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 课堂堂清试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 课堂堂清试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 课堂堂清试题

1 堂堂清试题

一、基础题

1、如图,四边形ABCD 中,当 ,且AB 不平行于CD 时,四边形ABCD 是梯形。

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当 = 时,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

3、梯形ABCD 中,AD ∥BC ,∠D=130度,∠B=45度,∠A= 度,∠C= 度。

4、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则∠A= ,∠C= 。

5、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DC ,若AC=3cm ,则BD= cm

二、提高题

三、拓展题

已知:如图,等腰梯形ABCD ,AD ∥BC ,周长为20,AD=AB=DC=

(1)求∠BAC 及∠B 的度数;

(2)求梯形的对角线长;

(3)求梯形的面积.

B C

BC 2

1 A

B C D A B D 6.已知:等腰梯形ABCD 的腰长是10㎝,∠B=60o,上底是8㎝,求梯形的周长。 C 8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可以 长期关注 16.1 分式ppt课件.rar 16.1 分式ppt课件2.rar 16.1 分式ppt课件3.rar 16.2 分式的运算ppt课件.rar 16.2 分式的运算ppt课件2.rar 16.2 分式的运算ppt课件3.rar 16.3 分式方程ppt课件.rar 16.3 分式方程ppt课件2.rar 16.3 分式方程ppt课件3.rar 17.1 反比例函数ppt课件.rar 17.1 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rar 17.1 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rar 17.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rar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ppt课件.rar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rar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rar 18.1 勾股定理ppt课件.rar

18.1 勾股定理ppt课件2.rar 18.1 勾股定理ppt课件3.rar 18.1 勾股定理ppt课件4.rar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rar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2.rar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3.rar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4.rar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课件5.rar 19.1平行四边形判定ppt课件.rar 19.1平行四边形判定ppt课件2.rar 19.1平行四边形性质ppt课件.rar 19.1平行四边形性质ppt课件2.rar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ppt课件.rar 19.2.1 矩形ppt课件.rar 19.2.1 矩形ppt课件2.rar 19.2.2 菱形ppt课件.rar 19.2.2 菱形ppt课件2.rar 19.3梯形ppt课件.rar 19.3梯形ppt课件2.rar 19.3梯形ppt课件3.rar 19.4课题学习--重心ppt课件.rar 19.4课题学习--重心ppt课件2.rar

初中趣味数学课件

初中趣味数学课件 1.一位老人有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老大九分之一,老二三分之一,老三二分之一。三个儿子想:羊又不能宰,这该怎么办? 答案:老大2只,老二6只,老三9只。 2.王师傅爱喝酒,家中有24只空啤酒瓶。某商店推出一项活动:三个空啤酒瓶可以换一瓶啤酒。请问:王师傅家的空啤酒瓶可以换多少瓶啤酒喝? 答案:12瓶。因为三个空啤酒瓶可以换一瓶啤酒,相当于两个空瓶换一瓶酒喝。 3、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4、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八年级说课稿课件(初中 八年级 数学课件)

《直线的平移》说课稿 黄梅县晋梅中学黄莹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直线的平移》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直线的平移规律既是点的平移规律的延伸与拓展,又是抛物线的平移的理论基础之一.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还是一个很好的数形结合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将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直线的平移与k、b的关系;会求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的解析式;并会解答与此有关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平移规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直线的平移与k、b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法分析』 综合考虑数学学科、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等特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阵地,以培养能力为宗旨”,不断诱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操作,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情和学法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将让学生在“观察一概括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自己“做”数学,“议”数学,“用”数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的目的. 『教学过程分析』 1.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以复习引入、引导探究、巩固练习、应用拓展、反思小结等五个活动来进行安排的. 活动1 复习引入 这里设计了两道复习题: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图形?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轴的交点坐标( ).学生回答后问:只知道一个点的坐标能否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呢? 设计意图:1.为下面的活动作好理论铺垫;2.造成认知冲突,顺利导出课题. 活动2 规律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