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爆破试验成果报告.doc

V爆破试验成果报告.doc

V爆破试验成果报告.doc
V爆破试验成果报告.doc

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施工标

导流隧洞爆破试验成果报告

( V 类围岩)

审核:

批准: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施工标

导流隧洞爆破试验成果报告

( V 类围岩)

萍乡市久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施工标

导流隧洞爆破试验成果报告

( V 类围岩)

编制:

审核:

批准:

萍乡市久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导流隧洞( V 类围岩)爆破试验成果报告

一、试验依据

本次试验主要依据如下:

(1)《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398-2007);

(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DL/T5195-2004);

(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251-2000);

(6)《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施工标导流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7)《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导流隧洞施工设计图纸》

(8)《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导流隧洞爆破( V类围岩)试验专

项方案》

二、试验目的

根据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导流隧洞( V类围岩)爆破试验专项方案,对导流隧洞 V类围岩确定光面爆破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指导

隧洞洞身 V 类围岩的开挖,确保隧洞开挖质量。三、试验基本情况

1、试验名称

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导流隧洞(V类围岩)爆破试验

2、试验位置

本试验选取导流隧洞靠近出口的0+~0+、一循环段进行试验。3、试验日期

1)第一次试验:

2015 年 12 月 5 日,位置 0+~0+

4、试验位置地质情况

根据前期开挖揭示的的地质情况看,试验段开挖为断层发育部位

3

及强风化上段 (D3X ) 千枚岩夹变质细粒砂岩 ( 石英砂岩 ) 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差,洞室围岩极不稳定,属Ⅴ类围岩。四、试验过程

1、试验参数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资料、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报批的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导流隧洞(V 类围岩)爆破试验专项方案,本次试验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施工采用自制多功能台架,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人工装药,非电微差雷管起爆,轴流通风机通风,装载机装车,自卸车出渣外运,锚杆锚固,挂钢筋网后湿喷法支护。

爆破参数设计如下:

⑴、孔径: D=40mm

⑵、炮孔深度: L=1m

⑶、药卷直径: d=32mm、25mm

⑷、不耦合系数:з =2-4

⑸、孔距: a=40-50cm

⑹、孔间距系数: E=7-10

⑺、最小抵抗线(光爆层厚度):W=、光面孔密集系数: K=、线装药密度:QL=、顶部()线装药密度: QLS=、底部()线装药密度: QLS=、填塞长度: L T=、钻孔布置

根据报批的莲花县寒山水库工程导流隧洞( V类围岩)爆破试验

专项方案,采用气腿式凿岩机人工钻孔。

炮孔设掏槽孔(1~10 号)、崩落孔(11~39 号)、周边孔(40~69号)、底孔(70~73号)。掏槽孔布置在掌子面中心左右各偏100cm,下排偏下 50cm 处,以减小底部炮孔爆破的阻力,掏槽眼比其他炮眼

加深 20cm。周边孔孔口间距为 40~50cm,距开挖轮廓线取 10~

20cm,向外稍斜( 2°~ 3°),孔底超出轮廓线 10~20cm。周边孔的孔口在断面设计轮廓线内小于 8cm,孔底落在轮廓线上。辅助孔间距500~800mm,根据上稀下密,中部均匀分布的原则布置。底孔间距取小值,底眼在距底线 50mm 处开口,稍向下倾斜。

布孔图如下所示:

3、装药

钻孔完成并清孔后装药,试验选取2#岩石乳化炸药,非电毫秒

微差雷管起爆。

1)炸药装填

掏槽眼装填直径32mm 的药卷,堵塞长度500mm;周边眼装直

径 25mm 的药卷,采用轴向不耦合装药,堵塞长度900mm;崩落眼

和底眼装填直径32mm 的药卷,堵塞长度400mm。起爆药包静力压实,其余满包加力捅实,消除药包的孔径间隙,保证药包传爆效果。

2)雷管选择

根据起爆的先后顺序,本试验采用五序起爆。 1 序掏槽眼(编号1~10 号),选用 1 段非电雷管; 2 序崩落孔(编号 11~18 号),选用3 段非电雷管; 3 序崩落孔(编号 19~24号),选用 5 段非电雷管, 4 序崩落孔(编号 25~39 号),选用 7 段非电雷管; 5 序周边孔和底孔(编号 40-73 号),选用 9 段非电雷管。各孔采用导爆管并联,并与

起爆雷管串联。起爆雷管采用两枚即时电雷管。

联接线路如下示意图

装药情况如下表

7 7

7 3 7

装药量

3 3

7 每个炮眼7

3 1 1

3

数量眼深 1 1

眼号炮眼名称卷数装药长重量每米量

7 7

(孔 ) ( m ) 3 3 3

5 5 5 ( kg/m

5

(卷 ) (m) ( kg )

毫秒管(发)

合计

填满率卷数重量

用量段号%卷(kg)

1~10掏槽101832510 1 11 ~18崩落812起爆网路示意图80168 3 19~24崩落61280126 5 25~39崩落151280309157 40 ~69周边眼3016045309

70~73底眼418310349 合计73 138 73 4、起爆

( 1)起爆前的安全措施

1)根据试验专项方案,起爆前半小时发出预警,人员机械撤离

至安全红线以外。

2)再次检查确认爆破网路,尤其是各联接点,确保联接网路无

错,联接可靠。

3)安全员在红线外各出入路口值守,确保安全。

( 2)起爆

中午 12:30 分,爆破员接通电路,起爆准时起爆。15 分钟后,

爆破员进入现场进行检查排险,经查,无哑炮,现场安全。警戒解除。

5、试验效果

1)开挖效果

第一次试验结果:平均开挖半径,增加断面面积,断面测量成果

见附表:《导流隧洞洞室开挖断面测量成果表(桩号0+240)》。

2)地质揭露

经爆破开挖揭露显示:试验段开挖为断层发育部位及强风化上段

3

(D3X ) 千枚岩夹变质细粒砂岩( 石英砂岩 ) 地层,岩体稳定条件较差,

属Ⅴ类围岩。

3)监测结果

通过测点附近宏观调查区,爆前爆后宏观调查,没有发现新生爆破裂隙(缝),或原有裂缝张开的现象,表明爆破对周围建(构)筑

物影响甚微。

五、试验结论

1、试验总结

对于导流隧洞工程洞身(V 类围岩)开挖爆破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围岩基本为千枚岩夹变质细粒砂岩( 石英砂岩 ) 地层,岩体稳定条件较差。

2、设计线右侧有明显夹层()造成大面积超挖。

3、爆破技术要求和对各部位提出的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是合

理的。

4、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爆破技术,严格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和科学的监测手段,爆破振动效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爆破振动没有对周围建(构)筑物和设备产生破坏性影响。

5、通过测点附近宏观调查区,爆前爆后宏观调查,没有发现新

生爆破裂隙(缝),或原有裂缝张开的现象,表明爆破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甚微。

2、推荐的爆破参数

根据本次试验,结合前段时间导流洞身段( V 类围岩)的开挖爆破,我部推荐导流隧洞工程洞身开挖 V 类围岩的爆破参数为:

(1)、开挖形式: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新奥法施工,单循

环进尺 1m,随挖随衬。

(2)光面爆破参数:孔径 40mm,周边眼间距 m,崩落眼间距,掏槽眼间距,装药密度为 ~ kg/m ;光面爆破最大单次药量不超过。

(3)、炸药品种:采用 2 号岩石乳化炸药。

(4)、雷管品种:电雷管、毫秒管。

(5)起爆形式:各序孔并联,然后,与电引爆雷管串联,导

爆管起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