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北白象镇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1日

地点:办公室

2018学年10月11日三年级备课组所有成员集中在启智楼三楼办公室,展开了第6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针对于课堂教学的简约和有效化,而展开的全员赛课动员。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内容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创建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倪万富:我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

姚莹莹:以前我总是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

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郑晓洁:我想说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力求简要到位: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指导的内容要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倪万富:你们的想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也为我们如何纠正孩子们作出的错误的高。如今我们学校也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简约教学并不拒绝电脑等多媒体的介入,但使用任何媒体都应该从实用和实效出发,有时传统媒体的作用恰恰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

郑晓洁:“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练深刻:问题语言要导向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说白了,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

小结:听了大家的讨论,我们感到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研活动。希望大家能将这次活动的心得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数学课堂教学从简约开始

数学课堂教学从简约开始 一、简约是一种理念,建立简简单单的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的简单意味着从方法到语言,简单的,从目标到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是干净和简单。通过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建立简单高效的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课堂语言要简单直接 教师在进行简约化教学时,要对简单教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课堂教学的简单化,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简单化。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同数学一样简单直接,准确规范,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清楚准确的感觉。 2.教学方法要简单高效 部分“优质课”过于纯粹显示“观赏价值”而失去了真正的教学意义,不为学生而教学,而是为了展示教学方法而教学。老师教的内容不深入分析,只适用于一些小说,这种“生动”的教学模式,以使用新的教学模式获得自满。相反,许多老师,上课不做刻意的安排,仅用一支粉笔而没有丰富多彩的课件,嘴就让学生着迷,他们无疑具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反而能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怎样实行简约、高效的数学教学 1.目标指向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基本能力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样的目标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目标或显性目标,二是长远目标或隐性目标。 2.怎样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准确控制可能影响教学的一切要素,包括教材的驾驭、教法的选择、素材的运用、活动的组织、媒体的使用等,甚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无形的师生关系、学习的情绪调控等隐性资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教学环节的控制能做到简单、高效,以简驭繁,以少胜多。 3.结果如何 “清晰、简洁、流畅、丰富、深刻”是对简约化数学课堂的形象描述。数学课堂上表现出的是“清晰”“简洁”“流畅”,是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的外在特征,其价值追求与数学课堂的内在表现是“丰富”和“深刻”的。简约而不简单,积累来自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教学思想的深刻理解,才能化繁为简,不为形式所束缚。 数学课堂教学化繁就简,于简单之处见深刻,于平常之处见不凡,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建构在对教材正确、充分的理解和驾驭上的,立足教材内涵上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而

小学数学简约教学_小学数学课堂之“简约”五步曲

小学数学简约教学_小学数学课堂之“简约”五步曲 新课程改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们不难感觉到如今教学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繁琐化“技术主义”误区:教师津津乐道于教学过程的精雕细刻、完美无暇,课堂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密密严严,连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动作都被精确设定,这样的教学表面看很完整,实际上成了老师表演、出彩的舞台,教师满足于做一个“工笔画师”,拘小节而失大气,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彻底发挥。课堂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依然很难找到原汁原味的学科特有的“数学味”,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走向深刻,很难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违背学生全面发展及新课程实施改革的初衷。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数学,扎扎实实促发展”。一、简明教学目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数学教学时的重要资源,让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因此当我们走进鲜活的课堂时,就要重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流程,那样才不会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无效或者低效的现象,使数学课堂变得苍白无力。如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原来的课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但在进了课堂后,发现学生对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操作得相当熟练了,连最差的学生都会用。面对这个实际情况,根据新找的学生学习起点,教师要马上重设课时目标: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感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案例分析: [案例1] 利用平面图形知识,为自己家设计某样东西(如窗台、台布等),也可以为学校设计花坛,给学生具体的一块正方形地,要求种花面积是花坛的一半,怎样设计?若给出几种草的价格,总费用为一千元,又怎样设计? 分析: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们自己的设计和计算,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案例2]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 分析: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体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现象中去找数学,当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的着,听的到,使本复杂枯燥的问题得以生活化,学生的探索欲望高涨,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到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 [案例3] 初二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济? 分析: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案例4] 2008年,某人由于要做一桩生意需要12000元钱,就向邻居借,时间半年,月利率为0.045,请问半年后这个人要归还多少钱?分析: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既概念。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内容生动形象,才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那么只有把数学融入生活,这一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案例5] (结合图片)阳光下,一条旗杆AB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BC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度呢? 分析:这样的一个平面图让学生觉得很抽象,所以我带领学生拿着三角尺等工具来到操场上,分别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测量旗杆和地面所形成的角度,每个学生测量之后都在地面上画出一条线,最终呈现出上图所示,紧接着问学生: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在这个过程中,旗杆所在思维直线与影子所在的直线位置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学生通

数学课堂语言的精炼和简约

数学课堂语言的精炼和简约

数学课堂语言的精炼和简约 语言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组织教学活动的工具。斯托利亚尔在《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的合逻辑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意思是说“这里是重点千万别错过”。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解开学生的万千心结;有条有理和层次分明的语言,能消除学生的重重疑惑。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总之,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本文拟就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要准确无误,不违反科学性。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彻的正确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有人认为自然数既然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那么“奇数或偶数的个数当然都比自然数的个数少”、“奇数和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一半”。其实,这两句话都违反了科学性,因而都是错误的。因为,在有限的情况下成立的结论,在无限的情况下不一定成立。自然数、奇数、偶数都有无限多个,因而,不存在谁多谁少的问题,也不存在谁是谁的一半的问题。

追寻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许卫兵)

追寻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许卫兵 一、缘起 1、日常教学研究的困惑。 教学时间紧蹙,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显得不够用,到最后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 教学内容繁杂,大容量,快节奏,马不停蹄却又零乱无序,漫不经心却又失却章法; 教学结构散乱,各环节教学的重点不清晰,目标不明晰,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 教学调控不力,缺乏深度,缺乏灵动,缺乏艺术性; 教学效果低效,饱满、臃肿中显现出肤浅、低效,教者得辛苦,学者学得疲惫; …… 2、有效教学、效益课堂的不懈追求。 二、归因 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容量较大,比如“年、月、日”、“分数的意义”、“认识人民币”、“用字母表示数”等概念教学的起始课,知识点多,教材内容饱满,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任务,自然轻松不起来。 二、教者的课堂组织拖沓松散,运行节奏不够明快,环节设计过于充足,简言之,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合理控制不够。 二者归结到一点: 教师如何实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实现“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寻解 何为“简约”?《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简略”、“节俭”。虽说仅见两种解释,但“简约”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却运用广泛,意蕴丰富。白石老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情趣盎然的虾戏图,画家谓之“简约艺术”;殿堂居室四壁淡雅,清水木器,偶见小巧玲珑的壁画点缀其间,朴素大方,美妙叫绝,房客谓之“简约装饰”;小龙女一身白衣素裹,端庄高洁,傲然独立,作家谓之“简约时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清淡但精神丰满,深居简出但气度非凡,隐士谓之“简约生活”;人生之旅蔑视功名,拒绝利禄,豁达开朗,自由沉稳,智者谓之“简约人生”;除此之外,“简约”还可以是一类风格,一种气质,一份内涵,一种境界……。 剥茧抽丝,提取精华,综合各种运用,我们捕捉到了“简约”的核心内涵,那就是:“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寓丰富于简单之中。“简约”给人的是一种明了、凝练的感觉,在去繁就简的同时,却保留了事物本身经典的部分。 四、建构 基点: 我们追寻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并不是彻底否定原有的教学而另起炉灶,并不是脱离教学的一般原理而重新建构。恰恰相反,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完全应该凭借已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为指导,对上述类型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人们研究和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利用它服务生活,帮我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既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策略;教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概述及重要意义分析 所谓的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指的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给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就其重要教学意义而言,首先,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个性发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势可以有效的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以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产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为以后社会实践垫底一定的基础。其次,还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生活化的开展能够促使数学教师能够从关注书本的片面角度走出来,更加的关心社会生活实践,能够更有效的对教材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切实的实现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最后,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可以将教育生活化更好的付诸于实践,这更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明白学有所用道理。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教学实践证明,全面而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全员赛课 ——北白象镇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1日 地点:办公室 2018学年10月11日三年级备课组所有成员集中在启智楼三楼办公室,展开了第6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针对于课堂教学的简约和有效化,而展开的全员赛课动员。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内容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创建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倪万富:我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 姚莹莹:以前我总是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

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郑晓洁:我想说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力求简要到位: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指导的内容要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倪万富:你们的想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也为我们如何纠正孩子们作出的错误的高。如今我们学校也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简约教学并不拒绝电脑等多媒体的介入,但使用任何媒体都应该从实用和实效出发,有时传统媒体的作用恰恰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 郑晓洁:“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练深刻:问题语言要导向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说白了,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 小结:听了大家的讨论,我们感到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研活动。希望大家能将这次活动的心得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总结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有力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真正实现了将数学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科研之路。经过一个学年的亲身体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2、“生活教育”理论

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容 1、研究的目标 ⑴、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⑵、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蒙洪才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蒙洪才 发表时间:2012-09-29T14:15:38.920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蒙洪才 [导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八一实验学校蒙洪才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人教版第四册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例3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学期开始了,小芳准备添一些学习用品,带了50元来到商店,请你们帮助小芳出一出金点子,要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 学生甲:我买一盒水彩笔和一块磁性画板,再买一本笔记本8元。 18+24=42(元); 42+8=50(元) 学生乙:我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转笔刀。 30+17=47(元) 50-47=3(元) 学生丙:我买一个文具盒、一盒水彩笔、一本笔记本。 12+18+8=38(元) 50-38=12(元) 学生丁:我先买一支自动铅笔、一个文具盒。再买一本笔记本、一盒水彩笔。 2+12=14(元) 8+18=26(元) 50-14-26=10(元) ……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相互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二、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法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

立意: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界定 所谓“简约”,《辞源》上的解释就是“简易”“简单”。但从其广泛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在去繁就简中又极其完美地保留了事物本身的经典内核。同样,我们所倡导的简约教学也不是简单、简易的教学,它是指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丰富、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 ◆追问: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辨析 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看,实施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学科本身的需要。数学本就是倡导简约的:数学的公式定理讲究简明,问题解决的思路讲究简单,数学的语言讲究简洁……虽然当前很多学科都在谈“简约”,但是“简约”无疑更贴近数学学科的本质,与数学有着先天的“姻缘”。 从课程改革的进程来分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逐渐走出“蜜月期”,步入“反思期”,面对“声光电”闪烁的数学课堂,综合得像个“大杂烩”的数学课堂……很多有识之士都大声疾呼: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追寻简约无疑是课改之后课堂教学反思调整的积极举措。此外,当下基础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减负增效”,“简约教学”无疑是通向“有效”的一条捷径,它所追求的就是最大可能地走出“形式化”的误区,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和儿童数学学习的最优化。 总之,“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既表达了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又是课改之后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调整的积极举措,更是基于“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探索: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特征 (一)目标——简洁明了 不少人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其实,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案例:教学“年、月、日”时,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以了解每个月的天数为载体,通过手势演示等方式,达到识记每月天数的目标。 2.以计算全年的天数为载体,通过自主尝试、全班交流的方式,达到算法多样化基础上的合理优化的目标。 3.以大月、小月、平月的区分为载体,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的方式,达到渗透分类思想的目标。 4.以理解二月份的特殊性为载体,通过自然常识、历史资料介绍的方式,达到传播数学文化的目标。 既关注了目标的全面性又关注了目标的达成性,尝试用“以()为载体,通过()方式,达到()目标”的形式来撰写教学目标,使每一条目标都实在、具体、明晰,利教、利学、利评。 (二)环节——简化自然 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娓娓道来。案例: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1.复习铺垫(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引入加减法)—— 2.探索加法(研究加法的算法、算理)—— 3.自学减法(迁移加法的学习思路,自己学习减法)—— 4.解决问题(综合应用,适度开放,延伸至连加、连减)—— 5.反思小结(关注体验,反思学法) 设计这样五步的教学流程,使得整个的教学思路简洁明朗,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精当明晰。 (三)指导——简要到位 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力求简要到位: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指导的内容要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案例: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当三角形斜着放的时候,作这条底边上的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如图1)。 (图1)(图2) 这是学生学习中最常见的错误,原因是生活中人们讲“楼房有多高”“身高是多少”的“高”往往都是以地平线为参照,垂直于地面。而数学上所讲的“三角形的高”,是垂直于指定的边的(也就是底),是以底边为参照的(如图2)。“数学里的高”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高”!当我给孩子们对这两种意义的“高”进行辨析后,他们画三角形高的时候就很少出错了,这样的指导才点在问题的“要害处”。 (四)媒体——简单实用

[数学教学,初中,策略]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通过数学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造就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联系实际,避免纸上谈兵,要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再通过生活实践有效弥补三尺讲台的不足。 一、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诚如华罗庚所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的确,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扎根于生活土壤,紧接地气,尽可能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数学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珍惜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数学是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生活的提炼,以及实践中对生活的超越。我们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是简单地理解成情境的变化和内容的置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1.加强数学教学实践性,构建和谐氛围 许多教师都希望能够“把每一个学生教好,让学生多学一些知识,”这种出发点和初衷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有些教师往往是恨铁不成钢,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因材施教,而是填鸭式教学或是题海战,学生疲于奔波,不仅事与愿违,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能力都会受到极大地影响。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教学内容不再面目可憎,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为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当然在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没有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而是真诚地俯下身子,耐心地倾听学生,真正地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到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2.选择生活实用化材料,凸显学科特色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剥离数学的枯燥无味。一是通过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正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一定生活经验,借助“温度”理解抽象的负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工作总结 张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有力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真正实现了将数学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科研之路。经过一个学年的亲身体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生活教育”理论 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⑴、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 ⑵、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 ⑶、初步建立数学生活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6-04-14T16:29:22.5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作者:滕雷杰 [导读] 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滕雷杰山东省莱西姜山镇泰光中学26660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提炼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规律的方法。若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的英文字母有多少个?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字母,如扑克牌、小说中的人物、地点的代号(A点、H城市)等。教师接着引导,除了可以代替人、城市、地点,还可以表示数(像扑克牌中的J、Q、K分别表示11、12、13)。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字母表示的数。这样的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关于字母的经验上引出“用字母表示的数”,降低了难度,加深了理解。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 1.导入的生活化。成功的一节课离不开良好的情境引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学习每节新知识时,从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明白,并引起一种想知道究竟的渴望,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学习有兴趣,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 2.教法选择的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练习的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轴对称”学完之后,结合课本图片中优美的剪纸图案,我们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设计一款剪纸,要求有一定意义,可以向家长请教,但必须自己动手,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剪纸的含义。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很动脑筋,有的查找资料,有的向老人请教,然后研究所剪花型,动手剪、刻,忙得不亦乐乎。来到学校后,我们又组织了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班与班之间的评比,并挑选有代表性的给予奖励。通过这个题目,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一举两得。 三、教学运用生活化 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且可绽放绚丽的创造之花,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们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的? 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可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如学习“正方形的认识”后设计如下情境:这是一块打碎成两块的正方形玻璃,要照原样配一块该怎么办?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应带哪块玻璃?还是两块都带去?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完成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

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2-11-29T15:57:31.89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路军校[导读] 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河北省沙河市十里亭学区中高学校路军校【摘要】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 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1.1创设生活画面情境。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在一年级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可这样设计:“今天大家是刚来学校的,大家互不认识,你知道我们班的每组各有几个同学吗?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吗?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吗?全校又共有多少人吗?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暂时还不知道,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从中了解到会计算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有信心学好它吗?” 1.2创设生活体验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却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一元钱的价值及应用价值,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 2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2.1运用生活化语言教学。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2.2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的数学游戏,引领学生数数字,增添学习的趣味,达到相得益彰。 3 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3.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3.2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包含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使学生感受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让学生真正由“读书虫”向社会实用型人才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 3.3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能力。如,学习了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后,学生学会量窗户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而后再导入生活,引导学生实际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米布。这就应考虑到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用两幅窗帘面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 总之,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