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规格值(单位:um) 公称内径d MC1组MC2组MC3组MC4组MC5组MC6组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0~9 0 5 3 8 5 10 8 13 13 20 20 28

公称内径d

C2组EMQ组

C0组

C3组C4组C5组

0~10 0 7 4 11 2 13 8 23 14 29 20 37

10~18 0 9 4 11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24 0 10 5 12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30 1 11 5 12 5 20 13 28 23 41 30 53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轴承内部的轴向间隙可以借助移动外圈的轴向位置来实现。

1 调整垫片法:

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填放一组软材料(软钢片或弹性纸)垫片;调整时,先不放垫片装上轴承端盖,一面均匀地拧紧轴承端盖上的螺钉,一面用手转动轴,直到轴承滚动体与外圈接触而轴内部没有间隙为止;这时测量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间隙,再加上轴承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轴向间隙;这就是所需填放垫片的总厚度,然后把准备好的垫片填放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最后拧紧螺钉。

2 调整螺栓法:

把压圈压在轴承的外圈上,用调整螺栓加压;在加压调整之前,首先要测量调整螺栓的螺距,然后把调整螺栓慢慢旋紧,直到轴承内部没有间隙为止,然后算出调整螺栓相应的旋转角。例如螺距为 1.5mm,轴承正常运转所需要的间隙,那么调整螺栓所需要旋转角为3600×0.15/l.5=360;这时把调整螺栓反转360,轴承就获得0.5mm的轴向间隙,然后用止动垫片加以固定即可。

游隙是滚动轴承能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选择适当的游隙,可使载荷在轴承滚动体之间合理分布;可限制轴(或外壳)的轴向和径向位移,保证轴的旋转精度;能使轴承在规定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减少振动和噪声,有利于提高轴承的寿命。因此。在选用轴承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轴承游隙。

选择轴承游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轴承的工作条件,如载荷、温度、转速等;

2. 对轴承使用性能的要求(旋转精度、摩擦力矩、振动、噪声);

3. 轴承与轴和外壳孔为过盈配合时导致轴承游隙减小;

4. 轴承工作时,内外套圈的温度差导致轴承游隙减小;

5. 因轴和外壳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轴承游隙减小或增大。

根据使用经验,球轴承最适宜的工作游隙为近于零;滚子轴承应保持有少量的工作游隙。在要求支承刚性良好的部件中,轴承允许有一定数值的预紧力。这里特别指出,所谓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在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还有一种游隙叫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原始游隙大于安装游隙。我们对游隙的选择,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工作游隙。

国家标准规定的游隙值分为三组:有基本组(0组)、小游隙辅助组(1、2组)和大游隙辅助组(3、4、5组)。选择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用基本组,便可使轴承得到合适的工作游隙。当基本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应选用辅助组游隙。大游隙辅助组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内外圈温差较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心及要求提高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小游隙辅助组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旋转精度、需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减少振动和噪声的场合。

各类轴承的径向游隙见国家标准的规定(附表)。

以上资料或许对你有用,轴承如果出现抱死的情况,原因是有多种的,你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加以分析,得出你的实际结论。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系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轴承游隙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与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对向心轴承游隙的选择过小时,则会使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增多,接触应力减小,运转较平稳,但是,摩擦阻力会增大,温升也会提高。反之,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大,而摩擦阻力减小,温升低。因此,根据轴承使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事实上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

(1)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一般轴承安装后会使游隙值缩小;

(2)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的不同,使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

(3)由于轴与外壳材料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或增大。

通常向心轴承选择最适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轴承游隙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组游隙值。基本组游隙值适用于一般工作条件,应该优先选用。对于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向心轴承不能采用基本组游隙时,可选用辅助组游隙值。如深沟球轴承的第3、4、5组游隙值,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比正常配合更紧的过盈配合或轴承内圈与外圈工作温差较大的机械部件中。在轴中心与外壳孔中心线倾斜度较大,和为了增加其承受轴向负荷能力,提高轴承极限转速,以及降低轴承摩擦阻力等工况条件下,亦可采用第3、4、5组游隙值。对于要求旋转精密或限制轴向游动的轴,一般采用第2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轴承,必要时还给予一定的预加负荷“预紧”,以提高轴的刚性。

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

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 um

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

轴承游隙

分类:轴承基本知识

2007.5.30 22:08 作者:daxingxing0586 | 评论:0 | 阅读:354

内部游隙和规格值

所谓内部游隙是轴承外轮、内轮、钢球间的游隙量。一

般固定内轮把外轮上下方向运动时的运动量称为径向游

隙,左右方向运动时的运动量称为轴向游隙。在轴承运

转中,内部游隙的大小是左右振动、发热、疲劳寿命等

性能的主要因素。

深沟球轴承用普通径向内部游隙表示,在实际测定中,

为了得到稳定的测定值,加上了规定的负载,因轴承的

弹性变形,此时的测定值比实际值大,所以经过修正可

求得真正的游隙。

●小孔径轴承、微型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单位:um)游隙记号MC1MC2MC3MC4MC5MC6

游隙最小03581320最大5810132028

备注:1.标准的游隙是MC3。

2.在用测定游隙时,用下表的修正量修正。

(单位:um)

游隙记号MC1MC2MC3MC4MC5MC6修正量111122

备注:另外,测定负荷如下

微型轴承时····2.5N(0.25kgf)

小孔径轴承时···4.4N(0.45kgf)

●一般深沟球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单位:um)

轴承公称内径d(mm)径向内部游隙

C2C0C3C4C5

以上以下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2.560721382314292037 6100721382314292037 101809318112518332545 1824010520132820362848 2430111520132823413053 3040111620153328464064 4050111623183630514573 5065115828234338615590

658011510302551467165105

轴承公称内径d(mm)测定负荷游隙的修正量

C2C0C3C4C5

以上以下N (kgf)最小最大通用通用通用通用

2.51824.5(2.6)344444

185049(5)456666

5080147(15)688999

备注:1.标准的游隙是C0。

2.在用测定游隙时,用上表的修正量修正。

3.C2游隙的修正值因最大与最小不同,注意不要误用。

径向内部游隙和轴向内部游隙的关系

轴向内部游隙由钢球直径、内外轮沟道半径、径向内部游隙的值决定,是普通径向游隙的10倍左右。作为想减小安装后的轴向内部游隙,选择小的径向游隙和大的过盈量配合是危险的。

△a=2*(△ r*(ro+ri-Da))0.5

△a=轴向内部游隙(mm)

△r=径向内部游隙(mm)

Da=钢球直径(mm)

ro=外轮沟道半径(mm)

ri=内轮沟道半径(mm)

轴承游隙的选择

理论上,轴承运转中的游隙仅在负时,寿命变成最长,但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微量的负游隙比这大也会迅速降低寿命。一般初期游隙选用比0大的。在微型轴承、小孔径轴承大多选择MC3,一般轴承选择C0。

●径向内部游隙的选定基准 使用条件

选定的游隙

内外轮都是游隙配合。轴向负荷小。不要轴向刚性。不预压,想要减小游隙。想要控制振动和音响。低速回转。

MC1?AMC2?AC2

想要减小摩擦扭矩。普通的轴向负荷。普通的轴向刚性。内轮仅一些紧配合,外轮游隙配合。中低速回转。

MC3?AMC4?AC0 特别想要减小摩擦扭矩。轴向负荷大。要轴向刚性。重负荷、冲击负荷时,需要过盈。内轮高温或外轮低温,轴的弯曲大。

MC5?AMC6?AC3?AC4?AC5

径向内部游隙和角游隙的关系

实际使用轴承时,因负荷轴的弯曲和外壳圆柱度,有时轴承承受力矩负荷,此时内外轮发生称作为角游隙的倾斜,因各轴承一旦超过规定的允许角,沟道和钢球间发生异常应力,造成高温和表面剥落。 所谓角游隙,内外轮不管哪一方固定,非固定侧的沟道向左右倾斜了时,自由倾斜得到的角度,有轴承中心点回转的倾斜···θ1,最下部钢球中心点回转的倾斜···θ2, θ1一方比θ2大得多,装置的设计及轴承装着时,需考虑角游隙。

θ1=2*tom -1(2*(△r*(ro+ri-Da))0.5/dm) θ2=2*tom -1((△r*(ro+ri-Da))0.5/dm) θ1=轴承中心的角游隙 θ2=最下部钢球中心的角游隙

dm =节圆直径、一般 dm =(D+d )/2

游隙的计算

(1) 运转游隙

轴承运转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因负荷和配合而产生的弹性变形的间隙称为回转游隙。

△=△1-(t+f)+w (mm)

(2) 因内外轮的温度差造成的游隙减少量

在一般的运转条件下,温度按钢球、内轮、外轮的顺序变低。钢球的测定很难,故实际上考虑同内轮一样。

t a*△T*Da (mm)

(3) 因配合游隙造成的减少量

轴承使轴和外壳带上过盈量安装,外轮收缩内轮膨胀,故轴承内部的游隙减少。

f=fi+fo

=△db*d/db*((1-(do/d)2)/(1-(do/db)2))+

△Da*Da/D*((1-(D/Dh)2)/(1-(Da/Dh)2)) (mm)

(4) 因负荷游隙造成的增加量

轴承上加上负荷,因弹性变形,内部的间隙增加。

w=C*((0.51*Fr)/(Z*cosα))(2/3)*(1/Dw)(2/3) (mm)且,此时的接触角α由下式求得

cosαo/cosα=1+C/(2*m-1)*(Fa/(9.8*Z*Dw2*sinα))(2/3) 1-cosαo=△r/(2*Dw*(2*M-1))

●记号的意思

△T=内外轮温度差(℃)、一般△T =5~11℃Z=钢球个数△r=径向内部游

隙(mm)

Da=外轮沟道径(mm)、一般Da =((4*D+d)/5)Dw=钢球直径

(mm)

Fa=轴向负荷(N)

△db=内轮的有效过盈量(mm)α=接触角(°)Fr=径向负荷(N)

do=中空轴的内径、实心轴时do=0αo=初期接触角

(°)m=内外轮沟道半径和(mm)

△Da=外轮的有效过盈量(mm)C=接触弹性系数

db=内轮沟道径(mm)、一般db =((D+4*d)/5)用途区分C m

一般轴承0.002180.525计器用轴承0.002870.560

d=轴承公称内径(mm)

D=轴承公称外径(mm)

Dh=外壳外径(mm)

a=线膨胀系数(1/℃)、轴承钢时a=12.5*10-6、不锈钢时a=10.1*10-6

轴向负荷和轴向变位、接触角的变化

球轴承一受到轴向负荷,因弹性变形向轴向变位,且接触角比初期接触角还大。

(1) 轴向负荷

Fa=9.8*Z*sinα*Da2*(cosαo/cosα-1)(3/2)*((2*m-Da)/(C*Da))(3/2) (N)

(2) 轴向变位

a=C/sinα*(1/Da)(1/3)*(Fa/(Z*sinα))(2/3) (mm)

径向游隙和轴承疲劳寿命

通常使用在寿命计算的径向游隙,△r=0时,轴承内部的负荷发布是负荷率ε=0.5的状态。这是受负荷钢球的大约一半,径向游隙一变化,负荷率也变化,轴承疲劳寿命也变化。

深沟球轴承时,径向游隙△r和负荷率ε=0.5的关系F(ε)间成立着下面的关系,从F(ε)和寿命比Lε/L 关系可求得Lε。

F(ε)=△r*Dw(1/3)/(C*(Fr/Z)(2/3))

Lε=径向游隙△r时的寿命

L=径向游隙△r=0时的寿命

如下图例,在若干负的游隙时是最大寿命,另外游隙变大,受负荷钢球数减少,通常寿命变短。

ε0.10.20.30.40.50.60.70.80.91

F(ε)33.710.2 4.05 1.410-0.86-1.44-1.86-2.2-2.49

Lε/L0.290.550.740.891 1.07 1.1 1.09 1.040.95

ε 1.2 1.5 1.82 2.5345710

F(ε)-3.1-3.88-4.6-5.05-6.11-7.09-8.87-10.5-13.3-17.2

Lε/L0.640.370.220.160.0780.0430.0170.0080.0040.0

轴承游隙的正确调整办法

轴承游隙为什么调整不好 嗨喽,各位,交叉滚子轴承研究者带着各种宝贝又回来了,本研究者经常听到有小朋友遇到轴承游隙老是调整不好,十分影响使用和降低工作效率,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_→,话不多说,一起来看满满的干货呀。骏马生双翼,鸿图壮九州,洛阳鸿骏轴承为您服务。如有任何关于轴承的问题,请联系我们。零三七九-陆叁零零壹零叁贰。 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疲劳而导致失效的,这其中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轴承游隙调整不良而造成的,根据统计,34%轴承疲劳是因为游隙调整而造成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下有关轴承的游隙调整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骏马生双翼,鸿图壮九州,洛阳鸿骏轴承为您服务。如有任何关于轴承的问题,请联系我们。零三七九-陆叁零零壹零叁贰。 一、什么是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二、对于圆柱孔轴承: 其安装后的径向游隙大小由所选取的壳体孔和轴的公差决定的。 它们之间的过盈量越大,安装后的径向游隙就越小。因此,正确选择与轴承相配合的轴和孔的公差非常重要。 三、对于圆锥孔轴承: 其过盈量不像圆柱孔轴承的内孔那样,由所选取的轴的公差决定的,而取决于轴承在锥形轴颈上或锥形紧定套上推入距离的长短。 轴承游隙标准是没有国家规定的要看使用情况:还是蛮复杂的问题,简述如下: A、游隙的选择原则: 1、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B、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四、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法: (1)压铅丝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c=1/ (2sin猓Q式中c一一轴向游隙,mm;e一一塞尺厚度,mm; a--轴承锥角,(°)。(3)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骏马生双翼,鸿图壮九州,洛阳鸿骏轴承为您服务。如有任何关于轴承的问题,请联系我们。零三七九-陆叁零零壹

滚动轴承游隙检测方法

什么是游隙?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 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什么是径向游隙

什么是径向游隙 测量轴承径向游隙的方法 国家和轴承行业都有专门的检测标准(JB/T3573-93)来规定。在轴承制造工厂都有专用的检测仪器来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对于调心轴承的径向游隙,通常采用塞尺测量方法。下面介绍用塞尺测量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的方法: 检测类设备,装配类设备,客户定制设备,轴承检测,零件检测,内径测量、内孔测量外径测量,内径,外径,尺寸测量,测量仪器,自动测量,自动检测,视觉检测,影像检测,跳动检测,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仪,检测设备开发,内孔测量仪,电动车设备 A〃将轴承竖起来,合拢。要点: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端面平行,不能有倾斜。将大拇指按住内圈并摆动2-3次,向下按紧,使内圈和滚动体定位入座。定位各滚子位置,使在内圈滚道顶部两边各有一个滚子,将顶部两用人才个滚子向内推,以保证它们和内圈滚道保持合适的接触。 B〃根据游隙标准选配好塞尺。要点:由轴承的内孔尺寸查阅游隙标准中相对应的游隙数值,根据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塞尺中相应的最大和最小塞尺片。 C〃选择径向游隙最大处测量。要点:轴承竖起来后,机上部外圈滚道与滚子之间的间隙就是径向游隙最大处。 D〃用塞尺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要点:转动套圈和滚子保持架组件一周,在连续三个滚子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不能通过时的塞尺片厚度为最大径向游隙测值;在连续三个滚子上不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能通过时的塞尺片厚度为最小径向游隙测值。取最大和最小径向游隙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在每列的径向游隙合格后,取两用人才列的游隙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对于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轴承,其安装的最后工作是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轴承的轴向游隙需要根据安装结构、载荷、工作温度和轴承性能进行精确调整。下面介绍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和如何调整轴向游隙。利用千分表测量汽车轮毂轴承轴向游隙方法:将带有千分表的支座稳固地置于机身或壳体内,把千分表表头硕在轴的光洁表面上,向两个方向推轴,表针指示的界限偏差,即为其轴向游隙数值。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 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 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规格值(单位:um) 公称内径d MC1组MC2组MC3组MC4组MC5组MC6组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0~9 0 5 3 8 5 10 8 13 13 20 20 28 公称内径d C2组EMQ组 C0组 C3组C4组C5组 0~10 0 7 4 11 2 13 8 23 14 29 20 37 10~18 0 9 4 11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24 0 10 5 12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30 1 11 5 12 5 20 13 28 23 41 30 53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的总结

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 方法的总结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总结 ——减速机维护检修心得论述 昆钢板带厂镀锌彩涂车间(651206)杨林华 摘要:减速机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装置,而减速机中各轴的轴承间隙调整好坏是减速机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相互的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的增大,为保证减速能持续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要在减速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对减速机的各轴轴承间隙进行调整。本文是着重从工作实践方面来阐述减速机在实际工作中轴系间间隙的调整问题,主要是从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两种端盖形式来描述。减速机固定用的轴承端盖一般分为外装式和嵌入式两种。外装式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较好,调整轴承间隙时要打开箱盖,多用于固定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使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及加强密封性能,装拆方便,但增加了轴段长度。嵌入式端盖,由于使用调整螺栓,调整方便,可用于固定可调间隙的轴承及密封要求高的减速机上。对轴承间隙调整的方法,本文都是从实际工作经验中加以总结。 关键词: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总结 减速机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装置,而减速机中各轴的轴承间隙调整好坏又是减速机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相互的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的增大,为保证减速能持续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要在减速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对减速机的各轴轴承间隙进行调整。以下是我多年从事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以来,对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经验总结。 在减速机轴系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轴系两端固定和轴系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两种方式。而两端固定方式一般又采用轴承端盖外装式及轴承端盖嵌入式两种。外装式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较好,调整轴承间隙时要打开箱盖,多用于固定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使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及加强密封性能,装拆方便,但增加了轴段长度。嵌入式端盖,由于使用调整螺栓,调整方便,可用于固定可调间隙的轴承及密封要求高的减速机上。以下是对采用几种固定方式的减速机在调整轴承间隙的方法总结。 一、轴系两端固定方式:这种结构常采用端盖固定轴承外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般的齿轮减速机及轴承支承点跨距<300㎜的蜗杆减速机中应用较为常见。 (一)、外装式端盖的减速机的轴承间隙调整 采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外圈的减速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种方式在减速机中被广泛采用。 在2004年5月23日早班上厂矿罗茨选矿车间3#皮带输送机在运行中,值班人员发现该设备JZQ850型减速机噪声较大,振动剧烈,值班人员向车间技术员汇报,车间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停机检查。经过检修钳工拆开观察孔检查,发现减速机各级轴上的齿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齿面上接触斑点已经有胶合现象;另外在

轴承的游隙与配合

1、轴承的游隙 轴承游隙是内圈、外圈、滚动体之间的间隙量。即是将内圈或外圈一方固定,另一方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动的移动量。将径向方向、轴向方向的移动量,分别称为径向游隙、轴向游隙。 轴承游隙的选择,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和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轴承安装前的游隙与安装后在工作温度下的游隙(工作游隙)是有所不同的,为使轴向定位准确,应使工作游隙尽可能小。 选择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 1) 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轴承内圈滚道的扩张量可近似取为其配合过盈量的80%,而外圈的收缩量可大致定为其过盈量的70%(先决条件:实心钢轴,正常的钢制轴承座壁厚)。 2) 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和膨胀系数不同,也会导致游隙值的变化。由温度的变化Δt[K]引起的径向游隙的减少量ΔGrt可用如下公式近似计算: ΔGrt = Δt * α * ( d + D )/ 2 [ mm ] 其中α–钢的线膨胀系数,α = 0.000011 K-1 d - 轴承内径 [ mm ] D - 轴承外径 [ mm ] 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μm 2、轴承的配合 在机械的支承部位,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外壳孔在机器运转时发生相对滑动,必须选择正确的安装配合。过小的过盈量,将引起配合面上产生滑动、导致磨损、损伤轴或外壳,磨损粉末侵入轴承内部,会造成振动和发热,并引起失效。过大的过盈量,将导致轴承的工作游隙大大减小或完全消失,从而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或提前失效。 深沟球轴承与轴的推荐配合

一、用听诊法对滚动轴承进行监测 用听诊法对滚动轴承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的常用工具是木柄长螺钉旋具,也可以使用外径为φ20mm左右的硬塑料管。相对而言,使用电子听诊器进行监测,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的可靠性。 1.滚动轴承正常工作状态的声响特点 滚动轴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运转平稳、轻快、无停滞现象,发出的声响和谐而无杂音,可听到均匀而连续的“哗哗”声,

什么是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游隙可分以下几类: 轴承内部游隙是指一个轴承圈相对于另一个轴承圈径向移动的总距离(径向内部游隙)或轴向移动的总距离(轴向内部游隙)。 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 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 游隙值根据大小分三组,一组是基本组(或者叫普通组)、小游隙组(C2)、大游隙组(C3、C4)。日本的NSK、NTN等品牌还有专门的CM组(电机专用游隙)。 另补充一点日常应用的举例: 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择基本组; 大游隙组适用于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较大、或者内外圈温度差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者需要改善调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

小游隙组适用于较向高的旋转精度、需要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要减小振动和噪音的场合。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轴承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系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轴承游隙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与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对向心轴承游隙的选择过小时,则会使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增多,接触应力减小,运转较平稳,但是,摩擦阻力会增大,温升也会提高。反之,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大,而摩擦阻力减小,温升低。因此,根据轴承使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事实上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 (1)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一般轴承安装后会使游隙值缩小;(2)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的不同,使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 (3)由于轴与外壳材料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或增大。 通常向心轴承选择最适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轴承游隙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组游隙值。基本组游隙值适用于一般工作条件,应该优先选用。对于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向心轴承不能采用基本组游隙时,可选用辅助组游隙值。如深沟球轴承的第3、4、5组游隙值,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比正常配合更紧的过盈配合或轴承内圈与外圈工作温差较大的机械部件中。在轴中心与外壳孔中心线倾斜度较大,和为了增加其承受轴向负荷能力,提高轴承极限转速,以及降低轴承摩擦阻力等工况条件下,亦可采用第3、4、5组游隙值。对于要求旋转精密或限制轴向游动的轴,一般采用第2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轴承,必要时还给予一定的预加负荷“预紧”,以提高轴的刚性。 滚动轴承的游隙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

测量轴承径向游隙的方法

测量轴承径向游隙的方法 国家和轴承行业都有专门的检测标准(JB/T3573-93)来规定。在轴承制 造工厂都有专用的检测仪器来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对于调心轴承的径向游隙,通常采用塞尺测量方法。下面介绍用塞尺测量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的方法: 检测类设备,装配类设备,客户定制设备,轴承检测,零件检测,内径测量、内孔测量外径测量,内径,外径,尺寸测量,测量仪器,自动测量,自动检测,视觉检测,影像检测,跳动检测,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仪,检测设备开发,内孔测量仪,电动车设备 A.将轴承竖起来,合拢。要点:轴承的内圈与外圈端面平行,不能有倾斜。 将大拇指按住内圈并摆动2-3次,向下按紧,使内圈和滚动体定位入座。定位各滚子位置,使在内圈滚道顶部两边各有一个滚子,将顶部两用人才个滚子向内推,以保证它们和内圈滚道保持合适的接触。 B.根据游隙标准选配好塞尺。要点:由轴承的内孔尺寸查阅游隙标准中相对 应的游隙数值,根据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塞尺中相应的最大和最小塞尺片。C.选择径向游隙最大处测量。要点:轴承竖起来后,机上部外圈滚道与滚子 之间的间隙就是径向游隙最大处。 D.用塞尺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要点:转动套圈和滚子保持架组件一周,在 连续三个滚子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不能通过时的塞尺片厚度为最大径向游隙测值;在连续三个滚子上不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能通过时的塞尺片厚度为最小径向游隙测值。取最大和最小径向游隙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在每列的径向游隙合格后,取两用人才列的游隙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对于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轴承,其安装的最后工作是调整轴承的轴向游隙。轴承的轴向游隙需要根据安装结构、载荷、工作温度和轴承性能进行精确调整。下面介绍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和如何调整轴向游隙。

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的总结

常见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总结 ——减速机维护检修心得论述 昆钢板带厂镀锌彩涂车间(651206)杨林华 摘要:减速机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装置,而减速机中各轴的轴承间隙调整好坏是减速机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相互的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的增大,为保证减速能持续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要在减速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对减速机的各轴轴承间隙进行调整。本文是着重从工作实践方面来阐述减速机在实际工作中轴系间间隙的调整问题,主要是从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两种端盖形式来描述。减速机固定用的轴承端盖一般分为外装式和嵌入式两种。外装式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较好,调整轴承间隙时要打开箱盖,多用于固定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使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及加强密封性能,装拆方便,但增加了轴段长度。嵌入式端盖,由于使用调整螺栓,调整方便,可用于固定可调间隙的轴承及密封要求高的减速机上。对轴承间隙调整的方法,本文都是从实际工作经验中加以总结。 关键词: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方法总结 减速机是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装置,而减速机中各轴的轴承间隙调整好坏又是减速机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减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相互的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的增大,为保证减速能持续稳定的工作,我们就要在减速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对减速机的各轴轴承间隙进行调整。以下是我多年从事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以来,对减速机轴承间隙调整的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经验总结。 在减速机轴系固定方式一般采用轴系两端固定和轴系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两种方式。而两端固定方式一般又采用轴承端盖外装式及轴承端盖嵌入式两种。外装式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较好,调整轴承间隙时要打开箱盖,多用于固定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使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时,可用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及加强密封性能,装拆方便,但增加了轴段长度。嵌入式端盖,由于使用调整螺栓,调整方便,可用于固定可调间隙的轴承及密封要求高的减速机上。以下是对采用几种固定方式的减速机在调整轴承间隙的方法总结。 一、轴系两端固定方式:这种结构常采用端盖固定轴承外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般的齿轮减速机及轴承支承点跨距<300㎜的蜗杆减速机中应用较为常见。(一)、外装式端盖的减速机的轴承间隙调整 采用外装式端盖固定轴承外圈的减速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种方式在减速机中被广泛采用。 在2004年5月23日早班上厂矿罗茨选矿车间3#皮带输送机在运行中,值班人员发现该设备JZQ850型减速机噪声较大,振动剧烈,值班人员向车间技术员汇报,车间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停机检查。经过检修钳工拆开观察孔检查,发现减速机各级轴上的齿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齿面上接触斑点已经有胶合现象;另外在检查中发现撬动各轴都有很大的窜动,说明减速机各轴轴承间隙都很大,超出了轴承规定的间隙使用范围。据查该设备减速机已经正常运行一年多时间了,其间虽进行了正常的润滑,但是没有对设备进行过其它方面的检查。从减速机以上的现象,我分析该减速机出现噪声大,振动剧烈的情况,主要是设备各部件配合值长期没有调整,长时间

轴承游隙和精度等级

轴承游隙和精度等级 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游隙大小是出厂前就设定好的。径向内部游隙代号:以NSK为例C2 <CN <C3 <C4 <C5 CN(有的工厂称之为C0)是标准游隙,大于标准游隙的称之为大游隙,小于标准游隙的称之为小游隙。CM游隙:电机专用游隙,游隙值在CN和C3之间,范围量比较小。 不同精度的轴承可以有不同的游隙。例如:代号P63是精度代号P6和游隙代号C3组合在一起的称谓。 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疲劳寿命、振动、噪音、温升和机械运转精度等影响很大,选择轴承,既要决定轴承的结构尺寸,又要选择轴承的游隙。 旋转精度较高时,应选用较高的公差等级和较小的游隙;转速较高时,应选用较高的公差等级和较大的游隙;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精度:是指轴承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即制造时的各方面尺寸、形位及外表面光洁度的级数,轴承的精度等级主要根据轴对支撑的旋转精度要求来确定的。 轴承的精度对游隙的精确度有一定的影响,对游隙的大小没有影响。 0级:在旋转精度大于10μm的一般轴承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普通机床的变速机构、进给机构、汽车、拖拉机的变速机构,普通电机、水泵及农业机械等一般通用机械的旋转机构中。 6、5级:在旋转精度在5-10μm或转速较高的精密轴承系中,如普通车床所用轴承(前支撑用5级,后支撑用6级)较精密的仪器、仪表以及精密仪器、仪表,和精密的旋转机构。 4、2级:在旋转精度小于5μm或转速很高的超精密仪器中,例如精密坐标镗床,精密磨床的齿轮系统,精密仪器、仪表以及高速摄像机的等精密系统。

深沟球轴承轴向径向游隙速查表

深沟球轴承轴向-径向游隙的查询和计算 在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根据轴承的轴向游隙大小来判断轴承是否合格的问题,而轴承的轴向游隙在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下表是笔者资料中收集的FAG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速查表,希望能给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提供帮助。 注:上表中 d=轴承内径(mm) Ga=轴承轴向游隙(μm) Gr=轴承径向游隙(μm)

图表说明: 利用本图表可以方便利用已知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查询对应该轴承的轴向游隙。也就是说必须要知道轴承的径向游隙,轴承径向游隙可由GB/T4604‐1993查得,也可以通过下表查询。 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表 举例说明:已知轴承径向游隙查询轴向游隙 轴承6206C3的径向游隙范围从上表可以查出是在13‐28μm之间,从表中6200系列轴承对应现轴径30mm的坐标结相交点引一条垂直线向上与对应径向间隙值Gr相交,可以得到两个近似的交点,13μm位于10和15μm之间,28μm位于20和30μm之间,然后将这两个交点水平对应到相应的Ga/Gr倍率,可以得出13μm对应的倍率约为12.5,28μm对应的倍率约为8.3(如下图中虚线所示),然后就可以计算出该轴承的轴向游隙范围: Ga min=13X12.5=162.5μm Ga max=28X8.3=232.4μm 可以得出结论:该轴承的正常轴向游隙范围在162‐232μm之间. 在实际中,可以根据轴承的安装配合值来查询计算获得轴承的轴向游隙数据,以便进行轴承预紧量的调整。 如果能够熟练使用此表格,还可以根据测量所得的轴向游隙值反算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具体的方法需要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摸索。 (以上方法经笔者使用准确率在90%以上,具体能否得到权威认可有待继续验证。)

角接触球轴承-内部游隙-预载荷

角接触轴承-内部游隙-预载荷单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部游隙只有在安装后才能获得,而且取决于相对另一个轴承的调节量。该轴承在相反方向上提供轴向定位。SKF任意配对轴承以三种不同游隙和预载荷等级生产。带游隙的轴承组的等级为: –CA轴向游隙小于普通组; –CB普通级轴向游隙(普通级); –CC轴向游隙大于普通组。 带CB游隙级的轴承为标准轴承,而一些较大的轴承带G级游隙。其它可供选用的轴承游隙等级见方阵图1。带游隙的SKF任意配对轴承可结合在包括任何数量轴承的轴承组中。 带预载荷的轴承组的等级为:

–GA轻型预载荷(标准); –GB中型预载荷; –GC重型预载荷。 带GA级预载荷的轴承为标准轴承(方阵图1)。同带游隙的SKF 任意配对轴承相比,带预载荷的轴承只能以两个轴承成组配对,否则预载荷会增加。 游隙等级的数值见表1和表2。预载荷游隙等级的数值见表3。这些数值适用于背对背或面对面配对的未安装轴承组,涉及到游隙时,测量载荷为零

配对轴承的额定转速,对于配对布置的轴承,产品表中提供的标准转速大约低于单列轴承的标准转速的20%。 配对轴承的载荷承受能力产品表中给出的轴承基本额定载荷和疲 劳载荷极限值也适用于配对安装的轴承。 同单列轴承的关系如下(配对布置的轴承直接靠在一起安装时有效): :所有轴承配置中的标准轴承和背对背或面对面配对的SKF Explorer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C = 1,62 × C单列轴承 串联配置的SKF Explorer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C = 2 × C单列轴承疲劳载荷极限 P u = 2 × P u单列轴承 轴向力的确定 当施加径向载荷给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时,载荷从一条滚道传送到另一条时与轴承轴线构成一个角度,导致轴承内产生内部轴向力. 计算由两个单列轴承和/或串联布置的配对轴承组的当量载荷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各种轴承配置和载荷情况所需公式见表 4。只有在轴承之间的游隙调整到几乎等于零但也不加任何预负载 ,而轴承的情况下,这些方程式才适用。在所示配置中,轴承甲承受径向载荷F rA

滚动轴承游隙检测方法

什么是游隙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轴承游隙的选择

轴承游隙的选择 newmaker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系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轴承游隙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与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对向心轴承游隙的选择过小时,则会使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增多,接触应力减小,运转较平稳,但是,摩擦阻力会增大,温升也会提高。反之,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大,而摩擦阻力减小,温升低。因此,根据轴承使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事实上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 (1)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一般轴承安装后会使游隙值缩小; (2)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的不同,使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 (3)由于轴与外壳材料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或增大。 通常向心轴承选择最适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轴承游隙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组游隙值。基本组游隙值适用于一般工作条件,应该优先选用。对于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向心轴承不能采用基本组游隙时,可选用辅助组游隙值。如深沟球轴承的第3、4、5组游隙值,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比正常配合更紧的过盈配合或轴承内圈与外圈工作温差较大的机械部件中。在轴中心与外壳孔中心线倾斜度较大,和为了增加其承受轴向负荷能力,提高轴承极限转速,

以及降低轴承摩擦阻力等工况条件下,亦可采用第3、4、5组游隙值。对于要求旋转精密或限制轴向游动的轴,一般采用第2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轴承,必要时还给予一定的预加负荷“预紧”,以提高轴的刚性。 滚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newmaker 1 基本概念 1.轴承寿命:轴承中任一元件出现疲劳剥落扩展迹象前运转的总转数或一定转速下的工作小时数。 批量生产的元件,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性,导致轴承的寿命有很大的离散性,最长和最短的寿命可达几十倍,必须采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 2.基本额定寿命:是指90%可靠度、常用材料和加工质量、常规运转条件下的寿命,以符号L10(r)或L10h(h)表示。 3.基本额定动载荷(C):基本额定寿命为一百万转(106)时轴承所能承受的恒定载荷。即在基本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可以工作106 转而不发生点蚀失效,其可靠度为90%。基本额定动载荷大,轴承抗疲劳的承载能力相应较强。 4.基本额定静载荷(径向C0r,轴向C0a):是指轴承最大载荷滚动体与滚道接触中心处

常用轴承游隙表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152525404055557575952030304040555575759515303045456060808010025353550506565858510520353555557575100100125304545606080801001001302040406565909012012015040555575759595120120160305050808011011014514518050707095951201201501502003560601001001351351801802255580801101101401401801802304075751201201601602102102606510010013513517017022022028050959514514519019024024030080120120160160200200260260330601101101701702202202802803509013013018018023023030030038065120120180180240240310310390100140140200200260260340340430701301302002002602603403404301101601602202202902903703704708014014022022029029038038047012018018025025032032041041052090150150240240320320420420520140200200270270350350450450570100170170260260350350460460570150220220300300390390490490620110190190280280370370500500630170240240330330430430540540680120200200310310410410550550690190270270360360470470590590740130 220 220 340 340 450 450 600 600 750 210 300 300 400 400 520 520 650 650 820 315 355 355 400 24 30 200 225 225 250 250 280 280 315 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 单位:um 圆锥孔轴承径向游隙 圆柱孔轴承径向游隙 轴承公称内径 d (mm) 超过 至 30 40 40 50 50 65 80 100 65 80 100 120 120 140 140 160 160 180 180 200 C2C0 C3 C4 C5 C2 C0 C3 C4 C5

轴承游隙选择及理论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选择及理论游隙标准 1、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见表。 2、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 轴承达到最理想的寿命,必须有合适的游隙,游隙值=设计游隙(出厂游隙)-内圈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外圈因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加上或减去因温差产 生的游隙减少量或增加量。 具体游隙选择,请详见设备安装技术标准。 3、游隙代号 径向内部游隙代号有一下几种: C0:标准游隙代号,此代号一般在轴承型号中省略不做标记。 C2:比标准游隙略小的游隙。 C3:比标准游隙略大的游隙。 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 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4、常用轴承径向游隙标准 见下表:1、2

轴承游隙如何调整.(DOC)

轴承游隙如何调整 (更多最新招聘信息,尽在一览轴承英才网) 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轴承游隙标准是没有国家规定的要看使用情况:还是蛮复杂的问题,简述如下: A、游隙的选择原则: 1、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B、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轴承游隙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轴承工作游隙的注意事项--调整调心滚子篇

轴承工作游隙的注意事项--调整调心滚子篇.txt 轴承工作游隙的注意事项--调整调心滚子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7-15 08:49:05 点击量:846 来源: 轴承工作油隙的重要性及工作油隙不合适的危害 问题:1、轴承工作游隙的重要性是什么;2.、轴承的工作游隙不合适时有哪些危害; 针对工厂联合减速机在修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有关调心滚子轴承工作游隙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调整游隙时的注意事项。 联合减速机是轧钢主要机械设备,调心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直接影响减速机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正确选用调心滚子轴承的自然游隙,正确调整调心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 轴承工作游隙的重要性 工作游隙是滚动轴承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轴承应用中的重要参数。在实际使用中,轴承的工作游隙将影响到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和寿命。尤其在高速运转的联合减速机中,一旦轴承的工作游隙调整的不合适,将使得齿轮运行不稳定、产生振动,破坏齿轮的啮合效果,加剧齿轮的疲劳程度。甚至当轴承外圈转动时,致使衬瓦磨损,齿轮中心距、齿轮侧隙的增减,导致轮齿折断。 轴承的工作游隙不合适的危害 1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 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将增大轴承的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大量的热,容易导致轴承发热损坏。这是因为,当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时,将导致轴承的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润滑不良,因干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磨损、胶结、轴承内外圈胀裂等现象,直至轴承损坏。 2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 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主要由轴承的自然游隙选用过大、轴承的压紧力不够引起。在高速运转的联合减速机中,当轴承的自然游隙较大时,决定了其工作游隙也相对较大,这将造成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当轴承的自然游隙选用合理时,如果轴承所承受的轴承座给它的压紧力矩小于轴承运转的摩擦力矩时,就会出现轴承外圈转动的现象,从而磨损轴承座里的衬瓦,降低齿轮的啮合精度,产生振动。当衬瓦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齿轮中心距、齿轮侧隙的增减及齿轮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导致轮齿折断,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如何选用轴承的自然游隙 问题:1、轴承自然油隙的选用原则是什么?2、选用轴承自然油隙考虑的因素有那些? 轴承自然游隙的选用原则 由于过盈配合和温度的影响,轴承的工作游隙小于自然游隙。基本径向游隙组适合于一般的运转条件,常规温度及常用的过盈配合,即对滚子轴承不得超过k5、m5(轴)和K(6座孔)。当采用较紧配合时,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对于滚子轴承,可保持少量的工作游隙。在要求支承刚性良好的部件中,轴承应有一定的预紧。 选用轴承自然游隙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轴承与齿轮轴、轴承座相互配合,因此应当考虑轴承与齿轮轴、轴承座的配合。同时要考虑工作温度、负荷引起原始间隙的变化来选择轴承的游隙组别。假设轴 承与轴的过盈量为y1,在工作条件下保证轴承外圈不转的过盈量为y2,轴承在工作条件下的过盈量为y3,则轴承的自然游隙y应满足以下条件:y≥y1+y2+y3其中,过盈量引起的径向游隙缩减量的估算方法,可由FAG提供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调整游隙时的注意事项 问题:1、调整油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2、影响油隙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轴承的自然游隙是否合适 因为轴承游隙组有:2组、0组、3组、4组、5组共5种游隙组,而每种游隙组的大小不一样。对于特定的齿轮轴和轴承座,与它相匹配的轴承(游隙组)是特定的。因此如果轴承的自然游隙过小时,将导致工作游隙不好调整。当轴承不为同一组号,则自然游隙大小不一,同样不利于工作游隙的调整。因此,在每次装配前,应检查轴承的自然游隙是否合适。 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北方地区,当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在修理减速机时,因轴承油膜受冷冻结,容易造成检测得到的轴承的工作油隙较小的错觉,如果把实测的轴承工作游隙调整到既定标准时,无形中加大了轴承的工作游隙。因此我们在调整轴承的工作游隙时,通常以测得的工作游隙小于轴承的工作游隙标准10~20!m,并长时间跑合看轴承是否发热。如果轴承不发热,则说明满足技术要求,如果轴承发热则重新调整。 衬瓦、齿轮装配的影响 当衬瓦磨损时,势必改变两齿轮轴的平行度,从而改变齿轮的啮合效果,导致重心的偏移。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齿轮轴两侧的轴承受力不均,导致轴承的游隙不均匀对称,从而影响轴承游隙的调整。此时,可以通过修磨衬瓦或更换衬瓦来达到预期目的。当齿轮装配不良,引起齿轮啮合不良时,可引起齿轮轴两侧的轴承受力不均,直接导致轴承的游隙不均匀对称,从而影响轴承游隙的调整。因此,我们通常把齿轮装配到箱体里后,空转3~5min,再对其进行调整。 4联接螺栓紧固方法的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先把同一轴承座一边的螺栓紧固后再紧固另一边的螺栓,势必使轴承游隙两边差别较大,从而引起减速机在运转过程中振动较大,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紧固螺栓时,必须两边同时预紧后再紧固,方可得到理想的轴承的工作游隙。 第 1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