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人性善恶语境下的权力和权利_董超

中西方人性善恶语境下的权力和权利_董超

中西方人性善恶语境下的权力和权利_董超
中西方人性善恶语境下的权力和权利_董超

一、人性善恶观——

—中西方法律思想的理论源头中西方的法律传统的迥异一定程度上缘于对人性善恶论认识的不同。在不同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下,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两种理论为基础分别在我国和西方文化中受到普遍的认同,进而影响了两者间法律理念的差异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同。

(一)我国“性善论”思想的起源

我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源于孔子。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然而,真正提出“性善论”的则是孟子。他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与生俱来具有善性。孟子提出性善论,并非指人没有恶性,而是指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善端”。

尽管我国古代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如荀子和韩非子便把道德看成是后天才有的思想,主张人性本恶。但无论是荀子还是韩非子,当性恶论论及君主时却都采取了回避的方式。“性恶论”思想家无法回避君主的性恶问题,君主的统治无法获得合理的解释,也导致了君主无法接受这样的人性假设。在我国因为没有像西方那样与王权分庭抗礼的宗教力量,一种思想要为大众接受必须获得王权的肯定。“性善论”圆满地解释了王权统治的正当性,得到了王权的肯定。“性善论”认为天子是至善的代表,具有与上天一般高洁的道德修养。普通百姓的善性则良莠不齐,因而需要天子的教化,需要服从天子以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西汉董仲舒迎合了这种王权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董仲舒将自己标榜为孔孟的传人,总结了先秦时期各家的人性理论,吸取了儒家的人性思想,提出了“性有善端,心有善质”。从此,“性善论”便在我国社会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天子统治的正当性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二)西方“性恶论”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以来,西方思想家都注意到人性之中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但往往将恶作为重点来论述。而“法乃善良公正之术”,当恶的一面暴露出来时,只有法律对其约束,才能保持善良和正义。柏拉图曾一度主张“哲学王”的治理模式,然而到其晚年也转为支持法治。他认为并非每个统治者都能成为“哲学王”,而法治却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公平正义标准。在《法律篇》中他指出,“法律是促使文明产生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力量,让人性听其自然,人就会成为最野蛮的动物,统治者在没有成文法典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可以随意司法。”因此,法治比人治更佳,应重视法治的作用。

西方先哲仅仅提出了基于“性恶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性恶论”真正被西方人广泛接受还是依赖于基督教宣扬的“原罪论”以及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且宣布其为国教)。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原罪论”便成为了普遍的信仰,也成为了西方法治形成的坚定的思想基础。之后意大利马基维利以“人性本善”为基础提出政治主张,英国霍布斯通过描述自然状态体现出其在人性论中“性恶论”的主张,洛克基于“性恶论”提出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它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制约,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

中西方人性善恶语境下的权力和权利

董超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63)

摘要:法律是人的行为的规范,研究法律最根本的是从人性入手。中西方正是因为在人性善恶论上思想基础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法律思想理念以及制度构建上的不同。这种不同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中西方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问题上的差异。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国家权力;公民权利

中图分类号:DF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877(2010)03-68-03

收稿日期:2010-03-26

作者简介:董超(1986-)

触时,人民仍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孟德斯鸠继续了这一思想发展,在《论法的精神》中正式提出“三权分立”,对西方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性善恶假设下中西方的法律观念差异

中西方在人性善恶观假设上的差异,在法律观念上也大相径庭,特别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建立于“性恶论”基础至上的法律制度和形成的法律观念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从而在近代和现代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相比之下,我国在“性善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礼法传统和观念却在近代遭遇了重大困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近代落后的一大原因。

(一)国家权力的配置

1.国家权力置于我国古代。我国古代很早便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与西方不同,在我国除王权外并无一个可与之并驾齐驱的宗教势力,主权由此成为了我国古代社会唯一权力的来源。首先就国家中央权力而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始终将上天作为国家权力的来源。皇帝以天子自居,作为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行使权力,管理国家,统治庶民。“性本善”理论的预设下,上天持正道秉公义即天理自然是至善的。而天子作为上天的代理人,自然是人间最高道德的代表。天子道德为庶民表率,权力为最高道德代表天子掌握,必定为民谋福。因此中央权力必定是善的,自然也能维护公平正义。其次就地方国家权力而言,我国古代社会在儒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之后,在“性善论”下,社会是伦理型社会,派生出各种的“礼仪法度”统治这个国度。伦理型社会中“家国天下”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是最大的家,每个地区也便是一个相对小的家,正如皇帝是整个国家的家长,该地区的官员便是本地区的“父母官”。“性善论”下,父母对子女呵护备至,是善的典范。自然,地方官作为“父母官”,为民做主,自然也是“善”的化身。“性善论”下的百姓始终有着强烈的清官情节。

2.国家权力置于西方世界。中世纪的西方教会力量盛极一时,教权和神权并行不悖。在“性恶论”的理念下,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都是有缺陷的,权力交由人来掌握,必须对其进行约束。同时,在宗教的熏陶下,人们相信道德由神创造。因而,人们呼唤制度,需要用制度来弥补缺陷。许多思想家为此苦思冥想,著书立说,提出各类制度设想,为西方近代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西方权力理论认为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应对人民负责。一方面,基于“性恶论”,权力不可能遭到滥用而损害到人民。另一方面,人民又必须依赖于政府权力提供的服务,权力又不可或缺。因此权力只能受到严密的控制,控制其为恶,保证其扬善。此外,西方社会曾长期处于割据战争状态,从封建割据到统一,进行了长久的战争

和谈判。为形成统一社会,各诸侯国需要让渡部分权力给统一政府,但同时担心让渡出来的权力为恶,反而损害各让渡国本身,因此产生对权力为恶的怀疑,并设计制约最高权力的机制。对此,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分权”理论。洛克首先提出“政府部门与立法部门要权力分立”,孟德斯鸠继承并发扬了洛克的思想,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指出“一切权力都容易受到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西方宪政理念由此诞生,通过法律使权力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以控制权力滥用、为恶。

(二)公民权利的主张

1.公民权利置于我国社会。我国社会自形成到发展,始终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差序格局”的家庭型社会。家庭型社会往往关注的是成员对家庭所尽的义务和所做的贡献,成员所享有的权利则极少。特别是家长制下,作为家长掌握一切权力,其他成员都须绝对服从。同时,以河流发源的农业文明,自给自足,人口常年固定在土地上,“生于斯、死于斯”。农业文明之下是一个熟人社会。基于以上两点,中华文明熏陶下的人们以自律为主,义务不妥善履行便会导致家庭利益受损,个人也会因为家族败落而得不利益。熟人社会中人们相互间知根知底,任何不当的行为便会招致人们长期的道德谴责。由于人被束缚于土地之上无法离开,家庭型社会和熟人社会的两大特性对“性善论”自然普遍接受。在“性善论”的指引下,足以使人们养成自律的习惯。一方面,我国是家庭型社会,家国一体决定了整个社会以义务为本位。“人性本善”对人们提出了许多道德礼仪的要求,在整个家庭中更多考虑家庭整体的利益扩大,而非个人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我国属于农业社会,长期以来重农抑商。在“性善论”基础上,社会提倡“君子淡薄名利”的价值观,提倡人们少争夺、多相让。由于持性善论,我国古代贤哲谆谆教诲百姓要在内省中完善自我,进而完善社会。他们把人视为义务人,把争取、捍卫权利视为羞耻的事情。《论语》中提出的许多戒律,如“君子无所争”、“见不贤而内自省”等,都是要求人们尽义务,没有任何权利的观念。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对权利漠视,遇有不平之事,人们大多只能忍气吞声。传统的法律是用来“去私”的,是为了国家权力的实现来限制个人权利的。

2.公民权利置于西方社会。西方文明发端于罗马、希腊等领域地区,人们发展交通和开展贸易,属于海洋文明,不同于我国的农业文明。西方社会在交通贸易中逐渐产生了远距离、长时间的利益交换,形成商业文明。各种商业制度如合伙制度、信用制度等纷纷产生。这种远距离、长时间的交易,加上西方社会属于陌生人社会,相互之间了解较少,商人往往

(下转第71页)

(上接第69页)

重利轻义,难免会对人的善产生怀疑,“性恶论”符合了人们的心理。基于人性之恶,人们有为恶谋利的冲动,因而就必然需要有法律来保证每个人的利益不受到他人恶的侵害。商业文明下交通贸易、商业活动频繁而农业活动较为有限,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国商业贸易的发达程度。为了保证商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统治者不断完善法律,以保护公民权利。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没有我国那样严格的家长制,家庭观念较为淡薄。同样,西方社会法律的产生也绝非来源于圣人为公共福祉制定,相反,“在西方的法律观念中,人作为个体的独立存在,理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法律是有理性的个体的共同选择的结果,法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保证个人权利的实现。”而相信上帝便意味着相信“原罪论”,相信人性本恶,人生有为己谋利的冲动。具有理性的人为满足个人需要,保证个人权利的更好实现,主动选择法律。就法律的作用而言,不外是对于种种有关公共幸福的事项的合理安排,法律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由管理社会的人所公布的、以共同福利为目的的理性的命令。西方强调法律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作用,注重的是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并管理社会生活,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和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随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开宗明义地宣告“、、自由和压迫反抗都是不可剥夺的权利”。现代公民权利便由此滥觞。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性恶论”而产生的法律与法律本身的人文关怀并不冲突。

文化理念的差异使中西方文化各放异彩,而其中人性善恶理论假设的不同深刻地影响着中西方人的法律观念,集中表现在对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上的态度的迥异。国人依赖权力,将权力作为主持公平正义的武器;西方人对权力深感不安,深信任何权力都将遭到滥用。国人崇尚修身养性,以言利争利为不齿;西方人崇尚个人本位,誓死悍卫个人权利。由此,就法律而言,我国缺少制约权力的公法,也缺少捍卫公民权利的司法。□

参考文献:

[1]李帆涛:简析儒家的“人性善”与人治,创造,2003,7.

[2]柏拉图著,张智仁等译: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亚里士多德著,吴彭寿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4]张敏:人性善恶论对中国法治影响的比较分析,文教资料,2009,10.

[5]杨莉:谈人性善恶观对中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巢湖学院学报,2007,4.

[6]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性质,使其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必须能被其观众把握并非此则不能实现功能。于是,影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会借助于人物的内心独白、面部表情、体态动作和配乐的音响效果等符号予以揭示。尤其在表现人物情感或情绪心理活动时,音乐元素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理描写的音乐可分为客观性的“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有声源”音乐应用较少,“有声源”音乐有的是为了增强场景的真实感,有的是为了表现强烈的心理描写,就像影视剧中突然爆发的一声雷鸣,还有的应用于“回忆”之类的心理描写,像电影中的蒙太奇,而这里只是将视觉转化成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效果上。“无声源”音乐多半以音乐为中心主题,主人公多半只有动作没有语言,用音乐加动作来表现角色的心理,或是刻画角色极其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情感悸动。这些情感是很难用语言说清楚的,但用音乐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再加上人主观的联想,会得到很微妙的奇特效果,往往胜过单独的语言描述,能够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功效。

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并不总是辅助性的,随着外在的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不断交替,画面与音乐的表现地位也随之呈现出主辅的不断交替,从而更恰当准确地表现出影视作品的思想。

三、两者的统一

要想将音乐主题和影视主题完美地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影视主题的色彩,这样才会为音乐主题创造条件。只有主题统一,才会进一步做到音像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真正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内涵。只有真正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内涵才有可能写出与影视文学的思想内涵相匹配的音乐,才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影视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影、视、像”,共同表现好影视作品。而对于音乐制作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并熟悉各种音效的色彩,准确把握音乐出现的时间和长度,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处理方法。唯有这样,才能做出与影视相吻合的音响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晓:锦衣夜行——

—电视剧《青衣》音乐分析,中国音乐,2004.

[2][日]渡边护:音乐美的构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一、西方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四)“复杂人”假设 美国行为学家沙因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且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之外,又提出了“复杂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有复杂性而且有不确定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动机、工作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沙因基本上将人性的各种情况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式。 二、中国早期人性假设 (一)“性善论” 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不是从外部给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的。[1]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管理者应该施以仁政,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应加以引导,使其顺应自己的统治。 (二)“性恶论” 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他的思想与孟子截然相反。“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生来是恶的,肯定性恶是人的固有的本质,主张对人的管理办

浅谈“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现象

浅谈“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现象 “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从广义上来说,这是有权的人与无权的人不能平等相待的现象,是由于特定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扭曲的权力观。在中国古代不发达的生产力的背景下,人总把一切归因于天,天是一切的决定力量,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官员的权力受命于皇帝,也就是间接受命于天,官员成为权力的化身,老百姓就会对官员产生敬畏感,不是对官员本人敬畏,而是对权力的敬畏,因为权力就是天命。所以老百姓不敢轻易挑战权威,几乎一切顺受成性,官员掌握一切决定一切,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以官为本的社会意识大行其道。其实人人敬畏的只是权力,一旦没有权力了,也就失去了光环。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民主社会,已不再是君权神授,而是主权在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官员应该权为民所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拥有权力的人应该更加谦逊而不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使有权者与无权者相对等。但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权力的人与无权力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封建官本思想这种社会意识带到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所以使现在有权人与无权的人之间不对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当然,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存在也使得此种现象具有存在的土壤。 从狭义来说,这是领导与下属关系不真正融洽的一种表现。领导与下属这一对矛盾,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在这对矛盾关系中,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是必然的结果,是最终的归宿。领导拥有绝对权力,说一不二,无论是领导的私事还是工作,总会忽略甚至侵犯下属的的个人利益。作为下属,自然是不敢吭声,即便是与领导交流,也未必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碰上个脾气不好的领导,那所谓的“绝对恐惧换来绝对忠诚”,下属必然是唯唯诺诺,造成忠诚能干的假象,实际上他们心中怨恨更甚。纵然有些领导懂得驭人之术,能够恩威并重,既让下属用命,又能令其不胜感激。但是在如今的权力运行机制下,这样的领导能有几个,这样的感激之情又能持续多久。所以领导一旦下位,下属接班继位,积怨就会爆发出来,天就变了。老领导的话不好使了。下属与领导的关系总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这是由于权力的运行机制导致的,所以这种微妙的关系必然不是一种真正融洽的关系,再加上我们扭曲的权力观,人走茶凉的事也是顺理成章了。 想要彻底解决矛盾,有三种方法,最直接彻底的就是消除矛盾双方,把这旧的矛盾关系转化为新的矛盾关系。其次,一方吃掉另一方,使矛盾的性质发生改变。最后,矛盾双方达成妥协,维持矛盾的性质。在解决领导与下属的这对矛盾关系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彻底抛弃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把上下级关系变成忘年交,使前辈给晚辈以恩惠教导,晚辈对长辈报以尊敬崇拜,那领导和下属关系的一切结果就全部不复存在了。但是在当今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权力观下,这种解决方法似乎是不现实的。那只能使矛盾双方进一步妥协,为此制定三个原则:第一,上级与下级要经常用心沟通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 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 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考

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考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人性的善恶一直争辩不休。各派或每一个给“人性善恶”下定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也都暗含或明示地认为人性是善是恶应该或可以有一个为大家所承认的答案;但观点各异这一事实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善是恶这一问题并没有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答案。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了几个定义:一、何为人性,它侧重于人的自然性还是社会;二、善恶指什么以及二者的界限;三、评价人性善恶的标准及时代背景。我认为人性一般指人的自然属性,即未受到社会影响(包括先天遗传)的纯粹动物属性。因为在社会中,人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他的本性也在明了或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在此条件下研究人性的本质是不妥的。但人自生命形成到归于泥土无不受到社会的影响、改变,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去研究人性,也就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与现实价值;再者,自人类形成之日起,纯粹自然属性已不复存在,考察早期生命的本质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所讨论的人性侧重于社会性。关于善恶的定义,我认为善是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满足自己的行为,恶指牺牲他人的利益而追求满足自我欲望;同时我所说的本善论或本恶论并不是忽视另一方,而是指在两者都存在的条件下哪一个占主导地位。最后,评价善恶的标准在于是否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同时,在主张集体主义的我国,人性善恶也就不自觉的增添了一些因素,这一点必须考虑进去。 我主张人性本善论。人自出生起,他的性格、本质便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父母、祖辈与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性格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性应该是善的,先辈中可能有部分人思想是恶的,但绝大部分应该是善的,否则,一个种族不可能延续下来,它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泯灭。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性格也应该是善的。当然,这个因素只能说明人诞生时性格中包含着善的成分,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根本的。第二个因素便是社会环境(是指广义上的社会环境,包含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无不主动或被动的社会化,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改变自己,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如何生存,那些不能适应社会的便被社会无情的淘汰。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改变并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明了了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开始讨论社会环境的善恶。究竟怎样的社会才能说是善呢?我认为凡是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便是一个善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受到社会的各种教化,受到伦理道德、法律、各种习俗、社会舆论等的制约,从而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性中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人们为了各自的发展,不得不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个人在追求自己欲望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损害了他人利益,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良心”,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我国,集体主义不断深入人心,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也是人性善的一种表现。有人会用当下中国道德不断滑坡,各种道德底线不断被挑战来反驳性善论,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说明人性是恶的,如果社会体制够完善,小悦悦事件便不会发生,长江大学学子英勇救人后的那心酸一幕也不会发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善人们都不敢为,这与人性本善并不矛盾,况且,那只是少数人的做法。 法学一班:杨涛 2011214388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论特别权力关系

收稿日期:2003-11-04  作者简介:伍劲松(1969-),男,湖南永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讲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N o.4,2004JOURNA L OF S OUTH CHI NA NORM A L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 E DITI ON )2004年8月Aug.,2004 论特别权力关系 伍劲松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排斥法律保留原则、否定司法审查,有侵犯人权、蔑视人性尊严之弊 端,应予以彻底检讨与反思;要修正与抛弃不合时宜的落后理论,以维护人性尊严,保障基本权利,实 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特别权力关系;人性尊严;法律保留;基本权利;行政救济 中图分类号:D922.1;D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4)04-0024-06 近几年来学生将学校告上法庭的事例层出不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科技大学的田永考场舞弊案、北京大学的刘燕文毕业证书案以及重庆邮电学院怀孕女生被开除案。这些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此表示高度关注。作为法律学人,我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案件的结果,更为关心的是这些案件背后所隐含着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笔者拟从人性尊严、法律保留、基本权利、行政救济等视角对此理论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特别权力关系之界定 特别权力关系又称特别服从关系,为行政法学上专有名词,是指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为实现公法上的特定目的,行政主体在必要的范围内对相对人具有概括的支配权力,而相对人负有高 度服从义务的行政法律关系。[1]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滥觞于19世纪君主立宪时代的德意志,是为 说明君主与其官僚之间的统合关系而设的。其后被日本全盘接受,并扩大其范围后传入中国,从战后到今天,一直影响着我国的行政法理论。 所谓“特别权力关系”是相对于人民与国家之间存在的“一般权力关系”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公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至于一般人何以会进入特别权力关系之中,实际上大都属于社会共同生活中非常自然之事,且大多系因遂行宪法所保障之基本权利。传统理论将特别权力关系之成因归纳为:法律规定、当事人自愿和特定事实之发生,实有变相为特别权力关系合法化或正当化之嫌。其实,令人非难的应是该关系之本身,而非特别权力关系之成因。特别权力关系大都存在于学校与学生、监狱与在押犯人之间、国家与公务员、军队与军人、强制戒毒机构与戒毒人员、实 施强制隔离时发生的医疗机构与传染病人以及某些营造物及其利用人之间。[2]4 2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与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得就是整体与谐论与二元对立论得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得灵与肉就是与谐统一得,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得泛道德主义与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得一面与野兽得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得她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得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得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与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著名得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得,“适合于人得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就是人,什么就是人给自己提出得目得,以及达到这个目得得方法、而对您得目得,这就就是全部道德学得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得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就是任何道德学说得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得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得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得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与告子得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得思想都就是对这三种观点得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得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得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就是自然本能上。孟子并非完全忽视人得本能欲望,只就是她认为这不就是人得本质。孟子认为告子得瞧法会混淆人、犬、牛等各种动物得区别,她从人与动物区别得角度来论述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就是善得,她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就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就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并不认为人生来就就是正人君子,只就是认为人性内天生含有善得因素,如果不受环境得阻碍,加上自身加强学习、修身养性,人之善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出来、孟子一方面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但另一方面她又认识到大多数人实际上就是成不了尧舜得。她认为人都先天存有“仁义礼智”四种善良本性得因素,但就是一般人并不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仍然等于禽兽,只有少数圣人君子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因此孟子在政治上寄希望于君贤臣忠民顺,以正君为本。“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下》)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以某种希望与尊严,也造就了为数较少得明君清官,但却为人治、专制等级制提供了合理化得基础。 荀子就是中国性恶论得代表,其性恶论得基本观点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得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就是社会纷争与动乱得根源、因此,她认为,人性只能逆(即改造)而不能顺,只能化不能因。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得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她认为人虽然有求利求乐之恶端,但同时人还有智能,因此任何人通过学习礼法与道德修养都可以成为圣人。“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

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程论文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学生姓名母佳哲 学号2010125026 所在系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班级2010级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

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母佳哲 内容摘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社会的性质,而且社会也应该为社会成员谋取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工具,理想的社会应能提供给人们最大限度的自由以及满足人们发展的客观条件从而保证最大数量的幸福,人的内在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因,人与社会是矛盾共同体,相互依存,互生互动,唯有和谐共生才是发展之道。 关键词:社会个人生产力人性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①众所周知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这里是说人类是从属于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人类天然的形成了一个组织,且不依据他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产生的一个统一性与对立性相交织的有机整体。“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中就有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一词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的最早连用,意指村民集会。“社”原址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今天我们理解的社会的概念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组织机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变化发展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形式上的变化交替已经使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其整体内部的分布上出现了种种裂痕,但社会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并不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开始一个全新的阶段②。任何时期的发展都是由那个时期某种特定的形式占据优势从而在整体中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诸如生产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等。就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层网来说,从原始社会起历经的几个社会,已经从单纯的合作关系逐步转变为复杂的带有个人因素的合作关系,起初这个社会是一种暂时的和不稳固的结合,接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及私有制概念的产生,人的私欲进一步膨胀,已无法维持旧的生产关系,随即那种原始的单纯的生产关系开始土崩瓦解,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变迁,来自外界环境的压迫,人的思想也逐渐转向从最初的生存需求转而寻求一种崭新的方式来维持个人发展,这就相当于斯宾塞认为的人类社会逐步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进化,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到确定状态的发展,这些不同的需求成为了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1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浅谈基本自由权的优先性与人权——读罗尔斯《正义论》有感

浅谈基本自由权的优先性与人权 ——读罗尔斯《正义论》有感 摘要:基本自由权的行使所等达到的程度,往往能体现甚至决定人权的行使程度。因为在任何时候,一个人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和权利,其人权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基本自由权,就是人行使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的权利。 关键词:基本自由权正义论优先性人权 罗尔斯《正义论》所描述的正义是社会制度上的公平和自由,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义优先于社会整体福利以及对等、自由和权利的捍卫即是正义。其所定义的基本自由权主要包括:政治自由(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良心自由、结社自由、人身自由(免受心理迫害和身体攻击)、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免于任意逮捕的自由。而人权有几种不同的学说,一是指人之所以为人所具有的权利,它使人能够充分发展和利用其作为人的品质、智力、才能、良知及满足精神需要等基础;二是权利最一般形式说,认为人权是人的社会权利和私人权利的抽象和概括,主要表现为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权和经济、文化以及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正当权利。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排除了民族、国家、性别等差别,特别是阶级差别。它包括了一切人的具有普遍性的人的权利;三是需求权和自由权统一说,认为人权是指一切人满足自身需求,享有人身自由,并自身

以外的任何事务发生不同的联系的资格和能力的总和,是社会的人的权利与人的社会权力相联系不断发展的统一体。它是有人类生产劳动以满足物质需求所决定的,具有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人权的内容与罗尔斯所定义的基本自由权是相包容的,但基本自由权是从平等的角度说的,它主要强调的是公平和平等,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体制来保障机会平等的格局。其倾向于社会制度上的正义性,可以说罗尔斯所定义的基本自由权要求捍卫个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以及恰当地分配权利义务和利益;而人权似乎更加强调人应该具有之所以作为人的权利以及如何保障这些权利得以实现。其倾向于如何使人的生存和发展追大限度的人性化,即使人充分地发挥和发展人的品质、智力、及满足精神需要。它未着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机会平等与竞争的问题。从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都有同等权利享有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的整个体系,此体系与所有人拥有的类似自由相容;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他们(1)在与储存的正义原则相一致的条件下有利于最弱势群体的最大利益;(2)在公平的机会平等的条件下,与向所有人开放的职务和地位相联系。可以看出,基本自由权和人权有如下联系: 一、人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人之所以为人而具有的权利,为人权。这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应当且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比如说,人每天都需要吃、喝、拉、撒、睡等。这些权利既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习以为常的。进一步说,人满足了吃、喝、拉、撒、睡等需求之外,还要繁衍后代、工作和其他物质和精神活动;

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 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

浅谈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权力之比较

浅谈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权力之比较 窦佳雯H10800104 公共管理一班 摘要:当代社会纷繁复杂,中国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尤为混乱,因此很多不良行为诞生了,面对这些行为,整个社会给予了权力和道德的制约,然而这两种制约方式既互为补充,又相互牵制,我浅谈一下二者的比较。 关键字:权力制约道德制约比较 (一)权力制约 权力是影响、支配、控制他人的能力,权力来源于权利。权力的取得只有两种形式,要么是授予,要么是攫取,授予的权力是合法的权力,攫取的权力是非法的权力。要制约权力,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就是分权,包括纵向分权(中央和地方分权)和横向分权(政府部门内部分权,如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分权),以及权力的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以权利制约权力,权力必须为权利服务,而不能反过来侵犯权利。 要制约权力,就必须通过立宪的方式,把上述体制固定下来,使行使权力的人也不能更改,并保证司法的完全独立,同时给予人民多方面的渠道提出自己的诉求,保护自己的利益。 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胡长清身为江西省副省长,并先后担任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本应模范遵纪守法,但却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行贿人谋取利益,权钱交易,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2000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胡长清死刑,同时下达了执行胡长清死刑的命令。2000年3月8日,胡长清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胡长清的例子是国家强制性权力制约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国家司法权、审判权将胡长清绳之以法。由于胡长清身居高位,普通的道德制约已经无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制约,所以权力制约的效能则就显现出来了。也正是由于权力制约具有的强制性,才使得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得以制裁。 所以,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相比,更具有强制性和执行性。 (二)道德制约 道德是行政人员真正正当用权的基础一般说来,行政人员是行政权力的载体。而权力一经和人结合,权力就被人格化了,而掌握和行使权力的人是千姿百态的,不仅思想、能力上有先进和落后、强与弱之分,而且道德上也有优劣之别。因此,任何权力行为都蕴含着掌权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标准。如果行政权力的掌握和行使者没有什么道德和人格,或者他在道德上有重大缺憾,那么在使用权力时就很 难保持权力的公正,也容易使权力陷于腐败,即使有时公正用权,也可能是慑于法律的威慑。而如果行政人员在道德上是高尚的,那么他在用权时不仅会依法用权、依职用权、公正用权,而且会自觉保持道德良心,考虑用权的社会效果,维护政府形象。在使用权力时就会受道德良心支配而自觉矫正自己可能“出格”的某些不良行为,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因此权力所以腐败,有些现象不是法制不健全的问题,而恰是掌权者道德沦丧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道德力量作为基础,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可能因慑于法律的威慑而正

人性善恶论

人性善恶论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初生伊始,体内就存有种种善的因素,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这“四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但是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是没有教养过的东西,都不会是善的。在这儿,他的意思就是人在出生时,本质上就是恶的,和孟子的观点正好相反。西方的很多哲学家也都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性本恶,如阿奎那、但丁、马基雅维利、马丁﹒路德、加尔文、斯宾诺莎等,基本上,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由于他们宗教文化的影响。 我认为人生来是无所谓善恶的,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一切活动都靠的是求生的本能,这个时候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根本上并没有善恶之分。就像两只花猫,你能说这只猫是好猫,那只猫是坏猫吗? 对于一个自己不能思考的东西,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们所谓的善恶,我们怎么能说他是善或者恶呢? 更何况我们对于善恶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一切概念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为定义的,没有任何先天的成分,是社会的产物,不属于社会的动物和人是没有办法具有这些东西的。而且善恶的划分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内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心中的善恶尺度也是有所差异的。人们用不同的价值尺度衡量同样的事物,得出来的结论当然也是不同的。 人的意识来源于现实世界,人所有的情感,观念都来源于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离开了社会,没有后天的教育,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狼孩,狼孩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完全和狼一样,不同于人类,就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是狼的环境,他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人类的意识,具有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除了身体长得像人,他再也没有和人相似的地方了。所以说,影响一个人品质的形成不在于他先天的因素,而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先天基因影响的只是人的性格,而不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善良与否,在于他所接触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是否良好,根本没有所谓人性本善或者本恶之分。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又承认人的身体内有其他成分,若不加以控制就会通向恶,人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也就是说,他也承认人的善恶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他将人性中自私和欲望的部分排除在人性之外,他认为这些人和动物相似的部分不应该是人性部分。在这里,其实他对人性的定义已经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人性了,他认为人性只是人身体内善良的部分,而不包括其他部分,可是我们所说的人性是指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并没有说它是善是恶,既然定义不同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同的。 荀子和西方的哲学家们都认为人性本恶,但是荀子的性恶论又有异于西方人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的部分在于人都有求利求乐的欲望,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是由于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也有一部分人和荀子的观点一样,认为人的欲望是人恶的本源。西方人的这种思想源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基督教的原罪说根植于他们的文化中,所以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因为有欲望,所以本质上是恶的。 但是人要生存于这个世界就必须获取生存资料,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在获取生存资料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人们认为这种冲突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又由于这些冲突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我们将欲望归结于一切恶的本源。可是人的欲望本身是没有错的,这是自然法则,是人自己不能决定的自然规律。 人要生存,就必须进入社会,进入社会就避免不了和其他人争夺资源,没有人喜欢竞争,但是为了生活却必须竞争,这不是人的错,也不应该作为评价人善恶的标准。善恶只是人类为了社会协调稳定和更好的发展,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人

浅谈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对我国管理实践的意义

浅谈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对我国管理实践的意义 随着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关于人性假设的问题也应运而生,且不断发展。从以泰勒为代表的经济人假设一直到复杂人假设,我认为不仅体现管理理论的发展,本质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伴随着西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发展,尤其是人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模式、程度的不断变化,会直接影响这个时代或阶段的人的心智模式,我称之为价值观、人生观。如经济人假设就是产生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 那么西方人性假设的演变对我们国家现在的管理实践有何积极意义呢。 首先,我认为一个管理者持什么样的人性观点,对他的管理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人性的理解,我更愿意视为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外向拓展。我们大家都知道,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性也总是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政治形态的特征,因此人性虽有一定的稳定特质,但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任何一个人关于人性的观点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所决定的,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步,所谓与时俱进也包括这个道理。曾仕强讲《中国式管理》也包括这个意思,他说中国式管理就是修己安人,不修己何以安人呢?修己也就是要不断提高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把握社会形态、发展方向、人性心理的能力。而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注重对社会的理解,对社会发展影响人的群体心理的认知,那么就无法有的放矢的实施科学管理。 其次,我认为应当从西方人性假设的演变中吸取合理的成果,为我所用。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与西方工业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基础和形态,但也有很多共同的性质。尤其是现在我们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假设理论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有其一定的价值,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其合理的成果和价值。如目前社会人观点对我们的管理实践就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机械的照搬这一套理论,或单纯的参照哪一套人性假设,因为一来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且非常复杂。这些年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阶层的分化和人员素质分化一样都很严重,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传统文明经过七八十年的断代之后有续接的迹象,普遍的精神信仰从狂热到冷却到迷失,公民意识尚未真正确立等等,使得我们现在的国情用任何一种人性假设来指导管理实践都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二来任何一种人性假设都存在其缺陷,就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未必所有高层次的需要就一定要以低层次需要为基础。例如我国古代孔圣人的弟子颜回,虽然很贫困,但依然很逍遥,很好学,对精神追求超过了基本的生存安全的需要。再如,过分的强调社会人,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漩涡之中,而无法真正提高生产效率等等,因此我认为应该积极的吸取西方人性假设的合理成果,为我所用。 第三,我认为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来借鉴西方人性假设理论。所谓国情,即国家的情态、情势,也是社会发展形态,这些社会发展形势反映在人的心理,影响并形成了这个时代或阶段的人的心智模式、人性心理和人生观、价值观。而最大限度地把握这些,对管理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国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人民主人翁精神高昂,政治参与度极高,自觉性、主动性、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明显增强,因此,那个时代管理应更多的考虑精神荣誉的激励,倾向于自我实现,而我更愿意称之为政治人,而不能单纯的用经济利益刺激,随着改革开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阶段就应该重视经济利益的刺激。同样,卫生系统也存在这样的情形,从建国之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卫生资源投入占GDP的6%,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强,政治参与度较高, 组织关心甚为重要。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阶层都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但卫生这一块的财政支出却比例下降,据统计2006年财政支出仅2%左右,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