训奉若神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本能地抵御和反抗,乃至于拚命的排斥、打击和扼杀。丙崽的形象是民族劣根象征体。而革新者在“离经叛道”上都失败了,比如丙崽娘带来的些许文明的消失,及至后来她本人也杳无音信;仁宝想按照山外的风习搞些改革,得到的却是其父响亮的耳光。这些,都深刻地表现了民族自审、文化反思的主题。作品里面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如丙崽代表野蛮、愚昧,裁缝仲满是固有传统的象征,丙崽娘的变化正是文明的种子被同化的标志,仁宝似乎象征着改革的力量。所以“寻根文学”它是在对民族文化的审视,挖掘病根、批评国民劣根性,和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

坐桩而死、过山等等。虽然作者有着强烈的启蒙功利意识,但似真似幻,怪异荒诞的文本实际效果却在相当程度上稀释了作者的启蒙动机,使文本的意义由功利走向审美。如果说,韩少功初期创作,主题的明确性、人物的典型性、细节的真实性是他的追求目标,那么,在发表寻根宣言以后,他显然放弃了对上述艺术成规的追求,主题的含混幽深、细节的荒诞性成为他的创作主调。如在《鞋癖》中,他写到惨遭不测的父亲亡灵不断显迹在父亲以前坐的藤椅上,常用的蓝花釉瓷碗上和公共卫生间的墙壁上,因为藤椅会无声发声,瓷碗会无端破裂,墙上一片暗色的水渍完全是父亲正面的剪影。这些细节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的通灵性,在特定的时刻与氛围中,人可能转化为自然,自然也可能具有人的灵性。正所谓天人感应,物我归一。显然,韩少功的这些作品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已经超越了功利色彩浓烈的文学,其中的审美韵味的悠长不再依赖既有的写作模式,而是让你在文本的意趣氛围、行文遣词中去领略。这种审美化追求,同样反映在王安忆、阿城、莫言、扎西达娃、李杭育、何利伟等人的创作中。如阿城的《棋王》,作者以大巧若拙的描写,朴实简洁的语言,豁达通脱的美学情怀重新阐释老庄的“不为物役”,在一种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人生的超越,以及与永恒、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而在“红高粱”系列中,莫言以一种奇特的、极具张力与分裂的叙述表现出对充满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崇拜。正是这些作家的努力,新时期文学终于卸掉了“载道”的沉重包袱,迈入了一个审美文学的新时代。 二、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所作出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促成了其由传统的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文革”结束后,“伤痕”与“反思”文学曾使一度失落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得到了恢复。构成当时文学主体的,就是这种回归的现实主义文学。但必须看到,这种现实主义在回归的同时也在酝酿着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超越与当时文坛蓬勃兴起的“现代派热”相关。这主要表现有二:一是随着新时期国门的再次打开,大量西方现代派作品蜂拥而入,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二是新时期初期的作家普遍表现出对现代派的极大的热情。如:1981年9月高行健出版《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后,围绕这本小册子,王蒙、刘心武、李陀、冯骥才等人在《上海文学》上展开了大规模的“现代派”讨论。更为可贵的是一些作家在创作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如王蒙的“意识流”系列。但由于思想领域内长期的自我封闭,当时的人在对待西方现代派哲学和文学还是处于犹疑观望的状态,因此他们大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在借鉴时小心翼翼地把现代派作品分解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这显然不利于新时期文学现代化的要求。“西方现代主义给中国作家开阔了眼界,却没有给他们带来真实的自我感觉,更无法解决中国人的灵魂问题。”所以,在最初的“现代派热”后,文坛并没有走向激进的“欧化”道路,相反倒是现代派小说试验都暂已告停。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作家放弃了对“现代派”文学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状况说明新时期现代主义的转化的深化,即从形式的追求上升到观念的思索。而在实质意义上从观念上推进这种转化的,恰恰是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与韩少功爸爸爸讲义

“寻根文学”与韩少功小说及《爸爸爸》讲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寻根小说的鲜明特征,强调以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革新、改造。理解《爸爸爸》中所体现出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辨。 【阅读书目】《月兰》(中短篇小说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飞过蓝天》(中短篇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诱惑》(中短篇小说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马桥词典》(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1996年 《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随笔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思考与练习】作为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爸爸爸》所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寻根倾向? 一、“寻根文学”与韩少功的“寻根意识” “文革”后的文学史上,1985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此以前,作家们的主要工作集中体现在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方面,虽然也出现了汪曾祺等作家所开辟的民间世界的空间,但毕竟是个别人的创作,没有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发觉即使抛开暂时的政治、道德因素,人也不可能像动物那样,进入绝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着人类,制约着“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层面上,把握本民族成员“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而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全民动乱乃至中国自盛唐以来国势为何衰落的疑问。 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带”。阿城认为:“五四运动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容否定的进步意义,但它较全面地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加上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使民族文化的断裂延续至今,'文化大革命'更其彻底,把民族文化判给阶级文化横扫一遍,我们甚至差点连遮羞布也没有了。” 韩少功也认为:“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的和苏联的;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 郑义也认为,只有“跨越文化断裂带”,我们才有可能“走向世界”。(《跨越文化断裂带》)其他文章还有: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等。 在他们的讲述中,有着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1985年文化寻根意识的崛起,在政治和文化的多重关系下直接带动了文学上的实验,唤起作家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 所谓“文化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等); 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 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但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是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最早体现在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里,包括他在1982年前后写成的《半坡》、《诺日郎》、《西藏》、《敦煌》和稍后模拟《易经》思维结构写出的大型组诗《自在者

对寻根文学的再认识

对“寻根”文学的再认识 摘要:回顾“寻根”文学运动的兴起与衰落,着重剖析寻根作家们理论文本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脱节,及在理论文本中对文学寻根的建构意向与对文学之“根”的理解和把握之间的距离,揭示“寻根”文学运动中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失落的潜在与深层次的原因,并希图经由失落原因的分析,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繁荣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创造性转化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关键词:寻根;民族传统文化;理论文本;小说文本 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贯穿着一个反思与寻找的主题,而且在作家的创作实践中,这一主题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深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在经过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从政治层面上对社会历史的控诉后,继而把触角伸向了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处,转向了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探幽,而发轫于80年带中期的寻根文学也正是因此而异军突起,给新时期文坛注入了新鲜特异的因素,并使其得以异彩纷呈。寻根派小说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从而使1985年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寻根文学在初起之时就引起了文坛的骚动,评论界对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寻根派小说从其产生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迅速达到了巅峰并走向低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寻根派小说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在群星闪耀的文学天宇上划过,留给人们无穷的遐想与思索。进入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寻根文学的创作实践与其理论上要寻找辉煌的传统文化之根的许诺在实际上并无法印证,而其文本中所写的那些不可思议的愚昧生活景象同作家试图为现代文化找到原始动力的美好愿望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寻根派小说家群体除了大致相同的文化寻根的宣言之外,几乎没有统一的创作路径与写作立场,在他们中间有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的,也有试图到原初形态文化性状中去获取生命热力并希望能够借此获得进入现代化历程的生命动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寻根派小说的文化动机还在于它是对海外新儒学复兴运动所作出的应急反应。众所周知,新儒学运动曾经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欲望,应急的心态根源于近代以来不断强化的现代化焦虑,它在本质上是要确认自我的文化认同身份,从而与世界文化对话[1]。所以说,寻根派小说具备着现代与传统,西方与本土的双重身份与文本特性。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面对80年代当代文学中艺术创造的单调贫乏,文学观念的封闭僵化、审美视野的窄仄庸常,一批中青年作家敏锐地意识到了当代文学的危机,而文化意识的觉醒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参照下,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凸出显现,都促使这一批作家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他们以开阔的事业回顾民族的昨天,返身观照自己民族久远的历史文化,思考和探索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重奠文学的根基,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寻根”的呼声。 “寻根”的要旨在于某种精神的重新衔接,在当时“文化断裂说”的刺激下,人们企图直接超越现实,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的源头。而文学寻根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打通当代文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创造出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并且有民族性的新文学。韩少功在那篇被称为“寻根派宣言”的《文学的“根”》[2]中明确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刘思谦的论述则基本上概括了寻根文学的意图:“寻根”的深层含义,实乃寻找民族文化的个性,使当代文学成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和发展更新,并以其鲜明的民族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从寻根文学

浅谈我对“寻根小说”的认识

浅 谈 我 对 “ 寻 根 小 说 ” 的 认 识 汉教3班 陈杨 20100511476

浅谈我对“寻根小说”的认识 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贯穿着一个反思与寻找的主题,而且在作家的创作实践中,这一主题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深化。寻根派小说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从而使1985年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寻根文学在初起之时就引起了文坛的骚动,评论界对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寻根派小说从其产生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迅速达到了巅峰并走向低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寻根派小说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在群星闪耀的文学天宇上划过,留给人们无穷的遐想与思索。 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它产生于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和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拉美魔幻主义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寻根文化思潮的出现也是新时期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色是其题材选择的地域性。由于作家们具体创作中的各行其是,他们笔下的地域文化景观并未融入整体的民族传统文化系统之中,使得这场文学运动成为一个非常松散的创作联盟,每个人创作态度和旨归都是不一样的。寻根文学运动的小说文本地域话结构特征成了对理论文本中寻求传统文化之根、以发荣滋长当代文学的建构意向的拆解。真正的、具体的传统文化在小说文本中很少被指涉,相当多的小说指向深山老林,企图在先民的传说中获得某种启示;或在肆意美化乡村生活,沉浸于虚构的田园牧歌的和谐之中,对抗城市对人的异化;或反复摹写某种强悍奔放的人格与生命意志等,显然他们对“寻找”本并无一明确的承继目的,从已有的作品来看,则是一种混合着西方精神(个性和生命自由)与传统文化(和谐乡村生活)的精神综述。因此,在具体的描述中,“寻根”常常偏向于某种混合的“民间精神”,然而寻根作家所谓的“民间文化”并无深刻的研究,自身亦与之有相当的经验隔阂,所以他们最终未能将小说文本

论寻根文学产生的心理动机及其地域性

论寻根文学产生的心理动机及其地域性 论文摘要:“寻根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 带来重要的影响与推动。在这场文学思潮中,“寻根”的口号为什么刚刚提出 就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呢?寻根文学本身 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松散的文学群体,出现了地域上的多样性,这些作品又有着 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这篇文章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浅谈一下“寻根文学”的发展。论文关键词:寻根文学、心理动机、地域性。 论文前言:文学“寻根”的提出,既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也受到了一些学 者的批评和质疑,大量的文学理论家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寻根文学”的发展。《文学的根》、《我的根》、《理一理我们的“根”》、《文化制约着人类》,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这一学派的理论主张。在这里我也从“寻根文学” 产生的心理动机和地域性两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对“寻根文学”的认识。 论文正文:“寻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重大的文学事件。作为 一个文学事件,指的是始于1984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新时期文学:回顾与 预测》的会议提出的命题,以及会议参加者后来对这一命题的阐释[1].“寻根 文学”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同时又松散无际的运动,一系列旨趣各异的 作品与主题不同的论辩从核心蔓延出来,形成了这场运动的一个又一个的分支[2],非常多的批评家和作家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寻根文学”发表感想,既有热烈的响应也有质疑和批评。 在这一文学潮流中,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这些文章只能看做是“寻根”文学的一个引子,我们没有理由将哪一篇文章看做是寻根文 学的一份深思熟虑的纲领性文件或口号。人们对“寻根文学”这个称谓的界说 也是各执一词,这样看来寻根文学的开场似乎是马马虎虎,漫不经心的,那么 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寻根文学”为什么刚刚提出,就 会有如此大得号召力,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接下来就这个问题, 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寻根文学出现的心理动机。 通过阅读大量寻根文学作家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寻根”的口号后面包含着某种渴求皈依,渴求寄托的愿望。正如学者南帆所说,这种愿望是来自放纵之后的惶恐与不安。有的时候过度的自由反而会让人觉得迷茫,觉得无助,这点在八十年代的某些文学作品身上有很明显的体现。中国文学曾经一度陶醉痴迷在精神解放的历史使命当中,文学曾经像一只老虎一样被囚禁在笼中,当它一旦获得自由时,内心就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当种种森严的戒律突然之间毫不起作用时,文学骤然体验到自由的快意[3],起初作家们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沉痛的反思和深刻的揭露沉寂多年的作家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将笔触伸到昔日的文学禁忌之地。作家和读者们似乎真正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可是这种自由并没有让人们在快乐中停留的太久,相反的是,人们在短暂的快乐中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空洞与无助,眼前的快乐似乎如镜花

寻根文学在人类学视野下的呈现(人类进化)

探究寻根文学在人类学视野下的呈现 摘要: 对世界有代表性的“寻根”文学研究,不难发现“文化寻根”意识贯穿作品始终。而对这种寻根意识的探究,前人便有了很好的概括: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从对“寻根”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来看,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而中国的“寻根派”文学主张就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关键词: 寻根文学、魔幻现实与黑色幽默、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委员会授奖词称,“他的魔幻现实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消息传出,国人振奋。一夜之间,莫言成为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个人商业价值暴增,创作手稿飙升百万,作品洛阳纸贵。搜索莫言的作品,无论是被翻拍成经典的《红高粱》,还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都渗透着浓郁的中国农村的乡土气息。而同时,莫言也是中国寻根文学的一位代表人物。对寻根文学的初步研究,既能了解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又能初窥到中国人对“根”文化的理解。 二、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是简单单一研究人类的科学。人类学所涵盖的范围极广,而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在英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大学,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科系,且被视为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学的研究,从本质来看也就是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其研究的对象即是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从而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期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看,对寻根文学的研究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课题。两者关系密不

浅论寻根文学所寻之“根”

浅论寻根小说所寻的“根” 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它产生于国内不断高涨的“文化热”和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拉美魔幻主义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寻根文化思潮的出现也是新时期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寻根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寻根”思潮中出现的一种创作现象。尽管它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由于其内涵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迄今尚无一致的说法。简单的说,“寻根小说”是指旨在对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底蕴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的小说。然而,寻根作为一种思潮,它在有着共同的趋向于追求的同时,由于对“根”的理解的不同,寻根小说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从审美表现形态和主题意向上呈现出的复杂的多样性。那么寻根小说所寻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所寻的“根”又是什么? 同样从审美表现形态和主题意向上来说,寻根小说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寻根小说、宗教文化寻根小说、自然文化寻根小说和地域文化寻根小说。而从这四方面来说,寻根小说所寻之“根”各有各的不同。 中西文化冲突造成了历史文化寻根小说的寻根意识,由于“五四”和“文革”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断裂,从而影响了文学走向世界的步法。因此,他们所寻之根首先是传统的文化哲学观,主要反映在对传统文学文化的追寻上,而他们认为寻根小说首先要做的是将当代文学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自觉的“续接”起来。历史文化寻根小说反映的大多是现代人的生活,但它主要表现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人生活中所激起的悠远的回响和民族精神深处的震荡,意在指出无论有着多么沉重的历史重负,传统文化精神依然在我们生活中并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生活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

关于“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 新时期文艺创的主潮是回到人本主义。“痕文学”“反思学”、“改革文学”都是绕政治轴心进行的。“寻根文学”的出使文学从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转对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发现,是“新时文学”“向内转”的个重要标志. 寻根作家们对于“根”的主张和缘由的阐释体相似:中国文应该建立在广泛而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土地的“文化岩层”,能与“世界文学”对话。少功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深,叶难茂。”郑万隆认为,“我们根就是东方,东方有东方的文化”,他布,要“不断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岩层’”. 阿城则肯定地,“文化制约着人类”,要使们的文学能与世界“对话”,“对中国文化的新认识应该是重要的部分。”然而,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同时又积淀深厚,因袭沉重。“寻根”文在执着追寻这一传统文时,由于作家不同独特感受和各自文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使他们在寻根”过程中表现出对“根”(中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何全面把握族传统文化,即文学应该寻什么的根,寻根作家们在理论文本中陷了分歧,这种分歧又以对传统化制裁把握的游移和执为前提的。他们对文学之“根”识的差异性反映具体创作实践中,便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多样性. 一、积极世的儒家文化作为文化”寻根,尽管大多数寻根作家多关注的是边缘的异端的和非规范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但他们仍不能避免传统文化中心的儒文化的承传。传统家文化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文化,的

思想理论具有很强的践性,充满着浓厚的实功利性。儒家的观念调的是“人定胜天的主观努,强调一种积极的入精神。《周易·乾卦·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寻根作家笔的诸多人物显然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积为雄的精神,同时又追求着天地情,把自强不的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大度联在一起。他们在对待天地自然的态度上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人现实生活中应当积极有为,顺应天的生生之德”,担当起人的使命. 《老井中的老井村人世世代在自古水贵如油的旱山上苦苦挣扎,矢志不,他们对打井的执,隐忍以及所受的苦难、牺牲,让我们明显到一股沸腾的不屈血在奔涌,他们祖祖辈辈寻找水的毅力,不仅体现了老井人的韧,更是体现了老井人人生的积极。支撑井人世代赓续不断的正是传统儒家文化刚健不息的韧性以及追求人相洽的执着《树王》,尽管作者着力赞扬的是疙瘩对大自然的护卫,但同时也通过李立驳斥肖瘩说,人开出了田,“活自己”,人炼出了,“造成工具,改造自然,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和在宇宙自然中的主体位;《远村》以酣畅淋漓的笔势借助太山区里狼狐多,石头多的穷沟,极力渲染了杨万牛、叶叶的苦难的情故事,深刻表现杨万牛、叶叶、杨番成等人在苦难中对活的执着与坚定以及对未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古船》在相当篇幅呈现了赵、隋、李三大家族之无尽的角逐、复仇以血腥甚至洼狸镇的血留成河但隋抱朴对生活生命之理的追寻,却无不示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淡超脱的道家文化作为非范文化的老庄文化,一直有着比儒更深

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思考 问:文革破坏和现在经济开发,哪一种对文化破坏更严重? 陈丹青:都很严重,没钱的破坏是一种严重,有钱的破坏也是一种严重。山西平遥的城墙之所以能保护下来,是因为没有钱拆城墙,结果留下了这道城墙,当时全国的城墙基本全拆了。比如北京,六七十年代的城市环境比现在有意思多了,那真是一座古城,现在哪叫什么古城啊?也不是现代都市也不是古城,隔开几块地方,有个紫禁城、有个故宫,其他地方全是高速公路、大楼......很奇怪的城市。 问:为什么中国人对于故乡、对于传统会有一种强烈的怀恋和追溯欲,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兴起了“寻根文学”,而另一方面,又把传统破坏得相当厉害,比如文革或者拆迁? 陈丹青:说怀念是以前,现在已经不在乎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你去问问农民工,农民工还在乎什么家乡?哪儿能打工就行。现在家乡概念慢慢淡薄,拆迁拆得很多家乡都消逝了。中国人最伟大就在这里,寻什么根啊?活下去最要紧。 这是陈丹青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看法,我能感受出他的这种担忧与无奈的心情,或许我们都应该反省,在我们的民族灵魂中是不是有着什么十分宝贵的品质在逐渐流失,是不是我们已经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记得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如何唤醒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尊重?这应该是每一个个体应该思考的问题。多了解一点,便能多尊重一点。虽然我们不能做到人人博古通今,经纶满腹,琴棋书画,样样在行,但是最起码我们不能一无所知,更不能将无知当作有趣。而由此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传统文化敬而远之? 首先我觉得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趋于淡漠,可以说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危机。尤其是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在文化中的媒介作用越来越明显。而目前英语已基本成为国际语在全世界的普及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在国内也是如火如荼:学校里现在从小学就开始上英语课,大学里英语四六级与学位、毕业证挂钩,虽然近几年取消了,但丝毫没有降低英语的重要性。职称考试也要考英语,社会上针对各个年龄段各个不同层次的英语需求者的培训班也都红红火火。在媒体,有着西方教育背景的人士在参加访谈类节目时,夹杂着英语单词高谈阔论的形象是十分时髦的。学习英语固然可以方便与世界的接轨,方便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但是不能太过分,不能让一门外国语言的重要性超过了自己的母语。阿道夫·希特勒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要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看看现在所有大小学校的课程,初中、高中虽然英语与语文的分值一样,但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要远远的多于在语文上的时间。到了大学,索性没有了语文课,而英语依然占着不少的学分。难道我们的语文都学好了吗?难道我们对传统文化都了解了吗?想想希特勒的话,不能不为未来担忧! 还有就是各种表现我们祖先伟大智慧的手工艺、建筑、发明也在失传或是已经消失,比如算盘。2013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珠算备选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珠算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很少有人再去使用算盘。珠算,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凭借口诀指导拨珠而成,有人考证,“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因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誉。

从“寻根文学”到“后寻根文学”

从“寻根文学”到“后寻根文学” 【摘要】:第一章主要就80年代的寻根文学思潮进行概述:包括对文化寻根的大致过程进行梳理(“寻根热”产生的背景、寻根作家的理论倡导及评论界的态度、“寻根热”落潮的原因分析);对寻根小说的风格特点、分类及意义进行总结;对80年代寻根小说的文本意义进行回眸式解读。第二章主要对90年代以来的“后寻根文学”进行概论:包括对“后寻根文学”的界定、分类及特点概述;对“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进行关联性解读(主要以李锐、张承志、第三代西北小说家为例)。“后寻根”不是一种创作方法,也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分析评论作品的思路或姿态。所谓“后寻根文学”就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一些文化意味很浓、具有传统美学神韵又不乏现代意识的文学作品,或者说沿着文化寻根意识继续前行,尤其是以现代眼光关注传统文化、以民间立场还原民间的一大批作品。“后寻根文学”应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本论文主要涉及小说与散文。“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三章主要对“后寻根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进行文本细读(包括“后寻根文学”对民俗文化、神秘文化、民间诙谐文化、民间戏曲的借鉴)。第四章主要就贾平凹、莫言、韩少功三位作家进行寻根脉络下的个案研究。从贾平凹、莫言、韩少功等人的创作经历中,可以看到文化寻根脉络的不断延续。“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一样,包含了风格多样、个性迥异的作家与作品,并且在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东方思维方式和古典美学神

韵的追求上,它们有着一致的内在联系。“寻根”与“后寻根”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进步的回退”,而不是简单的“复古”。“寻根”与“后寻根”的文化意识构成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一条重要文脉。【关键词】:寻根文学后寻根文学文化意识民间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42 【目录】:内容摘要6-7ABSTRACT7-10绪论10-18一、研究缘起、思路及意义10-12二、”寻根文学”与”后寻根文学”研究现状综述12-18第一章80年代寻根文学思潮概述18-55第一节文化寻根的大致过程18-35一、”寻根热”产生的原因19-21二、寻根作家的理论倡导及评论界的态度21-29三、”寻根热”落潮的原因分析29-35第二节寻根小说的风格特点、分类及意义35-44第三节回眸80年代寻根小说的文本意义44-55一、寻根小说的民间精神与知识者趣味44-50二、寻根小说的”寻找”意识50-55第二章90年代以来”后寻根文学”概论55-94第一节”后寻根文学”的界定、分类与特点55-76一、从”寻根文学”的影响谈”后寻根文学”的界定55-60二、后寻根小说的分类60-70三、”后寻根文学”与民间立场、民间叙事及民间文化的关系70-76第二节”

不同的文化寻根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不同的文化寻根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它取材于作家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但在主旨表达上却没有如通常的“知青小说”那样去大肆渲染、描绘一种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而是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自觉认同。王一生说“一天不吃、棋路就乱”的话语,朴素地道出了“民以食为天”的真理。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并不仅仅停留于社会层面,而显示出超越现实、超越个体存在、对世界人生进行整体把握的努力,作家对中国古典哲学、对道禅精神的领悟,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之中。 在王一生的学棋经历中,拣烂纸老头的指点勿庸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那对“气”与“势”的了悟,使王一生的棋艺日精,最后力克群雄、稳操胜券;而王一生身处穷境、逆境、困境,精神不颓、志气不衰的人生道路与品格。在阿城反思文革的过程中,他不是沉湎其中,而是超然向外、省察人生。阿城把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去,完成了王一生这个特殊人物的形象塑造。在《棋王》有限的篇章中,阿城把儒、道、禅三家结合在王一生的身上,进而把传统文化的深层寓意揭示出来。阿城的《棋王》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的重要性,警醒着人类不要放弃现今文化的根。 《爸爸爸》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作品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缺少正常思维的丙崽显示了村人们愚昧而缺少理性的病态精神症状,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形象,象征了顽固、丑恶、无理性的生命本性,而他那两句口头禅,既包含了人类生命创造和延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具有个体生命与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同时它又暗含着传统文化中那种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绝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亘久难变。 作品解剖了古老、封闭近乎原始状态的文化惰性,明显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批判的态度。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审视民族劣根性的同时,以寓言、象征等艺术手段,重新复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陆离、神秘瑰奇的神话意味,使文本涂抹上浪漫神秘的色彩,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爸爸爸》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形态表达了一种理性批判,探询了在这种文化形态下的生命本体意识,并力图从文化的角度找出造成现代中国人生存困境的埋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劣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