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结课论文

题目: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进展之我见

——氯碱行业含汞废水去除方法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符合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能源结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长期的发展。目前电石法生产氯乙烯单体时使用的触媒是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浸渍吸附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汞制备而成。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氯化汞升华流失,随合成气进入后续水洗、碱洗净化系统,形成大量含汞废水。目前含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电解法等。本文主要是介绍近年来,对于氯碱工业含汞废水处理的各个处理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处理方法发展趋势

1.引言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石法聚氯乙烯产业快速的成长,使中国的氯碱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电石法氯乙烯单体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一般是采用活性炭作为载体,浸渍吸附一定质量的分数的氯化汞(高汞10%~12%,低汞4%~6%)制备而成的,但是由于氯化汞的升华,使得汞会随着合成气进入后续水洗、碱洗净化系统,形成废汞接触媒、含汞废活性炭、含汞废盐酸、含汞废碱液。目前废汞接触媒、含汞废活性炭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厂家回收处理,氯化汞回收率约75%;而含汞废盐酸、废碱液仅有20%进行了盐酸深度脱吸和汞的无害化处理,大部分还未得到妥善的处理,是PVC行业的主要难题。

汞是一种银白色的液体金属,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汞一旦进入环境中就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关注的污染问题。

2.含汞废水的产生

在电石法PVC的生产过程中,从乙炔工段产生的乙炔以及氯化氢工段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分别经过预冷器,以冷却分离所含水分,然后进入混合器内混合,在经过一系列的冷却、除雾、预热等操作后进入转化器,然后通过转化器列管内的装载的吸附氯化汞的活性炭触媒转化为粗VCM。由于转化的温度控制在160~180℃,部分的氯化汞就会升华(当温度大于200℃时升华现象会加剧)进入粗VCM气体中,粗VCM中含有微量汞以及氯化汞,依次经过含有活性炭的除汞器吸附去除汞,然后再依次经过水洗除酸系统、碱洗塔等设备去除残余的CO2和HCl气体,净化后的VCM送压缩精馏工段。从PVC生产VCM的过程中可以知道,C2H2和HCl合成VCM过程中以HgCl2,作为载体,并且以物理吸附法将HgCl2均匀的吸附于活性炭的内部形成氯化汞触媒。粗VCM气体经过除汞器去除了大部分的汞以后,粗VCM气体进会入泡沫塔和水洗塔等脱酸系统,形成含汞盐酸废水。含汞盐酸废水中的汞经过处理以后得到去除,得到的大部分盐酸可以回收再利用。盐酸废水中的汞以[HgCl4]的形式存在。

3.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汞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金属还原法、电解法、微生物法、离子交换法等。

3.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包括凝聚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汞废水的效果好,是一种应用较多的方法,可以处理含有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汞盐,特别是当汞离子的浓度比较高时,应用较多。

混凝沉淀法是在废水中加入混凝剂(铝盐、石灰、明矾、铁盐),在pH为8~10的弱碱性的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的絮凝体,通过对汞的絮凝作用,使汞得到去除。在混凝法去除汞的研究中,用石灰作为混凝剂处理500μg/L的高浓度含汞废水时,当过滤以后可以达到70%的去除率。如果在生活污水中加入50~60μg/L的无机汞,再用明矾或铁盐聚集过滤,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汞的含量降低94~98%。一般除汞效果铁盐要比铝盐的要好。

硫化物沉淀法是在含汞废水中加入硫化钠或硫化镁处理,由于Hg2+与S2-有强烈的亲和力,能生成溶度积小的硫化汞沉淀从溶液中除去。所以硫化物沉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沉淀处理法。沉淀法可与重力沉降、絮凝、溶气气浮或过滤等分离过程相结合。这些后续操作可硫化汞沉淀的去除效果,但不能提高溶解汞的本身的沉淀效率。根据一些研究表明,当废水含汞的初始浓度比较高时,用硫化汞的沉淀去除汞的方法,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但是即使经过活性炭或者过滤深度处理,出水的含汞浓度最低也能达到10~20g/L。在不增加硫化物的用量的前提下,在中性的pH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在pH>9的情况下,沉淀的效率会急剧的降低。该方法不能把出水公的含量降低到10g/L以下。而且硫化物含量较多时会形成可溶性汞硫络合物,处理后出水的残余硫也会产生污染问题;而且硫化物的过量程度不容易控制。硫化物与汞反映的反应式及溶度积如下:

Ksp=1.8×10-45

Ksp=1.6×10-54

在处理含汞浓度较高、水质比较清的废水时,硫化物沉淀法要比絮凝法沉淀效果好,但是絮凝法的处理含汞废水可以节省费用。此外,化学沉淀法可以快速的去除大量的金属离子,但是由于受到沉淀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出水水质不易达到标准要求,产生的沉淀物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需谨慎的处理处置。

3.2活性炭法吸附法

活性炭法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汞,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在其活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含氧的官能团,使活性炭具有化学吸附,还原和催化氧化的性能,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我国有些工厂已采用此法处理含汞废水,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成分比较单一的含汞废水。当处理含汞浓度较高的废水时,可以先进行一级处理,降低废水的汞浓度以后再用活性炭吸附。当废水中含汞浓度在1~2㎎/L以下时,使废水通过含活性炭的过滤塔,出水中公的含量可以达到0.01~0.05㎎/L以下。活性炭吸附的汞可以回收,回收以后活性炭还可以再生重复利用。汞的去除效果和很多的因素都有关,如:废水中含汞的浓度、汞的存在形态、废水的pH、活性炭的种类和用量、活性炭和废水的接触时间等。虽然活性炭吸附法使用活性炭吸附汞后,活性炭可以再生再利用。但是由于活性炭的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处理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并不适应。

3.3电解法

电解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含汞化合物在电极的阳极离解成汞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成金属汞,使废水中的汞得到去除。一般在二次电解的条件下,出水中汞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μg/L以下。电解法对含有高浓度的无机汞的废水的处理效果高,但是废水中的汞去除后,汞离子的浓度不能降到很低。因此电解法对含汞浓度较低的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好。电解法管理简

单、处理效率高,但是投资成本高、电耗大,电解时浓度升高,产生的汞蒸汽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3.4金属还原法

金属还原法是根据电极电位的理论,利用锌、铜、镁、铝、锰,铅、铁、铋、锡、硼氢化钠、氯化亚锡等毒性毒性较小并且电位低的金属从废水中置换出汞离子,使无机汞离子经还原后变为金属汞,其中锌和铁的处理效果较好,价格低而且反应速度快,在溶液中的损失也少。例如在铁屑的还原法中,在pH为7~8时除汞的效果最好,大约40㎏的工业铁屑可以去除1㎏的汞。但是如果pH过大会生成氢氧化铁和氧化铁的沉淀;pH过低,则会生成氢气,会减少反映的有效面积。铁粉还原法则是在酸性的介质中,铁粉和无机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释放出汞,最后经过过滤去除汞。在用一步法处理含汞废水时,当含汞量在450~600㎎/L时,加入相对于废水中汞质量的2%的铁粉,经过处理以后,废水中汞的浓度可以降低到0.5~5.0㎎/L,可以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当采用两步法处理时,处理后废水中含汞量可以达到0.05㎎/L以下。用锌处理时,pH 在9~11的范围内处理效果最好,在酸性溶液或者微碱性的溶液中,汞容易被锌取代。锌粉还原法适合处理pH较高的废水。例如在10cm厚的还原滤床中填充粒径为2mm的锌粒时,当含汞废水通过滤料床过滤13s时,出水中汞的含量可以达到200μg/L,当过滤时间达到110s时,出水含汞量可以到5μg/L。当汞离子和铝粉接触时,铝粉和汞离子可以生成铝汞齐(铝与汞生成的合金),附着在铝粉的表面,最后将铝粉加热分解就可以得到汞。在处理过程中,铝粉的添加量越多,除汞的效率就会越高。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填料过滤法比投加铝粉的效果要好。

但是金属还原法只适合处理成分单一的含汞废水,这种方法的反应速度快,并且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但是汞的去除不完全,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和其他的方法相结合。其反应速率较高,可直接回收金属汞,但脱汞不完全,需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其他可利用的还原剂有肼(N2H4)、氢硼化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等。在温度为5~105℃的范围内,通以惰性气体(也可以用空气代替)将汞驱出,可使废水中的汞浓度降低到0.001mg/L以下。

3.5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适合于含有有毒金属、低浓度且排放量大的废水,大孔巯基离子交换剂对含汞废水处理有很好的效果。树脂上的巯基对汞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在树脂上的汞可以用浓盐酸洗脱,以定量回收。经过离自己交换法处理的含汞废水,含汞量可以达到0.05㎎/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在废水处理中,选择性吸附汞的螯合树脂得到推广应用。在大部分的无机汞离子的处理当中,需要加入次氯酸盐或氯气,使汞离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汞氯络合物,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除汞。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处理氯化物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一些研究数据表明,先经初步处理再用离子交换法进行二级处理所得到的离子交换效果最佳。如果废水中氯化物的浓度较低时,可以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不管是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汞氯络合物,还是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汞离子,二者处理含有无机汞的废水后,出水汞浓度可以达到1~5μg/L。

树脂吸附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汞,我国有些工厂已采用此法处理含汞废

水。该方法可以处理含汞浓度较高的废水,去除率大,处理后出水含汞量可以达到5μg/L以下;该方法的设备简单,吸收汞的速度快,一般20min就可平衡,缩小了设备体积;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汞饱和后,可以用酸液再生,再生液浓度比原来废水要高100倍以上,便于集中处理和利用,还可以回收汞盐;用树脂交换法除汞作为化学法的二级处理系统,能保证达到排放标准,且能实现封闭循环、连续稳定的运行,排放的废水可作为冷却水可以回用;提高了生产能力,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节约了治理费用;应用树脂交换法还能对废水起到脱色作用,处理的水清晰透明;失效后的树脂不再回收,作为汞废渣回收汞,防止了二次污染。因此,应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低浓度含汞废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离子交换法有以上优点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应用越来越广泛。

3.6微生物法

微生物法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运行费用低,需处理的化学或生物污泥量少,去除极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效率高,操作pH及温度范围宽(pH3~9,温度4~90℃),高吸附率,高选择性。并且,微生物法处理汞质量浓度为1~100mg的废水时特别有效。微生物法弥补了现有工艺不能将污水中汞离子质量分数降至10-9级的不足,它将以其新颖、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关于用生物吸附技术处理含汞废水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纯菌种的分离提取、基因工程菌的构造、混合菌的培养等方面。

单一菌种:耐汞能力是制约纯菌种处理含汞废水的瓶径所在。纯菌种的耐受汞的能力通常是相当低的,通常是mg/L数量级以下。虽然干细胞能处理高达500mgL的含汞废水,受含汞浓度、pH值的影响很小,但是干细胞没有生物活性,不能扩大培养。

基因工程菌:当前,国内外在抗汞基因的研究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提取抗汞质粒(Plasmid)或转座子或提取有机汞裂解酶和汞还原酶,用来构造基因工程菌。虽然在降解汞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其繁琐的技术要求、大量资金的投入限制其工业化。

混合菌:虽然混合菌在很多领域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部分成果己成功应用于实效的理论指导。但对于己经应用的混合菌体系不能有效地协调菌间的关系使其达最佳生态状态,这严重地阻碍了混合菌培养的发展和应用。

3.7其他方法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PNNL)合成了一种类似海绵状的材料SAMMS,该材料可以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汞。该材料经过硫醇改性后可以去除模拟废水中的汞,去除率可以达到99.9%,由于该材料和汞之间有强烈的化学键作用,故处理后的材料可以不视为危险废物,可以像一般的工业废物一样填埋。另外该材料还能处理其他的重金属离子如银、铅、镉。总结无机硫化法的缺点后,现在研究方向趋向于利用有机含硫高分子来去除废水中的汞。Nam,Kwan H 等人研究了利用硫醇复合的无机陶瓷来处理含汞废水,能够把含汞500mg/L的废水处理到0.5mg/L,吸附容量达到726mg/g。

4 汞污染防治建议

汞污染的防治是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促进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汞污染防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针对汞污染防治的总体规划,即低汞化阶段、固汞化阶段和无汞化阶段,提出如下建议:

⑴建立高效除汞器。目前行业内的除汞器对除汞作用不是很显著。少数企业将产生的含汞废酸进行脱析处理以后,与废碱液中和再用硫氢化钠处理。大部分企业将产生的废酸大量外售,小部分回厂综合利用。产生的废碱除了综合利用一部分以外,其余都排放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废酸外售也带来了汞污染的扩散。为防止汞的大量挥发,转化器填完触媒后,在上下封头上覆盖一定数量的活性炭,用来吸附挥发出来的汞。其他挥发的汞通过除汞器进行吸附和回收,这些含汞的废活性炭具有固汞的作用,其中汞也具有回收价值。

⑵科研机构积极研发低汞触媒,政府部门出台相应鼓励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发和推广低汞触媒的机构进行资金扶持。政府部门给予使用低汞触媒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⑶推进汞无害化处理。鼓励行业内专家和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积极研发汞污染防治的核心技术,并在全行业大力推广。不断降低汞的消耗和污染。最终实现汞的无害化处理。

5结语

电石法PVC 在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流工艺,但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中会带来的汞资源消耗和污染在近期内还很难彻底解决。因此,降低生产过程中汞资源的利用与消耗,使氯化汞循环利用,是目前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采用多种途径防治汞污染,从源头和末端双重治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汞的污染。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会使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及相关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6参考文献

[1]周军,张新力.电石法聚氯乙烯汞减排路线的探讨与实践[J].聚氯乙烯,2011,39(10):1—5.

[2]王小昌,李国栋.电石法聚氯乙烯含汞废水吸附除汞[J].聚氯乙烯2012,40(4):28—30.

[3]张英民,郎需,梁锡伟,梁兴.乙烯法氯乙烯低汞触媒应用进展[J].中国氯碱.2010,2( 5) : 16 -19.

[4]李国栋,周军.提高汞资源循环利用率促进氯碱行业持续发展[J].中国氯

碱.2012.38( 12) : 27 -30.

[5]李国栋.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汞消耗与汞污染的降低阴[J].中国氯碱.2012( 3) : 42 -45.

[6]陈志强,曹文革.氯化汞催化剂汞污染防治措施.聚氯乙烯[J],2010,38(5):31—34.

[8]黄鸣荣,周军,何晓弟,含汞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J].化工设计,2010(2):33—35.

[9]蒋琳,孙国兴.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吸附汞离子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20):170-171.

[10]蔡阳,黄华清,含汞废水处理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应用[J].中国氯碱,2012(5):33—35.

[11]李开明,史志伟,李毅等.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含汞污水的治理[C].聚氯乙烯行业技术年会论文集,2010.

[12]包正铎, 王建旭, 冯新斌, 等. 贵州万山汞矿区污染土壤中汞的形态分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1,30(5): 907-913.

[13]于建国.我国汞污染防治现状和发展趋势[J].化学工业,2010,28(2-3):40-42. [14]杨海,李平,仇广乐,冯新斌. 世界汞矿地区汞污染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9,37(1):80-85.

[15]陈程,陈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J].环境保护,2010,(3):55-57. [16]李成剑.汞污染危害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N].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2):151-152.

[17]李兆辉,王光明,徐云明.镉汞铅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8):39-42.

[18]韩玲玲,曹慧昌,代淑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有色矿冶,2011,27(3):94-97.

[19]周建芝,刘彦博,董成江,唐军.环境矿物材料去除废水中汞的研究现状[J].

天津化工,2012,26(5):4-8.

[20]张新艳,王起超,张少庆,等,天然和巯基改性沸石吸附水溶液中重金属Hg2+ 的特征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3(3):455-460.

[21]He T R, Feng X B, Guo Y N, et al. The impact of eutrophication on the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mercury species in a reservoir[J]. A case study from Hongfeng Reservoir,Guizhou,China. Environment Pollution, 2010, 154:56-67. [22]He T R, Lu J L, Yang F, et a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bility of mercury species in pore water and sediments in small lakes in Ontario.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9,386:53-64.

[23]Zheng W, Kang S C, Feng X B, et al. Mercury spec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Tibe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55:2697-2703.

[24]Jiang G B, Shi J B, Feng X B. Mercury pollution in China- an overview of the past and current sources of the toxic metal[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0:3672-3678.

[25]Friedli H R, Arellano A F, Geng F, et al.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mercury in Shanghai during September 2009[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0,10:30279-30303.

[26]Kim S H, Hang Y J, Hosen T M,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speciated mercury Concentrations (TGM,Hg(II) and Hg(p)) in Seoul, Korea[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9,43:3267-3274.

[27]Zheng W, Kang S C, Feng X B, et al. Mercury spec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Tibe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55:2697-2703.

[28]vSeth N, Gustin M S, Prestbo E M, et al. Estimation of dry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mercury in Nevada by direct and indirect method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10,41(6):1970 -1976.

[29]Kiyonori Shinoda.The vapor phase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 -lene over metal chloride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Chemis—try Letters.1975( 3) : 219 -220.

[30]G J Hutchings.Vapor phase hydrochlorination of acety-lene: correlation of catalytic activity of supported meml chloridecatalysts.J Catal.1985( 96) : 292 -295.

管理系统工程结课论文

三维方法论在医药车间建设项目的应用0319 专业:控制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 摘要:医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又多次厂房或车间建设或改造,即使是非常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及一流工程商设计建设的工程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使用起来常常有很多不满意,项目建设关键点如何控制,如何建设成高质量、高满意度、节能便捷的满意优工程,是企业项目建设理想的追求,实际就是按系统工程三维方法论的思路做好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每个维上详细工作,并能有效控制好每个步骤或要素,实现供需双方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预期要求。本人作为甲方负责人经历过2次医疗器械车间建设,负责项目建设完成后也未见得各方都满意,但还是有几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医药车间建设、三维方法论、系统工程、项目管理 1.规划、设计阶段 1.1立项审批要充分沟通并形成文件控制执行。 因为新项目的规划关系着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所以整体规划一定在公司决策层进行充分的沟通、评审和批准,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最终最好形成书面的文件,成立项目组确定详细分工形成会议决议,项目组要考虑所有能涉及到的部门和相关人员,以便在后续推进执行责任到人。项目组主要负责人做出详细项目计划并和和项目组评审,并根据实际进展不断更新和修订,以便整个进程的把控。推荐使用项目管理软件Microsft Project(例如图一)。用系统工程三维方法论来思考整个项目建设的三维结构图如下(图二)。 图一

1.2细化需求全员参与、详细分析需求并形成文件。 项目需求一定要细化到共细节,譬如准备更新的装备设备都要做可行性调研或实验,避免新装备和设备不能达到预期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详细讨论,每个装备设备的参数都要弄清楚,最好形成图纸譬如装备设备尺寸位置图、工艺流程图、用电信息图、工艺用水排水图等,总之越细越好,要细到每一个最小装备设备,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可能有人会问做这么详细还要设计机构干什么,设计机构他们对你企业的工艺等并不熟悉,你不提前做出来他们也会找你要,使用者最清楚自己的预期要求是什么,这样提前想好预期要求比到限时提供更能主动把握要求,在设计机构设计出方案后马上就可以进行设计沟通、评审,节约消化设计方案的时间。 1.3概念设计要综合多方资源。 新的车间建设要考虑前瞻性,这时视项目大小可以多找几家理想的工程公司和设计机构,有很多较大的工程公司他们有很多资源,他们对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有实践经验,这时有很多资源都是免费的。概念设计要结合各方的优点,进行综合设计,做出较为满意方案,方案文件写出项目组意见并和企业决策层进行沟 通和审批。

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中文题目(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副标题(土木工程材料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地位) 姓名 年级班级 专业 2013年 5 月

附件2:摘要页示例 摘要(3号黑体) 土木工程活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坏境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其中,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土木工程材料是工程结构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对建筑结构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大多数的材料是一次性的,况且,我国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大国,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大坝,铁路,港口等都将消耗大量的材料。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既要大力发展,以满足经济增,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注重坏境保护,节约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4号宋体) 关键词:(4号黑体)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战略, ABSTRACT(3号黑体) Civil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activity effect. Among them, the material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 is the material basis and the technical guid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structure, however, most of the material is disposable, moreover, China is the big country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l the buildings,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论文 马佳栋 31201102017 11建筑工程技术 某市玻璃厂1999 年4月为增加生产规模扩建厂房,在原来天然坡度约22°的岩石地表平整场地,即在原地表向下开挖近5m,并距水厂原蓄水池3m左右,该蓄水池长12m、宽 9m、深8.2m,容水约900m3.玻璃厂及水厂厂方为安全起见,通过熟人介绍,请了一高级工程师对玻璃厂扩建开挖坡角是否会影响水厂蓄水池安全作一技术鉴定。该高工在其出具的书面技术鉴定中认定:“该水池地基基础稳定,不可能产生滑移形成滑坡影响安全;可以从距水池3m处按5%开挖放坡,开挖时沿水池边先打槽隔开,用小药量浅孔爆破,只要施工得当,不会影响水池安全;平整场地后,沿陡坡砌筑条石护坡;……本人负该鉴定的技术法律责任”。最后还盖了县勘察设计室的“图纸专用章”予以认可。 工程于7月初按此方案平基结束后,就开始厂房工程施工,至9月6日建成完工。然而,就在9月7日下午5时许,边坡岩体突然崩塌,岩体及水流砸毁新建厂房两榀屋架,其中的工人3死5伤,酿成了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该工程边坡岩体属于裂隙发育、遇水可以软化的软质岩石,虽然属于中小型工程,但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爆破、水池渗漏、坡体卸荷变形等不确定的不利影响因素甚多,在没有基本的勘察设计资料的前提下采用直立边坡,破坏了原边坡的稳定坡角,而且未采用任何有效的支挡结构措施,该边坡失稳是必然会发生的。若有正确的工程鉴定,并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采用经过勘察设计的岩石锚桩(或锚杆)挡墙和做好水池防渗处理措施则是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边坡安全的。 该高工的“技术鉴定”内容过于简略,分析评价肤浅、武断,未明确指出及贯彻执行现行勘察设计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原则及技术方法,主要结论建议缺乏技术依据,尽管其中有关地基施工中关于松动爆破和开槽减震的建议是正确的,也是有针对性的,但未经设计计算的有关边坡稳定的结论是不恰当的。有关用条石挡墙护坡的建议也不是该工程边坡条件下能确保边坡安全的有效支挡结构技术措施,而有关采用坡度为1:0.05的放坡建议,则更是没有贯彻现行规范的基本规定,缺少相应的论证分析,它的误导为该工程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该“技术鉴定”虽然盖有县勘察设计室的“图纸专用章”,但却无一般勘察、设计单位通常执行的“审核”、“批准”等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技术鉴定

工程项目管理结课论文

项目管理结课论文 摘要: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对工程项目管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我的认真调查和思考,本文对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就如何改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水平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关键词:项目管理问题改革效益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建筑业发展都非常快。在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当前建设领域中问题最突出的是管理不够规范,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两大问题。 (1)项目法人制的落实还有较大的死角 现在项目建设的投资和运行主体呈现多样化。有的是项目筹资、建设管理、运营、还贷一体化的项目法人制运作;有的则是筹资建设一个单位一帮人,运营还贷又是另一个单位另一帮人;再加上国有企业的“官”实质上是上级任命的,今天干这个事,这些人的短期化行为势必会带到项目管理中来,这个基础未做好自然会涉及到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2)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仍比较严重,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严重。二是承发包的价格不合理。

(3)设计质量与责任挂钩不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施工单位要求II、III类设计变更过死,不管设计如何变更都不可调整。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是地质钻勘不准,因此引起的设计变更和增加,本不是施工单位经营管理可以控制的,也要求施工单位事前预测列入包干,导致实施中包不住而拆东墙补西墙,为偷工减料留下隐患。 (4)合同管理不规范 一是从甲方来看,制定的合同条件过度存在“不平等条款”。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的目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标准合同条件,80年代中期就在我国一些外资项目上运用。因此实施管理非常困难。二是从施工单位来看,投标时承诺的是一套,上场又是另一套。投标时列入标书的项目经理等主要管理人员,上场时大多很难到位,而且许多派不上用场。“一流的标书,二流的管理,三流的设备,四流的队伍”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5)工程监理面窄,且素质有差距 工程监理应该是从项目可研、设计、施工、交付的全过程多方位的监理。而我国目前的工程监理现状主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和验工计价的数量核准、签认工作。这几年,由于施工和监理的原因造成的“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6)施工单位“以包代管”非法转包依然存在 工程造价低使施工单位要靠“广种薄收”维持生计,加之包工队、民

材料与社会论文

绪论 材料、能源、与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同时,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它与人类息息相关乃至被公推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却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经典的时空观念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历史呈现于过去却蕴含在现在与未来,并且,影响、推进着现在与未来:过去,人类对材料认识的深入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钢铁时代---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兴起,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在,世界无处不材料,“材料”这个名词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未来,材料将真正的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人类文明共同蓬勃发展。 “材料与社会的文明发展”,顾名思义,材料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唇亡齿寒,若没有材料,社会不可能会发展,人类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便是明证,再者,若人类文明不存在,那么遑谈材料是否存在了。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过去已有的历史,还是蓬勃发展的今朝,更或者是无法预测的未来,都离不开材料。 关键词:物质基础、人类文明、时空观念、材料。 PART 1 与材料的初步对话 材料的定义:材料一般是指人类用以制造生活生产的所需的、有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材料。如燃料与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只有那些可为人类社会接受而又能经济的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才能叫做材料。但是根据许多可靠资料来源,这个定义其实不是那么的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有人便称之为“含能材料”。另外,就这个定义而言,其中“制造”一词一定涉及了人类的劳动行为,即人类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借助某种劳动来改造物质。材料定义中“有用”一词就限定了相应劳动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把特定物质改造成具备某种实际使用功效的物件,而“有用”也指的是对人类有用。借助人类劳动的行为并实现对人类有用的目的是材料的基本属性;由此可见,材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概念,其主旨是在于为人类服务。 “材料”与“材料学科”:“材料”一词早已存在,其具体的日期不可考究,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即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1957年在一些大学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至此,“材料科学’这个名词便被广泛应用了。随后,1986年,英国的Pergmon 出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其内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就是研究有关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流程与材料性能的用途的关系的产生及其运用。材料及材料科学,一个是原体,而另外一个是衍生题,其涉猎范围之广、涉及知识和人文面之大已经无法具体阐明,此处笔者仅作简要述介。 材料的分类: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依据材料的来源可以分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

现代混凝土新品种,制造技术及其工程上的 应用研究综述 中文摘要: 作为现代混凝土新品种——高强、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其所具有的特性: 轻质、高强特征明显;高耐久性;多功能的特点鲜明;经济性显着。 对于高强、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在制造技术上,主要分为两方面的技术要求。一方面在进行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九个设计参数,分别为:试配强度、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轻集料的密度等级、粗细集料总体积、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另一方面就是在实际的配比方法上,有着较多的工艺需要考虑。例如,对于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可以细分为:轻集料预处理工艺和搅拌工艺;对于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可以细分为:拌和物的运输、泵送工艺、浇筑和振捣工艺、养护工艺;对于轻集料混凝土生产与施工的质量控制,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轻集料的质量控制和对轻集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目前轻集料混凝土在工程上的应用,已经突显其优势。对于高层、桥梁、预制保温部件,都有着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强、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特性制造技术工程应用 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无机的、有机的或是无机有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合理组成的混合料,经水化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制成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具有组成材料多样及其性能不同的特点,所以其分类及命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表观密度不同,可将混凝土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轻混凝土。 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2800 kg/m3,主要用于具有防辐射要求的原子能工程及具有抗冲磨要求的水工工程等。 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在2000~2800 kg/m3,主要用于各种承重结构,例如房屋、桥梁、道路工程中的路面等。 轻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小于2000 kg/m3,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无细骨料),可用做承重隔热构件或保温隔热材料。[1] 高强和高性能化是混凝土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据预测,在今后的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混凝土仍然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工程材料,而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将占主要地位。自19世纪初期人造轻集料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轻集料混凝土一直在向高强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快速进步又极大的推动了高强与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 在此前提下,笔者就主要介绍现代轻混凝土中的高强与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 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概念具有时代特征,随着时代前进,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底限在不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主要与水泥石的强度、集料强度、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界面的黏结强度有关。据报道,日本采用800级、最大粒径为15mm的高性能轻集料配制出干密度1880 kg/m3、28d抗压强度达到95Mpa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采用堆积密度为900 kg/m3的高性能轻集料,甚至可以配制出表观密度为2070 kg/m3、抗压强度达140Mpa的超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吴中伟院士提出以下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

交通工程结课论文从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 班级道桥083班 姓名杜国先 学号 080012 从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 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灾害。当前, 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 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但至今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城市发展过程本身。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高度密集的城市逐步演变为在更大区域内日益分散和多极化的城市, 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 人口的不断增长、由经济引发的出行行为 ( 交际、购物、文化活动和旅游等) 的增长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本学期我们在李巧茹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交通工程学》,我感觉学习一门课程不仅为拿一个好成绩,而应从自己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学以致用,这才是目的。以前,从个人视角看交通拥堵问题,略显片面和肤浅,学习了交通工程一课后,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对交通拥堵问题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车、路及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科学。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应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 论文方向: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 摘要: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所以,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地方性和经验性,对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经验教训,更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地基工程事故事故原因防治方法 正文: 绪言: 在建筑结构的建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使建筑物墙体和楼盖开裂影响使用的,有碍观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觉的,更有甚者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其中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占总事故的确21%。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最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问题,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尽管千变万最化,复杂万分,但是在电子计算机得普遍应用,今天,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被预知和掌握。而对于建筑群所在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则不然,一般地说,人们只能在设计前通过几个钻孔的土样的试验得知其少数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钎探结果了解其表层信息,至于更深层更全面的情况却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这就产生误差,甚至错误造成对建筑物建成后的损坏,而且,地基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事故的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所以,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地方性和经验性,对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经验教训,更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分析与处理: 首先我们知道地基破坏的三种形式 (a)整体剪切破坏; (b)局部剪切破坏; (c)冲切剪切破坏 因此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错误而产生的事故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称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即使对单层的一般性建筑,也不能不做勘查。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施工部署 (3) 3. 施工方案 (4) 4. 施工进度计划 (11) 5. 资源供应计划 (12) 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3) 7. 施工平面布置 (15) 8.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18) 9. 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22) 附件: WBS分解及横道图;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1.建设地点特征 工程名称:综合办公楼 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该建筑物 建设单位:合肥爱思开宝盈沥青有限公司 设计内容:办公楼 建筑面积:1053㎡ 建筑基底面积:351㎡ 建筑层数:地上三层 建筑高度:11.25m 结构等级:框架结构 合理使用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开工时间:2015年6月1日。 施工工期:260天 本工程为刚性基础,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标高在-3.0m,-0.15m处有一层地梁。建筑物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结构为框架柱承重,外墙200mm ,内墙200mm,隔断墙120mm,楼板为现浇混凝土有梁板,屋面为卷材防水。 2.工程特点 (1)本工程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合理安排工序,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改善设备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和噪音污染,确保周边正常的工作秩序,周边路人的安全极为重要。 (2)本工程地处交通要道,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协调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进场尽量错开车流高峰期。 (3)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要求极高。

3.施工条件 (1)地质条件:根据勘测报告土壤为1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基地承载力为15T/㎡,地下水位在地表下6—7m,地表耕土层厚0.5m 。 (2) 现场环境:建筑场地南侧及北侧均有已建成建筑物,西侧为菜地,以砖墙为界。东侧为雁塔路,距道沿3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人行道一侧上面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电话线通过. (3)施工期间在夏、秋二季,施工期间不遇冬季,雨季为9、10两个月. 第二章施工部署 1.项目管理总目标: 确保工程竣工验收质量一次性合格,加快施工进度,使本工程早日完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包括各专业技术部门在内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标准,按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过程控制,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严格过程质量监控。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和“样板制”。优选施工作业队伍,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层层把关,做好质量验评,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2.项目工期目标: 开工时间:2015年6月1日,总工期为260天。协调各专业施工进度,严格执行进度计划,确保计划完成,对各分项工程进行协调、管理,以确保工期控制目标。 3.项目安全目标: 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施工文件及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防护、安全检查、劳动保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人员中毒事件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1.5‰内,入场职工安全教育面100%;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认真执行国家的文明施工的相关规范,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

09土木工程材料--张茂辉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适用范围。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检验方法及储运知识。为学生了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合理选材及合理施工准备材料方面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 2.设计思路: 通过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实验课等进行教与学; 通过完成作业、习题等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实验平台、SITP项目、专业类竞赛活动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阶段实习和实践活动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完成创新实践项目提高创新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 1 -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II1。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施工相互关系。 三、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使用,了解材料在储运、验收中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掌握常用土木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与性质的关系,以及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节约材料、改善性能及防护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主要常用土木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了解土木材料发展方向。要达到以上学习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典型案例分析。 (2)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课下作业。 四、教学内容 - 1 -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建设监理》课程 论文 题目: 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28010808 姓名:邹崇江 学号:2801080830

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施工项目成本综合反映了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材料和能源的节约和浪费、施工效率的高低、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施工项目成本表现出来。施工项目在完成施工项目计划、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施工项目成本水平越低,表明其施工项目管理水平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Abstract] project cost refl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enterprise leve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Because the materials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wast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the meri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can be manifest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Upon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pla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lower leve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s, indicating tha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it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st-effective as possible.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方法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正文]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体制不严密,责、权、利划分不清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对项目管理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

影响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因素及提高耐久性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素的分析,结合现在的施工经验,简述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措施。 关键词:耐久性碱—骨料反映腐蚀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所使用的环境下,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即所为的耐久性失效,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很多,有抗冻失效,碱—骨料反应失效,化学腐蚀失效,钢筋锈蚀造成结构破坏等。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不佳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1)物理破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膨胀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内骨料和硬化水泥浆体不同的温度膨胀系数而引起),如冻融循环、除冰盐分对混凝土的剥蚀等:(2)化学破坏:由混凝土内部材料引起的碱骨料反应以及外部侵蚀性离子(Gl-)引起的诸如钢筋锈蚀、硫酸盐侵蚀(SO42-)以及碳化(CO2)等;(3)机械破坏:冲击、磨损、流动淡水溶蚀作用、流动气体的磨蚀、冲蚀等(如道路、水利混凝土)。下面作具体分析。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结构处于冰点以下环境时,部分混凝土内孔隙中的水将结冰,产生体积膨胀,过冷的水发生迁移,形成各种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混凝土的破坏。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剥落,严重时可以露出石子。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和气泡含量多少密切相关。孔越少越小,破坏作用越小,封闭气泡越多,抗冻性越好。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除了孔结构和含气量外,还包括:混凝土的饱和度,水灰比,混凝土的龄期,集料的孔隙率及其间的含水率等。 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与集料中活性组分发生的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甚至破坏。因反应的因素在混凝土内部,其危害作用往往是不能根冶的,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大隐患。许多国家因碱-集料反应不得不拆除大坝,桥梁,海堤和学校,造成巨大损失,国内工程中也有碱-集料反应损害的类似报道,一些立交桥,铁道轨枕等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破坏。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需具备三个条件,即有相当数量的碱,相应的活性集料,水份。反应通常有三种类型:碱-硅酸反应,碱-碳酸盐反应,慢膨胀型碱-硅酸盐反应,避免碱-集料反应的方法可采用:①尽量避免采用活性集料;②限制混凝土的碱含量;③掺用混合材。 化学侵蚀当混凝土结构处在有侵蚀性介质作用的环境时,会引起水泥石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与物化变化,而逐步受到侵蚀,严重的使水泥石强度降低,以至破坏。常见的化学侵蚀可分为淡水腐蚀,一般酸性水腐蚀,碳酸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五类。淡水的冲刷,会溶解水泥石中的组分,使水泥石孔隙增加,密实度降低,从而进一步造成对水泥石的破坏;研究表明,当水泥石中的氧化钙溶出5%时,强度下降7%,当溶出24%时,强度下降29%,因此,淡水冲刷会对水工建筑有一定影响;而当水中溶有一些酸类时,水泥石就受到溶淅和化学溶解双重作用,腐蚀明显加速,这类侵蚀常发生在化工厂;碳酸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为:在溶淅水泥石的同时,破坏混凝土内的碱环境,降低水泥水化产物的稳定性,影响水泥石的致密度,造成对混凝土的侵蚀;硫酸盐的腐蚀则表现为SO42-离子深入混凝土内与水泥组分反应,生成物体积膨胀开裂造成损坏;海水中由于存在多种离子,侵蚀形式较为复杂,但主要是由于镁盐使硬化水泥石的结构组分分解,同时硫酸盐作用会造成对水泥石的损坏,而氧化镁沉淀会堵塞混凝土孔隙,会使海水侵蚀有所缓和。 钢筋的锈蚀钢筋的锈蚀,其一表现为钢筋在外部介质作用下发生电化反应,逐步生成氢氧化铁等即铁锈,其体积比原金属增大2-4倍,造成混凝土顺筋裂缝,从而成为腐蚀介质渗入钢筋的通道,加快结构的损坏。氢氧化铁在强碱溶液中会形成稳定的保护层,阻止钢筋的锈蚀,但碱环境被破坏或减弱,则会造成钢筋的锈蚀,如混凝土的碳化或中性化。造成混凝土碳化和中性化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密实度即抗渗性不足,酸性气体(如CO2,SO2,H2S,HCL,NO2)渗入混凝土内与氢氧化钙作用;其二,氯离子对钢筋表面钝化膜有特殊的破坏作用,当混凝土中氯含量超过标准时,钢筋会锈蚀,而水和氧的存在是钢筋被腐蚀的必要条件,因此,若混凝土开裂,造成水和氧的通道,则钢筋锈蚀加速,促成混凝土裂缝进一步开展,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最终使构件失去承载力。 使用方面的因素。有些旧建筑物已经使用好几十年了,已满足不了现代发展的使用要求,这些建筑物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中,由于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使用单位往往忽视对建筑物早期的防腐处理和必要的维修加固,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工程事故分析与对策参考文本

工程事故分析与对策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程事故分析与对策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 本次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一个工程事故实例来 加深对本课程的了解,如何正确全面的分析一个工程事故 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是我们在学完本课程后必须有所体会 的内容。本文选取的是一个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土塌方引起 的人员伤亡事故,对此事故的发生过程、事故原因、结论 教训以及预防对策都作了简短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应 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强建设工 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执法,严厉查处项目开发、设 计、施工监理、安全、检测等各环节中存在的弄虚作假行 为,严格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等行为;严格建筑市 场准入管理,完善建筑市场清出机制;依法监理,严格自

律,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切实落实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关键词:塌方事故、基槽支护、违法组织施工、事故责任、安全生产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n engineering accident example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urse, how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n engineering accid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s that we have learned this course must have the content of th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elects a collapse accident cases of subgrade soil landslide cause injury accidents, to this accident process,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conclusions lessons and prevention

质量事故分析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 摘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最主要的工种工程。无论是工程量、材料用量,还是工程造价所占建筑工程的比例均较大。造成质量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了解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着重于实际工作中混凝土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提高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预防 1.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2.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成因

2.1.材料方面 有些构件裂缝是由材料质量引发的,如水泥安定性差,两种水泥混用,砂、石含泥量大,骨料粒径过小,外加剂质量差或加入量过大等。 2.2.地基变形 当地基发生不均匀下沉时,在结构内部必然产生极大的应力。当应力超过构件抗力时,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缝,裂缝的形状、方向、宽度决定于地基变形的情况。 2.3 .设计方面 构造处理不当,主次梁交合处主梁未设加强箍筋或附加吊筋;大截面梁未设腰筋;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等因素,均可导致构件裂缝的出现。 2.4.结构荷载方面 结构因承受荷载而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施工中或使用中都可能出现。例如构件早期受到震伤,拆除承重模板过早,施工荷载过大,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垫木或吊点位置不当,预应力张拉值过大或放张不规范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较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早期微裂一般不易发现,规范规定有些构件允许出现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共5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共5 篇) 第一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 施工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涉及工艺复杂等特点,在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一切问题实施有效的管理,这就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涉及管理内容众多,通常会设立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分管某一类的管理工作,但是在处理实际的施工问题时,通常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解决,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甚至存在严重的推卸责任现象,这会之间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不高,使得整体的工程项目施工受到严重影响。 ( 2 ) 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实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的高低与最终的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人才队伍组成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就能看出,其中的专业人才的数

量是非常的少的,大多数参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都是普通的农民工,其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工作经验来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导致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技术问题,导致其施工质量不高,也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2 加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对策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其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于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 1 )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关键内容,目前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对工程项目管理重视度不够所导致的。因此,要改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让相关的施工单位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通过高效的工程

工程事故分析结课论文

土木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 结课论文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28010906 姓名:徐进 学号:2801090608 任课教师: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摘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最主要的工种工程。无论是工程量、材料用量,还是工程造价所占建筑工程的比例均较大。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了解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着重于实际工作中混凝土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提高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预拌混凝土以期能加速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材料成本等优点,在各种工程,尤其是城市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使用。国家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鼓舞和支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预拌混凝土,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随着预拌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在工程施工中因使用预拌混凝土而出现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也越来越多,如何如何避免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的出现也成为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为此,就必须掌握了解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以便于及早预防。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主要有: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裂缝;结构或构件错位变形;混凝土外观观感质量差等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 一、混凝土强度不足 混凝土强度不足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最大,可能造成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降低,抗裂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耐久性的降低,以及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下降。 (一)造成其出现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1、材料质量:水泥质量差、骨料(砂、石)质量差、拌合水质量不合格、掺加外加剂质量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从而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在施工中主要表现为:随意套用配合比、用水量过大、水泥用量不足、砂石计量不准、外加剂用错; 3、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搅拌不佳;运输条件差;混凝土浇筑不当;模板漏浆严重;混凝土的养护不当; 4、混凝土试块管理不善。未按照规定制作试块,试块模具管理差及试块未按照标准养护等。

工程项目管理结课论文gl

湖南科技大学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题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班级:工管1103班 学号:2011462111 姓名: 授课老师: 土木工程学院 2014年6月15日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单位多等特点,因此,对其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是工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本文就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多种因素作出了分析同时提出控制工程进度的主要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任务。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工作。进度控制是施工单位工程施工人员和监理单位工程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进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工作量、资源的消耗量等。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工作。 【关键词】施工进度控制措施调整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Abstrac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with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complex,involving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therefore,the progress of its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work.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he task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trol is to compile the total construction schedule plan and control its execution,and finish the task of the whole project.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trol work. Progress control is one of the main work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nd supervision units in the construction unit.The quality of schedule control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ject schedule,workload,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so on.Therefore,we must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gress of the control work.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gress;control measures;adjustm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