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就业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就业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就业方向

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职企业分布于金融保险业(30%);信息产业(13.3%);咨询服务业(16.7%);快速消费品(16.7%);电子技术(6.7%);制药与生物工程(6.7%);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10%。可见招聘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传统产业如医疗设备、耐用消费品、电子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等,依然没有能够表现出对人才的较大需求,这些行业人才已较为饱和,人才需求也相应不多。调查认为,在未来1到2内,这一基本格局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主要的职业有:
一、心理分析和测量,学心理学出身或者是搞人才测评和招聘选拔的多数向此发展;
二、市场营销,关注销售和战略的向此发展;
三、企业高层管理,进入决策层面;
四、财务和经济分析,人力资源涉及各个方面,曾有一位专业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坦言:人力资源可以包括财务;
五、无所作为的马屁精或者是和事老,人际关系专家。
六、专业研究工作者(教师、研究人员、专业顾问)、行政办公室。
 通过以上分析,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们又需要做何改变呢?
首先,要重视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树立战略、全局、系统的观点,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要有创新与变革意识,当环境改变,要能提出合理的变革与规划建议。
其次,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再次,全面做好人的工作,主动担任服务员工与部门协调的工作,将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与战略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要吸引优秀人才,竭力开发人的潜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空间,激励他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至于就业方向选择上,最优的建议是考研(或二学位),本科的人力基本不具有太大的竞争力,可以考取企业管理之类的研究生专业。其次就要看你个人的性别,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了,可以选择在人力方向发展也可以选择跨专业发展,可以选择管理类的相关职位(如行政助理,物流管理,文员),如果跨专业,可以选择销售,会计等相关职位。但是最好的话还是希望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以便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至于在公司选择上,自主创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自我创业是需要基础实践的,所以,建议先工作三至五年,至于单位,国企,外企,私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任职期

间是否可以学到东西,是否可以借鉴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而掌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从业人员极其稀少,据了解HR人才的缺口在全国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该职业的人才已成为社会中的紧缺人才,经过专业学习的HR人才,已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有三种去向:第一是面向企业,这将是主要方向。第二是公共事业单位,如政府机关、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第三类是科研教学机构。

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就职企业普遍分布于金融保险业(30%);信息产业(13.3%);咨询服务业(16.7%);快速消费品(16.7%);电子技术(6.7%);制药与生物工程(6.7%);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10%)等众多行业。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已不再是传统认识上的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工作,而是把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广纳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目前掌握过硬的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从业人员却很稀缺,在“亚洲最紧缺的30种人才”调查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位居其中。据了解HR人才的缺口在全国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已日渐成为社会中的紧缺人才,经过专业学习的HR人才,已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术和工具,熟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组织中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课程后面标注*号的为专业核心课): 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法*、现代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薪资福利管理* 专业方向课;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会计、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人员招聘与任用、人才测量。 参考:青岛滨海学院—院系—经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做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必看的书籍
1. 简单来说, 人力资源就是四个字:"招用育留"

"招"是企业的招聘工作,为组织挑选合适的人才.
"用"是涉及到如何让人尽其才, 发挥该有的作用.
"育"是对员工的培训/发展/培养.
"留"是用好的薪资福利,好的发展机会留住高绩效员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