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6.1.6)--少阴病纲要及少阴寒化证

伤寒论(6.1.6)--少阴病纲要及少阴寒化证

伤寒论(6.1.6)--少阴病纲要及少阴寒化证
伤寒论(6.1.6)--少阴病纲要及少阴寒化证

伤寒论

第六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例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白通汤的病机是:

A.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B.阴寒内盛,格阳于上

C.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D、寒邪内侵,阳

郁不达 E、心肾阳虚,火不暖土

答案:B。分析:此题审查对白通汤病机的理解。

(二)A2型题

1.患者,男,60岁。偶感风寒,起病后发热不明显,但觉精神疲惫,昼日似睡非睡。三天后,出现口燥咽干,心下结痛,腹部胀满,大便二日未行。此证最佳辩证应是

A.白通汤证

B.真武汤证

C.白虎汤证

D.大承气汤证

E.小承气汤证

答案:D。分析:此题审查对少阴病三急下证的掌握。少阴病出现水亏土燥,真阴将竭之证,应急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三)B型题

A.理中汤

B.四逆汤

C.桂枝人参汤

D.吴茱萸汤

E.四逆散

1.少阴病,见吐利,手足逆冷,烦躁者,宜选用

2.少阴病,见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者,选用

答案1: D。答案分析:此题审察吴茱萸汤证的掌握。

答案2:B.答案分析:此题审察四逆汤证的掌握。

(四)X型题

1.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A.欲吐不吐 B.心烦但欲寐 C.自利而渴 D.小便色白 E.四肢厥逆

答案:ABCD。分析:此题考查对条文第282条的掌握。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题

1. 息高

答案:即指呼吸表浅之意。

(二)填空题

1.四逆散主治 , ,药物组成是 ,功效是 。

答案:阳气内郁,气机不畅之厥逆证,柴胡 枳实 芍药 炙甘草,宣通阳气 疏达郁滞

(三)判断说明题

1.附子汤在《伤寒论》用附子的诸方中附子的用量最大。

答案:不正确。在伤寒论用附子的诸方中桂枝附子汤中附子用量最大。

(四)简答题

1.何谓戴阳?

答案:所谓“戴阳”是指阴盛于下,逼迫虚阳浮越于上,其表现为,于阴寒之中见有面赤。

(五)论述题

1.试述少阴吴茱萸汤证的病机、主症。

答案:《伤寒论》原文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症吐利,手足逆冷,酷似四逆汤证,何以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其辨证关键是烦躁欲死,其病机是标志着阴邪虽然充盛,而阳气尚能与阴邪剧争,而不是阴盛阳亡。治疗宜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

(六)病例分析题

1.吴某某,女,40岁。

主诉:发热11天。

现病史:11天前因受凉而发热,前医以黄连、黄芩、栀子等未效,现见面红,心烦不得眠,口渴,小便短赤。

检查:舌红,苔黄而无津,脉沉细而数。体温38.5℃,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答案:

中医诊断:少阴病。

证型:黄连阿胶汤证

证候分析:本病本为表证,只需解表即可,然前医误用黄芩等苦燥之品,从而耗伤真阴,邪热内蕴,转为少阴阴虚热化证。患者阴虚,虚火亢于上,则见面红;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则心烦,不得眠;阴虚,津液不能上润,则见口渴;阴虚火旺,灼伤膀胱脉络,故见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无津,脉沉细数均是阴虚火旺之征。

治法:滋阴泻火,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

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