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

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

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

的医疗技术项目。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四川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目录(见附件5)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XXX第X 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5、参加成员的科室、专业、职务、职称、相关研究业绩、分工及职责、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6、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二)、医务科审核符合条件的,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批,对于开展的第一类新技术、新项目,经过医院同意后即可施行,并将伦理委员会意见、院学术委员会意见记录在《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件2)。对于第二类、三类医疗技术,需按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2009〕18 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要求上报到卫生厅、卫生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

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一)、批准后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三)、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医疗技术风险处理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理预案等相应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根据实际情况报告院内学会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新技术、新项目中止流程。

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

(一)、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

展新技术、新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二)、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

(三)、新技术、新项目时限周期为一年,起始时间从医院批准或上级卫生部门批准之日起计算。每季度科室向医务科上交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表(附件3),内容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等。

(四)、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周期满后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填写《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附件4),内容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医疗安全好、有效性好,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新技术、新项目将不再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列为常规技术管理,科室可继续开展应用。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应当自准予开展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

七、新技术、新项目的中止流程: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卫生厅报告:

1、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各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在规定时间上报年度工作报告的,视为放弃本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评奖。

九、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十、本制度从2017 年1月1日起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和完善。

附件1:《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2:《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附件3:《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季度工作报告》

附件4:《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附件5:《XXX省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附件1:

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

附件2:

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

附件3:

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季度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

(字数不限,不够可附页)

附件4

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度工作报告表项目名称:

(字数不限,不够可附页)

附件5

四川省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四川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如下:

1、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

2、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

3、心脏导管消融技术;

4、起搏器介入诊疗技术;

5、全胰腺切除术;

6、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

7、髋、膝关节置换翻修技术;

8、颈、腰椎间盘置换技术;

9、全椎体切除技术;

10、足趾移位拇指再造技术;

11、角膜移植技术;

12、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技术;

13、口腔颌面复杂种植诊疗技术;

14、输尿管镜诊疗技术;

15、面目轮廓整形技术;

16、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

17、经皮肾镜技术;

18、内镜超声介入治疗技术;

19、超声引导下的肿瘤介入治疗技术;

20、胎儿先天性畸形超声诊断技术;

21、海扶刀治疗技术;

22、耳整形术;

23、乳房整形技术(除隆乳术);

24、男女外生殖器整形技术(除变性术);

25、并指(趾)整形技术;

26、本省首次开展的医疗技术(不含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中的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诊疗技术项目,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操作,检查、手术、治疗方式、药物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备案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效益性。 (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五)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人员有相关的学习经验,有些技术需要上岗证明或资格证书。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立项:每年初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负责人认真填写《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经科室讨论科主任审核签章后报医务科。 (二)论证:每项新技术、新项目应在《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医务科对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原则的项目论证备案。 1、立项依据(技术原理、国内外应用和准入情况) 精选

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情况记录本

新技术和新项目开 展情况记录本 科室 年份 临沂罗庄中心医院

目录 一、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二、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三、拟开展医疗新技术申报审批表 四、开展(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登记表 五、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 六、新技术新项目追踪表 七、新技术新项目阶段工作总结表 八、结题报告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度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 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 , 新项目的概念 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项目, 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技术或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 , 称为新技术 , 新项目。 二、新技术 , 新项目的分级 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 按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 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 , 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 , 在省内尚末开展的新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 , 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和尚未使用的医疗 , 护理新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人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 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

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 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 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 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 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 进口药品须有《迸口许可证》 , 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 ; 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 , 一律不准迸人。 四、新技术、新业务的准人程序 (一)申报:申报者应具有副主任医师或相当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本院临床、医技、护理人员 , 须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 , 经本科讨论审核 , 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二)审核:医务科对《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进行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评估 , 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人后,报请院长审批。 (三)审批: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报院长和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 , 由财务科负责向市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 , 批准后方可实施 ; 医保报销与否 , 由医保办上报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五、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 包括新技术、新项目的来源 , 国内外开展本技术新项目的现状 , 开展的目的、内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 , 以及预期结果与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咼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 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 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邯郸市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1、首先医务科对科室递交《邯郸市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2、医务科审核合格项目,委托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听取该项目负责人和科室答辩后,将专家讨论意见记录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附件2),并上报院办公会研究决定。 3、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项目按程序进行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审批备案。审批后新技术项目通知科室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 4、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新技术新项目

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 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围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 .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目录(见附件 5)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XXX第X 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 . .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

10.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

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 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榆林市中医医院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申请科室 申请负责人 申报日期

填写说明 一、本院内凡申请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科室,均应如实 填报本表。 二、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三、申报科室应如实填写,不够可另附页。 四、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科室留存,一份由科教科留存。

榆林市中医医院院内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科室申请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主要负责人 开展该项目必备的 技术条件、人员和 设施及准备情况 操作规程 该项目在市内、省 内、国内开展情况 技术优势及特色 预期年完成临床病 例数,其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以及对 本学科发展和提高 的作用

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包括:开展项目的重要意义、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项目所开展的技术在本领域的关键程度,以及本项目技术对相关领域或医院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承担科室和项目主要负责人情况 1、开展科室基本情况:包括人员、设备、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情况等。 2、开展技术、项目的能力:承担新技术、新项目科室的开发研究情况,包括开发人员、设备、技术成熟程度、主要成果和自有知识产权状况等,特别介绍本项目可依托的前期开发情况;项目负责人简历及主要承担人员简介,重点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经历。 3、开展科室的技术及医疗业务管理状况。 三、项目实施主要技术内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1、详细说明本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2、重点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使用效果的创新等。 四、临床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对项目实施后预期的临床、经济、社会效益作简要分析。 五、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对项目的风险性(不良后果、可能的并发症等)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并就项目的风险性进行实事求实的阐述。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及发生以后的解决办法和保障医疗安全的措施。 六、项目承担科室和撰写日期 注:提交的项目可行性报告文本需打印(A4),一式两份,

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任务书

九里山矿新技术推广项目 计划任务书 项目名称:九里山矿反风计算机解网模拟研究推广单位:九里山矿 起止年限:2011.12~2012.1 负责人:李长松 项目管理部门:九里山矿科技办 填写日期:2012年 3月 8日 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制

一、项目推广的目的、意义、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和现有的技术基础及条件(包括已做的工作和现有仪器设备条件等): 目的、意义: 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反风进行整体分析,进行计算机解网模拟研究,拟定矿井主要通风机联合反风及单台主要通风机各自反风的方案。以此了解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可靠性,检验矿井抗灾能力。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根据矿井已有的通风阻力测定报告,建立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矿井通风系统反风进行整体分析,拟定矿井反风方案,进行计算机解网模拟研究,提出矿井反风建议和意见。 现有的技术基础及条件: 矿井具有多次主要通风机联合反风经验,并能够提供相关技术资料,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矿井通风系统反风进行计算机解网模拟研究。

二、主要推广内容,推广采取的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推广后达到的技术指标 推广内容: 建立矿井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矿井通风系统反风进行整体分析,拟定矿井反风方案,进行计算机解网模拟研究,提出矿井反风建议和意见。 技术路线: 1、现场收集资料:矿井概况;矿井通风方式、各地点支护方式、装备、断面、风速、风量;井下通风构筑物情况及漏风情况。井下硐室及其他用风地点情况。 2、建立和完善解算的通风网络模型:依据通风阻力测定报告和风机性能鉴定报告,计算和完善网络解算的基础参数。 3、拟定矿井反风方案,并进行网络解算分析,分析反风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技术指标: 拟定矿井主要通风机联合反风及单台主要通风机各自反风的方案,指导反风演习。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 划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利辛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新技术新项目计划 一、无痛技术: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是许多疾病常见或主要的症 状,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还对中枢神经、循环、呼吸、内分泌、消化和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解除疼痛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重要工作,也是患者的迫切要求。无痛技术的应用代表着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麻醉科拥有一套成熟的无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ERCP检查、无痛膀胱镜检查、术后镇痛、癌症晚期镇痛,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无痛分娩技术 无痛分娩利用麻醉技术对产妇进行镇痛,使准妈妈们一直处于清醒的状态,可以进食进水、下地自由行走,还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产力。 2、无痛人流技术 无痛人流技术是指麻醉医生对孕妇实施全身麻醉后进行的人工流产术,就是在吸宫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静脉全身麻醉,手术中没有痛感。麻醉医师通过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孕妇约30秒可进入睡眠状态,手术医生开始进行手术,在孕妇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3分钟,便可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需3-5分钟。孕妇在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30分钟后即能自行离院。 3、无痛胃肠镜技术 胃肠镜检查时的痛苦反应,往往使患者望而却步,害怕检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无痛胃肠镜技术指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先由麻醉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肠镜检查,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能苏醒,意识完全恢复,30分钟后即能自行离院。无痛胃肠镜技术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燥动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屏气、血压、心率改变等带来的机体影响。使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在胃镜下治疗就可以了。既免受手术之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4、无痛ERCP技术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已逐渐成为普外科或消化科医生处理结石或肿瘤引起肝胆道梗阻问题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以前患者只能选择清醒镇静下接受ERCP,由于刺激强、时间长、有的患者难以接受。实施无痛ERCP技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医疗安全,减轻了患者痛苦。 5、无痛腔镜技术 无痛腔镜是指在做腔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等优点。 二、术后麻醉复苏室PACU:是否拥有麻醉复苏室,以及其能否高效而安全地完成复苏的任 务,是衡量一所医院麻醉科尤其对于要创三级医院麻醉科的重要标准。随着我院收治的危重疑难病例的大幅增加,手术量持续攀升,确保医疗安全性,并提供与现代化医院相宜的舒适诊疗环境,成为了麻醉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尽管临床麻醉任务繁重,人员、设备并不宽裕,但麻醉科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软件、硬件两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我院手术病人的特点,麻醉科制定出麻醉复苏室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收治标准、出室标准、气管导管拨管指征、医生护士工作职责等多项制度,配备了包括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护仪、各种抢救设备、器械和药品在内的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并抽调高年资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组成麻醉复苏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麻醉复苏室

2019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技术有序、规范的开展,我科制订了严格的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以及相关院内审批程序,并进行了全程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各科室需要有完整的医疗新技术档案资料,在新技术开展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全程追踪、阶段总结和效果评价,有完整的档案资料。针对以上内容,对开展新技术的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现总结如下: 2018年开展的13项新技术中,肿瘤热疗技术自2月份开展以来已开展260余例,电话随访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痛胃镜技术应用较多,目前已开展1100余例,仅有8位患者麻醉结束后出现头晕、恶心反应,都在数分钟内缓解,其他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痔疮自动套扎术因相对传统手术方式花费较高,在肛肠科还有待推广,目前已开展140余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由于患者数量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其中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1例,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7例,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效果都比较理想,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只有1例出现并发症腹腔内出血,已及时处理,所有患者电话随访时均表示对手术满意,无不良反应。小儿外科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手术目前已开展近50例,随访结果均理想。检验科蛋白电泳技术由于开展时间短,有些科室对这些项目不太了解,导致应用不够广泛,半年仅开展58例,还需进

一步在临床中推广。至于微创外科腔镜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胃肠外科胃癌根治术、急诊科骨髓通 道输液技术均因病员较少,患者对其认知程度较差,故开展应用较少。 2019年2月开展的10项新技术中,骨一科膝关节镜技术自开展以来,已治疗12名患者,术后恢复都比较理想,无不良反应。病理科FISH技术已完成14例乳腺癌患者的Her-2基因检测、9例胃癌患者的Her-2基因检测、3例肺癌患者EGFR基因检测,为临床肿瘤科室癌症靶向治疗的选药提供了“金标准”依据。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宣传以及与临床医师的合作,使更多的患者认识到FISH 技术的优点,范文写作把过去需要送往郑州、武汉的检验留在我们本院完成。呼吸科的肺心标2号方剂目前已应用于21例患者,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慢阻肺肺心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儿一科婴幼儿心理神经发育评定半年来已开展10余例,测试方法方便快捷、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患儿及家属均易接受。胸外科的形状记忆合金以及微创外科的胃转流术因患者数量少,应用仍不广泛。中医妇科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因患者的认可度不高,涉及医学伦理问题,目前仍无患者接受该项治疗方式。且作为Ⅲ类技术,暂时还需要专家指导下开展,我院若要独立开展仍需上级卫生部门审批。 根据目前我院的新技术应用情况可以看出,足够的病人数量才是新技术更好的开展应用的根本保障,如无痛内镜技术,每天都有大量做内镜检查的患者,且当下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更好的、痛苦更小的治疗检查方式,即使费用稍高也能够接受。而微创外科、胸外科的新技术项目,(转载于: 在点网:医疗新技术总结)因科室本身患者数量就少,适合这些新治疗手段的患者数目自然就更少,所以工作开展起来相对困难。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 一、新技术、新项目定义:凡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及在医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过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分级: 按照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分为: 1、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内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诊疗、护理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2、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医学领域内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诊疗、护理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3、市级(医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和本院内医学领域内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诊疗、护理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三、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实施应遵循步骤: 1、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2、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 3、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

4、新技术项目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5、新技术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监控。 6、新技术项目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决定新业务、新技术的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7、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作好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准入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表,经科室论证、科主任签署意见,医院审核后方可开展工作。 1、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在国内外或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分析,并对社会经济效益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防范预案; (二)提供相关医疗仪器、药品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三证; (三)符合医疗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最新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资料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关于印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相关科室: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在我院原有制度基础上制定此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2013年7月20日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在我院原有制度基础上制定此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新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新诊疗技术方法的引进、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备案。 四川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目录(见附件3)。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见附件4)。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为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审批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医院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一、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前,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向医院科教科提交申请,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议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准备 1.申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前,科主任或新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相关人员仔细分析新技术的一般情况、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风险和影响,针对项目的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社会适用性等进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 2.申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前,科主任或新技术负责人该项技术所需的技术能力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评估,详细拟订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明确新技术第一操作者的最低职称限定标准及相关人员职责。完善相应的自我约束、鼓励和监察机制。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多学科联合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项目需成立新技术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学科的科主任或技术骨干组成,组长由申报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担任。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程序 1.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按照申报要求,认真填写《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书》,备齐有关材料报科教科。提交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科室基本情况; (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3)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4)详细拟定新技术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告患者知情同意书等; (5)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并明确新技术第一操作者的最低职称限定标准和人员职责; (6)已具备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 (7)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新项目准入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包括项目: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二、其中,属于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以及必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临床应用的现有技术,其申报流程遵照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颁布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须知”进行(详见附1)。 三、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详见附2): (一)属于医院范畴的新技术新项目,指已经在外院开展,我院尚未开展的上述项目。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二)申报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填写《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详见附3),送医教科备案审批。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此拟开展的此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及本市其他医院的临床应用基本情况临床应用的意义、适用症及禁忌症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设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详细阐述可预见风险以及应对可预见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对于无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小、本市其他医院已广泛应用并具有较好疗效和效益,并已有相应的收费标准者,由医教科及分管院长审批授权。 (二)对于有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大、易致死致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疗效及效益尚不明朗;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者,由医教科及分管院长进行初步审核后,委托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2~3名做出书面意见,经医务科汇总,给予审核意见。 (三)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教科均予以书面答复,说明理由或注意事项。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2019最新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2019最新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技术有序、规范的开展,我科制订了严格的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以及相关院内审批程序,并进行了全程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各科室需要有完整的医疗新技术档案资料,在新技术开展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全程追踪、阶段总结和效果评价,有完整的档案资料。针对以上内容,对开展新技术的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现总结如下:2018年开展的13项新技术中,肿瘤热疗技术自2月份开展以来已开展260余例,电话随访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痛胃镜技术应用较多,目前已开展1100余例,仅有8位患者麻醉结束后出现头晕、恶心反应,都在数分钟内缓解,其他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痔疮自动套扎术因相对传统手术方式花费较高,在肛肠科还有待推广,目前已开展140余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由于患者数量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其中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1例,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7例,腹腔镜下肾上腺囊肿切除术1例,手术效果都比较理想,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只有1例出现并发症腹腔内出血,已及时处理,所有患者电话随访时均表示对手术满意,无不良反应。小儿外科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手术目前已开展近50例,随访结果均理想。检验科蛋白电泳技术由于开展时间短,有些科室对这些项目不太了解,导致应用不够广泛,半年仅开展58例,还需进一步在临床

中推广。至于微创外科腔镜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胃肠外科胃癌根治术、急诊科骨髓通 道输液技术均因病员较少,患者对其认知程度较差,故开展应用较少。 2019年2月开展的10项新技术中,骨一科膝关节镜技术自开展以来,已治疗12名患者,术后恢复都比较理想,无不良反应。病理科FISH技术已完成14例乳腺癌患者的Her-2基因检测、9例胃癌患者的Her-2基因检测、3例肺癌患者EGFR基因检测,为临床肿瘤科室癌症靶向治疗的选药提供了“金标准”依据。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宣传以及与临床医师的合作,使更多的患者认识到FISH技术的优点,范文写作把过去需要送往郑州、武汉的检验留在我们本院完成。呼吸科的肺心标2号方剂目前已应用于21例患者,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慢阻肺肺心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儿一科婴幼儿心理神经发育评定半年来已开展10余例,测试方法方便快捷、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患儿及家属均易接受。胸外科的形状记忆合金以及微创外科的胃转流术因患者数量少,应用仍不广泛。中医妇科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因患者的认可度不高,涉及医学伦理问题,目前仍无患者接受该项治疗方式。且作为Ⅲ类技术,暂时还需要专家指导下开展,我院若要独立开展仍需上级卫生部门审批。 根据目前我院的新技术应用情况可以看出,足够的病人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划完整版

麻醉科新技术新项目计 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利辛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新技术新项目计划 一、无痛技术: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是许多疾病常见或主要的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还对中枢神经、循环、呼吸、内分泌、消化和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解除疼痛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重要工作,也是患者的迫切要求。无痛技术的应用代表着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麻醉科拥有一套成熟的无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ERCP检查、无痛膀胱镜检查、术后镇痛、癌症晚期镇痛,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无痛分娩技术 无痛分娩利用麻醉技术对产妇进行镇痛,使准妈妈们一直处于清醒的状态,可以进食进水、下地自由行走,还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产力。 2、无痛人流技术 无痛人流技术是指麻醉医生对孕妇实施全身麻醉后进行的人工流产术,就是在吸宫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静脉全身麻醉,手术中没有痛感。麻醉医师通过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孕妇约30秒可进入睡眠状态,手术医生开始进行手术,在孕妇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经过大约3分钟,便可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需3-5分钟。孕妇在手术后意识完全恢复,30分钟后即能自行离院。 3、无痛胃肠镜技术 胃肠镜检查时的痛苦反应,往往使患者望而却步,害怕检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无痛胃肠镜技术指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先由麻醉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肠镜检查,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能苏醒,意识完全恢复,30分钟后即能自行离院。无痛胃肠镜技术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燥动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屏气、血压、心率改变等带来的机体影响。使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在胃镜下治疗就可以了。既免受手术之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4、无痛ERCP技术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已逐渐成为普外科或消化科医生处理结石或肿瘤引起肝胆道梗阻问题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以前患者只能选择清醒镇静下接受ERCP,由于刺激强、时间长、有的患者难以接受。实施无痛ERCP技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医疗安全,减轻了患者痛苦。 5、无痛腔镜技术 无痛腔镜是指在做腔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等优点。 二、术后麻醉复苏室PACU:是否拥有麻醉复苏室,以及其能否高效而安全地完成复苏的任务,是衡量一所医院麻醉科尤其对于要创三级医院麻醉科的重要标准。随着我院收治的危重疑难病例的大幅增加,手术量持续攀升,确保医疗安全性,并提供与现代化医院相宜的舒适诊疗环境,成为了麻醉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尽管临床麻醉任务繁重,人员、设备并不宽裕,但麻醉科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软件、硬件两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我院手术病人的特点,麻醉科制定出麻醉复苏室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收治标准、出室标准、气管导管拨管指征、医生护士工作职责等多项制度,配备了包括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护仪、各种抢救设备、器械和药品在内的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并抽调高年资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组成麻醉复苏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麻醉复苏室的使用,我院将在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手术病人围麻醉期安全、加快手术病人的床位周转、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手术室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麻醉中监护治疗: 1、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监测有创动脉压(IBP)监测,PICCO 监测,肺动脉导管(Swan-Ganz漂浮导管)。

新技术新项目成果评审奖励办法

新技术新项目成果评审 奖励办法

***中医医院医学新技术、新项目评审管理办法 为充分调动我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努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的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适用、先进的医学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提升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打造学习型医院,实现科技兴院,推动我院医疗科学技术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凡本院、本科室未开展的项目,无论国 内外或其他单位是否实施,均属新技术、新项目范畴。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医学新技术是指成熟、适用、先进,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工作中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填补院内空白,符合知识产权要求的新技术、新项目。 第三条分类 (一)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大的改进;(二)院级新项目:本院未开展,本区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三)区级新项目:本区未开展,市内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四)市级新项目: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第四条申请程序

(一)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先由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人、医师以上)认真填写《米东区中医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同意,科主任签字确认后报科教科备案;(二)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引进的医学新技术依靠我院的技术力量和设施条件,能够成为常规开展的服务项目,能够证明本单位可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并拥有很好的病源量,能够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审批程序 科教科接到科室申请后,交由医务科审核,并由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和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五条实施与管理 (一)科教科负责项目申请受理工作; (二)医务科负责项目进行中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并对项目开展例数、质量、安全、效果、费用等内容进行全程管理; (三)科室主任和项目负责人认真监测新项目开展全过程,留取完整的资料,以保证项目安全、顺利地实施; (四)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各种问题,均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第六条医院鼓励护理、临床、医技等专业科室和个人积极引进医学新技术、新项目,经院专家组评审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