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7)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10)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10)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1)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2)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3)

一、重要性 (13)

二、研究意义 (13)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我国学术期刊行业发展环境与特征 (14)

一、行业监管部门 (14)

二、业务资质管理及行业准入 (15)

三、业务经营过程监管 (19)

四、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 (20)

五、主要行业政策 (21)

六、行业技术水平 (25)

七、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26)

八、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26)

第二节我国学术期刊的市场与运营 (27)

一、学术期刊市场运营的必要性 (27)

(一)学术期刊、市场与运营的概念 (28)

(二)学术期刊、市场与运营紧密相关? (28)

二、学术期刊的市场 (28)

(一)适应细分市场的需求? (28)

(二)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 (29)

三、学术期刊市场运营误区 (29)

(一)“坐等来稿”,不重视市场需求 (29)

(二)依赖国家支持,市场运营乏力 (30)

(三)过度强调量化指标,忽视期刊学术功能 (30)

四、学术期刊市场运营策略 (31)

(一)以法律为准绳,规范市场运营 (31)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不排斥赢利 (31)

(三)挖掘市场需求,按需生产内容 (31)

(四)融入科研一线,嵌入学术创新过程 (32)

(五)加强编辑能力建设,贯穿期刊发展始终 (32)

五、结语 (33)

第三节学术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33)

一、学术期刊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33)

(一)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为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服务 (33)

(二)提高创新能力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 (34)

(三)工作创新是学术期刊创新的核心要求 (34)

二、学术期刊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4)

(一)区域发展为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带来机遇 (34)

(二)学术期刊发展推动区域发展的良性运作 (35)

三、学术期刊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新路径 (35)

(二)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增进区域发展中各主体的交流与合作 (35)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36)

(四)提高办刊水平,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主动服务区域发展 (36)

第四节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及转型与发展策略 (36)

一、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36)

(一)经营较混乱,收益不明晰 (36)

(二)运行周期长,受众范围窄 (37)

(三)业态变化快,竞争多元化 (37)

二、当前学术期刊转型的基本逻辑 (37)

(一)观念转型 (37)

(二)产品转型 (38)

(三)结构转型 (38)

三、当前学术期刊转型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9)

(一)与新媒体的关系 (39)

(二)与评价机制的关系 (40)

(三)与市场的关系 (40)

第五节多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40)

一、多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困境 (41)

(一)办刊模式落后封闭 (41)

(二)办刊经费短缺 (41)

(三)多媒体引发的版权和收益问题 (41)

二、化解多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出版困境的对策 (41)

(一)实现办刊的国际化 (41)

(二)多渠道解决出版资金短缺 (42)

(三)化解学术期刊权益纠纷问题 (42)

三、小结 (42)

第六节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与智慧出版的变革 (43)

一、智慧出版的概念界定 (43)

(一)智慧的定义及对智慧出版的启示 (44)

(二)其他领域智慧发展的相关定义及对智慧出版的启示 (44)

(三)智慧出版的定义 (44)

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向智慧出版变革的需求及智慧出版的新特征 (45)

(一)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向智慧出版变革的需要 (45)

(二)学术期刊智慧出版的研究基础及新特征 (47)

三、学术期刊智慧出版的宏观发展思路和可能实现路径 (48)

(一)学术期刊智慧出版的宏观发展思路 (48)

(二)学术期刊实现智慧出版的可能路径 (48)

第七节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产品设计和评价策略 (49)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 (50)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品的设计 (50)

(一)品牌战略规划 (50)

(二)具体策略选择 (51)

三、学术期刊改进传播手段和效果评估 (52)

(一)改进传播手段的基本原则 (52)

(二)传播效果评估 (52)

第八节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隐形及突围 (52)

一、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隐形 (53)

二、思维转变:从“内容为王”到“内容与平台并重” (54)

三、路径选择:从隐形到显形 (55)

第九节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的创新策略研究 (57)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的发展趋势 (57)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业的融合模式梳理 (58)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创新策略 (59)

第三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62)

第一节市场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62)

一、按其性质划分 (62)

二、按其内容分为 (66)

三、按产品在市场上的寿命周期划分 (66)

第二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选择 (66)

一、市场主导者策略选择 (67)

(一)不断开拓市场 (67)

(二)保持市场比率不断升高 (67)

二、市场挑战者应对措施 (67)

(一)主动出击 (67)

(二)侧路出击 (67)

(三)全方位出击 (67)

(四)“游击战”进攻 (68)

三、市场一般追求者策略 (68)

(一)超级模仿 (68)

(二)局部超越 (68)

(三)灵活多样,大胆创新 (68)

四、市场补缺者策略 (68)

(一)选择点的重心 (68)

(二)专业化市场经营 (69)

第三节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下的企业战略取向分析 (69)

一、SCP范式中的市场――战略――绩效逻辑 (69)

二、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下的企业战略取向之一:机会导向的产业选择 (70)

三、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下的企业战略取向之二:市场导向的战略定位 (70)

四、对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下企业战略取向的基本评价 (71)

第四节国内外成功企业市场战略案例分析与借鉴 (72)

一、亚马逊:战略的“第一性原理” (73)

二、可口可乐:“商业史上最经典的一次演讲” (75)

三、梅特卡夫定律:以网络经济效应对抗规模经济效应 (76)

四、从“柱形思维”升级到“饼形思维” (78)

五、从终局看布局,以未来定义现在 (79)

六、唤起水手们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81)

第四章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企业市场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 (83)

第一节企业确定实施市场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83)

一、要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83)

二、要有良好的风险收益结构 (83)

三、要有实现战略的基础 (83)

四、要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 (83)

第二节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企业市场发展战略建议 (84)

一、必须把做强做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84)

二、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进市场竞争 (84)

三、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 (84)

四、创新经营模式 (85)

五、价值创新开拓战略蓝海 (85)

六、紧跟市场发展 (86)

七、实施“走出去”战略 (86)

八、坚持“五化”发展举措 (86)

第三节促进市场战略性成长的措施 (87)

一、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87)

二、加强市场巡访,规范巡访路线 (88)

三、协助市场开发,成为客户顾问 (88)

第四节创新市场管理体系构筑竞争优势 (89)

一、市场管理体系容易犯的毛病 (89)

二、市场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 (90)

三、市场管理体系的创新要点 (90)

四、结论 (92)

第五节深度营销中市场维护的成长性战略 (92)

一、深度营销成功实施的关键 (92)

二、转变市场维护的重心促进市场战略性成长 (93)

三、市场维护重心的转变 (94)

第六节学术期刊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基础建设 (95)

一、客户基础 (95)

二、制度基础 (96)

三、人才基础 (96)

四、新技术运用 (96)

第五章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中小企业市场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 (98)

第一节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市场经营战略 (98)

一、集中优势,以专取胜 (98)

二、拾遗补缺,以快取胜 (98)

二、灵活高效,以特取胜 (99)

四、加强协作,以联合取胜 (99)

五、品牌共享,以合作取胜 (99)

第二节论我国中小企业市场战略主要问题 (100)

一、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 (100)

二、人员结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整体素质不高 (100)

三、技术进步缓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101)

四、产业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缺乏现代理念 (101)

第三节中小企业集中型市场战略 (102)

一、中小企业选择集中型市场战略的原因分析 (102)

二、运用集中型市场战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04)

第六章盛世华研总结 (107)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07)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07)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08)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09)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9)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9)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9)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10)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10)

六、小结 (110)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11)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市场战略是指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为达到一定的营销目标,对市场上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情况与问题所作的全局性策划。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学术期刊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学术期刊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术期刊行业市场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为学术期刊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市场发展战略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学术期刊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及市场发展战略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学术期刊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学术期刊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

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市场发展战略对企业营销的指导非常重要。一个没有战略的企业,犹如一条没有舵的船只,永远不可能行驶。正确制定市场发展战略,对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发展战略指导企业营销持续、平衡地发展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营销活动的行动纲领,它为企业确定一个长远的营销方向和奋斗目标。市场发展战略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至于失去方向,在营销活动中获得主动权,避免风险;能够协调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和部门的关系,使企业的一切活动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提高企业营销的整体功能,确保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还能够不断促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避免营销中的短期行为,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二)市场发展战略指导企业从容地应对市场竞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竞争机制的作用日益加强,要求企业进行着眼于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间激烈的“商战”中,企业面临多种竞争对手的挑战,有“战争”必有“战略”。正确的发展战略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早作准备,从容地应对竞争对手,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与竞争对手抗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市场发展战略指导企业主动地适应需求、引导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宗旨。现代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趋势,使市场需求更趋于复杂化、多变化。面对如此市场,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规划,正确认识和掌握消费需求的动态和趋向,分析和把握企业的市场机会,及时推出产品或服务,来适应需求,引导消费。企业能否在消费需求变化速度日益加快的条件下发展,更多地决定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

(四)市场发展战略指导企业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依靠企业的员工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市场发展战略可以使企业内部领导与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广大职工了解了营销发展战略就可以明确奋斗目标,就可以产生理想、激励,各司其职,各负其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日本东芝电气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总结自己的经营实践时谈到: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必定有它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向未来显示出这个企业存在的意义。职工们将从这个理想中看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意义。也正是从这里,人们感到生活的意义。当企业发展战略为职工指明美好的前程并成为他们赞同的目标时,一定会在员工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可以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而作出的整体发展规划。为此,市场发展战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长远性

长远性是指发展战略问题事关未来。从时间角度进行分析,市场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它是从现实出发,又不为现实所限,而是在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规划。市场发展战略是为企业市场营销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划目标和方向。所以,发展战略并不具体考虑一时一地营销活动的得失,它所谋求的是企业长期的根本利益。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并非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而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二)全局性

全局性是指发展战略问题事关整体。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营销发展战略着眼于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要解决的是事关企业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战略研究中,对企业营销各环节、各部们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战略研究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现象或某些部门,而是通过局部的分析和研究,全面地把握整体的企业营销活动。

(三)指导性

指导性是指发展战略问题事关重要性。从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营销发展战略具有指导作用。它不是仅仅规划3~5 年的一系列数字,也不是对这些预算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而是透过表象研究实质的、规律性的问题,解决企业营销中的主要矛盾,确定企业营销的发展方向与基本趋势,也规定了企业具体营销活动的基调。

(四)抗争性

抗争性是指发展战略问题事关企业的市场地位。从矛盾的本质上进行分析,市场发展战略是应对市场竞争的营销计谋,有市场竞争必有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带有抗争性质。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发展战略的抗争性是普遍存在的,要求企业营销规划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市场态势,瞄准竞争对手的战略作出及时反应。

(五)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发展战略问题事关制定的基础。从实践基础上进行分析,市场发展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的,但不是对营销最佳愿望的表述和描绘,不是仅仅靠想象创造出的未来世界,也不是靠最高决策人的信念或直觉决定的,它是在充分认识企业的营销环境,评估企业自身的经营资源及能力的客观基础上制定的,市场发展战略应该是一种既体现目标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六)可调性

可调性是指发展战略问题事关反应弹性。从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市场发展战略是在市场环境与企业营销能力的平衡下制定的。但构成发展战略的因素在不停地变化,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运动,市场发展战略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做到能够在基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营销战略的局部或非根本性方面可以修改和校正,以在变化的诸因素中求得企业内部条件与环境变化的相对平衡。以上六个方面构成了市场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只有具备了这七个基本方面,才能称作比较完善的营销战略。如只具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性,充其量只能算作带有战略意义的相关问题。只有对以上战略特征加以理解,才能懂得战略的含义。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市场发展战略必须体现企业战略的本质要求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具体化,是属于企业发展战略,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结合市场营销系统内外环境而制定的。营销部门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将企业总的发展战略意图具体化为一定的市场营销目标,并通过市场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市场营销活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所预期的方向和轨道,从而使市场营销活动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为实现企业总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保证。

2、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和基础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总体的经营运筹与计划,涉及的战略是全方位的。在企业众多的发展战略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应该是市场发展战略。因为,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针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为实现特定的营销目标,即占领市场和开拓市场而设计的奋斗目标和经营方针。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来说市场太重要了,企业掌握了市场就能获得主动、获得发展。市场发展战略就是面对激烈的“商战”,面临各种竞争对手的挑战,运筹谋划从容地应对竞争对手,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与竞争对手抗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市场发展战略也针对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复杂、多变的市场,进行战略规划,把握市场机会,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

3、市场发展战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任何的战略都是针对特定系统而策划制定的,目的都在于使其自己的系统运行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市场营销作为企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有自己系统的发展战略。但是,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延伸和表现。虽然市场发展战略只是指向企业的市场营销系统,规划营销系统的运行,但其终极目的,无疑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一、重要性

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市场营销目标而设计的长期、稳定的行动方案,形成指导企业市场营销全局的奋斗目标和经营方针。市场发展战略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体。没有目标,就无从制定战略,没有措施,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市场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主要战略之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二、研究意义

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对市场发展战略的研究,将为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发展模式提供指导,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可行,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基础

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

第一节我国学术期刊行业发展环境与特征

一、行业监管部门

1、意识形态管理

中共中央宣传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其对出版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负责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中央各新闻单位的工作;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出版行政监管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其对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负责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宣传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扶助老少边穷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建设和发展;负责制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负责全国新闻记者证的监制管理;对互联网出版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负责对网络视听节目、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广播影视节目进行监管,审查其内容和质量;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依法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应急广播建设;负责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印刷业的

监督管理;负责出版物的进口管理和广播影视节目的进口、收录管理,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走出去”工作;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领域对外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著作权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查处有重大影响和涉外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负责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和有关著作权国际条约应对事务;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3、教材教辅出版发行领域的其他监管部门

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教育部负责对教材进行监管,其主要职责是核准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国家课程的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根据《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第11号令)的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审定,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国教材的审定工作和联系协调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处理教材审查、审定中的日常事务。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9号)》的规定,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和列入评议公告目录的教辅材料印张基准价及零售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4、数字出版领域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数字出版涉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由工业与信息化部负责监管。

5、广告业务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

公司旗下的报纸、期刊经营涉及广告业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我国广告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广告发布活动和广告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业务资质管理及行业准入

(1)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

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出版单位领取出版许可证后,属于企业法人的,持出版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或者版号、版面,并不得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