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作者:范德虎

作者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来源:当代经济

ISSN:1007-9378

年:2012

卷:000

期:024

页码:109-111

页数:3

中图分类:F592.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旅游;案例

摘要: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是全国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处北京西南,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闻名的革命史迹。但多年来,该地区发展迟缓,旅游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亟需改善。本文通过发展战略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和组合分析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竞争环境和战略资源分析,确定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关键因素。针对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战略。同时,结合该地区旅游发展战略,从产业经济学和空间规划的角度,对相关旅游资源建立理想的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和规划布局原则,保证该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 试行

湖南省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 技术指南 (试行)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二O一九年四月

目录 1 总则 (1) 1.1评估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评估时点与基数 (1) 1.4评估原则 (2) 1.5评估依据 (2) 1.5.1法律法规 (2) 1.5.2相关规划及社会经济资料 (2) 1.6评估组织 (3) 2 工作流程 (3) 2.1工作准备 (3) 2.2现状调查与分析 (3) 2.3成果编制 (4) 2.4成果论证与公示 (4) 2.5成果报批 (4) 3 评估主要内容 (4) 3.1现状概况 (5) 3.2现行各类空间规划回顾 (5) 3.3战略目标评估 (5) 3.4城镇建设发展格局评估 (6)

3.4.1市(县)域发展格局评估 (6) 3.4.2中心城区规划评估 (7) 3.4.3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评估 (7) 3.4.4重点区域规划布局评估 (7) 3.5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评估 (7) 3.6空间管控评估 (8) 3.7要素配置评估 (8) 3.8现行各类空间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估 (8) 3.9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分析 (9) 3.9.1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9) 3.9.2地方发展诉求分析 (9) 3.10其他专项类规划评估 (9) 3.11评估结论与建议 (11) 3.11.1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 (11) 3.11.2规划实施主要成效 (11) 3.11.3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3.11.4主要建议 (12) 4 技术要点 (12) 4.1基础资料收集 (12) 4.2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 (12) 4.3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建议 (13) 5 成果要求 (13)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我国学者关于旅游度假区理论模式的探讨很少,但还是有人对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进行一定的总结,如天问(2000)按功能将旅游度假区分为入口区、度假中心区、康体健身区、户外活动区、文娱活动区、度假别墅区、维修区(各区功能见表5-7)。他关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是上述国外几种功能分区理论模式的具体化,其中入口区和维修区可以统属于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是度假核心地区,康体健身区、度假中心区、户外活动区和文娱活动区属于吸引物集聚区。在实践中,度假别墅区、度假中心区一般紧紧相邻,甚至完全合并成一个组团。从天问的旅游度假功能分区中也可看出,康体休闲活动功能在旅游度假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5-7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天问,2000) 分区活动功能 入口区接待、管理、停车、行搬运、安全检查 度假中心区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 康体健身区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 户外活动区通常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 文娱活动区舞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夜间娱乐场所 度假别墅区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维修区储藏、机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住房 对于岛屿这种特殊的滨水旅游度假区,向明(2001)提出,岛屿规划中一般可以将功能区分五大块:游览观光区、生态保育区、娱乐区、休闲度假区、服务区(图5-3)。 图5-3 岛屿规划功能分区结构图(向明,2001)

蕾蕾(1998)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情况,并分析归纳了其中共性。指出: 1、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综合服务区,可以对应上冈恩模式中的服务社区; 2、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度假别墅区,这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特点是相一致的。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者的短期居住地,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他们在城市中难以得到的居住环境,因此度假别墅是度假区中较为理想的住宿设施。尽管旅游度假区有广泛的服务和娱乐设施,但是若没有旅游者居住,很多设施就会闲置起来,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国外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住宿设施的收入; 3、除综合服务区和度假别墅区之外,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分区,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必须具有多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吸引超过经营保本门槛人数的旅游者来度假; 4、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都规划有高尔夫球场。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多种高档的住宿设施,来度假的旅游者也多为中产阶级及富豪和准富豪阶层,他们需要有高档的康体休闲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康体设施。国外的大型旅游度假区都设有1个高尔夫球场,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学者在探讨旅游度假区的概念时,提出高尔夫球场是判别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表5-8 我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简表(蕾蕾,1998,有改动) 度假区名称面积 (km2) 数量功能分区名称 金石滩13.6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地质景观游览区、国际 游艇俱乐部、游乐运动场、森林狩猎区、海上活动游览区 石老人10.8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洋公园及海上游览区、 啤酒文化城、休闲健身区 太湖1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吴文化城、水上风情园、 桥岛风光区 太湖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水上活动区、康复中心佘山20.5 19 综合服务区、大众别墅区、乡野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佘山主景 区、农田观光区、水上漂流区、果林采摘区、环保教育区、生态 核心区、休闲垂钓区、植物赏析区、爱心动物园区、野营烧烤区、 主要入口区、快乐嘉年华、体育公园区、竞技比赛区、训练基地、 攀岩蹦极区 之江9.88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游乐购物区、大型淡水 沙滩浴场 武夷山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水上活动区、游览娱乐区、休闲区、 武夷文化区 湄州岛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妈祖文化城、贸易中心南湖1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野生世界、娱乐购物区

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Chapter 4 旅游空间布局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了解旅游规划空间布局有关理论; 2.掌握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原则、方法和主要模式。 4.1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内涵 1.定义 是通过对土地及其负载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分区划分,各区背景分析,确定次一级旅游区域的名称、发展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功能、突破方向、规划设计以及项目选址,从而将旅游六要素的未来不同规划时段的状态,落实到合适的区域,并将空间部署形态进行可视化表达。 2.旅游地空间布局的两个环节 空间布局包括两大环节:功能分区和项目选址。 3.旅游地空间布局三个层次 空间布局分成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4.2旅游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 4.2.1 发展理论 1.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又称发展极或增长中心,最先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现点状分布,增长中心通过

各种渠道引起周围地区经济增长。增长中心不仅本身迅速发展,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该理论最先用于解释工业部门的发展,后来逐渐用于区域研究和区域规划。 (2)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在对区域旅游进行发展布局时,将那些旅游资源价值大、区域条件好、社会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地或旅游城镇作为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旅游地、旅游点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努力培养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借此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也称为据点式开发。 2.梯度理论 (1)梯度理论的内涵 梯度是指事物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现象。梯度理论认为,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辐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梯度地区的发展,回程效应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举例:北京,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上海,辐射效应大于极化效应。 (2)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发展的梯度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递增或递减现象,其表现往往是由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向周围呈递减分布。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规划布局时,考虑到旅游发展的梯度,遵循其发展规律。

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

在城市旅游众多研究领域中城市旅游空间是最基本的问题,城市旅游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愈义是什么?对城市空间要求是什么?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是什么?城市旅游者到城市那里?等等,笔者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1 对城市旅游的签本认识 1.1城市旅游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城市旅游的界定不一,从旅游的本质来看,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载体的观光游憩体验活动,广义的城市旅游还包括商务会展活动。按动机一般可以分为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晌物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会议等5类,按时间长短可分为一日游、短期度假(1-3夜)、长假旅行((4夜以上)中途短暂访问城市者、长假者(把城市作为去周边地区的基地)。商务旅游在城市旅游总体份额中占15%-200/d'l。城市性质与规模对城市旅游具有决定性影响,George C,对法国城市旅游的研究以2.5万人为底线(Cazes and Potier,1996), 2.5万人口以下的城镇不能称为城市旅游,欧洲城市旅游官方联盟以10万人口作为会员的基本条件(Wober, 1997)。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是市城(含建成区和郊区县),城市旅游空间分专门化空间和依附性空间,城市旅游空间系统的使用对象难以截然区分市内居民与市外游客。 城市凭借其自身的资源,通过传媒如宣传单、报纸广告等就可吸引旅游 者,但现有的资源基础和经营方式难以保持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增长。要实现旅游的这一发展,就必须制定城市旅游战略。英国在1980年代末开始制定城市旅游者战略。1987年伯明瀚市发展部制定了一项行动计划和战略文件(10年后证明仍不过时),提出城市发展的艺术战略、遗产战略、博物馆战略、会展业战略以及综合经济发展计划。战略目标包括吸引更多访问者、延长逗留时间、鼓励更多的消费、创造就业机会与质量、吸引旅游投资、促销城市等。 1.2坡市旅游的内洒 城市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分为8个方面。 重含义: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商务会展、特殊活动 重地城:历史文化区、时尚娱乐区、标志商业区、自然游憩区 重引力:商业引力、景观引力、事件引力、理念引力 环境:服务环境、信息环境、交通环境、管理环境 重要素:自然本底、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社会经济 重行业:文化体育业、棍饮娱乐接待业、商业、交通运箱业 重市场:市民、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Chapter 4 旅游空间布局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1.了解旅游规划空间布局有关理论; 2.掌握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原则、方法和主要模式。 4.1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内涵 4.1.1旅游地空间布局的内涵(书P41) 1.定义 是通过对土地及其负载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分区划分,各区背景分析,确定次一级旅游区域的名称、发展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功能、突破方向、规划设计以及项目选址,从而将旅游六要素的未来不同规划时段的状态,落实到合适的区域,并将空间部署形态进行可视化表达。 2.旅游地空间布局的两个环节 空间布局包括两大环节:功能分区和项目选址。 3.旅游地空间布局三个层次 空间布局分成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4.2旅游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 4.2.1 发展理论 1.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增长极又称发展极或增长中心,最先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经济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现点状分布,增长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引起周围地区经济增长。增长中心不仅本身迅速发展,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该理论最先用于解释工业部门的发展,后来逐渐用于区域研究和区域规划。(2)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在对区域旅游进行发展布局时,将那些旅游资源价值大、区域条件好、社会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地或旅游城镇作为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旅游地、旅游点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努力培养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借此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也称为据点式开发。 2.梯度理论 (1)梯度理论的内涵 梯度是指事物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现象。梯度理论认为,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辐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梯度地区的发展,回程效应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举例:北京,极化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上海,辐射效应大于极化效应。(2)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发展的梯度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递增或递减现象,其表现往往是由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向周围呈递减分布。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规划布局时,考虑到旅游发展的梯度,遵循其发展规律。

最全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一、政策时间轴线 2014.08国家发改委等四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 知”》 2019.05.23《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019.06.02《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 2019.06.04《自然资源部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 2019.12.3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 2020.01.1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 行)的通知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若干意见》要求,主动履职尽责,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尽快形成规划成果。部将印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主要内容和完成时限。 (一)编制时限要求 2020 目标 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2025 目标 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35 目标 基本形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编制要求 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省级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原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一致性处理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强制性内容,不得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矛盾冲突。今后工作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 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 三、成果内容要求 本次规划编制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

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范文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 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 1.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思路 -1

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思路 一规划水平年 与国土空间规划水平年一致,规划近期水平年2025年,中期水平年2035年,展望2050年,现状基准年原则上2018年。 二编制思路 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以划定涉水生态空间、优化水利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为重点,以强化涉水空间管控和保护为抓手。 考虑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一)全面开展现状分析评价 理清水资源承载能力、涉水生态空间本底状况、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情况、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状况、河湖管理等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目标确定 提出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2025、2035年防洪排涝(水安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涉水空间管控保护的目标和控制性指标;研究提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布局及分区布局,展望2050年。(摸清底数,分析原因,提出改善目标)

(三)涉水生态空间 包括河流、湖泊等水域及岸线,蓄滞洪区及洪泛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涉水部分。(参考《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空间规划水利相关工作技术指导意见(试行)》、《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划定涉水生态空间范围,明确生态功能类型。 (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底数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考虑水安全、水资源配置),按照确有所需,合理布局。水库、闸坝、供水、水系连通、灌区等工程类型、规模、线路等 (五)水生态修复 统筹考虑副中心城市建设、四水同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方案),重点河湖生态修复与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水源保护。 (六)涉水空间管控保护措施 在提出涉水生态空间与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的基础上,与“三区三线”进行符合性和协调性分析,将涉水生态空间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边界落图。按照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提升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保障水利基

整理莲都区旅游空间布局战略规划

精品文档 莲都区旅游空间布局战略规划 索引号:771902002-03-2010-0001 生成时间:2010.03.05 发布机构:莲都区风景旅游局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第三章旅游空间布局 第四章重点旅游区项目发展规划 第五章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第六章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 第七章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 第八章旅游生产配套体系规划 第九章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第十章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一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开发时序 第十三章规划保障措施 第十四章附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附图: 1.莲都区区位图 2.莲都区旅游资源单体布局图 3.莲都区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图 4.莲都区优良旅游资源单体分布图 5.莲都区旅游分区布局图 6.莲都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 7.莲都区旅游重点项目分布图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莲都区旅游资源,明确区域旅游发展目标,合理布局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特编制《莲都区旅游空间布局战略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作为下

阶段编制《莲都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2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莲都区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6个街道、12个乡镇,总面积1502.10平方千米。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3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年限为2008-202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2008-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第4条规划原则 统筹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文明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原则;区域功能互补原则。 第5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依据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00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5;国家旅游局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89-2005)》;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669—2007)》;浙江省农业与农村工作办公室; 2.方针政策依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莲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 《丽水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07]1号); 《莲都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 《关于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的意见》(莲政办发[2007]88号);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3.规划依据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2000年 《浙江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浙江省旅游局,2005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2005; 《丽水市瓯江流域旅游开发专项规划》,2001; 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第6条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和指标体系

关于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实施方案(讨论稿)

关于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实施方案 (讨论稿) 根据县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地方中心镇、重点发展镇为纽带,以城镇社区中心、农村社区中心为基础,完善规划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严格建设管理,强化产业支撑,快速扩大县城规模,打造一批重点集镇,推进村庄布局调整,加快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协调、资源有效整合、要素自由流动的以县城为核心,以阜新高速快速通道和S102为空间发展主轴,杨桥、鲖城、宋集为三个地区性增长极,长官、瓦店、庙岔、滑集为重点发展镇,若干农村社区中心为节点的“一核三极四强多点”的城乡空间布局体系。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 1、修编《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完成新一轮《临泉县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明确县城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产业定位。逐步配套制定完善的城市土地利用、交通体系、市政公共设施、给排水、人文景观、园林绿化、防灾救灾等专项规划以及老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2、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有效整合资源优势、壮大产业规模集群、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目标,完善临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对区域重新进行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根据发展需要,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公共资源共享和土地集约利用。各乡镇要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尽快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对集镇发展的协调与控制。 3、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2010年,各乡镇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完成中心村建设详规编制任务。 4、加强各部门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各乡镇在制定城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建设、发改、国土、交通、水务、环保、电力、电信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切实做好城镇体系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供电网络、电信网络、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二)优化城、镇、村布局 1、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县城空间布局总的思路是“拓规模、聚人气、整资源、增设施”,要集中力量把城南新区打造成型,力争5年内把新城区建设成为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左右,居住人口6万人以上,彰显现代气息的新城。2010年,要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编制等工作。严格控制老城区建设密度和人口规模,控制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改造,留足绿

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成果要点

XX县(市)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 说明书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二、规划目的 三、规划原则 四、规划依据 五、规划期限 六、规划范围 第二章县(市)域现状概况及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县(市)域现状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自然资源 四、历史沿革 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镇村居民点现状概况 一、镇村居民点发展建设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发展”侧重于人口劳动力、社会民生、经济等方面,建设侧重于镇村面貌、基础设施等方面) 二、镇村居民点布局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布局”强调

时间空间层面) 第三节发展和建设条件分析 一、优势条件分析 二、限制条件分析 第三章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发展战略 一、总体战略 二、战略目标 第四章县(市)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一节人口及城镇化现状特征 第二节总人口预测 第三节农村人口转移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五章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节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第二节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 一、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整依据及标准 二、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第三节镇村居民点布局空间结构规划 第四节镇村居民点布局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第五节镇村居民点布局职能结构规划 第六节镇村居民点整治分类管理策略(支持发展型、引导发展型、控制发展型、禁止发展型) 第七节土地整理规划及产生效益分析

第六章场地共建规划 一、规划原则 二、规划重点 第七章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第一节中心城区发展指引 第二节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第三节典型村屯居民点发展指引 第八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交通发展规划 第二节给水工程规划 第三节排水工程规划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第六节广播电视规划 第九章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一节教育设施规划 第二节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含文物) 第三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第十章村镇防灾减灾规划 第一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第二节防洪规划 第三节消防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