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飞向蓝天的恐龙》。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科普文章。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综合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欣喜若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积累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懂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说一说恐龙演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为: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像,读思结合,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长文短教法: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抓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接下来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特级教师余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这样导入新课:

1. 出示一组鲸的演化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了解动物演化的科学常识。随即小结: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和这生物的演化有关。

2引出课题后,板书课题,随课题指导“恐”字的写法,然后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如: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有哪些恐龙飞向了蓝天呢?

提示了课题,很自然地进入第二个版块: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首先请同学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接下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语。这篇课文生词较多,因为我采用分组分组分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先出示一组描写鸟儿的词语:笨重迟钝茹毛饮血庞大家族

形态各异凶猛异常。

再出示一组描写恐龙的词语

轻灵敏捷五彩斑斓身体轻盈凌空翱翔天之骄子

最后出示第三组词语:中生代后裔繁衍树栖毋庸置疑

指名读后正音再齐读,重点指导“茹毛饮血”,“树栖”等词语的读音。

3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从“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句话入手,思考:课文围绕这一句话,写了哪些内容呢?让学生通过抓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并总结关键词:发现化石大胆推测希望重现(相机板书)然后根据板书,结合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评委老师,在初读这个环节我花时比较多,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本课生字词语较多,且难理解,学生虽已进入四年级,但是字词基础还是要扎扎实实落实;二是这篇文章较长,学生不易读懂。因此我教给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先逐段读懂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再把每一部分的内容串连起来,就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研读探究,品味语言

1. 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四段。认真思考,想想最开始恐龙是怎样的?后来恐龙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哪些恐龙飞上了蓝天?边读便用笔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2这了便于学生思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练习:

第一种恐龙()

数千万年后()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

它们中的一些()

3.学生思考后,总结反馈,课件逐步出示: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它们中的一些种类慢慢学会了飞行。)(此处课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出示,最后出示:“飞向蓝天”四个字)

4.指名结合板书,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设计好的四个填空,并结合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读懂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快速阅读,抓文章重点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长文短教。

四.品味语言,学习方法

1.体会文章用词的准备性

课件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我引导学生运用换词法,删词比较法,朗读对比法,体会科普文用词的准确性,同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句子的表达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1)快速朗读第四段,思考这里有哪些你认为很有趣的描写?(课件出示第二句,小声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抓住文章的六个有些,三个分号,三个“则”;

然后通过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体会作者分类

对比的表达方法

3)写法延升:课件出示几组恐龙的图片(生活领域不同,皮肤外表不同)练习用有些……有些……则……这样的句式写话。4)最后播放一个恐龙生活的视频,深刻感受恐龙家庭的形态各异。

在品读语言这个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语言特点,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写法迁移,有效地将语文学习的读与写进行了完美结合。

五.总结本课,小结收获。

六.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写什么怎么写

发现化石用词准确

大胆推测运用修辞

希望重现分类对比

好的板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我的板书不仅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更是对本文写作方法的提炼。简单明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