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大寺导游词

化觉巷清真大寺导游词

游客朋友,欢迎来到化觉巷清真大寺参观游览。

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城内鼓楼西侧的化觉巷内,因规模比西安其他清真寺大而得名。化觉巷清真大寺,是我国建筑雄伟、环境清幽、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并驰名世界的伊斯兰寺院之一,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伊斯兰教与中国

提起清真寺,我们得先谈谈伊斯兰教是何时兴起何时传人中国的,回族是何时形成的。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系阿拉伯语音译,意思是“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来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 (约570-632年)所创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20世纪以来,在西欧、北美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通过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据《旧唐书·西域传》等史籍记载,公元651年,大食帝国第三任哈利法奥斯曼 (644-656年在位)首次遣使来华。中、阿两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贡史”不断来中国访问。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势力东伸,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通过海上香料之路或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来华后,有的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有的集中在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由于当时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番客”、“番商”、“胡商”等。他们中有很多人在中国定居下来并和汉族妇女结了婚,成为回族早期的先民。

唐代“安史之乱”时,大食王曾派3000 (也有说4000)回兵助唐平乱,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他们修建清真寺,准许娶中国妇女婚配。他们谨守伊斯兰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成为今日回民族的又一支先民。而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国则在13世纪初。元代是回族人不断融合其他种族、壮大自已的时代,也是回族共同体主体形成的时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伊斯兰教在我国内地回、东乡、撒拉、保安和边疆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10个民族中,已拥有2000万穆斯林,而且在其他兄弟民族中如蒙古族、藏族、白族、汉族中,也有数量不等的穆斯林,现在西安约有7万穆斯林。化觉巷清真大寺参观。

游客朋友,您好!现在请您进入化觉巷清真大寺参观游览。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化觉巷清真大寺建于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

全寺沿东西轴线分为五个进院,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邻照壁的木牌楼,建于17世纪初,距今己有380余年,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与高大的照壁相映衬,极为壮观。南北两边的展室,亦为仿古建筑,剔透玲珑,古香古色。南展室陈列有一些明清红木家具等,尤其是紧靠展室背墙陈列有一件清三代皇宫使用的红木雕刻五爪龙床,极其珍贵。在左厢房紧靠背墙摆放有一对西洋沙发,该对沙发是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在北展室收藏有宋、明书法家的拓片等。

第一进院

游客朋友,当您进入悬挂有“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便来到第一进院。在五间楼迎面一字排开摆放有4件圆形的器物。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你们可以猜猜。猜不着?这不奇怪,《正大综艺》有一期节目就是让观众猜清真大寺这4件圆形器物的用途。结

果没人能猜对。好了,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它们的用途:这4件圆形的器物是灯架,在灯架上沿顺时针方向插有两圈30余个灯座。这些灯架在化觉巷清真寺的使用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主要用来庆祝“盖得尔夜”。

盖得尔夜是伊斯兰教对《古兰经》“始将之夜”的敬称。“盖得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亦译“大赦之夜”,又称“平安之意”,意为“前定”、“高贵”。“盖得尔夜”是指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二十七 (一说二十五或二十九)日之夜。相传这夜,真主安拉将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物都大体安排好了,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前定之夜”。这一夜,安拉通过枷百利天使开始向穆罕默德圣人颁降《古兰经》,众天使和精灵都奉命降临人间。在这个夜里,做一件善功可获取千月善功的报偿,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高贵之夜”。《古兰经》第九十七章即以“盖得尔”命名,认为是高贵的夜间,胜过平时一千个月。所以全世界的穆斯林每逢此珍贵之夜,都要依各个民族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夜,在穆斯林集中的地方还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西安的穆斯林在纪念日这一天,白天人们要在这些灯座上插上这些菜油灯盏子,然后再添上菜油,等到晚上将油灯点亮,直至通宵。本寺灯架除了在“盖得尔夜”使用之外,在这些灯架阳面,还刻了四个汉字:“祈求和平”,长年摆放在五间楼对面。

二进院

游客朋友,请您现在进入二进院。游客朋友,您可以看到,二进院内树木成阴,花圃对称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间。这个石刻牌坊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4个大字,这4个字出自《诗经》。分别在《大雅·大明》和《周颂·敬之》二诗中。《大明》里有“天监在此,有命既集”的诗句,而《敬之》里有“涉降撅士,日监在兹”的诗句。“兹”和“此”这两个字以前通用,意思是“此地”。题额人将两诗中的相关内容,化成一句话,意思是上天正在监视着我们在此时此地的行动。

两侧坊棉分别镌刻“钦翼昭事”和“虚诚省礼”,东西有踏道,约建于明代。石牌坊西踏道南北两侧各竖立冲天雕龙碑两座,一座为明万历年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文为冯从吾所撰,碑阴镌刻宋代大书法家米芾 (回族)手书“道法参天地”;一座为1768年立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1621~1627年间礼部侍郎、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均为我国书法珍品。

三进院

游客朋友,现在请进入第三进院参观。这个殿叫敕修殿,在1522-1566年间重修时系当时寺院的正门,是这座寺院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殿;殿内藏有两通石碑。大家看,这通碑叫《长安礼拜无相记碑》,1455年刻。这通碑叫《月碑》,是1732年寺院教长小西宁用阿拉伯文撰写的。《月碑》,以穆罕默德《圣训》为理论原则,推出并规定了确定封斋、开斋日期的若干准则。立此碑以方便回民群众计算斋月日期。

这里是第三进院,院中央建有一座三层八角形的中国式宣礼楼,又名省心楼,巍然挺立,极为壮观。该楼是“穆安津”(宣礼员)召唤穆斯林来寺礼拜的最高点。宣礼楼两侧各有厢房10余间,南侧正中5间叫南宫殿,上面写有一副对联:“难解网蛛,兵销呼鸽;信传战马,约复放獐。”这副对联是叙述穆罕默德圣人的故事。“难解网蛛”是说穆罕默德圣人遭敌人追杀,逃到骚尔洞避难,蜘蛛随即在洞口结起网。后来敌兵追到,见到洞口有蜘蛛网,认为无人在洞内。“兵销呼鸽”的意思是:此时有人怀疑洞内有人,就把石头往洞里投。这时两只斑鸠从洞里飞出来,于是敌人相信洞内不会有人。“约复放獐”的意思是:以前一个外道人猎得一头活獐,他对圣人说:“你如果能使獐说人话,我就做你的信徒。”圣人把獐招到面前问道:“你怎么落到猎人的手里了”,獐流着泪央求说:“请圣人作保,让他们放我。等我给小獐吃了乳我一定回来。”圣人答应担保它。外道人说:“獐是畜类,去了一定不会回来。”后来獐按时回来。南宫殿内迎面陈列一张鱼骨镶嵌床,在床的靠背正中镶嵌着一只贝雕雄鹰,神采

奕奕,伫立在岩石之上,所以又名“英雄独立床”。大家看,床的上方悬挂有4幅木板书法作品,分别由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苏东坡、米芾 (回族)和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书写。该作品是木板竹字,即用竹皮刻成汉字,再将字一个个粘贴在木板上。这样不容易被人拓片复制。楼北侧是讲经堂,里边珍藏有一幅清代的《麦加图》和一套《古兰经》手抄本及其他一些珍贵字画、瓷花瓶等。

第四进院

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是第四进院。这个院中心的亭子叫“一真亭”,又名“风凰亭”,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形若凤头,两侧亭子为三角形,左右翘翼,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造型特异,独具风格。亭东瞻下悬有“一真”雕龙小立匣,系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 (回族)手书。亭西还挂有田中玉所书“包罗宇宙”匣一面。亭南北两侧各有面阔7间的厢房,原为接待朝廷宣谕皇帝圣旨的文武官员所建,故名官殿。南厅迎面有副对联:熟羊告毒,烹鲤言机;巨蟒道安,羸驼转健。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副对联的意思。“熟羊告毒”是一个典故,出自《天方至圣实录》,说的是,昔日圣人与外道人交战,走在路上,饥饿难忍,一人以熟羊献给圣人,羊就说道:“我的肉有毒,不能吃!”试了试,果然如此。“烹鲤言机”一事见穆罕默德登霄的传说。有一次,穆圣登霄返宫的第二天早上,到礼拜寺里礼拜,礼拜完了后,他对众人讲述登天宫的事,其中一个叫诛获歹的人怀疑,认为不可相信,自言自语:“哪有在片刻之间游历几层天空,经历无穷路途,见了无数恩典的人呢?”于是他返身回家,在集市上买了一条鲤鱼,叫妻子烹调。自己则挑着桶到河边汲水。到河边后,他脱下衣服洗澡。洗完登岸才发现自己已经变为女人。再去找衣服,衣服已经无影无踪,他又羞又悔只得躲到树丛中藏身。不久走来一位男子,心中可怜这位藏身树林的女子就把她 (他)带回家,二人结为夫妻,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她 (他)时时想起当年的情景,既感叹又惊讶。于是又回到河边,只见衣服、水桶仍放在原地,她 (他)的身体又变成男子。他急忙换了衣服,挑水回家。回家后,买来的那条鱼还没有烹熟。他因而醒悟穆罕默德说的事是真的,登天宫的经历并非虚构。他又重返身回到礼拜手中,穆罕默德看见他说:“你过来,把你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听。”于是他把自己下河洗澡变成妇人、七年中生下两个孩子、回家后鱼还没熟等一系列经历讲述一遍,并表示从此仟悔,永远做一个顺从真主的人。篇二:宁夏银川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回廊相连,宽敞明亮。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月台围绕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局促,节日期间也可供礼拜用,是礼拜殿向室外的延伸。大殿与月台之间事实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礼拜出人大殿时脱鞋穿鞋的地方。穿过柱廊进入大殿,宽敞圣洁的大殿一派肃穆的气氛。殿堂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可容千人礼拜。大殿中部有四根绿色瓷砖饰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顶。方柱与穹顶底部衔接的一段圆柱体称鼓座,鼓座上方开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来风,四面进光,清爽明亮。向外张望,视野开阔,仿佛矗立于宽广舒展的绿色原野。大殿正面的西墙中间,设置米哈拉布窑(礼拜者面向的地方),装饰庄重而精巧,采用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构成多圆心的复叶形壁龛图案,其上镌刻经文,简洁舒畅。整个大殿的墙面用穆斯林喜爱的绿色涂饰,与汉白玉券柱深浅对比,浓淡映衬,给人以典雅、舒适、和谐、明洁之感。作为银川城区最大的一个回民聚居的地区--南关,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15年,解放后于1953年扩建修葺,成为一个大殿63间、占地20余亩的大寺,其规模居当时银川七寺之首,

不幸在动乱年代被当作四旧涤荡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关寺得以重建。这座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从设计、施工到竣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设计之巧,建造之快,质量之好,实属罕见。篇三: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46年重建。历代几经修葺、扩建,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回教徒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大寺是青海地区伊斯兰的主领寺,大殿正前方是近3万平方米的广场。星期五“主麻日”和一年两度的“尔的”和“古尔邦”节的礼拜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清真大寺内有两座似塔一样的建筑物叫“唤醒阁”,是专供寺内阿訇呼唤教徒做礼拜用的。大殿外有两层回廊式“配楼”,左右对峙,给清真寺平添了雄壮的气势。

描写鸟的天堂导游词介绍大全

描写鸟的天堂导游词介绍大全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十八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下面是带来的鸟的天堂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鸟的天堂导游词范文1 鸟的天堂是一个旅游胜地,欢迎大家来到这里。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大家快上船。“船夫,麻 烦帮我们解开绳子。送我们到‘鸟的天堂’行吗?”大家可以坐在船上。望四周的景致,这里河面很宽,大家可以看见水上没有波浪。船 很平静地在水面移动哦。前面的地方河面变窄了。我们可以看见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真是绿得可爱。大家可以看见前面有一棵榕树,大家一定是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榕树吧?我们的船要靠近榕树了。我们可以看清这大树了。大榕树的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在水上。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在树上做窝,瞧,几只鸟在扑翅。 好,这次的旅行到此全部结束了。欢迎大家在再次光临! 鸟的天堂导游词范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张导。我们今天的 目的地是鸟的天堂。好,现在请大家上船,我们出发去鸟的天堂。趁大家坐船的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鸟的天堂吧: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五百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十八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 好,现在我们隐隐约约看到那棵大榕树了。这时,你们可能会说,那不是一片树林吗?怎么会是一株大树呢?好,我们现在到达目的地了,看!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 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游客们,现在你们会不会提出一个疑问:不是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吗?怎么连一只鸟也没有呢?如果会,那我们现在就来拍一下手吧。只要拍一下掌,鸟就会蜂涌而出,看!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 在扑翅膀,有的在喂小鸟,有的在梳理羽毛。听!那只画眉鸟唱的歌 真好听! 大树上虽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他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交互更替,场面颇为壮观。 为什么鸟的天堂会威名远扬呢?这要感谢我们的巴金先生了,他 写了一篇文章:《鸟的天堂》,到现在那篇文章还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课本上呢!

5篇介绍青海东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介绍青海东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的建筑是1920xx年时重建,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1979年时又重修,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青海东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青海东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一) 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46年重建。历代几经修葺、扩建,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回教徒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 / 8

清真大寺是青海地区伊斯兰的主领寺,大殿正前方是近3万平方米的广场。星期五“主麻日”和一年两度的“尔的”和“古尔邦”节的礼拜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清真大寺内有两座似塔一样的建筑物叫“唤醒阁”,是专供寺内阿訇呼唤教徒做礼拜用的。大殿外有两层回廊式“配楼”,左右对峙,给清真寺平添了雄壮的气势。 5篇介绍青海东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二) 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 该寺据说创建于明朝(1368——1644)初期,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的建筑是1920xx年时重建,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1979年时又重修。 该寺占地面积13,602平方米,建筑面积4654平方米,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建筑特色。正门高10米,宽15米,上面写着该寺的名字;正门内耸立着5个拱门,高10米,宽21米;再里面是面积达4490平方米的大院;正中间是礼拜大殿,面积1136平方米,砖木结构,其建筑形式是卷棚、大殿、后窑殿合为一体。另外还有阿訇及学员的宿舍、沐浴市、一些石碑等。 该清真寺内设立有青海阿横伊斯兰教经学院。 东关清真大寺以所辖教众人数,名列伊斯兰教世界第五大者玛提。东关清真大寺被中国伊斯兰协会列为全国礼拜人数最多的清真寺。东 2 / 8

恩阳古镇红色线路导游词

恩阳古镇红色线路解说词 线路:北入口-起凤廊桥-红军经理处-县财政委员会-拥护红军标语-胡大财故居-革命法庭-儿童团旧址-红军招待所-红军医疗室-列宁模范小学-被破坏的红军石刻标语-交通局旧址-县委县政府旧址-政治保卫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露天红色博物馆——恩阳。 恩阳,地处两河交汇地,四面青山环绕,山川秀美,交通便捷,商贸繁荣,素有“小上海”之称,“早迟恩阳河”之说。也正是因为恩阳交通运输的发达,1933年红军入川,在恩阳先后设仪阆县、恩阳县、恩阳特别市,置前总指挥部,是川陕苏区腹地。但由于经济中心向现在的巴中市转移,当年极盛的恩阳日渐萧条败落。 各位领导、嘉宾,恩阳古镇位于恩阳城区腹心地带,占地1.1平方公里,其中,现存四川省规模最大成片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核心保护区面积达0.5平方公里。恩阳系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1932年12月18日,红军从通江县的两河口入川,于12月25日相继解放了巴中和南江。1933年至1935年期间,红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县苏维埃各类行政机构,现有各类遗址5处、旧址8处、石刻标语数十处,均被命名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古镇的上正街,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2015年打造完成的红军经理处。1933年红军来到恩阳之后将此设立为红军经理处,主要职能是为红军储备衣服、粮草、弹药等。红军经理处是一栋一进式的大宅院,具有典型的川东北民居特色。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1933年夏,国民党正准备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尤其是对苏区着重围剿,所以当时恩阳的红军同志们正处于被国民党经济封锁和政治围剿的艰难境地。 在经理处对面便是红军当年在恩阳设立的财政委员会。这栋建筑是建于清朝早期,与古镇一同经历过百年风雨。抬头可以看到横梁上保留百年的绘画,十分清晰。 循着青石板向前走去,右手边的这栋大宅子即是恩阳古镇曾经的首富旧址,也是中共六大旁听代表胡大财的故居。 胡大才(190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定及旁听代表。1903年生,四川巴中恩阳人。曾用名薛金贵。出生于一个中等家庭,学生出身,受过大学教育。1920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重庆到法国。参加中国国民党。1923年11月在法国里昂成立旅欧中国国民党支部时,当选为支部评价员。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8月至9月任中国共青团旅欧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9月至12月任青年团旅欧区执行委员会委员,9月任青年团旅欧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局成员。1925年12月至1926年五六月任中国共青团旅欧地方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主任。1925年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一) 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 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 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回廊相连,宽敞明亮。 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月台围绕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局促,节日期间也可供礼拜用,是礼拜殿向室外的延伸。大殿与月台之间事实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礼拜出人大殿时脱鞋穿鞋的地方。穿过柱廊进入大殿,宽敞圣洁的大殿一派肃穆的气氛。殿堂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可

容千人礼拜。大殿中部有四根绿色瓷砖饰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顶。方柱与穹顶底部衔接的一段圆柱体称鼓座,鼓座上方开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来风,四面进光,清爽明亮。向外张望,视野开阔,仿佛矗立于宽广舒展的绿色原野。大殿正面的西墙中间,设置米哈拉布窑(礼拜者面向的地方),装饰庄重而精巧,采用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构成多圆心的复叶形壁龛图案,其上镌刻经文,简洁舒畅。整个大殿的墙面用穆斯林喜爱的绿色涂饰,与汉白玉券柱深浅对比,浓淡映衬,给人以典雅、舒适、和谐、明洁之感。 作为银川城区的一个回民聚居的地区--南关,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15年,解放后于1953年扩建修葺,成为一个大殿63间、占地20余亩的大寺,其规模居当时银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动乱年代被当作四旧涤荡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关寺得以重建。这座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从设计、施工到竣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设计之巧,建造之快,质量之好,实属罕见。 宁夏南关清真大寺导游词(二) 银川南关清真大寺是一座具有阿拉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重建于1981年,位于银川市城区东南角,是银川市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传统节日时,成百上千的穆斯林会聚于此,朝圣礼拜。 南关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较为久远。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银川南关外拱北亭,规模较小。1916年将寺址迁入南关内,建成一座具有

鸟的天堂解说词

鸟的天堂解说词 /XX1.jpg亲爱的朋友,您到过广东新会吗?您读过著名作家巴金爷爷写的《鸟的天堂》吗?如果没有,那就听我给您做一介绍: 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又名小鸟天堂,位于我国广东新会天马村的湖心岛上。它实际上是一株大约有500多年的古榕树,经过长期繁衍,如今已经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覆盖了整个小岛。 您不禁要问,一棵古榕树如何能覆盖整个小岛?它又如何能成为鸟的天堂?朋友,莫急,听了我的介绍,您就会真相大白的。 据说500多年前,这湖心岛原是一个大泥墩,上面长着一棵榕树。这榕树可不是一般的树,它的特点是“树干生树枝,枝上又生根”,这根又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就又变成了树干。就这样,“树干生树枝,树枝生树干”,经过许多年的繁衍,就变成了现在这婆娑成荫的“岛上绿洲”。 由于“绿洲”环境静而幽雅,鱼虾虫蟹十分丰富,在枝繁叶茂,碧绿婆娑的古榕冠部,栖息着数以千计的鸳鸯、八哥、斑鸠等十多种鸟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雀。白鹤朝出暮归,麻雀

暮出昼息。每当晨光熹微或暮色苍茫之际,群鸟比翼展翅,下上翻飞,盘旋起舞,嘎嘎而鸣,蔚为奇观。 那么,“鸟的天堂”的美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因为,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1933年曾到过这里。他分别于晚饭后和第二天早晨,和友人一起荡舟于大河之上,亲眼目睹了这令人神往的岛上奇观。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挥笔写下了《鸟的天堂》这篇美文。从此,这物色天成的南国奇观便名扬天下。/XX.jpg 在巴金爷爷的笔下,这美丽的古榕树确有独到的魅力。其一是“大”。它不但树干粗、树枝多,而且枝上生根,根上生枝,显得非常茂密。那枝上的小鸟,叶上的露珠,也极富有生机和活力。二是“绿”。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使人看了非常耀眼,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三是“鸟非常多”。到处百鸟争鸣,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在扑着翅膀。它们一旦飞起来,个个翩翩起舞,简直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读了巴金爷爷的文章,我还想告诉您,看鸟最

四川上里古镇导游词5篇

四川上里古镇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 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 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川上里古镇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 鉴参考。 四川上里古镇导游词5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 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 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 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 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又为红军长 征过境之地。又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 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 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 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 文化的深厚。 上里的得名与当地的一条陇西河有关,因为古时候当地的统治者 沿着陇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镇,陇西河的上游叫上里,沿河南下,分别是中里和下里,上里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整个小镇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画一样,因此又有水墨上里之说。漫步在古镇的街上,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美感呢! 上里古镇有五古:古桥、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筑,五古的 代表分别是二仙桥、文峰塔、白马泉、双节孝牌坊和韩家大院。 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先参观古镇风貌,观赏古桥,古塔,然后 经红军石刻游览白马泉,再返回参观“双节孝牌坊”及韩家大院。大 家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请注意爱护历史文物,现在就请跟着我一起来。 好了,感受了上里的古桥和古塔文化之后,我们现在已经来到白 马泉。大家看到前方的古庙了吗?那就是白马寺。 闻名遐迩的白马泉就在寺庙的右边。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 宋乾道元年诏封泉池为“渊泽侯”,被奉为神泉。 白马泉究竟神在何处呢?大家不要着急,请随我来看一看。该泉是 全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恒温14℃,泉水潮涌 不定期,有时一日数潮,有时数日不潮。 大家面前这个的四方水潭的龙头处就是白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 石上镌刻有龙马浮雕。潮歇时潭水非常平静,当潮来时,刹那间石刻 龙嘴和龙腮处涌出泉水。潮退时,泉水一节一节下降,巨石上镌刻的 龙露出腰身时,池中便传来“啼嗒啼嗒”的马蹄声,古人曾形容此情 此景为“灵泉白马嘶芳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传说古时泉中有白龙,后来龙化为马 腾空而出,马因迷恋此泉,常在夜晚月静时来泉边饮水,久而久之, 当泉水涌动时,便像马在奔驰,故称此泉为“白马泉”。当然,这只 是一个传说。

江苏最新导游词开场白

江苏最新导游词开场白 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江淮、金陵、吴、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江苏最新导游词开场白,供大家参考学习。 江苏最新导游词1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锦溪古镇,东与上海近邻,西与苏州接壤,距上海虹桥机场60公里,距古镇周庄8公里。 古镇锦溪,因镇内一条彩若锦带的小溪而得名,泽浸环市,街巷依水,古桥联袂,素有“36座桥,72只窑”之美誉。 锦溪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西汉名将马援在此练兵;三国辅吴将军张昭墓葬于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此隐息;唐朝文学家陆龟蒙晚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此居住;宋代诗人吴文英,状元卫径,元人马致远,以及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辈相继在此步酬吟唱,为之留下了大量的诗歌*。 锦溪又为南宋皇妃的香肖玉殒之地。史载,南宋绍兴末年,孝宗赵昚宠妃陈妃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上,锦溪因此亦被赵昚皇帝御旨改名长达800余年。

锦溪,2500余年的成名史,诸多的人文胜迹,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以及以“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代表的13家各具特色的民间收藏品博物馆,无不为长三角旅行社团和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推崇备至,而成为了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游客喜欢的探幽、怀古、寻宝和休闲和旅游观光地。 江苏最新导游词2 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1920__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20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20__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20__年“二次革命”中,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 1920__年至1920__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宣抚使署、五省联军

西安回民街的导游词

西安回民街的导游词 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很多来西安旅游的游客都会来这里品尝想的小吃美食,导游也要结合回民街的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安回民街的导游词,欢迎参考! 西安回民街导游词篇一 回民街在西安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它斑驳的拱门、大块大块的城砖,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曾有人说过,只要到过回民街,你对西安的小吃就不会有遗憾。 回民街不长,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大多数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戴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火烤肉羊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垂涎欲滴,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大名鼎鼎的回民街,街道两旁,近300种的回民风味小吃琳琅满目,香飘四野。更是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牛羊肉泡馍、白云章饺子、贾三灌汤包、黄桂柿子饼、粉蒸肉、羊肉饼、烤羊肉、酱卤制品等等,全街内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在夜色之下,逛回民街区、品坊上美味,别有一番情趣。西安乃至陕西大多数著名的小吃都能在此觅到踪迹。由于品种繁多,想要一一品尝,需要一定的时间。想要不留遗憾的话,在西安游玩时,不妨将此处作为固定的餐饮地,每天选择不同的美食来享用,可谓一举两得。

油香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捞油香或者飘油香是非常严肃的事,之前要沐浴净身(即大、小净)。吃时正面向上,念“太思敏”,撕开吃。 馓子又名环饼、细环饼。面粉中加红糖、花椒水、牛羊奶、油,揉成面团,拉成细条,盘绕成椭圆形馓子坯,炸制而成。 回坊粉蒸肉跟平时说的“南方粉蒸肉”完全是两种概念,更接近新疆的“手抓饭”,基本是米粉包肉,油比较大。假如吃得惯,那虽说腻是腻点,但是很美味,现在回坊的做法已经融入了很不错的陕西特色,那就是加入大量的蒜蓉,吃的时候要同时吃生蒜,喝砖茶,能非常好的去油腻。 麻辣羊蹄:只要走在回坊那条街上,就不难见到一个大铁盘子,里面堆放的是流着汁水散发着香气的一根根麻辣羊蹄,作为回坊特色,牛羊类制品是这里的独门绝活。所谓“麻辣羊蹄”,其实既不麻也不辣,而是香滑嫩软,上面还撒了芝麻,蹄筋酥软,入口缠绵不绝,再合着芝麻、椒盐的香气,回味无穷。 镜糕是陕西的传统小吃,是以糯米为原料蒸制而成的形状似圆镜的糕。口味有玫瑰的、草莓的、哈密瓜的、巧克力的等多种,蘸上果仁碎和葡萄干,吃起来十分香甜。 温馨提示:由于这条街属于回民聚居区,在这里吃东西是有一些禁忌的。比如不吃大肉、清真餐厅不让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等。因为这里是信仰穆斯林的,所以大家去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旅游景点解说词

风光秀丽,名胜古迹多,加之近年新开发了不少旅游区和景点,游览容十分丰富。比较著名的有五公祠、海瑞墓、硕勋烈士纪念亭、秀英炮台、人民公园、万绿园、假日海滩、热 带海洋世界、金牛岭烈士陵园、滨海公园、石山火山口等等景区各具一定特 公岛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威海以东7海里处。它四面环海,被称为胶东半岛的前沿阵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朝的北洋海军基地就建在这个岛上。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白马寺在市东12公里,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九寨沟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及藏族人文风情为一体,因其独有原始自然美,变幻无穷的四季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现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约是在距今一亿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时期。由于位处云贵高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壮观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没的地下阴河。我们此行第一站--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经典之作。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这里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小鸟天堂是侨乡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位于距城区10公里的天马村。她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8 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 都市位于省中部、盆地西部,中国副省级市之一,西南中心城市,省行政中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市GDP达到5551.3亿,位居中国第十三名,省级行政中心第三名,中部、西部省级行政中心(18个)第一名。 南澳岛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十分宜人,年平均气温只有21.5℃,且空气清新,没有各类污染工业,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4000个,高于一般城市10至20倍。盛夏季节,海风习习,气候清爽,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每逢夏季,国外旅游者纷纷来到这里避暑、休憩、游览、消夏。南澳岛素有“粤东海上明珠”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山、史、庙”文体交叉的特色。 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天安门是明清两朝历代帝王""金凤颁诏""的重地,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结婚、册立皇后,都需要在此举行""颁诏""仪式。届时于城楼大殿前正中设立宣诏台。由礼部尚书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诏书,盖上御宝,把诏书敬放在云盘,捧出太和门,置于抬着的龙亭,再出午门,登上天安门城楼。然后将诏书恭放于宣诏台上,由宣诏官进行宣读。文武百官按等级依次排列于金水桥南,面北而跪恭听。宣诏完毕,就把皇帝诏书衔放在一只木雕金凤的嘴里,再用黄绒绳从上系下,礼部官员托着朵云盘在下跪接,接着用龙亭将诏书抬到礼部,经黄纸

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

西塘古镇导游词范文 西塘古镇导游词(一) 西塘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但是西塘的独特魅力令留宿旅者陶醉!2011年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上,西塘景区以年接待269万人次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38位。再过去看一件精品之作——”熊猫盼盼”,是一个根榴抱木的作品,熊猫的身份为整个根榴,耳朵部分是根榴上张正根雕艺术馆面两个天然的突起,眼睛、嘴巴、爪子是雕刻过的。作者再巧妙地修饰了竹面,形成了熊猫抱竹这一憨态可掬的图案。 我们再来看一个抽象的作品,这是一块天然的卷边根,题为”年轮”,作者把整个根面想象成一片树的横切面,一圈圈的年轮记载着年轻时的梦。再看这边有个卷边根的蝙蝠,也是整体的一个树根,后面着色,体现出前面的蝙蝠,蝙蝠在古代是福气的象征。各位游客看完根雕以后,希望大家把西塘的好福气带回家。我门下一站的目的地是江南瓦当陈列馆。 (沿途讲解)您知道西塘有三多吗?那就是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00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

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团友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江南瓦当陈列馆。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作品传世。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更早有”千窑”之称。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善一带制窑业发达。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沿途讲解)现在我们是在去烧香港景区的路上,大家想不想知道西塘这个名称的由来呢?我这就为大家解说一遍。其实它是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佐吴修水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开挖了这条南北向的河道,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

江苏锦溪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_导游词

江苏锦溪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锦溪古镇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留存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和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著名的景点有通神御院,陈妃水冢,莲池禅院等。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江苏锦溪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江苏锦溪古镇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对于江南古镇,我是百去不厌的,也许那粉墙黛瓦的简洁与古朴,那小桥流水的诗意与悠然,正合了我性情中的几分宁静、几分怀旧、几分浪漫。在江南,古镇是一抓一大把的。从最早因为陈逸飞火起来的周庄,到鲁迅笔下的绍兴,再到近几年名声大噪的西塘、乌镇、同里、甪直、南浔、千灯、枫泾、木渎、朱家角…… 其实,在江南水乡至今仍保留有许许多多的古朴秀美、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水乡古镇,有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少女。这些小镇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和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有的只是那些往来的小船和小桥下恍惚斑驳的人影,锦溪就是这样一个古镇。沈从文曾把锦溪喻为睡梦中的少女。锦溪镇志上记: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于是遥想:锦溪一定是手拿丝绣团扇,躲在深闺中的江南女子模样吧?那我一定要去看看她了!未进镇里,我先被那一池湖光波1 / 15

影所吸引。长廊卧波,初秋的锦溪整个的睡在水之上。 傍晚时分,微风、夕阳静静地点染锦溪的青瓦白墙,游客在静静地离开,而锦溪的人们还是悠闲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来的游人只是路过他们家门前的过客,或许也是他们眼里的一道风景线。 千年后的今天,湖中层层涟漪在秋阳映照下闪烁着万道耀眼金光,水冢边植有苍松翠柏,小岛上的水冢、小亭、石牌坊一派流光溢彩。当我们划船行驶到这座小小岛旁时,能做的除了欣赏水冢畔的霞光云影外,也不过是为这个故事徒添些感叹罢了。在廊棚里走走,在美人靠上歇歇,我悄悄地驻足,静静地回眸。我不想惊动了这位宁静的少女,让她永远在睡梦中吧——永远温婉美好!有一个柔美的地方叫锦溪,这条包孕在江南水乡五湖三荡间的河流,历来就有“金波玉浪”的美誉:夹岸桃李纷披,花叶尽洒河面;晨辉夕照之中,满溪跃金,灿若锦带。这就是“锦溪”名字的由来。 古老的溪流驮起了一座古老的锦溪镇。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枕河而居,与水为邻,亲密无间。街道依水而筑,房屋临水而建,桥梁越水而过;正是“春风拂指柳依依,无数莺声燕语时。红杏碧桃花烂漫,长堤曲巷水流漓,此景欲描描未尽,一溪烟雨当迷离。古老的石桥是锦溪最美的点缀,我们的小舟不时从桥洞下穿过。这些被长长地驳岸拥抱的古桥,这些经历了岁月风雨的古桥,串起锦溪像一幅长长的、淡彩的水墨画卷,在我们眼前延展开来,美好而令人敬重。 下得船来,沿着河岸在石板路上漫步,感受悠然散淡的古镇风情。 2 / 15

西安导游词

西安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西安游览。 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黄河西岸渭水平原的中部。这里是良田纵横,一目万顷的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华大地上,镶嵌在黄土高原南端的这颗耀眼的明珠,昔日曾有过名震寰宇、无比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有着绿水青山、无比秀媚的自然景观。 在西安南侧的东西凡百里间,是峰峦叠峰、逶迤相连的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秦岭山脉。在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上,有险峻挺拔号称五岳之首的西岳华山,有以温泉汤池而闻名天下的临潼骊山,有四季葱绿而内藏珍稀的终南山,有以六月积雪不化堪称奇观的太白山,它们共同形成了一道天然而独特的景群。在古代长安,周围有渭水、浐水、灞水、涝水、沣水、滈水、氵皂水、潏(yu)水八条河流,碧波荡漾,环绕其间,即所谓“八水绕长安”。 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东有潼关之固,西有散关之险。在北方,秦代所修宽达百米绵延千里的驰道直通蒙古草原,是抗击匈奴、供给给养的主动脉;在南方,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可越汉中而抵巴蜀;东南方向商洛山中的武关道,则是通往楚地的咽喉。古代长安交通便利,水陆并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建功立业之地。 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也许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和西安相比,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辉煌:它是西周以来13个王朝的首都,中国封建社会前半期历史的缩影。 周秦以来,西安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公元前11世纪,周族在关中西部的歧山、扶风一带不断壮大,最终灭商而立国,建都于沣京和镐京。秦人先后在雍城、栎阳和咸阳建都,东出函谷,消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秦仍以依塬面水的咸阳为都城,渭河两岸,宫阙连绵不断。汉高祖刘邦灭秦后,看中了沃野千里的八百里秦川,选定与秦咸阳一水之

导游解说词优秀范文3篇精选.doc

导游解说词优秀范文3篇精选 解说词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客观存在既要便于讲解,又要便于观解说词众一目了然。本文是我整理的导游解说词的范文,仅供参考。 导游解说词范文篇一 "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解说词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吸引了我们 中国人,也吸引了大批来中国冒险的外国朋友们。是中国人,我们有权利有义务宣传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就由我来做导游,介绍人间仙境——雅鲁藏布大峡谷。(前言) 朋友们,你们可知道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世界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拦腰切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这是人间奇迹。你,不想去看吗?请跟我来吧!(总述) g 朋友们,原来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

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这就是大拐弯的神奇——长、深、窄。 朋友,你想见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收于一圈的神秘地带吗?你想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吗?那么,来吧,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来吧!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朋友,你想见识"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吗?请跟我来吧!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色世间罕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了之后,你肯定会说比想象中壮观几千倍、几万倍。所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分

上里古镇导游词

上里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 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又为红军长征过境之地。又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里的得名与当地的一条陇西河有关,因为古时候当地的统治者沿着陇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镇,陇西河的上游叫上里,沿河南下,分别是中里和下里,上里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整个小镇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画一样,因此又有水墨上里之说。漫步在古镇的街上,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美感呢!

上里古镇有五古:古桥、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筑,五古的代表分别是二仙桥、文峰塔、白马泉、双节孝牌坊和韩家大院。 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先参观古镇风貌,观赏古桥,古塔,然后经红军石刻游览白马泉,再返回参观“双节孝牌坊”及韩家大院。大家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请注意爱护历史文物,现在就请跟着我一起来。 闻名遐迩的白马泉就在寺庙的右边。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宋乾道元年诏封泉池为“渊泽侯”,被奉为神泉。 白马泉究竟神在何处呢?大家不要着急,请随我来看一看。该泉是全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恒温14℃,泉水潮涌不定期,有时一日数潮,有时数日不潮。 大家面前这个的四方水潭的龙头处就是白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镌刻有龙马浮雕。潮歇时潭水非常平静,当潮来时,刹那间石刻龙嘴和龙腮处涌出泉水。潮退时,泉水一节一节下降,巨石上镌刻的龙露出腰身时,池中便传来“啼嗒啼嗒”的马蹄声,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为“灵泉白马嘶芳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传说古时泉中有白龙,后来龙化为马腾空而出,马因迷恋此泉,常在夜晚月静时来泉边饮水,久而久之,当泉水涌动时,便像马在奔驰,故称此泉为“白马泉”。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独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马泉一带属石灰岩区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气体常因压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现象。当地下水涌入溶洞时,水位逐渐升高,导致溶洞空间越来越小,而气室中

宁夏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

宁夏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 南关清真寺是中国北方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位于银川老城。它在宁夏回族人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下面是收集的宁夏清真大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南关清真大寺位于银川市城区东南角,南关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较为久远。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银川南关外“拱北”亭,规模较小。1916年将寺址迁入南关内,建成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大寺。60年代寺院在动乱中被毁殆尽。1981年广大穆斯林募资在今址重建。 重建的南关清真大寺主殿建筑高26米,坐西朝东,寺院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殿为圆形拱顶两层,上层是大殿、阳台,方形大礼拜殿可容纳1300多人做礼拜。下层有宽敞的沐浴室、小礼拜殿、女礼拜殿、阿拉伯语学校、阿訇卧室、办公室、会客室等,皆以回廊相连。 楼顶正中耸立着一大四小的绿色穹隆装饰,大的居于中央,直径9米,顶端高悬新月,小的直径3米,分布在楼顶四角,远眺,绿色圆顶闪闪发光,十分壮丽。主楼前有通向上层的阶梯,两侧种植花圃。殿前中部为一座直径15米的喷水池,四周花木扶疏,两边各建有30米高的“宣礼塔”。寺院内还种植了许多珍贵的松柏和各种树木、花卉。整个建筑布局严整,结构紧凑,规模宏伟。

南关清真大寺以其别具一格、典雅庄重的特点,以及浓郁的 * 建筑艺术风格,成为自治区重点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观之一。近年来,有9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领导、使者、友人来访。许多海外穆斯林亦到此参观做礼拜。 该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2870平方米。全寺分为内外两院,外院较为宽敞,穆斯林重大节日常聚于此处会礼。寺门前有长9米、高6米的照壁,为“月藏松柏”砖雕图案。与照壁形成对照的是3个转砌券门,镌刻有阿拉伯文砖雕和花卉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中门—“清真寺”3个大字,左右两个券门分别书写有“忍心”、“忍耐”门额。券门上部原有四角攒尖顶的3层邦克楼一座,民国时期曾遭龙卷风破坏,后改建为2层。从券门入内沿阶而上,内院高台有礼拜大殿,座西朝东,视野开阔,殿前南北讲堂各5间,与大殿形成三合院式布局。 大殿由两座歇山顶和一个卷棚顶勾连搭,面阔5间,进深9间,内有20余根明柱支撑,木板铺地,墙壁装饰有文书法。大殿宽敞,可以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殿外装饰精致,翘檐斗拱,庄重朴素。

江苏旅游古迹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575 江苏旅游古迹导游词Tour guide words of Jiangsu tourist historic sites

江苏旅游古迹导游词 江苏旅游古迹导游词篇1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 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的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 扬州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有长堤、徐园、小金山、吹台、月观、五亭桥、凫庄、白塔等名胜。湖区利用桥、岛、堤、岸的划分,使狭长湖面形成层次分明、曲折多变的山水园林景观。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两岸,缀以熔南秀北雄于一炉的扬州古典园林群,形成移步换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长轴;名寺古刹和古城墙垣绵延相属,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散布其间。风韵独具的自然风光和含蕴丰厚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是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御码头

乾隆十八年(1753),清高宗南巡时,在天宁寺西园建行宫,宫前筑0头,是乾隆在此登舟游湖之处,故称"御码头",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驾。曹寅也曾在西园奉命刊刻《全唐诗》。建国后,码头青石平台和坡道基本保持原貌,增立了"御码头"碑亭一座,现今是"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御码头修得如此壮观是在乾隆年间。而不知当时曹大人是否有个外孙女就是从此码头乘船离开扬州进京的? 冶春园 地处御码头以西的丰乐下街。为清乾隆间"丰市层楼"一景所在地。内有两组飞檐斗角之草榭,东榭水绘阁,西端依水筑朱栏曲廊连西榭香影廊。园内小径高阜之上花木扶疏。景点有:餐英别墅、问月山房、引晖馆、余香花舍等,今设"乾隆水上游览线"画舫码头于此。清诗人王渔洋曾在此结社吟诗。 位于冶春花园内的冶春花园茶楼,是由国家旅游局投资,在清代扬州八大名园之一的冶春园的旧址上修建而成的集餐饮、游览、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园林,是扬州市政府的重点建设工程和对外窗口。目前,这里各类大、中、小型餐厅可同时容纳八百人用餐,传统点心、冶春蒸饺自清代起延卖至今盛名不衰,辅以各式扬派茶点,使这里成为扬州人早上"皮包水"(喝早茶、吃早点的传统饮食文化习惯)的首选之地。花园内的夜市美食休闲广场每天提供上百种地方风味小吃,特色鲜明的冶春茶点、正宗地道的淮扬佳肴。这里已成为广大中外宾领略扬州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旅游胜地。 卷石洞天 位于新北门桥北侧。原为清初古郧园故址,毁于咸丰年间兵火。1988-1989重新扩建部分景点。此景以精巧的叠石取胜,充分表现了古时人们称誉的"扬州

陕西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精选4篇)

陕西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精选4篇) 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1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巷内。由于它与大学习巷的清真寺东西遥遥相望,而且规模较大,故又被称为东大寺或清真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清真大寺建成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距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明、清几次重修和护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清真寺前后分四个院落,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临照壁的木牌楼,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壮观。南北两边为仿古建筑的接待室。 第二院是悬挂“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院内树木成荫,花圃对称排列,石制牌坊矗立其间,碑阴镌刻有著名书法家米芾、董其昌的题字。 第三院是敕赐殿,院中央是三层结构精巧的八角形省心楼。南北两厢是经堂、宫殿,里面珍藏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翻译的经文及珍贵字画等。 第四院中心是一真亭,又名凤凰亭,南北各有面宽七间的厅房。南厅后有石碑廊,陈列着创建和重修清真寺的碑刻。 一真亭后有海棠形鱼池喷泉,亭南北各有一座碑亭。进石门,走上广阔的大月台,大殿就在正端。大殿面阔7间,

进深9间,面积约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同时作礼拜。殿内天棚藻井,有画600余幅,彩画图案不一,墙壁刻蔓草花纹,套刻经文,构图着色,均表现中国寺院建筑和宗教彩画的特色。 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2 西安化觉大清真寺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巨大古建筑群规模。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汉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清真寺之一。 全寺布局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北宽约50m,东西长约250m,建筑面积约6000m2。全寺分五进院落,每进庭院均为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组成。其庭院布置可以说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与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式清真寺风格迥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称其为“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斯兰寺院”,它以清真寺的“另类”风格在中国清真寺中独树一帜。 西安化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不仅是回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汉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西安大清真寺导游词3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是西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