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保安处分是以社会防卫为目的、代替或补充刑罚而适用的刑事制裁措施。本文通过描述内地现行存在的保安措施,并对澳门保安处分制度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比较探讨二者差别的基础上,以期对内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处分制度有所助益。

论文关键词保安处分比较澳门

一、我国内地保安措施述评

(一)我国内地保安措施分类和特征

内地曾在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典》中系统规定了保安处分制度。1949年新中国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六法全书”,保安处分制度便在内地“销声匿迹”,至此再无保安处分制度之名。可是,不少学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没有保安处分之名,却有保安处分之实。”诚然,在刑法及行政法上业已存在着数量不少的“类保安处分”的各种预防犯罪措施(不妨将其统称为保安措施)。内地立法界通过各种立法规定多种保安措施,在关系社会稳定和公民利益的方面几乎都有保安措施的存在。

由于法律规定的系统性不足、散乱性现象大量存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有哪几种保安措施,尚无统一的说法。学界比较流行将保安措施划分为:第一,剥夺人身自由的保安措施包括:(1)劳动教养。(2)收容教养。(3)收容教育。(4)强制治疗。(5)强制禁戒。第二,限制人身自由的保安措施有:(1)收容遣送。(2)留场就业。第三,其他保安措施:(1)禁止驾驶。(2)禁止从业。(3)没收财物。

一项法律规范或者制度的存在,都必须有其专属的调整领域,有其自身的特征。而我国保安措施诞生于今业已五十余年,特色鲜明。总体而言,内地保安措施的特色可概括为“三性”:(1)行政性。正如前文所述,虽然内地保安措施大多数在刑法典或单行刑事法律上有通则性的规定,但除了没收财物外,其他措施都带有行政制度的属性。有关保安措施的立法,行政法规也占了多数。不但如此,在具体适用方面,除了没收财物可以由人民法院在判决时直接适用外,其他措施都由行政机关适用。

(2)实践性。内地保安措施不同国外保安处分具有缜密科学的社会防卫理论作为根基,而是以实践需要做为参照标准,适应现实情况而加以处理。内地保安措施的立法也确是如此,往往就某一社会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政策任务而提出来的,之后再根据情势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这样也确然可行,灵活性较强;并且能够保证这些措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然而,这种方式隐含着极大的滞后性,隐患不言而喻。而且碰见新问题、新情况时往往无计可施,难免困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了东墙补西墙”的误区。

(3)政策性。内地保安措施的立法往往因某些政策需要执行而出现。党和国家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不仅对保安措施的立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众多方面直接有效弥补了保安措施尚未完善的空缺。内地保安措施大多从政策中脱胎而出,立法化以后,都离不开政策的补充和限制。正因如此,内地保安措施能够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而发挥作用,表现出极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也正因如此,这些措施往往表现出系统性与稳定性不足的弊端。

二、刑法典中的保安处分制度介绍

正如,大陆法系大多将保安处分规定在刑法典中,我国澳门地区也不例外。澳门刑法典(下称刑法典)深受葡萄牙刑法典的影响,且处在中西法律文化交汇点,澳门保安处分不仅在内容上亦是在形式上都有自身特色。既对保安处分的目的、时效、限度等作了总则性的规定,又分章介绍保安处分的种类、适用和执行。从立法层面体现出保安处分一般原则与具体规范的协调性,堪称立法楷模。

澳门地区主张刑罚和保安处分的“二元论”,将保安处分作为刑罚的补充。澳门旧刑法(1886年9月16日通过)将保安处分制度分为五种,新刑法(1996年1月1日起生效)作出简化,从刑法典及相关特别刑法的规定来看,澳门刑法中的保安处分主要有以下两类:

收容性质的保安处分属剥夺行为人自由的保安处分,主要适用对象是作出了危害行为的不可归责者,即作出危害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或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刑法典规定了相关的收容制度,用来应对犯罪时或犯罪后精神失常的可归责者问题。在诸类收容制度中,总则侧重规定的是对因精神失常造成的不可归责者的收容制度;相对,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不可归责者的收容制度,规定于特别刑法之中。

1.对不可归责者的收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收容条件。根据第83条规定,对不可归责者施以收容处分,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对象条件,即收容对象必须是依据第19条第一款规定的被视为“在作出不法事实时属精神失常的人”及依据第19条第二款规定得被视为“在作出不法事实时属非偶然性之严重精神失常且被法院宣告为不可归责的人”。二、行为条件,即必须已经作出符合刑法规定的触犯刑法的不法行为。三、主观条件,即对于作出了触犯刑律的不可归责者,法院考量其精神失常及所作不法事实的严重程度,认为将该不可归责者放任在社会上很可能会继续作出类似的不法事实。对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不可归责者,法院将其收容在治疗场所、康复场所或保安处分场所。

(2)收容期限。对收容性质的保安处分,通常都采用不定期制度,又可分为绝对不定期和相对不定期。澳门刑法对不可归责者的收容采用的是相对不定期制。

(3)收容审查。根据第85条规定,如被收容者本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有终止收容的合理原因,法院应随时对该问题作出审议。自开始收容或作出维持收容之裁判起两年后,不论是否存在声请,法官必须审议该问题,最低期限为3年的收容除外。

(4)收容终止。收容终止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收容最高期限届满。第二是不可归责人的犯罪危险性已消失。法院证实不可归责人的犯罪危险性已经消失,应当终结收容。

2.对可归责者的收容。根据刑法典规定,对患有精神失常的可归责者的收容,可分为犯罪之前精神失常的收容和犯罪之后精神失常的收容。

(1)犯罪之前精神失常的收容。第96条规定,如行为人未被宣告为不可归责却被判处徒刑,而有证实其在犯罪时精神失常,普通场所看押将对其有害,或行为人将严重扰乱普通场所,法院须命令将其收容在收容场所,收容时间相当于刑期。比如,对严重吸毒者来说,其毒瘾发作时作出不法行为虽可能被视为因失去控制力而精神失常,但并不能被宣告为不可归责者,故应对其实施的不法行为依法判刑。在这种情况下,该吸毒者如被判徒刑的,就应当先收容于戒毒场所,而不宜直接关押在监狱。

(2)犯罪之后精神失常的收容。第98条规定,行为人在实施犯罪后精神失常,并不影响将其收容的,在此情况下,法院应该暂缓执行已判处的徒刑,直至作为暂缓执行徒刑依据的精神失常状态结束时为止。在暂缓执行徒刑期间,法院可依照有关缓刑的规定,命令行为人遵守徒刑的考验期,应从所判徒刑中扣除,且考验期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逾行为人被判处之刑罚之期间。

3.对违法少年的收容。对违法少年的收容规定并未直接规定在刑法典中,而直接规定在单行法《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体现了澳门立法界对青少年问题的充分重视和极高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隐现出处理青少年收容问题之难度极大,若是将其亦编入刑法典中,实践操作层面不如将其单行立法。这方面着实值得内地保安处分制度的借鉴与学习。根据《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的规定,对年满12岁尚未满16岁的少年,一旦做出被澳门法律规定为犯罪或轻微违反的行为的,可对其采取相关的教育监管措施,包括收容性质的保安处分,其收容场所为少年感化院。为此,该法律就违法少年的收容制度,如一般原则、被收容少年的权利和义务、对被收容少年的探访制度、被收容少年的通讯、医疗、教育等制度,都做了较详细的规定。

刑法典规定的禁止业务的保安处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禁止业务的适用条件。第92条规定,禁止业务的保安处分必须在三种情况下适用:第一,行为人严重滥用从事的职业(包括从事商业或工业)而被判刑。第二,行为人明显违反其从事的职业(包括从事商业或工业)义务而被判刑。第三,行为人在从事的职业、商业或工业活动过程中作出一符合罪状的不法事实,仅仅由于行为人属不可归责者,才被法院宣告无罪;“而按照行为人所作出的事实及其主观情况,他可能再次作出违法事实,应当禁止其从事有关业务。”例如,甲从事某种化学药剂的商品买卖,但甲对该药剂具有过敏反应,一旦接触会产生精神失常反应,以致打伤顾客。这种情况下,法院就可以对甲科处禁止业务的保安处分。

2.禁止业务的期间。第92条和93条规定,禁止期应当在一至五年范围内做出,自裁判确定之时起计;任何因同一事实而命令的临时性禁止期间,必须予以扣除。在行为人因法院裁判而被剥夺自由期间,禁止期中止。如果这种中止时间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法院应当复查科处该处分所依据的情况,来确认或废止该处分。

3.禁止业务的消灭。第95条规定,“在经过一年实际禁止期间后,应被禁止者的声请,且该禁止的前提已不再存在,法院应当宣告处分消灭。”可见,只要行为人表现良好,禁止业务的保安处分期间有可能缩短。并且如声请被驳回,则仅得在一年后再作声请。

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业务”在总则中虽被规定为保安处分,但在澳门特别刑法中,“禁止业务”均被规定为特别刑。以致有些专家认为,这种立法上的不协调绝非是澳门刑法的某一“特色”,而恰恰反映了澳门刑事立法混乱、落后的一面。

三、内地保安措施与澳门保安处分制度的差别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澳门的保安处分与我国内地的保安措施在种类、适用对象等方面各具自身特色,也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较研究更注重差异比较,而澳门保安处分制度确实比我国内地保安措施更高明、更科学。二者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立法模式不同。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实行的是二元立法模式,保安处分的基本原则规定在刑法典之中,是刑法有机组成部分;在刑法典中还对因精神疾病而不可归责的行为人的保安处分的适用规则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这种详细规定了保安处分的原则、对象、分类、具体适用规则及其与刑罚的关系,从预防犯罪和人权保障的效用来看,有其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构造。内地保安措施在刑法典中几乎没有体现(仅笼统地提到收容教养及没收财物),更没有对保安处分的基本原则、具体的适用进行规定;大量的保安措施以单行法律法规的形式,甚至以一些行政规范性文件为依据。

其二,适用机关不同。澳门保安处分的适用是法官根据情形而决定,而内地保安措施几乎是由行政机关去适用。这样容易产生实际运用中的擅断现象,也无以抑止侵犯公民权益的发生。其三,程序严格程度不同。澳门确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保安处分的程序性规定,不仅在适用、执行还是在监督方面都有相关的具体规定,避免司法权滥用,从而保障人权和维护公平正义;而如前文所述,内地保安措施缺陷之一即缺少公正的司法程序,内地的保安措施制约手段明显不足,除劳动教养在立法上规定可以由检察院依法进行监督外,其余措施都缺乏程序监督与救济。

景区保安奖罚制度

盘锦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保安部奖罚制度 一、奖励范围 (1)、在日常工作中能圆满完成保安部经理交付的任 务。(20) (2)、见义勇为,敢于同犯人坏事作斗争,成绩显著 者。(200) (3)、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法犯罪分子者。(200)(4)、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护公共财产,事迹突出 者。(200) (5)、积极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建议,对公司发展有 显著帮助者。(20-100) (6)、在外获得嘉奖,为公司获得荣誉、提升形象者。(20-200) (7)、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竭力使公司避免重大损 失或挽回损失者。(200) (8)、季度、年度被评为企业优秀员工或先进保安员 者。(200) 二、惩罚范围及惩罚规定

1、惩罚范围及规定 (1)、损坏集体财物的照价赔偿。经教育不改或情节 严重者作开除处理。 (2)、无故不参加组织学习、开会、训练及集体活动 者每次扣罚20元。 (3)、保安员上岗需着正装,并且需保持干净整洁; 外出时,不得穿着制服,否则扣罚50元,造成不良影响的,公司作开除处理。 (4)、违反国家法律、法令,构成犯罪或违反治安管 理并受到治安处罚的,扣除当月工资200元以上,公司作开除处理,并押送司法机关追究期有关责任。 (5)、酗酒滋事、无理取闹、有损公司形象的扣罚100元,公司作开除处理。 (6)、执勤时睡岗的,每次扣罚50元,执勤巡逻离开执勤范围,巡逻时不到保安室签到者扣罚50元;不按执勤保安员规定巡逻登记的扣罚50元;不按规定着装,形象邋 遢的每次罚20元。 (7)、不服从上级指挥和安排的,根据情节轻重扣罚 50元,并作警告、停职整改处理或开除。 (8)、参与打架、有意闹事者,视情节轻重扣罚50元以上或送公安机关处理。。 (9)、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客户投诉并经查实属工作失

澳门法律现状与改革

澳门法律现状与改革 骆伟建1 [摘要] 简明扼要介绍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的现状和构成澳门特区法律的五个主要渊源,澳门特区法律改革的计划和组织。重点分析了澳门特区法律改革的原因、进程和遇到的困难。展望并提出了澳门特区法律改革的前景、有利的因素和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现状法律改革 一、澳门法律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8条第一款规定,“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法律为本法以及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澳门原有法律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现行法律是由澳门基本法、被采用为特别行政区法律的澳门原有法律,及特别行政区自行制定的法律三大部分构成。所以,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现状要清晰、全面地理解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一)澳门原有法律的渊源 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葡国对澳门实行殖民管治。在葡国管治澳门期间,在澳门适用的法律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 1.葡国法律延伸适用澳门 澳门在葡国占领下主要经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殖民时期),视澳门为葡国领土的一部分或海外省。葡国1822年首部宪法规定,澳门是葡萄牙领土的组成部分。2 1914年《海外省行政组织法》对澳门采用殖民地管理模式。1917年《澳门省组织章程》规定,有权制定在澳门生效的法律的立法机关包括议会、中央政府及殖民地 1法学博士,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法律改革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研究方向是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曾任中葡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2肖伟华著:《澳门宪法历史研究资料》,澳门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法律公共行政翻译学会出版, 1997年9月第一版,第21页

保安员奖惩制度

保安员奖惩制度 为保证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 充分调动队员工作积极性, 实行奖勤罚 懒的用人机制,特制定队员奖惩制度。实施奖励应当以奖励为主,惩戒为辅,严 格标准按绩施奖,发扬民主人人平等。 奖励范围 ① 在执勤和日常管理中圆满完成任务,无违规行为者; ② 见义勇为,敢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成绩显著者; ③ 对改进公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有重大贡献者; ④ 为客户提供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受到客户表扬者; ⑤ 发现事故苗头及时米取措施,防止重大事故发生者; ⑥ 拾金(物)不昧主动上交者; ⑦ 爱岗敬业、工作勤恳、任劳任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者。 奖励标准 以上内容视情况给于 20---200元的不同奖励 奖励程序 凡符合奖励条件者, 由所在部门将队员事迹以书面形式报告并填写奖励建议 书呈报人事部,由人事部核实无误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惩罚范围及惩罚规定 1、惩罚范围 ① 不按规定着装、仪表、仪容不整; ② 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③ 不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④ 值班时间,吃东西、看报纸、在岗位上抽烟; ⑤ 私自使用公司电话; ⑥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构成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条例; ⑦ 值班时睡觉、酗酒、赌博、打架; ⑧ 偷窃公司及客户财物; ⑨ 恶意破坏公司或他人财物造成公司或他人重大损失; ⑩ 擅自离岗或脱岗者,无故不参加公司培训或军事训练。 2、 惩罚规定种类 ① 口头警告 ② 严重警告 ③ 降职或降底工资待遇 ④ 开除 3、 以上内容视情况给于 50—500 元的罚款 4、 申诉: 以上内容凡有队员不服或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处罚当日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诉。 5、惩罚程序 队员有违纪事实由所在部门提出处理意见上报送人事部,由人事部经理审 批。 1、 2、 3、

保安部规章制度处罚及奖励条例

保安部规章制度处罚及奖励条例 保安部规章制度处罚条例: 为提高保安部队伍建设,提高保安的整体素质,特制定"保安部规章制度处罚例" ,部门从工作细节上与经济挂钩,督促保安的各项工作有条可循的开展。以下各条款的检查由领班、主管、经理、值班、客人投诉和其他部门检查的结果为准。一、考核扣20元至200元的相关内容: 1. 提前10分钟着工服上岗;凡迟到一次罚款20元; 2. 碰到见陌生人不主动巡查及领导不主动问好的,每人每次罚款20元; 3. 各项记录没按要求登记的,每人每次罚款20元; 4. 物品交接不清的,每人每次罚款20元; 5. 提前10分钟着工服上岗;凡迟到一次罚款20元; 6. 除保安解手、处理紧急事务外,离岗时间超出过长的每次罚款50元; 7.解手和其他事情需离开岗位的,没有与领班或其他同事打招呼的,每次罚款50元; 8. 该区域内有烟盒、塑料袋,烟头未拣的,门卫前有垃圾的不保洁每次罚款50元; 9. 施工场内有小孩、老人、自行车的没有提醒注意安全禁止进入的,一次罚款100元; 10. 进入施工现场未出示工牌或员工证的人员没有记录的,没有向项目部有关人员报告的,一次罚款100元; 11. 施工材料进出未登记,直接出入的,一次罚款200元; 二、考核扣50元至300元的相关内容: 1. 衣冠不整、仪表不端、粗言秽语者一次罚款100元; 2. 开会迟到、早退的一次罚款50元; 3. 未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的,一次罚款50元; 4. 各岗对讲机3次呼叫无应答的,一次罚款50元;

5. 消防设施玩弄或没有当场阻止的,一次罚款100元; 6. 夜班不能主动巡视与外围、领班、巡查联系、提醒个岗位的,一次罚款300元; 7. 施工现场有消防事故不能及时准确的向项目部人员提供报警点的,一次罚款300元; 8. 各岗未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的,一次罚款100元; 9. 出入车辆没有检查的,一次罚款200元; 10. 出施工现场门口的物品没有依照出门证进行检查的,一次罚款200元 11.车辆没有按要求登记的,每次罚款50元; 12. 车辆有明显的伤痕,保安没有记录的,每次罚款50元; 13. 夜班其他人进入门卫室的没有主动让他人离开的每次罚款50元; 14、换班吃饭超时的(每人25分钟),每次罚款50元; 15、站岗时穿拖鞋等不规范的,每次罚款100元; 16、自行车、摩托车上,电瓶车后备箱没有制止打开检查的,一次罚款50元; 17、车场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没有汇报的,每次罚款50元; 18、门卫室内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凡发现一次罚款50元; 19、当班人员管理混乱者,凡发现一次罚款50元; 四、考核扣50至400元的相关内容: 1、各岗擅自离岗、脱岗、溜岗、睡岗一次罚款100元; 2、工作期间看杂志、聚堆说笑聊天玩手机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凡发现一次罚款50元 3、工作岗位上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岗(除有要求的外),凡发现一次罚款50元; 4、进入施工现场车辆没有拦截住车辆,每次罚款50元; 5、不服从领班、主管、经理的工作安排的,一次罚款400元; 6、严禁其他闲杂人员和员工在室内聊天,凡发现一次罚款50元; 7、没有出门证,给于放行的,一次罚款100元; 五、考核扣100元至今500元的相关内容:

论关于职业禁止的规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9604166.html, 论关于职业禁止的规定 作者:周广通 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6期 【摘要】:我国刑法新增设的职业禁止措施不同于以往的刑罚或相关的行政处罚,是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犯罪人的职业自由限制措施,实质上属于刑法层面的保安处分,可以有效预防行为人再次实施职业犯罪。法官在适用职业禁止规定时,必须严格适用,以保障罪犯人权,避免滥用之嫌疑。 【关键词】职业禁止保安处分适用条件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设了“职业禁止”也叫“从业禁止”的规定,即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 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我国对前科者的禁止性规定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也可以看到对该制度的适用尚缺乏明确规定,对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也颇有争议,本文在此就该内容展开初步探讨。 一、增设职业禁止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分工愈来愈精细化、专业化,更多的职业具有身份特殊、技术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工作者与职业联系更紧密,利用职業便利实施犯罪的隐蔽性更高,更不容易被发觉。对于“利用职业资格而实施犯罪或者实施了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的有前科者凭借职业条件和自身职业技能在特定行业再犯的危险性较高,禁止行为人在一定期间内再次从事该职业是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 其次,剥夺政治权利中的“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以及“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的规定,范围相当狭窄,仅限于国家公职而无法覆盖其他行业,无法全面规制与职业相关的犯罪。有前科者应当被剥夺的相关从业资格,依旧无法通过该条规定得以实现。 最后,行政处罚无法替代刑事制裁的功能。有观点认为,现行的其他行业单行法规等行政法律文件对该制度已有所规定,在此基础上,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另在刑法中规定剥夺有前科者从事特定职业的资格只是一种重复多余。[4]这种观点并不可取,将有前科者的从业禁止规 定定位为一种刑事司法处分抑或是行政法上的处罚规定,二者的法律蕴含大相径庭。在适用程序上,前者由司法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予以适用,而后者则由相关行业行政主管

澳门法律的特点

澳门法律的特点 1、法律形式主要是成文法,即由立法机关依照权限和程序用条文形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法律、法令和法规。 2、法律呈法典化模式 3、法律以葡文为主,中葡版本 法律规范从葡萄牙延伸来澳门适用的多,澳门本地立法机关制定的少;本地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集中于行政机构和人员、制度、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等方面,且法典化程度不高 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的特点 1、属于地方性司法制度 澳门属于中央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在该区域内的任何制度都只能是地方性制度 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 2、拥有单独的法律体系 澳门基本法, 列于附见三在澳门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澳门原有法律和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3、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行使审判权,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于法律,不受任何干涉。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澳门特区的终审权属于特区终审法院。特区法院除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并继续保持澳门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审判权所作的限制外,对澳门特别行政区所有案件均有审 4、法律本土化和司法人员本土化 澳门特区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以使用葡文 司法机关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以及司法组织架构不同于内地 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检察长也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5、司法制度是具有典型大陆法系特征的司法制度 (1)法院及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分别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2)法院和法官遵从独立审判的原则,检察院遵从独立行使检察职能的原则。 (3)法院依法定管辖权进行审判,检察院依法定程序参与司法诉讼 廉署组织机构的特点 1、廉署地位独立,仅对行政长官负责。根据《澳门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廉署只受行政长官领导,对行政长官负责 2、人事上有独立决定权。廉署的编制包括廉政专员、助理专员及辅助人员。廉署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是廉署一切权力的拥有者。专员可拣选两名人士担任助理专员以辅助其工作,还可任用顾问、技术顾问、调查员等协助工作,任用时仅进行登记及在政府公报上公布即可 3、办公经费保障充足。廉署经费从政府每年的总预算中拨付,以确保经费上不受制于其它部门。廉署每年都把预算呈交行政长官,使其在制定特区总预算时,在支出部分中包括一项专供廉署使用的款项。《澳门廉政公署组织法》规定:由澳门总预算的可动用资金补足或在有需要时开立信用而以往年的预算年度结余抵销廉署的预算负担。高级专员有执行廉署财政预算的权限,并且还被立法会赋予批准秘密用款的权限,其目的是应对预防和调查中的特

物业保安工作纪律及处罚规定

物业保安工作纪律及处罚规定有下列情节之一者将予以辞退并追究法律责任: (1)为不端,监守自盗; (2)越权行使职责触犯法律; (3)擅自超越职责范围,造成严重后果; (4)类似上述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 有下列情节之一者将予以辞退并追究经济赔偿: (1)消极怠工造成损失的; (2)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 (3)严重失职,造成损失的; (4)类似上述原因造成严重损失的。 违反下列规定之一者罚款100-600元并予以辞退: (1)旷工、睡岗、在班期间喝酒、酒后上班等; (2)顶撞或对业主(客户)、领导以及对来访客人不尊敬的; (3)擅自动用业主(客户)和本公司的物品或使用办公电话打信 息台的; (4)业主(客户)评价不良或被业主(客户)投诉,经调查属实的; (5)形象、姿态或言行不规范,有损保安队伍集体形象的; (6)违法乱纪、道德败坏,影响本公司声誉的; (7)一般轻度违纪行为,每月连续三次,每季度累计五次的;

(8)违纪罚款额半年内累计达到或超过150元的; (9)违反公司《工作纪律(之一)》的; (10)有其它与上述相类似的行为。 违反下列规定之一者处以100-200元罚款,如果情节恶劣将予以辞退: (1)讲工作原则,讲工作方法。原则与方法相结合,要灵活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主动热情为业主(客户)排扰解难,不准拖辞推诿; (2)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要有团队协作精神,不准消极怠工; (3)不准在岗上抽烟,不准在禁烟区域或公共场合抽烟; (4)坚守岗位,不准脱岗、窜岗; (5)公共场合言行要规范,不准嬉笑打闹或有其它不良言行。 违反下列规定之一者处以50-100元罚款,如果情节恶劣将予以辞退: (1)不利用办公电话闲聊或打私人电话; (2)在岗期间姿态要端正,言行要规范; (3)要遵守《邮件收发管理规定》; (4)要遵守《钥匙管理规定》; (5)要遵守《保安装备器材管理规定》; (6)要认真履行各岗位职责,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监控中心管理制度》和《巡逻管理制度》。 违反下列规定之一者处以10-20元罚款: (1)要遵守《保安人员交接班制度》,按时列队交接班,不

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

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 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使每位保安加强工作责任心,维护企业财物和员工的安全,在华润混凝土管理手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制度。 一、值班规定: 1、保安应着制服,保持仪容整洁、精神状态佳、态度和蔼、认真负责,严禁穿拖鞋; 2、热情接待来访人员,贵宾来访时应敬礼问好; 3、督导员工打卡,按规定穿工衣,记载员工出勤情况; 4、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因事离开岗位时必须有人代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保安室; 5、值班保安严禁睡觉、看小杂志、酗酒、听收音机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监守自盗。 6、不定时巡察厂内各区域,包括各楼层水、电源开关及仓库物资,保证重要区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7、厂内如发生民事纠纷,应及时劝阻和制止,并及时报告保安队长或人事部办公室处理; 8、保持保安室、公告栏、打卡机及厂门的清洁卫生; 9、夜班00:00-8:00,早班8:00-16:00,中班16:00-24:00; 10、加强对厂区、宿舍水电、消防设施的巡察,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对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损失者,追究当班保安责任。 二、门禁制度 (一)人员进出管理 1、外来人员因公入厂,保安应先帮其联络,征得受访人同意,并先登记后放访客进入。 2、员工上班时间出厂应持管理部开出的《员工外出准行条》,有携带物品时,须有负责人检查,无放行条时,保安有权制止其外出。(特殊情况应记入值班记录表备底。 3、被公司开除及离职人员,保安应凭批准后的放行条给予放行,并严格检查其行李物品,严禁携带任何具有本公司标志的物品及其它公司财物,一经发现,立即扣留其所有物品。 5、上班时间,严禁私访,若有特殊情况需部门主管同意方可在前门保安室会客,会客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二)车辆进出管理 1、本公司车辆进出,须登记进出时间和驾驶员姓名。 2、外来车辆入厂应在保安室登记,出厂时须持有有效人员签名的《车辆出入登记表》。保安应严格检查,携带本公司物品应由负责人在《货物放行条》出厂货物内容一栏上注明并签字,值班保安将车内所载物品名称、数量、型号与放行条核对,无误后才予以放行。 3、所有车辆入厂后均应在指定地点停放,自行车出入厂门,必须下车推行。 (三)物品进出管理 1、员工及外来人员携带行李、包裹进出厂门时,须自觉接受保安的检查与登记。

论德国的保安处分及启示

论德国的保安处分 摘要:关于德国的保安处分,是规定在德国刑法典中的。本文主要通过保安处分的含义及特征、分类、适用原则、条件和对象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德国的保安处分制度。 关键词:德国刑法典保安处分 保安处分在刑法史上开始登场是在1893年瑞士刑法学者司托斯起草的瑞士刑法典预备草案中。司托斯草案不仅在刑罚之外作为刑法上的法律效果承认那八种保安处分,在刑法中同时规定刑法与保安处分的立法主义是以二元主义为基础的。该草案的公开发表,其后也给德国的立法以影响,1933年的德国改正刑法典也采用了二元主义。 一、德国保安处分的含义及特征 保安处分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保安处分是指为了防卫社会安全而对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与有可能被用于犯罪的物进行安全化处置。所谓狭义的保安处分,仅指对人的安全化处置,即国家以法律明文规定的对有可能进一步危害社会的无责任能力人、限制责任能力人以及特定具有危险性格的行为人进行矫治、医疗、感化等处置的特殊预防方法。[1]但本文所指的保安处分是狭义的保安处分,根据《德国刑法典》[2](2002修订版)中第六节关于矫正与保安处分的规定,可以认为保安处分是以特殊预防为目的,以人身危险性为适用基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特定人所采用的,以矫正、感化、医疗等方法,改善适用对象,预防犯罪的措施。 从《德国刑法典》中关于矫正与保安处分的规定来看,可以认为

德国保安处分的特征为以下几点:1.与刑罚具有惩罚性的目的不同,保安处分是以特殊预防为目的的。比如《德国刑法典》第63条就规定,实施违法行为时处于无责任能力(第20条)或限制责任能力(第21条)状态的,法院在对行为人及其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后,如认为该人还可能实施违法行为因而对公众具有危险性的,可命令将其收容于精神病院。2.与刑罚针对犯罪人适用不同,保安处分的适用对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特定人。从《德国刑法典》的规定来看,可能实施违法行为因而对公众具有危险性的某些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就适用保安处分。3.保安处分可以作为刑罚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辅助性。如《德国刑法典》第68条关于行为监督条件的第(1)项规定,因实施了法律特别规定应予以行为监督的犯罪行为而被判处六个月以上有期自由刑的,如果行为人仍存在继续犯罪危险,法院除判处刑罚外还可命令行为监督。在此条规定中,行为监督就可以作为有期自由刑的一种辅助方法。 二、德国保安处分的分类 有德国学者根据《德国刑法典》关于矫正与保安处分的种类分为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和非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两大类。而《德国刑法典》第61条规定,矫正与保安处分的种类有:1.收容于精神病院,2.收容于戒除瘾弊的机构,3.保安监督,4.行为监督,5.吊销驾驶证,6.营业竞止。以下是关于德国保安处分的分类: (一)剥夺自由的保安处分 1.安置于精神病院。《德国刑法典》第63条规定,实施违法行为时

论澳门法律的特征

论澳门法律的特征 邓伟平 2012-8-7 17:06:04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06期内容摘要:葡萄牙占领澳门后,将其法律延伸适用于澳门,澳门逐步脱离中国法律体系而形成有别于其他法律体系的特征,如法律渊源多样,跟随大陆法系的传统,法律多以葡文表达以及对澳门社会的实际影响有限等。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后,澳门本地立法快速发展,澳门法律开始脱离葡萄牙法律体系而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澳门的法律制度基本不变,澳门法律的特点除因应主权的回归而发生变化外,其余特征将长期保留。 关键词:澳门法律特征过渡 作者简介:邓伟平,中山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葡萄牙占领澳门后,将其法律延伸适用于澳门。澳门逐步脱离中国内地的法律体系,自我发展,形成其有别于其他法律体系的一些特征。1999年12月20日,我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澳门原有法律基本不变,将过渡到澳门特别行政区适用。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将不可避免地受澳门原有法律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法律的特色。因此,研究澳门法律的特征,对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行“双层双轨”的立法体制,法律渊源复杂多样 作为澳门的管治者,葡萄牙人自19世纪中期起将葡萄牙法律延伸到澳门适用。1822年葡萄牙第一部宪法正式认定澳门为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葡萄牙法律亦因此而当然成为澳门法律。此后,葡萄牙一直保留着为澳门立法,或将葡萄牙法律延伸到澳门适用的权力。1976年以后,澳门本地亦享有立法权,该等立法权由澳门总督和立法会分享,法律并明确规定了总督和立法会各自行使立法权

保安违规违纪处罚条例

保安违规违纪处罚条例 一、具备强烈服从意识,一切行动听指挥,执行领导的命令坚决果断,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和临时调动,凡是顶撞上司的给予20元/次处罚。 二、迅速、及时、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或传达领导的指示,不准以任何借口、理由推迟不办或推诿、甚至是拒不执行。工作完成不好的视情节轻重给予5-20元/次罚款,拒不执行的扣除岗位工资。 三、提高安保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如因个人玩忽职守、疏忽大意造成公司和员工的财产、身体遭受损失或者受到侵犯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50-100 元处罚,必要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直至开除。 四、上班时间利用工作之便,不请假外出的扣罚20元/次。 五、身为保安,应主动积极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及各种矛盾,面对同事之间的矛盾冲突应主动调解,控制好局面。视而不见者,推波助澜者甚至参与吵架者,一经发现,处罚100元。 六、因警惕性不高、工作不仔细,造成甲方单位被盗的,或员工无正当理由带甲方单位物品外出不予制止或扣留的给予50-100元处罚,必要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 七、上班时间喝酒,扣当班保安50元/次。 八、白天当班保安室不打扫保安室,造成保安室不整洁卫生的,扣10元/次,并罚打扫干净,如拒不打扫干净的,扣50元/次。 九、早上员工上班时间前二十分钟,扣罚10元/天。 十、晚上每更次的巡逻,如缺少一个巡更点的扣罚当班保安5元。 十一、如为应付公司领导,保安之间通风报信的,扣罚100元/次。 十二、保安如不督促员工(外来办事人员)按划定区域有序排放放置车辆或对不整齐排放车辆不整理的,扣罚10元/次。 十三、保安衣冠不整,穿拖鞋、背心上班的,罚款20元/次。 保安违法违纪不在上述保安处罚条例中的,则按相应《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道里保安公司

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模板

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使每位保安加强工作责任心,维护企业财物和员工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部分保安管理制度 一、值班规定: 1、保安应着制服,保持仪容整洁、精神状态佳、态度和蔼、认真负责,严禁穿拖鞋; 2、热情接待来访人员,贵宾来访时应敬礼问好; 3、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因事离开岗位时必须有人代班,严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保安室; 4、值班保安严禁睡觉、看小杂志、酗酒、听收音机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监守自盗; 5、不定时巡察厂内各区域,包括各楼层水、电源开关及仓库物资,保证重要区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6、厂内如发生民事纠纷,应及时劝阻和制止,并及时报告保安主管或综合部经理处; 7、保持保安室、接待室、及厂门的清洁卫生; 8、早班8:00-20:00;晚班20:00-8:00;中午餐和晚餐各1个小时,具体时间11:00-12:00,16:00-17:00。具体上班时间见排班表,法定节假日当天上班者安排调休。 9、加强对厂区、行政办公楼水电、消防设施、公共卫生的巡察,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对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损失者,追究当班保安责任。 10、告知所有进入公司的外来人员,公司厂区是无烟区,禁止吸烟。 二、门禁制度 (一)人员进出管理 1、外来人员因公入厂,保安应先帮其联络,征得受访人同意,并先登记后方可放访客进入。 2、员工上班时间出厂应持按规定批准的《员工外出申请单》,有携带物品时,须有负责人检查;无《员工外出申请单》,保安有权制止其外出。(特殊情况应记入值班记录表备底。 3、被公司开除及离职人员,保安应凭批准后的放行条给予放行,并严格检查其行李物品,严禁携带任何具有本公司标志的物品及其它公司财物,一经发现,立即扣留其所有物品。 4、上班时间,严禁私访,若有特殊情况需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在接待室会客,会客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二)车辆进出管理 1、所有车辆入厂后均应在指定地点停放,车辆出入厂区,必须减速慢行,确保厂区人员安全。

保安处分

保安处分 一、保安处分的沿革 保安处分作为一种刑法理论,是近代刑法理论由报应刑向教育刑转化的结果,它是新旧两派论战的产物。作为一种刑法思想,它萌芽于古罗马法,而作为一种刑事政策思想和刑法理论,首先是由德国刑法学者克莱因提出,后经李斯特、菲利完善而最终形成。 克莱茵: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刑事立法的唯一正当依据,因为“刑罚具有按现实的犯罪程度而定的确定内容,而保安处分则具有以行为者的人身危险性为基准而科处的不定期的内容”。所以有必要使保安处分在刑罚体系之外单独存在。克莱茵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原因在于保安处分在资本主义初期并不具备发育的客观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刑事实证学派提出了与古典学派道义责任论相对立的社会责任论和社会保卫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犯罪并不决定于犯罪人的自由意志,而是他赖以存在的生理原因、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应当单纯依据道义的原因去惩罚他,犯罪人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保安社会;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考虑社会防卫之需要,而不在于责任的报应;应当讲究社会政策和刑事政策,刑罚只是社会自卫的次要手段,必须寻求替代措施,即采用矫正、隔离、治疗、禁戒等手段对行为人进行改造,并以此作为防卫社会的主要手段。 社会保卫论为保安处分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由此形成了教育刑论、特殊预防论和新的刑事政策观念等融为一体的崭新思想体系。保安处分、假释、缓刑后来一起成为标志20世纪刑法改革方向的三架马车。 保安处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和发达,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传统的报应主义刑法理论对如下一些行为无能为力。 首先是针对无(限制)责任能力人造成的对社会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实质损害,由于他们不具有刑罚适应能力,因此被置于刑法关注的领域之外。 其次,对于许多具有特别的社会危险性的犯罪人如累犯、惯犯,只能科处道义上的责任,往往发生刑期不足的现象,难以有效地防止其再犯。 另外,对于初犯者、未成年犯,由于坚持道义责任论,在对其处罚时,只是

保安员违反工作制度处罚规定

保安员工作处罚制度(细则) (二零零六年七月一日开始颁布实施) 第一条值班形象违规处罚: 1、精神面貌差,仪容仪表差,姿态不端正,动作散漫者,经教育不改的,发现一次扣罚2分。屡教不改的一次扣罚10分。 2、值班时着装不整齐或不按规定佩戴的发现一次扣罚3分。 3、语言不文明,礼节礼貌差,服务态度差,未造成严重影响的,发现一次扣罚5分,屡教不改者加倍处罚。 4、见到领导不敬礼或不主动打招呼的扣罚3分。 第二条值班过程中违规处罚: 1、值班时不指挥车辆或将车辆乱停乱放的扣罚15分,造成交通阻塞的扣罚30分,造成撞车事件的由其承担赔偿责任。2、当班者丢失值班用品者,除照价赔偿外,另扣罚20分。 3、不按物品放行检查流程操作的,扣罚10分,造成物品丢失的照价赔偿。 4、在岗位上有抽烟,吃东西,聊天,看书报,听播音器等情况之一的,扣罚15分。 5、值班过程中打、接、玩手机者,一经发现,立即没收,不再返还。 6、违反值班要求坐岗、蹲岗或依靠在物体上者,发现一次扣罚10分。(特殊规定可坐岗的情况除外)。 7、擅自离岗者,发现一次扣罚15分,造成物品丢失等后果的,由其承担一切赔偿责任。 8、睡岗者,一次扣罚20分,第二次扣罚50分,一个月之内连续出现二次以上睡岗者给予开除处理(扣除所有未发工资和违约金)。被合作单位发现睡岗的立即开除。 9、上班迟到者,每迟到一分钟扣罚1分,超过20分钟按旷工处理,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 10、无故早退(不请假)者,扣除当日工资。连续早退者给予开除处理(扣除所有未发工资和违约金)。 11、在岗位上顶撞上级的,立即开除(扣除所有未发工资和违约金)。 12、不按规定操作而使工作失职者,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扣罚10—30分,造成严重后果给单位带来损失的,由其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 13、发现同班值班同事犯错时不提醒的,与犯错者受同等处罚;被提醒者如打击报复、辱骂他人者立即开除。 14、在值班室、值班台、值班记录本上乱写乱画,撕扯损坏记录本者,发现一次扣罚10分。 15、值班员在岗位上或用通讯器材(对讲机、内线电话等)争吵者无论是否有理,责任不论大小,各扣罚15分;打架者,无论谁是谁非,一律开除(扣除所有未发工资和押金)。 第三条交接班违规处罚: 1、在交接班登记本上乱涂乱画者,按第二条第十四款规定处罚。 2、登记不认真、不详细,没写明日期、时间、值班人、值班情况记录、交接重要事项、交接班双方签名者,扣罚5—15分。3、交接班完毕后(凭双方交接记录、交接签名),岗位上所有责任均移交接班人,此后如有物品遗失、损坏等情况的,由接班人负全部责任;交接班时交班人有漏交的事项,造成后果的,经查确为漏交造成的(是否漏交,以书面记录为准),由交班人负全部责任;交按班尚未完成就离开岗位的扣罚20分,并承担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第四条投诉处罚: 1、保安员被友邻单位投诉的,扣罚当事人10分; 2、保安员被本公司领导投诉的,扣罚当事人15分; 3、保安员被合作单位领导投诉的,扣罚当事人30分;连续两次以上被合作单位投诉的,给予加倍扣罚、调离或开除处理,扣罚 第一负责人30分; 4、被顾客投诉的,经查确因服务问题,扣罚30分,严重者立即开除。 第五条其它处罚规定 1、训练:无假旷训(包括集体组织的其它活动)违反一次按旷工一天罚分(20分); 2、内务:①内务差,起床后第一时间不整理内务者每发现一次扣罚10分;②被子质量长期较差不求进步者,检查发现一次罚3分;③物品胡乱摆放者扣罚3分;④卫生值日员不值日者,一次扣罚5分; 3、请销假:不假外出或请假超假者,一次扣罚5分,影响上班的按旷工处理,且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与公司无关,由其自行自负;4、作风纪律:作风不严,纪律松散,不听劝告者扣罚10分,屡教不改损坏公司声誉者给予重罚(50分—100分)或开除处理。5、未经单位第一负责人允许私带外人进入宿舍区或在宿舍留宿的,扣罚30分,如造成宿舍物品丢失的,由其承担一切后果。6、利用工作之便假公济私、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捞取好处者,一经查出,情节轻微的,按十倍罚款,严重者给予开除处理。7、谣言惑众,危言耸听,有损公司稳定,破坏集体团结,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扣除所有工资及违约金)。 8、不服从管理,违抗上级命令或顶撞上级的,情节较轻的扣罚100—200分,严重的立即给予开除处理(扣除所有工资及违约金)。9、对于有打击、报复、威胁他人行为的,一经发现立即开除(扣除所有工资及违约金)。情节严重的交公安厅机关处理。 10、单位负责人在行施处罚的过程中要公平公正,不得滥用职权,各单位第一负责人具有处罚权,但只能开罚单,没有扣罚现金的权力,所有罚款都由公司统一凭扣分单(一分计一元)在被处罚人工资中扣除,如有违反,按双倍处罚当事人。 公司办公室 2008年11月1日

澳门行政法规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

澳門行政法規的法律控制問題研究 李燕萍? 行政法規是回歸後澳門法治生活中出現的法律規範形式1,作為政府應對複雜多變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法規充分發揮了有效回應社會需求的功能,滿足了行政管治的效率目標。然而,行政法規是具有普遍效力的規範性文件,對公民的權利義務影響甚大,必須納入法治範疇予以約束。一般而言,對於行政立法行為可以從事前與事後兩個方面進行控制,事前控制包括兩個途徑,其一,通過授權立法制度確保行政法規的正當性與民主性;其二,在行政立法過程中,通過程序規則確保行政立法行為的公開、公平、公正,滿足現代社會民主治理的基本要求。事後控制主要是指法院的司法審查。本文擬結合各國控制行政立法活動的有效經驗和澳門現有的制度規範,具體探討行政法規法律控制方面的問題。 一、建立對行政法規的立法授權制度 《澳門基本法》第50條規定了行政長官享有的職權內容,其中第5項規定,行政長官制定並頒佈行政法規。據此,人們普遍認為行政長官擁有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規範性文件的權力。但是這項權力的內容、範圍及其與法律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並未達成普遍共識,本文無意詳述這些分歧,而是在承認行政長官具有制規權的基礎上,探討建立授權立法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在討論之前,有必要表明本文所稱的授權立法是指立法機關將部分立法事項授予行政機關進行,由行政機關制定執行性或創制性行政法律規範的行為。 (一) 建立授權立法制度的必要性 行政機關行使一定限度內的制規權力是世界各國普遍做法。但是,行政立法始終是對民主治理、權力分工合作理念的挑戰,各國紛紛採取各種方式控制行政立法的深度與強度。其中,授權立法制度是常見方式之一。2回歸後《澳門基本法》中沒有提供這種制度安排,那麼這是否意味着澳門特別行政區建立授權立法體制違反了基本法?這需要考察基本法對立法與行政關係的描述,以及現代社會處理行政與立法關係的一般原理。 根據《澳門基本法》的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立法權、行政管理權以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其中立法會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是行政機關,行政長官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3顯然,《澳門基本法》並未清楚表明立法會享有的立法權是否為不可授出的專屬權限。但是,根據第50條第5項的規定,行政長官明確擁有制定行政法規並頒佈執行的權力。換言之,行政制規權是確定無疑的,那麼這種行政制規權的正當性何在,僅僅以基本法規定為由顯然並不充分,授權立法理論為行政法規的民主正當性提供了恰當的辯護。 1. 假設立法會擁有對所有事項的立法權限,授權立法理論使得行政長官通過行政法規涉足有關事項的立法工作具有正當性。按照傳統的分權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個不同的政府部門,互相分立,一個部門的存在不依賴於其他部門,都是根據憲法產生,地位平等,彼此間的權力不能混合。但是,在現代積極國家觀念下,分權原則中的合作觀念佔據主導地位,立法和行政雖然是不同的部門,但他們分享政府權力,互相合作完成政府的任務。因此,行政立法活動由於立法機關的授權間接取得正當性,即所謂的“行政制規的傳送帶模式。”4 2. 假設立法會與行政長官分別享有對某些事項的立法職能,這是澳門政府提交的《關於法律與行政法規關係》(草案)中的方案5,授權立法理論仍然有用武之地。一方面,在明確了立法會權限範圍之後,立法會保留的事項能否授予行政機關進行則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屬於絕對保留,則立法會無權回避立法責任,如果屬於相對保留,則必定需要通過授權立法方能讓行政機關合法介入。另一方面,即使是行政長官有權制規的事項內容,授權立法有助於廓清對獨立型行政法規的法律控制方式。如獨立型行政法規受法律優先原則和法的一般原則的約束,例如行政行為不溯及既往原則,既判力原則,不當得利返還原則,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外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与中国的司法借鉴

外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及中国的司法借鉴 【摘要】保安处分作为犯罪的法律后果之一,是在刑法的发展中慢慢被提出来的。刑法虽然是“最后底线”,但刑法也不能不闪耀“人性的光辉”。保安处分就是刑法“人性光辉”最集中的体现。从“保安处分”的角度看刑法,我们看到的不是刑法的“报复性”,而是刑法给予犯罪的人的“人性关怀”。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是民主、自由和人权等现代公民社会理念在法律方面的体现过程,因而,对于中国刑法,我们有必要去借鉴外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 【关键字】外国刑法保安处分中国刑法司法借鉴 一、外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的概念及立法理由 在外国刑法中,保安处分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保安处分是以行为人的危险性为基础,对施加的以特别预防为目的地处分;狭义的保安处分是特别刑法上的保安处分,也称为一般的保安处分。保安处分“主要是根据特别预防的目的设计的刑罚以外的刑法上的效果。”也有观点认为它是替代或者补充刑罚的刑法上的效果。保安处分具有预防再犯的危险性的目的,必须以犯罪行为为事实前提,以法院判决为必要依据,并区别于刑罚和行政处分。 国家保护社会和公众免受犯罪行为之侵害的任务,在某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刑罚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刑罚只有在行为人有责地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始可科处,而且刑度受有责地实施的不法程度的限制。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情况、尤其是行为人的个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有些犯罪人还可能实施其他严重的犯罪行为,对这些严重犯罪行为的预防,仅靠与罪责相适应的刑罚,并且要求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显然是难以产生积极效果的。在此等情况下,就有必要在一个刑事诉讼程序中,一方面考虑对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施加刑罚,另一方面考虑给予以警察预防为目的的治疗,或者干脆同时判处适合于预防这些犯罪的保安处分。根据一般观点,保安处分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1、报应刑罚论不能实现防止累犯的目的,为此,对于刑罚执行完毕被释放者,在其依然有显著的再犯危险时,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 2、为了压制、预防常习犯,有必要对个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流浪者厌嫌劳动以至于成为常习犯的,有必要采取劳作措施,使其养成劳动习惯; 3、对有饮酒或者使用麻醉剂癖好者,由于陷入中毒状态而有犯罪的危险性,自由刑对这些犯罪人的效果不明显,为了从根本上矫正其习癖,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4、对未成年犯罪者,有必要采取刑罚的镇压性预防措施和施加改善教育的措施,去除其将来的犯罪危险性; 5、短期自由刑不适应对犯罪人的人格的改善,而且在预防犯罪方面存在许多有害无益的问题,对此有必要采取补充措施。 二、保安处分在刑法中的地位 如何处理和协调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在理论上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立法体例。

保安部队员违规处罚单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保安部队员违规处罚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4144保安部队员违规处罚单 Penalty for violations by members of the Security Department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保安部队员违规处罚 保安部队员违反规章制度处罚单第号 同志: 你在____年__月__日时工作中违反保安部规章制度的如下条例: □1.上班迟到、早退(5分钟扣1分,10钟以上扣2分,超过半小时3分),旷工(扣4分)。 □2.值班时着装不整洁、不注意仪表。(扣1分) □3.上班时吃东西、看书报、吸烟、两人一堆闲谈。(扣1-2分) □4.值班人员不按指定的位置坚守岗位。(扣2分) □5.领导交给的任务不落实、不完成。(扣2分) □6.业主投诉属实。(扣1-2分)

□7.违反宿舍管理制度。(扣1-2分) □8.无故不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扣1-2分) □9.上班睡觉或在宿舍有赌博行为。(扣3分) □10.每一次查岗中,查到当班人员两人违章。扣当班主管1分,三人违章扣当班主管3分,五人以上免去主管职务。 该处罚将记入你的年度处罚表,请签名。 注:一月内累计处罚三次、一年内累计处罚10分、拉帮结派影响团结、有小偷小摸行为,被他人利用造成极坏影响的、对领导或检举人打击报复行为之一的,违反规章制度、不认识错误、不接受批评、不配合、不签名两次以上(含两次)一律作除名处理。 处理人签名: ____年__月__日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认识澳门法律之《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认识澳门法律之《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一) ──简介 在现今的世界,工业产权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极重要因素,对鼓励发明活动有 决定性的贡献。 事实上,进行科技研究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及动用相当的资源,往往导致企业和经济参与人须承受无法预计的风险。正因如此,有需要向从事科技研究的企业和经济参与人提供适当的保障,避免他们所研制出的新产品或所发现的新方法在未经其同意下被他人使用,从而增强企业和经济参与人的投资意欲和信心。 然而,过往在澳门的工业产权法律范畴内,只存在保护商标的独立制度,其他例如「发明」等工业产权亦只不过是透过葡萄牙国家工业产权局执行《工业产权法典》而受到保护。由此可见,当时保护工业产权的法例确实有不足之处,有必要加以完善。 除此之外,澳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须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规定,因此,有义务在其法例内引入一个能适当保护专利、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新型、生产商标和商业商标、地理标记,以及集成电路布局拓扑图的法律机制。 综上所述,为完善保护工业产权的法例并为履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义务,故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布了现行的《工业产权法律制度》,该制度由第97/99/M 号法令核准。 现行的《工业产权法律制度》有三百多条条文,整体可分为五部分。立法者在第一部分(即《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的第一编)内定出了关于各项工业产权的一般规定,当中涉及到多个问题,包括:工业产权法律制度适用于哪些人;工业产权涵盖的经济活动和地域范围;如何提出要求授予工业产权的申请;提出申请须缴纳的费用;工业产权在哪些情况下终止等。 第二部分(即第二编)则规范了工业产权的登记或注册。其实,进行登记或注册的目的是使人能随时知悉何者已被授予工业产权,以及对变更或终止工业产权的行为有所了解。 在整个法律制度中,第三部分(即第三编)所涵盖的范围最广,涉及多种工业产权,分别是发明(发明包括专利、实用专利、药品和植物药剂产品的保护补充证明书,以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