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快乐跳跃】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吴【快乐跳跃】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吴【快乐跳跃】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吴【快乐跳跃】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生物课堂教学观察记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答: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恰当,设计紧扣重难点。通过探讨,教具演示,把问题,情景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确了叶的多样性,同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并采用教学和实践的学习方式,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了“叶”的一生。 2.核心知识:教师如何呈现给学生的?答:是在学习,观察和讨论中,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区别。《植物的叶》是上一节课观察了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采用实践验证课堂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之间合作探索的科学精神。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答: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规律的。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践操作来认识《植物的叶》。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答:是。《生物学》是门实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动手参与实践实验来获取理论知识。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得的少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答:是。在科学知识的学习渗透中,重点讲清“植物的叶”,以“叶”为主线,来展开。有关“叶”的知识,结构,同种“叶”,异种“叶”的异同都要讲清讲透讲彻底。“叶”的生长历程,属于了解,不必费过多口舌。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答:一开课就使用了多媒体播放“叶'的全貌。展现教学内容,展示实物,直观生动,层层深入。有效调动学生的想象,互动,充实课堂。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答:重点分析,师生互动,亲手参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补充视点:注意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改进建议: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科学结论。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 记录表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 2012-04-24 08:35:51|??分类: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开发者】 王临光毛卫彩张娜公联梅 【观察点】?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观察目的】 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 课堂学习行为是特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和测量到的外显的学习反应或行为。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就等于课堂教学效果收获了一半。 【使用说明】 观察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结束的学习行为,针对观测点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 2012-04-24 09:34:22|??分类: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 【开发者】 王仕香黄慧慧 【观察点】? 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观察目的】 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课堂行为。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何落实,通过观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使用说明】 贯穿课堂的全过程,针对观测点记录课堂现象,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在初中学段的初期“中等生”在整个班级学生中占大多数,他们普遍能遵守课堂纪律;他们渴望进步,但又不够积极主动地勤奋学习.他们因处在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位置上,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只有少数毅力较强的中等生能较长时间保持在“中等生”的水平,大部分中等生因一个学期或一年的努力后,没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而对学习丧失信心, (1)课堂观察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而使用的一种方式,但不适用于个人使用。团队中每个人用不同的观察手段完成不同的观察任务,通过各种视角对教学进行观察,就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现象,并通过跟进的归因分析,客观 地揭示教学现象的本质所在。 (2)对于课堂观察这种方式,不能死扳硬套,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研目标,灵活地加以运用,可以是量表单独使用,也可以是定量的量表与定性的描述同时使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要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 (3)运用课堂观察开展教学研究需要一个长周期,才能看到研究的效果。对于一节课通过课堂观察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其合理性需要再进行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这样反复几次才能真正解决教学问题。 (4)因为课堂观察比较耗时、耗力,样本较小,课堂观察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最好选择代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才比较有意义和有 价值。

课堂观察记录表格

观察表大集合 表1: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扫视(两分钟一次,共20分钟) 学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 1.该编码体系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非投入行为类别,每个编码代表的含义如下: ①与任务无关的闲聊 ②打瞌睡 ③白日梦 ④四处张望 ⑤做其他的工作 ⑥侵扰其他学生 ⑦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 ⑧削铅笔、转笔、上卫生间 ⑨其他 2.表中1—10代表着一段为时20分钟的观察,每2分钟扫视一次,所以共10次。

表2: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钟) 管理 等待注意 无关活动 倾听 观察 动手实践 讨论 思考 阅读 书写 说明: 1.表中第一行表示持续时间为15分钟的一段观察,每分钟记录一次学生的具体 活动 2.“管理”是指取出书本、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 “无关活动”是指闲聊、捣乱、打瞌睡、做小动作等; “动手实践”是指画图、手工、做练习等。

表3:课堂作业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课堂作业的类型、时间、反馈情况 课堂作业的类型 课堂作业的时间(分钟)课堂作业的反馈1—5 6—10 11—15 16及以上当堂反馈反馈形式 口头作业1 口头作业2 口头作业3 书面作业1 书面作业2 书面作业3 课堂作业的其他情况 课堂教学细节/ 体会简记 说明: 在每一领域的相应选项处用“√”标识。

表4:课堂提问频数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提问对象的位置、次数、频度 第6列第5列第4列第3列第2列第1列教室前门 第1行 第2行 第3行 第4行 第5行 第6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 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课堂教学细节/体会简记 说明: 1.利用画“正”的方式记录每个学生的应答次数,以同样的方式记录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和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2.利用“/”标识该位置上没有学生; 3.课堂提问率=(参与发言的总次数÷学生总数)×100% 4.提问覆盖率=(参与发言的学生人数÷学生总数)×100%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胡秀芝 初中生物教材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材中充满了问题、观察、实验、探究、讨论和信息浏览的任务,如何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根据生物教材的特点,使初中生物课堂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交流合作为形式,让初中生物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思维的交融,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走向高效的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我初步探索了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五环节范式”,即: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探究、信息阅读、反馈评价。 下面以五个环节中的问题呈现、对话交流、情境探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问题呈现:问题呈现就是教师通过某种方式和情景引出文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重中之重。问题提出应重点呈现学生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炼问题,学会归纳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案例1 七年级《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课上,我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份问题表格: 生物体的结构由什么构成的 1 如何使用显微镜? 2 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什么差异? 4 细胞中指导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在哪儿 5 什么是dna? 这些问题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欲望设计的,符合学生生物课上探究规律。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问题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以让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问题1让学生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问题2让学生画出了细胞结构图;问题3 让学生明白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与不同;问题4 让学生知道了细胞核的作用;问题5 让学生初步明白了dna的主要作用。 通过问题呈现,学生找到了学习生物的路径,把握了生物的知识,激活了课堂的活力。 2、对话交流:教育本质是一种交往,一种对话。课堂上,应让教师与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对话,使问题解决逐步引向深入。“对话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捷径和平台。教师要从合理营造对话环境,有效构建对话关系,有序组织对话交流,及时进行归纳整合,让问题进一步凸现和明了,使对话层层深入,实现对话效益最优化。 案例2 七年级《植物体的组成》 生物课本p25页有一个讨论题:通过观察,你发现叶片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每种组织的功能一样吗?在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接着我们师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如果一棵树的树皮被剥了,这棵树能活吗? 生:不能活了。 师:你有什么依据吗? 生:树皮是植物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它的作用就是保护、控制植物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停止了这种保护和物质交换,树的生命就会衰竭,最后死亡。 师:真聪明。 这种对话,跳跃了书本情景,又切合了书本原理,在更高层次上显现了学生的理解,在实际情景里,体现了学生生物基本知识的运用。这种对话视角独特,让学生品尝了生物学习的价值。

课堂观察记录表(量化表)

滨江区中小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 年月日 钟”为单位,以“0.5”分钟为时间统计最小值。(3)某一教学环节中,多项学习行为交织或并存的,时间划分统一口径为:总计0.5分钟内的,记高分值的行为;总计1分钟左右的,平均划分时间;1.5分钟及以上的教学环节,以主要学习行为为主,总体原则是“取大给小”。内芯及封三:

常态课中小学生学习行为判断参考

1.第二项“读”指纯粹的读,有区别于第六项“议”中的“带着任务的读”。 2.第六项的“议”指“各组员之间彼此发表意见或观点”为真正意义的小组讨论。如果是一位同学主讲,其它成员听的,则归类到“听”的学习行为。 3.第八项的“教”,是指同桌或同学相互讨论、传授解题方法,相互传授学习方式。 4.英语学科:(1)带问题听录音,“听”与“议”对分时间;(2)课堂核对答案环节,以三分钟为例,“听”1分钟,“议”2分钟。(3)导课:有看课件的,则“听”“看”取大头,“议”适度给时间;没有看材料的,老师问题导入的,则“听”“议”对分时间。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第七种,“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内芯正反各一份,共20页)

师生互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师生互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注释: 一.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是所观察到的师生互动的命名。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师生互动项目: (一)由教师引发的师生互动 1、GW 个别提问:由教师向个别学生提问引起的师生互动。(在个别提问记录时,要注意如果一个学生被个别提问,那么他/她下次再次被个别提问时,记录为GW2;第三次被提问时,记录为GW3) 2、JJ 集体提问,集体回答:由教师对全班学生提问引起的互动。 3、JG 集体提问,但最后是找个别举手或者不举手同学回答。 4、GJ 管理纪律:教师的言行主要是管理个别人的课堂违纪行为。 5、GQ 管理全班纪律:教师的言行主要管理全班的纪律问题。 6、SST 师生讨论:由教师所引发的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讨论。 7、XST 学生讨论:由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讨论。 8、ML 向学生下命令:布置作业、要求完成某个任务等。 (二)由学生引发的师生互动 9、SW 学生提问: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师生互动。这类互动在教师回答问题后,往往学生没有评价。 10、KY 学生抗议: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满,通过各种方式做出的抗议活动,引发师生互动。 11、SST2:师生讨论:由学生引发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师生讨论。 12、XST2:学生讨论:由学生引发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学生之间的讨论。 13、XST3:学生非教学内容讨论:由学生引发的关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讨论。 二、回应 回应是在教师或者学生发起互动行为之后,对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教师发起,学生回应;学生发起,教师回应。常见的回应行为有: 1、CM 沉默 2、ZC 遵从 3、BH 表示不会 4、DS 大声喊出 5、QS 齐声回答 6、SFN 学生愤怒 7、SXK 学生羞愧 8、SGX 学生高兴 9、TMY 教师满意 10、TZZ 教师指责 11、TFN 教师愤怒 12、TDD 教师打断

生物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生物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作业3-2:“国培”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提交日期: ,,,?年,月10日学生物年七教材人教版课生物与环境组科级版本题成的生态系统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 朱然俊网络班级台山市初中生物,班学员朱然俊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主要是通过图片观察,获取信息,将日常知识片段整理,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 形成生物学的系统知识露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生态系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 统的概念,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题有效教学, 课堂主要以启发式的提问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形成新概念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 无效提问的次数,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示范性的实验操作没有出现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 平操作行为, 通过板书示范食物链的书写 生态系统的概念解析,训练题型多样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 训练题, 没有出现分层的训练题 概念出现后,及时检测,测评学生概念是否当堂掌握。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通过“动物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一问题,来检测学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进行反馈检测学生确实掌握了这一

概念 通过图片和实例分析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 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本课的推进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很扎实,学生的学补充视点: 习注意力一直很强,一般常态课很难达到 课堂时间布局不太合理,分析概念的时间略多,课堂小结 没有进行。学生回答问题,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回答时, 不停的被教师打断,不利于学生的问题暴露教学改进建议:

初中生物学生观察能力调查报告

初中生物学生观察能力调查报告 【内容导航】第1页:第2页:初中生物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总结 一、调查目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人们常把观察能力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了解我校初中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了解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能力低下的原因,制定生物课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计划。 二、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0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访问 调查对象:我校七年级100名学生 二、调查的内容 我主要从科学观察兴趣、科学观察方法、观察中的记录、观察后的讨论交流等几方面进行调查,以此来判断学生的科学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现状。 三、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1、你认为观察是()

A是用眼睛看(22人)B用眼睛有目的的去看(38人)C利用各种感官有目的看(40人) 2、你认为你平时观察事物观察的全面吗? A很全面,发现很多(20人) B 不太全面,有待提高(48人)C 观察发现少,要努力提高(32人) 3、你观察不全面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A 观察方法单一,只用眼睛看(21人) B 观察不能坚持,观察时好走神、好动(22人) C 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25人) D观察目的、观察重点不明确,不知道观察什么(32)人 4、观察时你能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吗? A每次都能(20)人 B 偶尔记录(54人)C 从没记录过(26人) 5、你和同学讨论和交流过观察结果吗? A经常讨论交流得出结论(28人) B 偶尔讨论交流(47人) C从不参加讨论交流(19人) 6、你认为观察中要不要动脑思考?() A需要(43人) B 不需要(57人) 7、你认为观察能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吗? A有(86人) B 没有(14人) 8、你认为观察能力可以培养吗? A是(100人) B否(0人)

初中生物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初中生物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10、16观察对象初二生物授课内容动物的运动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以动物世界中捕食过程中动物的奔跑引入动物的运动与行为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让学生以伸肘和曲肘提示学生回答出需要关节参与运动。 1、以事例引入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2、引入时引导方法应作改进,把讲述变为提问或可让学生更加产注课堂。 1、引入课堂时以复习人体的八大系统提问学生然后让学生观看动物运动的视频,让学生回答运动需要哪一系统来完成。 2、引入运动系统时以一个具体的运动需要哪些结构参与引入更为贴切些。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从课本中家兔的骨骼图展示让学生说出骨的名称,个别非常见字教师说出不如让学生自己查字典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得以发挥。对关节的认识学生填图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关节的结构,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关望,并未参与。 1、以图形式可以让直观的展示,学生能够加深记忆理解。 2、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

1、骨骼名称中的非常见字可让学生先查字典记下后让学生说出。 2、填图时可对图形名称进行标号,要求每个学生都按标号写出名称,然后再让学生上黑板上填图完成。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在教学中教师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学生的主动参与不高,只是个别学生按教师的提问完成了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说出的知识内容,印象不深刻。生物学中的人体结构是我们每个学生都看得见且摸得着的,学习中讲述时虽然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说明关节与骨的知识,但都是课本内容,没有很好的结合人体结构来让学生展示认识某些关节运动的事例,展示伸肘与曲肘时学生看不清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况。学习关节的结构时可以让学生或自己展示一个运动动作的实例让学生能直观的观察到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展示关节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情况时最好教师自己展示让学生观察。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现象时立即纠正,保证课堂教学秩序能很好的开展,但对学生的关注度仍不够,自己讲述时很好的投入而忘记了学生的存在,因此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参与了学习并未很好的关注。

高中生物《观察种子》教学案例

新课程教育、教学策略参评案例 观察种子 一、教学目标 1.描述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主要区别。 2.描述种子萌发时形态变化的过程,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发育的趋势。 3.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观察、试验的能力,引导发散思维,比较归纳的习惯。 4.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了解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形成。 2.难点:活动: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三、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 教师:1.表示生活史的某种植物生长挂图 2.一些植物的种子。 3.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结构的应用器具(如刀片、解剖针、镊子、碘液等)。 学生:1.经浸泡充分吸水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粒。

2.培养一些种子(如菜豆)萌发。 3.收集其它植物种子。 2、学生分析 本节课应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各种植物的种子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考虑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情感发展为基础,重视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能力。 3、教材分析 本课节是全章的开篇部分。前一章关于植物生活方式的知识,是理解本章内容的重要背景,它们共同构成对植物体生活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本节首先从种子的结构出发,以“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为线索,引出各阶段生长变化的知识。既突出了生长发育阶段性的特征,又理清了生活史的连续性过程。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胚的结构需详细说明。由于胚是植物的雏形,是完全分化的植物体。 种子的解剖是本节的难点,由于种子胚很小,各部分不易分离需借助教学挂图进行观察。 4.教学策略 本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策略是:首先,从“生活史”现象的呈现来创设情景。利用挂图,来演示一个植物体的“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开花——结果——种子”的变化经历。然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种子是怎样变成小苗的”,“小苗要多久才长到能够开

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及反思 许锁链(昆明市第十二中学生物教研组 2013年7月)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本文通过的对初中生物课堂真实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总结了初中生物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优化课堂提问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案例分析优化提问 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窗口,最能促使教学从传统的结论式教学向现代探究式教学转变的一种教学艺术。然而,现实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状况却并不乐观,学生不愿答,不敢答,甚至不会答,或是答而不全,答而不准,尤在初中生物课堂更甚(洪松舟等,2008)。鉴于此,结合笔者对自己课堂教学提问的反思和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再联系自己对听课案例的分析,本人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析。 1、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笔者在两所学校10个初中班级中随机选择班级听了16堂生物课,搜集了近二十个课堂案例,并在自己任教班级随时观察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具体表现,经过整理观察记录及认真分析,发现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表现可以分成以下四种情况: 1.1 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 教师在初等讲台或是在上公开课及复习课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学生出现较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或是支吾以对。这会让教师因担心课堂气氛不活跃或教学进度完不成而惊惶失措或自问自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问题表述不准,学生不理解提问的意思;或者完全不知道答案导致无法回答;还有就是在复习课中对综合性水平的提问,学生知道大概意思,有模糊的想法,却没有明确的思路而不知该从何说起,但这种情况一般在课堂上往往占少数。案例观察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保健 师:进入初中以后,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了吗?

(完整版)动物观察记录表

动物观察记录表 孩子,要写关于动物的作文了,让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和帮助下,一起来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吧!观察时别忘了做好记录哦! 你观察的动物是() 1.它的外形是怎么样的?(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几条腿,有没有毛,个头大小都要如实写出来,要注意抓住它的特点,也可以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恰当用上比喻,比如:小蜗牛背上的壳像着一座小房子。)—————————————————————————————————————————————————————————————————————————————————————————————————————————————————————————————————————————————————————————————————————————————————————————————— ———————————————————————————————————————2.它有哪些生活习性?(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要抓住它在生活中的特征,例如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 ——————————————————————————————————————— ——————————————————————————————————————— ——————————————————————————————————————— ———————————————————————————————————————3.你观察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你想象一下这时小动物会想些什么呢?(孩子你要记住,小动物们也是有感情、情绪的,这要靠你仔细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 4.这么可爱的动物你喜欢吗,来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吧。 ————————————————————————————————————————————————————————————————————————————————————————————————————————————————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观察种子的结构》课堂实录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课堂实录 一、课题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市中,是泰山区的“龙头学校”,教学质量高,学生来源较广,成分较复杂,大多是城市的,也有乡镇的,这是生物学上的一大优势。因为,城市学生有较多社会经验,善于交流合作;乡镇学生则有一定的种植、养殖等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取长补短,来培养综合素质。生物小组的分组也按照二类组合及学生层次综合而分。其次,课程资源广阔校课改氛围浓,“学案导学”已初成气候,近几年来学校对生物实验室投入也较多,可充分培养学生从实验急生物资源中获取知识力。 二、设计思路及教学思考 按照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 标,以体现新课精神。同时,教学中还特别注意利用“学案导学”的导向作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真正交到了学生手里。每一个教容都设计了教师及学生的活动,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当然, 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动力。此外,注意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兴奋地忙乱但无所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 会描述所解剖的大豆、玉米种子的结构; (2) 能说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 2.能力目标: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并记录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合作意识,以形成交流的愿望和能力;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学案导 学 自然界中的植物种子多种多样,且几乎都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那么: 一、能说出并收集到哪些植物的种子? 二、想一想:怎么观察这些种子的结构?并进一步思考: a)观察前为何要浸软种子? b)不易观察的结构有哪些?应用什么办法才能看到? c)观察玉米和菜豆的方法一样吗?你能提前完成哪些探究? 三、请记录一下你最困惑和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代到课堂上让我们一块来探究! 五、课堂实录 ●利用多种手段引导探究 通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畅想及课前对玉米、花生、大豆、小麦等种子的搜集与感知,来了解种子植物一生的生命产生对种子的探究欲望! 师:我们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平时,许多也肯定亲自栽种过或者见过别人的种植,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让我们先仔细观看一下课件《绿色植物的生活史》!播放多媒体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植物的生活史[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达到:(1)增加课堂的凝聚力、吸引力。(2)培养观察、思考及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范例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范例 生物课上,我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份问题表格: 生物体的结构由什么构成的 1如何使用显微镜? 2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 4细胞中指导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中心在哪儿 5什么是dna? 生物课本p25页有一个讨论题:通过观察,你发现叶片是由哪几种组织构成的?每种组织的功能一样吗?在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看法,接着我们师生展开了如下对话:师:如果一棵树的树皮被剥了,这棵树能活吗? 生:不能活了。 师:你有什么依据吗? 生:树皮是植物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它的作用就是保护、控制植物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停止了这种保护和物质交换,树的生命就会衰竭,最后死亡。 师:真聪明。 这种对话,跳跃了书本情景,又切合了书本原理,在更高层次上显现了学生的理解,在实际情景里,体现了学生生物基本知识的运用。这种对话视角独特,让学生品尝了生物学习的价值。 生物课上,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草履虫的活动形态,让学生对草履虫有鲜明的直觉认识,然后播映草履虫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

对其生物体有清晰的认识。接着我问学生一个问题:草履虫对外界 刺激会作出反应吗? 学生不约而同地说:会有反应。我马上追问:你怎么知道?学生:刺激它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很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我肯 定了他们的主意。 “那我们怎么来证实呢?”接着我告诉学生要科学验证一个想法 需要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从而保证验证的科学性。我设计了下面 的探究计划: 计划1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计划2 刺激物 草履虫食盐白糖 二氧化碳反应记录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不能实验求证、记录观察结果结论: 通过这样探究活动,学生掌握了科学实验得方法,知道了实验计划的步骤,从而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探究习惯,这也真是我们生物学 习中应该具备的一种科学素养。 生物课堂的“五环节范式”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包含与相互融合的关系。其中,“探究、观察、实验”贯穿于课 堂教学的全过程。“五环节范式”是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个范式,它是基于生物教材的特点而设计和实践的,这一范式在生物课 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应。

生物课堂实录--人的生殖和发育

课题:第19章第一节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人的生殖和发育》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9章第一节的内容。课本刚发下来,就有学生在自学这一节的内容,平时也有学生私下问我一些问题,并表示担心我怎么讲这节课。把这些很自然的知识,大家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弄得很神秘。那么我的这节课就要大大方方,直接的告诉学生我们应该知道的知识,而不是故弄玄虚,引起课堂的不稳定。本节教材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通过观察人的生殖系统示意图,讨论人类产生后代的过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安排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避免了枯燥的叙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认识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创设了良好的心境,也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生长发育、青春期卫生等其他生理知识奠定基础。我认为,我越是很自然的告诉学生,才能避免课堂上出现很多尴尬的场面。 八年级的学生基本适应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上课时乐于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问题,探究欲和表现欲增强,对动植物的生殖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但对人类的生殖知识是零散的、朦胧的。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城市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发育成熟比较早,对性的认识充满着神秘感和好奇心,有渴望知道奥秘的愿望,但又羞于启口,社会上一些宣传媒体的不良东西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可塑性大,如果我们不正确引导,更容易使学生进入误区。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创设学习情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他们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生发出积极的情感、主动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生物素养。并且告诉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欢迎大家发问,老师也乐于向大家解释你们的疑问。这样简单的说明,有利于学生打消顾虑,放松心情听课。尤其是女生,也会减少不好意思的心态,大大方方的去学习知识。 图片引入→生殖、生长和发育的概念→男、女生殖系统→新生命的孕育:受精作用和各个发育时期的特点→胚胎时期营养的供给→分娩。 【课堂流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新生命的开始。 (2)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政治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文化习俗,多姿多彩)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学科思想品德版本 远程培训课题 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 观察视角教什么观察者:王树龙,网络班级远程培训听课学 生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 恰当?是。女教师的一言一行得体,情境教学举例,说的每一句话都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2.重点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在情景教学活动中,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风景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强文化习俗的认知能力。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 活联系?联系很多。利用图片情景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融于生活情境中,首尾呼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思品是社会科学,是以材料分析为基础,思品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从身边的事例去学习和认知知识。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 讲并辨析?是。女教师讲解精辟,言简意赅,少讲多做,重点把握的很到位。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紧扣课本知识点;是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呈现在学生面前课件紧扣课 本知识点。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是。教师引用图片引导,让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发现新知识,新的文化习俗的传播,有讲有练师生合作和谐,重点让学生动手去做探究,教师只起

引导作用。 补充视点: 说话节奏较好,板书课件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思考。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较好。 教学改进建议:新课改,新课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也要和传统的教学优点相结合利用情景教学加深了对文化习俗,多姿多彩的理解。 利辛县展沟中学 王树龙 2014.6.18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 班级: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 课题:《》阶 段 观察方向观察内容观察结果 课前学生 准备 1、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习有强烈的期待;(2分) 2、教材、文具摆放整齐;(2分) 3、课前预习充分(课文读的熟、有相关标注、能提出问题)。(2分)教师 准备 1、对本课时教材、本班学生、拟采用的教法、相关教具的准备充分; (2分) 2、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学习资料;(2分) 3、教师有饱满的情绪、得体的教态。(2分) 课中教 师 层 面 目 标 1、根据实际确定三维目标,不唯教参、切合实际;教学目标、教学设 计符合学情与新课标理念;(3分) 2、学生基本可达到预期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层次学 生都有所收获(3分) 方 法 1、教学方法灵活并适合课型,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能联系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拓展;(4分) 2、及时发现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中要融入学 法指导;(5分) 3、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对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适宜的鼓励,错误的 表达可巧妙矫正。(5分) 过 程 1、无浪费时间与无助于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3分) 2、能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空间、不拖堂;(4分) 3、训练和作业设计合理全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5分) 4、共性问题与目标预设一致,重难点有效达成。(2分) 基 本 功 1、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得体、不造作;(3分) 2、语言规范,准确形象、不过多重复、有启迪思路的作用;(2分) 3、板书简洁、有序,重点突出(2分) 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熟练恰当、不滥用。(4分) 个性对课堂教学的自信、教学有个性风格特点。(3分) 学 生 层 面 参 与 1、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风气氛活跃但不失条理;(4分) 2、自我调控能力强,参与时机与效率恰当。无开小差、东张西望、做 小动作、睡觉、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4分) 3、学习习惯良好(记笔记、读书动笔墨、三姿端正)。(4分) 互 动 1、师生课堂互动明显。教师不能满堂灌、不能群问群答,回答要有针 对性;(4分) 2、有生生互动,体现合作学习,且合作效率较高。要保证学生合作学 习的时间。(4分) 思 维 状 态 1、有创新思维,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言之有理的回答或者不同寻常 的答案或者不同的见解。(4分) 2、学生由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能自己提出有价值有启发性的问题; (3分) 3、体现自主学习,体现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及三维目标实现的渐进 性。结论有学生自悟发现,不能教师包办。(3分) 课 后 教学反馈课堂知识随机调查,统计课堂当堂达标率(10分)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例)

植物观察研究记录表(例) 四年级 1 班姓名王小明 观察地点:操场的东北角观察对象:榕抱桂 观察方法: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 观察记录: 形状:榕抱桂的形状很奇特,远远望去,它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又像森林中一个无比肥大的蘑菇。走近观察,榕抱桂的主干很多,有的粗,有的细。如果你不注意的话,还会误认为有许多棵树长在这里。突然,我发现榕抱桂的叶子有两种:一种呈椭圆形,翠绿色;另一种呈长椭圆形,墨绿色。再仔细一看,中间的几根枝干特别细,但是十分笔直,直直地通到树顶,没有分叉。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长在榕树中间的枝干是桂花树。 动静变化情况:这棵树不怕风吹也不怕雨打。它每天都伴随着我们。也许从未有人注意它、观察它,而它则默默的守着我们,伴我们读书,伴我们学习。每当我们来到学校的时候,它总是早早地迎接我们,当我们感到疲惫的时候,望一望它,听听阵阵清脆悦耳动听的鸟叫声,顿时觉得充满活力,放学的时候,它总是微笑地送走我们。早晨,榕树沐浴在橘色的晨光中,一些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树上的鸟儿醒了,它们围着大树唱歌、飞舞,欢快极了。阳光透过叶缝直射到草地上,草地上顿时绽开了一朵朵金色的花儿。而榕树那墨绿的叶子则显出锦缎似的光泽,给人以清新、舒服的感觉。树上鸟叫,树下人闹,真是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年四季变化情况:四季常青 作用(本身的功能及给予人们的好处等) 春天,给我们带来绿意;夏天,为我们遮挡烈日。 观察中的发现为什么榕树中间会长桂花树呢桂花树为什么不会死亡呢 研究方法:a询问他人 b 查阅资料 c d 研究记录: 1、学校的吴老师说:“据说这里先是种着一棵榕树,1997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榕树死了,学校的老师把地面上的榕树枯枝砍了,种上了一棵桂花树,没想到第二年五月榕树又重新长出来了。由于桂花树生长较慢,而榕树的生命力更强,把桂花树给包了起来,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榕抱桂’。” 2、我上网查了桂花树的资料,了解到桂花树的幼树时需要有一定的蔽荫,成年后要求有相对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桂花的正常生长。

初中生物《实验—观察血液的流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实验《观察血液的流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物质运输的器官”与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结构密切相关,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由血管 和心脏组成,物质运输器官的结构及特点,对维持循环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主要包括“血管”和“心脏”两个方面的知识点。关于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材首先明确了以“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导出物质运输器官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切入点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然后由学生导出三种血管的特点。同时介绍了三种血管的管壁特点、管腔的特点及血流速度。同时以动物心脏的模型,介绍了心脏的位置及心脏四室与之相连的血管的名称,最后介绍了心脏的收缩、舒张的特性。并简单介绍了心脏的心率、及三种血管出血的现状及急救处理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植物的三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具备有一定的学习生物知识能力和习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本节课有两个实验,知识又比较抽象,所以需要学生自己课前按照教师所做的相应的准备,以便于在上课时能够在小组内自主完成实验,收集这类实验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图片、或者自己动手在课外做此类的实验,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了解小鱼尾鳍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能力方面】 1.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2.解释人在生活中比如打液体、出血时的现象。 【情感目标】 1、情感方面:通过学习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关注生命、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出血初步护理后,认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初中生物实验课——观察蚯蚓

生物实验课——观察蚯蚓 活动目的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 2.通过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小动物小习惯。 活动准备 1.大雨过后,在潮湿的地表面会发现蚯蚓,但雨过天晴,地表干后,不会发现蚯蚓的影子,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2.本次实验,你认为主要会用到方法。这种方法是生物实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蚯蚓是人类的朋友,请你举出几例子,所以我应该爱护蚯蚓,在实验完毕后,我们应该将它们放回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 通过对蚯蚓外形的观察,运动环境对蚯蚓的运动快慢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 蚯蚓的运动快慢与有关。 3.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事先由班长带队找到的蚯蚓条,(与实验小组数有关,两人一组)滴管、烧杯、硬质片、玻璃板、放大镜、棉签、水等。 (2)观察步骤: ①观察蚯蚓的外形

通过眼,放大镜,用手触摸来初步认识蚯蚓,并能区分蚯蚓的头和尾。通过观察认真填写下面结果与结论中的填空。 ②观察蚯蚓的运动 分别将蚯蚓放入事先准备的和上,认真观察蚯蚓的运动。 并记录蚯蚓在两种不同环境中的运动快慢情况。注意,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干燥) 4.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做实验,认真记录蚯蚓的外形和运动情况。 5.结果和结论 (1)通过观察,蚯蚓的身体呈______色、_____形____状的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______端,另一端为______端。它的体色背面较(深/浅)______,腹面较(深/浅)_______。身体在环带前共分成________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 (湿润,干燥)___________、(温的,凉的)____________。用手来回触摸蚯蚓体节的近腹面处,感觉(光滑,粗糙)_________________。 (3) 在蚯蚓爬行时观察它运动时口的动作及身体形状的变化,伸的时候变(长,短)、(粗,细);缩的时候变(长,短,粗,细). 蚯蚓的身体分节,这使它在运动中__________________,蚯蚓的体表有刚毛,在运动中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 通过你对蚯蚓外形的观察,以及运动环境对蚯蚓的运动快慢影响的探究?你的假设是否与实验结果相符? 由此,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讨论 (1)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