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语方言十大特色

粤语方言十大特色

粤语方言十大特色
粤语方言十大特色

粤语方言十大特色

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粤语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

特别上口和押韵。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汉语。由于汉人入粤很早,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保留古汉语的成分就越多。有些口语词在中原地区消亡了,却保留在粤语方言仲。如“索气?是西晋时的汉语口语,中原地区早不用了,粤语方言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类语词直到今天,还是沿用中原语音来读,如“来”,粤语方言念作“黎”。粤语方言中很多是古汉语,例如:?

食(吃)、行(走)、走(跑)、着(穿)、面(脸)、饮(喝)、俾(给)、斟(倒)、怒(骂)、晓(知道)、翼(翅?膀)、晏(迟)、滚水(开水)、倾偈(交谈)、下昼(下午)、趁虚(赶集)等等,都是古汉语。

三是与吴越(楚)语言有许多相近之处。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等等。粤语称美好事物为“赞”,如今苏州、宁波等地仍用此语。粤语的“咁多”,实为吴越的“介多”。粤语自称我们为“我哋”,吴越“侬哋”,“侬”是吴越古音。吴越语的“黄、王”读音不分,两广的白话也同样如此。

四是特殊词汇很多。如“菜”叫“餸”,“能干”叫“叻”,“什么”叫“乜嘢”,“睡”叫“瞓”等。广州人喜爱创造形象生动的俗语和俚语统称为惯用语。例如:八卦、即爱管闲事,爱讲是非;牛一,戏称生日;手信,送与亲友的礼物;醒水,指机灵;咁串,相当于趾高气扬;执生,指看着办;执笠,指商店倒闭;生猛,指生气勃勃;千祈,指切切不可大意;扮嘢,指卖弄;坳撬,指不顺畅,有龃龉;沙尘,指轻浮,骄纵;纹路,指条理;拍拖,喻为恋爱;拥趸,指坚定的拥护者;俾面,为赏面、给面子的意思,等等。粤地名多用涌、沥、甫等;称小东西用“仔”,如“刀仔”、“凳仔”、“人仔”等;称外国的东西为“番”,如叫老外叫“老番”等;粤语方言将车船停靠叫作“埋站”,结账叫做“埋单”。??

五是吸收外来语成分多。唐宋时期吸收阿拉伯语,如邋遢(赃),清至民国时期则大量吸收英语,如波(球),呔(车胎),的士(出租车),花臣(花样),菲林(胶卷),士的(拐杖),士巴拿(扳手),买飞(买票)等。特别近年来,粤语方言的发展变化较大,吸收很多外来语,词汇创造量十分丰富,甚至将英语直译成粤语方言,如将party说成“派对”;show说成“大骚”;cool说成“酷”;等等。?

六是词语结构特殊。粤语方言的名词重叠成分多。如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眼白白(睁眼)等;或者将动词、形容词重叠,如搞搞震(搞事),湿湿碎(琐碎)等。

七是喜欢倒装。如普通话的“要紧”,粤语方言说成“紧要”;粤语方言将“客人”说成“人客”;将“公鸡”说成“鸡公”;将“母鸡”叫做“鸡婆”、“鸡项”。等等。这些用词都带有古越语痕迹。

八是语法颠倒。粤语方言含双宾语的句式,语序排列正好同普通话颠倒。如普通话习惯说“我给你送礼物”,粤语的习惯说法是“我送你礼物俾你”;普通话说“你先吃”,粤语方言说“你吃先”,等等。粤语方言是“主语+谓语+直接宾语(事或物)+间接宾语(人)”,两个宾语的语法词序与汉语不同,如粤人喜欢说“我年纪大过你”,中原人则说“我年纪比你大”。

九是喜用民间俚语。请看下面一段粤语方言:昨天“潮流兴”“炒更”,今日有兴“跳槽”。今日“老细”“炒你鱿鱼”,听日话唔定你会“炒”“波士”。所以你要自己“执生”,就係“食自己”。上一段话尽管你每只字都认识,但其中的意思只有懂粤语的人才明白,粤语方言的奥妙堪值品味。?

十是颇具特色的歇后语。粤人在日常言语中喜欢掺进生动、幽默、谐趣的歇后语作为口头禅。如:扮猪吃老虎----诈傻扮懵;年晚

煎堆----人有我有,等等。一些歇后语的表现手法也非常丰富,有比喻性的,如“?

蚕虫师爷----自困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牛嚼牡丹----唔识花共草”;有假借性的,如“死鸡撑饭盖----死顶”,“半夜食黄瓜----唔知头定尾”,“隔夜油炸鬼----没厘火气”;有双关性的,?

如“打破沙盆----问到篤”,“二打六----未过斤两”,“黄皮树了哥----唔熟唔食”,“无掩鸡笼----自出自入”;有谐音性的,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有典故性的,如“姜太工封神----漏了自己?

”,等等。?

(抄自《俗话广州》一书)

广州话大全

广州话大全(完善紧) 喇——了谂——想乜——什么掂——定既gie——(的)「啲」、「嘅」、「攞」、「揸」、「嘢」、「冚」冇——没有 疑问词: 乜水——什么东西(带有鄙视)指代、人物 我——我 你——你 佢——他 我哋——我们 你哋——你们 佢哋——他们 人哋——人家、别人 呢度——这里 嗰度——那里 边度——哪里 呢——这 嗰——那 咁样——这样、那样 点解——为什么 第日——改天 第次——下次 乜嘢——什么 乜——什么 几多——多少 边——哪 咁好——这么好 阿爸——爸爸 阿妈——妈妈 阿哥——哥哥 阿嫂——嫂嫂 阿爷——爷爷 阿嫲——奶奶 阿公——外公 阿婆——外婆、老婆婆 阿叔——叔叔 老豆——爸爸 老妈子——妈妈 家姐——姐姐 大佬——哥哥 细佬——弟弟 森抱——媳妇 舅父——舅舅

仔仔——儿子 女女——女儿 契爷——干爹 契仔——干儿子 寡佬——单身汉 后底乸——继母 太子爷——少东家 契弟——王八蛋 老坑——老头 老嘢——老东西,老家伙 老姑婆——老处女 基老——男同性恋者 老细——老板 老千——骗子 后生仔——年轻小伙子 后生女——年轻姑娘 靓仔——漂亮的小伙子 靓女——漂亮的姑娘 细路——小孩 细蚊仔——小孩 臊虾——婴儿 马仔——打手 事头婆——老板娘 事头——老板 塞——孙子的儿女 麦——孙子的儿女的儿女 老襟——两姐妹同一个老公 老顶——上司 乸型——娘娘腔 系:是 距地:他们 距:他 佬:人 攰:累 睇:看 地:[不知道该怎么翻译] - =! 唔:不 D:点 俾:给 野:东西 嘅:的 返工(上班)收工(下班)揾食(谋生)人工(工钱)出粮(发工资)搞掂(搞妥当)搞弯(弄糟糕)就手(顺利)捱夜(熬夜)空姐(飞机女服务员)钟点工(计时工)揾工(找

粤语方言词汇list

指代人物 我(我)你(你)佢(他) 我哋(我们)你哋(你们)佢哋(他们) 人哋(人家)呢度(这里)嗰度(那里) 边度(哪里)呢(这)嗰(那) 咁样(这样、那样)点解(为什么)第日(改天) 第次(下次)乜嘢(什么)乜(什么) 几多(多少)边(哪)咁好(这么好) 阿爸(爸爸)阿妈(妈妈)阿哥(哥哥) 阿嫂(嫂嫂)阿爷(爷爷)阿嫲(奶奶) 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 老豆(爸爸)老妈子(妈妈)家姐(姐姐) 大佬(哥哥)细佬(弟弟)心抱(媳妇) 舅父(舅舅)孙(孙子)仔仔(儿子) 女女(女儿)契kei3爷(干爹)契仔(干儿子) 寡gua2佬(单身汉)仔(儿子)女(女儿) 后底乸(继母)太子爷(少东家)契弟(王八蛋) 老坑heng1(老头)老嘢(老东西,老家伙)老姑婆(老处女) 基老(男同性恋者)老细(老板)老千(骗子) 后生仔(年轻小伙子)后生女(年轻姑娘)靓仔(漂亮的小伙子)靓女(漂亮的姑娘)细路(小孩)细蚊仔(小孩) 臊虾(婴儿)马仔(打手)事头婆(老板娘) 工作交际 翻工(上班)收工(下班)揾食(谋生) 人工(工钱)出粮(发工资)搞掂(搞妥当) 搞弯(弄糟糕)就手(顺利)捱夜(熬夜) 空姐(飞机女服务员)钟点工(计时工)揾工(找工作) 做嘢(干活)捞边行(搞什么行业)一脚踢te/g3(一人承担)轮更(轮班)看更(看门)起屋(盖房子) 揸za1车(驾驶汽车)熟行(内行)熟手(老练) 车衫(缝衣服)夹手夹脚(一起动手)执头执尾(收拾零碎的东西)

搏命(拼命)癐gui6(累)差池(差错) 撞板(碰钉子)松人(溜走)走人(溜走) 炒鱿鱼(解雇)开OT(加班)秘捞(兼职) 手信(小礼物)人客(客人)生埗(陌生、生疏)老友记(老朋友)仇口(仇人)托大脚,擦鞋(拍马屁)危ngei1(求)畀面(给面子)制(肯) 得闲(有空)冇几何(不常)冇相干(没关系) 唔觉意(不留心)唔话得(没说的)倾(谈) 倾偈gei2(聊天)早晨(早上好)早唞(晚安) 揾人(找人)拍pag3拖(谈恋爱)挂住(想念) 隔篱(隔壁)掟煲(恋人分手)好夹(很合得来) 探tam3(拜访,看望)讲笑(开玩笑) 生活用品 起身(起床)着(穿)除(脱) 浪口(漱口)飞发(理发)电发(烫发) 洗面(洗脸)屙屎(大便)屙尿(小便) 闩门(关门)熄灯(关灯)水喉(水龙头) 瞓觉(睡觉)食(吃)食晏(吃午餐) 食烟(抽烟)滚水(开水)煲(煮) 焗(焖)饮胜(干杯) 餸(下饭的菜)腍nem4(软)霄夜(夜宵) 饮(喝)台(桌子)梳化(沙发) 雪柜(冰箱)傢俬(家具)皮箧gib1(皮箱) 夹万(保险箱)刀仔(小刀)花樽zên1(花瓶) 香枧(香皂)镬(锅)咪(麦克风) 插苏(插座)火水(煤油)遮(伞) 地拖(拖把)电心(电池)洋烛(蜡烛lab6zug1)花洒(1莲蓬头,用于沐浴2喷壶,用于浇花)壳hog3(勺子) 番枧(肥皂)扫把(扫帚)匙羹(小勺子) 褛leo5(外套)大褛(大衣)衫(衣服) T恤sêd1(针织或棉质上衣)裤(裤子)鞋(鞋子) 底衫(内衣)底裤(内裤)高争鞋(高跟鞋) 领太(领带)荷包(钱包)唇膏(口红)

广东话(广州话)完全介绍

摘自广东话学习网,更多请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3a16531741.html,学习学习交流QQ:2458679480

广州话与普通话差异更大,主要有下列六个方面。 一、广州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成分,多用单音节词,而普通话则多是双音节词。例如:尾巴——尾(前边是普通话,后边是广州话,下同);耳朵——耳;脑袋——头;舌头——剧;眼睛——眼;蚂蚁——蚁;焙蟹——蟹;甘蔗——蔗;知道——知;认识——识;容易——易;困难——难;裤子——裤;扇子——扇;被子——被;铁锅——攫;翅膀——翼;衣服——杉;窗户——窗,等等。 二、同是双吉节词,广州话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广州话的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例如:公鸡——鸡公;母午——牛雌;大月——月大;客人——人客;早晨——晨早;喜欢——欢喜;拥挤——挤拥;底下——下底。 三、由于岭南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和补充新内容、新形式的开放性,多文化特色的兼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而又广州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广州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外来语或者以其译音作为新词。例如:客车——巴士;小汽车——的土;球——波;衬衣——恤衫;马达——摩打;胶卷——菲林;小商店——士多;沙发——梳化;传呼机——Call机,等等。 四、广州人喜欢吉祥、如意,所以广州话不喜欢用不雅或不吉利或有忌讳的词语。例如:丝瓜——胜瓜(丝——输);干杯——饮性;苦瓜——凉瓜;鸡脚——风爪;猪肝——猪润;通书——通胜,等等。数字讲究吉利意头,如“2”即“易”,“3“即“生”,“8”即“发”的谐音。 五、保留一些怀旧的生活用语。例如:喝茶——饮茶;理发——飞发;发工资——出粮;钱——银纸;商店——铺头;护土——姑娘…… 六、保留大量古词语和特殊的方言词语。例如:擒掳——蜘蛛;塘尾——睛挺;什么——包呀;他——侄;对——皑;看——瞄;这个——呢个;这里——呢度;铁锅——镑;翅膀——翼;走——行;唱——饮;漂亮——舰;不好——弊;谢谢——晤该;给——异。 语法方面 语法上广州话与普通话亦有差别,往往把状语修饰成分置于动词之后。例如:你先看——你瞬先;我先走——我行先;我比你多——我多过你,等等。还有双宾语的词序往往相反,例如:给你笔——异笔你。 广州话作为最主要的粤方言,干百年来流传至今,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反映岭南风土民情的语言。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广州话除了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部分地区及港澳外,在海外华人让区,广州话是一种使用最多、内聚力和外张力很强的语言,广东人对广州话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直到今天依然是社会上的主要用语。广州话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原来不讲广州话的地区已逐渐使用广州话。在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和澳门,大部分人的母语是广州话。教育、宣传、影视甚至政府部门均以广州话为主。所以广州话作为一种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方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些人企图利用推广普通话来歧视、贬低它是极其错误的。广州话已经流传干百年,7000万人在使用,绝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将不断地发扬光大,永远留存。

广东方言粤语方言有十大特色

客家话版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 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 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 文章读哩几多本?三十零二本; 一本丢落塘,一本丢落井; 井里起银杆,银杆好架桥; 桥上好食饭,桥下好洗碗; 一洗洗到“乌舌嬷”,拿给阿婆养鸡嬷. (注:“乌舌嬷”指地是油嘴滑舌、爱耍贫嘴之人) 粤语版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罗,阿爷睇牛去上山岗,啊…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帮手阿爷去睇牛羊,呀…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捕鱼虾罗,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啊…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划艇撇网更在行.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晚,摘槟榔, 五谷丰收堆满仓罗,老老嫩嫩喜喜洋洋,啊… 虾仔你快啲眯埋眼罗,一觉瞓到大天光,啊… 现代汉语地来历 正宗地古汉语 中国支正统汉语地一支是闽南语原名河洛话,另一支是客家话. 上海话归属地吴语(叫吴语不是因为原来吴国使用这个语言,而是因为现在地吴语区和原来吴国差不多)是原百越族语被河洛话影响后形成地(福州话则是从吴语里分出来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而粤语,是南越族地语言被河洛话和客家语影响后形成地. 北方方言特别是北京话,则是河洛话被满语蒙语大量入侵后形成地.是最偏离古汉语地一支. 关于现在北京话(北方方言)地来源: 目前地北京话,乃是汉语在五胡乱华以后,受到北方胡人以政治、军事力量之影响与压迫而改变音调地结果.南北朝时,北朝统治者是以鲜卑语为北齐之国语,唐代以后,五代十国期间,胡人大量移居中原,北方胡汉杂处通婚以致音调、语法越变越烈.到南宋偏安时期中原已成「胡汉语」天下,换而言之,变种汉语已成定型.辽、金、元三朝代皆以北京为国都北京官话渐渐形成.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北京话已成为汉语系中胡化最深地一支,后满人入关,满人虽习汉语,却使得北京话成为满大人官话,西洋人称为,清代汉语与唐代汉语相比亦即完全走样,音调不仅大变汉字意义亦多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北方方言与北京话又有不同,音调并没有变得那么变态,没有儿话音等特征. 关于现在广东话地来源: 广东话有三大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先讲三大方言地来源,三大方言地来源都来源于中原地汉语,来源于河南、陕西一带地汉语,因为移民地时间、路线不同形成不同地方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粤语PPT讲稿

粤语,又叫广东话,本地人多称为“白话”。粤语是全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方言,一种强势的方言。粤语主要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部分地区及港澳。此外,在美加的华人大部分也是使用粤语。据估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口已有八千多万。 粤语内部又分为好几种地方话和次方言。广东境内有广府话、四邑话、高阳话、吴化话、连山话等,广西境内有梧州话、南宁话、钦州话、玉林话等。这些次方言有的比较接近,彼此可以交际,如广府话与梧州话、南宁话;也有些差别较大,彼此难以交际,如四邑话与玉林话。 由于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且以经济繁荣港澳地区为后盾,粤语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一种强势的方言。粤语的强势地位使粤语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外张力。内聚力是指广东人对粤语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直到现在,粤语在广东仍是社会上的主要用语。粤语的外张力指粤语的使用范围有不断扩张的趋势,广东客家话和闽南话地区的城镇也开始使用粤语。汕尾市是其中一个典型。在改革开放之前,汕尾市是使用闽南话的,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使用粤语。 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就好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相当于谜底。通常只讲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 歇后语是汉语的精华元素之一,广州话歇后语更带有广州话本身鬼马生动有趣的特点,是汉语歇后语中的精粹部分。 爆笑人名 俗语说:唔怕生坏命,最怕改错名。由于谐音,很多人名用粤语读起上来会产生歧义,收到很搞笑的效果。 不过希望在座各位在笑之余,都要认真想想以后帮自己儿女起什么名,一个不小心改不好,就真的害他/她一生了! 粤语的独特词语 在粤语中,有着许多独特的词语,它既不是古越族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汇的遗存,也不是古汉语、古代地方语和外来语,而是独创的词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水脚——旧时将水陆路费或运费称为“水脚”。 食谷种——“谷种”是水稻的种子。“食谷种”即“吃老本”。 卖猪仔——被人出卖。源于20世纪初以前,许多贫苦青壮年被迫或被诱骗到国外做苦工,因为一签合同就被迫上船运走,失去人身自由,犹如卖猪仔。现在此词语已泛用,如明明买票搭这台公共汽车,后被“车主”转卖到另一部公共汽车,也称被“卖猪仔”。 红毛泥——水泥。广州人称西方人为“红毛”。又如“红毛贼”。因为水泥最初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故有此称。 化学——不耐用、不牢靠。过去对初现市场的赛璐珞(硝化纤维塑料)因不经用就坏了。因此,凡对不耐用、不牢靠的东西和事情称为“化学”,如有人突然因病逝去,称“啊,化学!” 避讳、意头话 润——动物的肝脏。因为忌讳“干”字,肝与干同音,所以便起了一个与干相对应的词“润”。如:猪润——猪肝 脷——舌头。因“舌”与“蚀”广州话同音,不吉。改称相对应的词为“利”,又创方言字“脷”。如“猪脷”、“牛脷”。现在还引申到人的舌头,也称“脷”。如医生诊病时,叫病人“伸条脷睇睇”。

粤方言

粤方言 广东地区现在通行的三大方言,即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就是各个时期迁入广东的汉语方言与当地土语融合的结果。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广府话”或“白话”。“粤”虽是广东的简称,“粤方言”却并非指广东境内的所有方言,而是指一种流行语广东、广西境内,以及港澳等地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大方言。【1】 一、粤方言的形成与分布 在秦代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基本上是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和疍家等,经济落后。直到公元前222—前218年,王翦(jian)、任嚣、赵佗受秦始皇之命平定百越叛乱,发兵数十万驻守岭南,开始了早期汉语和百越语融合的先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粤方言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2】。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更是络绎不绝地进入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还有的学者认为粤语起源于宋代【3】。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很小。 总之,粤语一方面继承、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汉语的成分。 粤语的分布地域主要在两广,包括珠江三角洲、粤中地区和粤西南地区,粤北、粤西的部分吸取,广西的东南部(如南宁、玉林等地),以及海南岛的一些工矿及临场(如三亚、陵水等地)。粤语在海外的分布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东南亚地区粤语也很流行,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此外,在中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及哥斯达黎加等国,粤语中的四邑话较通行;在非洲的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国,也有粤语的存在。【4】 二、粤方言的共同特点 广东省内的粤方言有不同的分支,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不一致的现象。这里主要叙述粤方言各分支中共同性的一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方言用字等地共同特点。【6】 1、语音方面 总的来说,各地粤方言的语音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复杂性现在韵母和声调调类都比较多。与共同语比较,粤方言的韵母和声母都超出共同语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超出一倍以上。 粤方言的声调是汉语各大方言中最复杂的,其共同特征就是调类数目多,个别地方只有六七个,一般都是八九个或十个,其中以九个声调的地点为最多。九调的地区占整个粤方言区四分之三以上。因此一般都把“九声”作为粤方言的一大特色,如广州话有九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和阳入。【5】 2、词汇方面 (1)总的来说,词汇方面粤方言各地一致性相当高。基本词汇抱愧约占总词汇三分之二的与民族共同语相同的语词和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粤方言特有的词语,在粤 方言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相同的。 (2)粤方言中有一大批本方言自行创新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占不同于民族共同

粤语方言

粤语方言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嘅俚语,哩啲俚语形象又生动咁表现出贴切嘅意思,令人叹为观止。我将尽量收集曾经喺社会出现过嘅所有奇趣俚语俾大家分享。并且对每一个俚语,都作详尽嘅解释同埋细数佢哋嘅来源。珍贵资料,既学到嘢又有接连不断嘅笑料,聪明嘅就唔好错过喇 谐趣俚语杂锦 谐趣一: 知唔知男人有几多种叫法?其实我自己都唔知,因为多到数唔清,下面就列举几个: 最正路就系叫男人 社交称呼都叫先生 死咗老婆嘅叫寡佬 钟意呃女仔嘅叫金鱼佬 下流猥琐嘅叫咸湿佬、麻甩佬 乡下嚟嘅叫乡下佬 国际友人叫鬼佬 有啲女仔气嘅叫乸型 唔中意女人而钟意男人嘅叫基佬 条件好嘅未婚男士叫钻石王老五 冇女朋友叫光棍(喺BBS叫光光) 谐趣二(IIA级): 其实粤语用嚟闹人嘅非粗口都有几多词咖,下面摘录咗一少部分,不过你哋千其唔好乱咁用呢啲词闹人啊。 “茂理”——指傻傻地嘅人。

“木嘴”——同“茂理”其实差唔多意思,都系指一个人傻傻呆呆,不过木嘴侧重于形容一个人嘅外表,而“茂理”侧重于形容一个人的内在。 “粉肠”——“粉肠”系当你睇唔顺一个人时用嚟形容佢嘅,意思都係话佢唔叻得去边。 “顶你个肺”——处于粗口嘅边界,意思同某一个粗口词差唔多,不过语气较轻。 “废柴”——形容一个人系废物。 “碌葛”——形容人好似粉葛一样呆笨。 “水鱼”——畀人揾笨嘅人。 “懵盛盛”、“戆居”——蒙查查 “卖剩蔗”、“萝底橙”——大姑娘30几岁都重未有如意郎君,噉就叫卖剩蔗、萝底橙喇。 “收皮”、“收爹”——都有叫人收声,滚开嘅意思。 “孤寒”——吝啬,缩骨。 “拾吓拾吓”——“傻吓傻吓”,傻傻地。 “洗衫板”——唔使问都知道系形容身材差嘅女士啦。 “死蠢”——相信系人都知道系好唔耐烦噉闹人地蠢啦。 “瘦骨仙”——形容人瘦骨嶙峋。 “骑咧”——形容古灵精怪嘅人。 “Call Lao Ye”——来自京剧“可恼也”,呢个词大家都应该听得唔少,系“岂有此理”嘅意思。 教住咁多先算嘞,费事你哋学坏。 谐趣三: 歇后语欣赏

粤语古典方言-收藏版!

担屎唔偷食:形容一个人非常老实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经过“一大二公”,连自家茅厕的“黄白之物”都要交公分配。而其时欠收连年,就想到多施肥保产量。可是经济生活跟不上形式导致化肥生产产量不足。农民连公家田,自留地施肥都成了问题。于是各地农村公社组织社员成立挑肥队进城“担屎”去了(就连小孩子也在村头田间捡拾牛,狗粪便)以做救急。其后当这些粪肥拿了回来,有些“私”字当头的会“偷”那么些给自家的自留地。而老实人则一心为公,毫无此念头,便被人幽默的冠以“担屎都不知偷食”的美名了。 “混吉” 过去一些小饭馆在客人光顾时,先免费奉上一碗清汤,然后再请客人点菜,以此招揽顾客。这碗“清”汤的内容如何,可想而知,大概只有一点点味道而已。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所以叫“空汤”。因为粤语“空”与“凶”同音,对“空”字是十分忌讳的,于是凡“空”必改称“吉”,于是“空汤”就成了“吉汤”了。虽然“吉汤”没什么内容,但上面漂浮着的一些油星和一点肉味鲜味,对于那些生计无着的穷朋友来说,却仍然有着相当的吸引力。就算混不上饭吃,混碗“吉汤”也暖暖肚子吧。于是他们进入这些小饭馆大模大样地坐下,待“吉汤”奉上,一口气喝了,趁伙计不注意时溜之大吉。对于这种行为,店家也无可奈何,因为汤是免费的,只好骂一声“混吉”作罢。 “巴闭”溯源 广府话里面有一个特别的词语,叫“巴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唔好以为你读多几年书就好巴闭啊!”这里“巴闭”解作“有本事、能干、了不起”;“小小事,唔使搞到咁巴闭、咁大阵像啦!”这里“巴闭”作副词用,表“程度深”、“严重”、“紧张”、“隆重”等意思,含有小题大作、极力铺张渲染的意味;“本来我一个人搞得掂,使乜叫成村人来咁巴闭喔!”这里“巴闭”指劳师动众。 关于“巴闭”一词,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外来词,是音译过来的。其实,它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古汉语词汇。“巴闭”实为宋元时期一个流行词语“巴鼻”的衍变,这种写法在文献上可见。但是借字写音,无法拆分来解释,那它的本字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把柄”二字。此词在今天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解作“被别人得到的做错事的凭据,以此可相要挟”,有点贬义色彩。但在古时,“把柄”单纯就是指“根据”、“凭据”,并没有特指是不好的东西。《说文解字》中有:“把,握也。”“柄,柯也。”柯,即指斧柄。“把”、“柄”合起来,就是“有把握”的意思。“有把柄”就是“有所把握,有所凭借”之意。后引申出“有本事”的意思,属于形容词性。 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及流传,使“巴柄”的“柄”字鼻音脱落,人们便渐渐使用“巴鼻”“把臂”等代之,而传至广府一带后逐渐变成专指“有本事”的形容词,而同时词中的“鼻”、“臂”等音亦归于“一统”,全部变成“关闭”的“闭”这个音。于是,在书写时,广府人便借字写音地用“巴闭”二字来表达“有本事”这个意思了。后来,经过长期的语言发展,广府人更是逐步赋予“巴闭”除“有本事”以外的其他意思了。 “老衬” 民国时期有一本省港流行的故事书《鬼才伦文叙》,署名系衬叔著。该书故事情节多系酒色才气之间斗智输赢的描述。其精妙之处是赢者不但得益、更令输者不敢声张,自认倒霉。凡看过此书或听过此故事的人,在人情世故上多了一个“揾人着数”(占便宜)的心眼(或可叫精明、也可叫古惑),而被人占便宜的人将责任归咎于始作俑者--衬叔,衬叔一把年纪,就被尊称为老衬,故将那一群占人便宜者称为老衬底了。继而就有坊间口语,被人占便宜

(完整版)最快粤语学习(广东话)

粤语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它的词汇自然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共同性。据估计,与普通话相同的词汇接近70%,如果内容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词汇一致性更高,至少有90%。 与普通话不一致的那部分词汇其来源较多,构成也比较复杂,这也形成了粤语的特点。按其来源,可将这些词汇分成以下几类: 一、古词 粤语较早地脱离汉语母体,而且远离中原地区,没有跟上汉语的变化,许多在现代普通话里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在粤语中仍然很常用。如: 畀(给)畀支笔佢(给他一支笔) 黐(粘)呢啲饼好黐手(这些饼很粘) 嗍(吸)嗍一啖气(吸一口气) 佢(古作“渠”)佢喺边个(他是谁) 二、古越语底层词 古越语是古代生活在岭南地区的南越(通“粤”)民族所操的语言中原人迁到岭南,语言不免受其影响而且古越族大部分被逐渐同化,他们在放弃本族语而使用汉语时不自觉地带来了古越语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今天为古越族后代的壮侗等小道民族的语言里可以找到印证。现举例如下: 呢(这)呢本书喺浅个架(这本书是谁的) 执(拾)执起本书(把书拾起来) 虾(欺负)唔好虾细佬(不要欺负弟弟) 三、方言词的创新 粤语方言词绝大部分是属于自己创新的。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词汇也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由于广东地区与中原地区相隔遥远,各自发展必然带来分歧,这就产生了粤语与普通话部分词汇的差异。如: 雪柜(冰箱)雪条(冰棒)(广东人通常冰雪不分) 煲(煮、熬)煲饭(煮饭)煲粥(熬粥) 猪红(猪血)广东人忌讳说“血”改称“红” 撞板(碰钉子)不听老人言,撞板在眼前(不听长辈话,免不了要碰钉子) 四、外来词 广东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广东地区是最早被迫设立通商口岸的地方之一,而且香港被英国割占,随着外国的新的东西的传入,英语词汇与也就大量进入粤语。其中一部分也被普通话话吸收,有一部分普通话并未吸收而粤语单独吸收了。 巴士(公共汽车,bus)波(球,bal)飞(票,fare)曲奇(一种黄油小饼,cokie)镭射(激光,lazer)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大体上是一致的,普通话有的构词法,粤语基本都有,但粤语也有自己独特的构词形式,归纳其特点如下: 1、粤语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单音词。如: 眼(眼睛)台(桌子)嘴(嘴巴)耳(耳朵)女(女儿) 仔(儿子)木(木头)石(石头)骨(骨头)衫(衣服) 鞋(鞋子)袜(袜子)纽(钮扣)龟(乌龟)蚁(蚂蚁) 鹰(老鹰)橙(橙子)禾(稻谷)

香港话与广州话的区别

香港话与广州话的区别 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和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沟通上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在某些口语表达方式上略有不同。不过,回归十年来随着与内地的接触日益频密,在潜移默化中两地的语言都在起着一些变化。如今香港倡导的两文(中文、英文)三语(粤语、普通话、英语)教育,与广州目前日益流行的港式粤语,都是体现出两地在回归后语言文化的互相交融演变。 穗港两地粤语略有区别 中山大学中文系谭步云博士研究广州和香港两地粤语文化多年,他说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学者提出粤语的双中心论,以为广州的粤语和香港的粤语都是粤语的代表方言。于是,冠名为“香港方言”的研究著作逐渐面世,甚至有“香港方言”的词典。 不过他认为,虽然两地的粤语存在一些差异,但还不至于像吴语中苏州话和永康话或湘语中长沙话和双峰话的差别那样大。如果广州话和香港话的差异有和四邑话的差异那么大,双中心论可能成立。因此,与其称为“香港方言”,还不如称为“香港话”。不过这种“香港话”,其实是指香港人的口语。它和香港人写的书面语有一定的距离。 谈到“广州话”与“香港话”的差异,谭步云博士说:“首先是韵母不同,有一些香港话中的韵母是广州话所没有的;其次是‘广州话’有高平变调和两个阴平调,香港话一般只有高平变调;不过两地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汇差异,有学者拿《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作语料作过分析,穗港两地之间存在差异的词有839个,占整部词典的12.34%。之前广州话受普通话影响,而香港话受英语的影响,后来则互相影响。” 谭博士举例,广州话与香港话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首先是外来词的音译或意译。例如:“Chelsea”和“Arsenal”,广州话叫“切尔西”和“阿森纳”,香港话叫“车路士”和“阿仙奴”;“stereo(stereo phony)”,广州话叫“立体声”,香港话叫“身历声”;“laser”,广州话叫“激光”,香港话叫“镭射”。其次是古语词的扬弃。例如:“祖上的福泽”,广州人没有专门的词语,香港人则叫“父荫”;“上课”,广州话就叫“上课”,而香港话叫“上堂”;“公安警察”,广州话叫“警察”,香港话叫“差人”。还有就是彼此新造的词语。例如香港方面的“金鱼缸(股票交易场所)”、“草根阶层(底层民众)”、“大哥大(早期的无线电话)”和“文员(秘书或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收皮”“二打六”等等;广州方面的“大团结(十圆面值的人民币)”、“车间金鱼(工厂里经常游手好闲的人)”和“托大脚(阿谀奉承)”等等。 港话靠文化产业影响广州 谭步云博士还介绍,香港话的发展是得益于以香港话为语言媒介的文化产业异常发达,而且香港话也是主要通过文化产业的渠道来影响广州话的,例如粤剧,电影,经典的有李小龙、成龙、周星驰等人的作品,以及现在每晚不停播放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和流行歌曲。 正是这般庞大的文化产业,大大地向内地推介了香港话,令到今天的广州方言中就有一定数量的香港话词汇。例如之前流行于《疯狂的石头》中的‘顶你个肺’都是源于香港话,如果再加上之前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中的香港话文化对内地特别是广州的文化影响就更深。”至于具体词语方面,谭博士指,例如“冷气”、“Book位”之类香港话已经渗透到广

广东话俚语大全

广东话俚语大全 俚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而广东俚语则带有广东地区的方言特色。你们会说广东话俚语吗?接下来就请跟随一起来学习一下广东话俚语吧。 二指长过公,唔死都一世穷 拖拖拉拉实食斋,扭扭另另正乸型 唔系衰多口,点会甘出丑 痴痴呆呆坐埋一台,昂昂居居围埋一堆 今日博一博,有排我挥霍 你对距如珠如宝,距当你咸鱼水草 你对距痴心一片,距当你痴9左线 唔系猛龙唔过江,唔系豬扒唔化妆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又再搏多搏,摩托变饭壳 吾系你死,就系我翻吾到屋企 中间分界,升职最快 撩事斗非当饮茶,比人打到跳chacha 招招积积自大狂,比人省到心都寒 世上无难事,只要隔硬黎 男人唔去滚,除非身无银;男人唔咸湿,鸡窦都执粒 5洗急,最紧要快

系你鄙视我噶同时,我何尝唔想一巴刮死你 美人美人,发端撩人;美人美人,眼尾无纹;美人美人,何其销魂经典广东话俚语十个男人九个滚,剩翻一个仲冧紧 唔赌唔知时运高,唔滚唔知身体好 早D饮,早D呕,早D走 唔赌唔嫖,唔做空调 早买早享受,迟买多折扣 赢就赢粒糖,输就输间厂 钱唔系问题,问题系冇钱 小便的热情,係投入尿兜的怀抱,还是暖和墙角的冰冷 十蚊三支,饮到白痴 从小学识赌,生活逐渐好 你係多春魚嘅细佬,多卵鱼 为兄弟可以两胁插刀,为女可以插兄弟两刀 D女好鬼索,条仔超级恶 不在乎有波有箩,只在乎冇睇妇科 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十蚊有三件,越着越大件 你有你拼搏,我有我挥霍 常见的广东话俚语擦鞋:拍马屁 一身蚁:一身麻烦 一镬泡:比喻一团糟糕

一担担: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烂gag:冷笑话 舂瘟鸡:比喻乱闯乱撞的人 执死鸡:拣到便宜 跌眼镜:估计错误,走了眼 踢晒脚:非常忙碌 食死猫:背黑锅 扯猫尾:演双簧 黐孖筋:神经质 厾背脊:背后说人坏话,告发别人 放飞机:故意失约 七国咁乱:乱成一团糟 话头醒尾:领悟力强,一说就明白 死蛇烂鳝:一动不动,比喻懒惰 衰到贴地:倒霉透了,坏透了 身水身汗:满身是汗 无端白事:无缘无故 冇尾飞堶:比喻一去不回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俚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普通话转换粤语词汇对照

助词: 喇(了)谂(想)乜mieya(什么)掂(定)既gie(的) 疑问词: 乜水(什么东西(带有鄙视)) 指代、人物: 我(我)你(你)佢(他)我哋dei(我们)你哋(你们)佢哋kuidei(他们)人哋(人家)呢度leidou(这里)嗰度(那里)边度(哪里)呢(这)嗰(那)咁样gam(这样、那样)点解diangai(为什么)第日(改天)第次(下次)乜嘢?(什么)乜(什么)几多geiduo(多少)边(哪)咁好(这么好)阿爸(爸爸)阿妈(妈妈)阿哥go(哥哥)阿嫂(嫂嫂)阿爷(爷爷)阿嫲(奶奶)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老豆(爸爸)老妈子(妈妈)家姐gazie(姐姐)大佬lou(哥哥)细佬(seilou弟弟)新抱(媳妇)舅父(舅舅)孙(孙子)仔仔(儿子)囡囡(女儿)契爷keiye(干爹)契仔keizei(干儿子)寡佬(单身汉)仔(儿子)女lui(女儿)后底乸(继母)太子爷(少东家)契弟keidei(王八蛋)老坑(老头)老嘢ye(老东西,老家伙)老姑婆(老处女)基佬geilou(男同性恋者)老细lousei(老板)老千(骗子)后生仔housengzei(年轻小伙子)后生女housenglui(年轻姑娘)靓仔(漂亮的小伙子)靓女(漂亮的姑娘)细路(小孩)细蚊仔(小孩)臊虾(婴儿)马仔(打手)事头婆(老板娘)事头(老板)塞(孙子的儿女)麦(孙子的儿女的儿女)老襟(两姐妹同一个老公)老顶(上司)乸型(娘娘腔) 工作、交际: 返工(上班)收工(下班)揾食wense(谋生)人工yengong(工钱)出粮(发工资)搞掂din (搞妥当)搞弯(弄糟糕)就手(顺利)捱a夜(熬夜)空姐(飞机女服务员)钟点工(计时工)揾工(找工作)做嘢(干活)捞边行(搞什么行业)一脚踢(一人承担)轮更(轮班)看更(看门)起kei屋(盖房子)揸车(驾驶汽车)熟行(内行)熟手(老练)车衫(缝衣服)夹手夹脚(一起动手)执头执尾(收拾零碎的东西)搏命(拼命)癐gui6(累)差池(差错)撞板(碰钉子)松人(溜走)走人(溜走)炒鱿鱼(解雇)开OT(加班)秘捞(兼职)手信(小礼物)人客(客人)生埗(陌生、生疏)老友记(老朋友)仇口(仇人)托大脚(拍马屁)危ngei1(求)畀面(给面子)制(肯)得闲(有空)冇mou几何(不常)冇mou相干(没关系)唔觉意(不留心)唔话得(没说的)倾(谈)倾偈gei2(聊天)早晨zousen(早上好)早唞(晚安)揾人(找人)拍拖(谈恋爱)挂住guazu(想念)隔篱golei(隔壁)掟煲(恋人分手)好夹(很合得来)探(拜访)讲笑gongxiu(开玩笑)羞家(丢脸)抄更(早上正职,晚上兼职)偷鸡(上班工作时间溜走)蛇王(工作偷懒)嗱嗱啉(快点)沙沙滚(随便应付)易嘿(马虎)、危险)拿西(粗枝大叶)督背脊(打小报告)二五仔yimzei(出卖兄弟)啱(适合)横掂(反正)侧侧膊(蒙混过去)踢爆(揭发)数围(利润得益) 生活、用品: 起身(起床)着(穿)除(脱)浪口(漱口)飞发(理发)电发(烫发)洗面(洗脸)屙屎(大便)屙尿(小便)闩门(关门)熄灯(关灯)水喉(水龙头)瞓觉(睡觉)食(吃)食晏(吃午餐)食烟(抽烟)滚水(开水)煲(煮)焗(焖)饮胜(干杯)颈渴(口渴)餸(下饭的菜)腍nem4(软)宵夜(夜宵)饮(渴)台(桌子)梳化(沙发)雪柜(冰箱)家俬(家具)皮箧gib1(皮箱)夹万(保险箱)刀仔(小刀)花樽(花瓶)香枧(香皂)镬(锅)咪(麦克风)插苏(插座)火水(煤油)遮(伞)地拖(拖把)电芯(电池)洋烛(蜡烛)花洒(1莲蓬头,用于沐浴2喷壶,用于浇花)壳(勺子)番枧(肥皂)扫把(扫帚)匙羹(小勺子)褛(外套)大褛(大衣)衫(衣服)T恤(针织或棉质上衣)裤(裤子)鞋(鞋子)底衫(内衣)底裤(内裤)高踭鞋(高跟鞋)领太(领带)荷包(钱包)唇膏(口红)浪衫(晾衣服)眼瞓(困)冲

广东话和粤语的区别

广东话和粤语的区别 粤语,俗称广东话,英文叫Cantonese,当地人称白话,正名该称[粤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粤语可说是保存着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讨论粤语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粤语从何而来。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古代岭南"百越" 语言,这不合乎事实。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直至赵佗建亢南越国时,也采用百越土着的服饰和生活习俗,讲百越土着的语言。可见雅言并未在岭南通行,只是出现了少数面积很小的"雅言岛"。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雅言就首先在广信使用。广信又是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杂缯等购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经南流江--北流江和鉴江--南江两条贸易通道输入广信,再经贺江--潇水输往中原。中原传入的雅言通过商贸活动而逐步通行于这一带。 广信还是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东汉时期,一大批文人学者以这里为阵地,开展文化活动,设馆客授生徒。其中最突出的是经学家陈元和士燮。陈元被誉为"岭海儒宗",晚年回广信办学,成为岭南文化的先驱者之一。上燮担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还一度"董督七郡",不少中原文人慕其名前来依附,他们来往于交趾、广信等地,以讲学为业。这些文人在传播中原汉文化时所使用的,当然是有汉字作为纪录符号的雅言。土着居民在学习汉文化和汉字之时,也就学习了雅言。这些土着居民的语言本来干差万别,互相无法通话,又没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汉人交往时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间交往也不约而同地借助雅言。这么一来,雅言便成为各土着部落的共同语,就像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交往都使用雅言一样,形成双语制,在自己部落内使用自己的母语,对外交往则使用雅言。同时,古百越语言中一些因素,也为汉族移民的语言所吸收,从而逐渐形成为汉语的一支方言--粤语。 粤语形成之初,跟中原汉语差异并不明显。到晋朝以后,先有"五胡乱华",接下来便是长达200余年的南北分治。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对那里的文化和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从周朝以来一直作为民族共同语的雅言逐渐消失。在这-。时期,岭南地区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没有发生中原汉语那样的变化,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音系。正如李如龙教授所说;"中古之塞擦音声母的分化,鼻音韵尾的合流,塞音韵尾的弱化和脱落、浊上归去、入派三声这些在许多方言普遍发生的变化都被粤方言拒绝了。"(《方言与文

广州话方言词语解释

“放飞机”的由来 何为放飞机呢?话说旧香港。有一天,就要上演飞机飞行。係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飞机睇!仲要係部水上飞机添!全香港万众期待:有人要放飞机睇啊!第一日到来,因为打风,冇得开,众人失望而归;第二日,天朗气清,各人以为有嘢睇,点知个飞机师病咗,要推到第三日。而第三日呢,到部机个引擎出事,修理唔到。跟住就——byebye 喇!所以啲人就用放飞机嚟形容讲咗去做,又唔做嘅人嘅行为嘞! “巴闭”的由来(巴士闭) “巴闭”来自广州话,好耐好耐以前系学习自印度话,汉朝既时候广洲已经同东南亚及中东等国家人民做生意,D印度商人好鬼嘈,成日叫:“BAPRE,BAPRE!”,呢句嘅意思係“我的天呀!”,于是广洲人就学佢地咁讲,讲下讲下就变成今日嘅“巴闭”喇 “混吉”的由来 原来系因为以前既小型饭店,只要你去帮衬就会免费奉送一碗清汤,饭店每日所售嘅鸡鸭鹅猪牛肉,都係用呢一锅水整熟既,所以汤入面有肉味,然后落一堆味精,就系一碗清汤啦!因为系清汤,所以入面乜料都冇,即系空空如也,香港人觉得“空”等于“吉”,所以就改成“吉”,所以碗汤就叫做“吉水”当时,有好多穷人,入到饭店,一坐低,伙记就摞一碗“吉水”嚟,D穷人一口气饮完,静鸡鸡就走左去,因为呢碗汤系免费,所以饭店唔可以捉佢,所以伙记就叫呢种混骗嘅行为叫做“混吉”! “大耳窿”的由来 原来开阜初,香港洋人印(度)**集会,而放贵利的多数系“白头摩罗”,这些“摩罗差”戴白头巾,所以人人都叫佢地做“白头摩罗”。白头摩罗扮相古怪,爱戴一只大如铜元的耳环,所以耳朵要穿个耳洞,港人觉得可憎,称他们为“大耳窿”。不过,还有一个说法,当时放贵利,都是放小额款项如三几角钱,给劳苦大众,为使人们知到他们有钱借,便把一个银元塞在耳朵的耳窿,作为记号,令人认得。 “一蚊鸡”的由来 原来我地所讲嘅“一蚊鸡”系与塘西风月扯上关系;话说去塘西召雞,初步手续先写一张“花纸”,而格式亦有一定,先写自己名号(以几多自称),中间女支女名字,最后一行写妓院名。写好之后,便交由酒楼杂役带去女支院,那些阿姑接到“花纸”,便应召“出局”。妓女每次局票收一元,而省港人士向来称女支女为“鸡”,既然一元召得一“鸡”,后来就索性称一元做“一蚊鸡”。顺带一提,这一元只是陪酒谈笑而已,属“体面上”的手续,如果饮客要有更进一步的行动,还要花很多很多钱,这“一蚊鸡”只系美梦嘅开始!

粤语词汇

粤语词汇 粤语词汇概述 粤语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它的词汇自然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共同性。据估计,与普通话相同的词汇接近70%,如果内容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词汇一致性更高,至少有90%。 与普通话不一致的那部分词汇其来源较多,构成也比较复杂,这也形成了粤语的特点。按其来源,可将这些词汇分成以下几类: 一、古词 粤语较早地脱离汉语母体,而且远离中原地区,没有跟上汉语的变化,许多在现代普通话里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在粤语中仍然很常用。如: 畀(bei3 给)畀支笔佢(给他一支笔) 黐(ci1 粘)呢啲饼好黐手(这些饼很粘) 嗍(sok3 吸)嗍一啖气(吸一口气) 佢(keoi5 古作“渠”)佢喺边个(他是谁) 二、古越语底层词 古越语是古代生活在岭南地区的南越(通“粤”)民族所操的语言中原人迁到岭南,语言不免受其影响而且古越族大部分被逐渐同化,他们在放弃本族语而使用汉语时不自觉地带来了古越语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今天为古越族后代的壮侗等小道民族的语言里可以找到印证。现举例如下: 呢(ne1 这)呢本书喺浅个架(这本书是谁的) 执(zap1 拾)执起本书(把书拾起来) 虾(haa1 欺负)唔好虾细佬(不要欺负弟弟) 三、方言词的创新 粤语方言词绝大部分是属于自己创新的。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词汇也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由于广东地区与中原地区相隔遥远,各自发展必然带来分歧,这就产生了粤语与普通话部分词汇的差异。如: 雪柜(冰箱)雪条(冰棒)(广东人通常冰雪不分) 煲(煮、熬)煲饭(煮饭)煲粥(熬粥) 猪红(猪血)广东人忌讳说“血”改称“红” 撞板(碰钉子)不听老人言,撞板在眼前(不听长辈话,免不了要碰钉子) 四、外来词 广东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广东地区是最早被迫设立通商口岸的地方之一,而且香港被英国割占,随着外国的新的东西的传入,英语词汇与也就大量进入粤语。其中一部分也被普通话话吸收,有一部分普通话并未吸收而粤语单独吸收了。 巴士(公共汽车,bus)波(球,ball)飞(票,fare)曲奇(一种黄油小饼,cokie)镭射(激光,lazer)

广东方言粤语方言有十大特色

广东方言粤语方言有十大特色 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粤语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 特别上口和押韵。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汉语。由于汉人入粤很早,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保留古汉语的成分就越多。有些口语词在中原地区消亡了,却保留在粤语方言仲。如“索气是西晋时的汉语口语,中原地区早不用了,粤语方言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类语词直到今天,还是沿用中原语音来读,如“来”,粤语方言念作“黎”。粤语方言中很多是古汉语,例如:食(吃)、行(走)、走(跑)、着(穿)、面(脸)、饮(喝)、俾(给)、斟(倒)、怒(骂)、晓(知道)、翼(翅膀)、晏(迟)、滚水(开水)、倾偈(交谈)、下昼(下午)、趁虚(赶集)等等,都是古汉语。 三是与吴越(楚)语言有许多相近之处。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等等。粤语称美好事物为“赞”,如今苏州、宁波等地仍用此语。粤语的“咁多”,实为吴越的“介多”。粤语自称我们为“我哋”,吴越“侬哋”,“侬”是吴越古音。吴越语的“黄、王”读音不分,两广的白话也同样如此。 四是特殊词汇很多。如“菜”叫“餸”,“能干”叫“叻”,“什么”叫“乜嘢”,“睡”叫“瞓”等。广州人喜爱创造形象生动的俗语和俚语统称为惯用语。例如:八卦、即爱管闲事,爱讲是非;牛一,戏称生日;手信,送与亲友的礼物;醒水,指机灵;咁串,相当于趾高气扬;执生,指看着办;执笠,指商店倒闭;生猛,指生气勃勃;千祈,指切切不可大意;扮嘢,指卖弄;坳撬,指不顺畅,有龃龉;沙尘,指轻浮,骄纵;纹路,指条理;拍拖,喻为恋爱;拥趸,指坚定的拥护者;俾面,为赏面、给面子的意思,等等。粤地名多用涌、沥、甫等;称小东西用“仔”,如“刀仔”、“凳仔”、“人仔”等;称外国的东西为“番”,如叫老外叫“老番”等;粤语方言将车船停靠叫作“埋站”,结账叫做“埋单”。 五是吸收外来语成分多。唐宋时期吸收阿拉伯语,如邋遢(赃),清至民国时期则大量吸收英语,如波(球),呔(车胎),的士(出租车),花臣(花样),菲林(胶卷),士的(拐杖),士巴拿(扳手),买飞(买票)等。特别近年来,粤语方言的发展变化较大,吸收很多外来语,词汇创造量十分丰富,甚至将英语直译成粤语方言,如将party说成“派对”;show 说成“大骚”;cool说成“酷”;等等。 六是词语结构特殊。粤语方言的名词重叠成分多。如口多多(多嘴),心思思(心想),眼白白(睁眼)等;或者将动词、形容词重叠,如搞搞震(搞事),湿湿碎(琐碎)等。 七是喜欢倒装。如普通话的“要紧”,粤语方言说成“紧要”;粤语方言将“客人”说成“人客”;将“公鸡”说成“鸡公”;将“母鸡”叫做“鸡婆”、“鸡项”。等等。这些用词都带有古越语痕迹。 八是语法颠倒。粤语方言含双宾语的句式,语序排列正好同普通话颠倒。如普通话习惯说“我给你送礼物”,粤语的习惯说法是“我送你礼物俾你”;普通话说“你先吃”,粤语方言说“你吃先”,等等。粤语方言是“主语+谓语+直接宾语(事或物)+间接宾语(人)”,两个宾语的语法词序与汉语不同,如粤人喜欢说“我年纪大过你”,中原人则说“我年纪比你大”。 九是喜用民间俚语。请看下面一段粤语方言:昨天“潮流兴”“炒更”,今日有兴“跳槽”。今日“老细”“炒你鱿鱼”,听日话唔定你会“炒”“波士”。所以你要自己“执生”,就系“食自己”。上一段话尽管你每只字都认识,但其中的意思只有懂粤语的人才明白,粤语方言的奥妙堪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