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章石

图章石

图章石
图章石

图章石

寿山石

寿山石主要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寿山,日溪,宦溪乡镇的山村之间,其矿床分布于北起墩洋、南至月洋、西至汶洋、冬至连江隔岸,近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一、寿山石的矿物组成

1.矿物组成

寿山石的主要矿物为地开石、叶腊石、高岭石、伊利石、珍珠陶土,次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硬水铝石、红柱石、绿帘石、绢云母等。

寿山石的质地与其矿物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当寿山石完全由地开石组成时,为无色或白色,质地细腻,硬度适中。

当寿山石完全由叶腊石组成时,为白色、淡青色或浅米色、质地温润、蜡质感很强。

当寿山石完全由伊利石组成时,石性不稳定,易碎裂,工艺价值变低。

当寿山石中有微晶石英时,硬度增高,光泽增强;若含有变余石英斑晶、黄铁矿或红柱石颗粒时,硬度远高于粘土矿物的硬度,不利于雕琢,工艺上称之为“砂钉”,“砂钉”含量越多,工艺价值越低。

二、寿山石的宝石学性质

颜色:颜色丰富,可为白、红、黄、绿、褐、灰、紫和无色等,其颜色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和色素离子(如铁离子等),一些次生成因的寿山石还受有机质影响,如乌鸦皮田黄的表皮就是受有机质浸染而成灰黑色。

光泽:由于寿山石硬度小,折射率低,原料为土状光泽,抛光面为蜡状光泽;若含有一定量的微晶石英时,其抛光呈玻璃光泽。

透明度:多呈不透明到微透明。

折射率:地开石类寿山石点测1.56

发光性:寿山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弱的乳白色荧光或无荧光。

密度:寿山石密度2.57-2.84g/cm3,其中以高岭石族矿物(地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石)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57-2.67;以伊利石类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7-2.8之间,以叶腊石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8-2.84。

硬度:寿山石莫氏硬度为2-3

韧度:寿山石具有致密的结构,其韧度较高。

断口:寿山石多呈贝壳状断口,断面较为光滑。

放大观察:寿山石主要呈隐晶质结构、细粒结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等。田黄和某些水坑,山坑石可具有特殊的“萝卜纹”状构造。

三、寿山石的分类

A.历史分类:三坑分类法

1.田坑石,又称“田黄石”,产于寿山村总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的寿山溪底及溪旁水田至岩面约10余米厚的冲击泥沙层中。

2.水坑石,产于寿山溪上游的溪旁,因矿脉所处的位置水源丰富,或浸入溪涧中,或呈独立块状散落在坑头溪涧及周边沙土层中。

3.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等方圆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各矿区,除田坑石,水坑石,之外所产出的寿山石。

B.宝石学分类法:根据其主要矿物成分分类的方法

1.高山系,主要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密度<

2.7g/m

3.其中以地开石为主的品种主要包括各类

高山石、都城坑石、二号坑石、房栊石等,其物理性质较稳定,一般透明度较高,光泽较强,颜色丰富,白黄色、红色、黑色、灰色、均有;而以高岭石为主的品种主要有旗降石、善伯洞石,含有的“花生糕”是其主要特征。

2.月洋系,以叶腊石为主,密度>2.8g/m3,包括各类芙蓉石、月尾石、峨眉石、山秀园石、颜色为白色、红色、黄色、浅绿色、黑色、紫红色等,硬度较低,透明度一般较差,蜡质感较强。

3.连江黄系,以伊利石为主,密度2.7g/m3~2.8g/m3,主要包括连江黄石、山仔濑石、颜色为白色、黄色、浅红色、透明度较差,硬度较大,易裂、多裂纹是连江黄系寿山石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寿山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1.与青田石的区别:青田石以原生矿为主,无石皮;青田石中的冻石与寿山石中的高山石很类似,唯不含萝卜纹。

2.与鸡血石的区别:鸡血石为基本原生矿,无石皮,一般也无萝卜纹,红格等。

3.与滑石的区别:滑石的结晶颗粒较粗,为细粒至粗粒结构,光泽多呈油脂光泽至珍珠光泽;滑石的硬度较低,仅为1.5~2.5,滑石较松脆,滑感较寿山石强。

4.与仿田黄的区别

五、寿山石优化处理

A.烟处理

1.“煨乌”黑田石

处理过程:在胚石表面涂油或不涂-置于燃烧稻糠壳的炉火中加热,将其熏成黑色-退火后,再将该石放在阴暗潮湿的泥土地上越1~2小时-进行“修光”处理

鉴定特征:

2.“熏烟”寿山石

处理过程:将寿山石成品放在燃烧着的稻糠壳或竹芯线香之上,让稻糠壳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均匀地熏染石头表面,并用毛刷轻摸其表面使烟油分布均匀。

鉴定特征:

B.染色处理

1.“煅红”寿山石

处理过程:将黄、橙、红色或白色及其他浅色寿山石石雕的细坯浸泡于硝酸亚铁溶液中-干燥后,置于电热箱中,恒温300度左右约12~30小时,使二价铁变为三价铁-退火后还要进行“回湿”和“修光”处理。

鉴定特征:

2.“罩染”寿山石

处理过程:将寿山石成品置于高锰酸钾溶液中染色处理,以仿造田黄石。

鉴定特征:“罩染”仿古寿山石的颜色较深且均匀,不自然,主要呈古铜色、枣红、墨绿、暗红和紫檀色;而真古寿山石的颜色深浅均有,各色俱全,颜色分布并不十分均匀,并可含色点、色斑、色块或色团,且自然柔和。“罩染”寿山石的裂隙和棱角处颜色深。

A.做皮处理

1.蒸煮法染色做皮

处理过程:将色黄质佳的高山石、都成坑石和连江黄等山坑石,打磨成卵圆形,然后置于杏子水等颜料中蒸煮,取出冷却后,外表再涂一层黄色石皮,主要仿制“田黄”原石。 鉴定特征:

染色寿山石 天然寿山石

颜色 石皮表面有擦痕,黄色深而不

自然,且裂隙及空洞中黄色颜

料沉淀集中

石皮表面细滑,色泽柔和。黄色并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 棉球蘸丙酮擦拭石皮 棉球上有黄色

棉球上无色 刻削石皮

石粉呈黄色 石粉呈白色 强光照射 染色“田黄”的石质较干燥,无萝卜纹或萝卜纹粗乱 天然田黄的石质细嫩,隐现细

密萝卜纹

2.“染杂做皮”寿山石

处理过程:将黄色寿山石如连江黄、黄高山石、黄都成坑石等山坑石,打磨成卵圆形,将黄色石粉与环氧树脂混合调匀,涂染于表面,待干燥后再进行工艺处理,制成假石皮,冒充“田黄”

鉴定特征:

A.拼合寿山石

处理过程:品和处理有拼接和镶嵌两种方法。“拼接”是指将具有相同质地的若干小块寿山石特别是田黄碎片粘合连接成大块,在接合部位进行工艺处理,以掩饰拼接痕迹;“镶嵌”是指将寿山石,特别是田黄中质粗或杂质剔除,再用质优的寿山石或田黄镶嵌粘补,来冒充好的寿山石或田黄。

鉴定特征:

结合部分特征:对于寿山石摆件、雕件或大块毛石,若其转折处有低洼或凹陷存在,则可能是拼合件;用热针接触低洼或凹陷部位,出现黏胶熔融或冒白烟说明是拼合石。

红格纹特征:在强光照射下,若一部分肌里的红格纹发育,连绵不断,而另一部分肌里没有红格纹,或两种红格纹特征相差很大,则说明是拼合的。

萝卜纹特征:在强光照射下,真寿山石肌里的萝卜纹粗细一致,分布较均匀,错落有致,连续不断;而拼合石的萝卜纹粗细相差很悬殊,分布不均匀,且萝卜纹有断开现象。

六、寿山石的质量评价

寿山石矿床所产的矿石由于色彩鲜艳,质软细腻,通常被作为一种良好的雕刻石。评价寿山石的宝石学价值,主要大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质地:质优的寿山石具备六个要素,即细、结、润、腻、温、凝。

颜色:寿山石通常分为单色和杂色两大类。而以单色为佳。就田坑石而言,红田黄、白田黄的产量远小于普遍的黄田黄,而黑田黄石多粗劣,因此满足颜色鲜艳、纯正的红田黄、白田黄、黑田黄最为珍奇。

净度:净度是指寿山石所含瑕疵的程度。瑕疵有裂隙和杂质两类。所含瑕疵越少,其净度越高,质量也越好。

块度:寿山石的块度越大越好,一般要求能雕刻一方印章即可。

雕工:作为一种雕刻类的宝玉石,雕工给予寿山石极大的艺术价值。

青田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境内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印章和玉雕材料之一,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与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狭义的青田石:指产在青田县南郊约十几千米的方山、山口一带、主要是矿点有山口、方山、塘古、山炮、白岩、岭头、季山、周村、封门山、下堡等地,所产图章统称“青田石”。

广义的青田石:指分布于浙江全省,与青田石雕所用叶腊石材料类似的其他玉石材料。一、青田石的组成

矿物组成: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以及伊利石和绢云母等,次要矿物有石英、高岭石、蒙脱石、红柱石、矽线石、刚玉等。

化学成分:青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及SiO2,含有少量K、Mn、Ti、Fe2+、Fe3+等元素,为多种矿物集合体,微量元素影响青田石的颜色,如含氧化铁、黄铁矿呈黄、棕黄色;含赤铁矿呈红、红褐色;含钛元素呈淡红色;含锰元素呈紫色。

二、青田石的结构构造

结构:具纤维鳞片变晶结构、团粒结构、放射球粒结构、不规则的放射纤维状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地开石呈假六方板状或它形粒状,结晶颗粒细小,结构致密,为鳞片状集合体;红柱石、刚玉、蓝线石、磷灰石、石英等矿物颗粒分布于叶腊石或地开石基质中。

构造:青田石主要呈板状、条纹状、条带状、球状等构造。

三、青田石的宝石学性质

颜色:主要有清白、浅绿、浅黄、黄绿、淡黄、紫蓝、深蓝、灰蓝、粉红、灰白、灰、白等颜色。青田石的颜色与所含的微量元素有关,如氧化铁、黄铁矿呈黄、棕黄色。赤铁矿呈红、红褐色。钛元素呈淡红色,锰元素呈紫色,有机碳质呈褐色、深黑色,绿泥石混入呈绿色等。青田石的花纹是在矿床侵蚀过程中受外力的挤压、聚集、沉淀、侵入,而使各种色素相互浸

染、压固、胶结等形成的。次要矿物对青田石颜色的影响也较大,如含有刚玉则呈深蓝色或浅蓝色,含红柱石呈粉红色或肉红色,含蓝线石呈淡蓝色或紫蓝色。

光泽: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块状呈油脂光泽。

透明度:不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

折射率:1.53-1.60

光性:非均质集合体

密度:2.65g/m3-2.9g/m3,密度因内部含有的细小矿物颗粒种类的不同、含量的多少而变化。硬度:莫氏硬度为1-1.5,硬度较低。青田石的硬度受矿物成分变化的影响,一般氧化铝含量越高越软,反之氧化硅、氧化铁含量越高质地越硬。纯叶腊石型的青田石,石质细腻,硬度适中,颜色以淡青,浅黄色为主,属高档雕刻石;高硅质叶腊石型,石质较粗,硬度较大。韧度:较高,易于雕刻。

放大:致密块状,可含由蓝色、白色等斑点。

四、青田石的分类

A.根据主要矿物成分分类:

1.叶腊石型:以封门青为代表。

2.非叶腊石型:

地开石型:以“冰花灯光冻”为代表,透明度高于叶腊石型青田石,质地细腻,是一种优质的雕刻石。

伊利石型:以“竹叶青”和部分“龙蛋石”品种为代表。

绢云母型:以“山炮绿”为代表。

B.根据色泽、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结构构造等分类:

1.单色青田石:呈青、乳白、紫、灰紫等色,具油脂光泽或土状光泽,由叶腊石、绢云母或叶腊石化凝灰岩等组成。

2.杂色青田石:常呈条带状,由浅色或深灰色组成。当矿石中含铁时则出现美丽的红色“云雾”。

3.刚玉质或蓝线石质青田石:叶腊石呈浅灰色。刚玉则呈深蓝色斑点镶嵌其间。称为“蓝花丁”。蓝线石呈团块状、线状分布在青田石内,称为“蓝星”。

4.红柱石质青田石:叶腊石呈浅色,红柱石则呈斑点分布于其间,或组成条带分布与于浅色叶腊石中。

C.按色泽、透明度、质地等方面的差异分类

1.普通青田石:指颜色鲜艳、光泽强、质地致密细腻、透明度差的青田石,其中按颜色的不同又可分为白青田、绿青田、蓝青田、黄青田、紫青田、红青田、灰青田等品种。

2.青田冻石:颜色丰富、鲜艳,玻璃光泽,透明度好,富含Al2O3,稍软。按色泽、纹理、透明度、质地的不同常分为20多个品种,有灯光冻、鱼脑冻、紫檀冻、红花冻、松皮冻、酱油冻、橘黄冻、菊花冻等。

青田石的主要品种:

封门青:因产于青田县封门山而得名。质地细腻,透明度高,明润如淡色碧玉,肌理常有白色、浅黄色线纹。

灯光冻:又称“灯明石”,颜色微黄,纯净,半透明至透明,质地细密似牛角。

封门三宝:以黑色为主色调,上有酱油冻,两色间往往有一封门青薄层。有时也有黑、青、黄、棕、蓝多色或仅有两种颜色。色彩鲜明,质地细润。

黄金耀:黄色艳丽妩媚,质地纯净细洁,温润脆软,为最好的黄色青田石。

龙蛋:又称“卵岩”,独块存于紫色硬岩中,小如蛋,大似瓜,外有深棕色薄壳,壳中的黄、

青色块料,质地细腻温润。

山炮绿:颜色似翡翠,又称“翡翠青田石”。质地微冻,性坚而脆,肌理有许多白色的麻点。冻花冻:青色微黄,似冻似冰,清晰可见内含的白色斑纹。

葡萄冻:质地深紫色,上有圆形青白色冻点,状如一颗颗葡萄,石质细润。

红木冻:红木色,石料中常夹生青白色条状冻石,质地细腻,色调典雅,光泽好。

五、青田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青田石与寿山石:

青田石与巴林石:巴林石常含辰砂而成巴林鸡血石,而且质地好于青田石。

六、青田石的优化处理

1.拼贴法

处理方法:将封门青石料切成薄片,然后由对角拼接工艺拼贴于普通方章的六个面。

鉴别方法:仔细检查对色线,从中寻找拼接的痕迹。

2.嵌补法

处理方法:取质地较好的蓝星方章或随形章,钻些大小不一的浅洞,然后再用树胶调和蓝色颜料,再嵌入洞内,待干燥后打光上蜡。

鉴别方法:蓝点的形状过圆,分布呆板,缺乏自然感,同时色点浮露,缺少隐现的丰富层次。

3.压膜法

仿封门青

处理方法:用封门青石料添加颜料拌胶水压制而成。

鉴定方法:

天然处理

摸感觉冻冷易暖

听(用手弹)音沉音脆

看(对着强光)边缘有透明感,至厚实处影调

变化自然。为增加重量,在章内埋有铁条,隐约可见。

试(用刀刻)如同刻塑料制品,无白色粉末

仿龙蛋

处理方法:将龙蛋样品翻模具,再用石粉、颜料树脂调配出深褐色、青色充填料,分别灌入不同部位,加压、震动、翻模,形成有深色“蛋壳”和青色物像的雕刻品。

鉴定方法:主要靠观察,仿品一般色彩过于鲜艳,不自然。另外,雕刻线条不够清晰,可用刀在底部试刻。

七、青田石的质量评价

青田石的原料的质量评价可以从颜色、质地、净度、块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品质好的青田石:颜色艳丽均一,光泽强,质地细腻,冻(透明度好),实(结实少裂纹),纯(纯净无杂质),块度大。

昌化石

一、产地: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发现和开采有1000多年的历史,广泛利用则兴于明清。因产出优质鸡血石而闻名天下。

二、类型

1.鸡血石:辰砂与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多种矿物共生的天然集合体。

*鸡血石因地开石中含有殷红艳丽的辰砂,宛如鸡血凝成,因此得名。

2.昌化石:产于昌化无辰砂的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多种矿物共生的天然集合体。

三、鸡血石的矿物组成与宝石学性质

矿物组成:主要由地开石(85%-95%)辰砂(5%-15%)组成,并含有高岭石、珍珠陶石、硬水铝石、明矾石、黄铁矿和石英等(1%-5%)其他矿物。鸡血石的“地”主要由地开石或高岭石与地开石的过渡矿物组成;而“血”主要由辰砂组成,其中微粒状辰砂被地开始或高岭石所包裹,辰砂呈浸染状分布。

化学成分:辰砂的化学式HgS,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的化学式为Al4(Si4O10)(OH)8. 结构:鸡血石主要呈显微隐晶质结构、显微粒状结构、显微鳞片状结构和纤维鳞片状结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地开石呈假六方板状或他形粒状;而辰砂呈微细粒状,结晶颗粒细小,常聚成斑块状、条带状等,分布于地开石或高岭石与地开石的过渡矿物中。

构造:主要呈致密块状构造,个别为变余角砾状构造。血呈细脉状、条带状、片状、团块状、斑点状、和云雾状散布于地上。

颜色:“地”通常呈白、灰白、灰黄、灰黑、红、褐黄、棕、黑、无色以及它们的混合色、“地”的颜色取决于地开石吸收光谱的峰位及峰高。“血”常呈鲜红、朱红、暗红和淡红色。血的颜色由辰砂的颜色、含量、粒度及分布状态决定。

光泽:原石一般无光泽或呈土状光泽,个别透明度较好的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其抛光面一般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而其中的“血”(辰砂)可呈金刚光泽。透明度:不透明至近透明,多呈不透明至微透明,个别冻地近于透明。

特征光性:非均质集合体

折射率:“地”约1.56(点测)“血”大于1.81

密度:含血较少的鸡血石的密度为 2.53-2.68g/m3,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鸡血石的密度因血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变化较大。

硬度:2-3

韧性:具有极致密的结构,因而韧性极好,具有滑感,并具抗水解性。

断口:贝壳状至平坦状断口,断面较光滑。

放大观察:“血”呈微粒或细粒状成片或零星分布于地中。

四、鸡血石的分类和品种

按地分类

冻地鸡血石:质地温润、透明度好、硬度低,犹如“胶冻”的鸡血石其地主要由迪开石和高岭石组成,呈白、黑、黄、灰、粉红以及黄白黑的混色,强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硬度低,HM=2~3.主要有羊脂冻、牛角冻、黄冻、肉糕冻、芙蓉冻、藕粉冻等。软地鸡血石:指质地较为细腻,硬度较低的鸡血石。其地主要由迪开石和高岭石组成,另含一定量的明矾石。呈白、灰白、浅粉、黑、黄及黄黑白的混色,蜡状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莫氏硬度3~4.主要有白玉地、黄玉地、黑地、花地、瓦灰地、青灰地等。

硬地鸡血石:指指颜色发白、质地粗糙而干燥、硬度很高的鸡血石。其地主要由次生石英岩化凝灰岩或残余流纹岩组成。以灰、白二色为主,无光泽,不透明、无油性,莫氏硬度6~7,性脆,主要有水泥地。

刚地鸡血石:至质稍粗糙,有“玉”感,硬度较高的鸡血石。其地主要由迪开石、高岭石和明矾石组成,并含一定量的显微晶质石英,颜色呈白、乳白、粉红、黑、褐黄和浅灰色,蜡状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莫氏硬度4~6,较脆,易碎裂。主要有刚灰地、刚褐地、刚黄地、刚白地等。

按血分类

鸡血石按其“血”的颜色、多少和血形以及“地”的颜色可分为:大红袍(血量占90%以上)。小红袍(血量占70-90%)、刘关张(白或黄、红、黑)、黑旋风(纯黑的地子)、红帽子(血色在料的顶部)、红腰带(血色在料的中部)、以及夕阳红、翡翠红、彩霞红、牡丹红、芙蓉红等。

五、鸡血石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1.鸡血石与血玉髓

含红至棕红色斑点的暗绿色不透明的玉髓,又称“血滴石”、“血玉髓”。

2.鸡血石与石英岩

含辰砂而呈鸡血石红色的致密块状的石英岩,又称“朱砂玉”、“牡丹玉”。

3.鸡血石与染色岫玉

染色岫玉是将岫玉加热后浸于红色颜料中,红色颜料沿裂隙沉淀,又称“血丝玉”。

六、鸡血石的优化处理

1.涂层法

处理方法:将无血的方章,参照鸡血石的血形,将大红色油漆涂抹在方章上-干燥-放在透明的树脂里浸渍,干后即成(市场上被称为“工艺鸡血”)

鉴别方法:

天然鸡血石涂层法处理鸡血石

光泽蜡状光泽,亮度柔和表面是一层树脂,树脂光泽,

光照特亮

颜色血色深浅变幻,血形自然流畅血色单一,血形呆板,很不自

导热性:贴于脸部凉感温感

韧性:用刀点刺呈白色,有脆感无白点有韧感

发光性辰砂无荧光,地子有局部荧光有荧光效应,地子为白荧光,

油漆为红色荧光

2.拼接镶嵌法

处理方法:将多个小块鸡血石用胶拼接成一块大的天然的印章石表面,然后再对其粘接部做工艺雕琢处理。或选用一块质地较好的无血的鸡血石,择其几面醒目的地方,分别挖出几个大小形状深浅不一的坑,然后用鸡血石碎料蘸胶水嵌入,让其自然干燥后磨平,在镶嵌的细缝和空档处添入石粉和胶,待干燥后再磨平,打蜡上光。

鉴定特征:a.拼接部位往往出现低洼沟;b.两侧血形、血色、地以及纹理不连续;c.仔细观察可发现两部分之间没有过渡的色阶,缺乏层次;d.血色血形紊乱,变化不自然。

3.添补法

处理方法:主要用在血少、血淡的低档鸡血石上,涂抹一些细油漆,一方面添加血量,一方面也可掩盖一些地子上的瑕疵,以假冒高档鸡血石。

鉴定特征:这种真假鸡血石同时存在,仔细观察往往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血色,一种稀薄暗淡,一种浓厚鲜艳。前者为真血(辰砂),后者为假血(油漆),用刀尖点刺,真血呈白色,有脆感,而假血无白点,有韧感。

4.压制法

处理方法:用岩粉和树脂压制而成。“血”的材料使用大红油漆,岩粉的材料有绿泥石、滑石、萤石、碳酸盐、石盐等。有时加上少量石英颗粒,仿造鸡血石中的“钉”,有些掺入一些细粒的黄铁矿,血和地子的分布形态比较自然。

鉴定特征:树脂和红油漆有荧光(地子为白色荧光,漆为红色荧光)。而天然鸡血石中辰砂无荧光,地子可有局部荧光。另外,仿鸡血石密度较小,为1.8~2.2g/cm3,用手掂一般就可感觉出来。

5.仿鸡血石

处理方法:用黑或灰黑色塑料做地,地上有些用辰砂粉末或红色有机染料当“血”并在其外表涂一层保护树脂,俗称“工艺鸡血石”。

鉴定特征:

七、鸡血石的质量评价(血、地、净度、块度)

A.血

1.血色:鸡血石的血色要求艳而正,还要活,并渐融于地中。其血色有鲜红、朱红(大红)、

暗红(含淡红)三级,品级依次降低。

2.浓度:指血的分布聚散程度,可分为浓、清、散三级,其中以血浓者为上,清淡者次,稀散者最差。

3.血形:指血的分布形态,有团血(包括块状血)、条血(包括脉状血、丝状血)和点血(星点状、云雾状血)之分,其中以团血、条血为佳,点血次之。有些鸡血石含血量虽少,但血形构成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观图案,其价值倍增。

4.血量:指血的面积占整块鸡血石面积的百分含量,血量越多价值越高,血量>50%的就属于特级品;血量>30%的就属于一级品;血量10~30%的鸡血石属于二级品,血量<10%的鸡血石属于三级品。若为鸡血石方章,不仅要看血量的多少,还要看血色面的多少,其中全血方章即六面有血方章为特级品,五面、四面的次之,三面和侧对面含血的次之,单面和顶脚或局部含血的鸡血石最差。

B.地

1.颜色:以均匀的单色为佳,杂色为次,但某些颜色搭配协调的鸡血石价值比单色价值更高,地的颜色要与血色和谐搭配,如牛角冻鸡血石,墨赤分明,对比强烈,会更显血色鲜艳。若地的颜色与血色反差很小,如地色为红色、粉红和紫红色等,则血色就会受影响,出现“地子吃血”现象。

2.透明度:鸡血石冻地者较多,地的透明度越高就越显晶莹剔透,血就有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出现“血照应地子”的效应,使血与地搭配更加理想。

3.光泽:鸡血石的地主要呈蜡状光泽,但按光泽强弱可划分为油脂光泽、强蜡状光泽、蜡状光泽、若蜡状光泽和无光泽五级,其中以冻地的油脂光泽和强蜡状光泽为佳。

4.硬度:鸡血石的地按硬度可划分为冻地(H2~3)、软地(H3~4)、刚地(H6~7)四级,其中以冻地为最佳,软地次之,刚地和硬地最差。

八、印章石的类型

1.方章:即印面呈正方形,尺寸大小无固定要求。一般长*宽*高为3cm*3cm*10cm的为大型章或特大型章,一般为2cm*2cm*8cm及1.5cm*1.5cm*5cm

2.对章:是两枚方章或扁章合并后,印身或多面血形和质地花纹图案对称的印章。

3.扁章:印章呈长方形,形状和规格根据原石切割时的取舍而定。

4.圆章:印面呈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的统称圆章。其中以椭圆居多,其次是圆形,半圆的较少。

5.随形章:底部印面平整,上部为自然形状,主要按原石形状,保持最大重量。

巴林石

巴林石矿区位于巴林右旗查干休伦苏木境内的鸦玛吐山,属大兴安岭山脉,矿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矿区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50Km公里,距赤峰市240公里。大板镇至赤峰市,有国家级正式柏油公路相通,大板镇也是集通铁路的重要路站,交通较为便利。

一、巴林石的矿物组成

巴林石主要由高岭石族矿物组成,其中主要为高岭石-迪开石的过渡矿物,其次有石英、明矾石、叶腊石、黄铁矿、辰砂、赤铁矿、褐铁矿、硬水铝矿等矿物。

二、巴林石的结构与构造

巴林石主要呈致密块状构造,显微隐晶质结构、显微鳞片状结构。

三、巴林石的宝石学性质

颜色:斑斓多彩,有红色、黄色、白色、粉色、青色、褐黑、彩色等。

透明度:因巴林石形成过程中蚀变完善程度的不同而呈现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等状态。

光泽:巴林石的折射率较低,硬度较小,因而光泽较弱,矿石一般为土状、蜡状光泽,透明度较好的可呈现油脂光泽。经过抛光后的巴林石一般呈蜡状光泽和油脂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

折射率:巴林石的折射率为1.54~1.56(点测)。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密度:巴林石的密度大多在2.58~2.60g/cm3之间。

硬度:巴林石硬度较低,2~4,易于雕刻打磨。

解理:无或中等或不完全。

断口:贝壳状断口。

四、巴林石的品种及其质量评价

根据巴林石的颜色、质地、结构分类: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

A巴林鸡血石

1.巴林石中凡含辰砂矿物,即带有鸡血者,不分地、色、质均归此类。按整体和质地颜色划分为夕阳红、翡翠红、桃花红、彩霞红、白玉红等主要品种。

2.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产出只占巴林石的千分之五,非常珍稀。因巴林鸡血石的质地温润细腻,与血色映衬相得益彰,无砂无钉,易于雕刻,素有“北地”之城。

3.昌化鸡血石血色鲜活浑厚,纯正无暇,但地稍差,有“南血”之称。两地鸡血石各有特色,正所谓的“南血北地,各有千秋”。

*有辰砂(硫化汞)渗入,并有一定聚集,因颜色如同鸡血石而得名,辰砂在巴林石中呈块状、条带状、星点状、浸染状及角砾状分布,颜色有鲜红、暗红、朱红等颜色。在巴林石中,凡含有辰砂即带有鸡血者,不分地、色、质均归此类,并按质地、颜色等以红色命名。

巴林鸡血石与昌化石鸡血石鉴定特征:

五、巴林石的品种及其质量评价

A.巴林鸡血石

1.净度:

2.块度:相同的品级下,巴林鸡血石的块度越大,价值越高。

3.地

颜色:巴林鸡血石地的颜色以均匀的单色为佳,杂色为次,但某些颜色搭配协调的鸡血石价值比单色价值更高,如“刘关张”鸡血石。地的颜色与血色和谐搭配,如牛角冻鸡血石,墨赤分明,对比强烈,会更显血色鲜艳。若地的颜色与血色反差很小,如地色为红色、粉红和紫红色等,则血色就会受影响,出现“地子吃血”现象。

透明度:巴林鸡血石冻地者较多,地的透明度越高就越显晶莹剔透,血就有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出现“血照应地子”的效应,使血与地的搭配更加理想。

光泽:巴林鸡血石的地主要呈蜡状光泽,但按光泽强弱可划分为油脂光泽、强蜡状光泽、蜡状光泽、弱蜡状光泽和无光泽五级,其中以冻地的油脂光泽和强蜡状光泽为更佳。

B.巴林福黄石

1.指主体色为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巴林石,因工人班长刘福冒水作业取石,而取“福”字定名为福黄石。

2.福黄石质地细腻、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具体又可分为黄中黄、密蜡黄、鸡油黄、水淡黄、流沙黄、虎皮黄等二十多个品种。福黄石与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

3.福黄石的产量比巴林鸡血石的产量还要少,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

*福黄石以水铝石质为主,含有地开石,保留矿物自身固有颜色,并渗有少量褐铁矿,整体以黄色为主。在巴林石中,凡主体呈黄色且透明或半透明者均属此类,并按其颜色、纹理等分为若干品种。此种与田黄极为相近。

C.巴林冻石

*地开石成分较高,矿物成分交代比较充分,着色元素及杂质较少,因而具有一定透明度,因石质似皮冻而的得名。质地透明或半透明,形似皮冻着,无鸡血、不以黄地为主者均归此类。按其透明度、颜色、光泽、所含元素不同命名。

巴林冻石的质量评价:

D.巴林彩石

2020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N-14 O-16 Si-28 S-32 Fe-56 Cu-64 第Ⅰ卷(共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钯(P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2 46Pd和103 46Pd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钯与铁是同族元素 C.Pd2+核外有44个电子 D.108 46Pd的原子核内有52个中子 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化学 用语不正确 ...的是() A.N2的电子式: B.NH4Cl的电离方程式:NH4Cl=NH4++Cl- C.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结构式: 3.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D.不能用PH试纸测定浓硫酸和新制氯水的PH 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既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又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Cl2、Br2、I2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 C.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电离出离子,是因为破坏了离子键。 D.干冰、NaCl固体、石英晶体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5.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离子半径:Cl->Na+>Mg2+>Al3+ ③结合质子(H+)能力:OH—>CH3COO—>Cl—④酸性:H3PO4>H2SO4>HClO4 ⑤还原性:S2-> I-> Br-> Cl-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6.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CZ2F)火箭的优良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3 B.它们和水反应都表现氧化性 C.H、D、T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它们的阴离子半径都比阳离子半径大 7.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B. C.D. 8.已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有几个() ①BF3、CCl4中所有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②46g SiO2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 A ③2g H218O和D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④K2SO4溶于水的过程中有离子键、共价键的断裂 ⑤78gNa2O2中所含离子的数目为4N A ⑥18gD2O的中子数小于10N A ⑦1 mol NH5中含有5N A个N—H键(已知NH5中所有原子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A.3 B.4 C.5 D.6 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SiH4的熔沸点比CH4高,则PH3的熔沸点比NH3高 B.H2O比NH3稳定,则H2S也比NH3稳定 C.A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同主族的铟(In)也都能与二者反应D.同族元素有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Pb(OH)4的碱性也应强于Sn(OH)4 10.“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

2019年11月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11月金华市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说明: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i-28 Cl-35.5 Fe-56 Ag-108 I-127 Bn-137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B.高炉、接触室和吸收塔是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 C.肼、甲醇等形成燃料电池放出的热量远高于其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 D.利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铁质建筑物,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 7N与15 7 N 2 互为同位素 B.O 2和O 3 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C.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金属钠鉴别 D.H 3C CH 3 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gNO 3 溶液可检验卤素原子 B.检测NaClO、KMnO 4 等具有强氧化性物质溶液的pH时,最好选用pH试纸 C.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并灼烧后,再蘸取待检物进行焰色反应 D.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 g甲基(-CD 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B.将1 mol NH 4NO 3 溶于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 4 +的数目为N A C.2 mol NH 3和3 mol O 2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O的分子数为2N A D.常温下,1 L pH=9的CH 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 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CH 3CH 2 Br ? ???→ 浓硫酸CH 2 =CH 2 ↑+HBr B.向Cu(NO 3) 2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2NH 3 ·H 2 O=Cu(OH) 2 ↓+2NH 4 + C.向FeCl 3溶液中加入过员Na 2 S溶液:2Fe3++S2-=2Fe2++S↓ D·向含Ba(OH) 2和KOH均为0.1 mo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 L CO 2 气 体: Ba2++3OH-+2CO 2=BaCO 3 ↓+HCO 3 -+H 2 O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于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过强的土壤 C.浓硝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I、SO 2 等气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常温下,若NaHA溶液的pH<7,则H 2 A是弱酸 C.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氨水至中性时,NH 3·H 2 O未被完全中和 D.25℃时NH 4Cl溶液的K W 大于100℃时NaCl溶液的K W 8.寿山石M 4[N 4 Y 10 (YX) 8 ]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X、Y、M、N是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 3 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N C.第82号元素与M位于同一主族 D.X和M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密度小于水,是因为冰中水分子的氢键导致分子间出现较大空隙 B.碘晶体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原子间作用力

珠宝鉴赏课后习题答案上海高校课程中心

珠宝鉴赏课后习题答案上海高校课程中心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1 【单选题】(1分)何为红宝石 A.红色的刚玉宝石 B.红色的宝石 C.红色的单晶宝石 D.红色的南非宝石 正确答案是:A 2 【单选题】(1分)“亚历山大石”是指 C A.变色的石榴石 B.变色的刚玉宝石 C.变色的金绿宝石 D.变色的碧玺 3 【单选题】(1分)宝玉石必须具备的条件 C A美丽、耐磨、稀少 B.美丽、耐腐蚀、开采困难 C.美丽、耐久、稀少D.美丽、耐久、开采困难 4 【单选题】(1分)不属于有机宝石的是 C A.珍珠 B.琥珀 C.欧泊 D.珊瑚 5 【单选题】(1分)商业上“紫牙乌”宝石是指 C A.尖晶石 B.石榴石 C.刚玉 D.碧玺 1 【单选题】(1分)钻石的4C质量评价包括 A

A.颜色、净度、切工、质量 B.颜色、净度、切磨比例、重量 C.色彩净度切工重量 D.颜色、瑕疵、切磨比例、质量 2 【单选题】(1分)钻石的净度分为 A 、VVS、VS、SI、P 、SSV、SV、SI、P 、VSV、VS、SI、P 、VVS、VS、IS、P 3 【单选题】(1分)蓝色天然钻石 B A.含有B元素不导电 B.含有B元素导电 C.含有N元素不导电 D.含有N元素导电。 4 【单选题】(1分)浅黄色钻石是由于 B A.含有微量H元素 B.含有微量N元素 C.含有微量B元素 D.含有微量C元素。 1 【单选题】(1分)优质祖母绿的产地是 B A.巴西 B.哥伦比亚 C.赞比亚 D.坦桑尼亚 2 【单选题】(1分)祖母绿和海蓝宝石是:B A.相同颜色不同矿物 B不同颜色相同矿物 C.相同颜色相同矿物 D.不同颜色不同矿物 3

中国玉文化

中文摘要: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器是中国之粹,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持续不断、连绵发展长达万年之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关键字: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基石;红山文化;四大名玉 正文: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时代距今8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钢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可见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很广,蕴量丰富。昆仑-祁连山、东北-内蒙、秦岭、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喜马拉雅山及东南沿海等地是我国宝玉石资源主要成矿带。目前已发现各种玉石170余种,其中软玉、硬玉等高档玉9种,其他为中低档玉,印章石和彩石。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和湖北绿松石,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1.新疆和田玉:又称和田软玉,主要矿物组分为透闪石。和田玉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当之无愧的“玉石之王”。特点:“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 2.河南独山玉:因产于河南南阳独山得名,又称南阳玉、独玉,属于一种蚀变辉长岩。特点:独山玉色泽艳丽且颜色比较丰富杂,有白、绿、黄等色,硬度高。 3.辽宁岫玉:又称岫玉,产于辽宁岫岩县得名,属蛇纹石质玉石。特点:多呈绿色至湖水绿色和白色等,具备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4.湖北绿松石: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古老玉石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们所饰用,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特点:呈淡天蓝色蓝到深蓝色,也有绿色和浅黄色等,不透明,具有油脂般细腻的色泽。 说到中国的玉文化,不能不提的是出土“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一定是古玉,古玉一定要玩,而且必须多玩,才能使中国古玉得以还原。古人这样、玩玉。称为“盘玉”。凡出土的古玉,多数有色沁,但暗淡不显,因此以、还原为贵。如果得到一块真旧而有多种色沁的古佩玉,藏而不玩,则等于暴殄天物,得宝如得草而已,通常出土的中国古玉,因为出土的地点不同,所以蚀锈和色沁的性质亦不同。比方,南方出自水坑的,或地气特别潮湿、地层特别多积水的,出土的古玉就多水锈。北方出

简解中国十大名石

简解中国十大名石 中国十大名石,你知道几个 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名石,除了这四大名石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石料也同样值得关注和收藏。 【寿山石】 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一种矿物石料。通常呈致密块状、片状、钟乳状或放射状集合体。玻璃光泽,具油脂感。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质地致密细腻,脂润柔和,似玉非玉。 寿山石品种极多,质透明如冻的称“寿山冻”;纯净如羊脂的称“白芙蓉”。按出处有田坑、水坑、山坑寿山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田坑石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一直埋于沙士中,略透明,肌里有极细密的萝卜纹,其黄色的称田黄,白色的称白田,黑色的称黑田,粉红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中的上品。其中田黄分橘黄、熟栗黄、枇杷黄及金黄等种,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水坑石的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冻状,称寿山冻,常显萝卜纹状结

晶,有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姣姣者。山坑石则是寿山石中最普及的石料。 中国寿山石雕经民间雕刻艺人据石材的纹理、色泽、形态等特点,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加工成供观赏的雕刻摆件,使作品的内容与质料溶为一体,展现出理想的寿山石雕艺术特色和高雅的品味。 【青田石】 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共生矿物有石英、刚玉、红柱石、高岭石和少量蓝晶石、绿石等。硬度2~3,比重2.6~2.7,耐火度1630℃~1730℃。腊状至玻璃光泽,均质块状,半透明至不透明,少数透明。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坚韧耐热、莹洁如玉。颜色鲜艳亮丽,丰富多采,其地色有青白、灰、红、粉、橙、黄、黄绿、翠绿、紫蓝、深蓝、棕褐、黑色等。 名贵品种有灯光冻、蓝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山炮绿、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冻等均极其珍贵。其中蓝青田也称之为封门三蓝(蓝星、蓝带、蓝花),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品种。蓝色乃青田石所特有。石质鲜蓝,色彩亮丽,典雅妩媚;蓝花丁以青或橙

昌化石的用途养护及鉴别

昌化石的用途养护及鉴别 中国四大印章石之——浙江昌化石(三) 昌化石因其主要产于浙江临安昌化县而得其名。亦是我国最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昌化石的矿物成分是以粘土矿物地开石为主,常含有高龄石等粘土矿物。还常含有未完全蚀变成地开石的硬质石英斑晶,硬度远远大于地开石,工艺上称其为“砂丁”,为雕刻家所大忌。因而,“砂丁”的多少直接影响昌化石的质量。 昌化石的石质相对多砂、多气孔,一般都较寿山石和青田石稍坚些,且硬度变化较大。质地也不如二者细腻。但也有质地细嫩者及各种颜色冻石。昌化石的颜色主要有白、黑、红、黄、灰等各种颜色,品种也细分成很多种,多以颜色划分。如白色者称“白昌化”,黑色或灰色杂黑色者称“黑昌化”,多色相间者则称“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国内海外,最负盛名的便是“印石三宝”之一的“昌化鸡血石”了。

昌化石分类 与昌化石最为相近的彩石有青田石、田黄、等。石艺界、主要认为,昌化石是色彩最丰富、最富于变化的石材。可以说,其他彩石具有的色彩,在昌化石中都能找到;而其它彩石不具有的色彩,昌化石也有。昌化石的品种繁多,细分起来有上百种,而且还有新品种发现。它与巴林石均按石质色象而定种属,颜色、透明度、光泽度、硬度是区分品类的四要素,只不过巴林石具备这几种要素的程度与昌化石有所不同。昌化石与青田石、寿山石的分类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所不同的是,青田石的取名方法除了根据质地及色泽的异同而定外,还要再冠上产地名,如封门灯光冻石、官洪灯光冻石、白洋夹板冻石等。寿山石的种类,有的以产地取名,有的以坑硐取名,也有的以石质色象取名。如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这三项传统大类,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 (1)

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 说明: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i-28 Cl-35.5 Fe-56 Ag-108 I-127 Bn-137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B.高炉、接触室和吸收塔是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 C.肼、甲醇等形成燃料电池放出的热量远高于其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 D.利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铁质建筑物,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 7N与15 7 N2互为同位素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C.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金属钠鉴别 D.H3C CH3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gNO3溶液可检验卤素原子 B.检测NaClO、KMnO4等具有强氧化性物质溶液的pH时,最好选用pH试纸 C.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并灼烧后,再蘸取待检物进行焰色反应 D.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4.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 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B.将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4+的数目为N A C.2 mol NH3和3 mol 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O的分子数为2N A D.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

图章石

图章石 寿山石 寿山石主要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寿山,日溪,宦溪乡镇的山村之间,其矿床分布于北起墩洋、南至月洋、西至汶洋、冬至连江隔岸,近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一、寿山石的矿物组成 1.矿物组成 寿山石的主要矿物为地开石、叶腊石、高岭石、伊利石、珍珠陶土,次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硬水铝石、红柱石、绿帘石、绢云母等。 寿山石的质地与其矿物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当寿山石完全由地开石组成时,为无色或白色,质地细腻,硬度适中。 当寿山石完全由叶腊石组成时,为白色、淡青色或浅米色、质地温润、蜡质感很强。 当寿山石完全由伊利石组成时,石性不稳定,易碎裂,工艺价值变低。 当寿山石中有微晶石英时,硬度增高,光泽增强;若含有变余石英斑晶、黄铁矿或红柱石颗粒时,硬度远高于粘土矿物的硬度,不利于雕琢,工艺上称之为“砂钉”,“砂钉”含量越多,工艺价值越低。 二、寿山石的宝石学性质 颜色:颜色丰富,可为白、红、黄、绿、褐、灰、紫和无色等,其颜色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和色素离子(如铁离子等),一些次生成因的寿山石还受有机质影响,如乌鸦皮田黄的表皮就是受有机质浸染而成灰黑色。 光泽:由于寿山石硬度小,折射率低,原料为土状光泽,抛光面为蜡状光泽;若含有一定量的微晶石英时,其抛光呈玻璃光泽。 透明度:多呈不透明到微透明。 折射率:地开石类寿山石点测1.56 发光性:寿山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弱的乳白色荧光或无荧光。 密度:寿山石密度2.57-2.84g/cm3,其中以高岭石族矿物(地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石)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57-2.67;以伊利石类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7-2.8之间,以叶腊石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8-2.84。 硬度:寿山石莫氏硬度为2-3 韧度:寿山石具有致密的结构,其韧度较高。 断口:寿山石多呈贝壳状断口,断面较为光滑。 放大观察:寿山石主要呈隐晶质结构、细粒结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等。田黄和某些水坑,山坑石可具有特殊的“萝卜纹”状构造。 三、寿山石的分类 A.历史分类:三坑分类法 1.田坑石,又称“田黄石”,产于寿山村总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的寿山溪底及溪旁水田至岩面约10余米厚的冲击泥沙层中。 2.水坑石,产于寿山溪上游的溪旁,因矿脉所处的位置水源丰富,或浸入溪涧中,或呈独立块状散落在坑头溪涧及周边沙土层中。 3.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等方圆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各矿区,除田坑石,水坑石,之外所产出的寿山石。 B.宝石学分类法:根据其主要矿物成分分类的方法 1.高山系,主要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密度< 2.7g/m 3.其中以地开石为主的品种主要包括各类

石刻章DIY步骤

石刻章DIY步骤 一、准备用品、用具: 1、石头,文化用品商店,五元一块,不建议去珠宝城、字画斋之类的地方买,练手用便宜的就好。 2、刻刀,文化用品商店,六元一套; 3、复写纸、透明塑料纸(刻刀的包装袋即可); 4、记号笔、铅笔; 5、橡皮,它的作用是修改字体,也可以拿它来试刀,就是先在橡皮上刻章;它还能擦掉复写纸的痕迹。 二、选择字体、排版 先在纸上画多个与印章大小一致的框框,设计版面和字体。也可以用电脑打印出来喜欢的字体。

三、描字 把透明塑料纸覆在设计好的版面上,用记号笔描下来。 四、拓字 这是关键的一步,可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哦。当然也可能是跟大师们不谋而合了,嘿嘿。裁切与印章平面大小一致的复写纸,盖在印章上,把透明塑料纸盖在复写纸之上,注意要反面向上,不然你印出来的就是反的了。把塑料纸定位之后不要动,拿刻刀把字的轮廓描一遍,字就印在石头上了。记号笔描的字没有什么笔锋,在拓轮廓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下笔划的起笔和收笔。 五、刻字 确定要刻阴文还是阳文,我刻的是阴文,就是把字体部分抠掉,其余部分不动,印出来的字是白色。我觉得这个比较简单。确定之后,用刻刀(我用的是最小最尖的那把,用斜刃端的刀尖)沿着轮廓线慢慢,一点一点用力,千万不要着急。

六、检查 刻几下就停下来,把复写纸纸盖在印章上,上面再盖白纸,用铅笔在白纸上来回涂描,用铅笔的侧面,就像小时候拓硬币那样。你懂的。一是放松、休息一下手指,二是检查一下刻得效果如何,这样不容易出错。 七、打磨 印章刻好之后应该用细砂纸把印章面打磨一下,否则印出来的会带着石头的纹理。(我没做这一步宝儿也很满意,嘿嘿。或者应该把这步放在前面?还是应该放在后面,因为在刻字时有滑手的情况,会留下不该有的划痕,不太深的话应该能打磨掉。) 我的整个过程差不多也就三个小时吧。 就是这样啦,亲。 相信你也能制作出属于你自己的那枚印章。 加油!

汕头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理综)

汕头市2020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P-31 Cl-35.5 Fe-56 V-51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活细胞都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 B .细胞骨架由纤维素构成,对细胞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C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的过程起决定作用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表达在细胞核中完成 2.用γβα、、表示ATP 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 α~P β~ P γ),把少量A TP 的P γ用32P 记 后加入到酵母提取液中,短时间后32P 出现在Pi 中,但A TP 的含量几乎不变。而标记P β后做同 样的实验,相同时间内32P 不出现在Pi 中。该现象不能说明 A .ATP 中γ位的磷酸基团容易脱落 B .该过程ATP 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C .32p 标记的Pi 是由被标记的ATP 水解形成的 D .ATP 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 鼠体内S 型细菌和R 型细菌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段,R 型细菌数量下降主要是因为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B .b 点之后,S 型细菌降低了小鼠免疫功能致使R 型细菌大量繁殖 C .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 .若小鼠死亡,则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 型细菌

公章分类1

关于企业印章的介绍 一、印章的种类 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企业职能部门也日趋增多,每个企业都备有不止一个印章。大致种类如下: 必备印章: 公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 1)公章 只刻有公司名称的印章。行政事务及综合类型业务 2)专用章 合同专用章:一般指合同、协议等经济业务 发票专用章,是用在发票申请和开具发票的一种印鉴。 财务专用章:银行预留印鉴,作为支票、各种票据收支等级财务专用项目 其他用章: 法人章、出库专用章、档案专用章、招标业务专用章、投标专用章、公司各部门用章(行政办公室章、人力资源部章、分支机构的印章) 二、必备印章 一般来说,公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是一个企业的必备三枚印章。一个企业法人领取了营业执照以后,就可以刻制这三枚公章并必须在公安局和工商局备案。 (一)公章 公章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申请企业法人开业登记的单位,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企业即告成立.企业法人凭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开立银行帐户,签订合同,进行经营活动,因此公章是企业应法定必须具备的印章,同时也具有最重要法律效力。在现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审查是否盖有法人公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

公章是一个企业的印章之首,无论对内对外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公章的使用范围也极为广泛。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如发票的盖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如对外签订合同,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如若一个公司没有合同专用章,可以用公章代替,这样公章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法律效力范围更加宽泛。(公章:用于公司对外事务处理,工商,税务,银行等外部事务处理事需要加盖。) (二)合同专用章: 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不是一个企业法定必须具备的印章种类,但是根据企业一般业务的实际情况,这两类公章也是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印章。合同专用章是企业对外签订合同时使用, 可以在签约的范围内代表企业,企业需承受由此导致的权利义务,公章可以代替合同专用章使用。合同专用章的运用这要理解合同法中合同的类型,在运用此章之前应该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加盖了此章,合同即发作法律效能,因而此章的运用应该注重的是合同的签署条款。这要了解合同法中合同的类型,在使用此章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加盖了此章,合同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此章的使用应该注重的是合同的签订条款。(合同专用章:望文生义,通常在公司签署合同时需求加盖。) (三)财务专用章: 用途为办理单位会计核算和银行结算业务等。财务章的运用如若一个公司没有发票专用章,能够用财务章替代,这样财务章在财务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那运用的频率会更高使用的防范措施应更加具体。(财务专用章:用于公司票据的出具,支票等在出具时需求加盖,通常称为银行大印鉴。) 三、其他印章 发票专用章: 发票专用章是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购买和开具发票时须加盖发票专用章在缺少发票专用章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财务印章代替。发票专用章的运用此章的运用无需过度慌张,由于即便是在别公司的发票上加盖了你公司的发票章也没有法律效能。由于税务系统在出售发票时曾经将发票号码录入公司的税控卡里,在开具发票后才干盖发票章。(发票专用章:在公司开具发票时需求加盖。) 法人章:

寿山石种类图鉴

寿山石品种图典 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中华瑰宝“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一、田坑 石种:田坑 产地: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 特征: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 田坑主要出产“田石”。矿石呈块状,埋藏在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外表润滑无明显棱角,“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只能靠人工在田中挖坑至一至二米的深层搜掘,偶然而得,故极稀有,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备受藏家所珍宝,被尊为“石中之王”。其价值与金玉相埒,甚至易金数倍,世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清毛奇龄《后观石录》记:“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 田石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在微透明或半透明的肌体中,隐约可见纤细纹理,状似剥皮后的新鲜白萝卜,故称“萝卜纹”。色以纯黄为主,亦有少数呈红、白、黑等色调。色泽往往外浓而向内渐淡,表层常裹淡黄或灰、黑色皮,间有红色格纹。 埋藏田石的地域,仅限于傍溪得到坑头水灌溉滋养的田地,即民间所云:“吸坑头之水,出石中之王”。田石产地可分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四个坂段。 上坂又称“溪坂”,是坑头溪发源地的一段田地;中坂紧接上坂,与大段溪会合后,下至铁头岭;下坂自铁头岭至碓下;从碓下到结门潭瀑布一段称为碓下坂。旧时挖掘田石较集中于上、中坂,色正质嫩,其中精华列为“贡品”进献宫廷。在清代曾出现过“掘田田尽废”的情景,历经数百年的不断翻掘,几至绝产。近年以来石农多在下坂乃至碓下坂搜掘,时有佳石出土。 田石的品种命名,主要根据矿块的色泽来分定,辅之以石质、产地。有田黄石、白田石、红田石、黑田石以及乌鸦皮田石、搁溜田石、溪管田石和硬田石等。除“田石”外,在寿山溪底及沿岸田地中,还埋藏一种称马“牛蛋黄”的粗质块状独石。 1.1

巴林石的历史渊源

巴林石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成果 巴林石是全国几大著名彩石、印石之一,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几年来因国内外的收藏热使巴林石的名声鹊起,价值与日俱增,引起国内外一些投资者所瞩目。在1997年巴林石石雕《骏马奔腾向未来》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作为唯一贺礼祝贺回归香港回归,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00年被选为候选国石,跻身国石第五位。巴林石声明远播,蜚声海外。已经成为巴林右旗、赤峰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名片。 一、巴林石的历史渊源 作为中华名石之一的巴林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石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巴林石因出产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其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悠久。出土5000至8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的文物中就有一定数量的巴林石。赤峰市所处的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举世闻名的兴隆洼、赵宝沟、富河、红山、小河沿等史前文化,还有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草原青铜文化以及契丹辽文化、北方蒙元文化等特征鲜明的文化类型。与这些文化相伴而生的巴林石文化源远流长,魅力四射。这里不仅有独具特色的石器文化、博大精深的石刻文化、别具一格的石雕文化,还有神奇诡谲的石洞石窟文化、丰富多彩的石建筑文化、相沿成习的石崇石祭文化。考古发现

了许多漂亮的玉玦,还发现了管、蝉、锥、匕形器等制作精细的文物,同时还有切割、钻孔、打磨、抛光等工序的专用器具。其中,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是较为完整的一批,共发现玉器100多件。其中的一部分便是巴林石制品,如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的鸟形玉玦,系用巴林石的围岩所制,通体为乳白色,整体形状似“C”字,高5.5厘米,厚1.1厘米,宽4.8厘米,首尾相近,大嘴尖喙,额头隆起,一双大眼浮雕在头部两侧,雕琢工艺非常朴厚。公元900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国玺即用巴林石雕制,元成吉思汗称它为“特尼格尔朝鲁”,意为“天赐之石”。明清时期,当地地方官员将巴林石作为贡品呈送朝廷。日伪时期,倭寇曾经组织专门开采队伍开采掠走很多较好品质的巴林石矿石。 巴林石规模化开采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巴林石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和青睐,声名逐渐上升。2001年在上海APEC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将21枚由巴林石组成“太平洋在涌动”图案的印章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的21国首脑及地方政要,从更高的层次上再次确定巴林石在宝玉石中的重要地位。巴林石艺术品历来为中外收藏家、名家和金石书画界人士所厚爱,远销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比利时、韩国、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巴林石正式定名为中国“国石”,堪称稀世珍品。 二、巴林石产地地理及巴林石的保护性开采和文化研究现状 巴林石产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现辖行政区内。总面

书画落款盖章常识、用印的忌讳和认知

书画落款盖章36忌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比较适中。 23.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适中。 24.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6.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7.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8.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9.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30.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31.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32. 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 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 34. 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於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35. 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化学(较难)模拟试题(十一)

2020年全国卷Ⅱ化学模拟试题(十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As-75 Br-80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 A.食用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 B.纯铁易被腐蚀,可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之后,其抗腐蚀能力更差 C.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本草纲目》中的石破条目下写道“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疑淀如石碱,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Na2CO3 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4gP4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0.4N A B.25℃时,pH=l的HC1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9gH218O2中所含电子总数为9N A D.1molS O2与0.5molO2在容积为V的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2N A 9. 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已知 CH2CH—CH CH2(1,3-丁二烯)与氯气发生加成产物有三种: ①CH2Cl—CHCl—CH CH2(1,2-加成) ②CH2Cl—CH CH—CH2Cl(1,4-加成) ③CH2Cl—CHCl—CHCl—CH2Cl(完全加成) 据此推测CH2C(CH3)—CH CH2(异戊二烯)与卤素互化物BrCl的加成产物有(不考虑顺反异构和镜像异构)( ) A.6种 B.10种 C.12种 D.14种 10.产于我国福建的中华瑰宝——寿山石M4[N4Y10(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寿山石由X、Y、M、N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试题说明: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Si-28 Cl-35.5 Fe-56 Ag-108 I-127 Bn-137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B.高炉、接触室和吸收塔是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 C.肼、甲醇等形成燃料电池放出的热量远高于其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 D.利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铁质建筑物,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 7N与15 7 N2互为同位素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C.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金属钠鉴别 D.H3C CH3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gNO3溶液可检验卤素原子 B.检测NaClO、KMnO4等具有强氧化性物质溶液的pH时,最好选用pH试纸 C.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并灼烧后,再蘸取待检物进行焰色反应 D.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4.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 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B.将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4+的数目为N A C.2 mol NH3和3 mol 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O的分子数为2N A D.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

中国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中国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兼论人的赏石观与审美意识 作者:翔2010年07月17日 文明,主要指的是以古老文明的中国为主体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响的整个东亚,东南亚等主要国家,其中包括日本、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因此,这里所讲的人,不仅是指某一个人种、人群、或一个民族和国家畴,而是一个地域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的数个国家和地区的概念。简称地域文化、或地缘文化。当然,应该强调的是文明的中心,就是在中国。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爱好和平、幸福的生活、追求美好事物。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文明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华夏民族创造的最古老、最辉煌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从广义的概念上讲是同步的。我国已发现的距今4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遗址有700多处,做过发研究和C14侧定,已经建立了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化起源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石文化起源的重要时期。 研究中国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了解中国赏石如何由自然之物变为文化之物?如何由物化的形象变成文字符号的?从而真正深入了解中国赏石对所形成的赏石对所形成的赏石观和审美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自然界存在最广,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赏石。可以这样讲。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和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人类对于奇石(赏石)审美意识产生的心理、生理和人们应用石的历史等方面来考虑。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一个由各种心理形式交织成的意识系统。它包括了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等生理心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以及通过人类具有社会和其依赖的生物生理机制的组合、交叉、协调构成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这种生理基础是我们祖先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并升华为一种“欣赏情感”和“鉴赏愉悦”。 一、“神秘感”与“祟拜”在石文化起源及审美意识形成中的作用。 我国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自然崇拜的表现。正如古人以自然奇石和山岳为“图腾”进行崇拜。如嵩山(登封县)境的“启母石”曾使多少华夏子顶礼膜拜。我国羌族至今还将“白石”作为民族图腾而受到敬拜。而我们的先人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就更为久远,人类长期对山水产生兴趣并由此产生审美的心理。直接的原动力是来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山水的依恋开始的。“天人合一”是讲人类就是从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