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能测试脚本规范

性能测试脚本规范

性能测试脚本规范
性能测试脚本规范

LoadRunner规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测试部

更改履历

状态:新建、增加、修改、删除。

1文档说明

1.1背景及目的

编写这篇文档的目的用于规范我们测试部LoadRunner脚本编码风格,使大家能够养成一个好的编程习惯,使得在日常工作中编写的代码可读性更强,“低级错误”更少,更易于维护以及他人学习,并且希望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从而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降低风险。

该规范的和C语言相关的部分,基本完全借鉴了林锐博士的高质量C++编程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因此建议大家学习一下这本书,是开发和测试都需要学习的一本好书。

该规范后面增加了LoadRunner脚本中常用的例子,在实际工作中,基本常用的函数以及写法都已经包含在里面。

1.2注意事项

2脚本编写

2.1命名规则

●【规则2-1-2】命名规则尽量要遵循“言简意赅、望文生义”的八字方针。

●【规则2-1-1】变量名应当直观且可以拼读,可望文知意,不必进行“解码”。

变量名最好采用英文单词或其组合,便于记忆和阅读,切忌使用汉语拼音来命名。程序中的英文单词一般不会太复杂,用词应当准确。

●【规则2-1-2】程序中不要出现仅靠大小写区分的相似的变量名。

例如:

int x, X; // 变量x 与X 容易混淆

●【规则2-1-3】程序中不要出现完全相同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尽管两者的

作用域不同而不会发生语法错误,但会使人误解。

●【规则2-1-4】变量的名字应当使用“名词”或者“形容词+名词”。另外,

对于大家常用的、习惯成俗的形容词,可以采用缩写。

例如:

uint32 value; //名词

uint32 n_val; //形容词+名词,n是new的缩写

●【规则2-1-5】尽量避免名字中出现数字编号,如val1,val2等,除非逻辑上

的确需要编号。这是为了防止程序员偷懒,不肯为命名动脑筋而导致产生无意义的名字(因为用数字编号最省事)。

●【规则2-1-6】全局变量加前缀g_(表示global)修饰,单词之间采用下划

线分割。

例如:

Char *g_msg_pool;

●【规则2-1-7】函数名尽量采用“模块名+动词+名词”(动宾词组)或者“模

块名+名词+动词”的方式命名,尽量做到根据函数名能大概明确函数所完成的功能。

例如:

bool comm_hash_create(…) //模块+名词+动词

●【规则2-1-8】宏常量名必须全部采用大写的字母,单词之间使用下划线分隔。

例如:

#define DEF_BUF_LEN 150 //宏常量

2.2格式化代码

●【规则2-2-1】脚本应采用缩进风格编写,每层缩进使用一个制表位(TAB),

类定义、方法都应顶格书写;

●【规则2-2-1】左花括号要另起一行,不能跟在上一行的行末;

●【规则2-2-2】一个变量定义占一行,一个语句占一行;

●【规则2-2-3】对独立的程序块之间、变量说明之后必须加空行;

●【规则2-2-4】对于较长的语句(>80字符)要分成多行书写,长表达式要在

低优先级操作符处划分新行,操作符放在新行之首,划分出的新行要进行适当的缩进,使排版整齐,语句可读;

●【规则2-2-5】循环、判断等语句中若有较长的表达式或语句,则要进行适应

的划分;

●【规则2-2-6】在结构成员赋值等情况,等号对齐,最少留一个空格;

●【规则2-2-7】若函数或过程中的参数较长,则要进行适当的划分。

●【规则2-2-8】形参的排序风格:

最常使用的参数放在第一位;

输入参数列表应放在输出参数列表的左边;

将通用的参数放在特殊的参数的左边

2.3Vuser

●【规则2-3-1】脚本越小越好。就像写code一样,不要太长,这样易于维护

也易懂。尽量做到一个功能写一个脚本。如果那些功能是连续有序的,必须先做上一个,下一个动作才能进行,就只能放在一起了。

●【规则2-3-2】对于在脚本中常用的函数,需要进行抽取,放到专门的.h中

进行定义实现。

●【规则2-3-3】能用到高级协议的,不要使用底层协议。

●【规则2-3-4】通常将登陆业务放到init里面;业务放到action里面;退出

放到end里面

●【规则2-3-5】在脚本中,必须自己定义事务,不允许使用默认事务。

●【规则2-3-6】在脚本中,如果有登陆和退出操做,也必须声明事务。

●【规则2-3-7】脚本名称,事务名称、参数名称要做到见名知义。

●【规则2-3-8】对于socket需要明确是长连接还是段连接

●【规则2-3-9】socket编程必须关闭系统的buffer

●【规则2-3-10】对于socket,如果能每次返回的长度确定,那么一定使用

data.ws文件中指定特定长度的字符。否则才设置接受超时时间。

●【规则2-3-11】对于操做二进制,不使用字符串操做函数,需要使用内存函

数。如memcpy代替strcpy

3场景执行

●【规则3-1】在执行前,建议将所有的脚本放到本地的英文目录下,建议

d:\script

●【规则3-2】运行时需要关闭系统的日志。

●【规则3-3】运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场景的思考时间

●【规则3-4】运行时去掉每个action作为一个transaction的统计

●【规则3-5】对于HTTP协议测试,正确合理设置缓存策略

●【规则3-6】在执行时每次将执行的结果放到本地的英文目录下,建议

d:\result

●【规则3-7】执行单交易测试最少需要20分钟;执行混合场景测试最少需要

30分钟

●【规则3-8】对于测试使用负载均衡策略的系统,需要考虑负载均衡的方案,

以便决定是否采用IP欺骗。

●【规则3-9】在整个测试执行过程中,使用excel记录整个执行过程,尤其是

4一些经验

1、能用简单方法实现的,别用复杂的实现。尤其是获取loadrunner测试数据模块。

2、关联函数使用

web_reg_save_param("attributeChannelsXml",

"LB=", "RB=",

LAST);

sprintf (tmp, "%s",lr_eval_string("{attributeChannelsXml}"));

lr_save_string(tmp, "attributeChannelsXml");

3、HTTP协议检查点

a)、检查HTTP应答消息的BODY部分

web_reg_find("T ext=Welcome", LAST);

b)、检查HTTP应答消息的Header部分

web_save_header(RESPONSE,"response");

web_url("John_Willoughby",

"URL=Combe_Magna./portal/index.asp",

"T argetFrame=_TOP",

LAST);

if( strstr(lr_eval_string("{response}"), "OK") != NULL )

{

//PASS

}

else

{

//FAIL

}

4、使用hex_print函数,进行二进制报文调试。

char* hex_print(void *hexbuf, int bufsize)

{

int i;

unsigned char *buf_str;

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tmp[1];

buf_str = (unsigned char *)malloc(bufsize * 4 + 1);

x = buf_str;

memset(x, 0, bufsize*4+1);

for(i=0;i

{

sprintf(x, "%02x ",((unsigned char *)hexbuf)[i]);

x = x+3;

}

lr_log_message("%s",buf_str);

return (char *)buf_str;

}

5、格式化输出函数

sprintf (tmp, "%s",lr_eval_string("{attributeChannelsXml}"));

sprintf (buffer, "{m_Channel_%d}",i_loop+1);

sprintf(runlog.sendTime, "%s%c", ctime(&currTime), '\0');

sprintf(version, "%02x",((unsigned char *)recieve_buffer)[2+total_loop]);

6、XML的操做

i_address_channel = lr_xml_get_values("XML={attributeAddressesXml}",

"ValueParam=m_address_channel",

"Query=/addresses/item/channel",

"SelectAll=yes",

LAST);

i_address_address = lr_xml_get_values("XML={attributeAddressesXml}",

"ValueParam=m_address_address",

"Query=/addresses/item/address",

"SelectAll=yes",

LAST);

for (i_loop = 0; i_loop < i_address_channel; i_loop++)

{

sprintf(buffer,"{m_address_channel_%d}

{m_ad dress_address_%d}
",i_loop+1,i_loop+1);

strcat(tmp,buffer);

}

7、善于使用lr_save_string和lr_eval_string函数

lr_save_string(ssic, "SSIC");

lr_eval_string(“SSIC”)

8、内存函数使用

buffer = (char *)malloc(content_len * sizeof(char));

memset(buffer, 0, content_len);

loop = loop + 2;

sprintf(x, "%c", 0xA0);

memcpy(buffer + loop, x, 1);

loop = loop + 4;

sprintf(x, "%c", 0x05);

memcpy(buffer + loop, x, 1);

loop = loop + 3;

free(buffer)

9、字符串函数使用

if (strcmp(lr_eval_string("{currentWorkMode}"),"3")!=0) {

lr_set_transaction_status(LR_FAIL);

lr_end_transaction("登陆", LR_AUTO);

return 1;

}

strcat(tmp,buffer);

if( strstr(runlog.recvPacket, runlog.Hrst) != NULL )

{

runlog.Frst = "Pass";

result = TRUE;

}else

{

runlog.Frst = "Fail";

result = FALSE;

}

(char* ) malloc(sizeof(char)* (strlen(tmpStr)+strlen(ipport) + 1) );

10、文件操做

sprintf(filepath, "..\\runlog\\result.txt%c",'\0');

if ( (fp = fopen(filepath, "at+b")) == NULL)

{

lr_message("open logfile failed!\n");

return -1;

}

sprintf(strbuf,"<%s> %s %s%c", strtime, scriptName, result, '\0');

fprintf(fp, "%s\r\n", strbuf);

free(strbuf);

fclose(fp);

11、函数参数传递

a)、函数传入参数返回内容

char *checkBuf;

调用函数:socketSendRecv(socketName, "buf_Add_Buddy", 1, &checkBuf,1)

函数实现:

/*****************************************************************

函数名称: socketSendRecv

函数功能: 通过一个socket连接发送并接收数据

输入参数:

输出参数:

状态:编码完成

*******************************************************************/

BOOL socketSendRecv(char* src_socket, char* buffer, int length, char** pRebuffer,int flag_parse)

{

char *send_buffer_xml;

int num_input;

char *send_buffer_mcp;

int send_len;

char *recieve_buffer_mcp;

int recsize2;

char *recieve_buffer_xml;

int recvieve_len;

BOOL ret;

……

paserMcptoXml((unsigned char *)recieve_buffer_mcp,&recieve_buffer_xml,&recvieve_len,recsize2);

*pRebuffer = (char* ) malloc(sizeof(char)*strlen(recieve_buffer_xml) + 1);

memcpy(*pRebuffer, recieve_buffer_xml, strlen(recieve_buffer_xml));

*(*pRebuffer+strlen(recieve_buffer_xml)) = '\0';

free(recieve_buffer_xml);

free(recieve_buffer_mcp);

return ret;

}

b)、函数返回值,返回字符串

调用函数:

char *str = NULL;

str = GetMemory3(100);

函数实现:

char *GetMemory3(int num)

{

char *p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num);

return p;

}

12、网络函数操做

TCP

lrs_create_socket("socket", "TCP", "LocalHost=0", "RemoteHost={remoteHost}", LrsLastArg);

lrs_set_send_buffer("socket", buffer, content_len);

lrs_length_send("socket", "buf0", 0, LrsLastArg);

lrs_receive("socket", "buf1", LrsLastArg);

lrs_get_last_received_buffer("socket", &recbuf, &num_input);

UDP

lrs_create_socket("socket","UDP","LocalHost=0","RemoteHost={remoteHost}",

LrsLastArg);

lrs_set_send_buffer("socket", buffer, 52);

lrs_send("socket", "buf0", LrsLastArg);

lrs_receive("socket", "buf1", LrsLastArg);

lrs_get_last_received_buffer("socket", &recbuf, &num_input);

13、自定义封装函数

char* substr(char* srcstr, char* lstr, char* rstr); //对字符串进行截取

int searchstr(char* srcstr, char* lstr, char* rstr, char **pSubstr); //在字符串内所搜指定的字符串

int searchstrN(char* srcstr, char* lstr, int len, char **pSubstr); //在字符串内所搜指定的字符串

int splitStringByChar(char *bfword,char sep,char *bhword,char *source);

char * Trim(char *source); //删除字符串的开始和结束部分的空格

BOOL searchstrM(char* srcstr, char* lstr, char* rstr, PSTRLIST* pList); //根据特定字符对字符串进行分割

自动化测试流程图解析

功能自动化测试流程解析 本流程是描述软件功能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步骤、内容与方法,明确各阶段的职责、活动与产出物。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2.1 测试计划(可选) 与以前的测试计划过程一致,只是在原来的测试计划中,添加对项目实施自动化测试所需的资源、测试范围、测试进度的描述。该过程产出物为《测试计划》。 2.2 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测试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出针对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粒度精确到单个功能点或流程,对于各个功能点的业务规则,通过对脚本添加相应的检查点来进行测试。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测试用例》。

2.3 自动化脚本设计(可选)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当前项目,设计出适合的脚本基本架构,针对特殊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可行的脚本编写方法,设计特殊检查点的实现方式,并对潜在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该过程的产出物是《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 2.4 自动化脚本编写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系统原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录制、调试、编写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并添加检查点,进行参数化。该过程还需要编写数据文件处理脚本、日志文件处理脚本、数据库处理脚本、公共检查点处理脚本等等。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和其他公共处理脚本。 2.5 自动化测试数据设计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出对各个功能点和相关业务规则进行测试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填写入对应的数据文件中。该过程的产出物是各个功能点的数据文件。 2.6 自动化测试执行 搭建好测试环境。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脚本,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并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到日志文件中。 2.7 自动化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结果文件中报告错误的记录进行分析,如果确实是由于被测系统的缺陷导致,则提交缺陷报告。对自动化测试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交《测试报告》。 2.8 自动化测试脚本维护(可选) 如果系统发生变更时,对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相关文档包括《自动化测试用例》、《自动化脚本设计说明书》进行维护,以适应变更后的系统。

3性能测试赛题A6BS资产管理系统性能测试要求

任务四:性能测试 1、执行性能测试 本部分按照软件性能测试任务书要求,执行性能测试;使用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 ,录制脚本、回放脚本、配置参数、设置场景、执行性能测试并且 截图,截图需粘贴在性能测试总结报告中。性能测试具体要求如下: 。录制用户登录、资本录制:录制脚本协议选择“Web-HTTP/HTML ” 产维修模块进行维修登记、用户退出操作。录制完成后脚本名称命名为C_wx 。录制脚本具体要求如下: 用户登录操作录制在init ;资产维修登记操作录制在Action ;用户退出操作录制在end 。 Action 录制维修登记,使用资产名称为ZCLZ 开头的数据进行维修登记录制;对资产维修登记操作设置集合点和事务。集合点名称:R_wx ;事务名称:T_wx;维修登记成功后设置检查点,使用资产列表中新登记成功的资产名称作 为检查点,检查是否维修登记成功。 截图要求:一共3 张图,分别为:① init 登录部分脚本截图,包含左侧菜单;② Action 中进行维修登记操作部分截图,包括集合点、事务、检查点代码; ③end 退出部分脚本截图。 制完成脚本回放:脚本录制完成后使用回放功能对脚本的正确性进行校验。脚 本回放具体要求如下: 回放需要对脚本参数进行修改,使用资产名称为ZCHF 开头的数据进行回放;检查点检查资产名称。回放操作完成,查看Loadrunner 回放日志。 截图要求:一共 2 张图,分别为:①资产维修登记脚本截图;②回放概

要(Replay Summary )截图。 本参数设置要求:脚本回放成功后可继续进行下面的操作。进行性能测试之前 需先对资产名称进行参数化设置。脚本参数设置要求如下: 使用资产名称为ZCYL 开头的数据进行维修登记参数配置;资产名称参 数名称:value ,参数类型选择:File,输入50 条资产名称对应值,每次迭代取唯一值。 检查资产名称,检查点参数名称:title ,参数类型选择:File,取值规则选择同value 值相同行。 截图要求:一共 2 张图,分别为:①资产名称参数化截图;②检查点参 数化截图。 填写表格:填写性能测试总结报告中表格,表格中填写value 和title 参数值。 景设置:按照要求设置虚拟用户个数以及进行场景配置,配置要求如下:设置50 个虚拟用户。 设置集合点策略,选择设置25 个虚拟用户到达集合点时释放。 场景策略:场景名称:C_wx ,虚拟用户总数50 ,用户递增数量25,递增间隔5 秒,场景运行到所有Vuser 运行结束。 截图要求:一共 3 张图,分别为:①集合点设置策略截图;②Design 中的场景设置策略和交互计划图截图;③场景执行完成后Run 界面截图,包括运行结果。 形结果分析:场景执行完成后,需对测试结果进行截图操作,需要

pythonwebdriver自动化测试实战

. python webdriver 项目实战 文档Word . 第5章测试模型与测试脚本优化 第一节、测试模型介绍 线性测试通过录制或编写脚本,一个脚本完成用户一套完整的操作,通过对脚本的回放来进行自动化测试。这是早期进行自动化测试的一种形式;我们在上一章中练习使用webdriver API 所编写的脚本也是这种形式。 脚本一 fro selenium impor webdriver impor time driver = webdriver.Firefox() driver.get睜睷?硸)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瑜啢敳乲浡).send_keys甥敳湲浡)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瑜偢獡睳牯).send_keys???)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扜湴潌楧).click() 执行具体用例操 ...... driver.quit ()脚本二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import time driver = webdriver.Firefox() driver.get(睜睷?硸?)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瑜啢敳乲浡履).send_keys(甥敳湲浡履)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瑜偢獡睳牯層).send_keys(???尶)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扜湴潌楧屮).click() #执行具体用例操作 文档Word . ...... driver.quit ()通过上面的两个脚本,我们很明显的发现它的问题: 一个用例对应一个脚本,假如界面发生变化,用户名的属性发生改变,不得不需要对每一个脚本进行修改,测试用例形成一种规模,我们可能将大量的工作用于脚本的维护,从而失去自动化的意义。 这种模式下数据和脚本是混在一起的,如果数据发生变也也需要对脚本进行修改。 这种模式下脚本的可重复使用率很低。 模块化与库 我们会清晰的发现在上面的脚本中,其实有不少内容是重复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改进。login.py 登录模de login():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瑜啢敳乲浡).send_keys甥敳湲浡)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瑜偢獡睳牯).send_keys??㈱) driver.find_element_by_id扜湴潌楧).click() 测试用例:#coding=utf-fro selenium impor webdriver 文档Word . 注意,上面代码并非完整代码,不能运行。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拟制:****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次测试报告为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总结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xxx系统的性能需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腾讯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网上查询班车的入口,分析出哪些路线/站点比较紧张或宽松,以进行一些合理调配。 1.3.测试目标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完善班车管理系统,满足腾讯内部员工的班车查询需求,满足500个用户并发访问本系统。 1.4.名词解释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规范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规范 为了使所有的测试工程师在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测试时能够使编写的脚本风格一致、步骤一致,能够把大家的设计和代码组装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对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进行统一的规范化,下面就先来介绍我们的项目组整理编写的自动化脚本编写的规范。 1.自动化脚本编写的规范 1)基本信息 在每个脚本模块的最上面,必须写上脚本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如IE版本、QTP版本、数据库版本等)、外包项目名称、脚本编写人(使用英文名或中文拼音缩写)、脚本创建时间、脚本修改时间、修改说明、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脚本描述等。 2)常量命名规范 常量的命名应该全部用大写,使用"_"作为单词间的分隔符,单词尽量使用全名称,如,Public Const MSG_EMPTY_ROW As String = "有空行存在"。 使用Public而不是早期版本的global来声明变量。 另外,对常量的声明必须带上类型,如前面的As String。 3)变量命名规范 变量命名应该简单,应尽量使用缩写。如果是一般的值类型(如integer string),则直接使用变量用途命名。尽量使用全名,例如,Dim name As String;如果是一般的临时性变量定义,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例如,Dim i As Integer;如果名称由多个单词组成,则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如EntityManager缩写为e m,ProcedureManager缩写为pm;如果名称由一个单词组成,则对单词进行分段取首字母,如Entity缩写为et。缩写应该控制在3个字母以内,且尽量清晰。 4)参数命名规范 参数命名的原则是全部用小写,如果参数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时,首单词字母小写,其他单词首字母大写,如stepName、stepDescription。 5)函数命名规范 此处函数包括sub和function,函数表示的是一个动作,所以它的结构应该是动词+名词,动词必须小写,后面的名称首字母大写,如getMaterialCode。函数命名尽量不要使用缩写,而且它的名称应该使人一

自动化测试平台解决方案报告书V03

SmartRobot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目录 1.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1.1.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的复杂组合,导致APP实现多机型兼容难 度大,投入大。 (3) 1.2.敏捷开发、迭代开发,产品追求快速上线,导致回归测试可靠性测试等任务重, 形成测试工作量波峰。 (3) 1.3.开发框架多、开发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安全漏洞突出 (3) 1.4.市场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追求客户体验差异化重要性凸现。 (3) 2.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3) 3.自动化测试平台实现功能 (4) 3.1.兼容性测试系统 (4) 3.1.1.SMART 平台 (4) 3.1.2.智能源码扫描 (6) 3.2.安全监控系统 (9) 3.2.1.高精度电流监控 (9) 3.2.2.监控应用及整机文件系统 (10) 3.2.3.监控应用及整机数据流量监控,记录非法数据传输等情况 (11) 3.2.4.用户行为跟踪,监控电话、短信、拍照、摄像、录音等典型动作 (12) 3.3.性能测试系统 (13) 3.3.1.响应时间测试系统 (13) 3.3.2.流畅度测试系统 (16)

1.面临的问题 1.1.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的复杂组合,导致APP 实现多机型兼容难度大,投入大。 1.2.敏捷开发、迭代开发,产品追求快速上线,导致回归测试、 可靠性测试等任务重,无法有效应对测试工作量波峰。 1.3.APP开发框架多、开发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安全漏洞突出 1.4.软件硬件设计交叉影响,性能优化难度加大。 2.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为解决移动应用开发商面临的以问题,结局方案设计如下。可全面解决移动应用开发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测试工作量波峰、用户体验问题,并全程为移动应用的开发保驾护航。 整体解决方案 兼容性测试系统:智能源码扫描,即通过解析APK文件,将源码与问题特征库自动比对,查找兼容性问题,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SMART平台,实现被测设备管理+测试用例制作、管理、自动化执行、并

xxx大数据性能测试方案-V1.0-2.0模板

编号: 密级: XXX大数据平台 性能测试方案 [V1-2.0] 拟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6年06月08日]

文件变更记录 *A - 增加M - 修订D - 删除 修改人摘要审核人备注版本号日期变更类型 (A*M*D) V2.0 2016-06-08 A 新建性能测试方案

目录 目录................................................................................................................................................................... I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测试目标 (1) 1.3读者对象 (1) 1.4 术语定义 (1) 2 环境搭建 (1) 2.1 测试硬件环境 (1) 2.2 软件环境 (2) 3 测试范围 (2) 3.1 测试功能点 (2) 3.2 测试类型 (2) 3.3性能需求 (3) 3.4准备工作 (3) 3.5 测试流程 (3) 4.业务模型 (4) 4.1 基准测试 (4) 4.1.1 Hadoop/ Spark读取算法的基准测试 (4) 4.1.2 Hadoop/ Spark写入算法的基准测试 (5) 4.1.3 Hadoop/ Spark导入算法的基准测试 (6) 4.1.4 Hadoop/ Spark导出算法的基准测试 (7) 4.2 负载测试 (8) 4.2.1 Hadoop/ Spark并行读取/写入算法的负载测试 (8) 4.2.2 Hadoop/ Spark并行导入/导出算法的负载测试 (9) 4.3 稳定性测试 (10) 4.3.1 Hadoop/ Spark并行读取/写入/导入/导出算法,7*24小时稳定性测试 (10) 5 测试交付项 (12) 6 测试执行准则 (12) 6.1 测试启动 (12) 6.2 测试执行 (12) 6.3 测试完成 (13) 7 角色和职责 (13) 8 时间及任务安排 (13) 9 风险和应急 (14) 9.1影响方案的潜在风险 (14) 9.2应急措施 (14)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

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 1. 制定测试计划 在展开自动化测试之前,最好做个测试计划,明确测试对象、测试目的、测试的项目内容、测试的方法、测试的进度要求,并确保测试所需的人力、硬件、数据等资源都准备充分。制定好测试计划后,下发给用例设计者。 2. 分析测试需求 用例设计者根据测试计划和需求说明书,分析测试需求,设计测试需求树,以便用例设计时能够覆盖所有的需求点。一般来讲,基于Web 功能测试需要覆盖一下几个方面: 1).页面链接测试,确保各个链接正常; 2).页面控件测试,确保各个控件可靠; 3).页面功能测试,确保各项操作正常; 4).数据处理测试,确保数据显示准确、处理精确可靠;

5).模块业务逻辑测试,确保各个业务流程畅通。 3. 设计测试用例 通过分析测试需求,设计出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的测试用例,形成专门的测试用例文档。由于不是所有的测试用例都能用自动化来执行,所以需要将能够执行自动化测试的用例汇总成自动化测试用例。必要时,要将登陆系统的用户、密码、产品、客户等参数信息独立出来形成测试数据,便于脚本开发。 4. 搭建测试环境 自动化测试人员在用例设计工作开展的同时即可着手搭建测试环境。因为自动化测试的脚本编写需要录制页面控件,添加对象。测试环境的搭建,包括被测系统的部署、测试硬件的调用、测试工具的安装盒设置、网络环境的布置等。 5. 编写测试脚本

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和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适当的脚本开发方法编写测试较薄。一般先通过录制的方式获取测试所需要的页面控件,然后再用结构化语句控制脚本的执行,插入检查点和异常判定反馈语句,将公共普遍的功能独立成共享脚本,必要时对数据惊醒参数化。当然还可以用其他高级功能编辑脚本。脚本编写好了之后,需要反复执行,不断调试,知道运行正常为止。脚本的编写和命名要符合管理规范,以便统一管理和维护。 6. 分析测试结果、记录测试问题 应该及时分析自动化测试结果,建议测试人员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自动化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尽早地发现缺陷。如果采用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建议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以便与测试部门选定的缺陷管理工具紧密结合。理想情况下,自动化测试案例运行失败后,自动化测试平台就会自动上报一个缺陷。测试人员只需每天抽出一地你该时间,确认这些自动上报的缺陷,是否是真实的系统缺陷。如果是系统缺陷就提交开发人员修复,如果不是系统缺陷,就检查自动化测试脚本或者测试环境。

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心得---菜鸟入门篇

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心得 --------菜鸟入门篇 本文中将不会讲解ISEE的测试原理、不说明Python的常用语法、不介绍OTP测试平台的架构,自动化测试组的牛人们已经为我们编写了很多这些方面的资料,而且我也怕学艺不精说的不对,因为……我还是一只小小的菜鸟。写这篇文档分享我的一点点小心得,只是为了让后面更多的菜鸟们在编写第一个脚本的时候少一些困惑、多一点自信。 1、现在大家使用的ISEE工具,分为安装版和拷贝版。两者在使用上一个很大的区别是, 拷贝版本不能新建测试用例、测试文件夹。使用拷贝版的同事,在已有测试用例中新建测试脚本,脚本的执行效果是一样的。 2、测试脚本的结构。常用测试脚本的结构基本相同,分为三大部分: 1)引用测试用例需要的类、库等文件 -----这部分的改动很容易 2)定义测试实现类A,这个类通常有两个函数def # Block1:测试用例初始化。 def InitTest(self): -----这里主要是初始化TA,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修改 # Block2:测试用例主体 def Testing(self): ------这部分是我们的重点了,所有的脚本功能都要在这里定义完成3)实例化A,脚本执行定义动作的入口 -----这部分基本不需要改动,直接复用借用前辈们的代码就OK啦 3、脚本的第一行都会有这样一段,注意哦,这个不是注释,不能删除的。有了这句才能在 脚本里写中文。 #coding:utf-8 4、脚本里需要发送的消息除了在脚本中需要构造输入参数之外,还要保证在ISEE中有对 应命令码的用例数据。举例如下: 脚本中有如下代码,需要发送0x2a1d命令 此时需要确认用例数据中有0x2a1d命令数据。如果没有需要新建,只要构造报文头部分就可以了,其他的内容我们强大的自动化平台全部在后台搞定。

性能测试计划模板(实例)

XXXX系统 性能测试方案 软件产品名称:XXXX 软件开发部门:XXXX 软件测试部门:XXXX 编写:XXX 日期:2008 年11 月8 日审核:XXX 日期:2008 年11 月10 日批准:日期:年月日

1.引言 1.1测试方案概述 方案名称: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 测试部门:xxxxx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目的 本测试方案将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范围、测试的软件硬件环境、测试进度、测试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及测试流程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整体的描述。 1.3系统概述 产品名称: xx供应链系统JL SCM 开发部门: xxxx有限公司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该系统中采用了 Sybase 最新版本的企业智能型关系数据库产品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2.5 (ASE12.5)及复制服务器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由武汉金力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并协助实施。国美电器实施的“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从现代企业理念、物流体系和全方位服务的角度,完全解决了企业的决策、计划、管理、核算、经营、物流、服务、人事及电子商务等问题。 2.术语和定义 性能测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指定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等)确定系统

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的测试过程。 场景:一种文件,用于根据性能要求定义在每一个测试会话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 虚拟用户:在场景中, LoadRunner 用虚拟用户代替实际用户。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来使用应用程序。一个场景可以包含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虚拟用户。 虚拟用户脚本:用于描述虚拟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 事务:表示要度量的最终用户业务流程。 3.测试流程 负载测试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和结果分析。 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 创建虚拟用户脚本: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到自动脚本中。 定义场景:使用 LoadRunner Controller 设置负载测试环境。 运行场景:通过 LoadRunner Controller 驱动、管理和监控负载测试。 分析结果:使用 LoadRunner Analysis 创建图和报告并评估性能。 4.测试目标与策略 4.1测试目标 1)确定系统能承载的最大容量; 2)定位系统性能瓶颈; 3)确定系统典型事务响应时间; 4)出具可信的独立的第三方的性能测试报告。

自动化测试ROI分析与实践

自动化测试ROI实践 自动化测试是一项“一旦开始,就需要持续投入”的工作,所以它一直是测试领域的一块鸡肋。不做吧,好像手工测试重复得让人有些厌倦,而且手工测试时间也缩短不了。做吧,害怕投入的比回报要多。 没实施自动化的团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有的说:“项目有太多的老代码需要补充自动化测试脚本,补不起!”有的说:“项目开发太紧张,如果同时还要自动化,等不起!”还有的说:“自动化测试工具太贵了!买不起!”确实,各种各样的“伤不起”使得大量的组织在“要不要自动化”这个问题上总在了解和观望,踌躇不前。 我们阅读了一些关于自动化测试ROI的文章,发现大多都是介绍各种不同 的计算方法,但来自实际的数据分享比较少。所以,2011年当我们组织想推行 自动化测试的时候,为了打消大家(尤其是管理层)对于自动化测试的投入和产出方面的疑虑,计算我们自己的自动化测试投资回报率ROI(Return on Investment)成了我们启动时就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分为四部分介绍我们的实践方法和结果。 第一部分:业界计算自动化测试ROI的方法 简言之,ROI = 收益/投入。但收益如何计算,投入包括哪些,众说纷纭, 并没有一个定论。 在Dion Johnson的“test automation ROI”中给出了三种计算自动化测试ROI 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简单ROI”着重从“钱”的方面去看。它考虑了工具、培训、机器等各种费用,并把测试时间的投入通过单位时间的工资转化成为钱。 第二种方法“效率ROI”与第一种方法不同的是从测试效率的角度,只考虑了时间投入所产生的收益,而没有考虑其它如购买工具方面的投入。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测试人员计算收益。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运行性能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运行性能测试 实验目的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测试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性能的指标和方法,验证各部件及整机的性能。 实验器材 高效液相色谱仪,LC-ATvp高压泵、SCL-10Avp程序控制器、SPD-M10Avp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TO-10Asvp温度控制器。Shim-packVP-ODS C18 150×4.6mm分析柱、20μl进样器、AS3210型超声波发生器。无水甲醇和双蒸水各500ml(脱气处理)、萘、咖啡因(均为色谱纯或分析纯)。 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相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仪器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LC-2010和Agilent1100型为单泵型,适于单一流动相的洗脱;LC-10Avp型为双泵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适于程序洗脱。单泵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示意见图9-1。 实验步骤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岛津LC-10A为例) 1.依照顺序开机,自检完毕后进入操作模板; 2.设定洗脱程序、检测器的条件及测定报告; 3.完成实验过程,打印试验结果,依照顺序关机。 (二)性能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检查分为单个部件的验证和整机验证。验证时一般先验证泵、柱温箱、自动进样器的性能,接着是检测器的性能,最后是整机的性能验证。验证目的是检查并确认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1.验证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高效液相色谱仪各验证部件的验证项目的合格标准见表9-1。 表9-1 高效液相色谱仪各验证部件的验证项目的合格标准 验证部件验证项目合格标准 输液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 0.5ml.min-1: < 5%; 1.0ml.min-1: < 3% 2.0 ml.min-1: < 2% 流量稳定性误差SR 0.5ml.min-1: < 3%; 1.0ml.min-1: < 2% 2.0 ml.min-1: < 2% 柱温箱柱温箱设定值误差ΔTs< ±2℃柱温箱控温稳定性Tc ≤1℃ 自动进样器进样量准确度误差≤±2% 检测器基线噪声≤2×10+5AU 最小检测浓度≤1×10-7g.ml-1(萘的甲醇溶液) 基线漂移≤5×10-4AU.h-1 整机性能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RSD≤0.5% 2.验证步骤 (1)输液泵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R的检定 将仪器的各部分联接好,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量设为1.0mL.min-1,按说明书启动仪器,待压力平稳后保持10分钟,按表16-2设定相应数值,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称重。按式(1)、式(2)计算SS和SR,结果填入数据记录与处理的表9-3中。 表9-2 流量、次数、收集时间表 流量设定值(mL/min)0.5 1.0 2.0 测量次数 3 3 3 流动相收集时间(min)10 5 5

自动化测试规范V1.1..

福建创昱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动化测试规范V1.1 2019年6月4日

文档编号: 文档信息 分发单位 版本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档模板由福建创昱达测试部负责制定,具体章节内容由福建创昱达测试部相关编写人员负责解释。

目录 1.自动化主流程 (4) 2.自动化测试可行性分析 (6) 2.1目标: (6) 2.2角色: (6) 2.3工作内容 (6) 3.自动化测试需求分析 (8) 3.1目标: (8) 3.2角色 (8) 3.3工作内容 (8) 4.自动化测试计划制定 (10) 4.1目标: (10) 4.2角色: (10) 4.3工作内容: (10) 5.自动化测试设计 (11) 5.1目标: (11) 5.2角色: (11) 5.3工作内容: (11) 6.自动化测试执行 (12) 6.1目标: (12) 6.2角色: (12) 6.3工作内容: (12) 7.自动化测试分析 (13) 7.1目标: (13) 7.2角色: (13) 7.3工作内容: (13) 8.自动化测试维护(需求变更) (14) 8.1目标: (14) 8.2角色: (14) 8.3工作内容: (14)

1.自动化主流程图示:

2.自动化测试可行性分析 2.1 目标: 对系统进自动化可行性分析,确认或否决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如确认开展自动化,并进行风险评估。 2.2 角色: 测试管理部、自动化组长、手工组组长(项目负责人)、开发组组长(项目负责人) 2.3 工作内容 (1)讨论系统开展自动化工作的可行性: 符合自动化测试开展的几种情况: 产品型项目(项目周期长、需求变更有计划性、而且频率不高) 产品型的项目,新版本是在旧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功能变不大的项目,但项 目的新老功能都必须重复的测试。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自动化测试的强项,它能够很好的验证你是否引入了新的缺陷,老的 缺陷是否修改过来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叫做回归测试工具。 机械并频繁的测试 每次需要输入相同、大量的一些数据,并且在一个项目中运行的周期比较长。 但有一些交互性比较强(业务逻辑较复杂),需要人工干预的操作,就不要指望 通过自动化测试来完成了。例如,银保通交行前置机测试。 资源丰富(人员) 众所周知,自动化工作相对比较耗人力,开发脚本的时间与调试脚本的时间比例 能达到1:1、甚至1:2,如人力与机器大批量工作无法权衡则只能放弃自动化了。(2)明确手工测试的需求分析、测试设计和测试案例是否适合于自动化测试的需要:

性能测试流程规范汇编

目录 1前言 (2) 1.1 文档目的 (2) 1.2 适用对象 (2) 2性能测试目的 (2) 3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相关人员 (3) 3.1 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其基本流程 (3) 3.2 性能测试工作内容 (4) 3.3 性能测试涉及的人员角色 (5) 4性能测试实施规范 (5) 4.1 确定性能测试需求 (5) 4.1.1 分析应用系统,剥离出需测试的性能点 (5) 4.1.2 分析需求点制定单元测试用例 (6) 4.1.3 性能测试需求评审 (6) 4.1.4 性能测试需求归档 (6) 4.2 性能测试具体实施规范 (6) 4.2.1 性能测试起始时间 (6) 4.2.2 制定和编写性能测试计划、方案以及测试用例 (7) 4.2.3 测试环境搭建 (7) 4.2.4 验证测试环境 (8) 4.2.5 编写测试用例脚本 (8) 4.2.6 调试测试用例脚本 (8) 4.2.7 预测试 (9) 4.2.8 正式测试 (9) 4.2.9 测试数据分析 (9) 4.2.10 调整系统环境和修改程序 (10) 4.2.11 回归测试 (10) 4.2.12 测试评估报告 (10) 4.2.13 测试分析报告 (10) 5测试脚本和测试用例管理 (11) 6性能测试归档管理 (11) 7性能测试工作总结 (11) 8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1.1 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明确性能测试流程规范,以便于相关人员的使用,保证性能测试脚本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提高测试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测试的可靠性、重用性和客观性。 1.2 适用对象 本文档适用于部门内测试组成员、项目相关人员、QA及高级经理阅读。 2性能测试目的 性能测试到底能做些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系统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及测试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如下的问题 1.硬件选型,我们的系统快上线了,我们应该购置什么样硬件配置的电脑作为 服务器呢? 2.我们的系统刚上线,正处在试运行阶段,用户要求提供符合当初提出性能要 求的报告才能验收通过,我们该如何做? 3.我们的系统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直能够提供 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良好的性能),我们该怎么办? 4.明年这个系统的用户数将会大幅度增加,到时我们的系统是否还能支持这么 多的用户访问,是否通过调整软件可以实现,是增加硬件还是软件,哪种方式最有效? 5.我们的系统存在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性能要求,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 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 6.在测试或者系统试点试运行阶段我们的系统一直表现得很好,但产品正式上 线后,在用户实际环境下,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莫名其妙的问题,例如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变慢,某些应用自动退出,出现应用挂死现象,导致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不满意,这些问题是否能避免,提早发现? 7.系统即将上线,应该如何部署效果会更好呢? 并发性能测试的目的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真实的业务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业务操作设计测试案例,以评价系统的当前性能;当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或者新的应用程序将要被部署时,负载测试会帮助确定系统是否还能够处理期望的用户负载,以预测系统的未来性能;通过模拟成百上千个用户,重复执行和运行测试,可以确认性能瓶颈并优化和调整应用,目的在于寻找到瓶颈问题。

性能测试方案

XXX系统--版本号XXX 性能测试方案 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 (1) 1.1目的和软件说明 (1) 1.2内容摘要 (1) 1.3适用对象 (1) 1.4术语和缩略语 (1) 1.5参考文档 (1) 2系统概述 (2) 2.1项目背景 (2) 2.2系统架构 (3) 2.2.1架构概述 (3) 2.2.2运行环境 (3) 2.2.3处理流程 (4) 2.3技术方案设计 (4) 3测试目标 (5) 4测试范围 (6)

4.1测试对象 (6) 4.2需要测试的特性 (6) 4.3不需要测试的特性 (7) 5 4. 测试启动/结束/暂停/再启动准则 (8) 5.1启动准则 (8) 5.2结束准则 (8) 5.3暂停准则 (8) 5.4再启动准则 (9) 6测试人员 (10) 7测试时间 (11) 8测试环境 (12) 8.1系统架构图 (12) 8.2测试环境逻辑架构图 (12) 8.3测试环境物理架构图 (12) 8.4环境配置列表 (12) 8.4.1生产环境 (12)

8.4.2测试环境 (13) 8.4.3环境差异分析 (13) 8.4.4测试客户机 (14) 8.5测试工具 (14) 9测试策略 (15) 10测试场景设计 (16) 10.1总体设计思路 (16) 10.2业务模型 (16) 10.3测试场景设计 (17) 10.3.1......................................... 单交易负载测试 17 10.3.2....................................... 混合交易负载测试 18 10.3.3............................................. 稳定性测试 18 10.3.4...................................... 有/无缓存比对测试 19 10.3.5....................................... 网络带宽模拟测试 19 11测试实施准备.. (21) 11.1................................................. 测试环境准备 21

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V1.

自动化测试设计规范V1.0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Prepared by 拟制陈玉梅37906 Date 日期 2010-12-15 Reviewed by 评审人孟咏喜00137435 顾江00118951 张杰飞00101597 Date 日期 2010-12-16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yyyy-mm-dd Authorized by 签发 Date 日期 yyyy-mm-d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1前言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基于AutoSpace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自动化测试设计活动,目的是通过规范性指导提升自动化测试设计质量。 自动化测试设计的活动流程如图所示:

自动化测试设计活动角色主要分为两种: ?自动化设计人员(如TSE、测试骨干) 负责自动化用例设计前的设计活动,包括自动化测试分析、AW设计、数据规划、 测试工程设计等 ?自动化测试工程师 负责自动化用例设计 本文将按照自动化测试设计流程,分别介绍各个活动的设计规范和指导原则。 2自动化测试分析 自动化测试分析过程,重点分析产品特性哪些适合自动化、哪些特性应优先实现自动化。 适合自动化的范围包括: 1.产品特性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是非常大 2.产品特性重要程度高,每轮版本测试、回归测试基本都是必测的 3.自动化投入成本在接受范围内,最好已有技术储备 通过如上三个维度分析自动化实现的优先级,应优先实现投入产出比收益明显的产品特性,即自动化较易于实现、且需要频繁测试的重要特性。 3AW设计 AW是自动化用例设计的基础,应易于理解、好用,便于测试人员快速掌握,降低学习成本,提高用例设计效率。 AW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基于业务进行抽象、设计粒度合理,尽可能覆盖自动化用例。 对于底层AW(如协议AW),应封装为类似“开户”、“用户认证”、“拨号”等业务逻辑,降低用例设计难度和接口变更时对用例的影响,提升自动化用例的重用性。

pythonwebdriver自动化测试实战

项目实战 第5章测试模型与测试脚本优化 第一节、测试模型介绍 线性测试 通过录制或编写脚本,一个脚本完成用户一套完整的操作,通过对脚本的回放来进行自动化测试。这是早期进行自动化测试的一种形式;我们在上一章中练习使用所编写的脚本也是这种形式。 脚本一

脚本二 通过上面的两个脚本,我们很明显的发现它的问题: 一个用例对应一个脚本,假如界面发生变化,用户名的属性发生改变,不得不需要对每一个脚本进行修改,测试用例形成一种规模,我们可能将大量的工作用于脚本的维护,从而失去自动化的意义。 这种模式下数据和脚本是混在一起的,如果数据发生变也也需要对脚本进行修改。 这种模式下脚本的可重复使用率很低。 模块化与库 我们会清晰的发现在上面的脚本中,其实有不少内容是重复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改进。

测试用例: 注意,上面代码并非完整代码,不能运行。 通过上面的代码发现,我们可以把脚本中相同的部分独立出来,形成模块或库;当脚本需要进行调用。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方面提高了开发效率,不用重复的编写相同的脚本;另一方面提高了代码的复用。 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应该是自动化的一个进步;从它的本意来讲,数据的改变(更新)驱动自动化的执行,从而引起结果改变。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概念和想法。 其实,我们能做到的是下面的形式。 d:\\

图4 8 = ("D:\\\\", "r") = () () #执行循环 : = () ("") ("")() ..... 不管我们读取的是文件,还是、文件的之类,又或者是数组、字典函数。我们实现了数据与脚本的分离,换句话说,我们实现了参数化。我们仍一千条数据,通过脚本的执行,可以返回一千条结果出来。 同样的脚本执行不同的数据从而得到了不同的结构。是不是增强的脚本的复用性呢! 其实,这对开发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对于当初自动化工具来说确是一个买点,因为它面对的大多是不懂开发的测试。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八、-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 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llg数据库, 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 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1.1.1 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 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 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青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 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 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 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