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oadrunner测试tuxedo服务

loadrunner测试tuxedo服务

loadrunner测试tuxedo服务
loadrunner测试tuxedo服务

Loadrunner11监控Tuxed o 性能

一、tuxedo客户端安装及配置:

1、客户端环境:win7、windows xp(这里是win7)

2、客户端:tuxedo111120_32_win_2k8_x86_VS2008.exe(这个包含了客户端与服务端,安装时,选择装客户端就可以了;可以在oracle官方网站下载);

3、安装方法:(1)单击右键,以管理员身份安装;

(2)选择路径c:\bea\tuxedo11gR1(可以选择其他路径);

(3)设置环境变量名称TUXDIR,值为c:\bea\tuxedo11gR1;(若要安装服务端,请参考:tuxedo11g安装for Windows.doc,安装的时候记得选择安装simpapp)(4)windows XP 环境变量PATH: c:\bea\tuxedo11gR1\bin

二、服务端安装及配置:

OS: Win7家庭普通版

编译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tuxedo:tuxedo11gR1_32_win_2k8_x86_VS2008.exe

tuxedo安装路径:D:\bea11g\tuxedo11gR1

App程序路径:D:\src\simpapp

1)安装tuxedo:tuxedo11gR1_32_win_2k8_x86_VS2008.exe,以管理员方式运行

2)将simpapp示例程序copy到:D:\src

3)将vcvars32.bat 拷贝到D:\src\simpapp文件下

本机安装的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本机的vcvars32.bat位于D:\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0\VC\bin\vcvars32.bat

4)修改setenv.cmd

rem(c) 2003 BEA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m Copyright (c) 2000 BEA Systems, Inc.

rem All Rights Reserved

rem THIS IS UNPUBLISHED PROPRIETARY SOURCE CODE OF

rem BEA Systems, Inc.

rem The copyright notice above does not evidence any

rem actual or intended publication of such source code.

rem Copyright (c) 2000 BEA Systems, Inc.

rem All rights reserved

rem ident";@(#) apps/simpapp/setenv.cmd$Revision: 1.5 $";

set TUXDIR=D:\bea11g\tuxedo11gR1

set WSNADDR=192.168.1.174::8880

set APPDIR=D:\src\simpapp

set PATH=%TUXDIR%\bin;%APPDIR%;%PATH%

set TUXCONFIG=%APPDIR%\tuxconfig

Call D:\src\simpapp\vcvars32.bat

5)修改ubbsimple

#(c) 2003 BEA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dent";@(#) samples/atmi/simpapp/ubbsimple$Revision: 1.7 $";

#Skeleton UBBCONFIG file for the TUXEDO Simple Application.

#Replace the <;bracketed>; items with the appropriate values.

*RESOURCES

#IPCKEY<;Replace with a valid IPC Key>;

#Example:

IPCKEY 123456

DOMAINID simpapp

MASTER simple

MAXACCESSERS 10

MAXSERVERS 5

MAXSERVICES 10

MODELSHM

LDBALN

*MACHINES

DEFAULT:

APPDIR=";D:\src\simpapp";

TUXCONFIG=";D:\src\simpapp\tuxconfig";

TUXDIR=";D:\bea11g\tuxedo11gR1";

#Example:

#APPDIR=";/home/me/simpapp";

#TUXCONFIG=";/home/me/simpapp/tuxconfig";

#TUXDIR=";/usr/tuxedo";

";THINKPAD-WM";LMID=simple #THINKPAD-WM为本机计算机名

#Example:

#beatuxLMID=simple

*GROUPS

GROUP1

LMID=simpleGRPNO=1OPENINFO=NONE

*SERVERS

DEFAULT:

CLOPT=";-A";

simpservSRVGRP=GROUP1 SRVID=1

*SERVICES

TOUPPER

6)以管理员方式运行cmd(最好从我下载的里面直接运行:见simpapp.rar),执行下面命令

D:\src\simpapp>;dir

驱动器 D 中的卷没有标签。

卷的序列号是 DE8E-46C4

D:\src\simpapp 的目录

2011/05/25 14:19 <;DIR>; .

2011/05/25 14:19 <;DIR>; ..

2011/05/25 14:10 2,943 README

2011/05/25 14:10 2,911 README.nt

2011/05/25 14:14 665 setenv.cmd

2011/05/25 14:10 1,953 simpapp.nt

2011/05/25 14:10 1,826 simpcl.c

2011/05/25 14:10 1,632 simpserv.c

2011/05/25 14:18 824 ubbsimple

2009/12/16 05:45 4,062 vcvars32.bat

8 个文件 16,816 字节

2 个目录 92,729,303,040 可用字节

D:\src\simpapp>;setenv.cmd //执行环境变量

D:\src\simpapp>;rem (c) 2003 BEA 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D:\src\simpapp>;rem Copyright (c) 2000 BEA Systems, Inc.

D:\src\simpapp>;rem All Rights Reserved

D:\src\simpapp>;rem THIS IS UNPUBLISHED PROPRIETARY SOURCE CODE OF

D:\src\simpapp>;rem BEA Systems, Inc.

D:\src\simpapp>;rem The copyright notice above does not evidence any

D:\src\simpapp>;rem actual or intended publication of such source code.

D:\src\simpapp>;rem Copyright (c) 2000 BEA Systems, Inc.

D:\src\simpapp>;rem All rights reserved

D:\src\simpapp>;rem ident ";@(#) apps/simpapp/setenv.cmd $Revision: 1.5 $

";

D:\src\simpapp>;set TUXDIR=D:\bea11g\tuxedo11gR1

D:\src\simpapp>;set WSNADDR=192.168.166.111:3050

D:\src\simpapp>;set APPDIR=D:\src\simpapp

D:\src\simpapp>;set

PATH=D:\bea11g\tuxedo11gR1\bin;D:\src\simpapp;d:\oracle\produ

ct\10.2.0\client_1\bin;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Windows Li ve;C:\Windows\system32;C:\Windows;C:\Windows\System32\Wbem;C:\Windows\System32\ W

indowsPowerShell\v1.0\;C:\Program Files\ThinkPad\Bluetooth Software\;C:\Program Files\ATI Technologies\ATI.ACE\Core-Static;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Lenovo;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Ulead Systems\MPEG;C:\Program Files\Lenovo\Access Connections\;C:\Program Files\Windows Live\Shared;C:\Program Files\Lenovo\Client Security Solution;D:\Program Files\TortoiseSVN\bin;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 s\Thunder Network\KanKan\Codecs;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100\Tools\ Binn\;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100\DTS\Binn\;d:\Program Files\Windo ws7Master;D:\bea11g\tuxedo11gR1\bin;D:\bea11g\tuxedo11gR1\jre\bin\server;D:\bea 1

1g\tuxedo11gR1\jre\bin;D:\Program Files\IDM Computer Solutions\UltraEdit\

D:\src\simpapp>;set TUXCONFIG=D:\src\simpapp\tuxconfig

D:\src\simpapp>;Call D:\src\simpapp\vcvars32.bat

Setting environment for using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x86 tools.

D:\src\simpapp>;buildserver -o simpserv -f simpserv.c -s TOUPPER -v //编译服务器端程序

cl /MD -I";%TUXDIR%";\include -Fesimpserv BS-1a34.c simpserv.c ";%TUXDIR%";\lib\li btux.lib ";%TUXDIR%";\lib\libbuft.lib ";%TUXDIR%";\lib\libfml.lib ";%TUXDIR%";\lib\

libfml32.lib ";%TUXDIR%";\lib\libengine.lib wsock32.lib kernel32.lib advapi32.lib user32.lib gdi32.lib comdlg32.lib winspool.lib -link -implib:BS-1a34.lib

用于 80x86 的 Microsoft (R) 32 位 C/C++ 优化编译器 16.00.30319.01 版

版权所有(C)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BS-1a34.c

simpserv.c

正在生成代码...

Microsoft (R) Incremental Linker Version 10.00.30319.01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out:simpserv.exe

-implib:BS-1a34.lib

BS-1a34.obj

simpserv.obj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tux.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buft.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fml.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fml32.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engine.lib

wsock32.lib

kernel32.lib

advapi32.lib

user32.lib

gdi32.lib

comdlg32.lib

winspool.lib

D:\src\simpapp>;buildclient -o simpcl -f simpcl.c -v //编译客户端程序

cl /MD -I";%TUXDIR%";\include -Fesimpcl simpcl.c ";%TUXDIR%";\lib\libtux.lib ";% TUXDIR%";\lib\libbuft.lib ";%TUXDIR%";\lib\libfml.lib ";%TUXDIR%";\lib\libfml32.lib

";%TUXDIR%";\lib\libengine.lib wsock32.lib kernel32.lib advapi32.lib user32.lib g di32.lib comdlg32.lib winspool.lib -link -implib:BC-1b6c.lib

用于 80x86 的 Microsoft (R) 32 位 C/C++ 优化编译器 16.00.30319.01 版

版权所有(C)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simpcl.c

Microsoft (R) Incremental Linker Version 10.00.30319.01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out:simpcl.exe

-implib:BC-1b6c.lib

simpcl.obj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tux.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buft.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fml.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fml32.lib

D:\bea11g\tuxedo11gR1\lib\libengine.lib

wsock32.lib

kernel32.lib

advapi32.lib

user32.lib

gdi32.lib

comdlg32.lib

winspool.lib

D:\src\simpapp>;tmloadcf -y ubbsimple //用ubbsimple 生成tuxconfig

D:\src\simpapp>;tmboot -y //启动tuxedo

Booting all admin and server processes in D:\src\simpapp\tuxconfig INFO: Oracle Tuxedo, Version 11.1.1.1.0, 32-bit, Patch Level (none) Booting admin processes ...

exec BBL -A :

process id=9912 ... Started.

Booting server processes ...

exec simpserv -A :

process id=4252 ... Started.

2 processes started.

D:\src\simpapp>;dir

驱动器 D 中的卷没有标签。

卷的序列号是 DE8E-46C4

D:\src\simpapp 的目录

2011/05/26 21:00 <;DIR>; .

2011/05/26 21:00 <;DIR>; ..

2011/05/25 14:21 <;DIR>; .adm

2011/05/25 14:27 362 access.052511

2011/05/26 21:00 181 access.052611

2011/05/25 14:10 2,943 README

2011/05/25 14:10 2,911 README.nt

2011/05/25 14:14 665 setenv.cmd

2011/05/25 14:10 1,953 simpapp.nt

2011/05/25 14:10 1,826 simpcl.c

2011/05/25 14:20 6,144 simpcl.exe

2011/05/25 14:20 2,141 simpcl.obj

2011/05/25 14:10 1,632 simpserv.c

2011/05/25 14:20 6,144 simpserv.exe

2011/05/25 14:20 876 simpserv.obj

2011/05/25 14:21 0 stderr

2011/05/25 14:21 0 stdout

2011/05/25 14:21 407,040 tuxconfig

2011/05/25 14:18 824 ubbsimple

2011/05/25 14:34 1,061 ULOG.052511

2011/05/26 21:00 520 ULOG.052611

2009/12/16 05:45 4,062 vcvars32.bat

19 个文件 441,285 字节

3 个目录 92,716,027,90

4 可用字节

D:\src\simpapp>;simpcl.exe weiming

Returned string is: WEIMING

三、loadrunner脚本编写:

1、第一种方案:选择协议为tuxedo,不需要任何设置;然后直接进入脚本编写;编写代码

如下:

#include "lrt.h"//这个是需要调用loadrunner自带的函数

Action()

{

char *data_0; //发送到服务的请求数据

char *data_1; //接收服务端处理完毕返回的结果

char sbuf_1[1024]="abcdefg";//发送到服务端的报文

lrt_tuxputenv("WSNADDR=//192.168.1.74:8888");//设置本机的环境变量,为服务端的IP 和服务端的监听端口

lr_think_time(3);

tpresult_int = lrt_tpinitialize(LRT_END_OF_PARMS);//初始化客户端,如果本地没有装tuxedo的客户端或者环境变量设置的不对,就会初始化失败

lrt_abort_on_error();

data_0 = lrt_tpalloc("STRING", "", 1024);

/* Request STRING buffer 1 */

lrt_strcpy(data_0, sbuf_1);

data_1 = lrt_tpalloc("STRING", "", 1024);

tpresult_int = lrt_tpcall("TOUPPER",data_0, 0,&data_1,&olen,0);//向服务端发送请求,第一个参数为服务名,这里的服务端是tuxedo的例子(simpsevr);第二个参数为请求数据;第三个参数为请求参数的长度;第四个参数为接收到的返回报文;第五个参数为返回报文的长度;第六个为模式;具体参考lr的Function Reference;

/* Reply STRING buffer 1 */

//strcpy(str, data_1);

lr_output_message(data_1);

lrt_abort_on_error();

lrt_tpfree(data_0);

lrt_tpfree(data_1);

lrt_tpterm();

return 0;

}

以上为action里面的内容,如有需要,部分内容可以放在vuser_init和vuser_end里面;

四、controller监控:

1、插入资源(见下图):只需要输入第三个server name就可以了:

2、监控指标:

服务器Requests per second

计算机Workload complete per second

队列Active servers

Busy servers

Idel servers

Number queued

工作站处理程序(WSH)Messages received per second

Messages sent per second

Number of queue blocks per second

五、脚本参考(下面的案例非常好,故放在下面做参考):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method 线性系统理论Linear system theory 362秋 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Robotic contr ol and autono mous system 543春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Computer con trol system th 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543春 自动测试理论Automatic me asurement the ory 543春 运筹学Operation res earch 543秋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System engin eering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543春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 f complex sy stems 543秋 非 学位课现代控制理论 专题 Special topic of modern co ntrol theory 362 鲁棒控制系统Robust contro l systems 362春 最优控制Optimal contr ol 362春 自适应控制Adaptive Con trol 362春

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Optimal estim ate and syste m identificati on 362春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 ol 362秋 非线性控制系统Nonlinear con trol systems 362春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 ems 362春 PETRI网Petri net362秋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Artificial intel lig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362春 智能化方法与技术Intelligent me thod and tech nology 362 模糊理论与应用Fuzzy theory and applicatio ns 362春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Fuzzy logic c ontrol system 362春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 al network 362秋 遗传算法与进化算法Genetic and e volutional alg orithm 362春 实时控制系统Real-time con trol systems 362秋 机器人视觉Robotic visio362春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的使用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LoadRunner简介: LoadRunner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它能预测系统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LoadRunner 的测试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您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此外,LoadRunner 能支持广范的协议和技术,为您的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2. 熟练使用LoadRunner进行Web系统测试和压力负载测试。 3. 掌握LoadRunner测试流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清华同方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7 实用工具:WPS Office,LoadRunner8.0工具,IE9 三、实验内容 (1)、熟悉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1.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2.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 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①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 1.1什么是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A0之间的代数差Δ,称为绝对误差(Δ=x- A0)。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X百分比。有实际相对误差和公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式。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X0之比(δA=Δ/ X0×100%);公称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仪表公称值(示值)X之比(δx=Δ/ X×100%)。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测量范围上限值、量程或表度盘满刻度B之比(δm=Δ/B×100%)。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Δ=142-140=2kPa; δA=2/140=1.43%;δx=2/142=1.41%;δm=2/(50+150)=1% 1.7 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通常测量仪表已标定好,用它对某个未知量进行测量时,就能直接读出测量值称为直接测量;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标定好的仪器测量函数关系式中的有关量,最后代入函数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被测量,称为将间接测量。在一个测量过程中既有直接测量又有间接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1.9 什么是测量部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评定方法有两种:A类和B类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1.10检定一块精度为1.0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最大误差在50mA处为1.4mA,试判定该表是否合格?它实际的精度等级是多少? 解:δm=1.4/100=1.4%,它实际的精度为1.5,低于标称精度等级所以不合格。 1.11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d20尺寸进行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120.40,120.42,120,43,120.39,120.30,120.40,120.43,120.41,120.43,120.42,120.39,120.39,120.40试检查其中有无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首先求出测量烈的算术平均值: X =120.40mm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出标准差 ?=(∑v i2/(15-1))1/2=0.0289 3 ?=0.0868 所以,120.30是坏值,存在粗大误差。 去除坏值后X =120.41mm,?=(∑v i2/(14-1))1/2=0.011 3 ?=0.033 再无坏值 求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n)1/2=0.011/3.87=0.003 写出最后结果:(Pc=0.95,Kt=2.33) 120.41±Kt?x=120.41±0.01mm 2.3 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势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在两种不同金属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接触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要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组成。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两种不同金属和两个端点温度不同。 2.5什么是热电偶的中间温度定律。说明该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中的意义。 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E AB(T、T0)= E AB(T、Tn)+ E AB(Tn、T0)。这主要用于冷端温度补偿。 2.9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的作用是什么?选择使用补偿导线的原则是什么?

loadrunner学习总结

Loadrunner学习总结 LoadRunn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以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监测的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LoadRunner 能够对整个企业架构进行测试。企业使用LoadRunner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的发布周期。 LoadRunner可适用于各种体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能预测系统行为并评估系统性能。操作流程如下: 1.录制脚本: 选择适当的协议,web服务器一般选择http协议。 录制方式一般选择HTML-based Script,但有下列情况选择URL-based Script:不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中包含javaScript脚本且产生了请求,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使用了https协议

默认设置记录的浏览器为IE,不要使用其他浏览器 在录制过程中不要后退页面 2.录制结束后点绿色方块按钮结束录制,系统会自动生成录制脚本。

3.录制完之后就是对脚本的回放处理,可以在运行时设置界面设置回放的设置, 如:迭代(重复次数)、步(开始新迭代时候的时间设置)、思考时间(录制时间的停留时间)等,设置好之后就开始回放。 4.回放结束后,回放的情况会显示出来,没有错误表示录制的进程没有问题。 5.负载测试运行

选择录制的脚本添加,然后确认。

可以在场景计划 可以在场景计划这里设置要测试的参数,比如开始用户数,持续时间,停止方式等。 如果想测定某个操作的响应时间,可以在脚本中插入事务,使用事务把该操作包装起来。分析执行结果的时候可以查看到该事务的响应时间。 插入集合点,可以使多个用户并发进行同一操作,提高操作的并发程度,以对服务器增加负载,测试并发能力。 在Run-Time Setting设置中,设置网络带宽以模拟不同带宽的网络;设置block、action的迭代次数。 对脚本进行参数化,设置参数变更方式

使用LoadRunner 编写性能测试方案

使用LoadRunner编写性能测试方案 1.声明 本测试方案适用于航空订票系统的性能测试,可指导其他航空订票系统的测试。本方案版权归于某某性能测试开发组,如果引用请声明具体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否则测试结果无效。 2. 系统概述 此次测试的系统是航空订票网站系统,此系统应用Perl语言开发的基于B/S架构的网上订票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定制票据、查看票据、取消票据、用户注销等主要功能。 本次测试过程重点关注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用户、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3. 词汇表 1)用户 用户指所有的访问系统的人,包括已经注册了用户名的人和没有注册用户名的人,测试过程中的Vusers就是模拟人的行为。 2)在线用户 在线用户指所有访问系统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是正在和服务器进行交互的用户,也可以是正在浏览信息、填写表单等跟服务器没有交互行为的用户。 3)并发用户 并发用户指同时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的用户,这些用户必须跟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4)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从客户端发出请求到客户端从服务器获得数据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响应时间是一个往返的过程,包括了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响应的时间,可以模拟用户的真实感受。5)平均响应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指针对某个业务的访问统计所有的响应时间,然后求平均。 6)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指一组数据取样空间中所有的值对应平均值的偏离度,用来衡量系统响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 7)TPS 每秒钟的事物数 5. 性能测试模型 5.1 用户体验模型

业界网站的用户感受标准符合一个3-5秒的标准,其中3秒的响应时间用户会感觉网站的响应很好,我们定义为良好响应;5秒的响应时间用户还可以接受,我们定义为可忍受;响应时间在8秒以上时,用户感受基本上已经不能接受,我们定义为不可忍受。 5.2 系统用户模型 1. 系统创建1000个注册用户,test0001-test1000 2. 基准测试过程中采用非注册用户 3. 用户登录、订票、查票等业务采用注册用户 5.3 业务模型 通过登录订票网站系统我们确认以下业务模型 5.4 用户接入模型 用户接入模型:是指用户在访问系统时,以什么样的方式或者带宽来访问系统。比如拨号方式、ADSL、小区宽带或者校园网等。测试过程中可通过测试工具或者相关设备对用户接入模式进行仿真。对用户接入行为的仿真模型我们称为用户接入模型。 测试过程中为了保证在系统的最大压力下,测试系统支持并发用户的能力,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采用局域网环境,所有用户接入均采用共享100MBPS或者1000MBPS方式。根据木桶原理在保证最大压力情况下系统的性能特征,同样可以支持在不足带宽情况下用户接入的情况5.5 浏览器模型 浏览器模型:是指在测试过程中模拟用户浏览器的类型、操作模式、缓存处理、非HTML 资源处理等配置方式的一个模型。浏览器模型的建立可以真实的仿真用户基于客户端访问系统的情况。 测试过程中的浏览器模型: 浏览器仿真:IE6.0、IE7.0、Firefox 浏览器缓存仿真:缓存HTML资源、每次迭代清除缓存 非HTML资源:下载非HTML资源 5.6 思考时间模型 思考时间模型:是指在测试过程中模拟人的真实操作行为,比如一个人访问应用系统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直跟服务器进行交互,一定存在浏览、填写表单、阅读说明等行为,因此在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种机制来模拟这种行为,那么这种行为的模拟方式就是建立“思考时间模型”,通过测试脚本程序上的等待来完成用户以上行为的仿真。 测试过程中的思考时间模型:通过对一般用户行为的调查确定思考时间为5-10秒随机选取方式 6. 性能测试环境 6.1 测试环境 负载与性能测试环境图

(完整word版)LoadRunner测试报告

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地点锡科405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实验名称负载测试工具 LoadRunner 指导老师实验时间第11周提交时间第12周班级姓名座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规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要求的 响应时间。 ?创建Vuser 脚本。在自动化脚本中录制最终用户活动。 ?定义场景。使用LoadRunner Controller 设置负载测试环境。 ?运行场景。使用LoadRunner Controller 驱动、管理并监控负载测试。 ?分析结果。使用LoadRunner Analysis 创建图和报告并评估性能。 二、实验环境、内容和方法 实验环境:Windows 7 负载测试工具LoadRunner 实验对象:教务管理系统 三、实验过程描述 1.创建脚本 要生成负载,首先要创建模拟实际用户行为的自动脚本。 1.1录制用户操作: 打开VUG

创建一个空白Web 脚本 录制业务流程来创建脚本

打开一个项目后出现 登录到教务管理系统。 在User Name (用户名)框中输入11111,在Password (密码)框中输入123。单击Login (登录)。欢迎页面打开。 在浮动工具栏上单击停止以停止录制 已成功录制 2利用创建的虚拟用户脚本创建负载测试 启动Controller 默认情况下,Controller 打开时会显示“新建场景”对话框。

生成重负载 选择load generators

您将使用本地计算机作为Load Generator (默认情况下包括在场景 中)。localhost Load Generator 的状态为关闭。这说明Controller 未连接到Load Generator。 3运行负载测试场景 单击strat 监控负载下的应用程序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实战教程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实战讲解 内容介绍: 很多使用LoadRunner的测试人员经常面临两个难题:脚本开发与性能测试分析。本书就是基于帮助测试人员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编写,致力于使读者学精LoadRunnner这一强大的性能测试工具。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入门篇、基础篇、探索篇、实战篇。第一篇入门篇的内容包括第1章和第2章,着重于讲解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篇基础篇的内容包括第3章至第5章,是LoadRunner 的基本使用部分,着重讲解Virtual User Generator、Controller、Analysis的使用方法。第三篇探索篇的... 第1部分入门篇.. (1) 第1章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3 1.1 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4) 1.1.1 什么是性能测试 (4) 1.1.2 性能测试应用领域 (6) 1.1.3 性能测试常见术语 (8) 1.2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11) 1.2.1 性能测试策略模型 (14) 1.2.2 性能测试用例模型 (17) 1.2.3 模型的使用方法 (20) 1.3 性能测试调整基础 (21) 1.4 如何做好性能测试 (24) 1.5 本章小结 (28) 第2章LoadRunner基础知识.. 29 2.1 LoadRunner简介 (29) 2.1.1 LoadRunner主要特点 (29) 2.1.2 LoadRunner常用术语 (31) 2.2 LoadRunner工作原理 (32) 2.3 LoadRunner测试流程 (33) 2.4 LoadRunner的部署与安装 (35) 2.5 本章小结 (41) 第2部分基础篇 (43) 第3章脚本的录制与开发.. 45 3.1 Virtual User Generator简介 (45)

loadrunner测试报告

1.系统概述
项目名称: 项目简称: 项目单位: 开 发 商:
2.测试场景
场景
Scenario1 Scenario1 Scenario1 Scenario1
执行脚本 11qq 11qq 11qq 11qq
并发用户数 10 100 300 1010
并发策略 时间
2014/10/22 10:14 - 2014/10/22 10:17 2014/10/22 11:43 - 2014/10/22 10:55 2014/10/22 11:10 - 2014/10/22 11:25 2014/10/22 11:38 - 2014/10/22 12:04
同步点
3 分钟, 17 秒 12 分钟, 09 秒 15 分钟, 39 秒 26 分钟, 28 秒.

分析 概要
场景名: 会话中的结果数: 持续时间: Scenario1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res\res. lrr 26 分钟, 28 秒.
时间段: 2014/10/22 11:38 - 2014/10/22 12:04
统计信息概要表
运行 Vuser 的最大数目: 总吞吐量(字节): 平均吞吐量(字节/秒): 总点击次数: 平均每秒点击次数: 错误总数:
1,006 187,564,053 118,039 28,569 17.979 12 查看 HTTP 响应概要
您可以使用以下对象定义 SLA 数据 SLA 配置向导 您可以使用以下对象分析事务行为 分析事务机制
事务摘要
事务:
通过总数: 22,387
失败总数: 12
停止总数: 607
平均响应时间
事务名称 Action_Transaction vuser_end_Transaction vuser_init_Transaction
SLA Status
最小值 2.098 0 0
平均值 2.437 0 0
最大值 3.058 0.019 0.041
标准偏差 0.299 0 0.001
90 Percent 2.948 0 0
通过 18,834 2,020 2,020
失败 12 0 0
停止 607 0 0
服务水平协议图例:
Pass
Fail
No Data
HTTP 响应概要
HTTP 响应 HTTP_200 HTTP_302
合计 28,557 12
每秒 17.972 0.008
查看每秒重试次数图。

利用loadrunner分析场景、监视图表

7 分析以及监视场景 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监视各个服务器的运行情况(DataBase Server、Web Server 等)。 监视场景通过添加性能计数器来实现。这一章非常的重要,确定系统瓶颈全靠它了。 下面重点讲讲需要添加那些计数器,以及那些计数器代表什么意思。 由于Win2000 Professional、Server 以及Advanced Server 提供的计数器不完全相同,这 里我们讨论将以Server 为基准。 监视场景需要在Run 视图中设置 然后,出现添加计数器的对话框 其他的操作就和控制面板“性能”中添加性能计数器的操作一样,这里不再详细说明。本章主要说明一下各个系统计数器的含义(数据库的计数器不做重点,只是拿SQL Server2000 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因为数据库各个版本之间差异比较大,请参考您使用的数据

库系统的帮助)。 8 分析实时监视图表 这一章仅仅介绍几个最重要的图表。 Q1 事务响应时间是否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哪个事务用的时间最长? 看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图,可以判断每个事务完成用的时间,从而可以判断出那个事 务用的时间最长,那些事务用的时间超出预定的可接受时间。 下图可以看出,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加,login 事务的响应时间增长的最快! Q2 网络带宽是否足够? “Throughput”图显示在场景运行期间的每一秒钟,从Web Server 上接受到的数据量的值。拿这个值和网络带宽比较,可以确定目前的网络带宽是否是瓶颈。 如果该图的曲线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没有随着增加,而是呈比较平的直线,说明目前的 网络速度不能够满足目前的系统流量。 Q3 硬件和操作系统能否处理高负载? “Windows Resources”图实时地显示了Web Server 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利用该图提供的数据,可以把瓶颈定位到特定机器的某个部件。

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

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之我见一 LoadRunner生成测试结果并不代表着这次测试结果的结束,相反,这次测试结果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关系着这次测试的成功与否。网上关于LoadRunner测试结果如何分析的介绍相当匮乏,在总结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实验体会基础上来介绍如何进行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 1. 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的第一步应该是查看分析综述(Analysis Summary),其包括统计综述(Statistics Summary)、事务综述(Transaction Summary)、HTTP响应综述(HTTP Responses Summary)三部分。在统计综述中查看Total Errors的数量,HTTP响应综述中查看HTTP 404数量,若数值相对较大(HTTP 404则相对于HTTP 200),则说明系统测试中出错较多,系统系能有问题;另外查看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和其90%的事务平均响应时间,若时间过长,超过测试计划中的要求值,则说明系统的性能不满足我们的要求。 2.第二步对LoadRunner测试结果图进行分析,首先对事务综述(Transaction Summary)进行分析,该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在测试时间内事务的成功与失败情况,所以比第一步更容易判断出被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3.接着分析事务平均响应时间(Average Transaciton Response Time),若事务平均响应时间曲线趋高,则说明被测系统处理事务的速度开始逐渐变慢,即被测系统随着运行时间的变化,整体性能不断下降。当系统性能存在问题时,该曲线的走向一般表现为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趋于平稳,最后缓慢下降。原因是:被测系统处理事务能力下降,事务平均响应时间变长,在曲线上表现为缓慢上升;而并发事务达到一定数量时,被测系统无法处理多余的事务,此时曲线变现为趋于平稳;当一段时间后,事务不断被处理,其数量减少,在曲线上表现为下降。如果被测系统没有等待机制,那么事务响应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后系统崩溃。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实验课程。该课程与本科生的许多专业课(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海洋自动观测技术)有着较强的联系。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课是通过实验手段,使学生获得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增强创新意识。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分两个层次进行: (1)验证性实验。它主要是以单个传感器和基本测量电路为主。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电路,仪器设备和较详细的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来验证传感器的有关理论,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综合性实验。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电路,拟定出测试方案,搭建基本测量系统,最后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 6 -

2.设计思路: 在内容安排上,除安排常用传感器实验外,还要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贯穿于每个 实验内容中。因为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是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教 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验所使用的传感器的选用方面,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重点放在使用 方法和功能上。对内部结构和原理不去详细分析。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原理 (3)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分类,来源,误差处理方法 (4) 掌握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初步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编排顺序为:(1)箔式应变片性能—应变电桥;(2)移相器及相敏检 波器实验;(3)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4)P-N结温度传感器;(5)热敏式温度传感 器测温实验;(6)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位移、振幅测量;(7)霍尔传感器;(8)电涡流 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9)扩散硅压力传感器;(10)电容式传感器特性;(11)光纤传感 器位移测量、转速测量;(12)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13)数据采集处理。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后置课程有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海洋自动观测技术。 二、课程目标 学习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的使用方法。 掌握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箔式应变片、电感传感器、电容 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热电偶、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特点、 - 6 -

loadrunner结果分析论文(标准版)

Loadrunner 结果分析论文 指导老师:高小雷 作者:闵光辉 学校:东莞理工学院 班级: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邮箱:mingh168@https://www.doczj.com/doc/3a18562787.html, Loadrunner性能测试的目的: 自动性能测试是一项规范,它利用有关产品、人员和过程的信息来减少应用程 序、升级程序或修补程序部署中的风险。自动性能测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将生产 时的工作量应用于预部署系统来衡量系统性能和最终用户体验。构造严密的性能 测试可回答如下问题: ?应用程序是否能够很快地响应用户的要求? ?应用程序是否能处理预期的用户负载并具有盈余能力? ?应用程序是否能处理业务所需的事务数量? ?在预期和非预期的用户负载下,应用程序是否稳定? ?是否能确保用户在真正使用软件时获得积极的体验?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自动性能测试可以量化更改业务指标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可 以说明部署的风险。有效的自动性能测试过程将有助于您做出更明智的发行决 策,并防止系统出现故障和解决可用性问题。 LoadRunner 包含下列组件: ?虚拟用户生成器用于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也称为虚拟用户脚本)。 ?Controller 用于组织、驱动、管理和监控负载测试。 ?负载生成器用于通过运行虚拟用户生成负载。 ?Analysis 有助于您查看、分析和比较性能结果。 ?Launcher 为访问所有LoadRunner 组件的统一界面。 负载测试流程: 负载测试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和结果 分析。 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 响应时间。 创建Vuser 脚本: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到自动脚本中。 定义场景:使用LoadRunner Controller 设置负载测试环境。 运行场景:通过LoadRunner Controller 驱动、管理和监控负载测试。 分析结果:使用LoadRunner Analysis 创建图和报告并评估性能。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基础笔试题

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基础笔试题 笔试:45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共6分,3分一题) 1. To control the time between iterations in a Vuser, you will need to configure which run-time(2分) feature? A. Run Logic B. Pacing C. Think Time D. Network Speed 2. You are about to run a Debug scenario with a small number of Vusers. What type of log setting will you select to help identify and check errors in the Vuser scripts?(2分) A. Only when errors occur B. Standard log C. Extended log 判断:(共20分,2分一题) 1.集合点可以贯穿整个事务,加了集合点,整个事务都是同步运行的 2.集合点可以加在vuser_int中 3.LR可以录制单机程序 4.一个脚本中可以有多个action 5.10M的网络环境中,不能模拟20M的带宽 6.HTTPS安全协议,可以使用‘HTML-based script’模式录制 7.vuser_end中内容是不可以迭代运行的 8.file类型参数化,最多只能参数化100个 9.手动关联,查找需要关联的数据,要在Sending request中查找 10.调试lr脚本可以run step by step

LoadRunner压力测试结果分析探讨

LoadRunner 压力测试结果分析探讨 分析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 测试目的,不同 的性能关注点) 2.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 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 服务器操作系统 瓶颈(参数配置) 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 服务器等) 瓶颈(SQL 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分析的信息来源: 1.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 Error: 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Connection 分析: A 应用服务死掉。 (小用户时:程序上的问题。程序上处理数据库的问题,实际测试中多半是 服务器链接的配置问题) B 、应用服务没有死 (应用服务参数设置问题) 应用 “172.17.7.230 〃 : [10060] Error: timed out Error: Server conn ecti on p rematurely “172.17.7.230 〃 has shut down the

对应的Apache 和tomcat 的最大链接数需要修改,如果连接时收到 connection refused 消息,说明应提高相应的服务器最大连接的设置,增加幅 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服务器硬件的情况来定,建议每次增加 25%! C 数据库的连接 (数据库启动的最大连接数(跟硬件的内存有关) ) D 我们的应用程序spring 控制的最大链接数太低 2. Error: Page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 has expired 分析: 实际测试时有些资源需要请求外网,而我们的测试环境是局域网环境 3. Error “http://172.17.7.230/Home.do 分析: A 脚本设计错误,造成页面异常。服务器有响应! B 、并发数过大,造成服务器响应延迟。 4. Error page “text=xxxxx ” 分析: A 脚本设计问题,例如,前一脚本修改了某些内容,造成后面的脚本访问 异常。 B 、不确定因素,有时候回放正常的脚本,一放到场景中就出现这样的错误。 只能反复修改脚本! .监控指标数据分析 1.Vusers 数 A 、 应用服务参数设置太大导致服务器的瓶颈 B 、 页面中图片太多 C 、 在程序处理表的时候检查字段太大多 D 、

Loadrunner使用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悉LoadRunner 的使用并对网站进行并发测试得到性能指标。 二、实验内容 1、题目内容描述 题目一:LoadRunner 的使用 熟悉LoadRunner 的界面,掌握LoadRunner 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流程。题目二:对某个网站进行并发测试 录制用户登录系统过程,并进行参数化。然后分别模拟10个、20个、50 个和100个用户登录系统,分别获得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2、测试计划 测试流程: 第一步:制定测试计划 第二步:创建虚拟用户脚本 第三步:创建场景 第四步:运行测试 第五步:监视场景 第六步:分析测试结果 1. 系统分析 本网站的用户有三类,一类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该科目的成绩等进行操作;一类是学生,进入该网站并登录教务系统,另一类是管理员。 2. 系统压力强度估算 3. 系统性能测试项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是用户并发测试。主要指对系统的核心部分进行测试,以真实的业务数据作为输入,选择有代表性和关键的业务操作来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计划,对下列业务进行并发测试: (1)点击进入计科学院 (2)主页搜索 (3)登陆教务系统 (4)组合业务

注:由于条件的限制,在进行性能测试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点都进行性能测试,在此只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功能点。 3、实验过程 使用LoadRunner对西南科技大学的网站进行测试。 1对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参数化 设置迭代次数为1,设置虚拟用户分别为5和10,localhost 进行连接,点击运行。 2. 设置本地连接、等待时间等。 3. 运行。 4、测试结果

、实验思考 通过这次实验学习了使用LoadRunner 对网站进行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获得响应时间、吞吐量、点击率等性能指标。使用这个工具对我们测试网站的性能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参数化后模拟登陆用户进行大量并发测试,获得性能指标,避免网站承受能力差的情况,提高质量。这样使用工具来测试网站比手动测试方便多了,而且不会出错。

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与前景

智能仪表及其技术发展历程与优势特点 智能仪表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嵌入,将CPU、存储器、A/D转换、输入/输出等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甚至将PID控制组件也置入其中。加之现场总线的应用,智能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字通讯将替代以往的模拟传递,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避免了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长期难以解决的干扰问题得到解决。由于数字通讯,节省了大量电缆、安装材料和安装费用。 智能仪表及其技术的发展历程 历经以模拟技术为特征的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以数模混合技术为特征的DDZ-S 系列仪表的开发后,1983年,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向制造工业率先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型压力变送器,这标志着模拟仪表向数字化智能仪表的转变。当时的这种智能变送器已具有高精度、远距离校验和灵活组态的特点,并告知用户:尽管初期购置费用较高,但会被较低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所补偿。紧随其后的十年里,国外其他公司的智能压力变送器也陆续在一些生产线上被采用,它们包括:Rosemount、Foxboro、YOKOGAWA、Siemens、E&H、Bailey、Fuji和ABB等。但由于缺少高速的智能通讯标准、用户对于高精度监控要求并不突出、培训等服务机制相对薄弱,当时的智能应用并不乐观,只占到了约20%的市场。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智能仪表,其技术也同样在过去的二十多年

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国外智能仪表占据了国际应用市场的绝大比重,如何结合目前智能仪表的工业应用经验并快速跟踪国际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于我国智能仪表的开发研究成为振兴民族智能仪器仪表的一大突出问题。 智能仪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诸如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易维护性。以智能变送器为例,智能仪表具备如下优点: (1)精度高智能变送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内装的微处理器,能够实时测量出静压、温度变化对检测元件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对非线性进行校正,对滞后及复现性进行补偿,使得输出信号更精确。一般情况,精度为最大量程的±0.1%,数字信号可达±0.075%。 (2)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具有多种复杂的运算功能,依赖内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执行开方、温度压力补偿及各种复杂的运算。 (3)测量范围宽 普通变送器的量程比最大为10:1,而智能变送器可达40:1或100:1,迁移量可达1900%和-200%,减少变送器的规格,增强通用性和互换性,给用户带来诸多方便。 (4)通信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均可实现手操器进行操作,既可在现场将手操器插到变送器的相应插孔,也可以在控制室将手操器连接到变送器的信号线上,进行零点及量程的调校及

LoadRunner性能测试软件的基本使用步骤

LoadRunner性能测试软件的基本使用步骤 一. 1、测试脚本录制 1.1录制前准备工作 在录制脚本前需检查压测环境的整体功能是否正确,待测部分的功能是否正确,只有确定功能正确后才可进行压测。 1.2录制及调试脚本 在准备工作OK后,进行脚本的录制,具体过程如下: 打开“开始>程序>MercuryLoadRunner>MercuryLoadRunner”测试脚本录制; 2、点击“Create/EdirScripts”,也可在“File”下选择New 新建。 3、选择Web(HTTP/HTML)协议,我们测试的是B/S模式,采用的是Web协议,选择后点【OK】按钮。 4、点击界面中的录制按钮,这个表示开始录制脚本点。 录制前,如果已经打开待测页面的话,建议关闭该页面。点【OK】后,同时会出现这表示现在已经开始录制。 5、所有操作完成后,点击中停止按钮,停止录制,页面将自动关闭,返回到loadrunner录制界面,将在界面中显示录制脚本代码,保存录制的脚本。 6、调试代码并进行参数化 录制后的代码需要进行调试才可用于压测,调试的办法就是进行

回放操作,如果回放过程无错误,运行结果也正确的话,则可用于压测。 二.设计测试场景 在脚本录制完成,调试通过后,可以进行测试场景的设计。 1.打开“开始>程序>MercuryLoadRunner >MercuryLoadRunner” 2.点击的RunLoadTests;在新建场景的窗口,选择一种场景类型。 3.选择要进行场景设计的脚本,若没有出现需要对应的脚本,可点击Browse查找后添加进来,选择好脚本后,点add则可加入到右边的窗口中然后点【OK】。 4.显示的是脚本的路径与并发数个数,根据测试方案中的并发 数可更改此处的并发数。 Eg:假如我们设计的场景是每15秒增加2个,所有并发数增加完后持续运行5分钟,5分钟运行结束后,每30秒减少5个并发。 5.再点击页面右下角的“Run-timeSettings” 。 6.一切设置OK后,点击运行测试场景。 三.测试结果分析 1.场景执行结束后可以,使用loadrunner自带的分析工具进行结果分析。 2.在菜单栏中选择打开,找到要分析的场景执行结果,点【打开】即可,还可以直接在场景运行结束后,点击Controller菜单栏

具体实例教你如何做LoadRunner结果分析

具体实例教你如何做LoadRunner结果分析 文本Tag:测试工具性能测试LoadRunner 【IT168 技术文档】1.前言: LoadRunner 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测试结果的分析.其余的录制和加压测试等设置对于我们来讲通过几次操作就可以轻松掌握了.针对Results Analysis 我用图片加文字做了一个例子,希望通过例子能给大家更多的帮助.这个例子主要讲述的是多个用户同时接管任务,测试系统的响应能力,确定系统瓶颈所在.客户要求响应时间是1 个人接管的时间在5S 内. 2.系统资源: 2.1 硬件环境: CPU:奔四2.8E 硬盘:100G 网络环境:100Mbps 2.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英文windowsXP 服务器:tomcat 服务 浏览器:IE6.0 系统结构:B/S 结构 3.添加监视资源

下面要讲述的例子添加了我们平常测试中最常用到的 一些资源参数.另外有些特殊的资源暂时在这里不做讲解了.我会在以后相继补充进来。 Mercury Loadrunner Analysis 中最常用的5 种资源. 1. Vuser 2. Transactions 3. Web Resources 4. Web Page Breakdown 5. System Resources 在Analysis 中选择“Add graph”或“New graph”就可以看到这几个资源了.还有其他没有数据的资源,我们没有让它显示. 如果想查看更多的资源,可以将左下角的display only graphs containing data 置为不选.然后选中相应的点“open graph”即可. 打开Analysis 首先可以看的是Summary Report.这里显示了测试的分析摘要.应有尽有.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每个都要仔细去看.下面介绍一下部分的含义: Duration(持续时间):了解该测试过程持续时间.测试人员本身要对这个时期内系统一共做了多少的事有大致的熟 悉了解.以确定下次增加更多的任务条件下测试的持续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