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楼盘销售的十大因素

影响楼盘销售的十大因素

影响楼盘销售的十大因素
影响楼盘销售的十大因素

影响楼盘销售的十大因素

正象其它商品一样,楼盘销售同样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市场以致政策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分析并把握诸方面因素对售楼的影响,对于发展商在营销策划上的准确定位、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观楼市,影响楼盘销售综合起来不外乎以下十个因素:

1、环境因素。楼盘销售的环境因素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地区大工业环境,即楼盘所处城市区域的整体环境。其主要体现在城市所拥有的文明化程度上。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建设程度以及生活服务水准等。另一类则是指楼盘以外的小环境,包括小区的人文、自然背景、各类配套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周边交通状况等。从普遍的心理定势来看,大环境的优劣决定了人们择业、定居的趋向,而优良的区域环境能为房地产提供潜在的消费群体。而楼盘的小区环境则以其质素的高低影响到人们的购房选择。因此,营造一个高质素的小区环境是发展同在楼盘策划前期就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2、消费个性因素。消费个性集中体现在消费心态的不同。由于消费者的民族、经济、文化、职业、区域、年龄等的不同,会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个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从整体上看,一般存在三种不同的消费观:一是超前消费观。这是欧美国家极为普遍。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透支消费或预支消费。目前接受这一消费观的深圳人逐步增多。二是即时消费,俗称吃了用了,将全部收入用于消费,即无存款也无外债。三是保守消费,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只有小部分用于消费。

3、区域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居民家庭收入的高低,同时还左右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态势。无疑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及楼盘的销售志到催化剂的作用。目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房地产热销正是由于经济因素刺激了人们置房消费的欲望。

4、物业管理因素。小区内的物业管理所能提供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亦是影响消费者的购房选择。好的物业管理不仅仅是能为业主提供安全、方便、齐全的物质设施,更重要的是能给业主营造独具特色的高质的生活情调和健康的文化氛围。

5、WTO因素。这是一个影响楼盘销售的新因素。随着WTO的日益临近,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密切。WTO对房地产销售的影响是多元化的,比如随着关税的降低,各种建材将大幅下调,进而影响到楼价的下调;国外银行的进入将促使国内银行加快内部改革步伐,对楼盘按揭将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等。

6、发展商信誉因素。发展商在诸如楼盘质量、面积、价格、交房期限以及对付款方式和额度等方面的承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楼盘的信任度。万科等成功地产商开发的楼盘之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并长期保持旺销的业绩,与其至高无上的信誉是分不开的。

7、付款方式因素。付款方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投资风险和短期经济承受能力。因此,确定一次性付款还是按揭付款对消费者的购房取向影响较大。而其中按揭方式又有期限长短、额度大小之分。很多发展商采取灵活多变的按揭付款的促销方式均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8、促俏因素。随着房地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商之间的促销手段花样翻新,由原来的房产交易会、展销会、免费看楼、购房入户等发展到购房送装修、送家私电器、让利折扣等新的更刺激的促销手段。促销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极大地诱发了消费者的购房欲望。

9、楼盘质量因素。这是消费者最为关切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楼盘销售从理论变为现实。楼盘质量主要包括以下要素:是否烂尾、是否按期交房、面积是否相符、工程质量是否过关以及楼盘的户型、风格等。其中任何一项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房倾向。

10、政策因素。这是政府行为对房产业积极干预的结果和体现,也是影响住房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政府取消福利分房、出台有关促进消费的政策以及制定保护置房业主利益的法律法规等,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导、鼓励和促进消费者的居家消费。上述十大因素中既有企业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内部自身的因素。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应在正确分析、把握外部因素基

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利用自身优势,精心策划,准确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5 % ,但二元经济结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村人口占了中国总人口的70 %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不发达,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势必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障碍。正确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增长是核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应用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增长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9.5% on average, but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ring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is still outstand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70% of China's population is much,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 growth slow is bound to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e "SAN nong" issue is China's economy out of trouble, the key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Among them,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is the core, also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the appropriate to the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status quo of farmers' income were analyzed,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and on this basis on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revenue growthInfluencing factorsEconometric model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

---------------------------------------------------------------最新资料推荐------------------------------------------------------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 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首先定义幸福感(Happiness) , 本文中所讨论的幸福感是研究主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主观心理对于客观外在条件的反应。 1.公式首先提出本文将论证的幸福感公式即: H=F(W,D,P,K,G) 其简单近似形式为 H=WD/PK 即简单幸福感指数=(财富总量能力) /(人口认知水平)其中 H: Happiness 幸福感指数; W: Wealth 财富总量; P: Population 人口; D: Distance 能力; K: Knowledge 认知水平。 并且设定 H 大于忍耐临界值 S 时,主体行为趋向于保持并发展现有状况,反之则趋向于改变现有状况,剧烈程度均与H和S的差成正比。 2.变量解释2 .1 W: Wealth 财富总量; P: Population 人口这里所说的财富总量并不仅仅指物质财富,而是包括了精神财富在内的财富总和,公式中的 W 指研究的系统中一切物质与精神的价值总和,,其中物质财富占主要地位。 P 即所研究系统内占有财富的个体数。 将 W/P 为对象进行考虑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人均财富占有量,幸福感与人均财富占有量为正相关。 例一: 《马关条约》中的相关条约对中国与日本的影响《马关条约》 1 / 14

中有如下内容: 1.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2.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3.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对于清政府,其当时的年财政收入,不足九千万两。 为了偿付相当于年收入 3 倍的赔款,一是加紧搜刮人民外,二则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大幅度降低,这使当时中国社会的幸福感剧降,直接导致社会动荡以及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敌视从而爆发反帝反封建斗争。 (HSH<<S,幸福感降低至远低于忍耐临界值,趋向于激烈的改变)对于日本,这笔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的巨额赔款,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剧增,日本最大的受益者即资产阶级幸福感迅速增加,进一步促使其发展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HSHS 幸福感上升,趋向于进一步巩固发展现有状态)例二: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 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 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 同年 12 月 16 日,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 联系幸福感公式我们发现,由于北美殖民地向英国财富的转移量越来越大,殖民地地区人民幸福感降低,而《茶叶法》的通过最终令幸福感指数降低于忍耐临界值之下(HSHS)群众行为趋向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任志洪1,叶一舵2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涉及个体的主、客观因素,在遗传、文化、家庭环境、经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人格、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着测量工具不一致、因果关系模糊及测量中存在着的社会赞许性、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难以形成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来的相关研究中,在研究对象上应更多关注特殊群体;在研究技术上应充分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在研究方法上则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元分析和数据追踪技术。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4-0152-07  收稿日期:2005-11-28  作者简介:任志洪(1982—  ),男,福建惠安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叶一舵(1963—  ),男,福建永泰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 ,简称 SWB )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1]。早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消极心态和病理心态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逐渐开始盛行。研究幸福感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观点研究快乐的SWB 与基于现实论哲学观点研究人类潜能的心理幸福感(PWB ),前者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幸福就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后者强调人的精神快乐和理性能力,认为人的幸福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实现。西方对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研究的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理论深化阶段。而国内关于SWB 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尚处于起始和探索阶段,对实证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关于SWB 的影响因素研究大部分只针对个别的因素,而没有进行系统的考量,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资料,重点考察个体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各方面对SWB 的影响作用,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一)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关于遗传因素对SWB 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来证实遗传因素影响的存在。如美国心理学家里肯博士认为,80%的人在出世时就有了基本定型的“幸福水平”。Braungan 等[2]运用收养和双生子研究发现,1岁左右婴儿积极情感具有遗传特性。明尼苏达大学Tellegen 等[3]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SWB 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也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虽然影响着SWB 的各个方面,但气质的差异导致个人体验SWB 的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个人所体验到的SWB 是随着时间和情境而变化的。从上面国外学者的研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幸福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同时对SWB 水平产生影响,而外界环境中的各因素又通过个性影响SWB 。 (二)文化因素 对文化与SWB 关系的考察是诸多跨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目前,对文化最重要也是最 2006年第4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4,2006 (总第139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G eneral ,No 1139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课号:课程名称:期货理论与实务阅卷教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棉花期货影响价格因素分析 1、棉花商品概述 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适。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 。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 1.1棉花的属性 棉花的生长特性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温度、光照、水肥条件等,就象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不断地长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具有无限生长性和较强的再生能力。在棉花的一生中,温度对它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形成影响很大。除温度外,棉花对光照非常敏感,比较耐干旱,怕水涝。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 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 ,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 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1.2棉纤维品质构成 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棉纤维以纤维素为主,占干重的 93%-95%,其余为纤维的伴生物。由于棉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经济性状, 使之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一、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课题 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国内总产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和化肥施用量、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二、郑重申明 用于此项研究的相关数据是从国研网、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可靠网站获得,数据具有权威信。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步骤) 1、引言 2、理论假说 3、样本数据 4、建立模型 5、图形展示 6、模型分析 7、检验假设 8、结论及政策建议 四、引言 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它事关国家粮食的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下,农民增收将从本质上减小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理论假说 1、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增加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将下降,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而引起的。 2、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2000 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 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 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农民收入呈负相关。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当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越多,即在化肥的边际效益还大于其边际成本时,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则农业收入越多。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六、样本数据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1)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摘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所感受到的幸福感是一样的,而影响个人主观幸 福感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通过对个人幸福感的理解,列举了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 进行适当分析。 关键词:幸福感,家庭,社会,个人。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对它的理解,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人们也乐此不彼的为了幸福而奋斗,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虽然这种积极 的情绪体验从人类诞生就随之出现,人类也无数次的体验过;但我们却一直没有给它一个明 确的定义,直到最近几十年幸福感一词才被提出并广泛传播。一般而言,所谓幸福感,就是 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 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 那么影响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经济因素。幸福的产生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吃饱穿暖是我们基本生活 需求,没有温饱,何谈幸福。只有当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在饭后茶余之际,幸福才会被提起,幸福感才会成为人们谈论的新话题。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国内总产 值与幸福感的水平之间具有高相关,即幸福感的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科学家们猜 想一方面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物质经济的提高可能会带动其他领域的满足感的提升,从而促使幸福感的提升。但我认为幸福感 和经济不应是这样单纯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举个例子,目前中国很多人经济上很富裕,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个人的财富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并不会随着财富的积累而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我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经济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对幸福感的影响 几乎为零,与此同时,金钱的积累使我们更加怀念其他的非物质,比如亲情,爱情等。也就是说,这时经济因素对幸福感影响已经转化为非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了。 其次还有健康因素,古希腊认为:“健康与才智,为人生两大幸福。”因为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衍生出健康、健全的思想,才能让自己去做喜欢的事,才能提升幸福感,疾病通常与不愉快或痛苦相联系,所以,疾病可以直接增加消极情绪。 其次还有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譬如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其 实反映的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当各种社会关系很和谐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家庭或者同事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我们对于生活,对于自己 的满意度就会大幅度提升,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增加个人幸福感。 最后个人的目标、理想等因素对幸福感也是存在很大影响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 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当人们趋近并达到目标则产生快乐,反之,目标偏离或失败则导致痛苦。幸福感反映出目标理想的实现程度,涉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生活中目标和理想给予人们奋斗的动力,使人感到充实快乐;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能 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成功的体验会 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感。而要实现人生的目标,达到至善,就必须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再苦再难再险,也应该是 幸福的。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呢?其实很简单,学会知足,幸福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只要 你感觉生活得有滋有味、有种快乐的心情,无疑便处在幸福之中。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 有人感受到幸福,有人却体会不到幸福,也许是“心”有问题。学会知足,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幸福自然会

影响期货价格八大因素

股指期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却是资本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对冲股市系统风险、发现价格的金融工具。对于对股指期货加以研究分析,找出影响股指期货波动的主要因素,给我们的投资提供参考。 股指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还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经过我们研究,下面几点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1.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会呈正相关的关系,良性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通常伴随着不断攀升的股票指数趋势,通俗的说法,就是牛市,反之,萧条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就是熊市。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股票价格指数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跌。通常资本市场的反映提前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实质上是一种对股票指数未来的一种预期,而指数反映了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据,如GDP 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都会影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会直接影响股票指数的价格,会对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除此之

外,很多宏观变量,如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即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理论上GDP 增长与股票指数的涨跌,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26年中,这种关联的表现并不明显。国际上看美国的市场,历史悠久,可以当做一个美国的经济风向标。(2)就业状况 充分就业,是人尽其才的标志,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就业状况良好象征经济景气活络, 对股市利多;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成长缓慢或走下坡路, 对股指有负面的影响。 (3)通胀水平 物价的健康上升对生产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减少存款,转向投资股票。物价通常和政府支出关联,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货币流量的不断增大而导致股票上升。如果物价上升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而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是,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另外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选择

摘要:“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因此,研究农业结构、农民就业、农民素质、农民负担、体制因素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九五”时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在社会消费品的购买份额中却不足40%。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1998年开始,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费用开支连续下降,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增长乏力。生产投入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一、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结构 1、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非农业收入的增长,而来自于农业的收入绝对额已持续减少。2000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为784元,比上年减少98元,下降11.2%。种植业收入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粮食减产和价格下降,全年农民出售粮食平均价格比上年下降了15%。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快增长,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则相对滞后。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民手中的低质量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收入增长趋缓。从消费者角度看,城镇居民(尤其是高收入阶层)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和个性化农产品却严重供给不足,生产者收入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都无法实现。 3、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国内有些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而质量却比较低。 (二)农民就业 1、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合乎逻辑地放慢。由于增长速度的放慢,就业增长也随之下降。加上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2、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虽在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但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导致农民的生产行为常常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转产慢,受洪涝、干旱、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农民又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常使得农产品需求反差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反过来又导致市场行为扭曲。 (四)农民负担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实行占有全部工农业劳动者剩余价值,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高积累分配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实行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对城市进行补贴的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改革了高积累的分配政策和制度,使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城乡居民倾斜。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已经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五)体制因素 1、财政体制

企业员工幸福感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企业员工幸福感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摘要:员工幸福感指的是个人在工作当中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自我的主观感受,是企业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文章分析了企业员工幸福感的现状,提高员工幸福感的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因素及一点展望。 关键词:员工幸福感;重要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2-2 1 概述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人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企业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资源,企业在发展中要培养人、塑造人,使员工在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工作,最终得到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员工幸福感是近年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员工幸福感受到自身、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员工幸福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措施,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2 员工幸福感的现状 一家咨询公司针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国内的许多企业中,有45%的企业员工面临着压力,

企业中有25%的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活力,有9%的员工非常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有3%的企业员工存在比较高的精神抑郁 方面的倾向。上面的调查可以说明,在中国企业员工存在缺失幸福感的问题,反映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3 员工幸福感的重要性 从短期来看,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可能增加企业投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其实就是在为组织的高绩效买单。同时,建设和谐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提升员工幸福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 3.1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幸福感不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是一个快乐的企业是有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取决于企业内在的软实力,也就是所说的员工幸福感。有效的幸福感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得到有效的用户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2 有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获取利润与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目标,员工与企业的目标之间有时候存在差异,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可以使两个目标趋于一致。可见,员工的幸福感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期货价格八大因素

股指期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却是资本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对冲股 市系统风险、发现价格的金融工具。对于对股指期货加以研究分析,找出影响股指期货波动的主要因素,给我们的投资提供参考。股指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经过我们研究,下面几点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1. 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与通常股票价格指数会呈正相关的关系,良性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伴随着不断攀升的股票指数趋势,通俗的说法,就是牛市,反之,萧条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就是熊市。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股票价格指数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跌。通常资本市场的反映提前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实质上是一种对股票指数未来的一种预期,而指数反映了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都会影据,如GDP

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会直接影响 股票指数的价格,会对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除此之外,很多宏观变量,如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GDP )国内生产总值1(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按市场价格计GDP 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即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增长与股票指数的涨跌,具有正GDP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理论上年中,这种关联的表现并26相关关系。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不明显。国际上看美国的市场,历史悠久,可以当做一个美国的经济风向标。(2)就业状况充分就业,是人尽其才的标志,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就业状况良好象征经济景气活络,对股指对股市利多;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成长缓慢或走下坡路, 有负面的影响。3()通胀水平物价的健康上升对生产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减少存款,转向投资股票。物价通常和政府支出关联,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

主观幸福感及影响你感觉的因素

主观幸福感及影响你感觉的因素 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幸福的概念涵盖面极广,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 主观幸福感(SWB)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SWB 具有如下特点: 1主观性。它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的标准,它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尽管健康、金钱等客观条件对幸福感会产生影响,但它们并不是幸福感的内在的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2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它不仅仅是指没有消极情感的存在,而且还必须包含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包括对某个生活领域的狭隘评估,还包括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价。 3稳定性。尽管每次测量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看,SWB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有人把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判断。换而言之,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喜爱程度。主观幸福感不仅包括认知评价,而且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同时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情感维度是指情绪情感方面的愉悦体验,而认知维度,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所知觉到的期望与成就之间的差异。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理论认为,人们总在不断地对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和他们自己进行着评价,对事物进行好坏评价是人类的共性。同时,也正是这些评价导致了人们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反应。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另外,幸福的人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所作的评价多为正性的,而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大多数都是有害的或不利于实现其目标的。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将其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所作出的综合性的判断。概括的说来,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作出的判断,它既包括人们的情感反应,也包括人们对其生活状况的认知评价。 2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成分构成。这一观点现在已经得到了幸福感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同。 2.1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研究发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并非同一维度的两极,而是两个独立的维度。积极情感低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消极情感高,要提高生活质量,既要增加积极情感,又要减少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别和不同的变量相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别受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关系取决于情感取样的时间长短。 研究发现: 1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负相关。也就是说,这两种类型的情感往往会相互抑制。2由于这种抑制机制的存在,这两种类型的情感在发生频率上并非相互独立,个体体验到一种情感越多,则相应体验到另一种情感越少。3个体所能体验到的两种情感的强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容易体验到强烈的积极情感的个体,也更容易体验到强烈的消极情感。因此,所测量的对象是长期平均情感水平的时候,两种情感强度之间的正相关就会抵消其体验频率之间的负相关。所以,虽然研究们在短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独立性程度这一问题上尚有争议,但长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区别已基本上被确认。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会随研究的时间范围的增加而相关越来越低。 2 . 2 生活满意度及其与情感体验的关系生活满意度是指对生活工作家庭健康等的满意程度所作出的整体性评价。虽然某些因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对其整体生活满意判断有重要影响,但个体对每个领域所赋予的权重并不相同,因此不能把个体对各个领域的满意度简单相加后得出结论,而是需要整体的评价。就像生活满意度来自于个人判断一样,情感的产生也是源于认知评价。就情感而言,这些评价是对生活事件的即时反应。因此,情感水平往往是对近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1)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体越健康,越有机会接触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创造新生活。家不仅仅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还是人们爱的发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进行家庭活动。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对居民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 (2)收入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感较低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收入不高或者是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人群。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呈阶梯式增长,这就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幸福感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31~45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感最高,18-30岁之间的次之。 (4)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感要高于男性。 (5)幸福感较强的是政府人员、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个体户,普通居民,企业职员及其他。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空2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 1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行距1.25—1.5倍)……… 1 2 ××××××(正文第2章)…………………………………………………Y 2.1 ××××××(正文第2章第1条)………………………………………Y 2.2 ××××××(正文第2章第2条)………………………………………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Y 3×××××(正文第3章)……………………………………………Y ………………………………………(略) X ×××××(正文第X章)………………………………………………………Y 结论…………………………………………………………………………………Y 参考文献………………………………………………………………………………Y 注:1. 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章”、“条”二级标题即可; 2.X表示具体的阿拉伯数字。

第三步:进行模型的结果分析,对模型进行经济解释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年份的收入进行预测。 第二章建立回归模型并估计回归系数 1.设定模型 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其主要收入构成数据表2.1 建立模型最小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1/13 Time: 18:38 Sample: 1997 201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5 X1 0.900367 0.184675 4.875406 0.0009 X2 1.369304 0.165974 8.250109 0.0000 X3 0.010014 0.003231 3.099489 0.0127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姓名:马丹学号:200561214 【摘要】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因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态度也就不一样。主观幸福感(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而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很多。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人格影响因素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伊壁鸠鲁说:“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1930年Dodge提出幸福理论,1967年Wanner Wilson回顾了关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的研究,并对描述性研究做了总结,提出“具有幸福感的人应该是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乐观、有智慧的。” 从幸福感的发展背景来看,一是源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崛起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日益关注。自幸福感的提出,研究者将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实证性研究不断增多,幸福感的解释理论也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研究方向。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在争论美好生活的质量这一问题,从这些争论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尽管哲学家们对快乐的定义有所不同)。因为不管在其它方面是如何的优越,不满意的和压抑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社会。Diener和Suh在这些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是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三种指标之一(另外两种是经济的和社会的指标)[1]。积极的SWB是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必要条件。有几个社会心理概念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生活质量地有关方面,这些概念包括自尊、抑郁、控制源及疏离感。但按照重要性来说,只有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地影响作用。在不同地领域里,人们所使用地术语不同:幸福、高兴、快乐、充实、自我实现感、成就感等等。这些术语有一定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已涉及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 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它依赖于文化及其个体生活结构,但由于人类的共性,它也应存在共同的结构。从本世纪60年代,Bradburn提出的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并不是同一纬度的两个方面,而是彼此独立的纬度,并且二者都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最新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张颖经济学基地班 40501105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绝对量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不断下滑;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农民收入的来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来源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的严重失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研究现状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探讨,学术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农业、农村本身入手,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托达罗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现状,要重视对农业的投资,大力开发、挖掘农村本身的就业潜力。叶祥松、罗海平(2006)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宁(2006)认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陈颂

东(2006)提出,选择比较优势战略、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二是认为农业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歧视,是因为城市阶层在政治上具有过大的影响力。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对于政策的影响力却很小,缺乏政治力量,由此便形成农民人数众多而政治影响力微弱这种所谓“数量悖论”(M·Olson,198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从政策和制度因素入手,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创新,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来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理论基础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如国家财政的投入,国家税收的减免,农村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另外还有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办法在农村之外。现有的研究大都从理论上进行说明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关于农民收入主要决定于农村之外的说法,大多都是从中国的二元结构出发,说明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需要依靠城市化和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来解决,而且也是根本的解决农村居民收入的办法。但很少做有关实证的分析,特别是把转移劳动力与农村自身的发展联合在一起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因素。由于数据难于统计,在此将农民的农业外收入不加入模型,可能会造成模型的不准确。 四、模型设定 通过参考诸多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状况,选取农业税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农副产品收购价指数,作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考虑建立如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 X4+u 其中:Y代表农民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关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问题”调研报告 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目的及范围: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我们幸福感的因素,并对其造成我们幸福感变化的原因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且提出能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可行合理的建议,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状态。其意义是提高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对象为网民,但是数量上以本科生为主。 二、实践内容: 1.时间安排情况: (1)2011年4月28日至2011年4月29日,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商议并且确定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 (2)2011年4月30日,制作网络调查问卷,由一小组成员在“问卷星”网站上发送,另外的成员负责扩散传播该网络问卷,扩大样本数量。 (3)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5月4日,对于网络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并且得出结果。参照相关历史数据以及书籍,写成调研报告。 (4)2011年5月5日至2011年5月6日,检查报告各项细节内容,并对于其中不妥之处予以修改、补充,打印出调研报告。 2.具体实践流程和实践工作内容: 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将此次调研的方向设定为我们精神生活方面内容,再根据当下时政、民生等方面的新闻热点内容,我们认为将幸福感的因素定为主题十分符合此次调研的目的和要求。故而将此次调研定名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问题”。在讨论中,小组成员对于最有可能影响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罗列,并且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将这些因素最终确定为:年龄、学历、居住地、民族等方面,以确保最后统计结果的真实有效,以及分析数据的便利和准确。在讨论完成之后,我们将问题和选项制作成为网络调查问卷,并且通过网络等不同方式扩大调查样本,但是仍然以周围的本科生为对象为主。最终我们获得了148份有效问卷,得到了大多数人认为关于影响幸福感因素的想法和观点。在撰写实践报告时,我们充分详尽地考虑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并且对于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予以更改和修正。同时查询其他历史数据以及文献资料,使得报告完整准确。并且在调研报告最后附上该次实践活动网络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 3.重点研究问题: 人的幸福感指数是否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是否和他的年龄有关。人的幸福指数是与他的物质生活充实程度关系更密切,还是与他的精神生活充实程度关系更紧密。 三、实践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