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北大中文系07级硕士生刘纯

记北大中文系07级硕士生刘纯

记北大中文系07级硕士生刘纯
记北大中文系07级硕士生刘纯

记北大中文系07级硕士生刘纯

简介:刘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师从李杨教授。2005年,率领中文系代表队获得首届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团队亚军,本人获得个人最佳台风奖。2006年,以话剧《作家之死》获得最佳舞美、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奖,中文系获得团队总冠军。同年,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大学“挑战杯”二等奖,第二届中文系学术原创大赛二等奖。担任“我们文学社”编辑部部长,是北大曲艺协会相声表演的骨干,经常在学校、院系各类文艺演出中登台亮相。

闪耀剧星的风采

——记北大中文系07级硕士生刘纯

采访中,记者获知,北大中文系的沈阳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能从沈老师手中拿到高分的学生寥寥无几,但刘纯就是其中之一,甚至有人戏谑“刘纯是唯一能拿到高分的男生”。听到这些“民间评价”时,刘纯显得很不好意思,笑着说“这是被妖魔化了”。虽是同学们的玩笑之言,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刘纯的优秀早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刘纯身上有股子“灵气”,学不来,搬不来。一段相声,听几遍他就能得其要领,练几遍就可以上台,这是他的长处。舞台上,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透着某种杀伤力,相声表演是这样,话剧表演也是如此。

但是这股“灵气”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小到大一点点积累的。

说到表演,上小学时偶然的一次机会,引导了他开始喜欢上这块舞台。在四年级的一次班会上,老师早早地讲完了班会内容,便让刘纯上来表演个节目。刘纯随手抄起一本相声小册子,为大家津津有味地读了几段。

——1加1等于几?

——1加1等于2嘛!这个都不懂,白痴!

——不对!1加1等于3,1只公老虎加上1只母老虎,有了1只小老虎,一共3只老虎。

这样一段非常简单的少儿相声,是刘纯最早的舞台表演。于是,每周的班会上都会有刘纯的“保留节目”。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在相声之乡,刘纯自是从小便耳濡目染。从小学时拿着小本子读相声,到后来大段大段地背诵冯巩、牛群的相声,再到脱离本子任意自由地发挥,刘纯在对人物的诠释和塑造中寻找着自己的快乐。

刘纯的性格较为内向,但恰巧是这种内敛促使他通过表演来释放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精神融入戏剧,演出感觉,演出激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是刘纯喜欢的一句话。“灵气”是积累的,技巧也是积累的,刘纯今天的成功更多的就是源于他后天的不断努力和积累。

2005年初,为了参加学校的短剧小品大赛,刘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个关于开班会的小品,但成绩不很理想。刘纯回忆说“正是那次失败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太多,痛定思痛,我决定短时间内不再写本子,好好读书,好好沉淀,积累更多的经验。”于是,在明确了目标和距离之后,刘纯开始不断磨练自己,不停地通过实践进行反思。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儿,让刘纯的心思沉静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终于以《作家之死》而大获成功,成长为一颗闪耀的剧星。

“学习和活动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

刘纯的父亲很喜欢文学,经常给儿子买书。刘纯记忆中,从父母那收到的最多的生日礼物,就是各种各样的书籍。现在,他还每月都保持三四百万字的阅读量,从没间断过。从小到大的阅读习惯为他日后在文学创作中,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文字、通过手中的笔精确地表达自

己的思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三时,刘纯参加了“挑战杯”,在与一群研究生的激烈竞争中,刘纯凭借自己对问题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解析视角,拿下了二等奖。说起“挑战杯”,刘纯说这本是一件无心插柳的事情,因为他参赛的论文《对<古镜记>古镜意象的另一种解读方式》最初只是一篇期中论文。在阅读《古镜记》时,刘纯发现以往学者对于古镜意象的解读存在问题,于是,他便向老师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没想到,自己的观点立刻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支持,他进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挑战杯”。

尽管在学术上已经做出一定的成绩,刘纯还是谦虚地表示,自己迄今为止都称不上是一个“很学术”的人。他一再强调,学术与学习绝不是一个概念,“我只是尽了做一个学生的本分而已”,因此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学术”,而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已。

在被称为“学术男”的同时,刘纯也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活跃在各类文艺演出的舞台上,是全校剧星风采大赛的最佳男演员。大三参加剧星风采大赛时,刘纯的课业压力非常重,同时还要参加辩论赛。那段时间,他常是白天上课、排练,晚上熬夜写论文,那篇获得“挑战杯”二等奖的论文也是诞生在这个时候。

对于有人戏谑他“颠覆了传统学术男的形象”,刘纯笑着说,自己一直以来都相信学习与活动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学习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而活动是在学习以外释放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只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学习与活动便会相辅相成。

“学习和活动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刘纯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并且总是胸有成竹。

“出众的能力”“执着”“坚持”,这是欣赏他的同学们对他的评价。

认真,认真,还是认真

刘纯是一个认真的人,认真是他对于生活的一种基本态度。

对于曲艺创作和表演,他不是把自己放在戏迷票友的水平,而总是以专业的高度要求自己。他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演员,他的表演呈现了不同类别的文本,他不光演,他有他自己的思考——对学问和艺术的思考。

刘纯的创作都是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经历和个人感受的思考。有些涉世很浅的文学创作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经常把农民工问题、医疗问题等社会焦点写进自己的作品。刘纯很较真,他说自己不会为了迎合一时潮流的喜好,而在文学创作中生硬地添加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在第二届北大剧星风采大赛中,刘纯的《作家之死》获得最佳原创剧本。这部话剧在他心中酝酿了两年,剧中的角色、台词都是在他对生活感悟的基础上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他把别人对剧本创作、舞台表演的批评当作自己不断反思、前进的契机和动力,最大程度地追求话剧最完美的效果。刘纯看的剧本很多,听的相声段子更多。他总是仔细揣摩优秀剧作,反复把玩名家名段,借鉴前人之长,融入自己的思考和体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做事情,刘纯总是抱着十足的责任感,只要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他都会认真细致地做好。为了上演高质量的节目,除了每天晚上排练到11点之外,他带着师弟师妹们拼上周末的休息时间连轴转,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不休息,他的同伴们不断地被他这种热情感染。他对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极为重视,反反复复地揣摩,一遍一遍地排练,最终形成的是富有“杀伤力”的效果。

高质量的演出赢得了众人的肯定。刘纯的“演出邀请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除了曲艺协会每年的北大公演,中文系的元旦晚会也少不了他的“一臂之力”。大三担任中文系文艺部部长时,系里的元旦晚会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从节目策划者、主持人到舞台总监、一线演员,刘纯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观众的欢乐。

刘纯说:“星的背后是广阔的天空,而自己只是满天繁星中普通的一颗,在不停的反思中学着做人,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地学着做事。”一直以来,他都秉持着这样的做人原则和做事方

法,而正是这样一种态度,让他在学习和表演的路上走出了扎实和精彩,闪耀出了剧星的光芒。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一、北大中文系推免生专业研究方向 名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古今各类文体写作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研究和掌握中外文学、文化基础知识,研究现代传媒与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走势,推动中国当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目标 通过对古今各类文体经典和范本的系统研习,激发创造性思维习惯,在大量创意写作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才,成为从事当代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具体而言,也就是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新闻媒体、影视、动漫、视频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人员;新闻、出版、广告、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书和文案的写作人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和日常应用文书的写作人员等。 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2年制,全日制班(全脱产)。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四、北大中文系推免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20学分 A.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1、英语(2学分)(第一学期) English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学分)(第二学期) Theliterary&arttheoryofMarxism B.专业必修课程16学分 1、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2学分) Theoryandresearchmethodsofcommunication 2、新媒体理论与实践(2学分) Theoryandpracticesofnewmedia 3、广告及创意策划案例解析(2学分) Advertisingandcreativeplanning 4、古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classicalpoetryandprose 5、现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poetryandprose 6、现代小说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novels 7、创意写作(2学分) Creativewriting 8、专业实习(2学分) Internship 不少于四周时间,在新闻机构、新媒体、作协、影视公司、广告文化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完成实习作品并

武汉大学考研报录比(2017-2005)历年报录情况统计汇总

报考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比较关注武汉大学各学院各专业历年的报考和录取人数基本情况。新祥旭考研收集整理了武汉大学2004年开始的历年分专业报录比数据以供报考武汉大学的同学参考。 在此首先对武汉大学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大概梳理下: 武汉大学2017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3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7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5410(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7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71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00多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8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招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 2016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8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40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5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45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招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 2015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9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10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6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 2014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60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5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4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6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专业不限),“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 2013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60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0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7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专业不限),“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 武汉大学2017年的招生人数达到9300人,增加的部分基本上是非全日制录取人数。全日制硕士学位中学硕和专硕招生情况武大跟国家整体方针保持一致,专业硕士学位在招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请报考的同学注意这一点。

北大中文系必读书目

北大学生应读书目 本书目是1998年为北大百年校庆而作,由北京大学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荐而成。 清华学生应读书目 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张岂之,徐葆耕主编。清华大学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印,1997年9月。 本书目参考清华大学校内外专家的意见,提出供清华大学本科生试用的80种书目,

其中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四类,每类20种。

梁启超开列之《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1923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之约,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后又精简此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1.《四书》 2.《易经》 3.《书经》 4.《诗经》 5.《礼记》戴圣编 6.《左传》左丘明著 7.《老子》老聃著 8.《墨子》墨翟著 9.《庄子》庄周著

10.《荀子》荀况著 11.《韩非子》韩非著 12.《战国策》 13.《史记》司马迁著 14.《汉书》班固著 15.《后汉书》范晔著 16.《三国志》陈寿著 17.《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司马光著 18.《宋元明史记事本末》 19.《楚辞》刘向辑 20.《文选》萧统编 21.《李太白集》李白著 22.《杜工部集》杜甫著 23.《韩昌黎集》韩愈著 24.《柳河东集》柳宗元著 25.《白香山集》白居易著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清华卷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 《诗经选》(毛舜钦注)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唐诗三百首》(朱洙)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编)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唐宋词选》(人民出版社) 《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鲁迅全集》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骆驼祥子》(老舍) 《围城》(钱钟书) 《曹禺选集》 《青春之歌》(杨沫)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我本身就是学中文的.所谓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只不过大学不象研究生分方向分的那么详细,语言和文学是都要学的. 语言这块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这块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他辅助理论还有文学概论(主要是初级阶段的文艺理论,很枯燥的) 美学写作等,要是师范类的中文系还要设置教法. 至于共同课无非是外语政治计算机还有现在需要选课(一般为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是自己自由选择) 这个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 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文学原理 高级汉语 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化 语法研究 中文工具书使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散曲研究 实验语音学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说文解字概论 诗经 汉语史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西方文学理论史 文言小说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语》《孟子》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汉语和汉语研究 《论语》《孟子》导读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民俗研究 大学语文 沈从文研究 专书选读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 古音学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 当代语言学 <说文解字>研读 <马氏文通>研读 现代文学批评史 汉学师承记研究 汉书艺文志研究 欧美汉学文本导读 宋诗史料学 清代考据学 现代学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北京大学中文系推荐免试研究生必读书目读后有感

查看文章 【收藏】北京大学中文系推荐免试研究生必读书目读后有感 2009-09-29 11:07 北京大学要求不严,北京大学中文系要求不严,它崇尚的是一种学习的自由。但学习在那种大师和名校的气氛中,学习在那种图书众多和无数讲座的亲切交谈中,你自己就已经沐浴在她的朝霞中,你自己就已经在鞭策自己不要辜负了这个学校的名字和那些已逝的大师。 北京大学中文系接受全国优秀免试生为直升研究生,但要经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进行选拔,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校园网上它挂出了这些书目。看着这些书目我觉得自己读书是如此的浅薄和单一。我想,与我有同一感想的朋友颇多,遂把它陈列出来,作为我们的参考。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又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然后在浮躁的今天,这已经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梦想,或者是想像古代文人读书的一种渴望方式。也许,多读几本书还是可以享受一下自己的乐趣,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我们不妨读读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推荐书目,尤其是致力于考研究生的朋友。 很多书我们无法在短时间里面读完,这不要紧,把书名、作者、出版社能够顺利背出来,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古代很多士大夫的学习和钻研就是从背篇目开始。 附录: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文心雕龙注》上下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汪春泓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文学理论的未来》(美)拉尔夫﹒科恩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苏联文学学学派》彭克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6.《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詹姆逊文集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文学理论学导论》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毛庆耆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9.《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0.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三部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必读书目(推荐免试学生使用) 1.《语法答问》朱德熙 2.《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 3.《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 4.《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 5.《汉语语法论》高名凯 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 7.《汉语语音史》王力 8.《现代语言学教程》霍凯特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我本身就是学中文的.所谓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只不过大学不象研究生分方向分的那么详细,语言和文学是都要学的. 语言这块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这块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他辅助理论还有文学概论(主要是初级阶段的文艺理论,很枯燥的) 美学写作等,要是师范类的中文系还要设置教法. 至于共同课无非是外语政治计算机还有现在需要选课(一般为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是自己自由选择) 这个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 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文学原理 高级汉语 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化 语法研究 中文工具书使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散曲研究 实验语音学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说文解字概论 诗经 汉语史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西方文学理论史 文言小说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语》《孟子》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汉语和汉语研究 《论语》《孟子》导读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民俗研究 大学语文 沈从文研究 专书选读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 古音学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 当代语言学 <说文解字>研读 <马氏文通>研读 现代文学批评史 汉学师承记研究 汉书艺文志研究 欧美汉学文本导读 宋诗史料学 清代考据学 现代学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汉魏六朝文学要籍导读 近代作家研究 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国际汉学研究 比较诗学论著选读 德国美学东渐史专题 接受问题专题研究 语言学讨论班 电影理论与批评实践 欧美文学导读 卞之琳研究 当代批评理论研究 中国说唱艺术研究 历史语言学专题 欧美经典小说专题研究 上古音研究 语言接触实例分析 语义分析 中国古代小说评论史 当代小说经典文本分析 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文艺美学 认知语言学 生成音系学 <文心雕龙>研究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我想知道大学(无论哪个大学)中文系的大一到大四的详细科目,书本名称,以及出版人(主要我是自学,怕买错书),最好是2010大学中文系的科目,没有的话,时间不要太落后了(例如2000年附近时期的,我就晕了........)。 本人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穷小子,先谢大家了啊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北大中文系本科生课程.docx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 年 9 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 / 版别编着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1 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 年 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9 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 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7 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6 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7 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3 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7 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 / 版别编着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4 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1980 年 6 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7 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 年 8 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8 月 主要参考书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 4 月 简明汉语史(上、下)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 5 月 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 月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 月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1 月

北大古代文学考博必读书目

2003年北大古代文学考博试题 我今年考的北大古代文学魏晋隋唐段的博士,考前我曾多次在这里求取考题,但从未有人理睬,所以我深知考生的心理,特把考题公布于此: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1、比较三曹诗风的异同 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 3、论述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论、中国历史: 一、简答: 1、察举与科举 2、《录鬼簿》与《南词叙录》 3、宋元话本 二、论述: 1、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 2、试述《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 3、举例说明常州词派的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情况 RE:【推荐】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生閱讀書目 一先秦兩漢書目 十三經註疏阮元中華書局1957年用四部備要本重印全四十 冊 中華書局1982年用原世界書局縮印本影印 全二冊 四書章句集註四部備要本 論語譯註楊伯峻中華書局1981年脩訂重印 論語新解錢穆 孟子譯註蘭州大學中文系中華書局1660年版 孟子正義焦循 墨子閒詁孫詒讓中華書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義魏源中華書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詁馬敍倫中華書局1974年版 重訂老子正詁高亨中華書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釋朱謙之龍門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63年新一版老子新譯任繼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莊子解王夫之中華書局1981年重印 莊子集釋郭慶藩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釋楊伯峻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79年版管子集校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王先謙 韓非子集釋陳奇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韓非子集釋補陳奇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古籍刊行社春秋左傳集解杜預註孔穎達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春秋左傳註楊伯峻中華書局1981年版 左傳譯文沈玉成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國語韋昭註二十一卷顧廣圻四部叢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戰國策高誘註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註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繙刻本 顧廣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詩三家義集疏王先謙 毛詩正義孔穎達見十三經註疏詩集傳朱熹上海古籍1980年版 詩經通論姚際恆中華書局1958年版詩義會通吳闓生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詩選與校箋聞一多收入《聞一多全集》選刊之四詩經選余冠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詩經選譯(增補本)余冠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 詩經今註高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孫作雲中華書局1979年重印詩三百篇探故朱東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詩經韻讀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詩經研究論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辭章句楚辭補註王逸註洪興祖補註中華書局1957年用四部備要本重印楚辭集註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楚辭通釋王夫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山帶閣註楚辭蔣驥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中国语言文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一、基本情况 1. 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1910-2020),一百多年来,中文系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杰出的汉语言文字学家有:陈独秀、黄侃、刘复、王力、魏建功、唐兰、罗常培、朱德熙、高名凯、林焘、徐通锵等。 中文系目前共设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本科专业。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文系教师潜心治学,勤奋著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获得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2016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评为A+。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与中文系紧密相关的中国

语言文学、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学三个学科入选。在世界大学QS学科排名中,与中文系密切相关的有两个学科:(1)“现代语言”(Modern Languages),2016-2020年,连续5年稳居前10名,分别列第8名、第7名、第6名、第10名、第9名;(2)“语言学”(Linguistics),2016-2020年,连续5年分别列第10名、第10名、第10名、第17名、第16名。中文系教师获得的科研奖励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等级上,都在国内中文学科居于前列。 2. 师资队伍 北大中文系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教师中,教授5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8人,助理教授5人。中文系师资队伍齐整,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布局均衡,教学和科研实力强劲,几代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辉煌,为中文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努力奋斗,做出了卓越贡献。 3. 教学机构与教学成果 中文系下设10个教研室、1个语言学实验室;2个联合研究机构(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和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研究室),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及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等11个虚体研究机构。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委会”)秘书处设在本系。 中文系贯彻高校立德树人宗旨,以本为本,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近几年来中文系的标志性教学成果有:陈保亚等5

北京大学中系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整理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最低限度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 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选录作品比较多,或许不太好找。 ◆作品: 《古文观止》没事背几篇吧。 《天下才子必读书》常森老师经常推荐的,是金圣叹的评点本,可以翻翻。 这两本书读完,古代散文一关勉强可以算过了。这里面诸子文、骈文比较少,可以自己找来补充。《论语》《孟子》《庄子》等等,看不完全部,找个选本看。后者可以看《文选》《六朝文絜》等。汉赋就看《文选》中选的吧。大赋太难,不想看的拉倒,《登楼赋》《洛神赋》这样的总该能看。《诗经》《楚辞》还是那句话,看不完的看选本。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汉唐之间的诗歌,看看也就够了。 《唐诗别裁集》读这本书让人有勇气不考六级。两千左右首诗,有点多。 关于唐诗,我最想说的是,可以先熟读《唐诗三百首》。 马茂元《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我很喜欢的一个注释本。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大约有六七百首,比较全面的反映唐宋词的面貌。 钱钟书《宋诗选注》不用我说了。 张鸣《宋诗选》 张老师的书,长长的一个序言,加上很精彩的作家小传、诗歌分析,了解宋代诗歌基本够用了。汪辟疆《唐人小说》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 宋元之后,大家可以把以前作为最常识性的知识知道却没有读过的书读一下,比如《西厢记》《牡丹亭》还有传说中的四大名著等等。可以不喜欢,可以尝试读一下读不下去再扔掉,但不能不读,总不能从中文系毕业后连四大名著都没有尝试读过吧。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有一卷本和四卷本,各取所需。 像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沧浪诗话等经典文献,不怕熟读成诵。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我们现代文学的祖师爷。 其实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也非常值得一看,虽然与现代文学专业不直接相关,其方法直承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典之作,现在还出了一个简编本。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上述几则书目都是陈平原老师开列的。一个总括的现代文学史,以下是各类别的文学史,如小说史、诗歌史、批评史,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撰写的。 ◆研究著作: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政治色彩、僵化偏颇,但我认为这种开山之作还是应该看一看。会很有意思,很多与我们接收的主流文学史判然相悖的论述与视角,我当时还小,读完以后感觉像看了秘籍乱练功的小孩,两道内力在体内打架。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心灵的探寻》《1948天地玄黄》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学史书写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完整版北大中文系教材书目

北大中文系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已有 674 次阅读2010-2-8 09:58|个人分类:语言学习|关键词:北大北京大学中文系书目入学考试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年9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 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 馆 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2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 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8年3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 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 1980年6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年8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38+94+45+32+60=269种)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计38种) 对应课程:中国现代文学B1-2 中国当代文学B1-2 一级书目 1、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2、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3、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王光东等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 5、郭沫若:《女神》(1921) 6、郁达夫:《沉沦》(1921) 7、鲁迅:《呐喊》(1923)、《彷徨》(1926) 8、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 9、茅盾:《子夜》(1932) 10、沈从文:《边城》(1934) 11、萧红:《生死场》(1935) 12、艾芜:《南行记》(1935) 13、曹禺:《雷雨》(1936) 14、老舍:《骆驼祥子》(1936) 15、张爱玲:《传奇》(1944) 16、柳青:《创业史》(1960) 17、陈映真:《将军族》(1964) 18、《朦胧诗新编》(2003) 19、张炜:《古船》(1986) 20、王安忆:《长恨歌》(1995) 2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1995) 二级书目 22、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5-1936) 23、周作人:《自己的园地》(1923) 24、鲁迅:《坟》(1927)、《朝花夕拾》(1928) 25、沙汀:《淘金记》(1943) 26、沈从文:《长河》(1945) 27、巴金:《寒夜》(1947)

28、《穆旦诗选》(1986) 29、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1956) 30、赵树理:《三里湾》(1953) 31、老舍:《茶馆》(1958) 32、白先勇:《台北人》(1965) 33、西西:《我城》(1979) 34、张承志:《心灵史》(1991) 35、贾平凹:《废都》(1993) 36、阿城:《棋王》(1984) 37、史铁生:《我与地坛》(19) 38王朔:《动物凶猛》(1991)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计94种) 对应课程:中国古代文学A1-5 中国古代文论1-2 一级书目 1、《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析,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诗经》全注本,如陈子展《诗经直讲》等) 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楚辞》全注本)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5、《论语新解》,钱穆注解,三联书店。(亦可用其他《论语》全注本) 6、《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7、《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老子》全注本) 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庄子》全注本) 9、《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 10、《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华书局。 11、《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六朝文絜译注》,(清)许梿选,曹明纲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2020年博士后招收简章---之十

2019年—2020年博士后招收简章---之十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金融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金融创新中心是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直接领导下,负责与金融相关内容对外合作的具体实施。该研究中心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证券业协会、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发起成立。金融创新中心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管理体系下,在前沿金融投资领域中开展基于“产学研资”模式的创新研究,探索前沿领域金融投资创新模式并开展产品委托、合作、孵化、培育等工作;组织开展金融投资大赛并发布年度专项项目价值榜单;开展前沿创新领域的跨界金融投资实操人才培育与培育基地的建设;专项推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前沿金融创新领域的行业创新与跨界合作。 招聘需求:拟招2名博士后 职位方向: 1、科技金融方向研究;2、量化金融研究; 3、绿色金融研究; 4、基于区域产业规划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研究 专业要求: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政治经济学等。 申请条件:(1)学历与职称要求:已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在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博士后毕业3年,35岁以下; (2)经验要求:具有负责科技金融项目、量化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项目课题经验者优先等课题经验者优先; (3)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有SCI发表记录(第一、通讯作者); (4)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工作地点:深圳。 工作待遇: (1)博士后享受国家规定相关待遇及本单位相关福利,通过开题和中期考核者,将分别获深圳市政府提供的18万元人民币的补贴; (2)享受本单位相当于中级职称人员的月薪,以及国家规定的相关福利、五险一金等; (3)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 (4)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办公设备。 (5)具体待遇面议。 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及个人业绩资料(包括:研究经历,学位论文及发表过论文的目录、代表性著作、重要获奖情况等); (2)学历、学位证书及复印件,其它可以证明本人资历和学术水平的相关资料; (3)论文、著作等全文或摘要复印件; (4)参与研究课题简介。 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wangjc@https://www.doczj.com/doc/3a11104519.html,,邮件主题命名为"博士后应聘+姓名+高校 此启示有效期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考研之历年报录比以及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 元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考研之历年报录比以及分数线一、历年报录比 年份报考人数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保研人数调剂人数2011225262260 2010164262270 二、分数线 1、复试分数线 年份总分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一专业课二201138560609090 201035055559090

2、实际分数线 年份总分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一专业课二201139664679696 201036455629896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二)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2020年诚聘博士后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2020年诚聘博士后 一、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北京市教委首批认定并启动的13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之一。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工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凭借基础 研究实力、综合学科优势以及国际影响力在先进制造与仿真、能源 与环境技术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 的创造大国做出贡献。中心实行领导小组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参 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模式进行建设、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运行模式进 行管理。进行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高 效研究机制,营造宽松独立的科技创新环境,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二、招聘方向 段慧玲教授课题组: 方向一:功能结构固体表面的减阻性能测量与机理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功能结构表面的近壁面精细流场测量;层流及湍流中功能 表面的减阻机理研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减阻机理研究;刚性及 柔性功能结构表面的制备与表征;功能表面结构的优化与设计。具 有流固耦合、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等领域的研 究背景,对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Micro-PIV)具有操作经验者 优先考虑。 方向二:流固界面力学。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滑移边界条件;功能结构固体表面的浸润稳定性;水下微结构流固界面气层演化及稳 定性;柔性结构在流场中的界面问题及流固耦合动力学;界面(自 由液面、多相多介质)流动及液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研究; 具备理论、数值模拟、实验等单一方面能力或多方面综合能力。

方向三:面向水下应用的功能结构样品的大面积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微结构的功能设计优化及其大面积制备技术;柔性 结构表面的大面积制备;功能结构表面的大面积喷涂技术;压印或 图案转移制备技术;大面积多孔骨架材料制备技术。 课题组负责人段慧玲教授的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3a11104519.html,/subpaget.asp?id=76 联系人:吕老师(lvpy@https://www.doczj.com/doc/3a11104519.html,) 黄建永研究员课题组: 方向一: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合成、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聚合物材料和构件对力学、物理和化学等环境刺激的响应,考察聚合物材料 的组分、微纳结构、尺度、形貌,以及表面修饰等对聚合物材料性 能的影响;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的开发及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 用研究。 方向二:增材制造技术及可打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包括但不限于:可3D打印柔性材料的研发与制备;形状记忆智能结构材料的 3D打印技术;多材料3D打印技术、微纳米力学技术、先进生物3D 打印技术及其应用。具有高分子(水凝胶)材料设计和制备、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微CT或激光共聚焦显微操作经验者可优先考虑;新 型3D打印材料的研发,按不同功能需求,制备、表征新材料,并能 够根据设备参数调节材料性能,具有化学、材料或生物工程背景优 先考虑。 联系人:黄老师(jyhuang@https://www.doczj.com/doc/3a11104519.html,) 易新研究员课题组: 方向一: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断裂与疲劳行为。采用理论模型、有限元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或是实验手段研究微观和宏观尺度下 金属及合金材料的3D打印成型、大变形、断裂、疲劳机制。 方向二:辐照效应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位错动力学、晶体塑性理论、有限元等方法从微观尺

北大中文系本科生课程

&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年9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 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3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 1980年6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年8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4月 简明汉语史(上、下)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5月 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11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